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章
普通X線攝影檢查技術晉中三院影像科李海霞教學內(nèi)容第一節(jié):X線攝影基本知識第二節(jié):四肢攝影第三節(jié):脊柱攝影第四節(jié):胸廓攝影第五節(jié):骨盆攝影教學內(nèi)容第六節(jié):胸部攝影第七節(jié):腹部攝影第八節(jié):頭顱攝影第九節(jié):牙齒攝影第十節(jié):普通X線攝影常規(guī)位置的攝影方法的實踐指導學習目標1.簡述X線攝影的專業(yè)術語2.準確找出X線攝影體表定位標志3.正確做出X線攝影標記4.學會常規(guī)的X線攝影方法5.醫(yī)德醫(yī)風的培養(yǎng)本節(jié)重點、難點1、x線攝影專用術語。2、x線攝影體表定位標志。3、x線機使用注意事項。4、x線攝影原則。5、x線攝影步驟。普通X線攝影檢查技術概念:均勻的X線通過人體組織器官產(chǎn)生X線的吸收差異。穿過組織器官并載有信息(射線對比)的X線照射到膠片,形成自然對比的影像,為診斷提供生理或病理的人體組織器官影像信息,這就是普通X線攝影檢查技術,又稱X線平片檢查。最基本的X線檢查之一。人體具有良好自然對比的部位都可以在平片顯示。如胸部、四肢等。應用:疾病的診斷;疾病治療的療效觀察;預防醫(yī)學中的體檢、職業(yè)病和地方病的普查防治;科研和教學。不足:較小的病灶后組織結構復雜的病灶,因重疊影像的掩蓋不易或不能被觀察;缺乏自然對比的組織器官如氣管或支氣管內(nèi)病變、消化系統(tǒng)、泌尿系統(tǒng)、腦脊髓組織等不能得到很好檢查。X線攝影的概觀圖X線攝影的概觀圖X線攝影的概觀圖X線攝影的概觀圖X線攝影的概觀圖X線攝影的概觀圖第一節(jié)
X線攝影基礎知識
第一節(jié)
X線攝影基礎知識一、X線攝影專用術語(一)攝影位置:被照肢體、X線中心線方向、X線膠片三者之間的空間位置關系。(二)攝影體位:為達到攝影目的,而使被檢查者身體所形成的空間位置。(三)攝影方向:X線攝影時中心線穿過被檢肢體的方向。第一節(jié)
X線攝影基礎知識一、X線攝影專用術語(四)X線機的有關名詞◆X線管長軸:X線管陽極端至陰極端的中心軸線?!粽诰€器:安裝在X線管窗口下方,以控制鉛板活動而調節(jié)照射野
大小的機械裝置。照射野:X線束投射到被照體的面積范圍。中心線:X線束中心軸線上的X線?!粜鄙渚€:X線束中,中心線以外的X線稱為斜射線。◆攝影床中線:攝影床上、下端中點的連線?!絷枠O效應:X線管陽極端有效焦點面積小,射線量分布少;X線管陰極端有效焦點面積大,射線量分布大◆X線機安全狀態(tài):攝影完畢后,將X線管放至床面上并固定,控制臺各調節(jié)旋鈕調至最低位置,關機并關閉外電源總開關。
第一節(jié)
X線攝影基礎知識一、X線攝影專用術語(五)攝影距離名詞焦--片距:X線管焦點至膠片的距離焦--臺距:X線管焦點至攝影床面的距離焦--肢距:X線管焦點至被檢肢體中心的距離肢--片距:被檢肢體中心至膠片的距離第一節(jié)
X線攝影基礎知識一、X線攝影專用術語(六)膠片與照片名詞膠片:采用透明薄片作支持體(片基),涂上鹵化銀乳劑而制成的感光材料。照片:記錄有被照體影像信息,并經(jīng)暗室化學處理后的膠片。照片密度:即照片的黑化程度,密度值的大小用光學密度儀測量。膠片中線:膠片兩端中點的連線。分為橫向中線和縱向中線。膠片分割:為攝影的需要而將一張膠片分為兩張或兩張以上的方法。膠片分格攝影:將一張膠片用鉛板遮蓋不曝光部分,分別拍攝兩張或兩張以上的方法。
第一節(jié)
X線攝影基礎知識一、X線攝影專用術語(六)膠片與照片名詞屏-片組合:根據(jù)不同的攝影要求,選用不同感色域膠片時應于相應的增感屏匹配使用。整體片:照片范圍包括肢體或器官全貌的X線照片為整體片,便于觀察病灶組織與周圍組織的關系。局部片:照片范圍包括肢體或器官中某一重點觀察部分的X線照片。功能片:能顯示關節(jié)活動情況及器官生理功能情況的X線照片。點片:在透視下用膠片記錄所發(fā)現(xiàn)的具有診斷價值的病變部位影像的過程。第一節(jié)X線攝影基礎知識二、解剖學姿勢及基準軸線、面(一)解剖學姿勢(標準姿勢)人體直立兩眼向正前方平視雙下足并攏,足尖向前雙上肢下垂于軀干兩側掌心向前(體位擺設的參照標準)第一節(jié)X線攝影基礎知識二、解剖學姿勢及基準軸線、面(二)基準軸線基準軸線(體軸):
人體位于標準姿勢時的軸線。垂直軸:上至頭頂,下至尾
端并垂直于地平面的軸線。矢狀軸(腹背軸):自腹側面到達背側面,與垂直軸線呈直角交叉,與地面平行。冠狀軸:人體兩側同高點之間的連線,與地平面平行,并與垂直軸、矢狀軸之間呈直角相互交叉。第一節(jié)X線攝影基礎知識二、解剖學姿勢及基準軸線、面(三)標準平面矢狀面:于前后方向將人體縱段為左右兩部分的切面,與矢狀軸平行。正中矢狀面:居于正中將軀體分為左右相等兩部分的矢狀面)冠狀面(額狀面):于左右方向將軀體縱斷分為前后兩部分的斷面,與冠狀軸平行。水平面:將人體橫斷為上下兩部分的斷面,與腹背軸平行?;?/p>
準
軸
線
與
面垂直軸冠狀軸矢狀軸矢狀面水平面冠狀面垂直軸第一節(jié)X線攝影基礎知識二、解剖學姿勢及基準軸線、面(四)解剖學方位在標準姿勢下,描述人體結構之間相對位置關系的術語稱為解剖學方位。一般方向和位置1、上下:近頭者為上,近足者為下2、前后:近身體腹面者為前(或稱側腹側,近身體背面者為后(或稱背側)。3、內(nèi)側、外側:近正中矢狀面者為內(nèi)(或稱內(nèi)側),遠離正中矢狀面者為外(或稱外側)。4、近側、遠側:近心臟者為近(端),遠離心臟者為遠(端)。5、淺深:距體表近者為淺,距體表遠者為深。第一節(jié)X線攝影基礎知識二、解剖學姿勢及基準軸線、面(四)解剖學方位四肢的方向和位置對于四肢來說,可根據(jù)一側肢體骨骼解剖部位的相對關系來確定位置關系如靠近尺骨者為尺側,靠近橈骨者為橈側,靠近脛骨者為脛側,靠近腓骨者為腓側,靠近跖骨上部為足背側,靠近跖骨下部為足底側。1、尺側、橈側2、脛側、腓側3、手掌側、手背側4、足背、足底第一節(jié)X線攝影基礎知識三.攝影體位:
X線攝影位置的設定是為了達到最佳地顯示人體某些組織、器官,在攝影時所采用的攝影技術,其命名是根據(jù)病人所處的體位姿勢、X線的投射方向和探測器的位置三者之間的相互關系而確立。同時也根據(jù)創(chuàng)始人的名字而命名。
一般體位
1、立位2、坐位
3、仰臥位4、俯臥位
5、側臥位
6、右前斜位7、左前斜位
8、右后斜位9、左后斜位第一節(jié)X線攝影基礎知識三.攝影體位四肢功能體位(關節(jié)運動)1、屈、伸位:關節(jié)沿腹背軸運動,使組成關節(jié)的上下兩骨骼相互接近(兩骨骼間的夾角變小)的運動為屈運動。使組成關節(jié)的上下兩骨骼相互遠離(兩骨骼間的夾角變大)的運動為伸運動。2、內(nèi)旋、外旋位:骨骼圍繞矢狀軸進行的轉動稱為旋轉運動。使骨的前面旋向內(nèi)側稱為內(nèi)旋使骨的前面旋向外側稱為外旋。3、內(nèi)收、外展位:關節(jié)沿冠狀面運動,使肢體靠近正中矢狀面的移動稱為內(nèi)收運動,使肢體遠離正中矢狀面的移動稱為外展運動。第一節(jié)X線攝影基礎知識三.攝影體位:(一)根據(jù)X線攝影方向(探測器的位置)命名1.前后位(正位)前后位(anteroposteriorposition),探測器置于病人后面,X線中心線呈前后方向,自前方射入后方。2.后前位(正位)后前位(posteroanteriorposition),探測器置于病人前面,X線中心線呈后前方向,自后方射入前方。3.側位側位(lateralposition),探測器置于病人一側,X線中心線呈冠狀方向。病人左側靠近探測器,中心線自右側射入,左側射出稱左側位。病人右側靠近探測器,中心線自左側射入,右側射出稱右側位。4.右前斜位右前斜位(rightanterioroblique,RAO),又稱第一斜位。探測器置于病人前面,右側靠近探測器,身體冠狀面與探測器呈小于90°(45-55°)的角度,X線中心線自左后射向右前第一節(jié)X線攝影基礎知識三.攝影體位:(一)根據(jù)X線攝影方向命名5.左前斜位左前斜位(leftanterioroblique,LAO),又稱第二斜位。探測器置于病人前面,左側靠近探測器,身體冠狀面與探測器呈小于90°(60-65°)的角度,X線中心線自右后射向左前。6.右后斜位右后斜位(rightposterioroblique,RPO),探測器置于病人后面,右側靠近探測器,身體冠狀面與探測器呈小于90°角的角度,X線中心線自左前射向右后。7.左后斜位左后斜位(leftposterioroblique,LPO),探測器置于病人后面,左側靠近探測器,身體冠狀面與探測器呈小于90°角的角度,X線中心線自右前射向左后。8.軸位軸位(axialprojection),X線中心線與被檢肢體、組織或器官的長軸平行或接近于平行,并與探測器垂直射入。X線中心線自上方射向下方為上下軸位。反之為下上軸位。9.切線位切線位(tangentialview),X線中心線經(jīng)過被檢部位的邊緣,并與探測器垂直。第一節(jié)X線攝影基礎知識三.攝影體位:(二)根據(jù)病人身體姿勢命名1.立位(uprightposition)病人身體直立,垂直軸與地面垂直。2.坐位(sittingposition)病人身體呈坐立的姿勢。軀干后仰時為半坐位(半臥位)。3.仰臥位(supineposition)病人腹側在上,背側貼于平放的床面上,身體的矢狀面垂直于床面,冠狀面平行于床面。第一節(jié)X線攝影基礎知識三.攝影體位:(二)根據(jù)病人身體姿勢命名4.俯臥位(proneposition)病人背側在上,腹側貼于平放的床面上,身體的矢狀面垂直于床面,冠狀面平行于床面。5.側臥位(lateraldecubitus)病人身體一側在上,另一側貼于平放的床面上,身體的矢狀面平行于床面,冠狀面垂直于床面。左側在下為左側臥位,右側在下為右側臥位。6.前凸位(anteriorprotrudingposition)病人身體成弓狀向前凸。7.蛙形位(frogposition)病人雙下肢屈曲,并向兩側展開一定的角度呈蛙形。第一節(jié)X線攝影基礎知識三.攝影體位:(三)根據(jù)設計人姓氏命名
如:柯(Caldwell)氏位、瓦(Water)氏位、梅(Mayer)氏位等。(四)根據(jù)被檢肢體功能狀態(tài)命名如:張口位、閉口位、內(nèi)收位、外展位等。第一節(jié)X線攝影基礎知識四.攝影方向:
在X線攝影過程中,為了避免被檢部位的組織、器官影像的重疊和失真,X線中心線采用不同的射入方向。我們把X線中心線射入病人身體的方向稱為X線攝影方向(一)一般攝影方向1.矢狀方向2.冠狀方向3.斜方向4.水平方向5.軸方向第一節(jié)X線攝影基礎知識四.攝影方向(一)一般攝影方向1.矢狀方向:X線束從被檢者身體的前、后方向射入,中心線并與矢狀面平行。
腹背方向(V-D)或前后方向(A-P):X線中心線從病人身體的前面射入,由后面射出。背腹方向(D-V)或后前方向(P-A):X線中心線從病人身體的后面射入,由前面射出。第一節(jié)X線攝影基礎知識四.攝影方向(一)一般攝影方向2.冠狀方向:X線束從被檢者身體的左、右方向射入,中心線并與冠狀面平行。左右方向(left-rightdirection):X線中心線從病人身體的左側射入,由右側射出。右左方向(right-leftdirection):X線中心線從病人身體的右側射入,由左側射出。第一節(jié)X線攝影基礎知識四.攝影方向(一)一般攝影方向3.斜方向:X線束從被檢者的矢狀面和冠狀面之間射入右前斜方向:X線中心線從病人身體的左后方射入,由右前方射出。(背腹第一斜位)左前斜方向:X線中心線從病人身體的右后方射入,由左前方射出。
(背腹第二斜位)右后斜方向:X線中心線從病人身體的左前方射入,由右后方射出。(腹背第一斜位)
左后斜方向:X線中心線從病人身體的右前方射入,由左后方射出。(腹背第二斜位)第一節(jié)X線攝影基礎知識四.攝影方向(一)一般攝影方向4.水平方向、軸方向、切線方向水平方向:X線束與地平面呈水平面平行呈水平方向射入被檢體時,攝影方向稱為水平方向。軸方向:X線束與被檢者的組織、器官長軸平行或近似平行的攝影方向。切線方向:
X線中心線經(jīng)過球形或弧形被檢器官的邊緣。第一節(jié)X線攝影基礎知識四.攝影方向(二)四肢攝影方向
上肢1.橈尺方向
2.尺橈方向3.背掌方向
4.掌背方向下肢1.脛腓方向
2.腓脛方向3.背底方向
4.底背方向第一節(jié)X線攝影基礎知識四.攝影方向(二)四肢攝影方向
內(nèi)外方向:
X線中心線從被檢肢體的內(nèi)側射入,由外側射出。如尺橈方向、脛腓方向。外內(nèi)方向:X線中心線從被檢肢體的外側射入,由內(nèi)側射出。如橈尺方向、腓脛方向。背掌方向:
X線中心線從病人手掌背側射向掌側。背底方向:
X線中心線從病人足背側射向足底側。第一節(jié)X線攝影基礎知識四.攝影方向(三)頭顱攝影方向顱骨矢狀方向:1、前后方向2、后前方向顱底軸方向:1、頜頂方向2、頂頜方向切線方向:X線束從組織、器官或病灶的邊緣通過,與局部凹陷或突出部位呈切線方向。第一節(jié)X線攝影基礎知識五.X線攝影體表定位標志體表定位標志:人體表面能夠看到或者能夠捫到的組織器官的固定點,也包括人為的假設連線。擺放攝影位置時,根據(jù)體表定位標志判斷組織器官的位置,確定中心線的入射點,才能拍攝出符合診斷要求的X線照片。第一節(jié)X線攝影基礎知識五.X線攝影體表定位標志(一)頭顱體表定位點或線:基準點1.眉間:兩側眉弓的內(nèi)側端之間。2.鼻根:鼻骨與額骨相接處。3.外耳孔:耳屏對面的橢圓形孔。4.枕外隆凸:枕骨外面的中部隆起5.乳突尖:耳后顳骨乳突部向下呈乳頭尖狀。6.下頜角:下頜骨后緣與下緣相會處形成的鈍角。鼻根內(nèi)眥鼻尖口角頦尖眉間外眥眶下緣瞳間線鼻翼下頜角第一節(jié)X線攝影基礎知識五.X線攝影體表定位標志(一)頭顱體表定位點、線、面:基準線1.瞳間線:為左右瞳孔的連線,在實際應用中常用在左、右外眥連線,亦稱眼間線。2.聽眉線:外耳孔與眼眶上緣的連線。此線為解剖學上的顱骨基線。3.聽眥線:外耳孔與同側外眥的連線。此線為X線攝影學上的顱骨基底線,亦稱X線攝影學基線。4.聽眶線:外耳孔與眼眶下緣的連線。此線為解剖學上的顱骨基底線,亦稱解剖學上的顱骨基線,或水平線。5.聽鼻線:外耳孔與鼻中棘的連線。此線約與上齒咬合面平行。6.聽口線:外耳孔與同側口角的連線。第一節(jié)X線攝影基礎知識
五.X線攝影體表定位標志(一)頭顱體表定位點、線、面:基準面1.正中矢狀面:將頭顱縱向分為左、右均等的兩部分的切面。矢狀面:雖不位于正中,但與正中矢狀面平行的面。2.解剖學水平面:經(jīng)顱骨聽眶線,將頭顱分成上下兩部分的水平斷面,稱為解剖學水平面。3.耳垂額狀面:沿外耳孔作解剖學水平面垂直線,將頭顱分作前后兩部分的冠狀斷面,稱為耳垂額狀面。第一節(ji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大學物理課堂知識課程試題及答案
- 家具行業(yè)新興材料的應用與前景試題及答案
- 建筑施工中的心理健康管理試題及答案
- 設備采購與安裝項目合同書
- 陜西省銅川市本年度(2025)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統(tǒng)編版階段練習(下學期)試卷及答案
- 基礎護理8章試題及答案
- 品牌茶葉測試題及答案
- 安全工程師在企業(yè)中的重要性試題及答案
- 古代殿試題目及答案大全
- 幼兒園數(shù)學考試創(chuàng)造力提高試題及答案分析
- 5.1 根本政治制度 同步練習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
- 2024年03月全國北京銀行總行社會招考(315)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自動化儀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業(yè)主代表大會決議范文
- 2023版肝硬化腹水診療指南解讀
- 《香格里拉松茸保護與利用白皮書》
- 先天性高胰島素性低血糖血癥病因介紹
- 《前列腺癌篩查及治療的臨床研究進展》
- 11.5 歌曲《賣報歌》課件(14張)
- 小學英語語法專題訓練:名詞所有格(含答案)
- 2023年全國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直播電商賽項規(guī)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