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詞的相關(guān)知識:(1)詞是詩歌的一種,也稱“詩余”;因詞句子又長又短,因此也稱“長短句”;此外,詞是配合音樂演唱的歌詞,因而又稱“曲子詞”。(2)詞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內(nèi))、中調(diào)(59一90字以內(nèi))和長調(diào)(91字以上)。一首詞,有的只有一段,稱為單調(diào);有的分兩段,稱雙調(diào);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稱三疊或四疊。段又稱為“片”或“闋”。詞可以沒有題目,但必須有詞牌名(就是詞的格式的名稱),但對于我們現(xiàn)在的讀者來說,詞牌名對我們理解一首詞沒有太大的幫助,相反,一首詞的題目,對我們理解這首詞至關(guān)重要,所以,有題目的詞,一定要認真看題目,通過對題目的理解,我們就能答題掌握這首詞的內(nèi)容。沁園春·長沙毛澤東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毛澤東簡介:
毛澤東,字潤之,湖南湘潭人。他是神機妙算的軍事家,曾帶領紅軍四渡赤水,聲東擊西,打亂蔣介石咄咄逼人的圍剿計劃;他是才華橫溢的詩人,曾吟唱出“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豪言壯語;他是高瞻遠矚的國家領袖,曾毫不畏懼,派遣中國軍隊打敗不可一世的美國,取得朝鮮戰(zhàn)爭的勝利;他還是一位大名鼎鼎的書法家,寫得一手雋永飄逸的好字。百舸(gě)崢嶸(zhēngróng)方遒(qiú)
浪遏飛舟(è)(1)寥廓:指宇宙廣闊。(2)漫江:滿江。(3)蒼茫:曠遠迷茫。(4)白侶:很多的伴侶。(5)風華正茂:指青年風采才華正盛。(6)中流: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7)擊水:指游泳。雨巷戴望舒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撐著油紙傘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默默彳亍著,冷漠,凄清,又惆悵。她靜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飄過像夢一般的,像夢一般的凄婉迷茫。像夢中飄過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飄過這女郎;她靜默地遠了,遠了,到了頹圮的籬墻,走盡這雨巷。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顏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悵。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飄過一個丁香一樣的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戴望舒簡介:
戴望舒,浙江余杭人,中國現(xiàn)代派象征主義(用某種事物來寄托自己的感情,有點像中國古詩中的托物言志)詩人。他因創(chuàng)作了膾炙人口的雨巷,而被詩人尊稱為“雨巷詩人”;他的名字望舒,來源于《離騷》“前望舒使先驅(qū)兮,后飛廉使奔屬”(說的是屈原上天入地漫游求索,坐著龍馬拉來的車子,前面由月神望舒開路,后面由風神飛廉作跟班);他一生感情坎坷,初戀因他兒時出天花遺留下的麻子臉而移情別戀,兩任妻子也因與他感情不和而先后離他而去;他憧憬著國共合作的美好未來,然而,汪精衛(wèi)、蔣介石的先后叛變,讓他的希望之后一一破滅,最終的他,迷茫、彷徨。
惆悵(chóuchànɡ)彳?。╟hìchù)頹圮(pǐ)(1)彷徨(2)寂寥(3)愁怨(4)哀怨(5)惆悵(6)凄婉(7)迷茫(8)籬墻再別康橋徐志摩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沉淀著彩虹似的夢。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徐志摩簡介:
徐志摩,浙江海寧人,現(xiàn)代著名詩人。他天資聰穎,曾在無數(shù)名校就讀;他才華橫溢、學識淵博,曾擔任無數(shù)名校的教授;他組織成立了新月社,為中國新詩的發(fā)展注入了嶄新的活力;他浪漫多情、富有靈性,寫出了無數(shù)膾炙人口的優(yōu)美詩篇;他英年早逝,為了參加林徽因的一場演講,遇飛機失事而罹難,結(jié)束了年僅34歲的生命。河畔(pàn)青荇(xìng)榆陰(yú)長篙(gāo)
漫溯(sù)斑斕(lán)笙簫(shēng)艾青簡介:
艾青,浙江金華人,現(xiàn)代著名詩人。他出生于富甲一方的地主家庭,卻因母親生他時難產(chǎn),而自幼寄養(yǎng)在一位貧苦農(nóng)婦的家里,直到五歲時才回到生父生母的家里;他因從事進步革命文藝活動,而身陷囹圄【língyǔ】(監(jiān)獄),在獄中他寫下了感人肺腑的詩歌《大堰河——我的保姆》,發(fā)表后引起轟動,并一舉成名;他同情貧苦大眾,與他們有著血濃于水的感情,敢于為民請命,替民打抱不平。荊棘(jīngjí)虱子(shīzi)火缽(bō)
忸怩(niǔní)團箕(jī)叱罵(chì)(1)瓦菲:生長在瓦縫中的野草。(2)忸怩: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樣子。(3)炕凳:炕桌。(4)悉索:盡其所有。燭之武退秦師《左傳》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佚之狐言于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惫唬骸拔岵荒茉缬米樱窦倍笞樱枪讶酥^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鼻夭f,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蹲髠鳌泛喗椋骸蹲髠鳌肥俏覈谝徊繑⑹略敿毜木幠牦w史書,一般認為是春秋末年的左丘明創(chuàng)作的?!蹲髠鳌飞朴谟煤喚毜恼Z言記述復雜的歷史事件,也善于通過人物言行表現(xiàn)人物性格?!蹲髠鳌贰豆騻鳌贰豆攘簜鳌泛戏Q為“春秋三傳”,“傳”(zhuàn)這里指的是“作注解”的意思。史書體例:1.編年體。按時間順序記載歷史事件。代表作如:《左傳》《資治通鑒》2、國別體。按國家分類記載歷史。代表作如:《國語》《戰(zhàn)國策》3、紀傳體。以人物活動為中心記載歷史。代表作如:《史記》《三國志》4、斷代史:只記錄某個朝代的歷史。代表作如《漢書》《五代史》氾南(fán)佚之狐(yì)夜縋而出(zhuì)杞子(qǐ)逢孫(páng)通假字:(1)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已”通“矣”,語氣詞,了)(2)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給)(3)秦伯說(“說”通“悅”,高興)(4)何厭之有(“厭”通“饜”,滿足)(5)失其所與,不知(“知”通“智”,明智)重要實詞:(1)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若”,如果;“東道主”,東方道路上的主人)(2)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辭”,推辭)(3)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鄙”,以……為鄙,把……當作邊界,名詞的意動用法)(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如果沒有;“夫人”,那個人)(5)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因”,憑借,依靠;“敝”,損害)(6)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貳”,從屬二主)(7)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許”,答應,聽從)(8)焉用亡鄭以陪鄰(“陪”,增加)(9)亦去之(“去”,離開)詞類活用:(1)晉軍函陵(“軍”,駐扎,駐軍)(2)唯君圖之(“圖”,考慮,計劃)(3)越國以鄙遠(“遠”,遠地,遠方,形容詞作名詞)(4)若不闕秦(“闕”,使……削減)(5)夜縋而出(“夜”,在晚上,當晚)(6)朝濟而夕設版焉(“朝”,在早上;“夕”,到晚上)(7)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東”,在東邊;“封”,使……成為邊界;“肆”,延伸,擴張;“西”,在西邊)(8)燭之武退秦師(“退”,使……退卻)(9)闕秦以利晉(“利”,使……得利)(10)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賜”,恩惠,好處)(11)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東西)重要虛詞:以:以其無禮于晉(以:因為,連詞)敢以煩執(zhí)事(以:拿,用,介詞)越國以鄙遠(以:而,來,連詞)若舍鄭以為東道主(以:把,介詞)而:今急而求子(而:才,連詞,表承接)夜縋而出(而:連詞,表修飾)若亡鄭而有益于君(而:連詞,表承接)朝濟而夕設版焉(而:連詞,表轉(zhuǎn)折)
焉:子亦有不利焉。(焉:語氣詞,“啊”)
焉用亡鄭以陪鄰(焉:為什么,疑問副詞)將焉取之(焉:哪里,疑問代詞)其: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其:那件事,代詞)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其:使者,他們,代詞)失其所與,不知(其:自己的,代詞)吾其還也(其:還是,表商量)之:公從之(之:代指佚之狐的建議,代詞)是寡人之過也(之:的,助詞)行李之往來(之: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何厭之有(之:賓語前置的標志)特殊句式:(1)倒裝句以其無禮于晉(以其于晉無禮——狀語后置)且貳于楚也(且于楚貳也——狀語后置)佚之狐言于鄭伯曰(佚之狐于鄭伯言曰——狀語后置)(2)省略句辭曰:臣之壯也(省略主語“燭之武”)許君焦、瑕(省略主語“晉惠公”)夜縋而出(“縋”后省略賓語“燭之武”)晉軍函陵,秦軍氾南(“軍”后省略介詞“于”)(3)判斷句是寡人之過也鄰之厚,君之薄也以亂易整,不武重要句子:(1)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譯文:我年輕的時候,尚且不如別人;現(xiàn)在老了,不能再做什么了。(2)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譯文:我不能更早地任用你,現(xiàn)在事情緊急了才來求你,這是我的過錯。(3)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譯文:秦國、晉國圍攻鄭國,鄭國已經(jīng)知道要滅亡了。如果使鄭國滅亡對你有好處,怎敢拿這件事情來麻煩您。越過別國而把遠地當作邊邑,您知道那是很困難的。鄰國的實力雄厚了,您秦國的實力也就相對削弱了。(4)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譯文:如果放棄攻打鄭國而把它當作東方道路上的主人,出使的人往來,(鄭國)可以供給他們?nèi)鄙俚臇|西,您秦國也沒有什么損失。況且您曾經(jīng)給予晉惠公恩惠,晉惠公答應把焦、瑕兩個地方送給您,(可是他)早上渡過黃河回國,晚上就在河對岸修筑了防御秦國的工事,(這是)您知道的事情。(5)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譯文:那晉國有什么能滿足的呢?已經(jīng)在東邊使鄭國成為它的邊界,又想擴張它西邊的疆界,如果不使秦國的土地減少,將從哪里取得它所貪求的土地呢?使秦國的土地減少來使晉國獲利,希望您考慮這件事情。(6)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譯文:不可以。如果沒有那個人的力量,我是不會到這個地步的。依靠別人的力量,又反過來損害他,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這是不明智的;用混亂相攻取代聯(lián)合一致,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們還是回去吧。荊軻刺秦王《戰(zhàn)國策》秦將王翦破趙,虜趙王,盡收其地,進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懼,乃請荊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則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荊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謁之。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夫今樊將軍,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誠能得樊將軍首,與燕督亢之地圖,獻秦王,秦王必說見臣,臣乃得有以報太子?!碧釉唬骸胺畬④娨愿F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愿足下更慮之!”
荊軻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見樊於期,曰:“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父母宗族,皆為戮沒。今聞購樊將軍之首,金千斤,邑萬家,將奈何?”樊將軍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顧計不知所出耳!”軻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報將軍之仇者,何如?”於期乃前曰:“為之奈何?”荊軻曰:“愿得將軍之首以獻秦,秦王必喜而善見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將軍豈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曰:“此臣之日夜切齒拊心也,乃今得聞教!”遂自刎。
太子聞之,馳往,伏尸而哭,極哀。既已,不可奈何,乃遂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于是太子預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趙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藥淬之。以試人,血濡縷,人無不立死者。乃為裝遣荊軻。燕國有勇士秦武陽,年十二,殺人,人不敢與忤視。乃令秦武陽為副。荊軻有所待,欲與俱,其人居遠未來,而為留待。
頃之未發(fā),太子遲之。疑其有改悔,乃復請之曰:“日以盡矣,荊卿豈無意哉?丹請先遣秦武陽!”荊軻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測之強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今太子遲之,請辭決矣!”遂發(fā)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慷慨羽聲,士皆瞋目,發(fā)盡上指冠。于是荊軻遂就車而去,終已不顧
既至秦,持千金之資幣物,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嘉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不敢興兵以拒大王,愿舉國為內(nèi)臣。比諸侯之列,給貢職如郡縣,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廟??謶植桓易躁悾敂胤镀陬^,及獻燕之督亢之地圖,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聞大王。唯大王命之?!鼻赝趼勚笙?。乃朝服,設九賓,見燕使者咸陽宮。
荊軻奉樊於期頭函,而秦武陽奉地圖匣,以次進。至陛下,秦武陽色變振恐,群臣怪之,荊軻顧笑武陽,前為謝曰:“北蠻夷之鄙人,未嘗見天子,故振懾,愿大王少假借之,使畢使于前。”秦王謂軻曰:“起,取武陽所持圖!”軻既取圖奉之,發(fā)圖,圖窮而匕首見。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驚,自引而起,絕袖。拔劍,劍長,操其室。時恐急,劍堅,故不可立拔。
荊軻逐秦王,秦王還柱而走。群臣驚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諸郎中執(zhí)兵,皆陳殿下,非有詔不得上。方急時,不及召下兵,以故荊軻逐秦王,而卒惶急無以擊軻,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時,侍醫(yī)夏無且以其所奉藥囊提軻。秦王方還柱走,卒惶急不知所為。左右乃曰:“王負劍!王負劍!”遂拔以擊荊軻,斷其左股。荊軻廢,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復擊軻,被八創(chuàng)。軻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弊笥壹惹埃瑪厍G軻。秦王目眩良久淬火(cuì)切齒拊心(fǔ)濡縷(rúlǚ)忤視(wǔ)嗔目(chēn)創(chuàng)傷(chuāng)(1)切齒拊心:咬牙捶胸。極端痛恨的樣子。(2)濡縷:沾濕衣裳(shang)(3)忤視:正眼看。通假字:(1)秦王必說見臣(“說”通“悅”,高興)(2)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反”通“返”,回來)(3)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害怕)(4)燕王拜送于庭(“庭”通“廷”,朝廷)(5)秦王還柱而走(“還”通“環(huán)”,圍繞)(6)卒起不意(“卒”通“猝”,突然)(7)請辭決矣(“決”通“訣”,告別)(8)日以盡矣(“以”通“已”,已經(jīng))(9)荊軻奉樊於期頭函,而秦武陽奉地圖匣(“奉”通“捧”,雙手捧著)(10)愿大王少假借之(“少”通“稍”,稍微)(11)圖窮而匕首見(“見”通“現(xiàn)”,出現(xiàn),顯露)重要實詞:(1)窮:圖窮而匕首見(窮:窮盡)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窮:困厄,走投無路)(2)陳:諸郎中執(zhí)兵,皆陳殿下(陳:陳列)恐懼不敢自陳(陳:陳述)(3)奉:荊軻奉樊於期頭函,而秦武陽奉地圖匣(奉:雙手捧著)軻既取圖奉之(奉:獻上)(4)請:乃請荊卿曰(請:請求)
請辭決矣(請:請允許我)(5)顧:于是荊軻遂就車而去,終已不顧。(顧:回頭看)
顧計不知所出耳(顧:不過,只是)(6)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遇:對待;深:刻毒)(7)持千金之資幣物(資幣:資財、財物)(8)秦王復擊軻,被八創(chuàng)。(被:遭受)(9)以次進(次:次序)(10)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信:憑據(jù),信物)(11)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遺:贈送)(12)引:荊軻廢,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引:舉起)秦王驚,自引而起,絕袖(引:身子向上起)(13)樊將軍仰天太息流涕曰(涕:眼淚)(14)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長者:品德高尚的人)(15)今聞購樊將軍之首(購:重金征求)(16)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可以:可以用來)(17)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曰(偏袒:袒露一只臂膀)(18)于是太子預求天下之利匕首(于是:在這時)(19)終已不顧(不顧:不回頭)(20)北蠻夷之鄙人(鄙人:粗俗的人)重要虛詞:以:何以言之(以:憑借)愿得將軍之首以獻秦(以:來,表目的)日以盡矣(以:通“已”,已經(jīng)皆白衣冠以送之(以:而,連詞
以次進(以:按照)
以故荊軻逐秦王(以:因此)乃:乃欲以生劫之(乃:是,表判斷)太子丹恐懼,乃請荊卿曰(乃:于是,就)
乃今得聞教(乃:才)而乃以手共搏之(乃:只,僅僅)詞類活用:進兵北略地(北:向北)發(fā)盡上指冠(上:向上)秦兵旦暮渡易水(旦暮:在早晚)乃遂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函:用匣子)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厚:用厚禮)箕踞以罵曰(箕:像簸箕一樣)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邑:封邑)乃朝服(朝服:穿上上朝的衣服)至易水上,既祖,取道(祖:祭路神)士皆垂淚涕泣(涕:哭)荊軻顧笑武陽,前為謝曰(前:走上前)前:走上前於期乃前曰()又前而為歌曰(前:走上前)非有詔不得上(上:上前)丹不忍以己之私(私:私心)其人居遠未來(遠:遠地)頃之未發(fā),太子遲之(遲:以……為遲,認為……遲緩)群臣怪之(怪:以……為怪,認為……奇怪)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聞大王(聞:使……聽到,稟告)秦王驚,自引而起,絕袖(絕:使……斷了)乃欲以生劫之(生:活生生地)固定句式:臣乃得有以報太子(有以:有用來……的辦法)而卒惶急無以擊軻(無以:沒有用來……的辦法)將奈何(奈何:怎么辦)荊軻有所待(有所:有……的人)將軍豈有意乎(豈……乎:是否……呢)荊卿豈無意哉(豈……哉:難道……嗎)仆所以留者(所以:……的原因)文言句式:(1)判斷句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此臣之日夜切齒拊心也仆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2)狀語后置見燕使者(于)咸陽宮秦王購之(以)金千斤,邑萬家常痛于骨髓嘉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拜送于庭(3)定語后置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4)被動句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見:被)父母宗族,皆為戮沒(為:被)重要句子:(1)秦兵旦暮渡易水,則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譯文:秦國的軍隊早晚就要渡過易水了,那么即使我想長久地侍奉您,又怎么能夠做得到呢?(2)微太子言,臣愿得謁之。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夫今樊將軍,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譯文:即使太子不說,我也要請求行動。現(xiàn)在去卻沒有什么憑信之物,那就無法接近秦王?,F(xiàn)在的樊將軍,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萬戶的封地來重金懸賞他的人頭。(3)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愿足下更慮之。譯文:樊將軍因為處境困窘(走投無路)來投奔我,我不忍心因為自己的私心,而傷害了品德高尚的人的情義,希望您再想想別的辦法。(4)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父母宗族,皆為戮沒。今聞購樊將軍之首,金千斤,邑萬家,將奈何。譯文:秦國對待將軍您,可以說是刻毒至極呀!父母和同族的人都被殺戮和沒收,現(xiàn)在聽說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萬戶的封地來重金懸賞將軍的人頭,(不知)您打算怎么辦呢?(5)樊將軍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顧計不知所出耳譯文:樊將軍仰面朝天,長長地嘆息,流著眼淚說:我每次想到這一點,常常是痛入骨髓,只是想不出什么辦法罷了?。?)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報將軍之仇者,何如?譯文:現(xiàn)在有一個建議,既可以用來解除燕國的禍患,又可以報將軍的深仇大恨,你看怎么樣?(7)愿得將軍之首以獻秦,秦王必喜而善見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將軍豈有意乎譯文:我希望得到樊將軍的腦袋用來獻給秦王,秦王一定很高興并且好好接見我。(那時候)我用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拿劍猛刺他的胸膛,如果這樣,那么既報了將軍的血海深仇,燕國被欺侮的恥辱也消除了。將軍是不是有這個心意呢?(8)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曰:此臣之日夜切齒拊心也,乃今得聞教。譯文:樊於期脫下一只衣袖,握住手腕,走進一步說:這是我咬牙切齒、捶胸痛恨的事,今天才聽到您的指教。(9)太子聞之,馳往,伏尸而哭,極哀。既已,不可奈何,乃遂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譯文:太子聽到這個消息,趕著馬車跑去,伏在樊於期的尸體上大哭,非常哀痛。事已至此,沒有辦法挽回了,于是收斂了盛樊於期的腦袋,用匣子封裝起來。(10)于是太子預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趙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藥淬之。以試人,血濡縷,人無不立死者。乃為裝遣荊軻。譯文:在這時太子預先征求世上最鋒利的匕首,得到了趙國徐夫人的匕首,太子丹用一百金買下,叫工匠在淬火時把毒藥浸在匕首上。用這把匕首在人身上試驗,血流不止沾濕衣縷,被刺的人沒有不立刻死亡的。于是太子丹置辦行裝,準備派遣荊軻上路。(11)燕國有勇士秦武陽,年十二,殺人,人不敢與忤視。乃令秦武陽為副。荊軻有所待,欲與俱,其人居遠未來,而為留待譯文:燕國有個勇士叫秦舞陽,十二歲的時候就殺過人,人們不敢同他目光對視,于是就叫秦舞陽做荊軻的助手。荊軻有要等待的人,想同他一起去,那個人住在遠地還沒有來,于是荊軻就停下來等候他。(12)頃之未發(fā),太子遲之。疑其有改悔,乃復請之曰:日以盡矣,荊卿豈無意哉?丹請先遣秦武陽譯文:過了一些時候,荊軻還沒有動身,太子認為荊軻動作遲緩,懷疑荊軻有改變初衷和后悔的念頭,于是又請荊軻來,對荊軻說:時間已經(jīng)沒有多少了,您難道沒有去的意思了嗎?請允許我先派秦舞陽去吧?。?3)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測之強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今太子遲之,請辭決矣譯文:現(xiàn)在去了而不能好好回來復命,那是個沒用的人!現(xiàn)在拿著一把匕首進入難以預料(兇險)的強大的秦國,我停留下來的原因,是為了等待我朋友同我一起去?,F(xiàn)在太子認為我動作遲緩,我就告辭了。(14)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譯文:太子和知道這件事的賓客,都穿著白衣,戴著白帽來為他送行。到了易水河邊,祭過路神,就要上路。高漸離敲著筑,荊軻和著節(jié)拍唱歌,發(fā)出聲調(diào)悲涼的變徵之聲,送行的人都流著眼淚痛哭。(15)復為慷慨羽聲,士皆瞋目,發(fā)盡上指冠。于是荊軻遂就車而去,終已不顧。譯文:又發(fā)出聲調(diào)激憤的羽聲,送行的人都瞪大了眼睛,頭發(fā)都向上頂起了帽子。于是荊軻就上車離去,始終不曾回頭。(16)既至秦,持千金之資幣物,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譯文:到達秦國后,拿著價值千金的禮物,優(yōu)厚地贈送給秦王的寵臣中庶子蒙嘉。(17)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不敢興兵以拒大王,愿舉國為內(nèi)臣。比諸侯之列,給貢職如郡縣,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廟。譯文:燕王確實懼怕大王的威勢,不敢起兵來抗拒大王,希望全國上下做秦國的臣民,并入諸侯的行列,每年像秦國的郡縣那樣繳納賦稅,而能夠守住祖先的宗廟。(18)恐懼不敢自陳,謹斬樊於期頭,及獻燕之督亢之地圖,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聞大王。唯大王命之。譯文:很害怕而不敢親自來陳述,恭敬地砍下於期頭的頭顱并且獻上燕國督亢一帶的地圖,用匣子封裝好,燕王在朝堂上行跪拜大禮送出來,派遣使者來稟告大王,一切聽大王的吩咐。(19)秦王聞之,大喜。乃朝服,設九賓,見燕使者咸陽宮。譯文:秦王聽了蒙嘉的話,非常高興。于是穿上朝服,設下九賓的大禮,在咸陽宮接見燕國的使者。(20)荊軻奉樊於期頭函,而秦武陽奉地圖匣,以次進。至陛下,秦武陽色變振恐,群臣怪之,荊軻顧笑武陽,前為謝曰。譯文:荊軻雙手捧著裝有樊於期頭顱的匣子,秦舞陽雙手捧著地圖匣子,按先后次序進見。到達殿前的臺階下,秦舞陽臉色都變了,十分害怕,秦國的群臣對此感到奇怪,荊軻回過頭對秦舞陽笑了笑,上前替他向秦王謝罪說(21)北蠻夷之鄙人,未嘗見天子,故振懾,愿大王少假借之,使畢使于前。譯文:北方蠻夷地區(qū)的粗俗之人,未曾見過天子,所以害怕,希望大王稍微原諒他些,讓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他的使命。(22)軻既取圖奉之,發(fā)圖,圖窮而匕首見。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驚,自引而起,絕袖。拔劍,劍長,操其室。時恐急,劍堅,故不可立拔。譯文:荊軻把地圖取來后獻給秦王,荊軻打開地圖,地圖完全展開后,匕首就露出來了。荊軻趁機(于是)用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著匕首猛刺秦王。匕首沒有刺中秦王的身體,秦王大驚失色,自己掙扎著向上跳起來,扯斷了袖子。秦王拔劍,劍太長,只能握住劍鞘。當時秦王又怕又急,劍又插得太緊,所以不能立即拔出來。(23)荊軻逐秦王,秦王還柱而走。群臣驚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諸郎中執(zhí)兵,皆陳殿下,非有詔不得上。譯文:荊軻追殺秦王,秦王繞著柱子跑。群臣都驚呆了,事情突然發(fā)生,意料不到,大家都失去了常態(tài)。并且按照秦國的法律,侍立在殿上的臣子們,不能帶任何兵器;那些握著武器宮廷侍衛(wèi),都排列在宮殿的臺階下面,沒有君王的命令不能上殿。(23)方急時,不及召下兵,以故荊軻逐秦王,而卒惶急無以擊軻,而乃以手共搏之。譯文:正當危急的時候,來不及召喚階下的侍衛(wèi),所以荊軻追逐秦王,大家倉猝間驚惶失措,沒有武器用來擊殺荊軻,僅僅用空手一起同荊軻搏斗。(23)是時,侍醫(yī)夏無且以其所奉藥囊提軻。秦王方還柱走,卒惶急不知所為。譯文:這時,秦王的隨從醫(yī)官夏無且(jū)用他手里捧著的藥袋投擊荊軻。秦王還正在繞著柱子跑,倉猝間驚惶失措,不知道怎么辦。(24)遂拔以擊荊軻,斷其左股。荊軻廢,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復擊軻,被八創(chuàng)。譯文:秦王于是拔出劍用來攻擊荊軻,砍斷了荊軻的左大腿。荊軻倒下了,就舉起他的匕首投擊秦王,沒有擊中,擊中了柱子。秦王又砍擊荊軻,荊軻遭受了了八處傷。(25)軻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譯文:荊軻自己知道事情不能成功了,靠著柱子笑著,像簸箕一樣地張開兩腿坐在地上,罵道:事情沒有成功的原因,是想活生生地強迫你,一定要得到約契來回報燕太子啊!鴻門宴司馬遷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于項羽曰:“沛公欲王關(guān)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表椨鸫笈唬骸暗┤震嬍孔洌瑸閾羝婆婀?!”當是時,項羽兵四十萬,在新豐鴻門;沛公兵十萬,在霸上。范增說項羽曰:“沛公居山東時,貪于財貨,好美姬。今入關(guān),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彩,此天子氣也。急擊勿失!”
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張良是時從沛公,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欲呼張良與俱去,曰:“毋從俱死也?!睆埩荚唬骸俺紴轫n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不可不語。”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張良曰:“誰為大王為此計者?”曰:“鯫生說我曰:‘距關(guān),毋內(nèi)諸侯,秦地可盡王也?!事犞!?/p>
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張良曰:“請往謂項伯,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迸婀唬骸熬才c項伯有故?”張良曰:“秦時與臣游,項伯殺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沛公曰:“孰與君少長?”良曰:“長于臣?!迸婀唬骸熬秊槲液羧?,吾得兄事之?!睆埩汲觯棽?。項伯即入見沛公。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曰:“吾入關(guān),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所以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項伯許諾,謂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迸婀唬骸爸Z?!庇谑琼棽畯鸵谷ィ淋娭?,具以沛公言報項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關(guān)中,公豈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之?!表椡踉S諾。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至鴻門,謝曰:“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zhàn)河北,臣戰(zhàn)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guān)破秦,得復見將軍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郤……”項王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表椡跫慈找蛄襞婀c飲。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
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范增數(shù)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范增起,出召項莊,謂曰:“君王為人不忍。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于坐,殺之。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鼻f則入為壽。壽畢,曰:“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表椡踉唬骸爸Z。”項莊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
于是張良至軍門見樊噲。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眹堅唬骸按似纫?!臣請入,與之同命。”噲即帶劍擁盾入軍門。交戟之衛(wèi)士欲止不內(nèi),樊噲側(cè)其盾以撞,衛(wèi)士仆地,噲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視項王,頭發(fā)上指,目眥盡裂。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
張良曰:“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表椡踉唬骸皦咽?,賜之卮酒?!眲t與斗卮酒。噲拜謝,起,立而飲之。項王曰:“賜之彘肩?!眲t與一生彘肩。樊噲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項王曰:“壯士!能復飲乎?”樊噲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天下皆叛之。
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衽婀绕魄厝胂剃?,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閉官室,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故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xù)耳,竊為大王不取也!”項王未有以應,曰:“坐?!狈畤垙牧甲?/p>
坐須臾,沛公起如廁,因招樊噲出。沛公已出,項王使都尉陳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辭也,為之奈何?”樊噲曰:“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于是遂去。乃令張良留謝。良問曰:“大王來何操?”曰:“我持白璧一雙,欲獻項王,玉斗一雙,欲與亞父。會其怒,不敢獻。公為我獻之?!?/p>
張良曰:“謹諾?!碑斒菚r,項王軍在鴻門下,沛公軍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則置車騎,脫身獨騎,與樊噲、夏侯嬰、靳強、紀信等四人持劍盾步走,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沛公謂張良曰:“從此道至吾軍,不過二十里耳。度我至軍中,公乃入?!?/p>
沛公已去,間至軍中。張良入謝,曰:“沛公不勝杯杓,不能辭。謹使臣良奉白璧一雙,再拜獻大王足下,玉斗一雙,再拜奉大將軍足下?!表椡踉唬骸芭婀苍??”良曰:“聞大王有意督過之,脫身獨去,已至軍矣。”項王則受璧,置之坐上。亞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曰:“唉!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沛公至軍,立誅殺曹無傷。司馬遷及《史記》簡介:
司馬遷是西漢著名的史學家。他幼年時期就聰穎好學,20歲開始漫游名山大川、歷史遺跡,了解各地風土人情,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司馬遷厚積薄發(fā),這為他以后創(chuàng)作千古名書《史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后來,司馬遷替投降匈奴的漢朝將領李陵辯解,獲罪入獄,被處以宮刑,三年之后出獄,發(fā)憤著書,寫完《史記》。
《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時期,共計3000多年的歷史,共130篇,分為12本紀(皇帝),30世家(諸侯),70列傳(名士),8書(禮儀制度),10表(歷史大事)。魯迅稱《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漢字正音:美姬(jī)尚饗(xiǎng)鯫生(zōu)
卮酒(zhī)
戮力(lù)玉玦(jué)
目眥盡裂(zì)
參乘(shèng)啖肉(dàn)
彘肩(zhì)刀俎(zǔ)
芷陽(zhǐ)通假字:(1)張良出,要項伯(“要”通“邀”,邀請)(2)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違背,背叛)(3)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蚤”通“早”,早點)(4)令將軍與臣有郤(“郤”通“隙”,隔閡,嫌怨)(5)距關(guān),毋內(nèi)諸侯(“距”通“拒”,把守;“內(nèi)”通“納”,接納)(6)具以沛公言報項王(“具”通“俱”,全部)重要實詞:如:沛公起如廁(如:往、到)殺人如不能舉(如:惟恐)勝:沛公不勝杯杓(勝:禁得起)刑人如恐不勝(勝:完、盡)舉:殺人如不能舉(舉:全、盡)
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舉:舉起)謝:噲拜謝(謝:感謝)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謝:謝罪,道歉)乃令張良留謝(謝:辭別)幸:故幸來告良(幸:特意)婦女無所幸(幸:寵幸)坐:置之坐上(“坐”同“座”,座位)詞類活用:(1)名詞作動詞沛公軍霸上(軍:駐扎、駐軍)范增數(shù)目項王(目:以目示意,使眼色)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王:使……稱王)籍吏民封府庫(籍:登記)刑人如恐不勝(刑:處罰;施加刑罰)道芷陽間行(道:取道,經(jīng)過)(2)名詞作狀語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夜:在晚上)吾得兄事之(兄:像對待兄長那樣)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像鳥張開翅膀那樣)間至軍中(間:從小路)(3)形容詞作動詞素善留侯張良(善:友好)(4)使動用法項伯殺人,臣活之(活:使……活)交戟之衛(wèi)士欲止不內(nèi)(止:使……止)文言句式:(1)賓語前置籍何以至此客何為者沛公安在大王來何操(2)狀語后置貪于財貨具告以事長于臣課文成語: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無犯):秋毫:鳥獸秋天新?lián)Q的絨毛,比喻極細微的東西;犯:侵犯。指軍紀嚴明,絲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項莊席間舞劍,企圖刺殺劉邦。比喻說話和行動的真實意圖別有所指。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大行:做大事,大的作為。顧:顧慮。細謹:細微末節(jié),小的謹慎。辭:拒絕。不辭:不躲避、不回避。讓:責備。干大事可以不考慮細微末節(jié),行大禮不避小的責備。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刀俎:刀和刀砧板,宰割的工具。比喻生殺的權(quán)掌握在別人手里,自己處在被宰割的地位。勞苦功高: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勞。豎子不足與謀:指彼此觀點不同,不宜共同謀劃事情。鴻門宴:指不懷好意的宴會。重要句子:(1)沛公居山東時,貪于財貨,好美姬。今入關(guān),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彩,此天子氣也。急擊勿失。譯文:沛公在崤山東邊的時候,對錢財貨物貪戀,喜愛美女。現(xiàn)在進了關(guān),對財物沒有什么掠取,對女色沒有什么迷戀,這說明他的志向不在小處。我叫人觀望他那里的云氣,都是龍虎的形狀,呈現(xiàn)五彩的顏色,這是天子的云氣呀!趕快攻打,不要失去機會。(2)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張良是時從沛公,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欲呼張良與俱去。譯文:楚國的左尹項伯,是項羽的叔父,一向同留侯張良交好。張良這時正跟隨著劉邦。項伯就連夜騎馬跑到劉邦的軍營,私下會見張良,把事情詳細地告訴了他,想叫張良和他一起離開。(3)秦時與臣游,項伯殺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譯文:秦朝時,他和我交往,項伯殺了人,我使他活了下來;現(xiàn)在事情危急,他特意來告訴我。(4)吾入關(guān),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所以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譯文:我進入關(guān)中,一點東西都不敢據(jù)為己有,登記了官吏、百姓,封閉了倉庫,等待將軍到來。派遣將領把守函谷關(guān)的原因,是為了防備其他盜賊進來和意外的變故。我日夜盼望將軍到來,怎么敢反叛呢?希望您全部告訴項王我不敢背叛恩德。(5)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zhàn)河北,臣戰(zhàn)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guān)破秦,得復見將軍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郤。譯文:我和將軍合力攻打秦國,將軍在黃河以北作戰(zhàn),我在黃河以南作戰(zhàn),但是我自己沒有料到能先進入關(guān)中,滅掉秦朝,能夠在這里又見到將軍?,F(xiàn)在有小人的謠言,使您和我發(fā)生誤會。(6)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范增數(shù)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譯文:項王當天就留下劉邦,和他飲酒。項王、項伯朝東坐,亞父朝南坐。亞父就是范增。劉邦朝北坐,張良朝西陪坐。范增多次向項王使眼色,再三舉起他佩戴的玉玦暗示項王,項王沉默著沒有反應。(7)君王為人不忍。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于坐,殺之。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譯文:君王為人心地不狠。你進去上前為他敬酒,敬酒完畢,請求舞劍,趁機把沛公殺死在座位上。否則,你們都將被他俘虜?。?)噲即帶劍擁盾入軍門。交戟之衛(wèi)士欲止不內(nèi),樊噲側(cè)其盾以撞,衛(wèi)士仆地,噲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視項王,頭發(fā)上指,目眥盡裂。譯文:于是樊噲拿著劍,持著盾牌,沖入軍門。持戟交叉守衛(wèi)軍門的衛(wèi)士想阻止他進去,樊噲側(cè)著盾牌撞去,衛(wèi)士跌倒在地上,樊噲就進去了,掀開帷帳朝西站著,瞪著眼睛看著項王,頭發(fā)直豎起來,眼角都裂開了。(9)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天下皆叛之譯文:我死都不怕,一杯酒有什么可推辭的?秦王有虎狼一樣的心腸,殺人惟恐不能殺盡,懲罰人惟恐不能用盡酷刑,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他。(10)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陽,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閉官室,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故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xù)耳,竊為大王不取也。譯文:先打敗秦軍進入咸陽的人封作王?,F(xiàn)在沛公先打敗秦軍進了咸陽,一點兒東西都不敢動用,封閉了宮室,軍隊退回到霸上,等待大王到來。特意派遣將領把守函谷關(guān)的原因,是為了防備其他盜賊的進入和意外的變故。這樣勞苦功高,沒有得到封侯的賞賜,反而聽信小人的讒言,想殺有功的人,這只是滅亡了的秦朝的繼續(xù)罷了。我以為大王不應該采取這種做法。(11)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譯文:做大事不必顧及小節(jié),講大禮不必計較小的謙讓?,F(xiàn)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們則好比是魚和肉,告辭干什么呢?(12)當是時,項王軍在鴻門下,沛公軍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則置車騎,脫身獨騎,與樊噲、夏侯嬰、靳強、紀信等四人持劍盾步走,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譯文:這時候,項王的軍隊駐在鴻門,劉邦的軍隊駐在霸上,相距四十里。劉邦就留下車輛和隨從人馬,獨自騎馬脫身,和樊噲、夏侯嬰、靳強、紀信四人拿著劍和盾牌徒步逃跑,從酈山腳下,取道芷陽,從小路走。(13)沛公不勝桮杓,不能辭。謹使臣良奉白璧一雙,再拜獻大王足下,玉斗一雙,再拜奉大將軍足下。譯文:劉邦禁受不起酒力,不能當面告辭。讓我奉上白璧一雙,拜兩拜敬獻給大王;玉斗一雙,拜兩拜獻給大將軍。(14)項王則受璧,置之坐上。亞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曰:“唉!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譯文:項王就接受了玉璧,把它放在座位上。亞父接過玉斗,放在地上,拔出劍來敲碎了它,說:“唉!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謀大事!奪項王天下的人一定是劉邦。我們都要被他俘虜了!”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為庸人設計,以時間的流駛,來洗滌舊跡,僅使留下淡紅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這淡紅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給人暫得偷生,維持著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這樣的世界何時是一個盡頭!
我們還在這樣的世上活著;我也早覺得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離三月十八日也已有兩星期,忘卻的救主快要降臨了罷,我正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眾向執(zhí)政府請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說衛(wèi)隊居然開槍,死傷至數(shù)百人,而劉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對于這些傳說,竟至于頗為懷疑。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中國人的,然而我還不料,也不信竟會下劣兇殘到這地步。況且始終微笑著的和藹的劉和珍君,更何至于無端在府門前喋血呢?
然而即日證明是事實了,作證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還有一具,是楊德群君的。而且又證明著這不但是殺害,簡直是虐殺,因為身體上還有棍棒的傷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說她們是“暴徒”!
但接著就有流言,說她們是受人利用的。
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我還有什么話可說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無聲息的緣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
魯迅簡介:
魯迅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他曾留學日本,因深感國人麻木不仁,為了拯救國民靈魂而棄醫(yī)從文;他創(chuàng)作了中國第一部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在文壇引起巨大轟動;他評價《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他一生碩果累累,有小說集《彷徨》《吶喊》,有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編》,有散文集《朝花夕拾》,有散文詩集《野草》,有雜文集《華蓋集續(xù)編》,稱得上是一代文學巨匠。課文重要字音和詞語:長歌當哭(dàng)桀驁(jiéào)喋血(diéxuè)噩耗(èhào)
懲創(chuàng)(chéngchuāng)浸漬(jìnzì)殞身不恤(yǔnxù)(1)寥落:稀少。(2)長歌當哭:長歌:長聲歌詠,也指寫詩;當:當作。用長聲歌詠或?qū)懺娢膩泶嫱纯?,借以抒發(fā)心中的悲憤。(3)出離:超出。(4)深味:深深地體會。(5)微漠:依稀,淡薄。(6)廣有羽翼:到處都有幫兇。羽翼,鳥的翅膀,這里指幫兇。(7)桀驁:形容性情倔強(juéjiàng)。(8)引退:辭去官職。(9)黯然:憂傷的樣子。(10)喋血:流血滿地。(11)立仆:立刻倒下。(12)沉勇:沉著而勇敢。(13)懲創(chuàng):懲罰、懲治。(14)浸漬:浸潤、滲透。(15)殞身不恤:犧牲生命也不顧惜。殞,死亡。恤,顧慮。巴金簡介:
巴金,原名李堯棠,四川成都人。他生于一個封建官僚家庭里,深受五四新思潮影響,開始了他的反封建斗爭;他因書得愛,通過長期的書信往來,與比自己小13歲的蕭珊喜結(jié)連理;他嗜書如命,即使省吃儉用,也要買書來看;他文采斐然、大名鼎鼎,創(chuàng)作了《霧》《雨》《電》(《愛情三部曲》)《家》《春》《秋》(《激流三部曲》)等膾炙人口的佳作;他晚年寫出了內(nèi)容樸實、感情真摯,充滿懺悔和自我反省的《隨想錄》,被譽為“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良心”;他健康長壽,享年102歲,是跨越兩個世紀的百歲老人。漢字正音:骨頭(gǔtou)解剖(pōu)
揪回來(jiū)舔舌頭(tiǎn)作揖(zuòyī)租賃權(quán)(lìn)籬笆(líba)大喊大嚷(rǎng)浩劫(jié)
墮入地獄(duò)表示歉意(qiàn)梁實秋簡介:
梁實秋,原名梁治華,浙江余杭人。他是十三歲就考入清華的天才學子;他是中國第一個研究莎士比亞的權(quán)威;他的散文集創(chuàng)造了中國現(xiàn)代散文集出版的最高紀錄,一生給中國文壇留下了兩千多萬字的著作;他主張“文學的國土是最廣泛的,在根本和在理論上沒有國界,更沒有階級的限制”。梁啟超簡介:
梁啟超,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他第一個提出建立中國圖書館學;他提倡文體改良的“詩界革命”和“小說界革命”;他的著作涉及政治、經(jīng)濟、哲學、歷史、語言學、宗教及文化藝術(shù),總共約一千四百萬字;他被譽為“中國近代百科全書式的文化巨匠”。戊戌(wùxū)薊北(jì)精悍(hàn)蒞臨(lì)叱咤風云(chìzhà)迥乎不同(jiǒng)黃沙彌漫(mí)酣暢(hān)涕泗橫流(tìsì)主角(jué)箜篌(kōnghóu)(1)叱咤風云:叱咤:怒喝聲。一聲呼喊、怒喝,可以使風云翻騰起來。形容威力極大。(2)蒞臨:來到;來臨;光臨。書面語、敬語,多用于修飾長輩、上級及貴賓的光臨,以示主人對客人的敬意。(3)迥乎不同:形容差別很大,完全不一樣。(4)短小精悍:身材短小,精明強悍。文章或發(fā)言,簡短有力。新聞的基本知識(1)定義:新聞指對國內(nèi)外新近發(fā)生的具有一定社會價值的人和事實進行簡要而迅速的報道。(2)分類:新聞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新聞包括消息、通訊、報告文學等,狹義的新聞則專指消息。(3)特點:新聞具有及時性、準確性、真實性(是新聞的生命)的特點。(4)要素:新聞包括五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5)結(jié)構(gòu):一篇完整地新聞包括“標題”(標題常常被稱為新聞的眼睛,所有新聞都要有主標題,部分新聞有副標題)、“導語”(新聞開頭的第一句話,往往能概括整條新聞的主要內(nèi)容)、“主體”(是新聞的主要部分,它承接導語,對新聞事實作具體的敘述與展開)、“背景”(部分新聞有背景,指對新聞事實進行補充說明的歷史材料)、“結(jié)語”(新聞結(jié)尾的話)。漢字正音:紫荊(jīng)易幟(zhì)停泊(bó)超載(zài)登載(zǎi)蒙騙(mēng)掩映(yìng)矚目(zhǔ)凝重(níng)冉冉升起(rǎn)《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重要字詞:婆娑(pósuō)嬉笑(xī)撰寫(zhuàn)步履(lǚ)雛菊花(chú)漢字正音:薯莨液(liáng)弄堂(lòng)執(zhí)拗(niù)軋票處(zhá)賬簿(bù)秈米(xiān)萵苣(wōjù)游說(shuì)蹣跚(pánshān)毆打(ōu)
不假思索(jiǎ)皮輥(gǔn)(1)弄堂:方言胡同(tòng),小巷。(2)腳路:門路。(3)游說:四處活動,勸說別人。(4)手面:排場(chǎng)的意思。(5)見機:看情況辦事。(6)玄色:即黑色。(7)錠殼(dìngké):套在錠子上的管狀外殼(8)不假思索:假:假借,依靠。形容做事答話敏捷、熟練,用不著考慮。暴發(fā):如山洪暴發(fā);疾病暴發(fā);暴發(fā)戶爆發(fā):如革命爆發(fā);火山爆發(fā);爆發(fā)力;戰(zhàn)爭爆發(fā)橘紅(jú)翌年(yì)醞釀(yùnniàng)召開(zhào)
橫亙(gèn)摘星攬月(zhāi)旸谷(yáng)(1)橫亙:綿亙數(shù)千里。夏衍簡介:
夏衍,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浙江杭州人。他是中國左翼電影運動的開拓者、組織者和領導者之一;他曾被國務院授予“國家有杰出貢獻的電影藝術(shù)家”稱號;他創(chuàng)作了《上海屋檐下》《包身工》等令人耳目一新的佳作。文學常識:
報告文學是一種介于新聞報道和文學作品之間的文學樣式,它的基本特征是新聞性、文學性,它是用文學手段處理新聞題材的一種文體,注重敘寫現(xiàn)實生活中確實存在的人或物,反映多彩多姿的生活,揭露為人們嗤之以鼻的丑惡事物。特點是真實,藝術(shù)加工,形象性,抒情性。中外傳記作品選讀馮志簡介:
馮志原名馮承植,河北涿縣人,現(xiàn)代著名詩人。他曾參與成立沉鐘社,出版《沉鐘》周刊;他曾任教于中國無數(shù)名校;他曾擔任過作協(xié)副主席,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所長等職務。“萬方多難”中成就的詩圣杜甫
“長安十年”的他一方面被貧窮壓迫,一方面被事業(yè)心驅(qū)使,為了求得一個官職已經(jīng)到了不擇手段的地步,正如他所寫的詩那樣“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流亡”的他在投奔新皇帝的途中,被安史叛軍俘虜,后來冒險逃出,面對四分五裂的國家,他寫出了“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的千古名句;“侍奉皇帝與走向人民”的他因觸怒了皇帝而漸漸失去了做官的興趣,心境凄涼地離開了長安,從此接近戰(zhàn)亂中的人民,認清時代苦難,這時的他寫出了“三吏”“三別”等驚天地泣鬼神的好詩。
“長安十年”的困頓,孕育了杜甫思想變化的種子;“安史之亂中的流亡生活”則使得杜甫有機會接觸下層社會,豐富了自己的愛國思想和同情人民的感情,從思想感情上完成了日漸遠離皇帝而走向人民的痛苦過渡。杜詩中反復呈現(xiàn)的兩種感情旋律:一、無論“慨世”還是“慨身”,杜甫個人的喜怒哀樂總是與人民的命運息息相通;二、杜甫無論遭遇多少挫折與艱難,始終不放棄對生活的承擔與執(zhí)著的意志。因此,“詩圣”這一稱號對于杜甫來說是當之無愧的。杜甫名言:(1)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輔佐君王成為堯舜那樣的人,再使百姓的風氣好轉(zhuǎn)到原始狀態(tài)。)(2)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nèi)熱(一年到頭,都為老百姓發(fā)愁、嘆息,想到他們的苦難,心里象火燒似的焦急。)(3)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離家萬里,悲嘆自己經(jīng)常漂泊他鄉(xiāng),衰老多病,寒秋中獨自登臨高臺。)(4)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秋菊兩度盛開,使我再次灑下往日流過的眼淚;一葉孤舟靠岸系繩,始終都牽動著我的故園之思。)府邸(dí)整飭(chì)狷介(juàn)延攬(lǎn)紈绔(wánkù)悚然(sǒng)葵藿(huò)糶米(tiào)裨將(pí)潏橋(yù)七曜(yào)拽?。▃huài)蛺蝶(jiá)參謁(yè)馬嵬坡(wéi)酒酣耳熱(hān)窮兵黷武(dú)狷介:正直孤傲,潔身自好。紈绔:用細絹做的褲子,泛指富家子弟穿的華美衣著,后世稱富家子弟。糶米:糶是把糧賣出的意思,糶米就是把米賣了。裨將:副將;專任一方的將領。參謁:晉見上級或所尊敬的人;瞻仰尊敬的人的遺容、陵墓等。窮兵黷武:窮:竭盡;黷:隨便,任意。隨意使用武力,不斷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形容極其好戰(zhàn)。蕭紅簡介:
蕭紅原名張秀環(huán),黑龍江哈爾濱人,中國近現(xiàn)代女作家。她是“民國四大才女”之一,被譽為“20世紀30年代的文學洛神”;她生于一個封建地主家庭,幼年喪母;她曾創(chuàng)作了《生死場》《呼蘭河傳》等令人拍案叫絕的名作;她英年早逝,因肺結(jié)核和惡性氣管擴張病逝于香港,年僅31歲。平和的魯迅:
魯迅深刻與偉大的另一面是平和。人之子的魯迅是一個孝順父母的好兒子;人之夫的魯迅是一個尊重妻子的好丈夫;人之友的魯迅是一個培植晚輩作家的慈祥寬厚的長者,是一個追求真理堅持真理的戰(zhàn)士,是一個不卑不亢的學者;人之主的魯迅是一個美滿家庭的家長,是一個和藹寬厚的平易近人的人;生活之中的魯迅是一個瀟灑、幽默、風趣的人。魯迅名言:(1)
橫眉冷對千夫指
,俯首甘為孺子牛(不在乎周圍世人看法與指責,對人民大眾甘心象牛一樣俯首聽命)(2)現(xiàn)在青年最要緊的是“行”,不是“言”(3)取下假面,真誠地,深入地,大膽地看取人生。(4)要做就做,與其說明年喝酒,不如立刻喝水?;鞚幔╤ùn)弄堂(lòng)韭菜(jiǔ)筍子(sǔn)抽屜(ti)抹煞(sh?。┹┧j(bìqi)搭訕(shàn)莧菜(xiàn)調(diào)羹(gēng)躊躇(chóuchú)疙瘩(gēda硯臺(yàn)水門?。╰īng)搭訕:為了跟人接近或把尷尬的局面敷衍過去而找話說。紊亂:雜亂。輕捷:輕快敏捷。校對:對照原稿校準,看有沒有錯誤。草率:馬虎;不細致。不濟:不好,不頂用。躊躇:猶豫不決。遭殃:遭遇禍殃。不以為然:然:是,對。不認為是對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深惡痛絕:惡:厭惡;痛:痛恨;絕:極。指對某人或某事物極端厭惡痛恨。埃德加.斯諾簡介
埃德加·斯諾,美國著名記者。他曾同時兼任北平燕京大學新聞系講師;他是第一個采訪陜甘寧邊區(qū)的西方記者。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的毛澤東
對待父親,也就是傳統(tǒng)道德中的父權(quán),毛澤東堅持理想,堅決反抗;對待讀書,毛澤東盡管熟讀經(jīng)書,但他更喜歡中國古代的傳奇小說,尤其是關(guān)于造反的故事,做到了學有所選,矢志不渝;對待農(nóng)民毛澤東關(guān)注他們的命運,同情他們的遭遇;對待革命,毛澤東是革命的策劃者和領導者
毛澤東身上具有天生的反抗、叛逆性格和善于根據(jù)健康的人生目標讀書、學習的良好品質(zhì),同時,毛澤東還具有強烈的憂國憂民意識、堅定的革命責任感、遠大的抱負和堅忍不拔的奮斗精神。毛澤東名言:(1)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lián)Q新天;(2)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kuī)然不動;(3)俱往矣,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粗糲(lì)磕頭(kē)篤信(dǔ)蹩腳(bié)餉銀(xiǎng)晨曦(xī)膳宿費(shàn)譚延闿(kǎi)粗糲:泛指粗劣的食物。篤信:忠實地信仰;深信不疑。蹩腳:質(zhì)量低劣的。羅曼.羅蘭簡介:
羅曼·羅蘭,法國思想家,文學家。他曾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他一生為爭取人類自由、民主與光明進行不屈的斗爭,是法國著名的人道主義作家;他創(chuàng)作了《名人傳》(包括《貝多芬傳》《米開朗基羅傳》《托爾斯泰傳》)、《約翰·克利斯朵夫》等偉大的杰作。
扼住命運咽喉的貝多芬
童年的貝多芬,出生貧窮,早年失母,遭受父親殘暴的對待,過早地成為一家之主;青年的貝多芬,雙耳失聰,愛情破滅;晚年的貝多芬,重病纏身,孤獨寂寞,有一個侄子還無情無義。“一個不幸的人,貧窮,殘廢,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給他歡樂,他卻創(chuàng)造了歡樂來給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難來鑄成歡樂?!痹谒麡O其痛苦不幸的一生中,他始終在奮斗、在抗爭,在尋求歡樂,并在自己的音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級會計復習過程中常見的誤區(qū)與對策分析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初級審計師考試教學大綱試題及答案
- 中級審計師考試疑難解答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高級會計市場營銷費用試題及答案
- 無人機駕駛員應備考題及解析試題及答案
- 一級消防工程師應試技巧分享試題及答案
- 解讀2024年紡織機械操作證書考試大綱與試題及答案
- 2025個人住房公積金借款合同
- 2025授權(quán)代理購房合同范例
- 2025設備租賃合同的樣本
- 00510秘書實務-自考整合版
- 護理研究中的偏倚及控制
- 小學生的齲齒預防ppt課件
- [復習]邊坡客土吹附施工方案
- 門禁一卡通系統(tǒng)解決方案
- 沖壓試題庫及答案文檔
- 煤礦機電運輸專業(yè)質(zhì)量標準化管理制度
- 華為保密制度范文
- 凍庫溫度記錄表
- 工程款支付審核記錄表
- 成套開關(guān)柜GGD樣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