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十校聯考2024屆物理八上期末綜合測試試題含解析_第1頁
安徽省十校聯考2024屆物理八上期末綜合測試試題含解析_第2頁
安徽省十校聯考2024屆物理八上期末綜合測試試題含解析_第3頁
安徽省十校聯考2024屆物理八上期末綜合測試試題含解析_第4頁
安徽省十校聯考2024屆物理八上期末綜合測試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安徽省十校聯考2024屆物理八上期末綜合測試試題考生請注意:1.答題前請將考場、試室號、座位號、考生號、姓名寫在試卷密封線內,不得在試卷上作任何標記。2.第一部分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需將答案寫在試卷指定的括號內,第二部分非選擇題答案寫在試卷題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單選題1.八年級上冊物理課本的質量約為()A.0.02千克 B.0.2千克 C.2千克 D.5千克2.如圖是常用的5號電池的示意圖,其型號的另一種表示方法為“14500”,前兩位數是直徑,后三位數是高度這型號電池高度為()A.14mm B.145mm C.500mm D.50.0mm3.下列關于密度的一些說法中正確的是()A.1kg冰與1kg水的密度相等B.乒乓球不慎被擠癟但無破損,球內氣體密度變大C.為減輕質量,比賽用的自行車采用強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D.固體的密度都比液體的密度大4.檢查視力時,人眼與視力表的距離應為5m,可是檢查視力的房間東西墻壁最大的距離為3.5m,此時,眼科醫(yī)生把視力表掛在東墻上,在西墻上掛一面大平面鏡,此時被檢查者應面向西坐在平面鏡前合理的位置是A.距鏡面3m B.距鏡面2m C.距鏡面1.5m D.距鏡面1m5.下列工具能直接測量質量的是A.停表 B.刻度尺 C.天平 D.彈簧測力計6.常用金屬鋁作為輸電導線,是利用了物質的()A.導電性 B.導熱性C.超導性 D.磁性7.如圖所示,蘋果從樹上落下的過程中,其慣性()A.先變大后變小 B.先變小后變大 C.變大 D.不變8.關于下列生活中的熱現象,解釋正確的是A.水燒開后,被水蒸氣燙傷比被沸水燙傷更嚴重,因為水蒸氣溫度比沸水高B.電冰箱內冷凍室內側壁會看見附有一層白色的粉末狀冰晶,這些冰晶是凝固形成的C.加油站都設置有“請熄火加油”的提示,因為汽油在常溫下容易蒸發(fā),汽油蒸氣遇明火容易爆燃D.衣柜中的樟腦丸過一段時間變小,這是汽化現象二、多選題9.2016年里約奧運會,朗平帶領中國女排再次驚艷世界,如果你看了巴西和荷蘭這兩場關鍵之戰(zhàn),你就會被這支“團結奮斗、頑強拼搏、逆境中崛起”的中國女排所感動。如圖所示是中國隊員拼盡全力救球的場景,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為救球而跑動的運動員發(fā)生了機械運動B.相對于空中運動的排球來說,站在地面上準備接球的運動員是運動的C.現場的觀眾為運動員的拼搏精神熱烈鼓掌,掌聲屬于次聲波D.現場四周的觀眾看到運動員摔倒,說明光射到她們的身上發(fā)生了漫反射10.下列一些關于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及原因分析正確的是A.用冰袋給高熱病人降溫,原因是冰熔化要吸熱B.使用高壓鍋,食物容易被煮熟,原因是鍋內氣體壓強大,液體的沸點高C.水沸騰時壺口冒出的“白氣”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D.衣柜里的樟腦丸變小了,原因是樟腦丸發(fā)生了升華現象三、填空題11.如圖所示,用A、B兩把刻度尺測同一物體長度,就分度值而言,______刻度尺更精確些。其中正確放置的是_______刻度尺,且可讀出物體長度為_________cm。12.圖中的A、B兩架飛機,一架是實際飛機,一架是從潛水艇上觀察到的該飛機的像,則:______(填字母)是實際飛機,這是因為光從______射向______發(fā)生了折射。(填“水里”或“空氣”)13.采取向云層中播撒干冰的方法進行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華要________大量的熱,使云層中的________增多、________增大,從而形成降雨。14.晚上,在桌面上鋪上一張白紙,把一塊小平面鏡平放在紙上,讓手電筒的光正對著平面鏡照射,如圖所示,從側面看去,白紙是________(選填“亮”或“暗”,下同)的,平面鏡是_______的,這時因為光照在白紙發(fā)生了_______反射,照在平面鏡上發(fā)生了________反射.15.如圖所示,甲是體溫計,乙是實驗室用溫度計,可用來測沸水溫度的是______;體溫計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離開被測物體來讀數.16.改革開放40年以來,中國高鐵已然成為一張有重量的“中國名片”.小明乘坐高鐵時看到路旁的樹木疾速向后退去,這是以________為參照物.若列車時速為180km/h,合________m/s.四、作圖、實驗探究題17.(1)如圖所示,作出光線通過凸透鏡和凹透鏡的完整光路。(______)(2)如圖所示,一束激光斜射向半圓形玻璃磚圓心O,在屏幕MN上出現兩個光斑,請畫出形成兩個光斑的光路圖。(______)18.光線與平面鏡成45°角入射,請完成圖中的光路。(____)19.(10分)在“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實驗中,小芳做了如圖所示的三個實驗。(1)對比實驗甲和實驗乙的現象,可以得到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對比實驗乙和實驗丙的現象,可以得到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計算題20.(6分)高速公路已廣泛應用ETC收費系統(tǒng),這種系統(tǒng)是對過往車輛無需停車即能實現收費的電子系統(tǒng).如圖乙是某高速公路入口處的ETC通道示意圖.現有一輛汽車在某高速路上以如圖甲所示的速度計所指的速度勻速行駛25min后到達收費站,在進入ETC收費島區(qū)域前s1=50m處開始減速,經t1=4s后運動至ETC收費島邊界,然后再以6m/s的速度勻速通過ETC收費島,其長s2=36m.不計車長.求:(1)汽車到達收費站前勻速行駛的路程;(2)汽車通過ETC收費島所用的時間t2;(3)汽車從減速開始到離開ETC收費島全過程的平均速度大?。?1.(6分)某高速列車從大連出發(fā)駛往哈爾濱,途經沈陽。列車從大連到沈陽的速度為200km/h,行駛時間為2h。列車從沈陽到哈爾濱的速度為190km/h,行駛的路程為570km,不計列車在途經站臺時所受的影響。求:(1)列車從大連到沈陽的行駛路程是多少km?(2)列車從沈陽到哈爾濱的行駛時間是多少h?(3)列車從大連到哈爾濱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參考答案一、單選題1、B【題目詳解】5本八年級上冊物理課本質量約為一千克,1本課本的質量約為0.2kg,B符合題意。故選B。2、D【解題分析】由題意可知:“14500”,前兩位數是直徑,后三位數是高度.所以500是5號電池的高度,結合生活常識可知5號電池的高度約是5cm,即50mm,所以答案D正確,故選D.3、B【題目詳解】A.根據ρ=知,1kg冰與1kg水,質量相同時,冰的體積大,則密度小,故A錯誤;B.乒乓球不慎被擠癟但無破損,球內氣體質量不變,體積變小,根據ρ=知,球內氣體密度變大,故B正確;C.自行車的體積一定,由m=ρV可知,材料的密度越小,自行車的質量越小,所以為減輕質量,比賽用的自行車采用強度高、密度小的材料制造,故C錯誤;D.密度是指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固體的密度不一定比液體的密度大,例如鐵的密度比水銀的密度小,故D錯誤。故選B。4、C【題目詳解】掛在東墻上視力表距西墻的平面鏡3.5m,則視力表的像到平面鏡3.5m,此時被檢者應距鏡面1.5m,才能使人到視力表像的距離為3.5m+1.5m=5m。故選C。5、C【題目詳解】A.停表是用來測量時間的工具,故A不符合題意;B.刻度尺是用來測量長度的工具,故B不符合題意;C.天平是實驗室中用來測量質量的工具,故C符合題意;D.彈簧測力計是用來測量力的工具,用彈簧測力計可以測量物體的重力,但可以利用彈簧測力計間接測量物體的質量,故D不符合題意.6、A【解題分析】作為輸電線必須為導體且相同長度電阻越小越好,與是否導熱和是否有磁性無關,鋁不是超導體,故選A。7、D【題目詳解】物體慣性的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質量大的物體慣性大,質量小的物體慣性小,蘋果從樹上落下的過程中,其質量的大小沒有發(fā)生變化,故其慣性不變。故選D?!绢}目點撥】8、C【題目詳解】A.水蒸氣液化為同溫度的水時,要放出大量的熱,所以被水蒸氣燙傷比沸水燙傷更嚴重。故A項錯誤;B.冰晶是冰箱內部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故B項錯誤;C.液態(tài)的汽油變成汽油蒸汽屬于汽化中的蒸發(fā)現象。故C項正確;D.衣柜里的樟腦丸過一段時間變小了,這是樟腦丸由固態(tài)直接變?yōu)榱藲鈶B(tài),屬于升華現象。故D項錯誤;二、多選題9、ABD【題目詳解】A.為救球而跑動的運動員相對于地面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發(fā)生了機械運動,故A正確;B.相對于空中運動的排球來說,站在地面上準備接球的運動員位置不斷變化,是運動的,故B正確;C.聽到的掌聲是可聽見聲波,次聲波聽不到,故C錯誤;D.現場四周的觀眾都能看到運動員摔倒,是由于光線照射在運動員身上發(fā)生了漫反射,故D正確。故選ABD。10、ABD【題目詳解】A.用冰袋給高熱病人降溫,原因是冰熔化要吸熱,故A正確;B.使用高壓鍋,食物容易被煮熟,原因是鍋內氣體壓強大,液體沸點高,食物容易熟,故B正確;C.水沸騰時壺口冒出的“白氣”是壺中噴出的熱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故C錯誤;D.衣柜里的樟腦丸變小了,原因是樟腦丸發(fā)生了升華,故D正確。三、填空題11、BA2.2【題目詳解】[1]A刻度尺1cm又分為1個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為1cm,B刻度尺1cm又分為10個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為1mm;所以B刻度尺精確;[2]使用刻度尺時,刻度線越貼近物體誤差越小,所以,A的放置方法正確,[3]因為物體左側與0刻度線對齊,右側對應2.2cm,最后一位估讀,即物體長度為2.2cm。12、B空氣水【題目詳解】[1]飛機反射的光線從空氣斜射入水中,在水面處發(fā)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線向法線方向偏折,水中的潛水艇逆著折射光線看到飛機,因此潛水艇所看到的飛機的位置比飛機的實際位置高,故B是實際飛機。[2]光線是飛機B發(fā)出的,故從空氣中射入。[3]射向水中。13、吸收小水滴小冰晶【題目詳解】[1]干冰從固態(tài)直接變成氣態(tài)的過程叫做升華現象,而升華時會從周圍云層中吸收大量的熱量。[2][3]由于從周圍云層中吸收大量的熱量,使云層的溫度降低,小水珠增多、小冰晶增大,小冰晶在下落時再熔化成水,從而形成降雨。14、亮暗漫鏡面【題目詳解】[1][2][3][4]手電筒的光是正對著平面鏡照射,因為平面鏡發(fā)生的是鏡面反射,所以所有的反射光都垂直鏡面豎直向上。因為人是從側面看的,所以鏡面反射的光幾乎沒有進入眼睛,故看到鏡子是暗的;而入射到白紙上的光會發(fā)生漫反射,會向四面八方反射,即使人站在側面看,也會有反射光線進入人眼,所以人看到白紙是亮的。15、乙能【解題分析】已知沸水的溫度是100℃,所以用來測量沸水溫度的溫度計量程應大于等于100℃,故選乙.由于體溫計構造特點,體溫計能離開被測物體來讀數.16、車廂(車內物體)50【題目詳解】小明同學乘車回家時,看到路旁的樹木向后退去,研究對象是樹木,并且樹木是運動的,向后退去,所以他選取的參照物一定和樹木之間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這是以車廂(車內物體)為參照物;180km/h=180m/s=50m/s.四、作圖、實驗探究題17、【題目詳解】(1)[1]通過凸透鏡焦點入射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將平行于主光軸;對準凹透鏡焦點入射的光,經凹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平行于凹透鏡的主光軸,如圖所示。(2)[2]當光從空氣中斜射入玻璃時,在界面將發(fā)生反射,過O點作法線,再利用尺作圖,作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即得反射光線OB(B點為光斑)時;半圓形玻璃磚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圓心O是該透鏡的光點,通過凸透鏡光心入射的光線,其傳播路徑不發(fā)生改變,延長AO到點C(與平面鏡的交點,即光斑),即得折射光線OC,如圖所示。18、【題目詳解】由圖可知,入射光線垂直于凸透鏡的主光軸,同時斜射到平面鏡上,與平面鏡夾角為45°,則其入射角為90°-45°=45°,反射角也為45°,則反射光線于主光軸平行,先過入射點作出法線,然后根據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線;再根據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過焦點,作出折射光線,如圖所示:19、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有關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有關【題目詳解】[1]甲、乙對比可知,甲、乙中受力面積相同,乙壓力大,乙的壓力作用效果明顯,所以結論是: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有關;[2]乙、丙對比可知,乙、丙中壓力相同,乙受力面積小,乙的壓力作用效果明顯,所以結論是: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有關。五、計算題20、(1)37.5km(2)6s(3)8.6m/s【題目詳解】(1)由圖甲可知汽車速度為90km/h,時間為25min即,則汽車到達收費站前勻速行駛的路程為;(2)汽車通過ETC收費島所用的時間為;(3)汽車從減速開始到離開ETC收費島全過程的平均速度大小為.答:(1)汽車到達收費站前勻速行駛的路程為37.5km;(2)汽車通過ETC收費島所用的時間為6s;(3)汽車從減速開始到離開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