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2建筑材料及其制品液態(tài)水吸收性能測試方法標準目錄TOC\o"1-2"\h\z\u1總則 12術語和符號 23測試 44數(shù)據處理 65測試報告 7本標準用詞說明 8引用標準名錄 9條文說明 101總則1.0.1為規(guī)范建筑材料及其制品的液態(tài)水吸收性能的測試方法,做到技術先進、科學合理、確保質量,制定本標準。1.0.2本標準適用于勻質多孔建筑材料及其制品在單向毛細吸水作用下表面與水直接接觸時液態(tài)水吸收性能測試方法。本標準不適用于防水材料、散體材料、全浸水狀態(tài)下使用以及在遇水產生明顯形體或結構性變化的建筑材料及其制品。1.0.3建筑材料及其制品的液態(tài)水吸收性能測試除遵守本標準外,尚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有關標準和規(guī)范的規(guī)定。
2術語和符號2.1術語2.1.1多孔材料porousmaterial多孔材料是多相物質共同占據空間,相互共存的一種組合體,多孔介質中部分孔隙是相互連通,任何一相都彌散在其它相之中且多相物質中一定存在固相。2.1.2孔隙porosity多孔材料中,固體骨架外的空間。2.1.3閉孔率volumepercentageofclosecells材料的閉孔體積與樣品外觀體積的比值。2.1.4毛細吸水材料capillarymaterial與液態(tài)水接觸后能通過毛細作用吸水的多孔材料。2.1.5吸水系數(shù)waterabsorptioncoefficient在毛細吸水實驗中,單位面積的試件在單位時間平方根內,通過毛細作用吸收的液態(tài)水的質量。2.1.6勻質材料homogeneousmaterial毛細吸水作用與材料內部位置無關的材料。2.2符號符號含義單位Ahk1k2mmSτw吸水系數(shù)高度擬合參數(shù)1擬合參數(shù)2初始質量時刻τ的質量有效吸水面積時間毛細含濕量kg/(m2﹒sm//kgkgmskg/m3
3測試3.1測試樣品3.1.1試樣尺寸應滿足下列規(guī)定:1試樣應為直角矩形立方體或圓柱體,與液態(tài)水接觸的有效吸水面積應大于20cm2,宜大于50cm2;2試樣高度宜大于20mm;3試樣表面的最小邊長應不低于100倍的最大粒徑或孔徑;4單次測試的試樣尺寸應保持一致。3.1.2試樣數(shù)量為4塊。3.1.3樣品制備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裁切試樣時宜按材料的長、寬、高方向分別選取,并避免使用產品的邊緣;2制備時不應破壞產品原始結構,加工后的試樣的表面應平整,無缺棱掉角、裂紋、毛刺及油漬;3應對試樣側面進行密封,密封材料應防水隔氣、不與材料產生化學反應、并避免滲透到材料孔隙中。4對于低密度的纖維制品可以將試樣放置在密封的管件中并在管口用金屬網支撐,與使用方向一致,保證在整個試驗過程中試樣的穩(wěn)定性,試樣的開口面積應為100cm2。3.2環(huán)境條件3.2.1測試應在溫度、濕度受控的房間或箱體內進行,環(huán)境溫度、濕度應滿足下列要求:1環(huán)境溫度條件為(23±1)℃;2相對濕度條件為(30~70)%。3.2.2測試環(huán)境的氣壓應為標準大氣壓。3.3測試儀器3.3.1游標卡尺的分度值應不低于0.02mm。3.3.2電子天平的分度值不宜低于0.01g。3.3.3水槽底部應有支撐結構,支撐結構應為點支撐,以保持試樣離水槽底面5mm以上,水槽水平面變動不應超過±2mm,點支撐結構不能損傷試樣表面。3.3.4計時器的分度值不低于1s。3.3.5溫度傳感器的分度值不低于0.1K。3.4測試步驟3.4.1用游標卡尺測量試樣的長度、寬度和高度,每個方向各測量三個位置,以每個方向三次測量結果的算術平均值。3.4.2按相關產品標準中要求的烘干溫度將試樣烘干至恒重,如無相關標準規(guī)定,烘干溫度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在105℃下結構不發(fā)生改變的材料,烘干溫度為(105±2)℃;2在65~105℃下結構發(fā)生改變的材料,烘干溫度為(65±2)℃;3在較高溫度下可能失去結晶水或損失發(fā)泡劑的材料,烘干溫度為(40±2)℃。3.4.3用天平稱量已經烘干至恒重并密封的試樣,得到試樣的初始質量m03.4.4向水槽中注入已放置到室溫的去離子水,水平面應該保持不超過在試樣底面最高點(5±2)mm以上的位置。3.4.5將試樣放到水槽中,保證試樣的底部放置在支撐物上,試樣在支撐物作用下不發(fā)生變形且樣品底部與水槽底部保持一定距離。3.4.6把試樣部分浸入到水中同時打開計時器。3.4.7每隔一定的時間,將試樣從水中取出,用濾紙、軟布或海綿除去試樣表面的游離水,然后稱量試樣質量,記錄質量mτ3.4.8將試樣重復浸泡、取出、稱量,測量的時間平方根間隔應均勻分布,且整個測試過程有效測點均不應少于6個。3.4.9當觀察到8h后試樣質量的增加沒有超過1g/㎡,應終止測試。
4數(shù)據處理4.1結果計算4.1.1計算試樣的有效吸水面積S(㎡)。4.1.2以√t為橫坐標,(mt-m0)/S為縱坐標繪圖。4.1.3應按公式(4.1.3-1)計算吸水系數(shù)Aw,具備條件時可mt?m0wcap=mt?m4.2結果處理4.2.1測試結果取全部試樣的測試數(shù)據的算術平均值,保留4位有效數(shù)字。4.2.2計算值的修約方法采用GB/T8170-2008中規(guī)定的修約值方法。
5測試報告5.0.1測試報告的產品信息應至少包括下列內容:1產品名稱、產品批號及規(guī)格型號2生產企業(yè)、委托單位及其它相關委托信息;3其它信息,如標稱厚度或標稱密度等。5.0.2測試報告的過程信息應包括下列內容:1測試期間的環(huán)境參數(shù),包括溫度、濕度及大氣壓;2試樣的形狀、尺寸和數(shù)量;3烘干試樣的質量變化與對應時間。5.0.3測試報告的結果信息應包括下列內容:1計算公式;2計算結果;3檢測報告的批準人員、審核人員、檢測人員;4檢測日期。
本標準用詞說明1為便于在執(zhí)行本標準條文時區(qū)別對待,對要求嚴格程度不同的用詞說明如下:1)表示很嚴格,非這樣做不可的用詞:正面詞采用“必須”,反面詞采用“嚴禁”;2)表示嚴格,在正常情況下均應這樣做的用詞:正面詞采用“應”,反面詞采用“不應”或“不得”;3)表示允許稍有選擇,在條件許可時首先應這樣做的用詞:正面詞采用“宜”,反面詞采用“不宜”;4)表示有選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這樣做的用詞,采用“可”。2標準中指明應按其他有關標準執(zhí)行的寫法為:“應符合……的規(guī)定”或“應按……執(zhí)行”。引用標準名錄ISO9346Thermalinsulation–Masstransfer-PhysicalquantitiesanddefinitionsGB/T8170-2008數(shù)值修約規(guī)則與極限數(shù)值的表示和判定
建筑材料及其制品液態(tài)水吸收性能測試方法標準條文說明
1總則1.0.1本條主要闡明制定本標準的目的。由于氣候、施工等多種原因,濕分必然會進入圍護結構。在建筑熱工和節(jié)能設計中,若忽略對圍護結構內濕分傳遞的控制,在建筑使用過程中,圍護結構中的熱濕傳遞過程極有可能對建筑產生不利影響。如出現(xiàn)滲漏、外飾面材料層脫落,保溫層破壞、內外表面潮解粉化發(fā)霉、室內環(huán)境霉潮等現(xiàn)象。因此,建筑圍護結構中的濕分傳遞與儲存對建筑性能有著深遠影響,理解和控制建筑圍護結構中的濕分傳遞與儲存過程可以幫助人們延長建筑構件的使用壽命,降低暖通空調系統(tǒng)的能耗,減緩室內溫濕度的波動,并提高室內空氣品質。根據濕分存在狀態(tài)的不同,可以將建筑圍護結構中材料的濕物理性質分為描述蒸汽的性質和描述液態(tài)水的性質。根據濕物理性質描述過程的不同,又可以將其分為描述儲存能力的性質、描述傳遞能力的性質以及同時描述儲存和傳遞能力的性質。吸水系數(shù)作為描述建筑材料在液態(tài)水的傳遞與儲存能力的重要物性參數(shù),對建筑熱濕傳遞過程的計算與分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制訂建筑材料及其制品液態(tài)水的吸收性能的測試方法標準,有助于我國深入開展圍護結構熱濕耦合試驗,對于規(guī)范國內相關測試方法、產品的研發(fā)、建筑圍護結構的模擬計算等都有著重要的作用,也有利于提高建筑構件的使用壽命,降低暖通空調系統(tǒng)的能耗,減緩室內溫濕度的波動,并提高室內空氣品質。1.0.2毛細吸濕建筑材料內部的濕分遷移包括水蒸汽和液態(tài)水的流動,其遷移過程與溫度梯度、濕度梯度及材料物性之間存在復雜的相互作用,一般認為可分為三個階段:a)在非常低的濕度條件下,濕分遷移僅以蒸汽擴散的形式進行,其水蒸氣滲透系數(shù)可用ISO12572中定義的干杯試驗法進行測試。b)在較高的相對濕度條件下,當相對濕度高達約95%時,水蒸氣和液態(tài)水的混合物填充在材料孔隙中,并且水蒸汽和液態(tài)水同時流動,增加的液體流動導致在等溫條件下通過干杯實驗測出的滲透率以指數(shù)方式增加。但是,在實際的非等溫條件下,液態(tài)水流動可能會增加或減少總質量流量。c)根據不同的材料,當相對濕度大于95%時,濕分的總質量傳遞主要取決于液態(tài)水的傳遞,這樣的情況出現(xiàn)在材料浸在水中或嚴重潮濕的時候,例如遇大風雨,水在液壓和吸入負壓下運動。當材料離開水源后,液壓消失,液態(tài)水以不同速率在材料內部重新分布。本標準確定了通過局部浸沒法來確定材料吸水系數(shù)的方法,可用于評價建筑材料由于正常淋雨或超過正常遇水時由毛細作用產生的吸水速率。該試驗方法僅適用于均質材料,不適用于非均質的材料如金屬夾芯板、防水材料、散體材料如建筑用砂等,也不適用與測試評價全部浸泡在水下使用的材料與構件。
3測試3.0.1試驗樣品應能代表材料及制品并具有規(guī)則的截面形狀,以保證一維流動。根據研究,由于不同試樣的材料物性差異較大,試樣的體積直接影響到測試時間的長短。因此,本標準為保證測試的可操作性和科學性,僅規(guī)定了試樣尺寸的底限要求。其中,有效吸水面積即指試樣直接與水面接觸的底表面積。3.1.3試樣進行切割時應不包括制品邊緣。對于各向均勻性較差的材料,應在材料潛在使用的所有方向上制備成套試樣。試樣的制備應采用不改變制品原有結構的方法,應保留其原有表面特性。可采用塑料薄膜或鋁箔等不和其發(fā)生化學反應的密封材料對樣品側面進行封堵,密封材料應防水隔氣,并避免滲透到材料孔隙中。對密度非常低的纖維狀進行密封,可將它們放置在管口處與金屬絲網緊密配合的管中。在整個測試過程中,網格的開口面積應盡可能大,同時完全支撐樣品。在這種情況下,為了使邊緣效應最小化,樣本的面積應為100平方厘米。3.3.3試驗裝置示意圖如下圖所示:1固定輕質樣品的網;2試樣;3水平線圖1試驗裝置示意圖3.4.2選擇適宜的烘干溫度對非常重要,溫度過高可能造成材料的結構產生破壞,溫度過低則會造成烘干時間過長。因此,烘干溫度的選擇應符合相關產品標準的要求。如無相關產品標準要求時,應符合本標準規(guī)定的要求,該要求主要參照ISO12570-2000及GBT20313-2006《建筑材料及制品的濕熱性能含濕率的測定烘干法》提出。4數(shù)據處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中國成人發(fā)飾數(shù)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二零二五年度終止合同關于健康醫(yī)療信息化終止合作協(xié)議
- 二零二五年度綠色建筑用電租賃與節(jié)能減排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不納入社保體系的勞務合作協(xié)議
- 二零二五年度財稅代理記賬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手電動車廣告代言合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農村水井承包合同與農村水利設施應急管理體系協(xié)議
- 二零二五年度行政人事專員績效管理勞動合同
- 2025年度離婚財產分割及子女撫養(yǎng)權變更協(xié)議書
- 2025年度旅游景區(qū)商鋪租賃及景區(qū)旅游商品物流配送合同
- 2024-2025學年北京市豐臺某中學九年級(上)開學數(shù)學試卷(含答案)
- 環(huán)保儀器培訓
- 餐飲服務電子教案 學習任務4 擺臺技能(2)-中餐宴會擺臺
- 2024湖南省水利廳直屬事業(yè)單位招聘擬聘用人員歷年高頻難、易錯點500題模擬試題附帶答案詳解
- 財務崗位招聘筆試題及解答(某大型國企)2025年
- 《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教案(完整版)
- 追覓在線測評題
- 洋車夫課件教學課件
- 車間鋸木材承包合同協(xié)議書
- 公司與個人的技術服務合同書范本
- 數(shù)字出版概論 課件 第八章 數(shù)字出版產品開發(fā)與分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