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揭陽市普寧船埔中學高一化學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1頁
廣東省揭陽市普寧船埔中學高一化學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2頁
廣東省揭陽市普寧船埔中學高一化學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3頁
廣東省揭陽市普寧船埔中學高一化學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4頁
廣東省揭陽市普寧船埔中學高一化學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東省揭陽市普寧船埔中學高一化學期末試題含解析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5個小題,每小題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共60分。)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構成單質分子的微粒一定含有共價鍵B.熔融時能導電的化合物,一定是離子化合物C.水加熱至1000℃也不分解,是由于水分子間存在氫鍵D.由H原子形成1molH-H鍵所要吸收的能量就等于H-H的鍵能參考答案:B2.不能用氯氣與金屬直接反應制取的物質是A.NaCl

B.CuCl2

C.FeCl2

D.FeCl3

參考答案:C略3.下列敘述能說明氯元素原子得電子能力比硫元素強的是()①HCl的溶解度比H2S大

②HCl的酸性比H2S強

③HCl的穩(wěn)定性比H2S強④HCl的還原性比H2S強

⑤HClO的酸性比H2SO4弱⑥Cl2與鐵反應生成FeCl3,而S與鐵反應生成FeS

⑦Cl2能與H2S反應生成S⑧在周期表中Cl處于S同周期的右側

⑨還原性:Cl-<S2-A.③④⑤⑦⑧⑨

B.③⑥⑦⑧C.③⑥⑦⑧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參考答案:C略4.將mg的銅放入足量的稀硝酸中充分反應后,生成nL(標準狀況)一氧化氮,被還原的硝酸為()①;

②;

③;

④42mmol.A.①④

B.①③C.②④

D.②③參考答案:B解:銅和稀硝酸的離子反應方程式為:3Cu+8H++2NO3﹣(?。?3Cu2++2NO↑+4H2O,根據(jù)銅和被還原硝酸之間的關系式知,被還原硝酸的物質的量==;硝酸根離子被還原生成一氧化氮,根據(jù)氮原子守恒得被還原硝酸的質量=×63g/mol=×63g/mol=,通過以上分析知,①③正確,故選B.5.將一定量的鎂和銅組成的混合物加入到稀硝酸中,金屬完全溶解(假設反應中還原產物只有NO)。向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3mol·L?1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測得生成沉淀的質量比原合金的質量增加5.1g。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當金屬全部溶解時,參加反應的硝酸的物質的量一定是0.4molB.參加反應的金屬的總質量3.6g<m<9.6gC.當生成的沉淀量達到最大時,消耗NaOH溶液的體積一定為V=100mLD.當金屬全部溶解時收集到NO氣體的體積在標準狀況下為2.24L參考答案:C將一定量的鎂和銅組成的混合物加入到稀HNO3中,金屬完全溶解(假設反應中還原產物只有NO),發(fā)生反應:3Mg+8HNO3(?。?3Mg(NO3)2+2NO↑+4H2O、3Cu+8HNO3(?。?3Cu(NO3)2+2NO↑+4H2O;向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過量的3mol/L

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發(fā)生反應:Mg(NO3)2+2NaOH=Mg(OH)2↓+2NaNO3、Cu(NO3)2+2NaOH=Cu(OH)2↓+2NaNO3,沉淀為氫氧化鎂和氫氧化銅,生成沉淀的質量比原合金的質量增加5.1g,則氫氧化鎂和氫氧化銅含有氫氧根的質量為5.1g,氫氧根的物質的量為=0.3mol,根據(jù)電子轉移守恒,則鎂和銅的總的物質的量為0.15mol;A.根據(jù)方程式可知參加反應的n反應(HNO3)=n(金屬)=0.15mol×=0.4mol,故A正確;B.鎂和銅的總的物質的量為0.15mol,假定全為鎂,質量為0.15mol×24g/mol=3.6g,若全為銅,質量為0.15mol×64g/mol=9.6g,所以參加反應的金屬的總質量(m)為3.6g<m<9.6g,故B正確;C.若硝酸無剩余,則參加反應氫氧化鈉的物質的量為0.3mol,需要氫氧化鈉溶液體積為:=0.1L=100mL,硝酸若有剩余,消耗的氫氧化鈉溶液體積大于100mL,所以V≥100mL,故C錯誤;D.根據(jù)電子轉移守恒可知生成的NO物質的量為=0.1mol,標準狀況下,生成NO的體積為0.1mol×22.4L/mol=2.24L,故D正確;故選C。點睛:考查混合物有關計算,綜合考查學生的得失電子守恒、質量守恒等綜合運用和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具體分析:將一定量的鎂和銅組成的混合物加入到稀HNO3中,金屬完全溶解(假設反應中還原產物只有NO),發(fā)生反應:3Mg+8HNO3(?。?3Mg(NO3)2+2NO↑+4H2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向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過量的3mol/L

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發(fā)生反應:Mg(NO3)2+2NaOH=Mg(OH)2↓+2NaNO3、Cu(NO3)2+2NaOH=Cu(OH)2↓+2NaNO3,沉淀為氫氧化鎂和氫氧化銅,生成沉淀的質量比原合金的質量增加5.1g,則氫氧化鎂和氫氧化銅含有氫氧根的質量為5.1g,氫氧根的物質的量為=0.3mol,根據(jù)電子轉移守恒,則鎂和銅的總的物質的量為0.15mol。6.下列關于環(huán)境問題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pH在5.6~7.0之間的降水通常稱為酸雨②CO2的大量排放會加劇溫室效應③燃煤時加入適量的石灰石,可減少廢氣中SO2的量④含磷合成洗滌劑易于被細菌分解,故不會導致水體污染(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參考答案:C略7.下列物質中,化學鍵類型完全相同的是(

)A.H2O和NaF

B.N2和NaCl

C.Na2O和NaCl

D.CH4和Na2CO3參考答案:C略8.為了檢驗SO,甲、乙、丙、丁四位同學設計了如下四種方案,其中方案最優(yōu)的是()A.方案甲:試液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B.方案乙:試液無沉淀(也無氣泡)白色沉淀C.方案丙:試液無沉淀白色沉淀D.方案?。涸囈喊咨恋?過濾)沉淀不溶解參考答案:B略9.下列對物質性質的描述中屬于離子晶體的是

A.熔點是97.80℃,質軟、導電,密度是0.97g/cm3B.熔點是10.31℃,液態(tài)不導電,水溶液能導電C.熔點3550℃,硬度大,不導電D.熔點是1070℃,易溶于水,熔融狀態(tài)下和水溶液中都能導電參考答案:D略10.人類的行為已經嚴重影響了生存環(huán)境,現(xiàn)在各種污染數(shù)不勝數(shù)。下列名詞中與環(huán)境污染無關的是(

)①水華

②赤朝

③酸雨

④光化學煙霧

⑤臭氧空洞

⑥潮汐

⑦大脖子病

⑧水體富營養(yǎng)化A、②⑥

B、⑥⑦

C、①③⑤

D、④⑤⑧參考答案:B略11.下列儀器中,具有能溶解固體、配制溶液、加熱較多試劑三種用途的是A.容量瓶

B.燒杯

C.量筒

D.試管參考答案:B略12.某研究性小組為了探究石蠟油分解產物,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石蠟油是石油減壓蒸餾的產物B.碎瓷片加快了石蠟油的分解C.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說明生成了乙烯D.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因為發(fā)生了加成反應參考答案:C【詳解】A.石油在常溫下分餾得煤油、柴油、重油等餾分,然后以重油為原料經減壓蒸餾得到石蠟油,A正確;B.碎瓷片作催化劑,降低了反應的活化能,從而加快了石蠟油分解的速率,B正確;C.能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的不一定是乙烯,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只能說明石蠟油分解生成了烯烴,C錯誤;D.石蠟油分解得到烯烴和烷烴,其中烯烴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發(fā)生加成反應,D正確;故合理選項是C。13.下列關于反應熱的說法正確的是(

A.當?H﹤0時,表示該反應為吸熱反應

B.已知C(s)+O2(g)=CO(g)

△H=-110.5kJ/mol,說明碳的燃燒熱為110.5kJ/mol

C.反應熱的大小與反應物所具有的能量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無關

D.化學反應的反應熱只與反應體系的始態(tài)和終點狀態(tài)有關,而與反應的途徑無關參考答案:D略14.在無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組離子是A.Cu2+、SO42-、K+、Cl-

B.Ag+、Cl-、OH-、Na+C.NO3-、Cl-、Na+、Ca2+

D.NO3-、OH-、Mg2+、Na+參考答案:C【分析】在溶液中如果離子間發(fā)生化學反應,則不能大量共存,結合離子的性質、發(fā)生的反應分析判斷?!驹斀狻緼.在水溶液中Cu2+是藍色的,不能大量共存,A不選;B.Ag+與Cl-、OH-均反應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B不選;C.NO3-、Cl-、Na+、Ca2+在溶液中不反應,且均是無色的,可以大量共存,C選;D.在溶液中OH-、Mg2+結合生成氫氧化鎂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不選;答案選C。15.在一容積可變的密閉容器中加入WO3和H2進行反應WO3(s)+3H2(g)W(s)+3H2O(g),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增加H2O(g)的量,消耗H2的速率瞬間不變B.將容器的體積縮小一半,其反應速率加快C.保持體積不變,充入氬氣,其反應速率不變D.保持壓強不變,充入氖氣,H2O(g)生成速率減慢參考答案:A【詳解】A.增加H2O(g)的量,容器體積會增大,H2的濃度會瞬間減小,則消耗H2的速率瞬間減小,故A錯誤;B.將體積縮小,氫氣、H2O(g)的濃度增大,反應速率加快,故B正確;C.體積不變,充入氬氣,H2、H2O(g)的濃度不變,反應速率不變,故C正確;D.壓強不變,充入氖氣,體積增大,H2、H2O(g)的濃度減小,反應速率減慢,故D正確。答案選A。二、實驗題(本題包括1個小題,共10分)16.某校學生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以探究苯與溴發(fā)生反應的原理并分離提純反應的產物。請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裝置Ⅱ中發(fā)生的主要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冷凝管所起的作用為導氣和________,Ⅳ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2)實驗開始時,關閉K2、開啟K1和分液漏斗活塞,滴加苯和液溴的混合液,反應開始。Ⅲ中小試管內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能說明苯與液溴發(fā)生了取代反應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反應結束后,要讓裝置Ⅰ中的水倒吸入裝置Ⅱ中以除去裝置Ⅱ中殘余的HBr氣體。簡述如何實現(xiàn)這一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純凈的溴苯是無色油狀的液體,這個裝置制得的溴苯呈紅棕色,原因是里面混有______________,將三頸燒瓶內反應后的液體依次進行下列實驗操作就可得到較純凈的溴苯。①用蒸餾水洗滌,振蕩,分液;②用__________洗滌,振蕩,分液;③蒸餾。參考答案:(1)

冷凝回流(冷凝苯和Br2蒸氣)

防倒吸

(2)吸收溴蒸氣

(3)III中硝酸銀溶液內出現(xiàn)淡黃色沉淀

(4)關閉K1和分液漏斗活塞,開啟K2

(5)溴(Br2)

NaOH溶液分析:苯和液溴發(fā)生取代反應生成溴苯和溴化氫,由于液溴易揮發(fā),會干擾溴化氫的檢驗,需要利用苯除去溴。利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尾氣,由于溴化氫極易溶于水,需要有防倒吸裝置,根據(jù)生成的溴苯中含有未反應的溴選擇分離提純的方法。據(jù)此解答。詳解:(1)裝置Ⅱ中發(fā)生的主要化學反應是苯和液溴的取代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由于苯和液溴易揮發(fā),則其中冷凝管所起的作用為導氣和冷凝回流(冷凝苯和Br2蒸氣)。由于溴化氫極易溶于水,則Ⅳ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防倒吸。(2)Ⅲ中小試管內苯的作用是除去溴化氫中的溴蒸氣,避免干擾溴離子檢驗;(3)因從冷凝管出來的氣體為溴化氫,溴化氫不溶于苯,溴化氫能與硝酸銀反應生成溴化銀沉淀,因此能說明苯與液溴發(fā)生了取代反應的現(xiàn)象是III中硝酸銀溶液內出現(xiàn)淡黃色沉淀。(4)因裝置Ⅱ中含有溴化氫氣體能污染空氣,使I的水倒吸入Ⅱ中可以除去溴化氫氣體,以免逸出污染空氣;操作方法為關閉K1和分液漏斗活塞,開啟K2。(5)純凈的溴苯是無色油狀的液體,這個裝置制得的溴苯呈紅棕色,原因是里面混有單質溴,由于單質溴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則將三頸燒瓶內反應后的液體依次進行下列實驗操作就可得到較純凈的溴苯。①用蒸餾水洗滌,振蕩,分液;②用氫氧化鈉溶液洗滌,振蕩,分液;③蒸餾。

三、綜合題(本題包括3個小題,共30分)17.(4分)在化學符號ZAX中,A表示

;Z表示

。參考答案:質量數(shù)

質子數(shù)(核電荷數(shù)或原子序數(shù))略18.(1)2molO3和3molO2的質量之比_____,分子數(shù)之比____,同溫同壓的密度之比為____,含氧原子數(shù)之比為________,體積之比為________。(2)氣體化合物A分子式可表示為OxFy,已知同溫同壓下10mLA受熱分解生成15mLO2和10mLF2,則A的化學式為________,推斷的依據(jù)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定律。參考答案:(1)1:1

2:3

3:2

1:1

2:3

(2)O3F2

阿伏加德羅定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