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通風方案樣本_第1頁
隧道施工通風方案樣本_第2頁
隧道施工通風方案樣本_第3頁
隧道施工通風方案樣本_第4頁
隧道施工通風方案樣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資料內(nèi)容僅供您學習參考,如有不當或者侵權,請聯(lián)系改正或者刪除。目錄1設計依據(jù) -1-2計算參數(shù) -1-2.1通風計算基礎參數(shù) -1-2.2工程量劃分 -1-3風量計算及通風方式確定 -2-3.1開挖面風量計算 -2-3.2通風方式確定及風機供風量計算結果 -3-4設備配置 -4-4.1天坪隧道各工區(qū)通風設備配置 -4-4.2通風阻力計算與設備匹配驗證 -5-4.3進口、斜井段主扇風機匹配驗證 -12-5通風布置 -12-5.1進口段通風布置 -12-5.2斜井段通風布置 -15-5.3橫洞段通風布置 -17-5.4出口段通風布置 -19-5.5風管布置對輔助坑道斷面的要求 -20-6質(zhì)量保障措施 -21-6.1通風管理 -21-6.1.1管理機構設置及人員編制原則 -21-6.1.2機構和人員 -21-6.1.3管理制度與評價 -22-6.2防止瓦斯積聚的措施 -23-6.3通風對施工的要求 -24-6.4通風監(jiān)測 -24-6.4.1主要有害環(huán)境因素 -24-6.4.2污染防治措施 -24-6.4.3主要檢測對象 -25-6.4.4測對象、儀器和檢測頻率 -25-6.4.5氣體檢測和應急警報系統(tǒng) -26-6.4.6上報頻率 -26-渝黔鐵路YQZQ-6標段天坪隧道施工通風專項設計方案1設計依據(jù)(1)渝黔鐵路XCZQ-6標施工組織設計;(2)渝黔鐵路XCZQ-6標天坪隧道施工圖;(3)《鐵路隧道施工規(guī)范》(TB10204-);(4)《鐵路瓦斯隧道施工技術規(guī)范》(TB10120-);(5)《煤礦安全規(guī)程》(國家煤礦安全監(jiān)察局18號令);(6)《現(xiàn)代隧道施工通風技術》。2計算參數(shù)2.1通風計算基礎參數(shù)表2-1通風計算基礎參數(shù)表項目數(shù)量單位備注正洞工作面同時工作最多人數(shù)100人依據(jù)施組和圖紙平導、斜井、橫洞工作面同時工作最多人數(shù)30泄水洞15正洞開挖面一次爆破炸藥用量300kg平導和橫洞開挖面一次爆破炸藥用量105斜井開挖面一次爆破炸藥用量130泄水洞開挖面一次爆破炸藥用量30正洞隧道開挖斷面積130m2平導開挖斷面積35斜井開挖斷面積50橫洞開挖斷面積35泄水洞開挖斷面積7.5通風換氣長度250m風管平均百米漏風率1.5%風管摩擦阻力系數(shù)0.02—正洞絕對瓦斯涌出量5.66m3/min平導絕對瓦斯涌出量2.94機械設備功率裝載機150kw出碴汽車215kw空氣密度1.2Kg/m3依據(jù)文獻爆破通風時間30min依據(jù)規(guī)范隧道內(nèi)最低允許風速0.25m/s人員配風標準3m3/(人?min)內(nèi)燃機械設備配風標準3m3/(kw?min)隧道內(nèi)瓦斯允許濃度0.5%—2.2工程量劃分表2-2工程量劃分序號名稱隧道工程量斜井/橫洞正洞平導1進口工區(qū)380m5242m655m、34022斜井工區(qū)2138m3360m4640m3橫洞工區(qū)主、副洞1135m、1120m3140m3060m4出口工區(qū)—2236m—圖2-1渝黔鐵路天坪隧道施工組織圖3風量計算及通風方式確定3.1開挖面風量計算施工通風所需風量按洞內(nèi)同時作業(yè)最多人數(shù)、洞內(nèi)允許最小風速、一次性爆破所需要排除的炮煙量、內(nèi)燃機械設備總功率和瓦斯涌出量分別計算,取其中最大值作為控制風量。(1)按洞內(nèi)同時作業(yè)最多人數(shù)計算式中:——作業(yè)面每一作業(yè)人員的通風量,取3m3/(人·min);——作業(yè)面同時作業(yè)的最多人數(shù)。經(jīng)計算,正洞開挖面需風量300m3/min,斜井、橫洞和平導開挖面需風量90m3/min,泄水洞開挖面需風量(2)按洞內(nèi)允許最小風速0.25m/s計算式中:隧道最大開挖斷面積,m2;洞內(nèi)允許最小風速0.25m/s。經(jīng)計算,正洞開挖面需風量1950m3/min,平導和橫洞開挖面需風量525m3/min,斜井開挖面需風量750m3關于最小風速的說明:①《鐵路隧道施工規(guī)范》(TB10204-)第15.1.4條規(guī)定:隧道施工通風的風速,全斷面開挖時不應小于0.15m/s,在分布開挖的坑道中不應小于0.25m/s。②《煤礦井工開采通風技術條件》(AQ1028-)第4.2.4條規(guī)定:采煤工作面、掘進中的煤巷和半煤巖巷最低風速為0.25m/s。因本隧道橫洞工區(qū)為瓦斯突出工區(qū),其它工區(qū)也不排除出現(xiàn)瓦斯溢出現(xiàn)象的可能,本隧道施工通風的最小風速按0.25m/s考慮。(3)按一次性爆破所需要排除的炮煙量計算式中:——同時爆破炸藥量,kg;——通風時間,30min;——通風換氣長度,250m;——隧道斷面積,m2。經(jīng)計算,正洞開挖面需風量1773m3/min,平導和橫洞開挖面需風量521m3/min,斜井開挖面需風量(4)按內(nèi)燃機械設備總功率計算式中:—內(nèi)燃機械總功,kw;—內(nèi)燃機械單位功率供風量,3m3/(kw·min經(jīng)計算,正洞開挖面需風量2190m3/min,平導和斜井開挖面需風量1095m3/min(5)按瓦斯涌出量計算式中:—相關系數(shù),取2;—瓦斯涌出量,m3/min;—送風瓦斯?jié)舛?取0.00%;—隧道內(nèi)允許瓦斯?jié)舛?取0.5%。經(jīng)計算,正洞開挖面需風量2264m3/min,平導開挖面需風量表3-1開挖面需風量計算結果表非瓦斯工區(qū)正洞需風量泄水洞需風量非瓦斯工區(qū)平導需風量斜井需風量橫洞需風量瓦斯工區(qū)正洞需風量瓦斯工區(qū)平導需風量內(nèi)燃機械作業(yè)需風量作為控制風量內(nèi)燃機械作業(yè)需風量作為控制風量內(nèi)燃機械作業(yè)需風量作為控制風量內(nèi)燃機械作業(yè)需風量作為控制風量瓦斯涌出量計算需風量作為控制風量瓦斯涌出量計算需風量作為控制風量瓦斯涌出量計算需風量作為控制風量2190m3300m1095m31095m31176m32264m31176m33.2通風方式確定及風機供風量計算結果(1)進口段供風量采用主扇巷道式通風,依據(jù)施組進度安排可知:正洞最長風管長度約為1300m,需要風機提供風量約為平導最長風管長度約為1900m,需要風機提供風量約為1460m3(2)斜井段供風量采用主扇巷道式通風,依據(jù)施組進度安排可知:斜井最長風管長度約為2200m,需要風機提供風量約為1527m3正洞最長風管長度約為2800m,需要風機提供風量為平導最長風管長度約為3400m,需要風機提供風量約為2357m3(3)橫洞段供風量采用射流巷道式通風,依據(jù)施組進度安排可知:橫洞最長風管長度約為1170m,需要風機提供風量約為1404m3正洞最長風管長度約為1700m,需要風機提供風量約為平導最長風管長度約為1900m,需要風機提供風量約為(4)出口段供風量采用壓入式通風,依據(jù)施組進度安排可知:正洞最長風管長度約為2300m,需要風機提供風量約為3100m3表3-2各工區(qū)通風方式及需風量計算結果表序號名稱通風方式需要風機提供的最大風量(m3/min)斜井/橫洞正洞平導1進口段壓入式和巷道式—266514062斜井段壓入式和巷道式1527334423573橫洞(瓦斯)段壓入式和巷道式1404292715094出口段壓入式—3100—4設備配置4.1天坪隧道各工區(qū)通風設備配置天坪隧道通風設備配置情況見表4-1,其中橫洞段為瓦斯工區(qū),必須采用防爆風機和抗靜電阻燃型風管,各工區(qū)均采用變頻節(jié)能風機,大功率風機和大直徑風機要求購買進口高性能設備。表4-1天坪隧道通風設備配置表項目設備名稱規(guī)格型號數(shù)量備注進口段變頻軸流風機SDF-№12.5,2×110kw3臺使用2臺備用1臺SFC-10-№302臺使用1臺備用1臺PVC軟風管Φ1.8m7000m斜井內(nèi)風管采用雙吊環(huán)Φ1.42斜井、平導內(nèi)風管采用雙吊環(huán)Φ1.900m斜井段變頻軸流風機2×AVH180,2×200kw2臺使用1臺備用1臺2×AVH160,2×132kw2臺使用1臺備用1臺PVC軟風管Φ2.0m9000m斜井內(nèi)風管采用雙吊環(huán)Φ1.8m4000m斜井、平導內(nèi)風管采用雙吊環(huán)橫洞(瓦斯)段變頻軸流風機2×AVH160,2×110kw3臺使用2臺備用1臺,防爆SDF-№11.5,2×75kw2臺使用1臺備用1臺,防爆射流風機SSF-№16,55kw,6p4臺使用3臺備用1臺,防爆PVC軟風管Φ1.8m10000m用于正洞通風,雙抗Φ1.5m7500m用于平導通風,雙抗出口段變頻軸流風機2×AVH160,2×132kw2臺使用1臺備用1臺PVC軟風管Φ2.0m3000m—4.2通風阻力計算與設備匹配驗證通風阻力因選擇的風管直徑和風機型號以及送風距離的不同會有很大差距,需要指出的是,如果選擇的風管直徑過小,會導致通風阻力過大,不能滿足送風需要;如果選擇的風管直徑過大,又會造成浪費,且不利于施工組織。通風管路的阻力與風機風量的關系式如下,這也是通風管路的阻力曲線。式中:—風管阻力,Pa;—摩阻系數(shù);—空氣密度,kg/m3;—風管直徑,m;—風管平均百米漏風率;—管路長度,m;—風機工作點風量,m3/s。各工區(qū)通風阻力及風機與風管匹配情況如下:(1)進口段設備匹配進口正洞采用SDF-12.5型風機匹配Φ1.8m風管,風機葉片角度+3°、功率2×110kw,風管風阻R=1.1543,風管出口風量2251m3/min>2190m3/min,風機風壓2407Pa,風機風量2740m3/min>2665m3/min,滿足通風要求,如圖圖4-1進口段正洞風管長度1300m采用SDF-№12.5型風機匹配Φ1.6m和Φ1.1m風管,公用一路風管在斜井井底分風往平導進出口方向同時送風,風機葉片角度+3°、功率2×37kw,風管風阻R=1.93274,平導出口方向風管出口風量1171m3/min>1095m3/min;泄水洞方向風管出口風量243m3/min<300m3/min,不能滿足泄水洞工作面通風需求,進口平導采用SDF-№12.5型風機匹配Φ1.6m風管,風機葉片角度+3°、功率2×37kw,風管風阻R=2.73878,風管出口風量1195m3/min>1095m3/min,風機風壓1929Pa,風機風量1593m3圖4-2一路風管在井底分風,同時往平導和泄水洞作業(yè)面供風圖4-3進口平導風管長度1900m圖4-4進口正洞風管長度1368m進口正洞小里程方向未完成施工前,其大里程方向采用SDF-№12.5型風機匹配Φ1.8m風管,風機葉片角度+3°、功率2×110kw,風管風阻R=1.6,風管出口風量2240m3/min>2190m3/min,風機風壓2531Pa,滿足通風要求(2)斜井段設備匹配斜井段實際投入使用的風機只有2臺,雖然平導和斜井開挖面配置小功率小風量風機即可滿足通風要求,可是正洞開挖面需要大功率大風量風機,為了保證通風設備的通用性,節(jié)省設備投入,則重點針對正洞開挖面配置2臺大功率大風量風機,在開挖斜井和平導時能夠低頻小功率運轉(zhuǎn)來實現(xiàn)風機設備的通用性。因此斜井段配置了1臺2×AVH160型風機(功率為2×132kw),一臺2×AVH180型風機(功率為2×200kw)。斜井正洞風管長度2800m時,采用2×AVH160型風機匹配Φ2.0m風管,風機葉片角度52°、功率2×132kw,風管風阻R=1.16573,風管出口風量2243m3/min>2190m3/min,風機風壓3800Pa,風機風量3426m3圖4-5斜井正洞風管長度2一路風管在井底分風,同時往平導進出口作業(yè)面供風,進口方向送風距離3360m,出口方向送風距離3100m,采用2×AVH180型風機,斜井段用Φ2.0m風管,平導內(nèi)用1.8m風管,風機葉片角度40°、功率2×200kw,風管風阻R=1.26251,平導出口方向風管出口風量1252m3/min>1095m3/min;平導進口方向風管出口風量998m3/min<1095m3/min,不能滿足平導進口工作面通風需求,(3)橫洞段設備匹配橫洞段實際投入使用的風機共有3臺,正洞配置的2臺風機型號和功率相同,平導單獨配置1臺功率稍小一些的風機。橫洞段正洞采用2×AVH160型風機匹配Φ1.8m風管,風機葉片角度48°、功率2×110kw,風管風阻R=1.40318,風管出口風量2331m3/min>2264m3/min,風機風壓3539Pa,風機風量3013m3/min>2圖4-6一路風管在井底分風,同時往平導進出口作業(yè)面供風圖4-7橫洞段正洞風管長度1橫洞段平導采用SDF-№11.5型風機匹配Φ1.5m風管,風機葉片角度+3°、功率2×75kw,風管風阻R=3.77849,風管出口風量1385m3/min>1176m3/min,風機風壓3576Pa,風機風量1846m3/min>1圖4-8橫洞段平導風管長度1(5)出口工區(qū)設備匹配出口段正洞采用2×AVH160型風機匹配Φ2.0m風管,風機葉片角度52°、功率2×132kw,風管風阻R=1.0276,風管出口風量2485m3/min>2190m3/min,風機風壓3533Pa,風機風量3518m3/min>3100m圖4-9出口正洞風管長度2300m4.3進口、斜井段主扇風機匹配驗證通風系統(tǒng)總阻力的計算按幾條風量較大、路線較長的線路計算,以計算的最大通風阻力作為計算依據(jù)??紤]到漏風、自然風壓和局部阻力的影響,通風系統(tǒng)總阻力須有30%的增量。因此,主扇風機所能提供的風量應能達到9000m3/min、風壓884Pa圖4-10進口和斜井段通風系統(tǒng)網(wǎng)絡圖主扇采用SFC-10-№30型風機,風機葉片角度+3°,功率220kw,風阻R=0.03599,風機風壓915Pa>884Pa,風機風量9622m3/min>9000m3/min,滿足通風要求,主扇風機性能匹配如圖4-1圖4-11主扇風機匹配圖5通風布置天坪隧道共劃分為四段,各段依據(jù)通風方式和施組進度進行階段劃分,具體通風布置情況分別如下。5.1進口段通風布置進口段施工通風布置共分為五個階段:第一階段,開挖斜井采用壓入式通風,采用2×110kw風機匹配Φ1.8m風管送風,用變頻柜控制送風量,通風布置見圖圖5-1進口段第一階段通風布置第二階段,正洞一個開挖面、平導兩個開挖面,平導大里程和泄水洞公用一路風管,各工作面均采用壓入式通風,風機全部設置在斜井口,正洞采用2×110kw風機匹配Φ1.8m風管送風;平導開挖面和泄水洞開挖面采用2×110kw(風機中速運轉(zhuǎn))風機匹配Φ1.6m和Φ1.1m風管送風,采用三通分風裝置按照工序調(diào)圖5-2進口段第二階段通風布置第三階段,泄水洞已貫通,依然采用壓入式通風,2臺風機全部設置在斜井口,正洞采用2×110kw風機匹配Φ1.8m風管送風;平導開挖面采用2×110kw(風機中速運轉(zhuǎn))風機匹配Φ1.6m風管送風。通風布置見圖圖5-3進口段第三階段通風布置第四階段,正洞與平導間的4通已貫通,正洞有2個開挖面,平導1個開挖面,斜井與平導交接處利用風橋形成巷道式通風,風橋長度為60m,風橋下部過車通道面積不小于30m2,風橋上部風流過流面積不小于30m2,同時應保證風橋有足夠的承壓能力,且風橋處不能漏風,風橋縱向示意圖如圖5-5所示。在風橋下風向安裝主扇風機,風量大小用變頻器控制,通風布置見圖圖5-4進口工區(qū)第四階段通風布置圖5-5風橋縱斷面示意圖第五階段,進口平導和斜井平導已貫通,正洞有兩個開挖面,在8通處用風墻把風機封住,并在風墻上設置調(diào)風窗,當8通處的風機停機時,則打開風窗,并根據(jù)需風量調(diào)節(jié)風窗的開啟大小,通風布置見圖5-6。圖5-6進口工區(qū)第五階段通風布置5.2斜井段通風布置斜井段通風布置共分為五個階段:第一階段,開挖斜井井身時,只有一個斜井開挖面,采用1臺2×200kw風機匹配Φ2.0m風管送風,風量大小用變頻柜進行調(diào)節(jié)。通風布置見圖5-7。圖5-7斜井段第一階段通風布置第二階段,進入正洞和平導施工,采用壓入式通風,正洞一個開挖面、平導兩個開挖面,平導大小里程公用一路風管,采用2×200kw風機匹配Φ2.0m、Φ1.8m風管送風,正洞開挖面采用2×132kw風機匹配Φ2.0m風管送風,通風布置見圖5-8。圖5-8斜井段第二階段通風布置第三階段,斜井平導與進口平導已貫通,形成主扇巷道式通風,有兩個正洞開挖面和一個平導開挖面,斜井與平導交叉口處利用風橋形成巷道式通風,風橋長度為60m,風橋下部過車通道面積不小于30m2,風橋上部風流過流面積不小于30m2,同時應保證風橋有足夠的承壓能力,且風橋處不能漏風,風橋縱向示意圖如圖5-5所示。13通正洞采用2×132kw風機匹配Φ1.8m風管送風,用變頻柜調(diào)節(jié)送風量大小,平導和15通正洞兩個開挖面公用一臺2×200kw風機匹配Φ2.0m、Φ1.8m風管送風,采用三通分風裝置按照工序調(diào)節(jié)分配風量,通風布置見圖5-9圖5-9斜井工區(qū)第三階段通風布置第四階段,局部風機移至15橫通道處,有兩個正洞開挖面和一個平導開挖面,15通正洞采用2×132kw風機匹配Φ1.8m風管送風,用變頻柜調(diào)節(jié)送風量大小,平導和17通正洞兩個開挖面公用一臺2×200kw風機匹配Φ2.0m、Φ1.8m風管送風,采用三通分風裝置按照工序調(diào)節(jié)分配風量,通風布置見圖5-10。圖5-10斜井工區(qū)第四階段通風布置第五階段,斜井平導與橫洞平導已貫通,有兩個正洞開挖面,15通正洞采用2×132kw風機匹配Φ1.8m風管送風,15通正洞采用2×200kw風機匹配Φ2.0m風管送風,均使用變頻柜調(diào)節(jié)送風量大小,通風布置見圖5-11。圖5-11斜井工區(qū)第五階段通風布置當斜井平導與橫洞平導貫通后,必須利用密封墻進行封閉,保持各自獨立的通風系統(tǒng),避免瓦斯工區(qū)與非瓦斯工區(qū)之間串風。5.3橫洞段通風布置橫洞段通風布置共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開挖橫洞洞身時,只有主、副井兩個開挖面,主井采用2×110kw風機匹配Φ1.8m風管送風,副井采用2×75kw風機匹配Φ1.5m風管送風。平導最長通風距離1900m,正洞最長通風距離1700m,通風布置見圖5-12。該階段進行揭煤施工,必須加強通風,而且采取局部防范措施。圖5-12橫洞段第一階段通風布置第二階段,將主、副井之間的24號橫通道用密封墻封閉,為兩個開挖面送風的風機設置在距23通50m的平導內(nèi)大里程一側,正洞采用2×110kw風機匹配Φ1.8m風管送風,平導采用2×75kw風機匹配Φ1.5m風管送風,在副井內(nèi)設置兩臺55kw射流風機,新鮮風由副井引入、污風全部經(jīng)主井排出,通風布置見圖5-13。圖5-13橫洞段第二階段通風布置第三階段,隨著平導的推進,在19通增設正洞開挖面,平導內(nèi)風機隨橫通道的貫通前移至22通,將23通封閉并在此增設1臺為大里程正洞送風的風機,在22通和23通之間再增設1臺55kw射流風機,正洞采用2×110kw風機匹配Φ1.8m風管送風,平導采用2×75kw風機匹配Φ1.5m風管送風,當橫洞平導與斜井平導貫通時,依然保持此通風布置,直到正洞貫通,通風布置見圖5-14。圖5-14橫洞段第三階段通風布置橫洞工區(qū)為瓦斯突出工區(qū),所有通風設備必須配置防爆型,風管為防靜電阻燃型,局部地段為防止瓦斯集聚可采用局部風機或空氣引射器使風流速度達到1m/s,空氣引射器的安設情況見圖5-15??諝庖淦鞯闹饕O置位置如下:(1)正洞與回風橫通道連接處的拱頂;(2)回風區(qū)內(nèi)的硐室;(3)襯砌臺車和各種作業(yè)臺架形成的通風死角;(4)未襯砌的超挖處;(5)隧道斷面變化形成的通風死角。圖5-15空氣引射器布置圖5.4出口段通風布置出口段只有正洞一個開挖面,施工長度2236m,采用壓入式通風,利用2×132kw風機匹配Φ2.0m風管送風,通風布置見圖5-16。圖5-16出口段通風布置5.5風管布置對輔助坑道斷面的要求(1)斜井內(nèi)風管布置依據(jù)設計斜井斷面凈空為7.66m×6.5m(寬×高),布設兩路Φ2.0m風管后的斷面圖見圖5-17,送風時為交通運輸車輛(高3.85m)預留了4.26m的高度,能夠保證風管順暢經(jīng)過,無需對斜井進行斷面優(yōu)化,可是必須使用雙吊環(huán)風管,并對風管進行托吊處理,防止停風時風管下垂被過往車輛刮破。(2)平導內(nèi)風管布置依據(jù)設計平導斷面凈空為5.36m×6.0m(寬×高),進口平導布置一路Φ1.5m風管。橫洞平導內(nèi)均布設一路Φ1.8m風管和Φ1.5m風管,其斷面圖見圖5-18,送風時為交通運輸車輛(高3.85m)預留了4.09m的高度,安全距離有24cm,基本能夠保證風管順暢經(jīng)過,如果采用無軌運輸方式,建議橫洞平導PDK125+550~PDK127+050段拱部加高40cm。斜井平導內(nèi)需要布設一路Φ2.0m風管,其斷面圖見圖5-19,送風時為交通運輸車輛(高3.85m)預留了4.00m的高度,不能夠保證風管順暢經(jīng)過,必須對斜井平導進行斷面優(yōu)化,建議斜井平導PDK122+330~PDK124+360段拱部加30cm。圖5-17斜井內(nèi)風管布置斷面圖圖5-18平導內(nèi)風管布置斷面圖圖5-19平導內(nèi)風管布置斷面圖圖5-20橫洞內(nèi)風管布置斷面圖(3)橫洞內(nèi)風管布置依據(jù)設計橫洞斷面凈空為5.4m×5.6m(寬×高),布設一路Φ1.8m風管后的斷面圖見圖5-20,橫洞工區(qū)采用有軌運輸施工,送風時為交通運輸車輛(高2.8m)預留了3.7m的高度,能夠保證風管順暢經(jīng)過,無需對橫洞進行斷面優(yōu)化,可是必須使用雙吊環(huán)風管,并對風管進行托吊處理,防止停風時風管下垂被過往車輛刮破。如果橫洞工區(qū)改成無軌運輸方式,橫洞主洞拱頂建議加高40cm6質(zhì)量保障措施6.1通風管理6.1.1管理機構設置及人員編制原則(1)專業(yè)化原則。技術人員、通風工人等均要專業(yè)化。(2)統(tǒng)一管理原則。技術、人員、設備和材料統(tǒng)一管理。(3)機構和人員以滿足通風需要為原則。6.1.2機構和人員各工區(qū)施工通風設置專人負責和管理,通風組機構設置如圖6-1所示。圖6-1通風組機構設置圖通風組人員職責分工情況見表6-1。表6-1項目主要人員和小組職責表序號人員或小組職責1通風負責人全面負責施工通風技術和人員管理,落實通風方案并組織實施,協(xié)調(diào)與其它工種之間的關系2技術組協(xié)助項目負責人工作,解決方案實施過程中的細化與修改、過渡方案的設計以及通風效果的檢測與評價等。3風管安拆組負責風機、風管的安裝和拆卸,管路的維護和修理,協(xié)助技術人員完成通風監(jiān)測任務4風機司機負責風機值班、風機運行狀況記錄工作以及風機的日常維護5風管修補工在洞外專職修補損壞的風管6.1.3管理制度與評價6.1.所有工人先進行培訓,考試合格后再上崗。風管安拆組和風機司機全部執(zhí)行三班輪換、洞內(nèi)交接班制度;風管修補工為常白班,每班工作八小時。6.1.通風技術管理包括通風方案的實施,方案的局部調(diào)整,過渡方案的設計,通風效果的監(jiān)測與評價等;這些都由專業(yè)技術人員來完成。(1)通風方案的實施通風設計方案只是一個基本模式,要在現(xiàn)場實施,還要進一步細化并繪制出方案實施圖。要求技術人員根據(jù)設計圖和現(xiàn)場具體情況,把方案具體化,繪制實施圖,及時制定出方案實施細則。(2)通風方案的局部調(diào)整通風方案一般都是根據(jù)施工方法和施工組織來設計的,在施工過程中施組和施工方法一般會根據(jù)地質(zhì)情況的變化而變化,如增開工作面或增加運輸通道等,通風方案也需要作相應的變化。要求技術人員根據(jù)施組和施工方法的變化對通風設計方案進行局部調(diào)整。(3)過渡方案的設計通風方案都是分階段設計的,每個階段之間都存在過渡的問題,在施工現(xiàn)場從一個階段到另一個階段一般需要兩三天時間,決不能因為實施下一階段通風方案而影響正常施工。要求技術人員必須根據(jù)現(xiàn)場具體情況做好通風過渡方案。6.1.通風方案實施以后,實施的方案能否達到設計要求,或者設計本身是否存在問題,這些都需要經(jīng)過溫度、濕度、管路的進出口風量、管路的百米漏風率、通風阻力以及工作面有害氣體濃度變化等項目的測試,來檢查方案落實情況(主要是通風管路安裝質(zhì)量),評價設計方案。要求技術人員在方案實施后盡快測試,以便對存在的問題及時修正。另外,也要求技術人員對通風效果(主要工作面的有害氣體濃度變化情況)進行經(jīng)常性的檢測,以檢查通風管路的安裝維護質(zhì)量。6.2防止瓦斯積聚的措施(1)防止瓦斯聚積由于天坪隧道橫洞段瓦斯涌出量的不確定性,瓦斯涌出量要經(jīng)超前探測才能確定,因而在施工過程中要經(jīng)過加強通風和瓦斯檢測來防止瓦斯積聚,施工通風要做好以下工作:①瓦斯突出工區(qū)必須24小時不間斷通風,除風機司機外,任何人不能隨意關閉或調(diào)整風機運行狀態(tài)。風機停止運轉(zhuǎn)時必須停止施工。②通風管出口距開挖面較遠造成瓦斯積聚時,應及時接長通風管以消除瓦斯積聚。③通風管漏風嚴重供風不足造成瓦斯積聚時,應及時修補或更換破損的通風管,減少漏風,增加出口風量以消除瓦斯積聚。④通風量設計不足造成瓦斯積聚時,修改通風設計,增加一路風管,改進通風效果,以消除瓦斯積聚。⑤水幕降塵器降塵降溫防瓦斯,水幕降塵器具有噴水顆粒細,產(chǎn)霧量大,能夠封鎖整個隧道斷面,除降塵外還能夠吸收易溶于水的有害氣體。⑥瓦斯集中涌出,風流流動速度低造成瓦斯積聚時,使用空氣引射器或局部風機(防爆型)加快風流速度驅(qū)散瓦斯。根據(jù)具體瓦斯涌出情況隨時調(diào)整引射器出口或局部風機風管出口方向,作到”哪高吹哪”,徹底消除瓦斯積聚。(2)瓦斯積聚處理措施在施工過程中,當檢測到瓦斯超限或放炮后瓦斯?jié)舛瘸^安全范圍,根據(jù)檢測數(shù)據(jù),采取以下措施進行處理:①人員嚴禁進入超限區(qū),采用變風量送風的方法控制進風量,逐步排出超限瓦斯,防止高濃度瓦斯壓出,給回風區(qū)留下安全隱患。變風量送風的方法能夠把風管接頭的拉鏈拉開,經(jīng)過改變接合縫隙的大小調(diào)節(jié)送風量,還能夠在風管上捆上繩子,經(jīng)過收緊或放松繩子調(diào)節(jié)送風量。②排放瓦斯時,瓦檢員在回風風流中經(jīng)常檢查瓦斯?jié)舛?當瓦斯?jié)舛冗_到0.5%時,減少送風量,確保洞內(nèi)排出的瓦斯不超標。③排放瓦斯時,要檢測風機處的瓦斯?jié)舛?瓦斯?jié)舛炔荒艹^0.5%,防止產(chǎn)生污風循環(huán)。④瓦斯?jié)舛冉档?.5%以下,30min內(nèi)沒有變化后,才能恢復通風機正常通風。⑤恢復正常通風后,對斷電區(qū)內(nèi)的機電設備進行檢查,證實完好后,方可恢復送電正常施工。6.3通風對施工的要求(1)建議由專業(yè)隊伍進行現(xiàn)場施工通風管理和實施,風管安裝必須平、直、順,通風管路轉(zhuǎn)彎處安設鋼性彎頭,而且彎度平緩,避免轉(zhuǎn)銳角彎,以減小管路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而且要加強日常維修和管理。(2)必須配有專業(yè)技術人員對現(xiàn)場通風效果進行檢測,根據(jù)檢測結果及時優(yōu)化通風方案。(3)必要時能夠根據(jù)檢測結果及時對通風系統(tǒng)作局部調(diào)整,必須保證洞內(nèi)氣溫不得高于28℃、一氧化碳(CO)和二氧化氮(№2)濃度在通風30min后分別降到30mg/m3和5mg/m3以下,以滿足施工需要。(4)風機必須配有專業(yè)風機司機負責操作,并作好運轉(zhuǎn)記錄,上崗前必須進行專業(yè)培訓,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5)電工必須定期檢修風機,及時發(fā)現(xiàn)和解決故障,保證風機正常運轉(zhuǎn)。(6)瓦斯工區(qū)必須嚴格按照相關規(guī)范和瓦斯監(jiān)測方案操作實施。(7)所有輔助坑道斷面凈空必須滿足通風管路布設要求。6.4通風監(jiān)測6.4.1主要有害環(huán)境因素隧道在整個施工過程中,作業(yè)環(huán)境應符合下列職業(yè)健康及安全標準:(1)空氣中氧氣含量,按體積不得小于20%。(2)隧道內(nèi)允許最小風速Vmin=0.2(3)隧道內(nèi)氣溫不得高于28℃,隧道內(nèi)噪音不得大于90dB。(4)粉塵容許濃度,每立方米空氣中含有10﹪以上的游離二氧化硅的粉塵不得大于2m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