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課 西漢與東漢-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 教學設計 高一上學期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dbe6f5967c5db0d43f01d1c872fccd9/0dbe6f5967c5db0d43f01d1c872fccd91.gif)
![第4課 西漢與東漢-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 教學設計 高一上學期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dbe6f5967c5db0d43f01d1c872fccd9/0dbe6f5967c5db0d43f01d1c872fccd92.gif)
![第4課 西漢與東漢-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 教學設計 高一上學期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dbe6f5967c5db0d43f01d1c872fccd9/0dbe6f5967c5db0d43f01d1c872fccd93.gif)
![第4課 西漢與東漢-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 教學設計 高一上學期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dbe6f5967c5db0d43f01d1c872fccd9/0dbe6f5967c5db0d43f01d1c872fccd94.gif)
![第4課 西漢與東漢-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 教學設計 高一上學期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dbe6f5967c5db0d43f01d1c872fccd9/0dbe6f5967c5db0d43f01d1c872fccd9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6教學版本:部編版中外歷史綱要上西漢與東漢——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章節(jié):第一單元從中華文明起源到秦漢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固課題名稱:第4課西漢與東漢—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學校:時間:中外歷史綱要(上)第4課西漢與東漢--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教學設計一、內容及其解析(一)內容考點:漢朝削藩、尊崇儒術、開疆拓土等鞏固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舉措和意義;絲綢之路開辟、西域都護府設立的歷史影響,體會全球海路大通的意義;解析本課是本單元的最后一課,講述了漢朝在秦朝完成統(tǒng)一、建立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基礎上鞏固了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統(tǒng)治,是對封建制度和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fā)展。由于本課承載著實現(xiàn)單元教學目標的任務,所以主題為“多元一體”下中華文明的發(fā)展演變。教材主要包括四個子目:第一目“西漢的建立”與“文景之治”講述了西漢建立、漢初的“漢承秦制”與休養(yǎng)生息的政策,以及“文景之治”良好局面的形成;第二目“西漢的強盛”,主要內容包括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在政治、經(jīng)濟、思想方面的表現(xiàn),漢武帝鞏固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措施及意義,這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兩個子目之間相互關聯(lián),彼此印證,構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對于全面理解和把握本課所學意義重大。新課程標準要求了解漢朝削藩、開疆拓土、尊崇儒術等舉措,認識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在中國歷史上的意義。學習“文景之治”盛世局面的出現(xiàn)與西漢的衰亡,讓學生認識到人民群眾對歷史發(fā)展的重要作用,通過對史料的研讀與分析,可以提高學生運用史料解決問題和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的能力,提升學生史料實證、歷史解釋的史學素養(yǎng),運用兩漢時期疆域的變遷和時問線,強化學生的時空觀念;最后通過兩漢時期輝煌燦爛的文化,培養(yǎng)學生民族認同感,增強文化自信?;谔嵘龑W生的核心素養(yǎng)能力。重點:漢朝削藩、尊崇儒術、開疆拓土等鞏固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舉措難點:漢朝削藩、尊崇儒術、開疆拓土等鞏固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舉措的意義二、學科核心素養(yǎng)及其解析(一)學科核心素養(yǎng)1.唯物史觀了解漢朝建立后出現(xiàn)的困境,學習漢朝為鞏固統(tǒng)治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從唯物史觀的角度出發(fā),辯證的看待漢朝取得的成就與滅亡的原因。2.時空觀念正確認識漢所處的時代背景,在特定的歷史背景和條件下看待漢時期采取的鞏固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措施及意義。3.史料實證通過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及史料,培養(yǎng)學生提取有效的信息的能力,能夠調動歷史知識和史料來對歷史問題進行說明。4.歷史解釋能夠結合漢朝時代背景對漢朝采取措施的原因和意義進行歷史解釋,總結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反思兩漢衰亡的原因。5.家國情懷通過學習,引導學生增強對中國古代政治文明及燦爛文化的自豪感和判斷力,增強民族認同感。解析1.通過西漢的建立與“文景之治”、西漢的強盛,了解文景之治、漢武帝時期的強盛等史事,并能夠從中體會不同史事之間的聯(lián)系,認識政治經(jīng)濟發(fā)展與文化繁榮之間的關系。(唯物史觀:運用經(jīng)濟基礎和上層建筑關系)2.能夠認識西漢所處的特定的時空環(huán)境,抓住其特定時空背景和階段特征。(時空觀念)3.能夠根據(jù)史料提取信息,了解西漢政治、經(jīng)濟、思想、民族關系和對外關系。努力做到論從史出,史論結合,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查找、閱讀相關資料并積極與同學合作交流。4.通過本課的學習,認識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鞏固對于文化發(fā)展推動,并從中體會中華民族形成發(fā)展的歷史,涵養(yǎng)學生的民族認同和文化認同,認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現(xiàn)實意義。(家國情懷)。三、教學問題診斷分析1.本節(jié)課是面向高一學生的新授課。學生在初中階段對于兩漢的基本史實的掌握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深度方面,如西漢在中國歷史上承前啟后的重要地位、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措施以及西漢興衰的原因分析等方面還需要加深理解。高一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是重點,所以本課設計采用考古發(fā)現(xiàn),運用視頻、圖片啟發(fā)學生思考。2.學生在學生在理解本課涉及到的一些歷史概念的時候,可能會出現(xiàn)障礙,原因在于這些概念相對比較抽象,學生缺乏系統(tǒng)的世界近現(xiàn)代史的知識體系和相關的知識,要克服這一困難,一方面教師可通過課前布置學生查閱相關資料的方式提前做些準備,另一方面在授課過程中,教師要提供必要的解釋給學生。3.本節(jié)課內容較多,學生思緒混亂,要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將本課內容進行整合梳理,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因此,我將內容進行整合,分為西漢的政治、經(jīng)濟、思想、文化四個方面進行梳理和講解。4.由于學生基礎一般,接受能力一般,所以在教學時應深入淺出,層層遞進。論從史出,每一個知識點都應該有足夠的史料支撐,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設問時,根據(jù)學生接受情況,適當提高或降低難度。借助時間軸,建構西漢時期的時空觀念,通過史料閱讀指導學生勾畫關鍵信息,提高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通過追問設計有梯度的問題方式來發(fā)現(xiàn)學生的問題,同時使同學們學會發(fā)散思維,找到學習歷史的邏輯感;使用小組互動,將獨立思考與分組合作交流相結合,在此過程中取長補短,優(yōu)勢互補,進而將知識轉化成做題的能力。5.學生沒有深層次的思考和理解,綜合分析史料的能力還需提升,缺乏縝密分析能力和系統(tǒng)表達能力。因此,需要在討論過程中擴大思維廣度和深度,形成集體智慧結晶;在展示交流中提升規(guī)范的語言表達能力;在相互質疑中提升思維縝密性。四、教學方法(一)方法:瑞麗三中課堂教學“三環(huán)六步生生育人”(二)說明:1.課前環(huán)節(jié):教師完成教學設計及前置作業(yè)的設計,經(jīng)備課組集體討論確定后提前發(fā)放給學生。2.課中環(huán)節(jié):“六步教學法”一是教師對前置作業(yè)完成情況進行檢查及評價;二是小組討論后達成共識;三是班級展示、交流;四是其它小組補充、質疑;五是教師及時評價、點撥及總結;六是目標檢測及小組課堂表現(xiàn)總評。3.課后環(huán)節(jié):學生通過作業(yè)進行鞏固和提升,教師進行反思和總結。五、教學支持條件分析(一)所需設備:教學課件、黑板、展臺(二)具備條件教學課件:展示圖文信息。黑板:板書設計,構建知識框架。展臺:學生小組成果匯報展示平臺,直觀形象。六、教學過程設計檢查評價前置作業(yè)導入新課檢查評價前置作業(yè)導入新課小組討論達成共識以小組為代表班級展示交流小組質疑小組補充教師評價點撥總結課堂小結目標檢測小組表現(xiàn)課堂總評(二)教學情景檢查評價學案作業(yè)完成情況。師生活動:請各位同學把學案翻開,小組長快速進行檢查,沒做完的同學起立,課代表記錄,進行扣分。每個小組都進行加分作為鼓勵,減分作為懲罰,本節(jié)課采用小組合作模式進行學習,課堂過程中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小組會有獎勵。設計意圖:通過評價學案作業(yè),激勵學生。讓學生在課前對已學知識有一個簡單的自主復習,能夠讓學生更快的進入學習狀態(tài),同時說明課堂的獎勵機制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堂教學一、導入新課史料:“漢初,接秦之敝,諸侯并起,民失作業(yè)而大饑謹。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過半?!煜录榷ǎ裢錾w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駟,而將相或乘牛車?!薄稘h書·食貨志》師生活動:請同學們結合你們學案的史料,閱讀完史料后告訴我漢朝初期,西漢的一個社會狀況是什么樣子的。沒錯,我們從材料中可以看出漢朝初期,諸侯勢力強大,百姓生活疾苦,天子出門都不能找到四匹相同顏色的馬,將相也只能乘坐牛車。這個時期經(jīng)濟凋敝。那我們再抬頭看看幾十年后?;韬顣r期的經(jīng)濟又是什么樣的呢?學生回答經(jīng)濟繁榮,經(jīng)濟恢復。教師銜接:從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出在這一時期,隨葬品多且豪華,經(jīng)濟繁榮,那這短短幾十年間發(fā)生了什么,使得西漢的經(jīng)濟有如此大的變化呢?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閱讀史料,分析史料,提出西漢經(jīng)濟蕭條,統(tǒng)治者如何進行改變?從而切入本課教學。二、學習任務一:漢家初定——西漢立國之初的治國方略教師銜接:在漢朝建立之初,秦因暴政滅亡的教訓為漢提供了借鑒意義,其次面對這樣百廢待興的局面,漢高祖選擇了直面困難,迎難而上。那我們一起來看,他采取了哪些措施?吸取秦暴政而亡的教訓,尊奉黃老無為的思想,實行無為而治。黃即黃帝,老及老子,黃老思想以道家的思想為主體,兼收并蓄儒,法等各家的思想主張。“無為而治”是黃老思想的主要內容,雖是無為而治,但是這時候的無為是積極的無為,順天而為,施行仁政。那么這個時期主要采取了哪些無為的措施呢?請各位同學閱讀課本回答我。師生活動:學生閱讀課本,勾畫無為而治的具體措施:輕徭薄賦、減輕刑罰、和親(補充)等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觀察,培養(yǎng)學生帶著問題思考的習慣,激發(fā)學生興趣。教師銜接:那“無為而治”取得了什么成效呢?請同學們閱讀PPT上的史料告訴我取得的成效。師生活動:經(jīng)濟得到恢復,并且?guī)砹酥袊鴼v史上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但是在之后卻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請同學們閱讀史料告訴我,出現(xiàn)了什么問題。史料:材料一:今諸侯或連城數(shù)十,地方千里,緩則驕奢易為淫亂,急則阻其強而合從以逆京師。師生活動:諸侯勢力強大,教師提出問題“課本中說到,漢承秦制,秦朝時期已經(jīng)廢分封,行郡縣了,為了到了漢朝,又出現(xiàn)了諸侯問題呢?原來是漢“懲亡秦孤立之敗”而采取分封與郡縣共存的郡國并行制導致的。在諸侯勢力已經(jīng)威脅到中央的情況下,漢景帝在位時,聽取晁錯的建議削減諸侯封地,卻引發(fā)了七國叛亂,但這場叛亂最終不得人心,以失敗告終。設計意圖:結合史料與課本,培養(yǎng)學生閱讀史料的能力,及時跟著老師的思維。教師銜接:在漢景帝之后,漢武帝劉邦上臺了,但卻給他留下許多問題,讓我們結合史料,看看漢武帝上臺時的問題。探究一:請各位同學結合史料,告訴我漢武帝上臺后社會存在的問題材料一古者諸侯不過百里,強弱之形易制。今諸侯或連城數(shù)十,地方千里,緩則驕奢易為淫亂,急則阻其強而合從以逆京師?!稘h書·主父偃傳》材料二(豪強地主)役財驕溢,或至兼并;豪黨之徒,以武斷于鄉(xiāng)曲?!妒酚?平準書》材料三(文帝)匈奴連歲入邊,烽火逼于長安……(景帝)匈奴五次入邊,殺掠人口,動以萬計?!妒酚洝ば倥袀鳌凡牧纤慕駧煯惖?,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一統(tǒng)?!稘h書·董仲舒?zhèn)鳌方處燑c撥:漢景帝給漢高祖留下了諸侯,豪強勢力膨脹,思想不一,匈奴犯境的局面,那漢武帝劉邦該如何去解決這些問題呢?設計意圖:結合史料與課本,培養(yǎng)學生閱讀史料的能力,及時跟著老師的思維。學習任務二:漢武盛世——漢武帝時期治國方略的轉變教師銜接:漢武帝上臺時,為了解決諸侯勢力大的問題,推行了推恩令,有效解決了問題,那么請各位同學閱讀這段材料,并以畫圖的形勢展示推恩令的示意圖。材料一:推恩令具體措施:a.諸侯王死后,除嫡長子繼承王位;b.其他子弟可以分割王國的一部分土地成為列侯,由郡統(tǒng)轄。師生活動:學生結合材料進行思考,并以畫圖的形勢加深記憶。教師隨后點同學上臺展示,展示結束教師及時進行點評。教師銜接:這是一個王國,老諸侯王死了,嫡長子繼承王國,其他3個兒子分割一部分土地成為列侯,郡國由郡統(tǒng)轄。下一任諸侯死了,他的嫡長子繼承王國,他的另外2個兒子再分割一部分土地成為列侯,郡國由郡統(tǒng)轄。在這樣的情況下,王國越分越小,也就達到了削弱諸侯勢力的目的。雖推行了“推恩令”但實質上還在是郡國并行制。設計意圖: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去畫圖記憶,培養(yǎng)學生思考的能力,同時學生自行學習,加深了學生的記憶。師生活動:展示中外朝制教師銜接:漢的制度基本沿襲秦制,三公九卿制也隨之保留了下來,但是在發(fā)展過程中發(fā)現(xiàn)宰相位高權重,權力非常大。武帝即位以后,任用侍從、秘書任尚書令、侍中,他們組成內朝,參與軍國大事的決策。原來的三公丞相、太尉及御史大夫組成外朝,權力逐步被架空,退出決策層,成為執(zhí)行機構。教師對中外朝制度進行講解,最后拋出問題“中外朝制度有什么作用”設計意圖:專有名詞較多,學生難以理解,于是帶著問題找答案,教師邊畫邊講,讓學生更容易理解發(fā)揮學生想象力,同時提高課堂活躍程度,提高學生聽課興趣。同時,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削弱相權,加強皇權師生活動:漢初以來郡國數(shù)目不斷增加,至武帝時已達百余,中央控制有一定難度。武帝將分天下為13州部,分設刺史,加強對地方的監(jiān)督。為了解決豪族勢力強大的問題,任用酷吏打壓豪強士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除此之外,在選拔官員上,確立了新的官吏選拔制度。察舉制。教師點撥:推選標準:“孝”和“廉”選官過程: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長官在轄區(qū)內隨時考察、選取人才并推薦給上級或中央,經(jīng)過試用考核再任命官職。利:擴大選官范圍,提高官員素質,為兩漢政權選拔了大批人才;進一步打破貴族政治,加強中央集權。弊:主觀性、封閉性,容易任人唯親形成小集團;后期弊端日益嚴重,選官制度腐敗。設計意圖: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帶領學生梳理察舉制和郡縣制。材料:改革幣制:漢武帝下令將鑄幣權收歸中央,規(guī)定只許用五銖錢,嚴禁民間私鑄。鹽鐵官營:政府壟斷鹽、鐵的生產和銷售均輸平準:均輸法政府統(tǒng)一征收、運輸、買賣。平準法是國家平衡物價的政策,貴時拋售,賤時收買以穩(wěn)定市場價格。征稅抑商:抑制工商業(yè)者,向他們征收財產稅。算緡告緡。師生活動:西漢時期漢武帝的這些經(jīng)濟政策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有利于穩(wěn)定物價;但同時也抑制了經(jīng)濟的發(fā)展。設計意圖:以漫畫的形勢進行教學,使得學生更好理解專有名詞,發(fā)揮學生想象力,同時提高課堂活躍程度,提高學生聽課興趣。同時,這也體現(xiàn)了新課改背景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教師銜接:在漢武帝上臺之后,從當初的無為而治,轉向了積極有為,黃老思想已然不符合時代發(fā)展需要,不符合鞏固統(tǒng)治的需要,因此漢武帝需要一個新的指導思想,最后聽取了董仲舒的建議,尊崇儒術。那么為何漢武帝會采納董仲舒的建議呢?強化中央集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加強君權——“君權神授”、“天人感應”緩和階級矛盾——“施行仁政”、“德刑并用”維護統(tǒng)治需要——“三綱五常”師生活動:依次對董仲舒的新儒學進行分析,明白漢武帝推崇新儒學的原因。小組合作探究之漢武帝與秦始皇思想統(tǒng)一措施的不同同樣是統(tǒng)一思想,漢武帝與秦始皇的方法有何不同?師生活動:小組回顧知識,討論不同,小組展示成果,其他小組質疑補充,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得出結論。教師點撥:秦始皇——政治暴力手段漢武帝——利祿誘導。通過壟斷教育、選官途徑——以儒學壟斷教育,并進而影響仕途——確保習儒者獲得利祿、功名,以此確立儒學的獨尊地位,成為正統(tǒng)(統(tǒng)治)思想。設計意圖:學生橫向聯(lián)系歷史事實,學會對比相似歷史事件不同的結果,思考其中的原因。教師銜接:讓學生結合課本22頁的內容以及地圖,歸納西漢對外和民族做出的舉措,并思考最終的結果。師生活動:漢武帝任用衛(wèi)青、霍去病北擊匈奴,控制了陰山以南以及河西走廊的大片區(qū)域,其次設立了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其次,派遣張騫出使西域,開辟絲綢之路,大大促進了西域與中原地區(qū)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聯(lián)系。公元前50年,在烏壘城設置西域都護府,最后征服西南,平定百越叛亂。設計意圖:學生結合課本與圖,進行總結,培養(yǎng)其歸納總結能力以及培養(yǎng)其時空觀念。師生活動:學生根據(jù)課本內容整合出西漢對外關系和民族措施,教師強調絲綢之路。根據(jù)圖片以及材料得出:絲綢之路是一條經(jīng)濟之路、文化之路,更是一條交流之路。同時我國當今的“一帶一路”就是重走當年的絲綢之路,當前我國的“一帶一路”承載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夢想。而“絲綢之路”不再僅僅是一個存在于古代中國的歷史符號,更是被賦予了新的生命,注入了新的血液,從絲綢之路到“一帶一路”———是傳承,更是創(chuàng)新。設計意圖:以當年的絲綢之路引申到當今的一帶一路,承載著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夢想,培養(yǎng)學生的家國情懷。課堂小結:師生活動:課件中放出對本節(jié)內容進行的總結歸納,學生回顧,構建本節(jié)的知識大框架。教師提升:西漢的強盛與輝煌,并非一蹴而就,它是在高祖劉邦“亡暴秦,立新漢”的勵精圖治中萌芽,歷經(jīng)文帝景帝“休養(yǎng)生息”的積蓄,終在漢武帝時期綻放,達到西漢強盛的頂點,也是中國封建時代第一個鼎盛局面樹立起了民族自尊與文化自信。今天,如何繼線發(fā)揚民族自學、展現(xiàn)文化自信,我們依舊在路上設計意圖:讓學生學有所思,學有所用。八、目標檢測1.漢高祖陸續(xù)分封了一批同姓諸侯王,這些諸侯王大者“夸州兼郡,連城數(shù)十,宮室百官同制京師”,而漢朝中央直接管轄的只有15個郡,這給漢王朝的統(tǒng)治和穩(wěn)定埋下隱患。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和發(fā)展大一統(tǒng)國家,漢武帝采取的措施是(C)A.開通大運河B.中央派文臣任知州C.頒布“推恩令”D.支持商鞅進行變法2.有學者認為:“漢武帝的主要貢獻在于,把秦始皇創(chuàng)建、漢高祖重建的中央集權體制進一步強化、完善,建立起空前強大的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大帝國?!毕铝心苷撟C這一論點的是(D)①以法為教,以吏為師②輕徭薄賦,與民休息③刺史班宣,周行郡國④鹽鐵官營,均輸平準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漢代前期,漢高祖將一般政務完全交付丞相,由丞相全權處理。從漢武帝開始到漢宣帝,皇帝將一些侍從委以重任,讓他們參與謀議國家政事。漢武帝此舉(B)A.促使決策機制逐步走向專業(yè)化B.旨在調整中樞加強專制統(tǒng)治C.致使政府行政效率不斷地提高D.緩和了中央各部門間的矛盾4.桑弘羊是漢武帝時期重要的經(jīng)濟主政者。他認為“令者,所以教民也;法者,所以督奸也。令嚴而民慎(懼),法設而奸禁。網(wǎng)疏則獸失,法疏則罪漏,罪漏則民放佚而輕犯禁?!彼€指出,應該“春夏生長,利以行仁,秋冬殺藏,利以施刑”。桑弘羊的見解(A)A.蘊含了儒法相適的理政思想B.意在促進中央集權體制的發(fā)展C.是戰(zhàn)國時期百家思想的融合D.源于天人合一觀念的現(xiàn)實影響5.下圖為漢代絲綢之路線路圖。據(jù)此可知漢代(C)A.中歐建立直接貿易關系B.東西方貿易商品種類繁多C.中外經(jīng)濟文化交流暢通D.北方匈奴威脅已徹底解除師生活動:學生獨立完成,教師核對答案,統(tǒng)計正確情況。設計意圖:檢測本節(jié)課學生學習目標達成情況。附一:板書設計標題:標題:第4課西漢與東漢——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漢家初定——西漢立國之初的治國方略二、漢武盛世——漢武帝時期治國方略的轉變附二:前置作業(yè)第4課《西漢與東漢——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前置作業(yè)班級:小組:姓名:師生評價:【學習目標】1.利用圖文材料,了解漢朝建立之初的基本措施以及文景之治;2.利用圖文材料,理解漢朝削藩、尊崇儒術、開疆拓土等鞏固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舉措和意義;3.理解絲綢之路開辟、西域都護府設立的歷史影響,體會全球海路大通的意義;【自主學習】一、漢家初定——西漢立國之初的治國方略材料一:“漢初,接秦之敝,諸侯并起,民失作業(yè)而大饑謹。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過半?!煜录榷?,民亡蓋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駟,而將相或乘牛車?!薄稘h書·食貨志》根據(jù)材料一,歸納西漢建立之初的社會經(jīng)濟狀況。例:多年戰(zhàn)亂,百廢待興,經(jīng)濟凋敝,物價飛漲,人民生活困苦二、合作探究:漢武帝即位后,存在哪些問題亟待解決?材料一古者諸侯不過百里,強弱之形易制。今諸侯或連城數(shù)十,地方千里,緩則驕奢易為淫亂,急則阻其強而合從以逆京師?!稘h書·主父偃傳》材料二(豪強地主)役財驕溢,或至兼并;豪黨之徒,以武斷于鄉(xiāng)曲?!妒酚?平準書》材料三(文帝)匈奴連歲入邊,烽火逼于長安……(景帝)匈奴五次入邊,殺掠人口,動以萬計。——《史記·匈奴列傳》材料四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一統(tǒng)?!稘h書·董仲舒?zhèn)鳌防褐T侯勢大、豪強地主強勢、匈奴犯境、思想不一針對以上問題,漢武帝分別采取了哪些措施?(從政治、經(jīng)濟、思想文化、邊疆治理和對外關系等方面概括)【拓展延伸】材料一兩漢時期,中國封建王朝的強盛和繁榮、科技文化的先進對世界各地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中國對外活動的范圍也在不斷擴大。漢武帝時期,通過一系列的努力,終于叩開了通往西部世界的大門,漢朝的勢力向西大大拓展。陸路上,從長安出發(fā),越過蔥嶺,可到達中亞、西亞,海路最遠可以航行到印度南部。當羅馬帝國臻于鼎盛之時,漢王朝也極力主動地想要打通與羅馬帝國的聯(lián)系,甘英出使大秦,雖未完成使命,但加深了東漢對羅馬的了解?!幾陨蚋ァ吨形魑幕涣魇贰返雀鶕?jù)材料一,概括兩漢時期對外交往呈現(xiàn)的特點。結合所學知識,論證漢武帝時期通過一系列努力,叩開了通往西部世界的大門。(6分)例:(1)特點:規(guī)模大(或范圍廣);海陸并舉;積極主動;以和平交往為主。努力:發(fā)動三次對匈奴的戰(zhàn)爭;設立河西四郡;派遣張騫出使西域?!灸繕藱z測】1.漢高祖陸續(xù)分封了一批同姓諸侯王,這些諸侯王大者“夸州兼郡,連城數(shù)十,宮室百官同制京師”,而漢朝中央直接管轄的只有15個郡,這給漢王朝的統(tǒng)治和穩(wěn)定埋下隱患。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和發(fā)展大一統(tǒng)國家,漢武帝采取的措施是(C)A.開通大運河B.中央派文臣任知州C.頒布“推恩令”D.支持商鞅進行變法2.有學者認為:“漢武帝的主要貢獻在于,把秦始皇創(chuàng)建、漢高祖重建的中央集權體制進一步強化、完善,建立起空前強大的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大帝國?!毕铝心苷撟C這一論點的是(D)①以法為教,以吏為師②輕徭薄賦,與民休息③刺史班宣,周行郡國④鹽鐵官營,均輸平準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漢代前期,漢高祖將一般政務完全交付丞相,由丞相全權處理。從漢武帝開始到漢宣帝,皇帝將一些侍從委以重任,讓他們參與謀議國家政事。漢武帝此舉(B)A.促使決策機制逐步走向專業(yè)化B.旨在調整中樞加強專制統(tǒng)治C.致使政府行政效率不斷地提高D.緩和了中央各部門間的矛盾4.桑弘羊是漢武帝時期重要的經(jīng)濟主政者。他認為“令者,所以教民也;法者,所以督奸也。令嚴而民慎(懼),法設而奸禁。網(wǎng)疏則獸失,法疏則罪漏,罪漏則民放佚而輕犯禁?!彼€指出,應該“春夏生長,利以行仁,秋冬殺藏,利以施刑”。桑弘羊的見解(A)A.蘊含了儒法相適的理政思想B.意在促進中央集權體制的發(fā)展C.是戰(zhàn)國時期百家思想的融合D.源于天人合一觀念的現(xiàn)實影響5.下圖為漢代絲綢之路線路圖。據(jù)此可知漢代(C)A.中歐建立直接貿易關系B.東西方貿易商品種類繁多C.中外經(jīng)濟文化交流暢通D.北方匈奴威脅已徹底解除【配餐作業(yè)】請從下列三組題中任意選擇兩組題完成,建議選擇A、B或B、C,時間15分鐘。A組1.《漢書·武帝紀》記載:“春正月,詔曰:‘梁王、城陽王親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許之,諸侯王與子弟邑者,朕將親覽,使有列位焉?!谑欠獓挤郑拥鼙群钜??!睍兴d的事件(C)A.確立了儒學的正統(tǒng)地位B.解決了匈奴對漢朝的威脅C.削弱了地方諸侯王勢力D.推動了自然經(jīng)濟迅速發(fā)展2.漢代《鹽鐵論·本議》提到,百姓為完成官府規(guī)定的任務,傾其所有,且“賤賣貨物,以便上求”。官吏們“行奸賣平,農民重苦,女工再稅,未見輸之均也”。由此可見,漢代的均輸政策(A)A.增加了百姓負擔B.保障了商人利益C.維護了小農經(jīng)濟D.平抑了市場物價3.公元前2世紀,張騫兩次出使西域,拓通了我國與亞歐大陸間的商業(yè)貿易之路。此后的1700多年間,我國絲綢大量通過此路運往中亞、西亞、南亞和地中海沿岸,故此路被譽為“絲綢之路”。它把我國東部農耕文明集中發(fā)達地區(qū)與“西域”及其以西各邦國聯(lián)系起來。據(jù)此可知,絲綢之路(B)A.僅為東西方絲綢交易的通道B.是認知西方世界的重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介服務協(xié)議合同
- 物流貨運服務合同
- 2025年上海道路客貨運輸從業(yè)資格證b2考試題庫
- 2025年廣西貨運從業(yè)資格證500道題目和答案大全
- 2025年山西貨運從業(yè)資格證模擬考試0題答案解析
- 電力供應保障合同(2篇)
- 2024-2025學年高中英語Unit16Stories模擬高考強化練含解析北師大版選修6
- 教師個人培訓總結報告
- 物業(yè)公司安全隱患排查大總結
- 品質部年度工作計劃
- 【大學課件】機電設備管理技術概論
- (2024)甘肅省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及答案解析
- 《STP營銷戰(zhàn)略概述》課件
- 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護理
- 企業(yè)資產管理培訓
- 自然辯證法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
- 2024年4月27日浙江省事業(yè)單位招聘《職業(yè)能力傾向測驗》試題
- 物業(yè)管理服務應急響應方案
- 風車的原理小班課件
- 物業(yè)保潔員勞動競賽理論知識考試題庫500題(含答案)
- 國家職業(yè)技術技能標準 4-07-07-01 洗衣師 勞社廳發(fā)20081號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