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與豬胰脂肪酶相互作用的熒光光譜研究_第1頁
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與豬胰脂肪酶相互作用的熒光光譜研究_第2頁
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與豬胰脂肪酶相互作用的熒光光譜研究_第3頁
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與豬胰脂肪酶相互作用的熒光光譜研究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與豬胰脂肪酶相互作用的熒光光譜研究

近年來,肥胖已成為一種常見的健康問題,與人類脂肪酶的活性密切相關。在食物的消化吸收過程中,人體所攝入的大部分脂肪在脂肪酶的作用下被降解,然后在小腸被吸收利用。因此,能有效控制脂肪酶的活性,便可減少食物中脂肪的消化吸收,從而控制肥胖。人們通過飲茶攝入一定量兒茶素類物質(zhì)能在消化道中與胰脂肪酶(PPL)發(fā)生作用,通過抑制酶的活性來減少脂肪吸收。通過飲茶預防肥胖在民間已有廣泛的認識,但目前缺乏基于食品化學的基礎研究。因此,本實驗以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EGCG)為分子探針,采用熒光光譜及分子對接法研究EGCG與PPL的相互作用,為該類天然產(chǎn)物在減肥食品中的應用及其他相關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1材料和方法1.1材料和試劑EGCG四川碧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豬胰脂肪酶德國Ruibio公司;橄欖油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苯、吡啶、醋酸銅等均為分析純。1.2u3000儀器F-4000熒光光譜儀日本日立公司;2501PC紫外分光光度儀日本島津公司;DF-101S集熱式恒溫加熱磁力攪拌器河南省予華儀器有限公司;GL-20G-C高速離心機上海安亭科學儀器廠;DiscoveryStudio3.1程序美國Accelrys公司。1.3方法1.3.1金屬離子的影響PPL、EGCG和金屬離子溶液均用0.05mol/L的TrisHCl緩沖液(pH7.7)配制。取3mL質(zhì)量濃度為0.5mg/mL的PPL溶液與0.3mLEGCG溶液于1cm熒光比色皿中混勻(EGCG最終濃度為0×10-5、0.8×10-5、1.6×10-5、2.4×10-5、3.2×10-5、4.0×10-5、4.8×10-5、8.0×10-5、9.6×10-5mol/L),在不同溫度(20、30、37℃)條件下靜置5min后測試。熒光激發(fā)波長280nm,入射和出射狹縫5nm,熒光發(fā)射掃描范圍290~450nm。在研究金屬離子對EGCG-PPL相互作用及熒光特性的影響時,實驗條件同上。于EGCG-PPL混合溶液中分別加入0.3mL濃度為4×10-4mol/L的CaCl2、MgCl2、CuCl2、FeCl2溶液,搖勻,37℃溫度條件下靜置5min后分析。1.3.2活性物質(zhì)檢測采用改進的分光光度法測定EGCG對PPL的半抑制濃度(IC50)。PPL、EGCG和金屬離子溶液配制方法同上。取4mLTris-HCl緩沖液和2mL橄欖油于50mL錐形瓶中,37℃水浴5min后,依次加入1mL4×10-4mol/L金屬離子溶液、1mL質(zhì)量濃度分別為0、0.5、0.8、1、1.5、2mg/mLEGCG溶液、1mL2mg/mL酶液。37℃溫度條件下恒溫磁力攪拌5min后加入10mL苯,攪拌混勻后離心,取上層有機相8mL于小錐形瓶中,加入2mL顯色劑(5%醋酸銅,吡啶調(diào)節(jié)至pH6.1),攪拌混勻后離心,于710nm波長處測定上層液吸光度。以空白溶液為參比,計算EGCG對PPL的抑制率,并基于EGCG質(zhì)量濃度與抑制率的回歸方程計算IC50,分析不同金屬離子對IC50的影響。1.3.3受體豬胰脂肪酶-氧化酶-三乙二醇甲醚三聯(lián)體晶體結構采用DiscoveryStudio3.1程序進行分子對接。配體EGCG晶體結構由Zinc數(shù)據(jù)庫(/)提供,能量優(yōu)化后使用。受體豬胰脂肪酶-輔酶-三乙二醇甲醚三聯(lián)體晶體結構(蛋白質(zhì)編碼:1ETH,分辨率2.8?)。通過“FindSitesfromReceptorCavities”模塊尋找EGCG-PPL結合位點,以最佳位點作為活性位點,設定活性球半徑10?,通過CDOCKER進行分子對接。2結果與分析2.1ecgg與ppl相互作用的熒光分析2.1.1蛋白質(zhì)結構變化分析微環(huán)境蛋白質(zhì)的熒光性主要源于分子中色氨酸、酪氨酸及苯丙氨酸的苯環(huán)和共軛雙鍵結構,其熒光特性與基團的空間結構及環(huán)境密切相關,因此,其可被作為熒光探針分析蛋白質(zhì)結構的變化及微環(huán)境信息。EGCG在實驗條件下無熒光。由圖1可知,EGCG與PPL之間存在明顯的相互作用,隨EGCG質(zhì)量濃度增大,PPL的熒光強度逐漸減小,最大熒光發(fā)射峰出現(xiàn)紅移,這可能是由于EGCG與PPL作用,酶肽鏈伸展,使得部分熒光性氨基酸殘基的空間結構發(fā)生改變。2.1.2ecgg對ppl的熒光創(chuàng)造熒光猝滅通常分為動態(tài)和靜態(tài)過程。動態(tài)猝滅中猝滅劑通過碰撞熒光物質(zhì)使其返回基態(tài),不再發(fā)射光子,而靜態(tài)過程中猝滅劑與熒光物質(zhì)結合,生成不發(fā)射光子的基態(tài)復合物。動態(tài)猝滅過程遵循Stern-Volmer方程:式中:F0和F分別為加入猝滅劑前后熒光分子的熒光強度;Kq為猝滅常數(shù)(該值越大猝滅效應越明顯);τ0為熒光分子的初始平均壽命(生物大分子約為10-8s);c為EGCG濃度/(mol/L)。以F0/F對c作圖(圖2),可知不同溫度條件下EGCG對PPL的熒光影響。c小于3.2×10-5mol/L時,F0/F與c具有良好的線性關系。如基于直線斜率及Stern-Volmer方程可知20、30、37℃條件下EGCG對PPL的猝滅常數(shù)Kq分別為2.749×1012、2.346×1012、1.833×1012L/(mol·s)。文獻[12-14]表明各類猝滅劑對生物大分子的最大動態(tài)猝滅常數(shù)為2×1010L/(mol·s),而本實驗所得Kq遠高于由碰撞引起的猝滅效應,這表明在低濃度時,EGCG對PPL的熒光猝滅不是由碰撞造成的,而是由于靜態(tài)猝滅,即EGCG與PPL結合生成了不發(fā)射光子的基態(tài)復合物。隨著EGCG濃度增大,F0/F-c曲線向上彎曲,這表明猝滅劑同時產(chǎn)生了靜態(tài)和動態(tài)猝滅效應。這可能是在靜態(tài)猝滅的同時,高質(zhì)量濃度的EGCG亦可與PPL發(fā)生非結合碰撞,從而引起部分動態(tài)猝滅效應。2.1.3ppl與egg的相互作用靜態(tài)猝滅中猝滅劑與熒光物質(zhì)的結合常數(shù)(Ka)與結合位點數(shù)(n)符合方程:式中:F0、F和c意義與方程(1)相同。如前所述,EGCG能與PPL作用生成不發(fā)射光子的基態(tài)復合物,從而引起PPL靜態(tài)猝滅。以lg[(F0-F)/F]對lgc作圖,由擬合直線的斜率和截距即可求得結合位點及結合常數(shù),其結果列于表1。由此可知,EGCG與PPL的結合常數(shù)達104數(shù)量級,并形成一個結合位點,在20℃溫度條件下二者即能形成較強作用,溫度升高能增強EGCG與PPL作用,但對其結合常數(shù)和作用位點影響不大。2.1.4溫升結合常數(shù)抑制劑與酶之間的作用包括氫鍵、疏水作用、范德華力和靜電作用等,根據(jù)其熵變(ΔS)和焓變(ΔH)可以推斷二者的主要作用方式。根據(jù)公式(3)~(5)可計算EGCG與PPL相互作用的熱力學參數(shù),結果見表2。式中:ΔG、ΔH和ΔS分別為吉布斯自由能、焓變和熵變;R是氣體常數(shù);(Ka)1和(Ka)2分別是溫度T1和T2條件下的結合常數(shù)。計算發(fā)現(xiàn)在不同溫度條件下反應的ΔH值相近,研究中取其均值作為后續(xù)計算的依據(jù)。如表2所示,ΔH>0,說明EGCG與PPL的結合反應是吸熱過程,升溫有利于反應進行,結合常數(shù)Ka將變大,這與表1結果一致。ΔG<0,說明EGCG與PPL的結合反應是一個自發(fā)的過程。焓變ΔH>0,熵變ΔS>0,可以推知EGCG與PPL的結合應主要源于疏水作用。由于ΔH<TΔS,可以認為焓效應對ΔG的貢獻相對較小,因此EGCG與PPL的相互作用主要是熵增所驅動的。大分子弱相互作用中,多種因素會影響其熒光特性。文獻[12-14]表明升溫將降低靜態(tài)熒光猝滅效應,這與觀測結果一致(圖2)。基于上述計算可知,升溫增加了EGCG與PPL的結合常數(shù),可促進二者生成不發(fā)射光子的基態(tài)復合物,但同時高溫也會加劇該基態(tài)復合物的自由運動和相互碰撞,降低其穩(wěn)定性,從而減弱熒光猝滅效應,因此實驗中觀測到EGCG對PPL的熒光猝滅應源于多因素作用結果。2.2fe2+離子對ecgg與ppl的結合特性及對酶活的影響研究發(fā)現(xiàn),EGCG與PPL結合后,酶活受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在37℃溫度條件下EGCG的半抑制質(zhì)量濃度為0.25g/L。實驗中基于熒光和酶活分析,進一步研究了在Ca2+、Mg2+、Cu2+、Fe2+離子存在條件下EGCG與PPL的結合特性及對酶活的影響。從表3可知,幾種離子對EGCG與PPL的結合產(chǎn)生了不同影響,Ca2+、Mg2+減小了二者的結合強度,而Cu2+、Fe2+對其結合具有促進作用,但4種金屬離子均增大了EGCG對PPL的半抑制質(zhì)量濃度,表明它們能減弱EGCG對PPL活性的抑制。金屬離子對酶活的影響是酶化學研究中的一個重要領域,它們可以通過改變酶的微環(huán)境及改變抑制劑與酶的結合等多種方式來影響酶的催化特性。因此,Ca2+、Mg2+、Cu2+、Fe2+能減弱EGCG對PPL的酶活抑制,這應源于多種影響的綜合作用,其具體機理還有待進一步研究。2.3ecgg與ppl的相互作用PPL多肽鏈折疊后在N末端活性部位有一疏水通道,從催化中心貫通到分子表面,可結合長鏈脂肪酸,并催化其降解。EGCG分子中含有多個苯環(huán)結構,具有一定的疏水性?;跓晒夥治鼋Y果,EGCG與PPL僅有一個作用位點,所以EGCG可能結合于PPL肽鏈折疊后形成的疏水通道中。實際上,從圖3分子對接得到的最佳構象可以看出,EGCG結合于PPL分子中由PHE78、ILE79、TRP86、LEU154、ALA179、PRO181、PHE216、TRP253、VAL260、ALA261、LEU265等氨基酸形成的疏水腔內(nèi),說明EGCG與PPL的主要結合力為疏水作用,這與熱力學計算結果一致。圖3b表明,EGCG可與結合位點周圍的氨基酸ASP80、TYR115、HIS152、SER153、ARG257形成氫鍵,此外,EGCG分子的苯環(huán)還能通過Pi-Pi堆疊與PPL分子中的含芳香環(huán)氨基酸(如TYR115)發(fā)生作用。上述結果表明,EGCG與PPL之間除了疏水作用外,氫鍵與Pi-Pi堆疊也能促進二者的相互作用。EGCG與PPL的相互作用可使PPL肽鏈伸展,并引起PPL熒光猝滅。分子對接研究表明,在二者作用中,EGCG與肽鏈中多個熒光性氨基酸相距很近(如TRP86、TYR115、TYR268),可導致這些基團暴露在疏水環(huán)境中,從而引起PPL熒光發(fā)射峰紅移。不同脂肪酶的活性中心通常是由絲氨酸(Ser)和組氨酸(His)組成,并與另一氨基酸殘基(天冬氨酸或谷氨酸)一起組成一個三元催化中心。EGCG與PPL活性中心基團SER153、ASP177、HIS264相距較近,并能與SER153形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