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學(xué)史選擇題_第1頁
古代文學(xué)史選擇題_第2頁
古代文學(xué)史選擇題_第3頁
古代文學(xué)史選擇題_第4頁
古代文學(xué)史選擇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PAGEPAGE5古代文學(xué)史復(fù)習(xí)提綱第一部分填空題(略)第二部分選擇題1、宋代古文運動最早的先驅(qū)人物是(C)。A、王禹唐B、穆修C、柳開D、林逋2、王禹偁晚年自編的文集是(A)。A、《小畜集》B、《河?xùn)|先生集》C、《穆參軍集》D、《嘉祜集》3、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領(lǐng)袖是(A)。A、歐陽修B、蘇軾C、曾鞏D、梅堯臣4、蘇舜欽和梅堯臣是(B)。A、北宋古文運動的領(lǐng)袖人物B、開創(chuàng)北宋詩風(fēng)的重要作家C、宋詞的開創(chuàng)者D、北宋形式主義詩風(fēng)的代表5、宋代文學(xué)發(fā)展到巔峰時期的偉大代表作家是(D)。A、歐陽修B、王安石C、陸游D、蘇軾6、西昆體的代表作家是(D)。A、李維B、丁渭C、穆修D(zhuǎn)、楊億7、在宋初詞壇影響最大、成為詞從晚唐五代過渡到宋代的關(guān)鍵人物是(D)。A、范仲淹B、歐陽修C、王安石D、晏殊8、宋代創(chuàng)用詞調(diào)最多的詞人是(A)A、柳永B、周邦彥C、姜夔D、吳文英9、黃庭堅說北宋一位詞人“人百負(fù)之而不恨,己信人,終不疑其欺己”,這個詞人是(B)A、張先B、晏幾道C、秦觀D、周邦彥10、提出江西詩派“一祖三宗”的詩人是(D)A、陳師道B、呂本中C、曾幾D、方回11、元雜劇作家白樸的著名雜劇作品《梧桐雨》屬于(D)A、家庭倫理劇B、神仙道化劇C、公案劇D、歷史劇12、下列有關(guān)劇作及其題材淵源的對應(yīng),其不恰當(dāng)?shù)氖牵―)A、《單刀會》:《三國演義》B、《漢宮秋》:《漢書?元帝紀(jì)》C、《梧桐雨》:《長恨歌》D、《西廂記》:《會真記》13、在慢詞體制形成過程中,起了關(guān)鍵作用的作家是(B)。A、范仲淹B、柳永C、歐陽修D(zhuǎn)、蘇軾14、柳永的集子是(D)。A、《珠玉詞》B、《樵歌》C、《清真詞》D、《樂章集》15、在宋詞發(fā)展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疏雋開子瞻,深婉開少游”的作家是(C)。A、馮延巳B、晏殊C、歐陽修D(zhuǎn)、柳永16、北宋第一個大量寫作慢詞長調(diào)的詞人是(B)。A、秦觀B、柳永C、晏殊D、歐陽修17、《淮海集》的作者是(D)。A、王令B、柳永C、賀鑄D、秦觀18、周邦彥的詞以知音律、備法度和風(fēng)格醇雅著稱,以其為代表的詞派是(C)。A、稼軒詞派B、清雅詞派C、大晟詞派D、婉約詞派19、《漱玉集》的作者是(D)。A、晏殊B、周邦彥C、朱敦儒D、李清照20、晚年自號“六一居士”的作家是(B)。A、曾鞏B、歐陽修C、王安石D、梅堯臣21、《元豐類稿》的作者是(C)。A、范仲淹B、蘇舜欽C、曾鞏D、蘇轍22、“山谷體”是指(A)的詩歌。A、黃庭堅B、陳與義C、陳師道D、呂本中23、提出“點鐵成金”、“奪胎換骨”的作家是(A)。A、黃庭堅B、呂本中C、蘇軾D、韓愈24、宋代創(chuàng)用詞調(diào)最多的詞人是(A)A、柳永B、周邦彥C、姜夔D、吳文英25、黃庭堅說北宋一位詞人“人百負(fù)之而不恨,己信人,終不疑其欺己”,這個詞人是(B)A、張先B、晏幾道C、秦觀D、周邦彥26、提出江西詩派“一祖三宗”的詩人是(D)A、陳師道B、呂本中C、曾幾D、方回27、元代后期以“鐵崖體”著稱的詩人是(A)A、楊維楨B、楊載C、虞集D、薩都剌28、以下作家為晚明小品文名家的是(A)A、祁彪佳B、沈復(fù)C、吳汝綸D、薛福成29、王士禛詩歌理論的主要主張是(B)A、白居易體(白體)B、誠齋體C、鐵崖體(鐵體)D、半山體73、“元詩四家”中詩歌內(nèi)容量豐富的是(B)。A、虞集B、揭傒斯C、楊載D、范梈74、著名詩選、詩話兼詩論《瀛奎律髓》的作者是(C)。A、嚴(yán)羽B(yǎng)、司空圖C、方回D、劉克莊75、明初,被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的散文家是(D)。A、袁宏道B、張岱C、劉基D、宋濂76、以李東陽為代表的詩歌派別是(A)。A、茶陵詩派B、前七子C、臺閣體D、公安派77、以李夢陽、何景明為代表的文學(xué)群體是(C)。A、后七子B、茶陵派C、前七子D、公安派78、在《聊齋志異》下列作品中,不以愛情為題材的作品是(B)A、《畫皮》B、《嬰寧》C、《鳳仙》D、《阿寶》79、以下小說中,成書于明代的是(D)A、綠野仙蹤B、野叟曝言C、三俠五義D、英烈傳80、目前《紅樓夢》的通行版本是(D)A、脂評甲戌本B、脂評庚辰本C、程甲本D、程乙本81、下列戲劇中,“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的是(C)A、牡丹亭B、清忠譜C、桃花扇D、長生殿82、下列作家中,不屬于清代中期駢文作家的是(B)A、汪中B、陳維崧C、洪亮吉D、孫星衍83、明代中期,取得重大成果的散文流派是(A)A、唐宋派B、茶陵派C、公安派D、前七子84、唐宋派中,真正能繼承唐宋散文真諦并取得突出成就的代表作家是(B)。A、茅坤B、歸有光C、唐順之D、王慎中85、公安派中,小品文成就最高的作家是(C)。A、袁宗道B、張岱C、袁宏道D、歸有光86、晚明小品文的集大成者是(A)。A、張岱B、王思任C、袁宏道、D、陳繼儒87、受《三國演義》影響,歷史演義小說的代表作是(C)。A、《英烈傳》B、《西漢通俗演義》C、《列國志傳》D、《開辟演義》88、受《水滸傳》影響,英雄傳奇小說的代表作是(A)。A、《楊家府演義》B、《隋唐演義》C、《唐書志傳》D、《岳武穆精忠傳》88、受《西游記》影響,神魔小說申最為出色的著作是(D)。A、《西游補》B、《三遂平妖傳》C、《唐鐘馗全傳》D、《封神演義》89、《封神演義》的作者,一般認(rèn)為是(B)。A、甄傳B、許仲琳C、熊大木D、馮夢龍90、代表明清兩代小說理論最高成就的是(A)。A、金圣嘆B、李卓吾C、馮夢龍D、胡應(yīng)麟91、桐城派作家中,將文章風(fēng)格分成“陽剛”和“陰柔”兩大類型的是(C)A、方苞B、劉大櫆C、姚鼐D、曾國藩92、清初詞壇有“京華三絕”之稱,以下詞人中不屬于這一群體的是(D)A、曹貞吉B、顧貞觀C、納蘭性德D、曹溶93、下列文言小說中,與《聊齋志異》持抗衡意趣的是(A)A、《右臺仙館筆記》B、《螢窗異草》C、《夜譚隨錄》D、《諧鐸》94、下列詞集中,不是朱彝尊的作品的是(B)A、《靜志居琴趣》B、《湘真詞》C、《江湖載酒集》D、《茶煙閣體物詞》95、最能代表金圣嘆小說理論的論著是(C)。A、關(guān)于《莊子》的評點B、關(guān)于《西廂記》的評點C、關(guān)于《水滸傳》的評點D、關(guān)于《三國演義》的評點96、《金瓶梅詞話》的作者署名為(D)。A、王世貞B(tài)、屠隆C、馮夢龍D、蘭陵笑笑生97、在中國古代小說的四種類型中《金瓶梅》屬于(B)。A、歷史演義小說B、世情小說C、英雄傳奇小說D、神魔小說98、確定馮夢龍作為文學(xué)史上大家地位的,是他編纂整理了擬話本小說(B)A、《石點頭》B、“三言”C、“二拍”D、《西湖二集》99、凌蒙初影響最大的擬話本小說是(A)。A、“二拍”B、《醉醒石》C、“三言”D、《歡喜冤家》100、擬話本小說出現(xiàn)在(C)。A、元末明初B、明中葉C、明末D、明嘉靖年間101、下列戲劇中,“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的是(C)A、牡丹亭B、清忠譜C、桃花扇D、長生殿102、下列作家中,不屬于清代中期駢文作家的是(B)A、汪中B、陳維崧C、洪亮吉D、孫星衍103、下列作家中,不屬于姚門四大弟子的是(C)A、梅曾亮B、姚瑩C、范當(dāng)世D、方東樹104、清初詞壇有“京華三絕”之稱,以下詞人中不屬于這一群體的是(D)A、曹貞吉B、顧貞觀C、納蘭性德D、曹溶105、下列文言小說中,與《聊齋志異》持抗衡意趣的是(A)A、《右臺仙館筆記》B、《螢窗異草》C、《夜譚隨錄》D、《諧鐸》106、下列詞集中,不是朱彝尊的作品的是(B)A、《靜志居琴趣》B、《湘真詞》C、《江湖載酒集》D、《茶煙閣體物詞》107、晚明思想與文學(xué)革新的旗手是(A)。A、王世貞B(tài)、李贄C、李攀龍D、陳子龍108、奠定湯顯祖在中國古代戲曲史上大家地位的作品是其“臨川四夢”中的(B)。A、《紫釵記》B、《牡丹亭還魂記》C、《南柯夢記》D、《邯鄲夢記》109、湯顯祖《牡丹亭》的故事線索所依據(jù)的話本小說是(C)。A、托名陶潛的《搜神后記》B、劉敬叔的《異苑》C、《杜麗娘記》(或《杜麗娘慕色還魂記》)D、馮夢龍的《賣油郎獨占花魁》110、臨川派的代表人物是(D)。A、梅鼎祚B、王驥德C、沈璟D、湯顯祖111、“湯、沈”之爭的焦點在于(A)。A、吳江派強調(diào)舞臺性而臨川派強調(diào)文學(xué)性B、吳江派強調(diào)語言本色而臨川派強調(diào)駢儷C、吳江派主張復(fù)古而臨川派主張革新D、吳江派主張語言雅化而臨川派強調(diào)“本色”112、格調(diào)說的代表人物是(C)。A、王士禎B、查慎行C、沈德潛D、袁枚113、肌理說的提出者是(D)。A、袁枚B、沈德潛C、趙執(zhí)信D、翁方綱114、性靈說的代表人物是(B)。A、顧炎武B、袁枚C、翁方綱D、王士禎115、清代浙西詞派的代表人物是(A)。A、朱彝尊B(yǎng)、陳維崧C、周濟D、張惠言116、代表清詞最高成就的作家是(B)。A、張惠言B、納蘭性德C、朱彝尊D、陳維崧117、下列作家中,不屬于清代中期駢文作家的是(C)A、汪中B、陳維崧C、洪亮吉D、孫星衍118、桐城派作家中,將文章風(fēng)格分成“陽剛”和“陰柔”兩大類型的是(C)A、方苞B、劉大櫆C、姚鼐D、曾國藩119、以下作家中,不屬于清代“性靈派”詩人的是(A)A、查慎行B、張問陶C、袁枚D、黃仲則120、下列文言小說中,與《聊齋志異》持抗衡意趣的是(A)A、《右臺仙館筆記》B、《螢窗異草》C、《夜譚隨錄》D、《諧鐸》121、下列詞集中,不是朱彝尊的作品的是(B)A、《靜志居琴趣》B、《湘真詞》C、《江湖載酒集》D、《茶煙閣體物詞》122、常州詞派的代表人物是(D)。A、厲鶚B、納蘭性德C、朱彝尊D、張惠言123、除張惠言外,常州詞派中影響較大、在詞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