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甲流兒童流感中醫(yī)治療方案_第1頁
2023年甲流兒童流感中醫(yī)治療方案_第2頁
2023年甲流兒童流感中醫(yī)治療方案_第3頁
2023年甲流兒童流感中醫(yī)治療方案_第4頁
2023年甲流兒童流感中醫(yī)治療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流行性感冒(以下簡稱"流感"),屬于中醫(yī)"時行感冒""溫病"等范疇,

病因多為感受"時疫"之氣,其發(fā)病急劇、傳染性強,癥狀較普通感冒重。小兒

臟腑嬌嫩,肺衛(wèi)不固,寒溫不知自調(diào),易受外邪侵襲,因此,兒童為流感的易感

人群。小兒為稚陰稚陽之體,感染時行毒邪后易傷津耗氣,生風動血,病情變化

迅速。根據(jù)"流感”的致病特點,制定本方案。各地可參考執(zhí)行。

一、輕癥

1.風熱犯衛(wèi)

癥狀:發(fā)熱,或見頭痛,鼻塞流涕,咽紅不適,輕咳少痰,口干。

舌脈:舌質(zhì)紅或舌邊尖紅,苔薄膩,脈浮數(shù)。指紋浮紫。

治則治法:疏風解表,清熱解毒。

處方:銀翹散加減。

方藥:金銀花6g、連翹6g、薄荷3g(后下1荊芥穗6g、射干3g、桔梗

6g、蘆根6g、淡豆豉6g、黃苓6g、板藍根6g、玄參5g、甘草3g。

臨證加減:鼻塞流涕者,加辛夷花6g;夾痰者加瓜簍6g;夾滯者加生山楂

8g、生麥芽8g;夾驚者加蟬衣4g、鉤藤6g。

煎服法:藥物用涼水浸泡30分鐘,大火熬開后改為小火15分鐘,煎煮兩

次,共取汁

50-100mlo

用法:6月以上服用。3歲以下每日0.5齊IJ,3-6歲每日一劑,6-9歲每日

1.5劑,9歲以上每日2劑,分2-3次口服。也可以根據(jù)兒童的年齡、體重適當

的調(diào)整劑量。

常用中成藥:可選小兒咽扁顆粒、連花清瘟顆粒、蒲地藍消炎口服液、熱炎

寧合劑等。請按藥品說明書或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

2.濕遏衛(wèi)氣

癥狀:發(fā)熱,身困乏力,汗出不暢,腹脹不適,納差,惡心,嘔吐,大便不

舌脈:舌紅,苔厚膩,脈滑數(shù)。指紋浮紫。

治法:芳香化濁。

處方:柴胡達原飲加減。

方藥:柴胡6g、草果6g(后下)黃苓6g、半夏4g、陳皮6g、茯苓6g、

檳榔3g、厚樸4g、滑石12g(先煎)知母6g、甘草2g、白芍6g。

臨證加減:咽紅加金銀花6g、連翹6g;嘔吐加陳皮6g、竹茹6g。

煎服法:藥物用涼水浸泡30分鐘,大火熬開后改為小火15分鐘,煎煮兩

次,共取汁

50-100mlo

用法:6月以上服用。3歲以下每日0.5劑,3-6歲每日一劑,6-9歲每日

1.5劑,9歲以上每日2劑,分2-3次口服。也可以根據(jù)兒童的年齡、體重適當

的調(diào)整劑量。

常用中成藥:霍香正氣顆粒、保濟口服液、小兒清熱感康口服液等。請按藥

品說明書或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

二、重癥

1.熱毒襲肺

癥狀:高熱氣促,咳嗽頻作,咯黃痰,咯痰不爽,口渴喜飲,面紅,咽紅,

咽痛,唇紅,大便干結(jié),小便短赤。

舌脈: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指紋紫滯。

治法:清熱宣肺,化痰止咳。

處方:麻杏石甘湯加減。

方藥:麻黃4g、杏仁6g、生石膏10g(先煎\射干4g、黃苓6g、瓜簍

6g、炙甘草4g、魚腥草6g、拿苗子4g(包煎)大黃4-6g、枳實4-6g。

臨證加減:咽紅加牛野子6g;痰多加膽南星2g;高熱驚厥加鉤藤6g;大

便干加大黃4g,枳實4g。

煎服法:藥物用涼水浸泡30分鐘,大火熬開后改為小火20分鐘,煎煮兩

次,共取汁

50-100mlo

用法:6月以上服用。3歲以下每日0.5齊IJ,3-6歲每日一劑,6-9歲每日

1.5劑,9歲以上每日2齊IJ,分2-3次口服。也可以根據(jù)兒童的年齡、體重適當

的調(diào)整劑量。

常用中成藥:連花清瘟顆粒、連花清咳片、小兒肺熱咳喘顆粒(口服液)、小

兒咳喘靈口服液等。請按藥品說明書或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

2.氣營兩燔證

癥狀:高熱持續(xù)不退,口渴、咳嗽,咽喉腫痛,煩躁不安,納差,便秘。

舌脈:舌深紅或絳紅,苔黃,脈數(shù)。指紋紫滯,可達命關。

治法:清氣涼營。

處方:清瘟敗毒飲加減。

方藥:石膏15g(先煎\知母6g、連翹6g、黃連3g、桅子4g、黃苓6g、

赤芍6g、生地6g、水牛角10g(先煎\牡丹皮6g、鉤藤6g(后下)僵蠶

6g、生甘草3g。

煎服法:藥物用涼水浸泡30分鐘,大火熬開后改為小火20分鐘,煎煮兩

次,共取汁

50-100mlo

用法:6月以上服用。3歲以下每日0.5齊IJ,3-6歲每日一劑,6-9歲每日

1.5劑,9歲以上每日2劑,分2-3次口服。也可以根據(jù)兒童的年齡、體重適當

的調(diào)整劑量。

常用中成藥:羚羊角口服液、連花清瘟顆粒、金蓮清熱泡騰片、安宮牛黃丸、

清開靈顆粒等。請按藥品說明書或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

三、危重癥

對于危重癥,應在西醫(yī)急救處理的基礎上配合中醫(yī)治療。

1.邪陷厥陰證

癥狀:高熱不退,煩躁不安,神昏澹語,四肢抽搐,雙目上視,口噤、項強。

舌脈:舌質(zhì)紅絳,苔黃或膩,脈細數(shù)。

治法:平肝熄風,清心開竅。

處方:羚角鉤藤湯加減合牛黃清心丸加減。

方藥:羚羊角粉0.3g(沖服)鉤藤6g(后下)茯神8g、白芍6g、生地

6g、甘草3g、黃連3g、黃苓6g、桅子4g、郁金6g。

臨證加減:高熱神昏加安宮牛黃丸1丸,按兒童的年齡、體重分次服用。

煎服法:藥物用涼水浸泡30分鐘,大火熬開后改為小火20分鐘,煎煮兩

次,共取汁

50-100mlo

用法:6月以上服用。3歲以下每日0.5齊IJ,3-6歲每日一劑,6-9歲每日

1.5劑,9歲以上每日2劑,分4-6次鼻飼或直腸給藥。也可以根據(jù)兒童的年齡、

體重適當調(diào)整劑量。

2.心陽虛衰證

癥狀:神識昏蒙,唇甲紫暗,呼吸淺促,口唇紫絹,四肢厥冷,汗出,尿少。

舌脈:舌暗紫或暗淡,脈微細。指紋青紫,可達命關,甚則透關射甲。

治法:溫補心陽,救逆固脫。

處方:參附湯或獨參湯加減。

方藥:生曬參10g(另燉\黑順片6g(先煎工

煎服法:藥物用涼水浸泡30分鐘,大火熬開后改為小火20分鐘,煎煮兩

次,共取汁

50-100mlo

用法:6月以上服用。3歲以下每日0.5劑,3-6歲每日一劑,6-9歲每日

1.5劑,9歲以上每日2劑,分4-6次鼻飼或直腸給藥。也可以根據(jù)兒童的年齡、

體重適當調(diào)整劑量。

四、恢復期

氣陰兩傷證

癥狀:低熱,盜汗,咳嗽,干咳,少痰難咯或無痰,口鼻干燥,疲倦乏力,

納差。

舌脈:舌紅少津或有裂紋,苔少或花剝,脈細數(shù)。指紋淡紫。

治法:益氣養(yǎng)陰。

處方:沙參麥冬湯加減。

方藥:南沙參6g、麥冬6g、玉竹6g、天花粉6g、桑白皮6g、太子參6g、

白扁豆8g、地骨皮6g、知母4g、石斛6g、白術6g、甘草3g。

煎服法:藥物用涼水浸泡30分鐘,大火熬開后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