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小升初語文文言文閱讀歷年真題50題(含答案解析)
學(xué)校:姓名:班級:考號:
一、文言文閱讀
閱讀理解
王積薪聞棋
王積薪①棋術(shù)功成,自謂天下無敵。將游京師,宿于逆旅。既滅燭,聞主人端隔壁
呼其婦曰:“良宵難遣,可棋一局乎?”婦日:“諾。”媼曰:“第幾道②下子矣。”
婦目:“第幾道下子矣。”各言數(shù)十。媼曰:“爾敗矣。"婦日:“伏局。”③積薪暗
記,明日復(fù)其勢④,意思皆所不及也。
[注釋]①王積薪:圍棋高手。②道:本文指圍棋布子的位置。③伏局:認(rèn)輸。④復(fù)
其勢:按自己暗中記憶的,把那盤棋重新布子走一遍。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自單天下無敵(認(rèn)為)。B.主人娟(老翁)
C.良宵難道(排遣)D.可供一局乎(下棋)
2.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良宵難遣,可棋一局乎?
3.摘錄文中最能概括媼婦二人棋藝高超的一句話。
4.王積薪從最初的“自謂天下無敵”,到自嘆不如,你能從中悟出一個怎樣的道理?
閱讀理解
奪父逐日
選自《山海經(jīng)》
夸父與日逐走,人日;渴,欲得飲,飲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
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5.解釋下列字詞。
逐走:入日:
飲:大澤:
6.請寫出這篇古文的大意。
7.《夸父逐日》表現(xiàn)了夸父的什么精神?寄托了古人怎樣的愿望?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學(xué)弈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
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xué),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
若與?曰:非然也。
8.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使弈秋修二人弈,誨:②饞弈秋之為聽,惟:
③思攜弓繳而射之,援:④弟若之矣,弗:
9.寫出加點的“之”在句中的意思。
①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
②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
③雖與之俱學(xué),弗若之矣。()
10.本文通過學(xué)弈,要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閱讀理解
富人之子
齊有富人,家累千金。其二子甚愚,其父又不教之。一日,艾子謂其父日:“君之
子雖美,而不通世務(wù),他日曷①能克②其家?"父怒曰:“吾之子敏而且恃多能,豈有
不通世務(wù)者耶?"艾子日:“不須試之他,但問君之子,所食者米,從何來?若知之,
吾當(dāng)妄言③之罪?!备杆旌羝渥訂栔F渥游恍υ唬骸拔嶝M不知此也?每以布囊取來
其父愀然改容④目:“子之愚甚也!彼米不是田中來?"艾子曰:“非其父不生其子?!?/p>
[注釋]①曷:何,怎能②克:勝任圖③妄言:亂說,造謠④愀然改容:神色變得嚴(yán)
肅
1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家瞿千金(積攢)B.吾之子欲(聰明)
C.吾當(dāng)妄言之罪(阻攔)D.子之愚量也(非常)
12.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吾之子敏而且恃多能。
試卷第2頁,共26頁
13.用自己的話說說文中的父親與兒子各認(rèn)為米是從哪來的。
14.結(jié)合文段內(nèi)容,你覺得文中的父親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有哪些不足的地方?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卜妻為褲①
鄭縣人卜子,使其妻為挎。其妻問日:“今樣■何如?”夫日:“像吾故挎?!逼抟?/p>
毀新,令如故挎。
卜妻飲②鱉
鄭縣人卜子妻與市,買鱉以歸。過穎水以為渴也因縱而飲之遂亡其鱉。
(選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注:①挎,同“褲"。②飲,[yin]使……飲。
15.根據(jù)《古代漢語詞典》提供的部分義項,為下列句中加點的詞選擇恰當(dāng)?shù)慕忉尅?/p>
正確
句子古代漢語詞典提供的部分義項
項
(1)令如熬挎A.緣故,原因;B.舊的,原來的;C.故意。()
(2)鄭縣人卜子妻A.往,到……去;B.助詞,相當(dāng)于“的”;C.代詞,“他、
()
之市她、它
16.對文中畫線句子的斷句,氐砸的一項是()A.過穎水/以為渴/也因縱而飲
/之遂亡其鱉。B.過穎水以為渴/也因縱而飲之/遂亡
/其鱉。
C.過穎水以為渴也/因縱/而飲之遂亡/其鱉。D.過穎水/以為渴也/因縱而飲之
/遂亡其鱉。
17.下面成語中與《卜妻為挎》寓意最接近的是()
A.墨守成規(guī)B.溫故知新C.塞翁失馬D.弄巧成拙
18.閱讀右邊改編自《卜妻飲鱉》的一幅漫畫,請結(jié)合《卜妻飲鱉》說說這只鱉是否“忘
恩負(fù)義”?
(圖中文字提示:回來!忘恩負(fù)義的家伙?。?/p>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題。
李白嗜酒,日與飲徒醉于酒肆。唐玄宗度曲,欲作新詞,亟召白,白已臥于酒肆矣。
召入以水灑面即令秉筆頃之成十余章帝頗嘉之。嘗沉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脫靴,力士
怨之,由是斥去。白乃浪跡江湖,竟日沉飲。
19.對文中畫線句子的斷句,哪一項是正確的?()
A.召入以水/灑面即令/秉筆頃之/成十余章/帝頗嘉之。
B.召入/以水灑面/即令秉筆/頃之成十余章/帝頗嘉之。
C.召入以水/灑面即令/秉筆頃之成/十余章帝/頗嘉之。
D.召入/以水灑面即/令秉筆頃之/成十余章/帝頗嘉之。
20.對'‘競?cè)粘溜嫛敝械摹熬埂弊纸忉?,哪一項是正確的?()
A.竟然B.究竟C.從頭到尾D.終了,完畢
21.根據(jù)上文,下面對李白形象的描述,哪一項是不正確的?()
A.嗜酒如命B.才華橫溢C.豪放不羈D.胸襟開闊
(二)薛譚學(xué)謳①
薛譚學(xué)謳于秦青,未窮②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③于郊衢④,
撫節(jié)⑤悲歌,聲振林木,響遇⑥行云。薛譚乃謝⑦,求反,終身不敢言歸。
注釋:①謳(6u):唱歌,歌唱。②窮:窮盡。③餞(jian):以酒送行。④衢(qil):
四通八達(dá)的道路⑤撫節(jié):按著節(jié)拍⑥遏:阻?、咧x:認(rèn)錯
2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1)自謂盡之(2)求反.
23.“撫節(jié)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云?!@句話的意思是:
.這里運用的手法,寫出了
24.薛譚“辭歸”是因為,“求反”又是因為
試卷第4頁,共26頁
25.薛譚身上有無可取之處?請結(jié)合故事內(nèi)容寫一寫。
文言文閱讀
匡衡字稚圭,勤學(xué)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邑人大姓不識,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日:“愿得主
人書遍讀之。”主人感嘆,資給以書,遂成大學(xué)。衡能說《詩》,時人為之語日:“無
說《詩》,匡鼎來??镎f《詩》,解人頤?!倍?,衡小名也。邑人畏服之如是,聞?wù)呓越?/p>
頤歡笑。
26.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鄰舍有燭而不逮不逮:不給他
衡乃與其傭作傭作:雇傭勞作
而不求償償:報償
邑人畏服之如是邑人:同鄉(xiāng)
27.文中一個家喻戶曉的典故是:
28.本文記述了有關(guān)匡衡的幾個故事?讀后你有什么感受?
讀小古文,完成練習(xí)。
()一貓伏缸上。
()急躍起,全身皆濕。
()缸中有金魚。
()欲捕食之,失足墜水中。
29.將小古文按正確的順序排列出來,并在括號里填上序號。
30.這篇小古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31.“欲捕食之”中的“之”的意思是。“全身皆濕”中的“皆”的意思是
閱讀短文。
學(xué)弈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
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xué),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
若與?日:非然也。
32.解釋下列加點的字。
(1)使弈秋那二人弈(2)非顰也_____________
(3)思獴弓繳而射之(4)為是其智弗若
與_____________
33.寫出下列句中"之''的意思。
(1)弈秋,通國々善弈者也(2)一人雖聽考
(3)思援弓繳而射之(4)雖與之俱學(xué)
34.下列朗讀節(jié)奏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A.使/弈秋/誨二人弈B.思援/弓繳/而射之。
C.為/是其智/弗若與D.通國/之善/弈者也
35.翻譯下面的句子。
為是其智弗若與?日:非然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本文學(xué)弈這件事,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
讀文言文,回答問題
狐假虎威
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
狐日:“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①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之命也。子以我
為不信,吾為子先行,子隨我后,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p>
虎以為然,故遂②與之行。獸見之皆走?;⒉恢F畏已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注釋:①長:管理②遂:就。
37.聯(lián)系上下文,解釋文中加點字的意思。
無:使:信:
38.請選擇“獸見之皆走”的原因是()
A.獸畏虎也B.獸畏狐也C.獸畏天帝也
試卷第6頁,共26頁
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論語一則
子日:“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
君子乎?“
39.這里的“子”指的是o
40.“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意思是
41.這三個句子運用了和的修辭手法,談了學(xué)習(xí)方法,談了
談了與人溝通的氣度。
閱讀下列文言文,回答題后問題。
鄰人賣犬
艾子晨飯畢,逍遙于門,見其鄰肩兩犬而手。艾子呼而問之日:“子擔(dān)犬安之①?”
鄰人日:“鬻諸②屠?!鞍尤眨骸笆欠腿?,烏③屠?“鄰人指犬而用日:“此畜生,昨夜
盜賊橫行,懼而噤不敢出一聲。今日田門,不能擇人而吠,妄攀而傷及住客,港欲殺
之。”艾子日:“普!”
注釋:①安之:即‘'之安",到哪去。之,到。②諸:相當(dāng)于“之于③烏:為什么。
42.解釋
①西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斥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啟
④嚙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⑥善
43.翻譯下列句子。
①子擔(dān)犬安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鬻諸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鬻諸屠”與“烏屠”中的“屠”詞性及含義均不同。前者的詞性是:,解釋為
;后者的詞性是,解釋為。
45.主人要把犬賣掉,其原因是(用原句回答)
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
食粥心安
范仲淹家貧,就學(xué)于南都書舍①。日煮粥一釜,經(jīng)夜遂凝,以刀畫為四,早晚取其
二,斷泰②數(shù)十莖啖之。留守③有子同學(xué),歸告其父,饋以佳肴。范仲淹置之,既而悉
敗矣。留守子日:“大人④聞汝清苦,遺以食物,何為不食?”范日:“非不感厚意,
蓋食粥安已久,今遽享盛饌,后日豈能復(fù)啖此粥乎?”
【注釋】①南都書舍:當(dāng)時著名的書院。②爸ji:腌菜。③留守:官職名稱。④大人:
指自己的父親。
46.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⑴目煮粥一釜()⑵以刀畫為四()
⑶大人回汝清苦()(4瞳食粥安已久()
47.翻譯下列句子。
(1)歸告其父,饋以佳肴。
⑵范仲淹置之,既而悉敗矣。
⑶遺以食物,何為不食?
48.⑴范仲淹為什么不吃美味佳肴?請找出原文。
⑵讀了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城之東,民家畜一犬,甚嬴①.一夕,鄰火卒②發(fā),延及③民家。民正熟寢,犬連
吠不覺。起戔④其被,寢猶如故。復(fù)踞⑤床以口附民耳大嗥⑥,民始⑦驚。視煙已滿室,
急呼妻女出,室盡燼矣。民遂謂所親日:“吾家貧,犬食恒⑧不飽,不謂今日能遂我四
人于難也。彼日厚享其人之食,而不顧其患難者,其視犬為何如耶?”
注釋:①嬴:瘦弱。②卒:同“猝”,突然。③及:至九④曳:拖;拉。⑤踞:
蹲。⑥嗥:(獸)叫⑦始:才。⑧恒:一直。
49.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的意思
1
延及民家—
1
急呼妻女出—
試卷第8頁,共26頁
勿
彼日厚享其人之食
—
后
不顧其患難者—
50.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
起曳其被,寢猶如故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犬食恒不飽,不謂今日能免我四人于難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閱讀文章后,本文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閱讀下文,完成下題
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欲依附①,歆輒難之。朗日:“幸尚寬,何為不
可?”后賊追至,王欲舍所攜人。歆日:“本所以疑②,正為此耳。既已納其自托,r
可以急相棄邪?”遂攜拯如初。世以此定華、王之優(yōu)劣。
【注釋】①依附:投靠。②疑:猶豫。
52.解釋下列加點字意思:
(1)華歆、王朗俁乘船避難()(2)王欲舍所攜人()
53.下列對畫線句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寧愿因為情況危急而拋棄他嗎?B.難道可以因為情況危急而拋棄他嗎?
C.難道可以在情況危急的時候拋棄他嗎?D.難道可以因為情況危急而相互拋棄
嗎?
54.從文段內(nèi)容看,(誰)優(yōu),理由是,
閱讀下文,完成下題
兩小兒辯日
孔子?xùn)|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日:“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yuǎn)也?!?/p>
一兒日:”我以日初出遠(yuǎn),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日:”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yuǎn)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日:“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yuǎn)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日:“孰為汝多知乎?”
55.列子的本名是,相傳是戰(zhàn)國時的道家人物。
56.填寫表格
人物觀點常理事實啟不
日始出時去人近日初出大如車蓋
(1)()(2)()(5)
小兒乙(3)()遠(yuǎn)者涼(4)()()
閱讀下文,完成練習(xí)
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日:“我無愈①于人乎?”墨子日:“我將上太行,以驥②與牛
駕,子將誰策③?“耕柱子日:”將策驥也?!澳尤眨骸昂喂什唧K也?”耕柱子日:“驥足
以策?!澳尤眨骸拔乙嘁宰訛樽阋圆撸逝?。''耕柱子悟。
[注釋]①愈:通"逾”,超過,勝過。②驥:好馬。③誰策:即“策誰”,趕哪一種(指
驥或牛)。
57.解釋文中的加點詞語:何政策驥()
58.下列“我亦以子為足以策,故怒之?!?一句的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A.我也認(rèn)為你是值得鞭策的B.我也是給了你足夠的鞭策
C.我也是把你當(dāng)作好馬的腳D.我也認(rèn)為你足夠成為好馬
59.我無愈于人乎?”從耕柱子的語氣中可以看出他的態(tài)度。
60.“耕柱子悟”,下列對“悟”的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他明白了自己就是被“策”的鞭B.他領(lǐng)悟到自己應(yīng)不斷努力進(jìn)步
C.他知道了自己確實不如別人優(yōu)秀D.他明白了墨子對自己抱有希望。
閱讀下文,完成練習(xí)
兩小兒辯日
孔子?xùn)|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日:“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yuǎn)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yuǎn),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日:“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yuǎn)者小而近者大乎?”
試卷第10頁,共26頁
一兒日:“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yuǎn)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日:”孰為汝多知乎?”
61.本文選自相傳是一(人名)所撰。
6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句子。
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yuǎn)也。
63.下列說法中錯誤的一項是()
A.兩個小兒圍繞著太陽離人遠(yuǎn)近的問題進(jìn)行爭辯。
B.兩個小兒各抒己見,但都無法辯駁對方的觀點。
C.認(rèn)為“日初離人遠(yuǎn)”的根據(jù)是太陽形體的大小。
D.從兩小兒的爭辯可以看出他們的質(zhì)疑探究精神。
閱讀理解
學(xué)弈
弈秋,通國之也。使弈秋學(xué)二人并。其一人,惟弈秋之為聽;一
人雖聽宅,一心以為有鴻鶴將至,思推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xué),o為是其
智弗若與?日:。
64.請按原文填空。
65.朗讀下面的句子時,你認(rèn)為正確的一種朗讀停頓是()。
A.使/弈秋/誨/二人弈B.使弈秋/誨二人弈
C.使/弈秋誨/二人弈
66.解釋文中加點詞語。
(1)使弈秋逅二人穿誨:弈:
(2)一人雖聽書之:
(3)思接弓繳而射之援:
67.為什么兩個人同時學(xué)下棋,后一個人卻不如前一個人呢?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宋人或得玉,獻(xiàn)諸子罕,子罕弗受。獻(xiàn)玉者日:“以示玉人,玉人以為寶也,故敢
獻(xiàn)之?!弊雍比眨骸拔乙圆回潪閷殻瑺栆杂駷閷?,若以與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p>
68.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的字。
(1)宋人更得玉()(2)子罕承受()
(3)冬以玉為寶()(4)敢敢獻(xiàn)之()
69.翻譯句子。
(1)以示玉人,玉人以為寶也,故敢獻(xiàn)之。
(2)若以與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
70.作者在文中褒揚的是誰?褒揚了他怎樣的精神品質(zhì)?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蚌方出曝,而鵡①啄其肉,蚌合而鉗質(zhì)其喙。鵡日:“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
蚌。''蚌亦日:”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鵑?!皟烧卟豢舷嗔睿瑵O者得而并禽之。
[注釋]①鵲(yu):鳥名,羽毛茶褐色,嘴、腿都很長,趾間無璞,常在水邊或田野中捕
食小魚、昆蟲和貝類。②鉗(qiGn):用東西夾住。
71.文中的“不雨”應(yīng)解釋為;“雨”本為名詞,但在本文中它作用。
72.“今日不出,明日不出”中是指“不出”。這個字的讀音是。
73.文中最后一句話中的“禽”的意思是。
74.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
相舍:__________
75.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1)蚌方出曝。
(2)漁者得而并禽之。
76.這個寓言故事后來被縮寫成了一個成語,這個成語是“,
文言文閱讀。
異日①者,更嬴②與魏王處京臺③之下,仰見飛鳥。更嬴謂魏王日:“臣為王引弓虛
發(fā)④而下鳥?!蔽和跞眨骸叭粍t射可至此乎?”更嬴日:“可。”
有間,雁從東方來,更嬴以虛發(fā)而下之。魏王日:“然則射可至此乎?"更嬴日:''此
孽也?!巴跞眨骸跋壬我灾俊睂θ?“其飛徐而鳴悲。飛徐者,故瘡?fù)匆?;鳴悲者,
久失群也。故瘡未息,而驚心未去也。聞弦音引而高飛,故瘡隕也。”
試卷第12頁,共26頁
I注釋]①異日:往時,從前。②更嬴(genglei):戰(zhàn)國時的名射手。③京臺:高臺。④虛
發(fā):只拉弓不放箭。
77.下列對加點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故瘩痛也瘡:傷。
B.先生何以儂之知:通“智”,智慧。
C.其飛徐而鳴悲徐:緩慢。
D.引弓虛發(fā)引:拉。
78.翻譯畫線的句子。
79.下列對文章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與其說更羸箭術(shù)高超,倒不如說他善于觀察,勤于分析,因此才會有如此令人驚嘆
的表現(xiàn)。
B.更羸之所以能虛射下飛鳥,是因為這只鳥舊傷在身,離群單飛,內(nèi)心驚惶不安。
C.更羸對魏王說自己能夠引弓虛發(fā)射下飛鳥,魏王從一開始就對他的說法和箭術(shù)深信
不疑。
D.從這則文言文中可以得出的一個成語是“驚弓之鳥”,用來比喻受過驚嚇,遇到一點
情況就惶恐不安的人。
文言文閱讀
孔子?xùn)|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兒日:“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yuǎn)。
一兒以日初出遠(yuǎn),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日:”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yuǎn)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日;”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yuǎn)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日:“孰為汝多知乎?”
80.解釋加點的字
(1)日初出迨迨涼涼()
(2)孔子不能自也()
81.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對的畫7”,錯的畫“x”。
(1)“一兒/以日/初出遠(yuǎn),而日/中時近/也''這句話朗讀時的停頓完全正確。()
(2)“孰為汝多知乎?”本句采用反問的形式表現(xiàn)出兩個小孩的天真可愛。()
(3)本文選自《列子?湯問》,主要通過對人物的動作描寫來表現(xiàn)人物,展開故事情節(jié)。
()
82.下列名言警句中,最能表明孔子在本文中的態(tài)度的一項是()
A.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
B.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C.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D.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文言文閱讀
孔子?xùn)|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兒日:“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yuǎn)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yuǎn),而日中時近也。
兒日:”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孟,此不為遠(yuǎn)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日:“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yuǎn)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日:“孰為汝多知乎?”
83.解釋加點的字。
⑴見兩小兒舉斗()
⑵孔子不能決也()
84.下列各句沒有使用修辭方法的一項是()
A.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
B.一兒以日初出遠(yuǎn),而日中時近也。
C.孰為汝多知乎?
85.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對的畫“卻,錯的畫“X”。
(1)“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yuǎn)也。''這句話朗讀時的停頓完全正確。()
(2)本文選自《列子?湯問》,主要通過對人物的對話描寫來表現(xiàn)人物,展開故事情節(jié)。()
(3)“孔子不能決也。'‘一句讓我們感受到孔子“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態(tài)度。()
課內(nèi)閱讀。
孔子?xùn)|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日:“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yuǎn)也?!?/p>
試卷第14頁,共26頁
一兒以日初出遠(yuǎn),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日:”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yuǎn)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日:“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yuǎn)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日:“孰為汝多知乎?”
86,“探湯”的意思是:決”的意思是
87.“孰為汝多知乎?”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8.文中兩小兒在爭論什么問題?請用簡潔的語言回答。
閱讀文言文?完成習(xí)題。
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扁鵲日:“君有疾在媵理,不治將恐深?!盎负钊眨骸肮讶?/p>
無疾。''扁鵲出,桓侯日:“醫(y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
89.文中“桓侯”指,“寡人”指。
90.“醫(y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這句話的意思是:.
文言文閱讀。
梟①將東徙
梟逢鳩②。鳩日:“子將安之?梟日:“我將東徙。”鳩日:“何故?”梟日:“鄉(xiāng)
人皆惡我鳴,以故東徙。”鳩日:“子能更嗚,可矣;不能更鳴,東徙,猶惡子之聲。”
[注釋]①梟:一種兇猛的鳥。②鳩:一種鳥,形狀像鴿,有斑鳩、山鳩等。
9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意思。
(1)鳩日:“子將家之?”()()
(2)我將東餒。()
(3)不能更鳴,東徙,猶惡子之聲。()()
92.用現(xiàn)代漢語解釋下列句子。
鄉(xiāng)人皆惡我鳴,以故東徙。
93.鳩對梟東徙持什么態(tài)度?用“—”在文中畫出相關(guān)的語句。
94.你對梟東徙持什么態(tài)度呢?請簡要闡述你的觀點與理由。
顧長康畫人
顧長康畫人,或數(shù)年不點目精。人問其故,顧日:“四體妍蚩,本無關(guān)于妙處,傳
神寫照,正在阿堵中?!?/p>
注釋:1目精:眼珠2斫蚩:美丑3阿堵:此處。
95.“本無關(guān)于妙處”正確的停頓是
A.本/無關(guān)于妙處B.本無/關(guān)于妙處C.本無關(guān)于/妙處
96.寫出下面帶點字詞的意思。
(1)率數(shù)年不點目精:人問其如
97.顧長康“不點目精”的原因是,這與成語
“"的意思相近。
文言文閱讀。
翠鳥移巢
翠鳥①先高作巢以避患,及生子,愛之,恐墜,稍下②作巢。子長羽毛,復(fù)益③愛
之,又更下巢,
而人遂得而取之矣。
【注】①翠鳥:即翡翠鳥,雄的叫翡,雌的叫翠,經(jīng)常棲息在水邊的樹洞內(nèi),捕食
昆蟲,小魚。
②下:靠下。③益:更加。
98.解釋句中加點的詞
翠鳥先高作巢以避審()()
99.思考:閱讀本文使你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
閱讀文言文《論語》(節(jié)選),回答文后問題。
《論語》(節(jié)選)
文段一子日:“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
不亦君子乎?”(《論語〃學(xué)而第一》)
文段二子日:“弟子人則孝,出則患,謹(jǐn)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xué)
文。"(《論語"學(xué)而第一》)
文段三子日:“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
學(xué)也已。"(《論語”學(xué)而第一》)
文段四子日:“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
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第二》)
試卷第16頁,共26頁
文段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第六》)
文段六子日:“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論語〃述而第
七》)
100.請試著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字的意思。
(1)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2)人不知而不
慍
(3)出則弟:(4)敏于事而慎于
言: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6)學(xué)而不厭:
101.請用原文語句回答問題。
(1)根據(jù)文段一,說說孔子認(rèn)為人生有哪些快樂。
(2)孔子認(rèn)為“好學(xué)”的表現(xiàn)有哪些?
102.請從以上文段中提取常用成語,不少于三個。
閱讀文言文《師曠論學(xué)》,回答文后問題。
師曠論學(xué)
晉平公問于師曠日:“吾年七十,欲學(xué),恐已暮矣!”師曠日:“何不炳燭乎?”
平公日:“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日:“盲臣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
好學(xué),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xué),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xué),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
昧行乎?”平公日:“善哉!”
103.解釋加點詞的意思
吾年七十,欲學(xué),恐已瞽矣:()
臣國之:()善哉:()
104.用“|”劃分畫線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
盲臣安敢戲其君乎
105.寫出文中師曠連續(xù)運用比喻的句子,并說出它們說明了什么道理。
匡衡勤學(xué)而無燭,鄰居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邑人大
姓文不識,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日:“愿得主人書遍讀
之?!敝魅烁袊@,資給以書,遂成大學(xué)。
106.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令仔居有燭而不邀
②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
③資給以書____________
④學(xué)成大學(xué)____________
107.番羽譯下面的句子。
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8.出自這個故事的一個成語是從字面上看,這個成語的意思
是,
現(xiàn)在用這個成語形容。
文言文閱讀
師曠論學(xué)
晉平公問于師曠日:“吾年七十,欲學(xué),恐巳叁矣。''師曠日:"暮,何不炳燭
E0頭^^白氣已日乎?“平公日:”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日:"盲臣
◎3~XbU氣曾國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xué),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xué),如日中
之光;老而好學(xué),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白令■日乎?”平公日:“蔓
哉!”
[注釋]①炳燭:點燭。②盲臣:師曠為盲人,故自稱為盲臣。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試卷第18頁,共26頁
109.解釋文中加橫線詞的意思。
⑴暮:⑵聞:(3)善:
110.用“廣劃分畫線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
盲臣安敢戲其君乎?
111.文中師曠連用了三個比喻,意在說明:
閱讀短文,完成練習(xí)。
園中有樹,其①上有蟀。蟀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②后也;螳螂偶然而至,
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③旁也;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④下也。此三者
皆務(wù)欲得其⑤前利,而不顧其⑥后之患也。
112.補全成語:螳螂捕蟬,..
113.這則寓言給你的啟示是:。
114.選段中的“其”分別指什么?
其:①②③④(5)(6)
115.解釋句中畫線詞。
(1)欲取蟬()(2)黃雀延頸欲啄螳螂()
文言文閱讀
割席分坐
管寧與華歆,俱與東漢末人。初,二人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視而不
見,與瓦石無異。華捉而見喜.竊見管神色,乃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①者
過門,寧讀如故,華廢書出現(xiàn)。寧割席分坐②,日:“爾非吾友也。”
【注】①軒冕:就單指車子。②寧割席分坐:后人以“管寧割席”、“割席分坐”俞朋友
絕交。
116.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也見管神色()又學(xué)同席讀書()
寧讀如敢()冬非吾友也()
117.翻譯文中加橫線的句子。
管揮鋤,視而不見,與瓦石無異。
118.管寧為何要和華歆斷交呢?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談?wù)勀愕目捶ā?/p>
讀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司馬光,字君實,陜州夏縣人也。父池,天章閣待制。光生七歲,凜然①如成人,
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饑渴寒暑。
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其
后京、洛②間畫以為圖。仁宗寶元初,中進(jìn)士甲科。年甫冠③,性不喜華靡,聞喜宴④
獨不戴花,同列⑤語之日:“君賜不可違。'‘乃簪一枝。
【注釋】①凜然:穩(wěn)重的樣子。②京、洛:指北宋時的開封和洛陽。③甫冠:指剛
滿20歲。④聞喜宴:朝廷賜宴新科進(jìn)士及諸科及第的人。⑤同列:這里指同年考中
進(jìn)士的人。
119.寫出下列加點詞的意思。
(1)退為家人講()(2)眾皆棄去()
(3)光持石擊甕破本()(4)同列埼之日()
120.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自是手不釋卷,至不如饑渴寒暑。
121.從文中看,司馬光是個怎樣的人?
孟母戒子
孟子少時①,誦②,其母方織③。孟子輟然中止④,乃復(fù)進(jìn)⑤。其母知其渲⑥也,呼
而問之:”何為⑦中止?”對臼:"有所失,復(fù)得⑧。‘'其母引⑨刀裂⑩其織,日:“此織
斷,能復(fù)續(xù)乎?“以此戒?t。自是之后頷孟子不復(fù)渲矣。
注釋:①少時:小時候。②誦:背誦,背書。③方織:正在織布。方,正。④輟然
中止:突然終止的樣子。輟,停止,廢止。⑤乃復(fù)進(jìn):然后再背誦下去。乃:于是,
就。復(fù):再,又。⑥渲:遺忘,忘記。⑦何為:即"為何”,為什么。⑧有所失,復(fù)
得:有的地方忘記了,后來又想起來了。⑨引:拿來,拿起。⑩裂:割斷。須:告
誡。磔是之后:從此之后。
122.結(jié)合注釋說說下面句子的意思。
其母引刀裂其織
123.孟母這樣做,是為了告誡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試卷第20頁,共26頁
閱讀文言文,完成各題
螭蛾傳
螃蜥者①,善負(fù)小蟲也。行遇物,輒(zhe)持取,昂其首負(fù)之。背愈重,雖困劇
不止也。其背甚澀,物積因不散,卒蹶仆②不能起。人或憐之,為去其負(fù)。茍能行,
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極其力不已。至墜地死。
今世之嗜(shi)取者,遇貨不避,以厚其室。不知為己累也,唯恐其不積。及其怠
而蹶也,釉(chCi)棄之,遷徙之,亦以病矣。茍能起,又不丈③,日思高其位,大其
祿,而貪取滋甚,以近于危墜,觀前之死亡不知戒。雖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
智則小蟲。亦足哀夫!
[注]①頗蜥.(fuban),一種擅長背負(fù)東西的小蟲。②跋仆(zhipu):跌倒③不艾
(yi):不停止。艾,停止。
124.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解釋有誤的是
A.遇貨不避,以厚其室厚:厚重
B.日思高其位,大其祿高:使……提高
C.人或伶之,為去其負(fù)或:有的
D.不知為己累也累:負(fù)擔(dān),累贅
125.下列加字用法與“其名人也,而智則小蟲”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僅有“敵船”為火所燒,隨波面逝
B.野芳發(fā)面幽香
C.二者不可得兼,舍魚面取熊掌也
D.千里馬常有,面伯樂不常有
126.關(guān)于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是通過蟆蜥的生活習(xí)性與嗜取者的行為做對比,揭示了那些貪得無厭的官吏的
最終下場就是自取滅亡。
B.靖蜥這種小動物就是喜歡背負(fù)東西,又喜歡往高處爬,用盡力氣也不停止。
C.貪官污吏們看到先前那些因貪財而自取滅亡的人卻不引以為戒,是因為他們是名人。
D.人們同情蟆蟋,為它們?nèi)サ舯成系臇|西,卻仍然不能改變它們的習(xí)性。當(dāng)它們能夠
行走時,又會像原來一樣地拿東西來背。
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
將至,思援①弓繳②而射之。雖與之俱學(xué),弗若之矣。
注釋:①援:拉。②弓繳:弓箭。
127.結(jié)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
A.誨:B.俱:
128.請翻譯句子大意: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
學(xué)習(xí)文言文,能更加了解中國文化的精髓,也能明白更多做人的道理。閱讀下面的這則
小故事,想想你能從中學(xué)到些什么。
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欲依附,歆輒①難之②。朗日:“幸尚寬,何為不
可?”后賊追至,王欲舍所攜人。歆日:“本所以疑,正為此耳③。既已納其自托④,
寧可以急相棄邪?”遂攜拯如初。世以此定華、王之優(yōu)劣。
【注】①輒:就。②難之:對這件事感到為難。③耳:罷了。④既已納其自托:既
然已經(jīng)接納了他來船上托身。
129.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字。
俁乘船避難俱幸西寬尚
后賊追至至___________攜拯如初初
130.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世以此定華、王之優(yōu)劣”一句的意思。
131.從文段內(nèi)容看,你認(rèn)為華歆、王朗誰優(yōu)誰劣?寫寫你的理由。
請你讀一讀下面的短文,回答文后的問題。
文侯①與虞人②期獵。是日,飲酒樂,天雨。文侯將出,左右日:“今日飲酒樂,
天又雨,公將焉之?”文侯日:“吾與虞人期獵,雖樂,豈可不一會期哉!”乃往,身自
罷之。
【注釋】①文侯:戰(zhàn)國時期魏國的國君。②虞人:古代掌管山林、打獵等事物的人。
132.解釋下面加點字的含義。
舉日()岸可不一會期哉()
133.用現(xiàn)代漢語說說劃線句的意思。
134.下面句子中蘊含的道理與本文相同的一句是:()
A.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葿.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
試卷第22頁,共26頁
C.人而無信,不知其可D.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學(xué)習(xí)文言文,技能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也可以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閱讀下面的語段,
回答問題。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1】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2】,諸兒競走取之,唯戎
不動。人問之,答日:“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比≈?信然。
【注釋】
[1]王戎,西晉瑯哪(今屬山東)人,自幼聰明過人,為''竹林七賢”之一。
[2]折枝:壓彎枝條。
135.解釋文中字和詞語的含義。
競:______________
信然:______________
136.用現(xiàn)代漢語說說劃線句子的意思。
137.讀了這個故事,你得到什么啟示?
請你讀一讀下面的短文,回答文后的問題。
王荊公不受紫團參
王荊公【1】病喘,藥用紫團山人參,不可得。時薛師政【2】自河?xùn)|還,適有之,
贈公數(shù)兩,不受。人有勸公日:“公之疾非此藥不可治,疾可憂,藥不足辭。”公日:
“平生無紫團參,亦活到今日?!本共皇堋?/p>
【注釋】【1】王荊公:即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學(xué)家,宋神宗熙寧年間任宰相,
封荊國公,因此世稱荊公?!?】薛師政:人名,即薛向,字師政,善于經(jīng)商和管理財務(wù)。
138.解釋下面加點字的含義。
諄有之()不活到今日()
139.用現(xiàn)代漢語說說劃線句子的意思。
140.下面哪個詞語不熊概括文中王安石的品質(zhì)?()
A.豁達(dá)樂觀B.清正廉潔C.嚴(yán)于律己D.寬宏大度
文言文閱讀
[甲]曾參,字子輿,事母至孝。參嘗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無措。望參不還,
乃嚙其指。參忽心痛,負(fù)薪以歸。跪問其故,母日:“有客忽至,吾嚙指以悟汝爾?!?/p>
【注】嚙(nie)咬
[乙]閔子騫事后母,絮騫衣以蘆花。御車,寒,失翱。父怒,笞之。后撫背,知
衣單。父乃去其妻,騫啟父日:“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愿大人思之?!备笐M而止,
后母改過。
【注】閔子騫(qian):姓閔,名損,字子騫,春秋時期魯國人。濟南的“閔子騫
路”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翱(yin):即韁繩。
141.解釋加點的詞語。
參嘗采薪山中嘗跪問其故故
閔子騫事后母事父怒,笞之笞
142.解釋畫線的句子。
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3.曾參與閔子騫都是的得意弟子。甲乙兩文都談了有關(guān)的問題。
144.你從這兩個故事中受到了怎樣的啟發(fā)?
文言文
愛蓮說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
愛蓮之出於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yuǎn)益清,亭亭凈植,可
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蓬,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
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節(jié)選自周敦頤《愛蓮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老年健康管理2025年長期照護(hù)服務(wù)模式與養(yǎng)老產(chǎn)業(yè)市場拓展策略分析及建議報告
- 新能源汽車用數(shù)據(jù)支撐分析試題及答案
- 電動汽車用戶行為分析的新視角試題及答案
- 汽車內(nèi)飾設(shè)計創(chuàng)新與消費者偏好研究報告
- 體育休閑廣場配套設(shè)施建設(shè)標(biāo)準(zhǔn)與規(guī)范評估報告
- 電動汽車?yán)m(xù)航能力提升的科學(xué)研究試題及答案
- 未來電動車的科研與教育合作新模式研究試題及答案
- 蕪湖理論考試試題及答案
- 教師反思與教育技術(shù)的結(jié)合應(yīng)用試題及答案
- 幼兒園簡單數(shù)學(xué)推理與觀察題目及答案
- 110kV電纜交流耐壓試驗方案
- 動力源開關(guān)電源說明書-dkd51系統(tǒng)維護(hù)手冊
- 手弧焊的基本操作
- 新概念英語青少版-2B全單元課件-unit-25(共32張)
- 初中八年級上冊信息技術(shù)《用Python編程》教學(xué)設(shè)計
- 施工項目安全交底確認(rèn)書
- 國際機票后端引擎緩存系統(tǒng)架構(gòu)
- 貴州干部履歷表(2023版)
- 消火栓月檢查表
- 高血壓腦病-PPT課件
- 人防工程竣工資料(全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