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五校2021-2022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1頁
遼寧省五校2021-2022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2頁
遼寧省五校2021-2022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3頁
遼寧省五校2021-2022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4頁
遼寧省五校2021-2022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2022學年度上學期期末考試高一年級歷史科試卷一、選擇題1.殷墟,是中國商朝后期都城遺址,位于河南省安陽市。20世紀國家文物考古工作隊曾在殷墟進行了多次考古發(fā)掘、清理。當時出土的物品可能有A.刻有諸侯納貢的畫像磚 B.刻有卜辭的甲骨C.精美的“帛書”和“帛畫” D.各類青銅器和鐵犁【答案】B【解析】【詳解】刻有卜辭的甲骨是商朝官員迷信天命的舉措,B正確;材料中的“諸侯納貢”在西周,帛書和帛畫出現(xiàn)在春秋,畫像磚是秦漢以來的物品,排除A、C;鐵犁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出現(xiàn)的,排除D。2.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時候,不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還更進一步把本族來源與黃帝族系聯(lián)系起來都自認是黃帝族的后裔。這主要反映出當時A.黃帝地位得到各族公認 B.宗族觀念逐漸強化C.民族認同意識正在形成 D.世襲制度不斷延續(xù)【答案】C【解析】【詳解】由材料可知夏、商、周三族把本族來源與黃帝族系聯(lián)系起來,都自認是黃帝族后裔,具有民族認同的意識,C項正確;材料強調各族與黃帝的血緣關系而非黃帝地位,排除A項;材料強調的是民族觀念而非宗族觀念,排除B項;夏、商、周三族之間沒有世襲,排除D項。故選C項。3.以下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時代特征示意圖,圖示中“大變革”處的內容應是A.國家產生 B.文明起源 C.政權分立 D.諸國變法【答案】D【解析】【詳解】據(jù)材料“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大變革”并結合所學可知,春秋戰(zhàn)國時期,隨著鐵器和牛耕的使用推廣,大大的提高了生產效率,使個體生產成為可能。戰(zhàn)國時期,各國為了富國強兵,實行變法,確立了土地私有制,社會制度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D符合題意;夏朝時期國家產生,A錯誤;文明起源是遠古時期,B錯誤;政權分立是指國家分裂,出現(xiàn)了多個政權并立,與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不符,C錯誤。4.《史記》記載:“秦王發(fā)圖,圖窮匕首見……(荊軻)乃引其匕首以擲秦王,不中,中銅柱?!鄙綎|嘉祥武氏祠的漢代畫像石《荊軻刺秦王》(下圖)再現(xiàn)了這一場景?!妒酚洝酚涊d和這塊畫像石在()A.描繪上是一致的 B.形式上是一致的 C.風格上是一致的 D.主題上是一致的【答案】D【解析】【詳解】試題分析:《史記》的記載和漢代畫像石的描繪不完全一致,《史記》的記載相對比較詳細,而漢代畫像石只是描述荊軻刺秦王的瞬間,故A項錯誤;《史記》是通過文獻記載,漢代畫像石是通過圖像形式表述,描繪形式不一致,故B項錯誤;《史記》站在官方立場,漢代畫像石從民間立場出發(fā),風格不一致,故C項錯誤;兩則史料都是描述荊軻刺秦王的史實,內容一致,故D項正確?!究键c定位】史學研究?史料解讀?史料的使用【名師點睛】史料根據(jù)使用價值可分為第一手資料(原始資料)和第二手資料(間接資料)。在歷史資料研究中,無論是文字的、還是實物的資料,凡是有當事人或親歷者根據(jù)親身經歷寫成或敘述的資料都可成為第一手資料。高考中常出現(xiàn)的傳說、竹枝詞和話本等文學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當時的社會狀況,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但使用時須用其他史料印證。5.“曹魏”政權位于下圖中的哪一區(qū)域A.A B.B C.C D.D【答案】A【解析】【詳解】依據(jù)圖示信息結合所學可知,A區(qū)域是“曹魏”政權,B區(qū)域是羌族統(tǒng)治區(qū)域,C區(qū)域是“蜀漢”政權,D區(qū)域是“孫吳”政權。故正確答案為A選項。6.詩詞歌賦既是歷代文人墨客詠懷、記游、言志的文學表現(xiàn)形式,也往往蘊含著豐富的社會歷史內容。下列文句,與商業(yè)經濟無直接關聯(lián)的是A.“九市開場,貨別隧分”(《西都賦》)B.“貝錦斐成,濯色江波”(《蜀都賦》)C.“經游(營)天下遍,卻到長安城”(《估客樂》)D.“岢峨大舶皎云日,賈客千家萬家室”(《廣州歌》)【答案】B【解析】【詳解】試題分析:題干中“與商業(yè)經濟無直接關聯(lián)”是解題的關鍵信息?!熬攀虚_場,貨別隧分”指的是政府對正規(guī)市場的管理,與商業(yè)經濟有一定的關聯(lián),故A項排除;“貝錦斐成,濯色江波”指的是蜀人織錦濯錦江中則錦色鮮艷,濯于他水,則錦色暗淡,也就是闡釋了織錦的技術,與商業(yè)經濟無直接關聯(lián),故B項正確;“經游(營)天下遍,卻到長安城”闡釋了商人經營范圍廣,長安成為全國重要的商業(yè)中心,故C項排除;“苛峨大舶映云日,賈客千家萬戶室”指的是明朝時期,廣州成為國際大都市,遠洋貿易方面,除了傳統(tǒng)的南洋和印度洋航線外,還開通了美洲和西歐航線,故D項排除。考點: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古代商業(yè)的發(fā)展?古代商業(yè)經濟的發(fā)展7.在事死如生的唐代中上層人士的墓葬中,陪葬的駱駝俑蔚成風尚。許多陶駱駝背上馱著絲綢,馭手幾乎都是表情各異的胡人,做工精美異常。由此可見,唐代A.海上絲綢之路暢通 B.民間制造瓷器技術高超C.漢藏文化交流頻繁 D.經濟交流影響社會習俗【答案】D【解析】【詳解】據(jù)材料“……陪葬的駱駝俑蔚成風尚。許多陶駱駝背上馱著絲綢,馭手幾乎都是表情各異的胡人,做工精美異?!笨芍?,陪葬的駱駝背上馱著絲綢,馭手幾乎都是表情各異的胡人,這反映了當時民族間經濟交流密切,也體現(xiàn)了經濟交流影響社會習俗,D符合題意;材料反映的是““……陪葬的駱駝……”,與海上絲綢之路無關,A錯誤;據(jù)所學可知,唐朝時期制陶業(yè)和制瓷業(yè)成為兩個獨立的部門,B說法與題意不符;材料沒有體現(xiàn)“漢藏文化交流頻繁”,C錯誤。8.在古代史家的筆下,大江之南的鄉(xiāng)村社會,“家給人足,居則有室,佃則有田,薪則有山,藝則有圃……婚媾依時,閭閻安堵,婦人紡織,男人桑蓬,臧獲服勞,比鄰敦睦?!痹摬牧戏从车霓r業(yè)經濟狀況是A.土地過度集中 B.有田者無力可耕C.小農戶個體經營 D.地權與勞動者契合【答案】C【解析】【詳解】試題分析:解題的關鍵是對題干中引文的準確理解與分析。題干中引文反映了人們對理想經濟形態(tài)的向往,也就是豐衣足食,安居樂業(yè),一種自然的較為淳樸的生活,與古代中國的小農經濟的模式狀態(tài)相符合,故C項正確;題干中只是談到人們“佃則有田”,而沒有闡釋土地過度集中,故A項排除;“家給人足,居則有室,佃則有田,薪則有山,藝則有圃”說明人們有力可耕,故B項排除;題干中地權依然三是地主階級,作為勞動者的農民,兩者是無法契合。故D項排除??键c: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發(fā)達的古代農業(yè)?小農經濟9.“神宗既用王安石為參知政事,安石為帝言天下財利所當開辟斂散者,帝然其說,遂創(chuàng)立制置三司條例司”“以通天下之利”。這說明,王安石變法初期的改革重點在于A.分散宰相權力 B.加強皇權C.加強軍事實力 D.增加財政收入【答案】D【解析】【詳解】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正確解讀材料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由“安石為帝言天下財利所當開辟斂散者,低然其說,遂創(chuàng)立制置三司條例”可以分析出王安石初期的變法是為了增加政府的收入的,故本題答案選D項。分割宰相權力不是王安石變法的內容,A項不選;題干中沒有涉及皇權的變化,B項不選;材料中體現(xiàn)的是財政,不是加強軍事實力,C錯誤?!究键c定位】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王安石變法·重點內容【名師點睛】王安石變法的目的①直接目的:為了富國強兵,改變積弱的局面。②根本目的:為了挽救北宋統(tǒng)治危機,鞏固封建統(tǒng)治秩序。王安石變法的內容:①富國之法:為改變積貧的局面——政策、措施:青苗法、農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稅法、均輸法等。②強兵之法:為改變積弱的局面——措施:保甲法、保馬法、將兵法和設軍器監(jiān)。③取士之法:關注人才的選拔、培養(yǎng)和使用——措施:改革科舉制度,整頓太學,惟才用人。本題是從王安石變法中增加財政收入角度考查的,通過材料的解讀選出正確答案不難。10.明代六部不必聽命于內閣,而內閣非六部不能行事,于是內闊力圖控制六部,六部則鉆內閣沒有法定地位和權力的空子,內閣與六部之間經?;幮坶L。這反映出,在明代A.中央行政關系紊亂B.皇帝制度已成為擺設C.君主專制統(tǒng)治加強D.地方高度集權于中央【答案】C【解析】【詳解】內閣與六部之間互爭雄長的原因是由于內閣沒有法定地位,而不是由于中央行政關系紊亂和皇帝制度已經成為擺設,故排除A、B項;沒有法定地位的內閣之所以能夠與六部互爭雄長,主要是因為內閣是皇帝的顧問咨詢機構,輔助皇帝處理政務,體現(xiàn)了君主專制統(tǒng)治的加強,故選C項;題意反映了中央政治制度的特點,沒有涉及到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變化,不能體現(xiàn)地方高度集權于中央,故排除D項。【點睛】明代內閣始終不是中央一級正式機構,內閣的權力來源是君權,所以內閣的設立表明了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而非削弱。11.清朝入關后,迅速占領北京,逐漸建立起對全國的統(tǒng)治。這里的“關”是指A.潼關 B.關中 C.嘉峪關 D.山海關【答案】D【解析】【詳解】結合所學內容可知,建立清朝的是興起于東北地區(qū)的女真族,所以清朝入關是通過山海關,而非潼關、關中和嘉峪關,D項正確,排除ABC項。故選D項。12.下表是某同學整理的大事年表。這些事件反映的主題是時間事件1662年鄭成功收復臺灣1683年清朝設立臺灣府,隸屬福建省1689年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1727年雍正帝設立駐藏大臣1762年乾隆帝設立伊犁將軍1624~1771年后金和清朝在蒙古族地區(qū)建立并完善盟旗制度A.國家疆域的奠定 B.抗擊外國的侵略C.君主專制的加強 D.統(tǒng)治危機的初顯【答案】A【解析】【詳解】據(jù)表格可知,反映的是清朝對東南海域、東北邊境、北方、西北和西部邊疆地區(qū)的管理,有利于清朝疆域的奠定,A項正確;B項只符合“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排除B項;君主專制的加強在表格未體現(xiàn),排除C項;D項只符合“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排除。故選A項。13.如圖是某同學課堂筆記,根據(jù)筆記內容,他學習的主題是A.宋代的農業(yè) B.唐朝的金融 C.元朝的外貿 D.明朝的經濟【答案】D【解析】【詳解】玉米是明朝傳入中國的,材料中雇傭關系的出現(xiàn)也是在明朝,故D項符合題意;ABC項時間不符合,排除。14.1821—1850年,清代史籍著述出現(xiàn)重大變化:由??惫偶D向研究本朝掌故,尋求經世之道;隨著邊患加劇,著意邊疆地理研究;伴隨西方殖民者東來,重視研究外國史地,譯介西方書刊。這種變化主要反映了人們A.關注社會現(xiàn)實及世界形勢B.改變了傳統(tǒng)治史方法C.轉向對本朝邊疆史地研究D.掙脫了文字獄的枷鎖【答案】A【解析】【詳解】由材料可知,“尋求經世之道”、“著意邊疆地理研究”、“重視研究外國史地、議介西方書刊”這種變化主要是因為“尋求經世之道”“邊患危機”“西方殖民者東來”等,這反映了人們關注社會現(xiàn)實和世界形勢,故選A。材料中未體現(xiàn)對傳統(tǒng)史學之法的改變,排除B項;C項與材料不符。D項在材料中未體現(xiàn)?!究键c定位】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向西方學習【名師點睛】本題考查考生閱讀和獲取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本題以近代中國清代史籍著述出現(xiàn)重大變化,考查學生對清末代中國應對社會形勢的變化而進行的調整。15.兩次鴉片戰(zhàn)爭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中,西方列強把開放通商口岸作為主要內容,反映了其發(fā)動戰(zhàn)爭目的是A.打開中國市場B.報復中國的閉關政策C.建立軍事基地D.為資本輸出創(chuàng)造條件【答案】A【解析】【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工業(yè)革命后列強急需市場和原料,而只有開放通商口岸才能打開中國的市場,故本題答案選A項;B項C項與鴉片戰(zhàn)爭無關;D項是甲午中日戰(zhàn)爭之后的。點睛:結合工業(yè)革命后資本主義發(fā)展的需求(市場和原料)和鴉片戰(zhàn)爭的根本原因進行分析即可。16.下面所列內容為近代中國某歷史事件的信息,據(jù)此判斷該事件是●農民階層的救亡圖存運動●提出“扶清滅洋”的口號●以反帝為核心目標,具有盲目排外的色彩A.禁煙運動B.太平天國運動C.洋務運動D.義和團運動【答案】D【解析】【詳解】義和團運動的口號是“扶清滅洋”,故D項正確;A不是農民階級活動;B是推翻清王朝為目的;C是地主階級活動。

17.近代前期中國有份《盟約書》表示為保衛(wèi)國土,“萬死不辭”,“縱使片土之剩,一線之延,亦令保全,不令倭得”。文中所要保全的國土是A.香港 B.東北 C.臺灣 D.南京【答案】C【解析】【詳解】“萬死不辭”,“縱使片土之剩,一線之延,亦令保全,不令倭得”。是指《馬關條約》割讓臺灣,因此與臺灣有關,C正確。18.“辛亥革命……為2132年的歷史打了一個用鐵和血鑄成的句號。只有漫長的歷史才能稱量出這個句號的真正意義和重量?!边@一結論基于辛亥革命()A.建立了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 B.動搖了清朝統(tǒng)治的政治基礎C.結束了國家被奴役的屈辱歷史 D.結束了君主專制制度【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jù)“為2132年的歷史打了一個用鐵和血鑄成的句號”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里計算的2132年是從君主專制確立至1912年算起的,因此這一結論的立足點是辛亥革命結束了君主專制,D正確;1905年中國同盟會是第一個資產階級政黨,排除A;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tǒng)治,排除B;辛亥革命并未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排除C。19.五四運動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起點。下列表述中可以作為這一觀點依據(jù)的是五四運動A.傳播了愛國主義和民主共和的思想觀念B.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tǒng)治C.宣告了中國人民維護國家主權堅強決心D.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做了準備【答案】D【解析】【詳解】五四運動后馬克思主義廣泛傳播,為中國共產黨成立準備了思想基礎,D項正確;五四運動傳播了愛國精神,但沒有傳播民主共和思想,排除A項;北伐戰(zhàn)爭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tǒng)治,排除B項;材料與維護主權無關,排除C項。故選D項?!军c睛】20.井岡山精神的內涵是“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于勝利”。其中“敢闖新路”主要體現(xiàn)在A打土豪,分田地B.工農武裝割據(jù)C.糾正“左”傾錯誤D.開展武裝斗爭【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jù)“井岡山精神”可知,時間是井岡山時期,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井岡山時期毛澤東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即工農武裝割據(jù)理論,故答案為B項。A項,體現(xiàn)的是依靠群眾,排除。C項,糾正“左”錯誤的會議最早為遵義會議,遵義會議是在長征路上所開的具有轉折意義的會議,與井岡山時期時間不符,排除。D項,開展武裝斗爭與“敢闖新路”不符,排除?!军c睛】需要掌握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的時間,解題關鍵是抓住關鍵信息“井岡山精神”判斷出時間,結合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的時間即可得出答案。21.國民政府與美國簽訂《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后,中共中央于1947年2月1日發(fā)表聲明:“對于1946年1月10日以后,由國民黨政府單獨成立的一切對外借款,一切喪權辱國條約及一切其他上述的協(xié)定諒解……本黨在現(xiàn)在和將來均不承認,并決不擔負任何義務?!边@一聲明A.說明中共“另起爐灶”方針開始實行B.是新中國獨立自主外交政策的體現(xiàn)C.結束了舊中國屈辱外交的歷史D.認為國民黨政府是在出賣國家利益【答案】D【解析】【詳解】試題分析:根據(jù)“1947年2月1日”可知此時還處于國共內戰(zhàn)時期,即解放戰(zhàn)爭時期,ABC都發(fā)生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均排除。根據(jù)“一切喪權辱國條約”等可知當中國共產黨認為國民黨政府是在出賣國家利益,故選D。考點: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解放戰(zhàn)爭22.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中國各地迅速掀起抗日救國的浪潮。處于抗日前線的東北部分愛國官兵和各階層群眾,首先展開了英勇的斗爭。中國共產黨堅決主張對日抗戰(zhàn),并在東北組織游擊隊,開展抗日游擊戰(zhàn)爭。這表明“十四年抗戰(zhàn)”的說法A.體現(xiàn)了全國抗戰(zhàn)的長期性B.主要著眼于抗戰(zhàn)的完整性C.強調了東北抗戰(zhàn)的重要性D.突出了國民黨抗戰(zhàn)的貢獻【答案】B【解析】【詳解】中國提出十四年抗戰(zhàn)的說法主要是把抗日救亡運動包括在內,體現(xiàn)出抗戰(zhàn)的完整性,故B項正確;A、C和D均不是十四年抗戰(zhàn)正確表述。23.20世紀50年代,中國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參加日內瓦會議和萬隆會議并取得成功。這些成就A.消除了意識形態(tài)對外交的影響 B.體現(xiàn)了外交政策的獨立自主精神C.實現(xiàn)了不結盟外交的政策轉變 D.反映了中美關系從對抗走向緩和【答案】B【解析】【詳解】試題分析:題干敘述了現(xiàn)代中國50年代外交成果,這是現(xiàn)代中國獨立自主和平的外交基本原則指導下的外交成果,故50年代這些外交成果也正是現(xiàn)代中國獨立自主和平的外交政策的具體表現(xiàn),故B項正確;A項“消除了”說法與史實不符,說法是錯誤的;不結盟外交政策是現(xiàn)代中國80年代的外交政策,C項不符合題意;題干材料并沒有涉及中美關系,無法反映中美關系從對抗走和緩和,故D項錯誤??键c:現(xiàn)代中國的對外關系?新中國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動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4.下面是有關新中國成立初期工業(yè)總產值分布情況統(tǒng)計表(單位:%)。與圖中變化相關的是社會主義工業(yè)國家資本主義工業(yè)資本主義工業(yè)(自產自銷部分)公私合營加工訂貨1953年57.55.722.814.01954年62812.319.65.31955年67.716.113.23.01956年67.532.5……A.改革開放的實行B.社會主義改造的進行C.人民公社化運動D.“文化大革命”的爆發(fā)【答案】B【解析】【詳解】材料數(shù)據(jù)反映了到1956年新中國工業(yè)總產值當中社會主義工業(yè)比重最大,國家資本主義工業(yè)次之,這是社會主義改造確立公有制的結果,故B正確;當時尚未實行改革開放,故A排除;人民公社化運動開始于1958年,故C排除;“文化大革命”爆發(fā)于1966年,故D排除。25.下表是1952-1978年間我國各部門占國民收入份額的變化(%)。這一國民收入份額的變化,表明我國這一歷史時期年份195219571965197019751978農業(yè)57.746.8—46.240.437.832.8工業(yè)19.528.336.441.046.049.4其他產業(yè)22.824.517.418.616.217.8A.工業(yè)化進程較迅速 B.農業(yè)生產嚴重萎縮C工業(yè)產值翻了一番 D.第三產業(yè)不斷倒退【答案】A【解析】【詳解】依據(jù)材料來看,工業(yè)所占比重大幅度的增長,結合表格時間,可以得出這一時期我國工業(yè)化進程較為迅速,A正確;表格數(shù)據(jù)是所占百分比,不是產量數(shù)據(jù),B排除;工業(yè)所占比重增加不代表產值翻了一番,C排除;第三產業(yè)比重減少不代表總值減少,且過程是不斷起伏的,而不是一直減少,D排除。26.2021年10月25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聯(lián)合國合法席位50周年紀念日。50年前,新中國恢復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A.是“一邊倒”外交政策勝利 B.是中美關系正?;慕Y果C.是新中國國際影響力擴大的重要表現(xiàn) D.是霸權主義壽終正寢的結果【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1971年10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權利得到恢復,這是中國外交工作一次重大突破,是新中國國際影響力擴大的重要表現(xiàn),C項正確;新中國恢復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與“一邊倒”外交政策無關,排除A項;中美關系正?;l(fā)生于新中國恢復聯(lián)合國合法席位之后,排除B項;美國至今仍在推行霸權主義,排除D項。故選C項。27.2021年11月8日至11日,中國共產黨十九屆六中全會在北京舉行,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歷史上,中國共產黨審議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是在A.十一屆三中全會 B.十一屆六中全會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答案】B【解析】【分析】【詳解】據(jù)所學可知,1981年的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上中國共產黨審議通過了《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B項正確;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會議決定實現(xiàn)組織路線的撥亂反正,排除A項;1987年中共十三大召開,確定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總路線,與材料不符,排除C項;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與材料不符,排除D項。故選B項?!军c睛】28.1979年7月,中國通過了《中外合資經營企業(yè)法》,80年代相繼頒布《涉外經濟合同法》《外資企業(yè)法》和《中外合作經營企業(yè)法》等。這些文件的發(fā)布A.表明中國已經融入世界經濟體系B.主要是為了發(fā)展市場經濟C.增強了政府對外開放政策的可信度D.鞏固了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答案】C【解析】【詳解】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我國的對外開放。題干列舉的各項法律為我國在對外開放過程中與外商合資、經營等活動提供了規(guī)范,使之制度化、法律化,表明政府推進對外開放的決心。當時的中國剛剛實行改革開放,外界對此態(tài)度不明,制定這些法律可以減少外界疑慮,增強政府的可信度,能夠有效吸引外資。頒布這些法律正是為了更好地融入世界經濟體系,并非表明我國已經融入。發(fā)展市場經濟是最終目的,但題干只是強調完善對外開放的相關法律。故本題正確答案為C??键c: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對外開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對外開放【名師點睛】本題可以參照政治學科知識,我國的外商企業(yè)分為中外合資經營企業(yè)、中外合作經營企業(yè)和外資企業(yè)三種類型。我國的外資企業(yè)立法是伴隨著我國的改革和對外開放政策而逐步建立并不斷完善的,至今已形成較為完備的外資企業(yè)立法體系。二、多項選擇題29.某史學家說:“始皇時代……以一政府而統(tǒng)制方數(shù)千里之中國?!鼻厥蓟蕿椤敖y(tǒng)制方數(shù)千里之中國”采取的根措施有A.推行郡縣制 B.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C.統(tǒng)一文字 D.統(tǒng)一度量衡【答案】ACD【解析】【詳解】結合所學內容可知,秦朝建立后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廢除了分封制,實行郡縣制,統(tǒng)一了文字和度量衡,ACD項正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漢武帝時期采取的措施,與題意不符,排除B項。故選ACD項。30.歷史上的諸多民族不斷參與中華文化的構建與發(fā)展,為中華文化的發(fā)展注入動力和活力,豐富了中華文化的內涵。下列屬于少數(shù)民族制度建設成就的是A.猛安謀克制度 B.九品中正制 C.南北面官制度 D.三省六部制【答案】AC【解析】【詳解】結合所學內容可知,猛安謀克制度是女真族實行的制度,南北面官制度是契丹族建立的遼王朝實行的制度,AC項正確;九品中正制和三省六部制都是漢民族政權創(chuàng)立的制度,排除BD項。故選AC項。31.清朝加強邊疆管理的經驗值得借鑒,下列屬于清朝邊疆政策的是A.在蒙古族地區(qū)實行盟旗制度 B.設立宣政院直接管轄新疆地區(qū)C.在藏族地區(qū)冊封宗教領袖 D.在西南地區(qū)進行“改士歸流”【答案】ACD【解析】【詳解】結合所學內容可知,清朝為了加強對邊疆的管理,在蒙古族地區(qū)實行了盟旗制度,在藏族地區(qū)冊封宗教領袖,在西南地區(qū)實行“改土歸流”,ACD項正確;元朝設立宣政院管轄西藏地區(qū),排除B項。故選ACD項。32.“走向世界叢書”于20世紀80年代開始出版,所收著作記錄了近代國人親歷西方的見聞感言,如容閎的《西學東漸記》、康有為的《歐洲十一國游記》等,反響極大。該叢書的出版的目的是。A.為展現(xiàn)近代國人走出國門、了解世界的歷程B.改變了中國閉關鎖國、盲目自大的局面C.為中國改革開放、融入世界提供了歷史借鑒D.為開創(chuàng)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新局面【答案】C【解析】【詳解】20世紀80年代是改革開放初期,這些書籍的出版為人們融入世界提供了經驗,故C正確;結合“20世紀80年代、中國”這樣的時空信息,A是不是主要目的;B是影響,但書籍出版不足以改變國家局面,夸大了作用,過度解讀;材料與獨立自主無關,D錯誤。33.有人形象地說南京既是中國近代史的起點,也是中國近代史的終點。下列能夠反映這種說法的兩個歷史片斷是A.《南京條約》的簽訂 B.太平天國定都天京C.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 D.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答案】AD【解析】【詳解】1842年《南京條約》簽訂,標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而1949年4月23日南京的解放,標志新民主主義革命基本勝利,近代史結束,A、D正確;太平天國定都南京、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都不能作為近代史開端或者終結的標志,排除B、C項。故選A、D項。34.1937年4月,國共兩黨共祭黃帝陵。毛澤東撰寫祭文,寫到“各黨各界,團結堅固,不論軍民,不分貧富、民族陣線,救國良方,四萬萬眾,堅決抵抗……”文中倡導的“民族陣線”A.中日民族矛盾上升是其形成的根本原因B.同第一次國共合作形式結果相同C.抗戰(zhàn)期間始終得到國民政府的嚴格遵循D.自形成到抗日戰(zhàn)爭勝利一直存【答案】AD【解析】【詳解】根據(jù)材料及所學知識可知,隨著日本侵華的不斷深入,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這是“民族陣線”形成的根本原因,它自形成到抗日戰(zhàn)爭勝利一直存在,AD項正確;文中倡導的“民族陣線”指的是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此時處于國共第二次合作,采取的是黨外合作的方式,與第一次國共合作形式不同,排除B項;抗戰(zhàn)期間,國民政府始終沒有放棄反共,制造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排除C項。故選AD項。35.2021年9月,第八批在韓志愿軍烈士英靈及1226件相關遺物回到祖國懷抱。下列屬于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涌現(xiàn)出的英雄模范人物的是A.黃繼光 B.邱少云 C.楊根思 D.雷鋒【答案】ABC【解析】【詳解】根據(jù)所學可知抗美援朝的英雄在上甘嶺戰(zhàn)役中用胸膛堵機槍的黃繼光、因美軍燃燒彈發(fā)落在邱少云潛伏點附近,火勢蔓延全身,為避免暴露,放棄自救壯烈犧牲的邱少云和朝鮮戰(zhàn)場阻擊美軍南逃任務戰(zhàn)斗中犧牲的楊根思,ABC項正確;1962年雷鋒因公殉職,排除D項。故選ABC項?!军c睛】36.為完成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解決臺灣問題,中央政府提出的行之有效的方針政策有A.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高度自治B.1979年發(fā)表《告臺灣同胞書》,提出和平統(tǒng)一方針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