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厚煤層放頂煤采煤法_第1頁
第十一章厚煤層放頂煤采煤法_第2頁
第十一章厚煤層放頂煤采煤法_第3頁
第十一章厚煤層放頂煤采煤法_第4頁
第十一章厚煤層放頂煤采煤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一章厚煤層放頂煤采煤法第二篇采煤方法第一節(jié)根本特點和類型一、放頂煤采煤法根本特點放頂煤采煤法就是在厚煤層中,沿煤層〔或分段〕底部布置一個采高2~3m的長壁任務面,用綜合機械化采煤工藝進展回采,利用礦山壓力的作用或輔以人工松動方法使支架上方的頂煤破碎成散體后由支架后方〔或上方〕放出,并予以回收的一種采煤方法。1、一次采全厚放頂煤開采普通適用于厚度6~12m的煤層。優(yōu)點:掘進量小,設備少,系統(tǒng)簡單,消費集中。缺陷:煤質(zhì)軟時,兩巷維護困難。二、放頂煤采煤法根本類型2、預采頂分層網(wǎng)下放頂煤開采優(yōu)點:由于頂層鋪設金屬網(wǎng),可以減少放煤的含矸量。缺陷:開采頂分層后普通礦山壓力減弱,不利于頂煤的破碎,常有大塊煤需求人工預裂。普通適用于12m

以上、直接頂鞏固、瓦斯大的煤層。3、傾斜分層放頂煤開采當煤層超越15~20m以上時,可將煤層自頂板至底板分成8~12m的分段,然后自上而下依次進展放頂煤開采。普通適用于15m以上的緩斜煤層。第二節(jié)放頂煤開采的支護設備一、放頂煤液壓支架的特點和性質(zhì)1、有液壓控制放煤機構2、有強力可靠的二次破煤性能3、有推移后部保送機、清理后部煤的機構4、支架構造必需有較強抗扭和抗側(cè)向內(nèi)力的功能5、空間大、控頂距較大、頂梁較長6、有一定的防漏、防昌才干7、采高大約在2.5~3.0m之間8、有較大拉架力、拉架速度快、帶壓擦頂移架二、放頂煤液壓架分類1、按支架類型:掩護式、支掩式、支撐式、簡易式。2、按窗口位置:高、中、低三種放煤方式3、按保送機位置:單、雙保送機放頂煤液壓支架:掩護式(單保送機高位放煤、雙保送機低位放煤);支掩式(雙輸,保送機掩護梁開天窗(插服式,非插服式));支撐式;簡易式)單保送機高位放頂煤支架YFY3000—16/26單保送機高位放頂煤支架YFY3000—16/26特點:〔1〕支架構造簡單,采煤機割煤與放煤由一部保送機運出,端頭維護空間小,任務面整體布置與普通長壁任務面一樣,便于維護管理,減少事故發(fā)生〔2〕支架的長度較短,構造緊湊,穩(wěn)定性和封鎖性較好〔3〕掩護梁放煤口尺寸較大,有利于頂煤的放出,但放煤口位置高,丟煤多,采出率較低,煤塵大,支架通風斷面較小〔4〕由于頂梁短,放煤口位置距煤壁較近,因此對煤層冒放性的要求較高〔5〕放煤槽在放煤形狀時與底座成35°夾角,難以到達40°〔6〕采放用同一部保送機,不能平行作業(yè),影響產(chǎn)量的提高雙保送機中位放頂煤支架雙保送機中位放頂煤支架特點:〔1〕支架穩(wěn)定性和密封性好,抗偏載和抗扭才干大,不易損壞〔2〕放煤口距煤壁遠有助于任務面前方頂煤的維護〔3〕由于采煤和放煤運用兩部保送機,可實現(xiàn)采放平行作業(yè),實現(xiàn)高產(chǎn)高效〔4〕放煤口位置較高,丟煤多,采出率較低,煤塵較大〔5〕后保送機放在支架底座上,后部空間有限,呵斥大塊煤經(jīng)過困難,移架阻力大〔6〕掩護梁不能擺動,二次破煤才干差雙保送機低位放頂煤支架〔FZ3000-15/30型放頂煤支架〕雙保送機低位放頂煤支架特點:〔1〕由于具有延續(xù)的放煤口,放煤效果好,采出率高;〔2〕頂梁長,放煤口距煤壁遠,經(jīng)頂梁反復支撐,使頂煤充分破碎,對放煤極為有利;〔3〕后保送機沿底板布置,浮煤容易排出,移架輕快,同時尾梁插板可以破碎大塊煤,放煤口不易堵塞;〔4〕低位放煤,煤塵小,有利于降塵;〔5〕支架的穩(wěn)定性差。輕型放頂煤液壓支架輕型放頂煤液壓支架特點:〔1〕支架構造簡單、緊湊,分量輕,便于拆裝運輸;〔2〕支架空間較大,便于清理浮煤和拆裝檢修后部保送機;〔3〕支架穩(wěn)定性好,造價低;〔4〕單鉸接輕型放頂煤液壓支架,具有較高的封鎖才干,能較好地處理“三軟〞煤層和較薄的厚煤層綜放開采端面易冒落的問題。輕型放頂煤液壓支架的適用條件:〔1〕煤層普氏系數(shù)f<2.5,來壓強度不大,煤層厚度3~8m,煤層傾角<25°;〔2〕任務面尺寸較小,斷層較多,地質(zhì)條件較為復雜的任務面;〔3〕邊角煤或煤柱的開采,厚度不穩(wěn)定的煤層,較薄厚煤層。第三節(jié)放頂煤任務面礦壓顯現(xiàn)特點及頂煤破碎機理一、巖層活動及礦壓顯現(xiàn)特點放頂煤開采時,由于煤層一次采出厚度的增大,直接頂?shù)目迓涓叨瘸杀短砑?,可達煤層采出厚度的2.0~2.5倍,其中1.0~1.2倍范圍內(nèi)的直接頂為不規(guī)那么垮落帶,而在上位直接頂中那么構成某各暫時性“小構造〞,其活動可對采場呵斥明顯影響。綜放采場上方仍可構成穩(wěn)定的“砌體梁〞式根本頂構造,如圖,但其構成的位置遠離采場。上位直接頂中可方式“半拱〞式小構造,并與其上的“砌體梁〞構造相結合,共同構成綜放開采覆巖構造的根本方式。由于松軟頂煤的參與,綜放支架阻力通常不大于分開采的支架阻力。綜放根本頂初次來壓與分層開采相比步距增大,普通可達50m以上;周期來壓步距相對減少,約為其初次來壓步距的三分之一。二、頂煤破碎機理1、綜放開采時,實現(xiàn)頂煤的有效破碎和順利放出是放頂煤任務的中心問題,而頂煤的有效破碎又是頂煤順利放出的前提,同時也是支架選型不確定放頂煤工藝的根據(jù)。2、煤的普氏系數(shù)越小,有利于頂煤的放出;相反,f值越大,放煤效果越不理想。普通以為,煤的普氏系數(shù)f〈3的煤層更適宜放頂煤開采。3、頂煤的破碎是支承壓力。頂板運動及支架反復支撐共同作用的結果。4、支架對頂煤反復支撐的次數(shù)N與頂梁的長度L及采煤機截深B有關,可表示為:N5、根據(jù)頂煤的變形和破壞開展規(guī)律,沿任務面推進方向前將煤劃分為四個破壞區(qū),依次為:完好區(qū)、破壞開展區(qū)、裂隙發(fā)育區(qū)、垮落破碎區(qū)。第四節(jié)放頂煤采煤工藝一、放頂煤綜采主要工藝過程采煤機割煤:破煤和裝煤移架:維護端面穩(wěn)定用前探梁及時支護,后移架推移前部保送機:推移時保證保送機彎曲長度大于15m移后保送機:把后保送機移到規(guī)定位置放頂煤:翻開放煤口放頂煤〔放煤步距和放煤方式〕處置碎煤成拱、大塊煤堵口、頂煤過硬采煤機割煤→移架及時支護→推移前部保送機→拉后部保送機→翻開放煤口放頂煤。二、初采和末采放煤工藝1、初采目前在大多數(shù)綜放任務面,推出開切眼后及時放煤,根據(jù)采煤任務面頂板的構造和頂煤的性質(zhì),為減小初次放頂煤步距,提高初采回收率,常采用深孔爆破技術和切頂巷技術。2、末采在運用放頂煤開采技術初期,通常在任務面終了前20m左右鋪雙層金屬網(wǎng)停頓放煤,或使沿底板布置的任務面向上爬至頂板時終了,這樣呵斥了大量煤炭損失。為此,近年來在綜放開采的實際中普遍減少了不放煤的范圍,普通可提早10m左右停頓放頂煤并鋪頂網(wǎng)。三、放煤步距放煤步距:是指沿任務面推進方向前后兩次放煤的間距。大小對放煤的影響如圖11—9所示放煤過程中不能保證既不混矸又不丟煤,只是控制采出率和混矸率在一定范圍內(nèi)。放煤步距L=n×移架步距B閱歷:L=(0.15~0.21)h四、放煤方式延續(xù)放煤〔單輪〕和不延續(xù)放煤〔多輪〕,順序放煤和間隔放煤單輪順序放煤:見矸關門單輪順序多口放煤多輪順序放煤單輪間隔放煤〔圖11—10〕五、端頭放煤隨著任務面保送機和支架的不斷改良,使端頭設備布置也不斷更新。目前處理端頭放煤的途徑主要有以下三種:加大巷道斷面尺寸,機頭機尾置于巷道中,取消過渡支架;運用短機頭和短機尾任務面保送機或側(cè)卸式任務面保送機;采用帶有高位放煤口的端頭支架,實現(xiàn)端頭及兩巷放頂煤。第五節(jié)厚煤層放頂煤采煤法技術開展展望一、綜放開采的技術經(jīng)濟優(yōu)勢近年來綜放開采之所以成為我國高產(chǎn)高效礦井建立的重要技術途徑,是由于這種采煤方法不但符合我國國情(厚煤層產(chǎn)量占煤炭總量的41%),而且較厚煤層分層開采和單一煤層綜采有明顯的技術和經(jīng)濟優(yōu)勢1、順應性強綜放開采實現(xiàn)了緩傾斜特厚煤層的一次采全厚開采和急傾斜特厚煤層的程度分段開采,對地質(zhì)條件的順應性較分層綜采和單一煤層綜采更強。順應于煤層厚度變化大、頂?shù)装迤鸱黄?、斷層構造多以及其他地質(zhì)條件變化的不穩(wěn)定煤層。2、產(chǎn)量高綜放開采一次開采厚度大幅度添加,煤層開采強度加大,實現(xiàn)了垂直集中消費,而且低位放項煤支架任務面有兩個出煤點,在同樣任務面長度和任務面推進速度的情況下,綜放開采較分層綜采和單一煤層綜采任務面的單產(chǎn)可以成倍地增長〔舉例〕。3、本錢低綜放開采較分層綜采的巷道掘進率低,任務面壽命長,搬家次數(shù)少,有利于接續(xù),噸煤設備投入費用少;任務面資料、電力耗費少;因此任務面直接本錢大大降低。綜放開采的噸煤本錢可比分層綜采的本錢降低10元/t以上,因此礦井的經(jīng)濟效益可以明顯提高。二、主要存在的技術問題1、煤炭采出率低工藝、初末采、端頭、巷頂煤、煤柱等損失。2、放頂煤開采瓦斯積聚問題絕對瓦斯量、采空區(qū)瓦斯3、放頂煤開采發(fā)火問題均壓、注氮、灌漿4、放頂煤開采煤塵問題割煤、放煤、漏煤綜合防塵〔注水、各種噴霧〕三、開采技術條件與措施1、采煤系統(tǒng)圖11-12厚煤層綜采放頂煤采煤法回采任務面巷道布置與普通綜采回采任務面巷道差別不大。假設頂煤中瓦斯含量較高,可沿任務面頂板布置一條瓦斯排放巷,采用一進二回的E形巷道布置。放頂煤任務面的支承壓力和頂板的運動是頂煤破碎的主要力源,任務面長度過短和過長都不利于頂煤的破碎,任務面普通確定在80m<任務面<200m。綜采放頂煤任務面延續(xù)推進長度確實定,應思索地質(zhì)條件、任務面搬遷、任務面初末采的損失、自然發(fā)火等要素的影響,因此綜采放頂煤任務面的延續(xù)推進長度普通不宜小于800~1000m,兗州礦區(qū)綜采放頂煤任務面的延續(xù)推進長度多在2000m左右。2、任務面長度及推進長度〔1〕煤層厚度一次采出的煤層厚度以6~8m為佳。預采頂分層綜采放頂煤開采時,最小厚度為7~8m.〔2〕煤層硬度普氏系數(shù)普通f≤3〔3〕煤層傾角煤層傾角不宜過大,普通<25o〔4〕煤層構造〔5〕頂板條件〔6〕地質(zhì)構造〔7〕自然發(fā)火、瓦斯及水文地質(zhì)條件3、適用條件四、展望在“十一五〞期間,綜放開采技術將會獲得較快開展1、綜放任務面年產(chǎn)將在500萬噸的根底上,到達700萬噸以上。2、任務面將在實現(xiàn)采、放、運自動化程序控制的根底上,實現(xiàn)整個任務面的自動化控制。3、復雜厚煤層的系列輕放支架及配套配備將得到進一步開展,以擴展綜放開采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