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典閱讀、創(chuàng)意表達與人格養(yǎng)成-經(jīng)典閱讀與人格養(yǎng)成工作室參加2023年吉林省初中語文學科教研工作交流會側記_第1頁
經(jīng)典閱讀、創(chuàng)意表達與人格養(yǎng)成-經(jīng)典閱讀與人格養(yǎng)成工作室參加2023年吉林省初中語文學科教研工作交流會側記_第2頁
經(jīng)典閱讀、創(chuàng)意表達與人格養(yǎng)成-經(jīng)典閱讀與人格養(yǎng)成工作室參加2023年吉林省初中語文學科教研工作交流會側記_第3頁
經(jīng)典閱讀、創(chuàng)意表達與人格養(yǎng)成-經(jīng)典閱讀與人格養(yǎng)成工作室參加2023年吉林省初中語文學科教研工作交流會側記_第4頁
經(jīng)典閱讀、創(chuàng)意表達與人格養(yǎng)成-經(jīng)典閱讀與人格養(yǎng)成工作室參加2023年吉林省初中語文學科教研工作交流會側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經(jīng)典閱讀、創(chuàng)意表達與人格養(yǎng)成初中語文學科教研工作交流會側記2023年3月15日,經(jīng)典閱讀與人格養(yǎng)成工作室主持人石馨老師帶領工作室四位校內成員,參加了在延吉市第九中學舉辦的2023年吉林省初中語文學科教研工作交流會。15日上午,交流會的會議流程是四節(jié)優(yōu)秀案例點評和設計分享以及四節(jié)指向中考復習策略的微論壇。老師們就初中語文教學中的熱點和難點問題,向我們示范了“教學評一體化”的高質量實施策略,引領我們跟得上未來語文教學的新趨勢。15日下午,會議流程為現(xiàn)場課例觀摩與點評。與會老師共同學習了延吉市第九中學張蕊老師的《關雎》一課。張老師圍繞核心問題——這是一個怎樣的愛情故事,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與同學們探討君子和淑女的形象。工作室成員吉林省第二實驗學校付穎老師代表工作室講授部編版教材九年級下冊的作文課《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從付穎老師接到通知、確定課題到正式授課的半個月左右的時間里,工作室主持人石馨老師組織工作室全體成員做《經(jīng)典閱讀、創(chuàng)意表達與人格養(yǎng)成》集體研修和主題培訓。此后,石馨老師與付穎老師一起備課研課、確定思路、分析細節(jié)、聽試講課、評課議課、電話溝通、賓館改稿……累計指導近20小時。付穎老師的課堂上,我們收獲了與會老師的掌聲和贊嘆;更收獲到了短短的45分鐘里,學生向經(jīng)典作品取經(jīng)后,在現(xiàn)場習作中的創(chuàng)意表達。課后,付穎老師說:“這節(jié)課讓我有一種在課堂上與學生學習的暢快感,有如魚得水的滿足感,有做語文老師的幸福感?!币韵聻楦斗f老師《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一課的教學實錄:師:上課。同學們好!生:老師好!師:請坐!能有這樣一個機會和同學們一起來學習語文,心里很緊張,但是也很高興。這節(jié)課上我們要交流的內容是《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它是九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作文訓練內容。老師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是怎樣來理解“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什么是“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生:就是在表達的過程當中,具有自己獨特的一些創(chuàng)意和新意。師:有獨特的創(chuàng)意,獨特的新意,我很喜歡這個說法,其他的同學呢?生:應用一些獨特的寫作方法,或者是一些詞語。師:謝謝!獨特的詞語,獨特的寫作方法。我們來看一下,創(chuàng)意、創(chuàng)意,“意”這個字我們不能滑過去,這個字在《說文解字》當中怎么解釋的呢?《說文解字》中說:“意:志也。從心,察其言而知其意也。”什么意思呢?我覺得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首先要有心動的感覺。舉一個不太恰切地表達,就像君子遇到淑女一樣,如果不心動,我們很難寫出讓別人讀起來心動的文章,這個大家認同不?生:認同。師:其實所謂“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就是要有專屬于自己的想法。那么接下來老師想問大家第二個問題,如果我們要想學習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你認為我們應該到哪里取經(jīng)呢?同學們隨便說說。生:到自己感興趣的地方去。師:好,你感興趣的地方是哪里?生:比如說玩的地方,或者是比較新奇的地方。師:如果延吉有一個新奇的地方會激起你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這個地方是哪里呢?生:我覺得可能是一個新開的娛樂場所,或者是類似于劇本殺、密室逃脫之類的地方。師:這個在長春也有,所以我覺得應該是有延吉特色的地方。剛才我們說何謂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是專屬于你的想法。對于一個城市而言,它的有創(chuàng)意應該是它本地最民族的、最樸素的東西,是不是?那么我們再想,到哪里去取經(jīng)來實現(xiàn)我們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呢?如果不去延吉的某個地方,還去哪里?生:可以去我們感興趣的地方。師:你們感興趣的地方。請坐!其實我們完全可以向經(jīng)典作品那里取經(jīng)。經(jīng)典作品就是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我相信同學們一會兒會認同我這個說法。我們來看,這張幻燈片里面呈現(xiàn)的是我們從七年級到九年級六冊教材當中的經(jīng)典作品,老師根據(jù)自己的想法,做了一些選擇。我想問問同學們,在這些篇章當中,如果從表達自己的想法最有創(chuàng)意這一點,你首推誰?生:我覺得最有創(chuàng)意表達的是老舍《濟南的冬天》,他說“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我們可以看出來這個表達它是非常有特色的,他說那點小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就是有一種擬人的感覺,很可愛。師:說得特別好。她認為老舍《濟南的冬天》,就是最有老舍特色的創(chuàng)意表達,她已經(jīng)用行動證明了,因為她能把這里面的話能夠記得非常清楚,這是獨屬于老舍筆下的《濟南的冬天》。再找同學說說。生:我覺得是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其中有一段說史鐵生坐在床上,看見窗外的樹葉刷刷地落下,這個時候母親進來了,母親擋在了窗前。史鐵生并沒有寫出母親告訴他不要看了,而是說擋著,一種默默無聞的母愛。師:她呈現(xiàn)了這部作品當中的一個細節(jié),母親擋在了窗前,是因為外面的落葉會讓這個身體癱瘓的孩子產(chǎn)生越發(fā)絕望的念頭,這是史鐵生對于他的母親所呈現(xiàn)給他的這份母愛獨特的體驗。還有其他的想法嗎?生:朱自清的《背影》里面有一段話“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边@段話是父親給朱自清買橘子時說的話,通過這個寫出父親對朱自清的愛。師:這是獨屬于朱自清的父親對他獨特的愛,但朱自清也真正地寫進了中國人的心里,這是傳統(tǒng)的中國式父子關系,就像背影一樣,一個轉身離去,一個駐足遠望,我們之間的距離永遠是在看與被看之間。我懂得了你,我長大之后成了你,但是我發(fā)現(xiàn)你已經(jīng)老去。老師也想和大家共同交流三篇作品。第一篇是朱自清的《春》,請一位同學給大家讀一下,前面能看得清楚的同學讀一下。生:“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鳥兒將窠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著清脆的歌喉,唱出宛轉的曲子,與輕風流水應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在嘹亮地響。師:好,請坐。謝謝!老師也想問同學們這個問題,你認為在這一小段文字中,足以代表朱自清創(chuàng)意表達的那個點是什么?這是朱自清,這不是老舍呀?。◣熤敢晃粚W生說)看他這眼神,期盼地看著我,說說你的想法。生:可以看出朱自清十分地喜歡春天的景色。師:哪里看到喜歡?生:因為他描述春景是十分細致的。師:我想問你,朱自清喜歡春天,說得非常好,但是朱自清沒有直接說“啊!春天,我喜歡你?。 彼窃趺凑f的呢?的確是喜歡,你讀出來了,有沒有這樣一個句子,其實就是喜歡,他沒有直接說。生: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師:對,多好啊!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多么享受?。∧蔷褪窍矚g??!對不對?大家會發(fā)現(xiàn)我把一句話涂黃了,能猜到這是為什么嗎?生:引用。師:同學們說這是引用,引用了哪個詩人的句子呢?生:志南和尚的。師:你太了不起了!這是志南和尚的一句詩,應該是出自《絕句》吧?作為一組詩句,它的完整表述是:“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贝蠹铱?,朱自清似乎是將志南和尚的這句詩直接引用過來了,但是我們仔細讀一讀,好像并非如此,是不是?你說一下。生:我覺得這首詩比較符合朱自清筆下對春風的感受。這句詩包含著他對于春像母親的手,那種溫柔,然后又不失喜愛的特殊的情感。師:好,老師接著問大家,他為什么不把“沾衣欲濕杏花雨”也放在這里呢?你們認為這句詩能夠很好地寫出他對春天的體驗,就是春風是溫暖的,溫柔的,是吧?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但是這句話里面還有一個詞很有意思,“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讀到這句的時候,我甚至想到了朱自清仿佛在和志南和尚對話:“您說得太對了!就是這種感覺!”這是我的猜想。所以我們看作為經(jīng)典作品的《春》,它也借了經(jīng)典來實現(xiàn)自己的創(chuàng)意表達。同學們再看,還是這段,你在這里面能不能讀到似曾相識的,那些我們曾背過的古詩詞呢?生:最后一句“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在嘹亮地響”,使我想起了那句“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睅煟汉茫肫鹆诉@兩句詩是吧?實際上我們在這里還可以看到,比如說“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薄皫滋幵琥L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蓖ㄟ^這樣的關聯(lián),我們發(fā)現(xiàn)這篇有朱自清特色的創(chuàng)意表達,也化用了這么多的經(jīng)典。所以,我們到哪里去求取真經(jīng),實現(xiàn)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呢?生:經(jīng)典之作。(異口同聲)師:回答得很整齊。老師又給大家推薦了一段——魯迅的《阿長與〈山海經(jīng)〉》,這一段如果我們去品一品的話,它也堪稱為屬于魯迅式的創(chuàng)意地表達,理由呢?生:因為阿長她其實是不識字的,其中引用一句話就是“有畫兒的‘三哼經(jīng)’”,因為她不識這個字,所以就根據(jù)說話的音來表達。師:你認為魯迅先生的創(chuàng)意,就在于他寫了阿長說不好的“三哼經(jīng)”嗎?生:對。師:你來說說,這位是魯迅先生的粉絲。(與這位學生初次見面時,他說自己最喜歡讀的是魯迅的作品。)生:她說這是“三哼經(jīng)”,是因為她不識字。魯迅先生通過“三哼經(jīng)”這三個字,就寫出了阿長買書的艱難。一個不識字的保姆,不識字和沒有錢,都表明阿長買書的過程很困難。魯迅攢了很長時間的壓歲錢要買《山海經(jīng)》,但是沒有人理解一個小孩子的心愿,只有不識字的阿長懂得,并且愿意為了他克服困難去買書。師:你已經(jīng)說得很好了。他認為魯迅先生最大的創(chuàng)意點,就是他看到了一個極其普通的甚至是低俗的女工身上閃著的人性的光芒,她大字不識,克服了那么多的困難要為魯迅去買《山海經(jīng)》。魯迅先生為什么要把一位女工和一本經(jīng)典作品放在一起呢?那是因為在魯迅的心中,阿長就和《山海經(jīng)》一樣,她也有偉大的神力,是吧?好,我們接著看,這篇文章大家非常熟悉了,對不對?我也想問問同學們,你們如此熟悉《岳陽樓記》,你們認為范仲淹最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是什么呢?那是獨屬于范仲淹的表達呀!生:我認為這篇《岳陽樓記》最有創(chuàng)意的是“前人之述備矣”。師:你看你們就是受我影響,你們一看到我涂黃的字句就覺得此地有坑,得小心了。說吧?。▽W生笑)生:因為他沒有具體描述岳陽樓周圍的景觀,他只用一句“前人之述備矣”。師:描述出來了,他就偉大了?“前人之述備矣”這一句話就讓范仲淹如此之偉大了?生:我覺得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師:我又涂黃了,你發(fā)現(xiàn)了。(生笑)生:因為他是根據(jù)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他是根據(jù)古仁人的這種寬闊胸襟,來引出自己的政治抱負。師:真的是引出嗎?也許人家其實根本不想引出,因為我們的考試題里面就有引出。范仲淹寫的時候也許真就沒想過要引出,就是我想說呀,這就是我范仲淹的心聲呀!這些涂黃的部分,的確是老師在閱讀時候的一個很有趣的發(fā)現(xiàn)?!扒叭酥鰝湟印?,李白寫過洞庭湖,杜甫寫過洞庭湖,那都是他們的洞庭湖,我范仲淹已經(jīng)不想寫這些了,我要寫我想寫的。同學們,我(范仲淹)想寫什么?我想寫“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想寫“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如果沒有這樣的句子,《岳陽樓記》也是一篇很好的美文,但僅限于是一篇寫景散文,對不對?范仲淹“以天下為己任”,這句話同學們在考試題里面也看到過,但是如果我們去好好體會一下呢,這就是范仲淹的高格和境界對不對?我的志向遠大,我的心里裝著的是天下,范仲淹忘記了自己,這是從心底發(fā)出的聲音,所以才那樣的觸動后來的一代又一代的讀者。大家發(fā)現(xiàn)了嗎?(出示幻燈片)這是我們教學樓門前的一幅對聯(lián):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齊道濟于天下;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智周乎萬物。大家會發(fā)現(xiàn)這幅對聯(lián)里面藏著經(jīng)典,是吧?這副對聯(lián)里有《禮記》中的《大學》和《中庸》,我們也發(fā)現(xiàn)了這里面的“天下”,是吧?其實借經(jīng)典創(chuàng)意性地表達,就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更在我們的內心深處。剛才我們借三篇文章,以點帶面說了一下什么叫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就是要說專屬于你的那些話,要有專屬于你的那些想法。否則的話,你再怎么設計新穎的形式,都不可能形成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你說我用桌子的眼睛看世界,我以手表的口吻寫一個故事,的確形式上比較新穎,但如果沒有了創(chuàng)作中的內核,沒有了內核中的“意”,那些屬于你的意念、意蘊、意志、意趣,你這篇文章的可讀性、感染力和流傳性都要弱很多,你是無法打動別人的。我們借這三篇文章,又有一個驚喜的發(fā)現(xiàn),原來這些可以稱之為經(jīng)典作品的作家們,他們也都是借了經(jīng)典,并且因為自身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自己的作品又成為了經(jīng)典,是不是挺有意思的?接下來我們想借經(jīng)典來做一點創(chuàng)意地表達上的嘗試,我們選了一個題目,這個題目叫《春天的色彩》,大家如果打開語文書翻到第六單元作文訓練,你就會發(fā)現(xiàn)它是……在哪里?。可?42頁。師:在我們教材142頁的寫作實踐中。“春天的色彩”在范仲淹的眼中也許是“長煙一空,皓月千里”,也許是“岸芷汀蘭,郁郁青青”,也許更是“惠而好我,攜手同行”,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春天的色彩”在魯迅先生的眼中,也許是那個穿著藍布衫的胖阿長,給他買回“三哼經(jīng)”的那一瞬間。阿長心中“春天的色彩”,也許就是給哥兒買回“三哼經(jīng)”,看到哥兒面色紅潤、眼神發(fā)亮、歡呼雀躍的那一瞬間。每個人心中都有屬于他的春天的色彩,我接著想問問同學們,在詩人筆下屬于他的那份“春天的色彩”可能是什么?有人能想起來嗎?生:是陶淵明《桃花源記》里面的“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睅煟悍浅:?,陶淵明眼中的春天的色彩。生:是黃庭堅筆下的“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師:非常好,請坐。其他的同學還有沒有?生:是韓愈眼中的“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睅煟汉茫€有嗎?頭腦風暴一下,卷起風暴,迅速地搜索,想一想咱們總是默寫古詩文,我們習慣性的把字寫對,往往可能忽視了它的意趣,還有沒有?實際上剛才我在說春的時候……生:我記得李白的“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睅煟汉芎?,還有嗎?來,說吧。生:葉紹翁的“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師:還有一個我一說大家都特別熟悉,“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還有我很喜歡的一首詩:“春風如貴客,一到便繁華。來掃千山雪,歸留萬國花?!蔽矣X得這首詩很美,深得我心,特別喜歡。我們接著看,這是老師眼中“春天的色彩”(師讀自己的下水文):春天的色彩,是來自一群十四五歲的書生們的色彩。她喜歡搖曳著曙光的筆桿,寫下一樹一樹的花開,是愛,是暖,是希望的將來。她懂得史鐵生筆下的花語:“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色的花熱烈而深沉。”她誦讀這些句子時,也正把自己的青春裝點得潑潑灑灑,在春風里開得正爛漫。他是我眼中的小魯迅,在快餐和時文令人目盲,在游戲和手機使人心發(fā)狂的當下,他竟能守住心靈的凈土,相信經(jīng)典的偉大神力。相信,在他的世界里,也擁有紫紅的桑葚,黃色的臘梅花和方正質樸的老先生。你們是一片詩意的藍,和一片純凈的白,你們親近文字,親近經(jīng)典的模樣,是我心中永恒的春天的色彩。這是我對延吉九中的同學們發(fā)自真心的表白。大家發(fā)現(xiàn)了嗎?化用了很多的句子是吧?這里面有食指的《相信未來》,有林徽因的《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有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也有《道德經(jīng)》里面的句子,還有出自《阿長與〈山海經(jīng)〉》當中的表達,以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的內容。有時候我們會想,我們?yōu)槭裁匆獙W經(jīng)典?其實經(jīng)典的確可以芬芳我們的語言,涵養(yǎng)我們的氣質,甚至提升我們的思想,創(chuàng)意我們的表達。同學們,接下來我們來做一個練筆,寫寫《春天的色彩》,我們時間有限,僅用一點兒文字來表達就可以。但是,我希望同學們可以向以這些篇章為代表的經(jīng)典作品,去尋求一點創(chuàng)意地表達,大家能聽清老師的要求是吧?我們看一下這張幻燈片,這是今天我從一位老師手里得來的至寶(師讀學生作品):“此后我就開始對他有了空前的敵意,本著惹不起就躲得起的原則,我看見老師就盡量的繞道走……聽到這些我的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放學我回想自己為什么會有這么強烈的震撼,是因為老師的刀子嘴豆腐心的性格,還是因為我對老師的愧怍,我始終想不清楚?!边@段文字里有《阿長與〈山海經(jīng)〉》的痕跡,這是一位朝族同學的作品。在七年級的時候,他寫下了這段文字,現(xiàn)在他和同學們一樣,也是九年級的同學。相信大家在求學的過程中,通過讀經(jīng)典、學經(jīng)典,最終也會得到經(jīng)典的神力,形成自己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接下來給大家一點兒時間,我們動筆寫一寫。同學們寫的時候,我想做一個小采訪。寫《春天的色彩》,你準備借用哪篇或者是哪幾篇經(jīng)典作品,實現(xiàn)自己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呢?有想好的同學可以先和大家說一下。生:要是我的話,對于這篇《春天的色彩》,我可能會更喜歡化用曹文軒《孤獨之旅》里面的一些環(huán)境描寫。因為他從多種角度對當時惡劣的天氣環(huán)境,就是暴風雨進行了細致的描寫。師:期待。你說一下。生:我打算引用《紫藤蘿瀑布》里的一句有哲理性的話。師:人生的長河是無止境的,是不是那句話?生:對。(學生創(chuàng)作,時間大約為6分鐘)師:有的同學已經(jīng)寫完了,我們相互欣賞一下。有沒有主動請纓,毛遂自薦的,有嗎?生:我要引用的是王琪的《燕子來時》里的一句話:“風是溫柔的春風,雨是多情的春雨?!保ㄉx作品)“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春雨潤萬物,縷縷春風襲來,喚醒慵懶的土壤,霎時原野上百草回芽,萬木爭榮。望阡陌之上,楊柳依依,野花絢爛,花是自然的花,樸素而恬淡,不落于塵俗,不時飄來陣陣馨香縈繞鼻尖,沁人心扉。師:好,那老師也想問一下,在你這段文字當中,你覺得自己最滿意的一句屬于創(chuàng)意表達的是哪個句子?生:我認為是花是自然的花,樸素而恬淡,不落于塵俗。師:為什么你覺得這句很獨特?生:因為它能凸顯春天的一種特色。師:凸顯春天的特色,可能更是你對春的一個獨特體驗,花是自然的花,我覺得這句話還可以好好品一品,自自然然,本來的樣子,來自于自然,這是她對春天的一種獨特的體驗。還有嗎?生:春天的色彩是“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的滿城紅妝;是“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的隱隱的綠意;是“柳絮因風起”、“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潔白無瑕;是沐浴在四月天的春風里,感受著雪化后的鵝黃;是風吹過遠水蕩起的一片綠潮;是夕陽染上了紅暈;是“一行白鷺上青天”一碧萬頃中的點點白痕。師:你叫什么名字?生:姜來。師:我記得姜來這個名字,但現(xiàn)在人和名對的不是那么好。這是姜來筆下的春天的色彩,也是姜來心中的春天的色彩,是詩意盎然、也是春意盎然的。好,接著來。生:南國的春來的輕,但來的不晚。只身一人來到江南,看得見煙雨蒙蒙,聽得見蕪湖內擺渡女緩緩搖著槳,一曲悠遠綿長,不知何處的笛聲散入春風,飄滿水稻,唱出獨屬于江南的早春。桃花乘風而起,悄然落入水中,散成五六片花瓣飄在水面上,順著我對家鄉(xiāng)的摯愛流啊流,流到長江頭,流到我心頭。師:大家沒被他的文字驚嘆到嗎?這段文字非常有江南特色,是江南水鄉(xiāng)的春。我想問一問你,為什么這樣去寫春天的色彩,是基于一種什么樣的想法呢?生:因為我的家鄉(xiāng)在南方,河、湖比較多,有水稻,春天確實是來的很早,和北方不太一樣。師:因為自己在南方有這樣一段經(jīng)歷,所以大家看到的是不同于北方的江南的春天。但是我不知道自己可否稱為你的知音,我在這里面讀到了一種淡淡的哀愁。你愁了嗎?生:也許是,很久沒回過家了。師:其實我們所說的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真的就是言為心聲。當你發(fā)自內心的把你獨特的體驗和感受寫出來的時候,真的就有一種能夠打動人的力量。言為心聲,文如其人。今天這堂課的確是時間有限,還有一些同學確實完成的很好,我聽到了很多同學非常精彩地、個性化地表達。我還想送給同學們一句話,這句話是《小王子》里面的:“只有用心才能看清楚,最重要的事用眼睛是看不到的?!毖酃馔断蝻L物,看見一花一木的品性;思緒接通社會,懂得人間煙火的況味;心神關聯(lián)古今,捕捉歷史未來的節(jié)拍。閱讀經(jīng)典,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這其中更可貴的是要言為心聲,抒發(fā)大家心底最真切的感受。在我們這堂課即將結束的時候,把黑板上的四句話送給同學們,閱讀經(jīng)典,創(chuàng)意表達,言為心聲,文如其人。這堂課咱們上到這兒,下課!生:老師,再見!老師,辛苦了!師:謝謝同學們!在專家點評環(huán)節(jié)中,吉林省教育學院的語文學科教研員張后安老師對付穎老師的課給予了高度評價。以下為張后安老師的現(xiàn)場評課實錄:付穎老師來自于吉林省第二實驗學校,是資深的語文教研組長,現(xiàn)任遠洋校區(qū)教學主任,她是吉林省初中語文石馨名師工作室成員。在工作室升級為“經(jīng)典閱讀與人格養(yǎng)成石馨名師工作室”之后,付老師是骨干力量。石馨老師帶領工作室成員始終堅持經(jīng)典閱讀課堂教學與師生人格養(yǎng)成的研究。付老師的這節(jié)課,是研修成果的階段性匯報,也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在這節(jié)課上我們可以聽到付穎老師對“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的深入解讀。“創(chuàng),刀為其形”,本身就有打開之意;“意,志者,從心”,因此“意”就是你心里的想法,你的獨特的、專屬于自己的思考。“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就是打開自己。石馨老師和付穎老師始終堅持致敬經(jīng)典,她們的教學都在倡導與經(jīng)典作品建立關聯(lián),從而實現(xiàn)有個性、有新意或有思想的寫作。付穎老師在這節(jié)課上舉了三個例子,朱自清的《春》涉及到的是景物的描寫。《阿長與<山海經(jīng)>》涉及到的是對人物的描寫,把處在社會底層的阿長身上所具有的偉大神力,通過一句“哥,你要的‘三哼經(jīng)’我給你買來了”就呈現(xiàn)了出來,這種巨大的反差所形成的獨特的人物張力也一下子就出來了。而《岳陽樓記》作為一篇經(jīng)典作品,思想就具有一種獨創(chuàng)性。任何一部偉大的作品,它能夠在歷史長河中或者是在與它同時代的作品當中脫穎而出,一定是有它的獨辟蹊徑之處,因此就會因為它的高格而成為經(jīng)典作品流傳至今,所以這也是我們學習經(jīng)典,學習創(chuàng)意表達的一個用意所在。今天付穎老師的課告訴我們,創(chuàng)意地表達,是有跡可循的。而這個“跡”就是經(jīng)典作品,經(jīng)典作品可以成為我們的創(chuàng)意之源。創(chuàng)意,可以是語言或形式上的創(chuàng)新,比如我曾經(jīng)教過的一名學生,他在寫一段戰(zhàn)爭的時候,就化用了李白的詩歌,用“瞳仁”來看戰(zhàn)爭的場面,然后反映戰(zhàn)爭帶給人的悲愴,其實這是在表達方式上的一個創(chuàng)新。但今天這節(jié)課,付老師的設計是非常有深度的,這里的“意”指的是內容,指的是思想,所以,付老師在課堂上在著力培養(yǎng)學生要有專屬于自己的想法,老師帶著學生聚焦經(jīng)典,探尋創(chuàng)意內核中的“意”,其實聚焦的正是思維內核,而思維內核的作用就在于要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思維。可以化用,取其經(jīng)典之意,化為自己內容和思想上的建構。老師在講授的過程中,通過自己的下水文,告訴我們:春天的色彩是來自十四五歲書生的色彩,書生在讀書和寫作的時候,實際上,他們的春天正在被裝點。他能夠體會得到經(jīng)典的這片凈土,能夠相信經(jīng)典作品的偉大神力,那么親近經(jīng)典的模樣就成為了我們心目中永恒的春天的色彩。這里面其實也是化用了卞之琳的構思,就是“看與被看”,我們在閱讀經(jīng)典的時候,心中裝著春天,但在我們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