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民族樂器分類琵琶二胡樂理文化傳承知識介紹完整模板兩篇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4/01/wKhkGWWeGtaAZMnpAAPKa90p45Y931.jpg)
![中國古典民族樂器分類琵琶二胡樂理文化傳承知識介紹完整模板兩篇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4/01/wKhkGWWeGtaAZMnpAAPKa90p45Y9312.jpg)
![中國古典民族樂器分類琵琶二胡樂理文化傳承知識介紹完整模板兩篇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4/01/wKhkGWWeGtaAZMnpAAPKa90p45Y9313.jpg)
![中國古典民族樂器分類琵琶二胡樂理文化傳承知識介紹完整模板兩篇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4/01/wKhkGWWeGtaAZMnpAAPKa90p45Y9314.jpg)
![中國古典民族樂器分類琵琶二胡樂理文化傳承知識介紹完整模板兩篇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4/01/wKhkGWWeGtaAZMnpAAPKa90p45Y931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介紹二胡由胡琴發(fā)展而來,是弓弦類中流行最廣的樂器。劉天華和阿炳是近代兩位杰出的二胡音樂家。二胡:由胡琴發(fā)展而來,曾被稱為胡琴或南胡。流傳之廣非其它樂器可比。音色優(yōu)美、表現(xiàn)力強,是我國主要的拉弦樂器之一,在獨奏、民族器樂合奏、歌舞和聲樂伴奏以及地方戲曲、說唱音樂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中國歷代禁忌頗多,二胡在清初亦曾遭禁。說的是清嘉慶接位后,尊乾隆為太上皇,一時朝廷形成二皇共政之局面。于是有關這“二皇”的事物、名目皆遭忌諱。戲曲唱腔中“二簧”,似有影射“二皇”之嫌,被看作是對嘉慶的不敬。而二胡上的兩根弦--老弦、子弦亦稱二(兒)弦,又惹了“二皇”。更有甚者,若是在演奏二胡的過程斷了老弦或者子弦,那簡直是要遭殺頭的大禍。于是,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二胡被禁止,一直到晚清各種矛盾激化,朝庭無暇顧及時,梨園藝人手中方才響起二胡聲。目錄壹二胡的種類貳二胡的結構叁二胡的選購肆二胡學習要點二胡的種類PART01二胡的品種、花色較多,這主要由于用料、琴筒形狀和琴頭雕刻的不同而有區(qū)別,如常見的有紅木彎脖二胡、紅木龍頭二胡、花梨彎脖二胡和色木平頂二胡。此外還有帶擴音筒二胡和帶托二胡等。70年代以來,我國的樂器制作、科技和演奏人員,對二胡進行了一系列的,從而出現(xiàn)了扁圓筒、扁六方筒、扁八方筒、六方二等邊筒、直邊蛋形筒和橢圓筒等二胡新品種二胡的種類七十年代初研制成功的扁圓筒二胡,根據橢圓形揚聲器的聲學原理,將六方體的共鳴箱改成橢圓體,使共鳴頻率范圍寬、音量大。為適應琴筒結構改變,蒙皮改為橫鞔,琴弦適當加粗,琴桿也由圓形桿改成橢扁形,以防張力加大彎曲變形。直邊蛋形筒二胡,音量大,高低音較平衡,音質純正、統(tǒng)一,在結構上也嚴謹,穩(wěn)定性良好。橢圓筒二胡,增大了頻率的適應范圍,使高、低音的音量均衡。琴筒內腔收斂呈喉管,使共鳴箱分成前后兩部分,聲波在前腔反射迂回得到增強后,通過喉管傳向后腔,并擴散出去。二胡的種類扁六方筒和等邊扁六方筒,對稱扁八方筒和不規(guī)則扁八方筒等扁筒二胡,音量一般都較大,高音還較響亮,音質渾厚結實,不失二胡特有的音色,已為許多音樂演出單位和二胡愛好者所采用。六方二等邊筒二胡,比傳統(tǒng)二胡音量大,上下把位較均衡,音色明亮,音質純凈,發(fā)音靈敏,并基本保持了二胡的特色。此外,在千斤上也有顯著成效。千斤是有效弦長的固定點,但長期以來,弦軸至千斤的一段弦長都一直被廢置著,為擴展二胡的音域,改革成功了雙千斤二胡和簡易雙千斤,使二胡的音域向低音區(qū)擴展了一個純四度。二胡的種類二胡的結構PART02二胡的結構1、琴筒是二胡的共鳴箱,琴桿是支撐琴弦、接指操作的重要支柱。3、琴筒是二胡的共鳴筒,多用紅木、紫檀或烏木制成,也有用花梨木或竹子做的,七十年代并開始使用低發(fā)泡(ABS)材料模壓成型。其形狀主要為六方形,長13厘米,前口直徑(對邊)8.8厘米。有些地區(qū)則制成圓形或八方形。筒腰略細,筒后口敞口或裝置開有各種式樣花孔的音窗。琴筒起擴大和渲染琴弦振動的作用。2、二胡由琴筒、琴皮、琴桿、琴頭、琴軸、千斤、琴馬、弓子和琴弦等部分組成,另外還有松香等附屬物。琴筒前口蒙皮,叫琴皮,也叫琴膜,它是二胡發(fā)聲的重要裝置。普及式二胡為蛇皮,中高檔二胡多為蟒皮。蛇皮鱗紋細密,紋路排列規(guī)則,并富有韌性,但質地較薄。音質易受氣候、室溫等因素的影響。蟒皮鱗紋粗而平整,色彩對比協(xié)調,厚度適宜而有彈性,不易受蟲蛀,發(fā)育共鳴較好。蟒皮又以肛門一帶地方的最為理想,這個地方的蟒皮適應性廣、發(fā)音渾厚圓潤,并且性能穩(wěn)定。新買的二胡無論是蛇皮的還是蟒皮的,發(fā)音往往空而帶沙,并且把住上下端的音量懸殊較大。這是琴皮振動還不夠協(xié)調的緣故,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拉奏后,琴皮的振動才有可能逐漸變?yōu)槌B(tài)。二胡的結構二胡的結構琴桿也叫“琴柱”,是支撐琴弦、供按弦操作的重要支柱,全長81厘米,直徑約為0.55寸。頂端為琴頭,上部裝有兩個弦軸,下端插入琴筒。琴頭呈彎脖形,也有雕刻成龍頭或其他形狀的。衡量一把二胡的發(fā)音純凈與否與琴桿材料的選擇有很大關系,通常把紅木視為上品,烏木的也不錯,其它木材的就要遜色一等了。選擇時除了要仔細辨別琴桿的制作材料外,還要兼顧到質地緊密。木射線細密而均勻,無節(jié)、無疤,無明顯裂痕,有一定光亮度等。琴軸就是與琴桿相互垂直那兩個猶如圓錐體的部件,木質,前端細小,有一穿弦小孔,中間漸大,后端最大。軸后段外表刻有若干直條瓣紋,軸須加飾,用多層骨質與木質片粘合。它們與琴筒相對,上面的一個叫內琴軸,拴內弦,朝下的一個叫外琴軸,拴外弦。內外琴軸相距約為0.26尺。外琴軸距琴筒一般為1.45尺,這是二胡區(qū)別于大胡、中胡、高胡、板胡、京胡等“同族”樂器的顯著標志之一。傳統(tǒng)的琴軸是一個整體,納外琴軸分別橫插在琴桿上方指定的圓孔內,相應的琴弦直接纏繞在“出口”一端的末梢上。這種琴軸調弦的活動范圍大,并能儲存多余的琴弦線段,有利于琴弦的充分利用。但這種琴軸對材料的選擇較為考究,多用黃楊木或黃檀木制成,與琴桿的接觸面既要嚴密合縫,又要保持必要的松動,否則不是匿藏著極弦跑音的隱患,就是操作不自然。壹二胡的結構二胡的定弦音高主要是靠琴軸來調節(jié)。六十年代初,二胡開始裝置螺絲弦軸(又稱直行銅軸),外觀上既保持了原來的民族形式,又克服了擰轉費力、容易跑弦和日久損裂琴桿的缺點。如今市上出售的中高檔二胡,其琴軸多為機械螺旋軸。貳叁千金用于扣住琴弦琴桿上扣住琴弦的那個裝置叫千金,千金一般是用銅絲或鉛絲制成:“S”形的鉤,再用絲弦或其它線繩套住這鉤的一端并系在琴桿上,也有用絲弦、尼龍線或布條、皮條等直接把琴弦拴在琴桿上的。后面這種形式的千金其音質不夠十分理想,因為內外弦被擠壓得太近,使琴弦的充分很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牽制,不注意還易發(fā)生“碰弦”的現(xiàn)象。千金不可系得太長,也不可系得太短,合適程度要看演奏者指頭的長短和琴桿的粗細。也就是說,指頭長,琴桿細可將千金適當?shù)姆潘梢稽c;指頭短、琴桿粗就酌情系緊一點。一般來說,琴弦距琴桿的寬度掌握到0.7寸左右較為適宜。千金在琴桿上的位置應求得大體固定,不可經常的移上移下。有些初學者喜歡拉高音,把千金一個勁的往下移。這樣的“高音”音質很差,不但不利于運指的全面訓練,而且有損于正常音高觀念的培養(yǎng)。一般來說,千金應固定在距琴馬1.3尺左右的位置上較為適宜。二胡的結構二胡的結構琴馬是聯(lián)結琴皮琴弦的樞紐琴馬雖小,但它卻是聯(lián)結琴皮琴弦的樞紐。它的作用是把弦的振動傳導到蟒皮上。因此,琴馬的選料、形狀以及在琴皮上的安放位置,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二胡的音質。為了求得二胡聲音的改善,發(fā)音沙啞的二胡采用紙馬(即用牛皮紙或其它硬紙卷成嚴實的簡狀),聲音就要顯得柔和一些:發(fā)音沉悶的二胡改用竹馬,就可使聲音變得較為響亮,適合演奏活潑輕快的曲調,發(fā)音單調的二胡采用金屬彈簧馬,就可使發(fā)音變得較有共鳴。此外,象高粱秸稈、火柴簽、鉛筆(最好將筆芯抽掉)等材料制作的琴馬也能改善一些二胡的音質,但中高檔二胡還是宜用特制的木馬,木馬是用松節(jié)木做的,音色淳厚柔美,失真度小。另外還有鋼絲馬,但使用很少。如果是自己制作琴馬,要注意到它的特有形狀.不宜過長、過短、過高、過矮,因為這樣都不利于琴皮振動的性能發(fā)揮。雖說一些發(fā)音沙啞的二胡,適當增長琴馬,音質還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音量卻大為削弱了。一般來說,琴馬長約0.4寸,高約0.25寸較為適宜。如果是竹制或木制琴馬,當中最好挖空成拱橋形。二胡的結構弓子用于拉奏二胡弓子由弓桿和弓毛構成,全長76厘米,弓桿是支撐弓毛的支架,長度2.4尺,用江葦竹(又名幼竹)制作,兩端烘烤出彎來,系上馬尾,竹子粗的一端在弓的尾部,馬尾夾置于兩弦之間,用以摩擦琴弦發(fā)音。弓毛多為馬尾,也有用尼龍絲仿制的。有些簡易二胡是用尼龍線來代替弓毛,這種音響效果較差。衡量弓毛能否經久耐磨,主要看弓毛是否排列得整齊平展,長度一致,粗細均勻。好的弓毛要求無斷頭、無纖柔、無蓬亂纏絞等。選擇弓桿要注意長度符合標準,還要兼顧到質地堅實、老化、粗細協(xié)調、勻稱、中段不呈弧形,與弓毛相互平行等情況。這樣的弓子彈性適中,操縱順手,易于控制。有的初學者把京胡的弓子拿來換在二胡上,這是不合適的。京胡弓子一般都較短,在二胡上拉奏沒有回旋余地,是不符合二胡演奏需要的?,F(xiàn)在市面上出售的中高檔二胡的弓子多為松緊調節(jié)弓,它是在持弓一端裝有機械螺旋裝置,可根據演奏需要把弓毛調節(jié)到合適的松緊程度。但不可調得過松過緊,過松使弓子失去了應有的彈性,不易于操作;過緊則發(fā)音生硬,缺乏含蓄內在的成份,同時還容易使弓桿變形。二胡的結構二胡的結構二胡的音響來源于琴弦的振動二胡的聲源來自于琴弦的振動。過去二胡大多用絲弦,由于絲弦具有伸縮性大、壽命短、發(fā)音不夠清越細膩等缺點,它已逐漸被鋼弦所淘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來,鋼絲弦使用日益普遍。配套的二胡鋼弦應是一粗一細,粗的一根稱作內弦(也叫老弦),細的一根稱作外弦(也叫子弦)。內外弦分別系在相應的琴軸上,一般是先上內弦,再上外弦。選購琴弦一定要注意配套,不可兩根弦都為內弦或外弦,弦徑也不可懸差過大,更不可用其它彈撥樂器的琴弦來代替二胡弦。內外弦采用同樣粗細的,就會產生兩弦張力不平衡,發(fā)音不協(xié)調,靈敏度差的問題;內外弦粗細比例過于懸殊。就會產生音色不統(tǒng)一,影響按指的問題;用彈撥樂器的琴弦來代替二胡弦,發(fā)音空而沉悶,失真度大,完全不符二胡的發(fā)音需要。松香的作用是增大弓毛對琴弦的摩擦二胡的結構松香的作用是增大弓毛對琴弦的摩擦。以經過提煉的透明色塊狀松香為最好,油松上分泌凝固成的天然結晶松脂也可代用。民間流行的打松香方法是:事先將一竹片劈一裂縫,接著把松香夾于當中。然后用火點燃竹片,使松香燙化后滴在琴筒上。這種方法稱為“燙香”。燙香對于拉奏雖然較為方便、省事,但有礙于某些運弓技法的性能發(fā)揮,同時琴筒琴皮也顯得不夠清潔?,F(xiàn)在較為普遍流行的是“擦香”,擦香即用松香直接在弓毛上來回的反復擦拭。這樣擦一次松香后至少能拉一個鐘頭。實踐證明,剛“擦香”后奏出的琴聲并不十分理想,要在拉奏兩三分鐘后琴聲才逐漸轉為常態(tài),擦香時,用力不可太重,以免擦斷弓毛。二胡的選購PART03了解二胡的發(fā)音原理,購買時首先要看看材料,一拉二聽三掂。尤其應該注意二胡的制作工藝和音質。二胡的發(fā)音原理:沾有松脂的弓毛在右手的作用下,使琴弦受到了持續(xù)均等的摩擦,這樣便引起了琴弦的振動,琴弦隨即將這振動頻率通過琴馬傳遞給琴皮。琴皮由于“膜”的作用,一下子就把振幅擴大了許多倍。這就基本上達到了人們所需要的音量。不過,假若沒有共鳴箱-琴筒的特殊作用,琴皮發(fā)出的聲音是刺耳的,只有經過琴筒產生共鳴作用,才有可能使琴聲較為柔和、純凈。在發(fā)音的基本條件具備之后,二胡的發(fā)音是否合于音樂內容的表現(xiàn)需要,關鍵在于演奏者的演奏技巧了。二胡的選購在選購二胡時,可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量力而行。對于初學階段,普及式二胡是完全可用的。在選購時首先應著眼于二胡的制作材料,同時要兼顧到結構牢固、布局勻稱、樣式大方、光滑潔亮等。如已確定選購某一種二胡,最好試拉一下,看發(fā)音是否純凈、靈敏,音量是否能達到起碼的要求,把住上下端的音量是否懸殊過大,帶空帶沙的現(xiàn)象是否較為嚴重等。另外,可以用手據一掂,一般來說,同一品種的二胡,在制作材料充分干燥的情況下,比重大的在質量上也基本上是有保證的。高質量的二胡應具備選料精、工藝細、音質純、音色美、音量大、靈敏度高和均衡度好等條件。從外在質量來說,應選用紋理順直、色澤均勻、無疤節(jié)的紅木或紫檀木,蟒皮應皮板勻實、透亮,色澤鮮明,皮質堅韌。制作時應桿體圓滑、光潤、正直,琴筒邊角勻稱,外表整潔、美觀,蒙皮松緊適度,安裝角度適宜,配合嚴密牢固。從聲音上說,音質應純凈,發(fā)音干凈而無噪音、雜音,音色要優(yōu)美,既柔和、圓潤、明亮,又要有厚度而不混濁。音量要在音質純、音色美的基礎上,共鳴強、發(fā)音宏亮,傳遠效果好。兩弦在各個音區(qū)里,反應都要迅速,無論弱音、強音,靈敏度都要高,而且拉起來省力。上、中、下各把位間音量比較平均,不應相差太大。一般說來,新制作的二胡發(fā)音總是比較噪,需經過幾個月甚至幾年的使用,待蟒皮的性質逐漸穩(wěn)定以后,聲音才會柔美動聽。所以選擇新二胡時,要估計它將來的發(fā)展前途。就是一把制作精良的二胡,如果總存放著不拉,聲音也不會好聽,而經常拉奏的二胡,則越拉音質越好。二胡的選購二胡學習要點PART04『食指與小指之音位距離,乘以二分之九(4.5)倍,為琴弦之有效弦長』:兒童用之胡琴,其千斤位置應跟據此數(shù)據調整?!号淖釉邳c上』:有人一看到指揮向下劃線就起拍,這是錯誤的。拍子,在指揮動作最下方之一點上,而不在最上方之一點上?!耗懿粨Q弦就不換弦』、『能不換把就不換把』、『能不放指不放指』:總之動作越少、越小,越好。『位是位、把是把』:位是『位置』,把是『把型』,合稱『把/位』,如第二位置Re把,就叫作二La把/位。因此『把/位』兼含有兩個概念,位是位(置)、把是把(型),不可混淆。『食指音位,與空弦為大二度之位置,叫第二位置』、與空弦為小三度之位置,叫b三位置、與空弦為純四度之位置,叫第四位置、與空弦為純八度之位置,叫第八位置、與空弦為大九度之位置,叫高二位置、...。二胡學習要點6、『左手四個指頭拉兩弦之音域為1-1之把,叫Do把』、音域為2-2之把,叫Re把、音域為5-5之把,叫So把、音域為7-7之把,叫Si把、...。7、『與空弦為大二度之上把,叫第二位置』,而非第一位置:小提琴以C大調為基本調,大二度位置,叫第一位置,小二度位置叫半位置,然則第二位置是大三度,還是小三度位置呢?國樂既以D大調為基本調,則改以大二度為第二位置、小二度位置叫第一位置、大三度為第三位置、小三度為b三位置、大九度為高二位置.....豈不更好,何須東施效顰!進度8、『年簫、月品、萬世弦』:學胡琴是永無止境的。9、『千日胡琴、百日簫』:學胡琴比學管樂器慢。10、『不熟等于不會』:『速度就是技術』,任何一個練習曲,要奏的快,奏的熟都不容易。二胡學習要點16、『換弦音,要先練換弓』,再練連弓:才能由易而難,循序漸進。17、『先學轉調,再學換把』:才能由易而難,循序漸進。18、『每一把型,每一位置都要練習』、『每一位置,每一把型都要練習』:利用其間之共同性,以增加轉調的能力。19、『先學低音為按15之把型,如D、bE、F、G調;再學低音為按52之把型』,如G、A、bB、C調:利用其間之共同性,以增加轉調的能力。11、『空弦長弓,學無不先』:有些傳統(tǒng)藝人是不用長慢弓的。南胡則因吸收了小提琴的教習法,必用空弦長慢弓為第一課程,學無不先。弓拉不長、拉不慢的老藝師們,要從這基本的第一課練起。12、『琴藝好壞在于右手』:有人拼命作活指及換把練習,但『表情才是音樂的生命啊!』『表情就是音量』,『音量的控制,全在于右手』,因此琴藝的好壞,可說全在于右手。13、『比賽是比音量(控制)與音色』:『沒有音量就沒有表情』,(只能在兩層樓內,跑上跑下),高潮時拉不出飽滿的長弓,就輸了大半!14、『無論拉得多好,聽不到就沒有用』:『初學的人,要先求發(fā)出臨界音量』(『按弦入木、彈弦欲斷』),以后再練習音量的控制。不出大臂,『只用中弓的人,非可造之才』。15、『先學相同弓速,再學不同弓速』:遇有不同之拍子,先學長拍用長弓、短拍用半弓、短弓。不要全部用滿弓,以致只好長拍用慢弓,短拍用快弓??傊淖与m不同,弓速應相同因此弓段要相應配合,有長短之別。而不是不論長短拍,多用滿弓。二胡學習要點21、『人背靠著椅背,琴桿垂直地面』:如此則人與琴可保有一夾角。人直琴直則無夾角;人直有夾角則琴桿不直,須用左手食指托住琴。兩者都必妨害換把與猱弦動作。22、『學音樂的人不可打拍子』:『腳上無拍子,心中卻要有拍子』。在合奏時遇有休止符,且要不斷的數(shù)拍子。腳打拍子,會妨害別人,必不受樂隊歡迎,切不可養(yǎng)成此壞習慣。左手姿勢23、『持琴桿的是左手大指』:用食指或虎口持琴桿,接觸點就太多,而會影響到移位時之磨擦度,及猱弦時腕關節(jié)之靈活度。24、『掌心與琴桿之接觸點越少越好』:太多就會影響到移位時之磨擦度。25、『左手手臂向上』:而非向外。左手之手臂向外時,腕關節(jié)就無法靈活運動了。26、『左手食指右側靠近琴弦』:如此左手之手背才能向上。27、『左手食指與琴弦之角度越小越好』:如此左手手背才能向上。二胡學習要點二胡學習要點28、『琴弦斜向通過左手之食指』:而非與食指尖正交。如此左手手臂才能向上。29、『指尖在下,關節(jié)在上』:而非在同一平面,否則食指與琴弦之角度必很大,且琴弦必與食指尖正交。30、『左手指第一關節(jié)要彎曲』:不可壓平。但小指卻要伸直不要彎曲。31、『換把點在琴弦上,不在琴桿上』:換把是用指頭滑(虎口離開琴桿),而不是用虎口滑、指頭跳。左手的重心要放在按弦的指上,不要透過虎口加壓在琴筒上。29、『上把音距寬,下把音距狹』:理論上高八度之指距,已為低八度之二分之一。30、『上把指壓重,下把指壓輕』:因為上把之指頭與弦,距琴桿較低,下把之指頭與弦,距琴桿較高。同樣的壓力,琴弦的抗力卻不同。右手姿勢
31、『弓桿要比弓毛略高』:以免弓桿敲到琴筒。二胡學習要點32、『用(食指)指尖持弓』─右手食指與弓桿之接觸面越少越好:腕要靈活的運動,右手食指之左側,與弓桿之接觸面就不能太大。33、『(中指)向內壓弓毛時,要用指尖』:這是最省力、最靈敏的方式。34、『推短快弓時,四指放開、拉短快弓時,四指合攏』:總之短快弓要動用腕關節(jié),食指與琴桿之接觸面也就不能太多。35、『弓桿與琴桿之夾角越小越好』:夾角過大,一弓會拉到雙弦。36、『向九點(方向)推弓、向三點(方向)拉弓』:弓桿拉到四點方向,大臂就張不開了。推到八點方向,琴弓就會碰到琴桿。最理想的角度是,運弓在九點到三點的方向,琴筒則向逆時鐘方向略旋。37、『拉弓時掌心向內、推弓時掌心向外』:右手之手心向上時,腕關節(jié)就無法靈活運動了。所以右手掌心是向左,而非向上的。拉弓時,腕向右先移(掌心向內)、推弓時腕向左先移(掌心向外)。二胡學習要點38、『長弓用臂、中弓用肘、短弓用腕』:拉弓時,軌跡成呈圓弧狀者,通常都是犯了大臂沒有張合的毛病,不會用大臂,弓也必拉不滿。而用肘甚至臂來拉短弓,則不夠輕巧。39、『琴弓如箭弓、壓弦如彎弓』:無論是拉內弦還是拉外弦,弓毛都要對琴弦施以壓力,弓毛就會像引箭一樣有一凹凸點的,否則音質就不夠飽滿。40、『拉外弦,用右手食指推弓桿、拉內弦,用右手中指壓弓毛』:否則接觸點無力,音質就不夠飽滿。弓法41、『弓速越快,音量越大』:單位時間內,所用的弓段越長,則弓速也就越快,因此也可以說『弓段越長,音量越大』。介紹中國民族樂器ZHONGGUOMINZUYUEQIChineseFolkMusicalInstruments片段中有哪些中國民族樂器?(名稱)樂曲片段表現(xiàn)了什么?(情緒、畫面)樂曲片段表現(xiàn)了什么?(情緒、畫面)答:樂曲表現(xiàn)了人們喜慶豐收的畫面。贊美了人們辛勤的勞動和創(chuàng)造。片段中有哪些中國民族樂器?(名稱)答:嗩吶、二胡、笛子、琵琶、鼓、阮、五音排鼓、花盆鼓、小鑼、云鑼、木魚、銅鑼等。板胡京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企業(yè)車輛租賃及個性化定制服務合同
- 電影節(jié)活動的文化價值與社會影響分析
- 2025年度共享辦公空間租賃合同與共享經濟模式創(chuàng)新
- 職業(yè)病申請書
- 2025年度正畸技術培訓及咨詢服務合同
- 銷售主管申請書范文
- 大學生貧困入庫申請書
- 申請書結尾素材
- 湖南少數(shù)民族舞蹈知到智慧樹章節(jié)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湖南師范大學
- 現(xiàn)代企業(yè)如何構建創(chuàng)新的組織架構
- 10000中國普通人名大全
- 導數(shù)常見函數(shù)圖像
- 許曉峰版電機拖動電子教案(全)課件
- 塑膠件噴油作業(yè)指導書
- 人員安全行為觀察管理制度
- Pt催化劑ECSA計算方法
- 汽車運行材料ppt課件(完整版)
- 我國油菜生產機械化技術(-119)
- 2022《化工裝置安全試車工作規(guī)范》精選ppt課件
- 吞咽障礙篩查表
- 汽車系統(tǒng)動力學-輪胎動力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