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級歷史西亞和北非的古代文明_第1頁
初中九年級歷史西亞和北非的古代文明_第2頁
初中九年級歷史西亞和北非的古代文明_第3頁
初中九年級歷史西亞和北非的古代文明_第4頁
初中九年級歷史西亞和北非的古代文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西亞和北非的古代文明古代埃及古代巴比倫古代印度古代中國四大文明古國古中國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兩河流域四大文明古國的位置Part1

兩河流域的古代文明一、地理位置約公元前4300年,蘇美爾人開始了向文明的過渡。二、蘇美爾文明1、楔形文字(公元前3000年)楔形文字由蘇美爾人所創(chuàng),是已知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蘇美爾人用削成三角形尖頭的蘆葦稈或骨棒、木棒當筆,在潮濕的黏土制作的泥版上寫字,字形自然形成楔形,所以這種文字被稱為楔形文字。Part1

兩河流域的古代文明三、巴比倫文化1、建立:公元前19世紀,阿摩利人滅掉蘇美爾人建立的烏爾第三王朝,建立了以巴比倫城為中心的古巴比倫王國。Part1

兩河流域的古代文明阿摩利人建立古巴比倫王國是世界上第一部體系太陽神漢謨拉比完備的成文法典2、《漢謨拉比法典》君權神授第一百九六條:倘自由民損毀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則應毀其

眼。第二零零條:倘自由民擊落與之同等之自由民之齒,則應擊

落其齒?!稘h謨拉比法典》的實質(zhì)是什么?第二零五條:倘自由民之奴隸打自由民之子之頰,則應割其一耳。思考一以上材料體現(xiàn)了《漢謨拉比法典》中哪種懲罰方式?同態(tài)復仇法——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思考二維護奴隸主利益的法典體現(xiàn)了奴隸制的殘酷性一、地理位置尼羅河貫穿埃及全境水量充沛、土壤肥沃尼羅河的贈賜Part2

尼羅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啊,尼羅河,我贊美你!你從大地涌出,養(yǎng)活著埃及!一旦你的水流減少,人們就停止了呼吸。你用你神秘的方式,帶來了肥沃的土壤,讓我們歌唱!你滋潤了太陽神賦予的土地,養(yǎng)育著所有的人民,讓我們在干涸的沙漠里暢飲!你慷慨無私地給予我們所有美好的東西!解釋歌詞“你用你神秘的方式,帶來了肥沃的土壤。”思考一解釋歌詞“一旦你的水流減少,人們就停止了呼吸?!彼伎级崃_河是唯一水源,為人類生存提供條件。定期泛濫,利于農(nóng)業(yè)發(fā)展。還有什么“美好的東西”?思考三便于航行。二、法老的統(tǒng)治建立:約公元前3100年,開始形成統(tǒng)一的國家。最高統(tǒng)治者:法老政治經(jīng)濟軍事司法宗教Part2

尼羅河流域的古代文明“神之子”三、古埃及文明——金字塔Part2

尼羅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為他(法老)建造起上天的天梯,以便他可由此上到天上?!薄督鹱炙懳摹?/p>

三、古埃及文明——金字塔146.5米風化136.5米胡夫金字塔塔身是用230萬塊巨石堆砌而成,塔的總重量約為684萬噸,它的規(guī)模是埃及至今發(fā)現(xiàn)的金字塔中最大的。Part2

尼羅河流域的古代文明獅身人面雕像斯芬克斯獅身人面像(又譯“斯芬克斯”),坐落在開羅西南的吉薩大金字塔旁,是埃及著名古跡,與金字塔同為古埃及文明最有代表性的遺跡。像高20米,長57米,耳朵就有2米長。除了前伸達15米的獅爪是用大石塊鑲砌外,整座像是在一塊含有貝殼之類雜質(zhì)的巨石上雕成。面部是古埃及第四王朝法老(即國王)哈夫拉的臉型。金字塔用來干什么的?用處反映了什么?現(xiàn)存最大、最宏偉的金字塔是?金字塔的外形、高峻威嚴體現(xiàn)了什么?金字塔的精密程度體現(xiàn)了什么?成功組織修建金字塔反映了?法老的陵墓,反映了宗教信仰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胡夫金字塔王權的神圣權威高超的科技水平國家強大的動員能力和先進的組織水平。埃及金字塔與獅身人面像體現(xiàn)了古埃及人民智慧與創(chuàng)造力也是法老專制統(tǒng)治的見證西亞和北非的古代文明兩河兩河流域尼羅河流域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古巴比倫的《漢謨拉比法典》尼羅河對埃及的影響埃及統(tǒng)一及法老統(tǒng)治金字塔及象征意義課堂小結(jié)1.動蕩不安的伊拉克是當今世界關注的焦點,伊拉克所在的兩河流域是世界文明的發(fā)源地之一。下列哪一文明成果出自該地區(qū)()A.金字塔B.佛教C.《漢謨拉比法典》D.種姓制度C2.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說“埃及是尼羅河的贈賜”,他強調(diào)的是

因素對埃及文明形成所產(chǎn)生的影響。()

A.地理環(huán)境B.宗教信仰C.死而復活的思想D.金字塔工程A3.一位游客在盧浮宮博物館,講解員指著歷史文物說:“石柱上的法典是現(xiàn)存世界上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據(jù)此,你認為這位游客看到的歷史文物應出自()

A.兩河流域B.尼羅河流域C.印度河流域D.黃河流域A4.古代埃及人相信“靈魂不死”,死后還會在“冥世”生活。最能反映這一思想的歷史現(xiàn)象是()

A.編制太陽歷B.發(fā)明象形文字C.制作木乃伊D.修建卡爾納克神廟

C5.兩河流域的兩河是指()①尼羅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