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與社會》教案3篇_第1頁
《品德與社會》教案3篇_第2頁
《品德與社會》教案3篇_第3頁
《品德與社會》教案3篇_第4頁
《品德與社會》教案3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品德與社會》教案3篇《品德與社會》教案1

教學目標

1.深入理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提出的口號。

2.發(fā)現(xiàn)不同人身上體現(xiàn)的道德美。

教科書分析

參見第174~175頁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活動所需要的材料。

教學活動及過程

1.導入。回顧上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可以先從朗讀比較優(yōu)秀的'學生作業(yè)開始。然后教師朗讀:“愛國守法……”教師體溫學生:“你們在哪里看到過這些口號?懂得它們的含義嗎?”讓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適當予以補充或糾正。

2.自由討論。請學生朗讀教科書第76頁下方的課文,并向學生說明本節(jié)課要進行“畫像活動”,請學生說一說他們希望為什么樣的人畫像,為什么。

3.制作活動。將學生分成小組,通過討論決定為誰畫像并動手完成畫像。教師提醒學生注意教科書第77頁豆博士的提示要求,提醒學生要進行分工與合作。

4.展示與交流。每個小組向全班展示自己的畫像,并且按照第77頁下方的格式做介紹。

5.教師,布置家庭作業(yè)。

給教師的建議

1.教師可以事先準備畫板或厚紙,以便同意全班作品的規(guī)格。

2.鼓勵學生為普通人、平凡人畫像,不一定局限與英雄人物。

3.提醒學生無論所選擇的是英雄人物還是普通勞動者,要說明他們身上所體現(xiàn)出的優(yōu)秀的道德品格。

《品德與社會》教案2

教學目標:

1、感受誠信與我們日常生活的多方面的聯(lián)系。

2、以誠信為標準分析和評議身邊的各種行為現(xiàn)象。

3、思考失去誠信可能帶來的后果。

教學準備:

了解學生上次家庭作業(yè)完成的情況。

教學活動:

一、導入

請幾個學生發(fā)言,談談對上一節(jié)課家庭作業(yè)中“進一步的思考”的想法。

二、閱讀與討論

1、教師朗讀教科書第7頁上方的課文。

說明:前面兩個課題中所學的內容,畢竟在生活中不是經(jīng)常發(fā)生,而是比較特殊的事情。實際上,正如課文中所說,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誠信問題。今天學習的.內容,就是從我們身邊的一些小事開始的。

2、請學生閱讀教科書第7頁的幾幅插圖及說明文字,展開自由討論。

3、圍繞以下問題展開討論:你遇到過這樣的或類似的事情嗎?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三、閱讀與思考

請學生自己閱讀并且思考教科書第8—9頁中的內容,然后自由討論,要求每個學生的發(fā)言要結合第8—9頁中的一項內容。

思考及討論主要圍繞以下題目展開:

1、他們?yōu)槭裁催@樣做?

2、這樣的做法,給自己帶來了什么?

3、這樣的做法,給別人帶來了什么?

4、這樣的做法,給社會風氣帶來了什么?

四、教師

教師用教科書上“誠信是做人的核心,誠信是做人的根本”這句話進行,鼓勵每個學生做一個誠信的人。

《品德與社會》教案3

教學目標

1.知道人類對生活的探究、對我們所生活的地球的探究是永無止境的,無數(shù)探險者以他們堅定的意志、勇敢的努力,在人類歷史上留下了光輝的足跡。他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2.在探險者隊伍之中有很多人的身影,他們是我們民族、國家的驕傲,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3.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科書分析

參見第72~75頁。

教學準備

地球儀、世界政治區(qū)、兩半球圖和反映從事地球科學探究人員光輝事跡的圖片和資料。

教學活動及過程

第一課時

1.導入?!叭祟惿畹牡厍驎r豐富多彩的,人類對地球的了解還有很多不夠,還有很多未知,所以人類對地球的探索是永無止境的。

閱讀教科書第32頁第一段的文字。

2.與思考。閱讀教科書第32頁的課文,并欣賞圖片。以自由發(fā)言的形式討論和交流閱讀。

要求:(1)了解我國北極探險的重要事件。(2)了解北極地區(qū)的概況。(3)了解科學考察工作的特殊與艱苦。

3.閱讀與講解。在學生閱讀的基礎上,教師適當加以講解。

教師強調:“科考隊員是執(zhí)著、無畏的勇敢探索者。他們是我們民族、國家的驕傲,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思考與討論要點:(1)北極地區(qū)的環(huán)境特點,因紐特人的生活特點。(2)考察隊的科學家們乘坐“雪龍”號極地科學家考察船成功地進行了北極科學考察說明了什么?

4.教師。

第二課時

1.導入。“上節(jié)課,我們循著探險者在北極的足跡了解了我國科學家的勇敢和無畏。那么,在地球的`另一極是什么樣什么樣的狀況呢?讓我們隨著兩名中學生一起到南極去看一看吧。”

2.識圖練習。從地球儀、世界政區(qū)圖或兩半球圖上找到南極洲的位置,查找與我國的距離。

3.閱讀與思考。閱讀教科書第33頁的課文,欣賞教科書上的南極長城站的圖片。自由討論。

要點:(1)南極地區(qū)的環(huán)境特點。(2)考察隊的科學家們乘坐我國的“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船成功地進行了南極科學考察說明了什么?(3)“雪龍”號為什么要把科考站的垃圾裝運回國呢?

4.講解與討論。教師提問:除了南極、北極,地球上還有一個第三極,那里的環(huán)境有什么特點呢?的探險者在那里有什么作為嗎?”

閱讀教科書第34頁的課文,欣賞教科書上的珠穆朗瑪峰和登山英雄的圖片。

教師講述登山英雄攀登珠峰的光輝事跡。

5.教師本課,布置家庭作業(yè)。

給教師的建議

1.要準備好與本課教學內容有關的圖片和資料。

2.要準備好地球儀、世界政區(qū)圖、兩半球圖。

3.教學中要注意訓練學生的讀圖、識圖能力。

家庭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