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2)古詩三首_第1頁
(教案2)古詩三首_第2頁
(教案2)古詩三首_第3頁
(教案2)古詩三首_第4頁
(教案2)古詩三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詩三首》教學設計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會認本課2個生字,會寫本課4個生字,讀準字音,了解字形,學會運用。2.了解古詩《絕句》的意思,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學準備:生字卡片課件教學過程:一、啟發(fā)談話,導入新課

1、教師啟發(fā)談話:

同學們,春天來了自然界的景物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聽音樂,你想到了什么?

春天是溫暖的,是充滿生機的,是美好的。自古就有許多歌頌贊美春天的詩文,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絕句》。

2、板書課題

這首短小的絕句極其生動地描繪了美麗如畫的春天的景色??熳屛覀儊砺犅犜娙耸窃鯓痈桧炠澝来禾斓?。

二、初讀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教師范讀,使學生整體感受,激起興趣。

自己試讀課文。

對照格里的生字畫出文中的生字,同桌間互相讀一讀,讀準字音。

出示生字卡,開火車讀生字。

三、細讀課文,讀懂詩句。

你一定想把這首詩讀給同學們聽吧,那你可得多讀幾遍。(生自由讀詩句)

指名學生讀詩句。

(請讀的好的學生配上音樂再讀一讀)

你可以看著圖也可以看著詩,你想到了什么?

(這首詩的前兩句,畫出了由春日、春風、江山、花草構成的闊遠而明麗的春景。詩的后兩句具體描繪銜泥的飛燕、安睡的鴛鴦,一上一下,一動一靜,相應成趣,充滿了生機勃勃而又安寧恬適的春天氣息。)

男、女生進行比賽,看誰讀的好。

四、朗讀背誦,體會感情。

指導學生背誦古詩。

會背這首古詩了嗎?先自己試一試吧。

指名學生背誦。

分四人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

集體背誦古詩。

五、課外延伸,注重積累。

你還收集了哪些和春天有關的故事?背給同學們聽聽吧。

多么迷人春天,你也可以當當小詩人或是小作家,說幾句贊美春天的詩句吧。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古詩。2、能借助資料了解作者蘇軾。3、能借助資料,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理解古詩大意。感受春天的美景。4、能背誦古詩,對古詩的學習保持濃厚的興趣。5、能進行詩配畫或美文積累。教學重點:能借助書中注釋和資料書來理解古詩的意思。教學難點:當堂課進行詩配畫或美文積累。教學過程:一、導入師:同學們,現(xiàn)在開始我們的美文誦讀!生:快起來,誦起來,大家一起來!(拍手誦詩之前學過的寫景詩)。二、新授(一)誦讀1、大家背誦的多好??!今天咱們再來學習一首古詩,看屏幕,齊讀課題。(《惠崇春江晚景》)什么意思呢?(惠崇是一個和尚的名字,他畫了一幅畫叫《春江晚景》,讓蘇軾題的詩。)2、看來這首詩的作者就是蘇軾。我們對蘇軾已經不陌生了,誰找到了關于蘇軾的資料?向大家介紹一下。(學生通過看書和上網找資料來介紹蘇軾:蘇軾(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謚號“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詩詞、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詣。他的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合稱“宋四家”;善畫竹木怪石,其畫論,書論也有卓見。是北宋繼歐陽修之后的文壇領袖,散文與歐陽修齊名;詩歌與黃庭堅齊名;他的詞氣勢磅礴,風格豪放,一改詞的婉約,與南宋辛棄疾并稱“蘇辛”,共為豪放派詞人。是父親蘇洵的長子,他與他的父親蘇洵、弟弟蘇轍皆以文學名世,世稱“三蘇”;與漢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齊名。他還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時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稱,即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樂府》等。)3、下面咱們就來讀讀這首詩吧,(出示頻幕)自己讀一讀,注意要讀準字音。(學生自瀆)咱們班同學的朗讀能力都很出色,誰來讀給大家聽?(看屏幕幾個學生讀)4、這幾個同學讀得都很流利,而且還注意到了咱們學習的停頓的讀法。還記得怎么在詩句中標出停頓嗎?誰來說說?(學生說:每句都是兩個字停頓,兩個字停頓,最后三個字停頓。)是這樣嗎?(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咱們跟朗讀一起讀一讀。(音頻資料)(二)學詩1、好,下面同桌兩個人就利用手中的資料來學習這首古詩,理解詩的意思。(同桌自學古詩意思)2、學習任務完成了嗎?誰來向大家匯報你的學習成果?(學生說第一句詩的意思: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3、誰來說說第二句的意思?(學生說第二句詩意:春天迎來,寒冰消融,水溫一升高,群鴨好像就最早感覺到了春天的信息,急不及待地到江水中嬉戲玩耍了。)4、后兩句呢?(河灘上已經滿是蔞蒿,蘆筍也開始抽芽。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赜蔚浇永锩鎭砹?。)有不明白的地方嗎?(什么是蔞蒿\蘆芽?看圖了解)5、誰能把整首詩的意思一起說說?(學生說詩意: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游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灘上已經滿是蔞蒿,蘆筍也開始抽芽,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海回游到江河里面來了。)6、這首詩中哪些句子是寫景的?(前三句)那第四句是寫什么的?(作者的聯(lián)想)7、再讀這首詩,你感受到什么了?(春天的美景)(三)背誦欣賞積累1、整首詩我們都明白了,現(xiàn)在試著背一背。(學生看課件圖背詩。)2、老師還找到了一些關于這首詩的視頻資料,咱們來欣賞一下。(看視頻)3、哪些景色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說一說?把你們說的畫下來好嗎?你可以畫一幅詩配畫,也可以把這兩節(jié)美文課上學習的內容進行積累,做成美文積累卡。開始吧?。ㄅ錁贩e累美文卡)4、展示積累成果。三、總結我們不僅學會借助資料來自學古詩,而且還進行了美文積累,收獲不小呀!第三課時教學目標1、理解這首古詩,能說出詩歌大意,歸納學習方法。2、感受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領悟“添得黃鸝四五聲”的哲理意味。3、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首詩。教學重點感悟、積累、應用語言教學難點關鍵:1、理解古詩,入情入境。2、領悟“添得黃鸝四五聲”的哲理意味。教學過程一、導語引入記得在我的學生時代,曾經學到過一篇著名作家朱自清爺爺寫的文章,叫《春》。有些話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給大家朗誦幾句,好不好?師朗誦:“春天像……”寫得美嗎?這幾句話,贊美了春天萬物復蘇、繁花似錦、生機勃勃地喜人景象。今天這節(jié)課,老師和大家一起來學習一首宋朝詩人寫的古詩,看看古人眼中、筆下的春天是怎樣的?。ㄔO計意圖:用朱自清的《春》中的一組排比句引入,既是聯(lián)系新知,是下面詩文整合的一個鋪墊和引子,又含蓄地揭示了詩文。同時又暗示學生,老師學生時代學過的課文還記憶猶新,說明優(yōu)美文章的段落是需要長期積累,記憶的。)二、打開書自己讀讀《三衢道中》這首詩。三、學《三衢道中》1、讀題目,能讀懂題目的意思嗎?(三衢山的道上)2、要理解詩句的意思,我們以前學到過很多方法,回憶一下,有哪能些好方法?(補省略、換語序、查字典、看注釋、看插圖)板書:補換查看3、請大家用這樣的方法字古詩4、反饋:齊讀1、2句。(設計意圖:高年級寫字教學不該忽視,更不該遺忘。)(1)經過自學,你學懂了哪個詞或那句詩?來匯報一下?!胺骸薄疤怼狈謩e解釋成什么?辯析“泛”的字義,根據下句的意思來確定。讓學生得出“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設計意圖:回憶總結理解古詩的方法很有必要,“善教者授其法也”,五年級學生已積累了一定的理解古詩的方法,在回憶的基礎上鼓勵學生提出創(chuàng)新的方法,是照顧到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這種字字落實的方法,也為今后的古文學習打下基礎。)詩人游興未至,又上山路,自有一份驚喜于心頭,那該怎么讀這兩句話?(2)正當詩人有些失望的時候,卻看到樹上黃鸝的美麗,聽到其叫聲?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下面兩句詩。齊讀。引導學生用關聯(lián)詞語填寫后兩句。綠陰不減來時路,(不但)添得黃鸝四五聲。(而且)說出了詩人的驚喜心情,該怎么讀這兩句?(男女分工讀)(設計意圖:因地制宜,既進行了語言文字訓練,又能讓學生充分感悟詩人那種由失望到驚喜的心情變化。)(3)齊讀整首詩,讀出心情的變化。(設計意圖:讀出心情的變化是第一個層次的朗讀要求。)5、你們想不想去欣賞一下這美麗的江南春色?6、放媒體欣賞江南春色。7、用學過的或課外看到的詩文描繪滿園春色。(設計意圖:詩文整合、新舊知識整合、課內外整合,通過調動學生頭腦中優(yōu)美詩文的儲備,強化了語言的積累、應用。正如巴金所說,“有兩百多篇文章儲蓄在我的腦子里面,——使我明白所謂文章究竟是怎么回事”。)欣賞著你們動情的朗誦,我又想起了《春》里的那幾句話,跟老師一起朗誦,媒體出示:“春天象……”(設計意圖:再次吟誦《春》中的排比句,好似在已掘過的泥地上再掘了一鋤,打下了更深的烙印。)四、回歸全課整體1、學完了這首詩,老師又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朱自清爺爺寫的話,一齊讀“春天像……”(跟我們今天學的那幾句詩聯(lián)系得起來的?)(設計意圖:最后再用《春》當中的排比句整合兩首詩,找到詩、文中的契合點,進行概括、總結,使整堂課的結構回歸一個“圓”。)2、配樂齊誦兩首古詩。五、學生自己設計作業(yè)畫、說、寫、背、演、默、收集兩位詩人的詩或春天的詩。(設計意圖:把代表老師至高權力的“布置作業(yè)”的權力下放給學生,真正把學生當作了課堂的主人。同時,學生還有選擇作業(yè)的權力和自由,真正體現(xiàn)了因材施教,照顧了學生的個性差異。學生自己設計作業(yè)的五花八門,也體現(xiàn)了語文學科和其他各學科知識間的整合、課內向課外的延伸。)[注釋]:①三衢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衢縣,因境內有三衢山而得名。②梅子黃時: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節(jié)。③小溪泛盡:乘小船走到小溪的盡頭。小溪,小河溝。泛,乘船。盡,盡頭。④卻山行:再走山間小路。卻,再的意思。⑤綠陰:蒼綠的樹陰。陰,樹陰。⑥不減:并沒有少多少,差不多。⑦黃鸝:黃鶯。[譯]:梅子快要成熟的季節(jié)卻連日晴和,我乘船到了小溪的盡頭又走上山路。綠色的樹陰還和來時的路上差不多,此時又在山林中增添了幾聲黃鶯的叫聲。詩作寫初夏時寧靜的景色和詩人山行時輕松愉快的心情。首句寫出行時間,“梅子黃時”指五月。梅子快要成熟的季節(jié),往往多雨,但現(xiàn)在卻“日日晴”,寫天晴,也是寫詩人的愉快心情。天晴人心也晴,那么明睸,那么開朗!次句寫出行路線。詩人乘船去游山去了,“泛盡”了舟,到了小溪的盡頭,又換走山路——三衢山中之小道,其樂無窮,其雅無窮,其趣無窮。第三句寫“綠陰”,游山歸來的路目,綠陰那美好的景象仍然不減登山時的濃郁。第四句寫黃鶯聲,路邊綠林中又增添了幾聲悅耳的黃鶯的鳴叫聲,為三衢山道中增添了無窮的生機和意趣。全詩明快自然,極富有生活韻味。梅子黃的五月,正是雨季,卻遇上天天晴朗的日子。坐著小船游到了小溪的盡頭,回程正好走山路,現(xiàn)在看到的是一路綠蔭濃濃并不比以前看到的少,而綠蔭深處傳來的的聲聲啼鳴,更增添了不少游興。這是一首紀行詩,寫詩人行于三衢道中的見聞感受。首句點明此行的時間,“梅子黃時”正是江南梅雨時節(jié),難得有這樣“日日晴”的好天氣,因此詩人的心情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