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Word文檔下載后可自行編輯1/19.1陳情表同步練習(解析)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24人教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同步
第三單元
9陳情表
基礎過關(guān)練
一、通假字:寫出下列通假字所通之字并解釋。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有”同“”,
二、一詞多義:解釋下列加點的字。
1.以
2.見
3.于
4.薄
5.舉
6.當
7.日
8.矜
三、古今異義:寫出下列加點詞語的古義。
1.九歲不行
古義:
今義:動詞,不可以,不被允許;形容詞,不好。
2.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古義:
今義:動詞,表示達到某種程度;介詞,表示另提一事。
3.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古義:
今義:(組織、機構(gòu)等)籌備成功,開始存在;(理論、意見)有根據(jù),站得住。
4.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
古義:
今義:明清兩代生員的通稱;泛指讀書人。
5.拜臣郎中
古義:
今義:中醫(yī)醫(yī)生。
6.尋蒙國恩
古義:
今義:為了要見到或得到所需求的人或事物而努力。
7.除臣洗馬
古義:
今義:清洗馬匹。
8.非臣隕首所能上報
古義:
今義:刊登在報紙上;向上級報告。
9.臣欲奉詔奔馳
古義:
今義:(車、馬等)很快地跑。
10.則告訴不許
古義:
今義:說給人,使人知道。
11.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
古義:
今義:(數(shù)量)少,(人或事物)不重要。
12.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
古義:
今義:身心勞苦;客套話,用于求人做事。
四、詞類活用:指出下列加點詞的活用類型并解釋。
1.夙遭閔兇
2.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nèi)無應門五尺之僮
3.猥以微賤
4.具以表聞
5.則劉病日篤
6.凡在故老
7.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
8.保卒余年
9.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
10.謹拜表以聞
五、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子在句式上的特殊之處并翻譯。
1.急于星火。
特殊句
式:
譯文:
2.且臣少仕偽朝。
特殊句式:
譯文:
3.則告訴不許。
特殊句式:
譯文:
4.今臣亡國賤俘。
特殊句式:
譯文:
5.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
特殊句式:
譯文:
6.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
特殊句式:
譯文:
7.是臣盡節(jié)于陛下之日長。
特殊句式:
譯文:
8.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
特殊句式:
譯文:
六、詞語積累:判斷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使用的正誤。
1.這所房子看上去裝修得十分豪華,但因為地點太偏僻,故而顯得煢煢孑立。()
2.三十年后再回到故鄉(xiāng),那曾經(jīng)熟悉的村落已是破敗不堪,只有村子東頭的老門樓依然兀立,與運河邊的老柳樹形影相吊。()
3.這山里的景色,無論是旭陽初升還是日薄西山,總是氣象萬千,煞是好看。()
4.臨近期中測試,學習壓力陡增,只覺得時間不夠用,整天疲于復習,朝不慮夕。()
5.隊員們跟著老藏羚羊來到了山坡上,在一個土坑里,他們發(fā)現(xiàn)了一只氣息奄奄的小藏羚羊。()
6.王大娘不指望養(yǎng)女能夠結(jié)草銜環(huán),養(yǎng)女能常回家看看,適當照顧照顧她,大娘就很知足了。()
七、文化常識:判斷下列古代文化常識的正誤。
1.期功:古代以關(guān)系的親疏確定喪服和服喪的時間。期,穿一年孝服的親族。功,按關(guān)系親疏分大功和小功,大功服喪九個月,小功服喪五個月。期、功都指關(guān)系比較近的親屬。()
2.太守:秦朝至漢朝時期對郡守的尊稱,漢景帝更名為太守,是州的最高行政長官。除治民、進賢、決訟、檢奸外,還可以自行任免所屬掾史。()
3.孝廉:漢景帝時設立的、任用官員的一種科目,即每年由地方官考察當?shù)厝宋?向朝廷推舉孝順父母、品行方正的人。()
4.秀才:漢代所設選拔人才的一種科目,推舉優(yōu)秀人才。與科舉測試的“秀才”不同。()
5.郎中:官名。始置于戰(zhàn)國,職掌侍衛(wèi)。秦、漢沿置,內(nèi)充侍衛(wèi),外從作戰(zhàn)。晉時為中書省的屬官。()
6.皇天后土:天地或天地神靈的總稱。皇天,古代指天、天帝。后土,古代指地、土神。舊時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萬物。亦作“后土皇天”。()
八、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陳情表》中,通過對比說明盡孝日短、盡忠日長的句子是“,”。
2.《陳情表》中,李密申訴自己不敢違逆君命,但又不能離開祖母的進退不能的兩難境地的句子是“,;,”。
3.《陳情表》中,李密向晉武帝上表陳述了自己的家庭情況,其中起到總起和概括作用的兩句是“,”。
4.《陳情表》中,李密開篇寫了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其中提到自己早年喪父的兩句是“,”。
5.《陳情表》中,李密開篇寫了自己幼年的生活情況,其中提到自己從小體弱多病、發(fā)育遲緩的兩句是“,”。
6.《陳情表》中,李密向晉武帝陳述自己的家庭情況,我們通過“,”兩句可知,李密既無父輩照顧,又無兄弟幫扶。
7.《陳情表》中,委婉地拒絕了太守和刺史的舉薦之后,李密收到了朝廷先后任命他為郎中和太子洗馬的詔書,對此,李密的回應是“,”。
8.《陳情表》中,李密從年齡的角度說明可以暫時不赴命的原因的兩句是“,”。
9.《陳情表》中,李密通過“,”兩句向晉武帝表明自己本來就希望官職顯達,并不顧惜名譽與節(jié)操。
10.《陳情表》中,運用《左傳》中晉大夫魏武子之子魏顆未將父親的愛妾殉葬因而在戰(zhàn)場上受到父親愛妾的父親的幫助的典故,表明活著不惜性命為國出力,死后也要結(jié)草銜環(huán)來報答君王之恩的句子是“,”。
11.《陳情表》中,李密表明自己的苦衷是人神共鑒的句子是“,,”。
12.《陳情表》中,描寫晉武帝急下詔書、授官李密的幾句是“,,,”。
片段閱讀練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李密字令伯,犍為武陽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改醮①。密時年數(shù)歲,感戀彌至,烝烝②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劉氏,躬自撫養(yǎng),密奉事以孝謹聞。劉氏有疾,則涕泣側(cè)息,未嘗解衣,飲膳湯藥必先嘗后進。有暇則講學忘疲,而師事譙周,周門人方之游夏③。
后劉終,服闋,復以洗馬征至洛。司空張華問之曰:“安樂公④何如”密曰:“可次齊桓。”華問其故,對曰:“齊桓得管仲而霸,用豎刁而蟲流。安樂公得諸葛亮而抗魏,任黃皓而喪國,是知成敗一也?!贝螁?“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與語,故得簡雅;《大誥》與凡人言,宜碎??酌髋c言者無己敵,言教是以碎耳。”華善之。
出為溫令,而憎疾從事,嘗與人書曰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從事白其書司隸,司隸以密在縣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內(nèi)轉(zhuǎn),而朝廷無援,乃遷漢中太守,自以失分懷怨。及賜餞東堂,詔密令賦詩,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緣。官無中人,不如歸田。明明在上,斯語豈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從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節(jié)選自《晉書·李密傳》,有刪改)
[注]①改醮(jiào):改嫁。②烝(zhēng)烝:淳厚的樣子。③游夏:孔子的學生子游、子夏。④安樂公:劉備之子劉禪。
1.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下面相應位置的解析標號涂黑。
嘗與人A書曰B慶父不死C魯難D未已E從F事白其G書H司隸
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李密幼時父親亡故,母親改嫁,李密感念眷戀雙親并因此生病,幸好有祖母親自撫養(yǎng)才得以成人。
B.李密侍奉祖母以孝順和恭敬聞名當時,為祖母端飯菜、端湯藥,他總是嘗過之后才讓祖母用。
C.李密認為安樂公與齊桓公可以并列,兩人都因為任用人才得當而使國家興盛,后來又都因用人不當而遭遇不幸。
D.借皇上東堂賜宴餞別之機,李密賦詩一首,詩的末章表明了他想回家種田的愿望。晉武帝為此很生氣,免去李密的官職。
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有暇則講學忘疲,而師事譙周,周門人方之游夏。
(2)孔明與言者無己敵,言教是以碎耳。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戎以晉室方亂,慕蘧伯玉之為人,與時舒卷,無蹇諤①之節(jié)。自經(jīng)典選,未嘗進寒素,退虛名,但與時浮沈,戶調(diào)門選而已。尋拜司徒,雖位總鼎司②,而委事僚寀。間乘小馬,從便門而出游,見者不知其三公也。故吏多至大官,道路相遇輒避之。
性好興利,廣收八方園田水碓,周遍天下。積實聚錢,不知紀極,每自執(zhí)牙籌,晝夜算計,恒若不足。而又儉嗇,不自奉養(yǎng),天下人謂之膏肓之疾。女適裴危頁,貸錢數(shù)萬,久而未還。女后歸寧,戎色不悅,女遽還直,然后乃歡。從子將婚,戎遺其一單衣,婚訖而更責取。家有好李,常出貨之,恐人得種,恒鉆其核。以此獲譏于世。
(節(jié)選自《晉書·王戎傳》,有刪改)
[注]①蹇諤:忠正直言。蹇,同“謇”,忠直。②鼎司:指三公之位。
4.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與時舒卷,出自《老子》中的“和光同塵,與時書卷”,指隨著時代的變化來施展自己的才能,順應時勢,能屈能伸。
B.膏肓,古代醫(yī)學以心尖脂肪為膏,心臟與膈膜之間為肓,膏肓是藥力達不到的地方。
C.從子,親屬稱謂詞,原本將血緣隔得較遠的子侄輩籠統(tǒng)地稱為從子,后將親兄弟之子(即侄子)稱為從子。
D.更,表示程度的加深,文中“婚訖而更責取”意為婚事辦完后越發(fā)責備他。
5.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間乘小馬,從便門而出游,見者不知其三公也。
(2)女后歸寧,戎色不悅,女遽還直,然后乃歡。
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禰衡字正平,平原般人也。少有才辯,而尚氣剛傲,好矯時慢物。唯善魯國孔融及弘農(nóng)楊修。融亦深愛其才,數(shù)稱述于曹操。操欲見之,而衡素相輕疾,自稱狂病,不肯往,而數(shù)有恣言。操懷忿,而以其才名,不欲殺之。聞衡善擊鼓,乃召為鼓史,因大會賓客,閱試音節(jié)。諸史過者,皆令脫其故衣,更著岑牟、單絞①之服。次至衡,衡方為《漁陽》參撾②,容態(tài)有異,聲節(jié)悲壯,聽者莫不慷慨。衡進至操前而止,吏訶之曰:“鼓史何不改裝,而輕敢進乎”衡曰:“諾?!庇谑窍冉庑z衣③,次釋余服,裸身而立,徐取岑牟、單絞而著之,畢,復參撾而去,顏色不怍。操笑曰:“本欲辱衡,衡反辱孤?!?/p>
(節(jié)選自《后漢書·文苑列傳·禰衡傳》,有刪改)
[注]①岑牟、單絞:鼓史等穿的服裝。②參撾:一種擊鼓之法。③衵(nì)衣:內(nèi)衣。
6.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古人名和字意思上往往相互呼應,都是相同或相近的,如張衡、禰衡分別字平子、正平。
B.數(shù),有“多次”之意,與《鴻門宴》中“數(shù)目項王”意思相同。
C.閱試意為考核。文中“閱試音節(jié)”的意思是考核鼓史們的演奏水平。
D.漁陽,地名,是唐時征戍之地。白居易《長恨歌》:“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蔽闹小皾O陽”的含義與此不同。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操懷忿,而以其才名,不欲殺之。
(2)鼓史何不改裝,而輕敢進乎
三年模擬練
(2023山東高考模擬,改編)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20分)
《五代史闕文》:司空圖,字表圣,自言泗州人。少有俊才,咸通中,登進士第。雅好為文,躁于進取,頗自矜伐,端士鄙之。從事使府,及登朝,驟歷清要。巢賊之亂,車駕播遷。圖有先人舊業(yè)在中條山,極林泉之美。圖自禮部員外郎避地焉,日以詩酒自娛。屬天下板蕩,士多往依之,互相推獎,由是聲名藉甚。昭宗反正,以戶部侍郎征至京師。圖既負才慢世,謂己當為宰輔,時要惡之,稍抑其銳,圖憤憤謝病,復歸中條。與人書疏,不名官位,但稱知非子,又稱耐辱居士。其所居曰禎貽溪,溪上結(jié)茅屋,命曰休休亭,常自為記云。
臣謹案:圖,河中虞鄉(xiāng)人,少有文彩,未為鄉(xiāng)里所稱。會王凝自尚書郎出為絳州刺史,圖以文謁之,大為凝所賞嘆。未幾,凝入知制誥,遷中書舍人、知貢舉,擢圖上第。頃之,凝出為宣州觀察使,辟圖為從事。既渡江,御史府奏圖監(jiān)察,下詔追之。圖感知己之恩,不忍輕離幕府,滿百日不赴闕,為臺司所劾,遂以本官分司。此豈躁于進取者耶!舊史不詳,一至于此。圖見唐政多僻,中官用事,知天下必亂,即棄官歸中條山。尋以中書舍人征,又拜禮部、戶部侍郎,皆不起。及昭宗播遷華下圖以密邇乘輿即時奔問復辭還山,故詩曰“多病形容五十三,誰憐借笏趁朝參”,此豈有意于相位耶!河中節(jié)度使王重榮請圖撰碑,得絹數(shù)千匹,圖致于虞鄉(xiāng)市心,恣鄉(xiāng)人所取,一日而盡。梁祖受禪,以禮部尚書征,辭以老疾,卒時年八十余。
臣又按:梁室大臣,如敬翔、李振、杜曉、楊涉等,皆唐朝舊族,本當忠義立身,重侯累將,三百余年,一旦委質(zhì)朱梁,其甚者贊成弒逆。惟圖以清直避世,終身不事梁祖,故《梁史》揭圖小瑕以泯大節(jié)者,良有以也。
(選自《舊五代史》,有刪改)
溫故知新
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
1.頗自矜伐——自矜者不長(《四章》)
2.日以詩酒自娛——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
3.少有文采——臣少多疾病(《陳情表》)
4.尋以中書舍人征——尋蒙國恩(《陳情表》)
習題演練
1.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下面相應位置的解析標號涂黑。(3分)
及昭宗A播遷B華下C圖D以密邇E乘輿F即時奔問G復辭H還山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板蕩,出自《詩經(jīng)·大雅》,其中《板》《蕩》兩篇都是寫當時政治黑暗、人民痛苦的,后來用“板蕩”指政局混亂、社會動蕩不安。
B.分司,按唐制,中央官員在陪都任職者,稱為分司,除分司御史外,其余均為閑職。
C.笏,古代君臣朝見時手中所持的狹長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用以比畫或記事?!俄椉管幹尽分?“持一象笏至”的“笏”與此處相同。
D.祖,廟號。君王有奠基之功,稱為祖,有守成之德,稱為宗,只有開國皇帝才能稱祖。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司空圖才華橫溢。他年輕時就因為文采出眾,得到了時任絳州刺史的王凝的賞識,后來在科舉測試中考中進士。
B.司空圖為人狂傲。他仕途失意,憤而辭官,歸隱林泉,后與人通信,不署官位;為人撰碑,卻將所得的報酬一日散盡。
C.司空圖審時度勢。他看到晚唐時宦官亂政,國事堪憂,立刻棄官歸鄉(xiāng);后雖多次蒙受征召,也避世不出,全身遠禍。
D.司空圖頗富爭議。他以號明志,結(jié)廬溪上,梁得天下后,又拒絕高官厚祿;但是《梁史》指責他道德有瑕,大節(jié)泯滅。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圖既負才慢世,謂己當為宰輔,時要惡之,稍抑其銳。
(2)一旦委質(zhì)朱梁,其甚者贊成弒逆。唯圖以清直避世,終身不仕梁祖。
5.“端士”認為司空圖“躁于進取”,反駁他們的理由是什么(3分)
五年高考練
文言文閱讀之固定句式
(2023新課標Ⅱ,10—14,改編)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20分)
材料一:
凡戰(zhàn),若我眾敵寡,不可戰(zhàn)于險阻之間,須要平易寬廣之地。聞鼓則進,聞金則止,無有不勝。法曰:“用眾進止。”晉太元時,秦苻堅進屯壽陽,列陣淝水,與晉將謝玄相拒。玄使謂苻堅曰:“君遠涉吾境,而臨水為陣,是不欲速戰(zhàn)。請君少卻,令將士得周旋,仆與諸君緩轡而觀之,不亦樂乎!”堅眾皆曰:“宜阻淝水,莫令得上。我眾彼寡,勢必萬全?!眻栽?“但卻軍,令得過,而我以鐵騎數(shù)十萬向水,逼而殺之。”融亦以為然。遂麾兵卻,眾因亂而不能止。于是,玄與謝琰、桓伊等,以精銳八千渡淝水。玄、琰進兵大戰(zhàn)淝水南,堅眾大潰。
(節(jié)選自《百戰(zhàn)奇略》)材料二:
太宗曰:“古人臨陣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變之法乎”靖[注]曰:“前代戰(zhàn)斗,多是以小術(shù)而勝無術(shù),以片善而勝無善,斯安足以論兵法也若謝玄之破苻堅,非謝玄之善也,蓋苻堅之不善也?!碧陬櫴坛紮z《謝玄傳》閱之,曰:“苻堅甚處是不善”靖曰:“臣觀《苻堅載記》曰:‘秦諸軍皆潰敗,唯慕容垂一軍獨全。堅以千余騎赴之,垂子寶勸垂殺堅,不果?!擞幸砸娗貛熤畞y。慕容垂獨全,蓋堅為垂所陷明矣。夫為人所陷而欲勝敵不亦難乎臣故曰無術(shù)焉苻堅之類是也?!碧谠?“兵有分聚,各貴適宜。前代事跡,孰為善此者”靖曰:“苻堅總百萬之眾而敗于淝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吳漢討公孫述,與副將劉尚分屯,相去二十里,述來攻漢,尚出合擊,大破之,此兵分而能合之所致也?!碧?/p>
宗曰:“然。得失事跡,足為萬代鑒?!?/p>
(節(jié)選自《唐太宗李衛(wèi)公問對》)
[注]靖:指李靖,唐代名將,封衛(wèi)國公,世稱李衛(wèi)公。
1.材料二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相應位置的解析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
夫為人A所B陷C而欲勝D敵E不亦難乎F臣故曰無術(shù)焉G苻堅之類H是也。
2.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平易,指地形平坦,古代常用于描述地貌,也可用于描述人的性情,指性情溫和。
B.聞金則止,金指敲擊刁斗發(fā)出的聲音,古代軍隊行動中聽到鳴金信號就停止前進。
C.片善,文中指微小長處,其中的“片”與成語“片甲不留”中的“片”意思不同。
D.果,指實現(xiàn)、成為事實,與《桃花源記》中“未果,尋病終”的“果”意思相同。
3.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苻堅與謝玄隔淝水列陣,苻堅的部下認為,應當在淝水阻擊,不讓晉軍渡河,苻堅則想讓晉軍先渡河上岸,再以鐵騎逼殺晉軍。
B.苻堅的大軍在后撤過程中發(fā)生了混亂,不受控制,謝玄等人乘機率八千精兵渡河,兩軍大戰(zhàn)于淝水之南,苻堅的部隊潰敗。
C.苻堅全軍大敗,只有慕容垂的一支部隊得到保全,苻堅帶領(lǐng)殘兵千余人投奔慕容垂,慕容垂的兒子慕容寶勸他乘機殺掉苻堅。
D.李靖認為,吳漢善于用兵,在討伐公孫述的戰(zhàn)斗中,分兵合擊,最終取得了勝利;唐太宗認為,吳漢戰(zhàn)例的得失可以作為萬代借鑒。
4.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請君少卻,令將士得周旋,仆與諸君緩轡而觀之,不亦樂乎!
(2)古人臨陣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變之法乎
5.材料二中,李靖認為淝水之戰(zhàn)苻堅失敗的原因有哪些(3分)
*項脊軒志
基礎過關(guān)練
一、一詞多義:解釋下列加點的字。
1.顧
2.得
3.過
4.置
5.以
6.然
7.而
8.所
9.之
10.殆
二、古今異義:寫出下列加點詞語的古義。
1.室僅方丈
古義:
今義:佛寺或道觀中住持住的房間;寺院的住持。
2.三五之夜
古義:
今義:表示不太大的大概數(shù)量。
3.庭中始為籬,已為墻
古義:
今義:已經(jīng)。
4.吾妻來歸
古義:
今義:返回;還給,歸還。
三、詞類活用:指出下列加點詞的活用類型并解釋。
1.雨澤下注
2.使不上漏
3.前辟四窗
4.垣墻周庭
5.先是庭中通南北為一
6.內(nèi)外多置小門墻
7.東犬西吠
8.乳二世
9.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zhí)此以朝
10.時至軒中
11.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四、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子在句式上的特殊之處并翻譯。
1.項脊軒,舊南閣子也。
特殊句式:
譯文:
2.余稍為修葺,使不上漏。
特殊句式:
譯文:
3.以當南日。
特殊句式:
譯文:
4.又雜植蘭桂竹木于庭。
特殊句式:
譯文:
5.明月半墻。
特殊句式:
譯文:
6.雞棲于廳。
特殊句式:
譯文:
7.家有老嫗,嘗居于此。
特殊句式:
譯文:
8.嫗,先大母婢也。
特殊句式:
譯文:
9.室西連于中閨。
特殊句式:
譯文:
10.余自束發(fā)讀書軒中。
特殊句式:
譯文:
11.軒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護者。
特殊句式:
譯文:
12.其制稍異于前。
特殊句式:
譯文:
13.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特殊句式:
譯文:
五、詞語積累:判斷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使用的正誤。
1.一株亭亭如蓋的桂樹半遮庭院,暗香浮動,令人陶醉。()
2.伴隨著轟隆隆的雷聲和閃閃電光,雨澤下注,天地之間仿佛掛上了一道水做的簾幕,很快地面的低洼處便積滿了水。()
3.夜幕降臨,整個村子像是玩了一天累得疲憊不堪的孩子,已經(jīng)沉沉地睡去。偶爾雞犬不寧,不顯嘈雜,反而更襯出一絲安靜。()
4.平淡無奇的樹,樹蔭,人行橫道。小小的商店冥然兀坐。()
六、文化常識:判斷下列古代文化常識的正誤。
1.先,已故的,多用于尊長。《禮記》中記載:“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嬪?!惫史Q已故的父親為“先考”,稱已故的母親為“先妣”。()
2.古代稱女子出嫁為“歸”,如《詩經(jīng)·周南·桃夭》中的“之子于歸,宜其室家”和《項脊軒志》中“吾妻來歸”中的“歸”都是這個意思。()
3.笏,朝笏,君臣朝見時手中所執(zhí)的狹長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用以比畫或在上面記事,以備遺忘。()
4.束發(fā),古代男孩成童,束發(fā)為髻,因以“束發(fā)”代指成童。束發(fā)可指男子十五歲,而女子十五歲可被稱為“豆蔻年華”。()
5.閨,一般指上圓下方的圭形小門或外室。“閨”字通常和女子有關(guān),沒有結(jié)婚的女子通常稱“閨女”,女子的臥室稱“閨房”。()
6.牖,窗。古代院落由外而內(nèi)依次是門、庭、堂、室。室門叫“戶”,室和堂之間的窗子叫“牖”,室的北面的窗子叫“向”。“窗”在上古時專指開在屋頂上的天窗,后泛指窗;開在墻壁上的窗叫“牖”。()
7.古人在稱謂前加“大”,表示再長一輩的人,比如大父、大母等。大父就是父親的父親。()
8.軒,指有欄桿的長廊或者殿堂前屋檐下的平臺。此外,軒也指供大夫以上的官員乘坐的車。()
七、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項脊軒志》中,歸有光把濃郁的懷舊情感化作清茶一般的文字,用“,,”穿引起零散的生活片段。
2.《項脊軒志》中,寫在修葺之后的項脊軒中獨自靜默端坐,聽自然界各種聲音的句子是“,”。
3.《項脊軒志》結(jié)尾的妙處是“言有盡而意無窮”,表現(xiàn)睹物思人,托物寓情的句子是“,,”。
4.先秦儒家在考量人與動物的關(guān)系時,強調(diào)和諧、仁愛,《項脊軒志》中體現(xiàn)這一思想的句子是“,”。
5.《項脊軒志》中,描寫所在的大家庭的叔伯分家自立門戶后雞狗橫行、人員雜亂、一片蕭條的句子是“,,”。
6.《項脊軒志》中,運用以聲襯靜的手法,以“”襯托環(huán)境的幽雅寂靜。
片段閱讀練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歸有光,字熙甫,昆山人。九歲能屬文,弱冠盡通“五經(jīng)”“三史”諸書,師事同邑魏校。嘉靖十九年舉鄉(xiāng)試,八上春官①不第。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讀書談道。學徒常數(shù)百人,稱為震川先生。
四十四年始成進士,授長興知縣。用古教化為治。每聽訟,引婦女兒童案前,刺刺②作吳語,斷訖遣去,不具獄。大吏令不便,輒寢閣不行。有所擊斷③,直行己意。大吏多惡之,調(diào)順德通判專轄馬政名為遷實重抑之也。隆慶四年,大學士高拱、趙貞吉雅知有光,引為南京太仆丞,留掌內(nèi)閣制敕房,修《世宗實錄》,卒官。
有光為古文,原本經(jīng)術(shù),好《太史公書》,得其神理。時王世貞主盟文壇,有光力相牴排,目為妄庸巨子。世貞大憾,其后亦心折有光,為之贊曰:“千載有公,繼韓、歐陽。余豈異趨,久而自傷。”其推重如此。有光湛深經(jīng)術(shù),卓然成大家。后德清胡友信與齊名,世并稱歸、胡。
(摘編自《明史·歸有光傳》)
[注]①春官:禮部。②刺刺:多言的樣子。③擊斷:決斷。
1.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下面相應位置的解析標號涂黑。
調(diào)順德A通判B專轄C馬政D名為E遷F實G重抑H之也。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不具獄”的“具”和《陳情表》中“臣具以表聞”的“具”含義不同。
B.“輒寢閣不行”的“不行”和《陳情表》中“九歲不行”的“不行”含義相同。
C.“引為南京太仆丞”的“引”與《蘇武傳》中“虞常果引張勝”中的“引”含義不同。
D.“好《太史公書》”的“好”與《鴻門宴》中“好美姬”的“好”含義相同。
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九歲能屬文,弱冠盡通“五經(jīng)”“三史”諸書,師事同邑魏校。
(2)時王世貞主盟文壇,有光力相牴排,目為妄庸巨子。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新安鮑良珊客于吳,將歸壽其母,作西王母之圖,而謁予問瑤池之事。
……
《列子》曰:“穆王觴瑤池,乃觀日之所入,一日行萬里。王乃嘆曰:‘嗚呼!予一人不足于德而諧于樂,后世其追數(shù)吾過乎!’”穆王蓋有悔心矣。然又曰:“穆王幾神人哉!能窮當世之樂,猶百年乃殂,后世以為登遐焉?!薄秱鳌吩铺熳游髡魉抻邳S鼠之山至于西王母之邦執(zhí)圭璧好獻錦組西王母再拜受之,觴瑤池之上,遂驅(qū)升于弇山。乃紀其跡于石而樹之槐,眉曰“西王母之山”?!渡胶=?jīng)》曰:玉山,西王母山也,在流沙之西。而博望侯使大夏,窮河源,不睹所謂昆侖者,此殆如武陵桃源,近在人世而迷者也?!段涞蹆?nèi)傳》云:帝齋承華殿中,有青鳥從東方來集殿前,上問東方朔,朔曰:“此西王母欲來也?!表曋?西王母乘紫云輦,駕五色龍上殿,自設精饌,以盤盛桃,帝食之甘美。夫武帝見西王母于甘泉、柏梁、蜚廉、桂館間,視穆王之車轍馬跡周行天下,不又逸耶豈公孫卿所謂事如迂誕,積以歲年,乃可致耶然史云:候伺神人,入海求蓬萊,終無有驗。則又何也史又云:時去時來,其風肅然。豈神靈怪異,有無之間,固難言也
(摘編自歸有光《西王母圖序》)
4.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
《傳》云天子西征宿于黃鼠之山至于西王母之邦執(zhí)圭璧好獻錦組西王母再拜受之
5.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王乃嘆曰:“嗚呼!予一人不足于德而諧于樂,后世其追數(shù)吾過乎!”
(2)此殆如武陵桃源,近在人世而迷者也。
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嘉靖戊戌之春,予與諸友會文于野鶴軒①。吾昆②之馬鞍山,小而實奇;軒在山之麓,旁有泉,芳冽可飲。稍折而東,多盤石,山之勝處,俗謂之東崖,亦謂劉龍洲③墓,以宋劉過葬于此。墓在亂石中,從墓間仰視,蒼碧嶙峋,不見有土。惟石壁旁有小徑,蜿蜒出其上,莫測所往。意其間有仙人居也。
始,慈溪楊子器名父創(chuàng)此軒。令能好文愛士,不為俗吏者,稱名父。今奉以為名父祠。嗟夫!名父豈知四十余年之后,吾黨之聚于此耶
時會者六人,后至者二人。潘士英自嘉定來,汲泉煮茗,翻為主人。余等時時散去,士英獨與其徒處。烈風暴雨,崖崩石落,山鬼夜號,可念也。
(摘編自歸有光《野鶴軒壁記》)
[注]①野鶴軒:在昆山縣境內(nèi)。②昆:昆山縣。馬鞍山在昆山縣西北。③劉龍洲:南宋愛國詞人,號龍洲道人。積極要求抗金北伐,作品風格豪放。死后葬于馬鞍山。
6.對第二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浙江慈溪人楊子器是野鶴軒的創(chuàng)建人,曾任昆山縣令。
B.楊子器為政清廉,賢能有德,喜愛富有文學才華的士人。
C.稱楊子器“不為俗吏者”,贊嘆了楊氏的官品和人品。
D.與友人相聚于劉龍洲墓側(cè),暗含其追慕先賢之意。
7.本文為題寫于野鶴軒壁上的短文,全文圍繞與野鶴軒有關(guān)的人事展開,章法謹嚴,請對此加以分析。
三年模擬練
(2023江蘇徐州統(tǒng)考階段練習)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20分)
抱膝軒記
管同①
自明祖都江寧,而楊吳城濠②圍于城內(nèi),其水流日就狹。及其東至竹橋,有水穴城來會。古所謂青溪一曲者也。折而南流,至柏川橋,再會鐘山之水。又稍南,過大中橋,則淮水入東關(guān),與相灌注。楊吳城濠雖就狹,而會是三水,半里之間,勢猶浩瀚。又其地北見雞籠,東北見鐘山。而東岸率果園菜囿,雜植桃杏韭菘之屬。山林映帶,舟楫往來。雖居城中,殆無異于郊外。
予自歸江寧,家凡六徙。近乃僦宅③居是水之西。老屋百年,塵埃滲漏。每暑日激射,陰雨連綿,蒸炕沾淋,顧視無可逃避。予居之未嘗不適也。獨其屋僅四間自奉母處妻孥置廚爨外了無燕息之所意尚闕然。嘉慶十五年歸自山東,始即第二室屏后一楹地,葺為小軒,顏④曰“抱膝”。借書滿架,置榻一張,偃仰嘯歌,始獲其所。然其為地,前近市廛,后連閨闥,而左則直接鄰家,不壁而板。凡夫行旅之歌唱,婦孺之啼,雞犬之鳴吠,嘈雜喧闐,殆無時不至。而當予神會志得,抗聲高誦,家人每笑謂其音聒人。三者之聲,蓋往往為所掩也。昔諸葛武侯隱處隆中,抱膝而吟《梁甫》。時人問其志,但笑而不言。予之名軒,豈敢以武侯自命,蓋亦陶公所云容膝易安之意而已。然予既厭薄文辭,又不汲汲然志在科舉,斗室之間,諷書不輟。有相問者,予將何以答之耶軒既葺,居者一年。明年,予為人所招,不恒在家,而其室遂廢。然一時之興,有不能忘,故追而記之。
(有刪改)
[注]①管同:清代散文家,師從姚鼐。②楊吳城濠:今南京外秦淮河。③僦(jiù)宅:租房。④顏:門上的匾額。
溫故知新
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
1.其水流日就狹——則劉病日篤(《陳情表》)
2.而會是三水——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3.雜植桃杏韭菘之屬——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桃花源記》)
4.殆無異于郊外——殆與余同(《石鐘山記》)
5.家凡六徙——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琵琶行并序》)
6.予居之未嘗不適也——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赤壁賦》)
習題演練
1.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相應位置的解析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
獨A其B屋C僅D四E間F自G奉H母I處J妻K孥L置M廚N爨O外P了Q無R燕S息T之U所V意W尚X闕Y然。
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北見雞籠,意為“向北可以望見雞籠山”,其中“見”的含義與《陳情表》中“慈父見背”的“見”不同。
B.“予自歸江寧”中的“歸”,與《項脊軒志》中“吾妻來歸”的“歸’含義相同。
C.所,與“為”連用表被動,與《項脊軒志》中“某所,而母立于茲”的“所”含義不同。
D.容膝易安,意為“住在陋室中反而容易使人安適”,出自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的“審容膝之易安”。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本文是一篇書齋記,文中詳細敘述了抱膝軒所處的地理位置以及名字的由來。
B.由于租住的老屋破舊,環(huán)境惡劣,無法舒適居住,于是在屋外另建了抱膝軒。
C.抱膝軒處在四面喧鬧的環(huán)境中,無法隔音,但卻抗聲高誦,悠然自得。
D.描寫抱膝軒以及其中的生活情景,意在表述自己安貧樂道、不慕功名的志趣。
4.把以下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而東岸率果園菜囿,雜植桃杏韭菘之屬。山林映帶,舟楫往來。
(2)前辟四窗,垣墻周庭,舊時欄楯,亦遂增勝。
5.請結(jié)合全文,分析以“抱膝軒”命名書齋的原因。(3分)
解析與分層梯度式解答
第三單元
9陳情表
基礎過關(guān)練
一、
又加在整數(shù)和零數(shù)之間
二、
1.①介詞,因為②介詞,憑借……身份③介詞,用④連詞,表目的,來⑤與“無”連用,表示沒有什么可以用來
2.①加在動詞前稱代自己②表被動③拜見④看見
3.①介詞,到②介詞,表示比較,相當于“比”③介詞,對于④介詞,和“見”搭配使用,表被動
4.①淺?、谄冉凵?小④厚度小
5.①選舉,古代一種選官制度②發(fā)動③盡④抬起
6.①承擔②應該③對等,比得上④面對,向⑤在(某處、某時)⑥將
7.①一天比一天②太陽③日子④一晝夜,一天
8.①憐憫②看重、推崇③得意、驕傲④持重,莊重⑤夸耀
三、
1.不會走路。這里形容柔弱。
2.直到。
3.成人自立。
4.漢代所設選拔人才的一種科目,推舉優(yōu)秀人才。晉時仍保留此制。與科舉測試的“秀才”不同。
5.尚書省的屬官。
6.不久。
7.太子洗馬,太子的侍從官。
8.報答。
9.奔走效勞,這里指赴京就職。
10.申訴(苦衷)。
11.自己的私情。
12.辛酸悲苦。
四、
1.形容詞作名詞,憂患兇喪之事
2.名詞作狀語,在外/名詞作狀語,在內(nèi)
3.形容詞作名詞,卑微低賤的身份
4.使動用法,使上聞、報告
5.名詞作狀語,一天比一天
6.形容詞作名詞,元老,舊臣
7.形容詞作動詞,遠離
8.使動用法,使……保全
9.名詞作狀語,像犬馬一樣
10.使動用法,使……知道
五、
1.特殊句式:狀語后置句,正常語序為“于星火急”。
譯文:比流星還要迅急。
2.特殊句式:省略句兼狀語后置句,應為“且臣少(于)偽朝仕”。
譯文:況且我年輕時在偽朝做官。
3.特殊句式:被動句,“不許”有被動意味。
譯文:但向上申訴不被許可。
4.特殊句式:省略句兼判斷句,省略謂語動詞“是”。
譯文:現(xiàn)在我是卑賤的亡國俘虜。
5.特殊句式:省略句,省略了表假設關(guān)系的關(guān)聯(lián)詞。
譯文:我(如果)沒有祖母,就無從(長大)以至今日。
6.特殊句式:賓語前置句,正常語序為“以是區(qū)區(qū)不能廢遠”。
譯文:因此自己的私情(使我)不愿停止奉養(yǎng)而遠離(祖母)。
7.特殊句式:狀語后置句,正常語序為“是臣于陛下盡節(jié)之日長”。
譯文:這樣(看來)我向陛下盡忠的日子還很長。
8.特殊句式:判斷句,“非……”表否定判斷。
譯文:不單是蜀地的人士及太守逵與刺史榮明明白白知道的。
六、
1.煢煢孑立:孤零零一人站在那里。形容孤單,無依無靠。對象誤用。
2.形影相吊:身體和自己的影子相互慰問,形容孤獨。對象誤用。
3.√日薄西山:太陽快落山了,比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臨近死亡。
4.朝不慮夕:保得住早上,不一定保得住晚上,形容情況危急。不合語境。
5.√氣息奄奄:只剩下微弱的一口氣。形容臨近死亡。
6.√結(jié)草銜環(huán):表示感恩報德,至死不忘。
七、
1.√
2.太守為郡的最高行政長官,刺史為州的最高行政長官。
3.應為“漢武帝時設立”。
4.√
5.晉時為尚書省的屬官。
6.√
八、
1.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
2.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
3.臣以險釁夙遭閔兇
4.生孩六月慈父見背
5.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
6.既無伯叔終鮮兄弟
7.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
8.是臣盡節(jié)于陛下之日長報養(yǎng)劉之日短也
9.本圖宦達不矜名節(jié)
10.臣生當隕首死當結(jié)草
11.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后土實所共鑒
12.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
片段閱讀練
1.BCE句子省略了“曰”的主語“李密”,“曰”是“說”的意思,“曰”后為說話的內(nèi)容,所以B處應斷開。“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是出自《左傳》的一個成語,所以分別在C處和E處斷開。根據(jù)前后文意可知,“從事”是官名,中間不能斷開?!鞍灼鋾迸c“司隸”之間語意連貫,“司隸”是“白”的對象,G、H兩處均不可斷開。因此,應在B、C、E三處斷開。
2.D“表明了他想回家種田的愿望”錯誤?!懊苡胁拍堋砸允Х謶言埂笔钦f李密想改任內(nèi)官,但因朝中無人為他說話未能如愿,而被升任漢中太守。他心懷不滿,作詩發(fā)牢騷?!皶x武帝為此很生氣”于文無據(jù),故選D。
3.解析(1)(李密)有空閑的時間就研究學問,忘記了疲勞,并且拜譙周為師,譙周的弟子把他比作孔子的學生子游、子夏。
(2)孔明與對話的人的水平不對等,他的言教因此瑣碎。
解答(1)暇:空閑,閑暇。師事:拜……為師。門人:弟子,學生。方:把……比作。
(2)敵:對等,相當。是以:因此。碎:瑣碎,煩瑣。
[參考譯文]
李密字令伯,是犍為武陽人,又名虔。他的父親很早就去世了,母親何氏改嫁。李密當時只有幾歲,念傷眷戀備至,他為人性情淳厚,于是積郁成疾。祖母劉氏,親自撫養(yǎng)他,李密侍奉祖母以孝順而恭謹聞名。劉氏有病時,他就哭泣斜靠著休息,從不脫衣安睡,飲食湯藥總要嘗過之后才端給祖母。(李密)有空閑的時間就研究學問,忘記了疲勞,并且拜譙周為師,譙周的弟子把他比作孔子的學生子游、子夏。
后來劉氏去世,李密守喪期滿除去喪服,朝廷再次以太子洗馬之職征召他到洛陽。司空張華問他說:“安樂公怎么樣”李密說:“可以和齊桓公相并列?!睆埲A詢問其中的緣故,(李密)回答說:“齊桓公得到管仲而稱霸,任用豎刁而(使自己死了不得埋葬,)尸身長蛆。安樂公得到諸葛亮而抵抗曹魏,任用黃皓而亡國,由此知道他們的成敗是一樣的?!睆埲A接著問:“孔明的言教為什么那么瑣碎”李密說:“過去舜、禹、皋陶相互說話,所以言辭簡潔優(yōu)雅;《大誥》中是對普通人說的話,語言應當瑣碎??酌髋c對話的人的水平不對等,他的言教因此瑣碎?!睆埲A認為他說得很好。
(李密)離京出任溫令,卻憎恨從事,曾經(jīng)在寫給人的信中說:“慶父不死去,魯國的災難不會停止。”從事把他的書信的內(nèi)容稟告了司隸。司隸認為李密在縣中清廉謹慎,沒有彈劾他。李密有才能,常常希望改任內(nèi)官,可是朝廷中無人為他說話,于是升任漢中太守,自認為沒有得到應有的職分而心懷怨恨。等到皇帝在東堂賜宴餞別時,皇上下詔讓李密作詩,李密的詩的末章說:“人們也有這樣的話,有因才有緣。做官朝中無人,不如回家種田?;噬嫌⒚黝V?這話豈能這樣說!”武帝很生氣,于是都官從事上奏免去李密的官職。后來李密在家中去世。
4.D文中“更”是“又,另”的意思,“婚訖而更責取”意為“婚事辦完以后又要了回來”。
5.解析(1)有時騎著小馬,從便門出去游玩,見到他的人不知他是位列三公的官員。
(2)女兒后來回娘家看望父母,王戎臉色不好看,女兒急忙把錢還給他,這樣之后他才高興起來。
解答(1)間:間或,有時。乘:駕馭。見者:見到他的人。
(2)歸寧:已嫁女子回娘家看望父母。遽:迅速,急忙。直:價值,價錢,此處指借的錢。
[參考譯文]
王戎因為晉室正處于混亂中,仰慕蘧伯玉的為人,順隨形勢屈伸,沒有忠正直言的節(jié)操。自從主管人才選拔授官的事務,他從未任用過出身寒微之士,也沒有貶退過徒有虛名之人,只是隨時事而沉浮,在官吏內(nèi)調(diào)用選舉罷了。不久被任命為司徒,雖然地位總領(lǐng)三公,卻把正事交給同僚。有時騎著小馬,從便門出去游玩,見到他的人不知他是位列三公的官員。他原來的屬官多升為大官,路上遇到王戎就避開。
他生性喜好謀利,大量收購四面八方的園田及水力磨坊,遍及天下。積聚財物,沒有止境,常常自己拿著算籌,晝夜計算,總嫌不足。又儉樸吝嗇,都不供養(yǎng)自己,天下人說他是病入膏肓。女兒嫁給裴時,向他借錢數(shù)萬,很久沒有歸還。女兒后來回娘家看望父母,王戎臉色不好看,女兒急忙把錢還給他,這樣之后他才高興起來。一個侄兒將要結(jié)婚,王戎送給他一件單衣,婚事辦完后又要了回來。家里有好李子,常拿出去賣,怕別人得到種子,賣時總在果核上鉆個孔。因此在當世受到嘲笑。
6.A“都是相同或相近的”錯誤,古人的名和字有的意思相反或相對,如曾皙,名點。
7.解析(1)曹操雖心懷怨憤,但因禰衡的才能名聲,不打算殺他。
(2)(你這)鼓吏為什么不換裝扮,卻膽敢輕率進入呢
解答(1)懷忿:心懷怨憤。而:表轉(zhuǎn)折,相當于“卻”“但是”。以:因為。
(2)何不:為什么不。改裝:換裝扮。敢:膽敢。
[參考譯文]
禰衡字正平,是平原般縣人。他年少的時候便有才智機辯,崇尚氣節(jié),為人剛直傲慢,喜歡故違時俗,待人接物傲慢不遜。只與魯國的孔融和弘農(nóng)的楊修交好??兹谝埠軔巯Ф[衡的才華,多次在曹操面前稱道他。曹操想見他,但禰衡一向看不起曹操,自稱有狂病,不肯前去,而且多次有狂妄不敬之言。曹操雖心懷怨憤,但因禰衡的才能名聲,不打算殺他。曹操聽說禰衡善于擊鼓,就征召他做鼓史,于是大會賓客,考核音樂節(jié)拍。眾鼓史經(jīng)過,都命令他們脫去身上的衣服,穿上鼓史穿的衣帽。輪到禰衡,他正擊《漁陽》參撾,容貌儀態(tài)與平時不同,鼓聲悲壯,聽者無不情緒激昂。他到曹操面前停了下來,官吏呵斥他說:“(你這)鼓史為什么不換裝扮,卻膽敢輕率進入呢”禰衡說:“是。”于是先脫掉內(nèi)衣,然后將余下的衣服脫掉,赤身裸體而立,慢慢地取過鼓史的衣服穿上,穿戴完畢,重新?lián)艄亩?毫無羞色。曹操笑著說:“本想羞辱禰衡,但他反而羞辱了我。”
三年模擬練
溫故知新
1.夸耀
2.每天
3.年幼,年少
4.不久
習題演練
1.CFG“及昭宗播遷華下”中,“昭宗”是主語,“播遷”是謂語,“華下”是賓語,句子結(jié)構(gòu)完整;“圖”作“以密邇乘輿”的主語,句意完整。故應在C、F處斷開。“即時奔問”與“復辭還山”的主語分別是皇帝和司空圖,故應在G處斷開。
2.D“只有開國皇帝才能稱祖”錯誤,如明成祖朱棣、清圣祖康熙均不是開國皇帝。
3.D“《梁史》指責他道德有瑕,大節(jié)泯滅”錯誤。原文“《梁史》揭圖小瑕以泯大節(jié)者”,意思是《梁史》揭示司空圖的小的瑕疵來泯滅他的大節(jié),即《梁史》試圖用小過錯來掩蓋他的大節(jié),達到污蔑他的目的。
4.解析(1)司空圖依恃才學,輕慢世人,認為自己應當擔任宰相,當權(quán)者厭惡他,逐漸壓制他的銳氣。
(2)有一天委身朱溫的梁朝,其中的那些過分的人輔佐成全弒君的逆賊。只有司空圖堅守清廉忠直(的準則)避世不出,終身不侍奉梁太祖。
解答(1)負:依恃,憑仗。慢:輕慢。時要:當權(quán)者。稍:逐漸。
(2)一旦:有一天。其甚者:其中的那些過分的人。贊:輔佐。成:成全。
5.解析①司空圖感激王凝的知遇之恩,不忍心離開幕府,百日不赴京上任,并非汲汲于權(quán)位。②舊史記載不詳。(答“《梁史》有意抹黑”,也可給分)
解答解答本題,首先應找到對應文本“此豈躁于進取者耶”,然后結(jié)合前后文內(nèi)容進行分析。由前文“圖感知己之恩,不忍輕離幕府,滿百日不赴闕”可知,認為司空圖感激王凝的知遇之恩,不忍心離開幕府,百日不赴京上任,并非汲汲于權(quán)位;由后文“舊史不詳,一至于是”可知,認為舊史記載不詳。
[參考譯文]
《五代史闕文》:司空圖,字表圣,自稱是泗州人。年少時就有優(yōu)秀才能,咸通年間,一舉考中進士。他很喜歡寫文章,急于追求功名,非常喜歡自夸,正直之士都鄙視他。在使府做事,從登朝起,先后擔任清顯重要的職務。黃巢賊兵作亂,皇上流離遷徙。司空圖有祖先遺留的產(chǎn)業(yè)位于中條山,極盡林泉之美。司空圖從擔任禮部員外郎開始就躲在那里,每天用詩酒自娛自樂。當時天下動亂不安,士人多前去依靠他,他們互相吹捧,因此聲名很盛。昭宗回京后,以戶部侍郎之職征召司空圖到京師。司空圖依恃才學,輕慢世人,認為自己應當擔任宰相,當權(quán)者厭惡他,逐漸壓制他的銳氣。司空圖憤恨不平,稱病引退,又回到中條山。與人書信往來,不在意官位,只自稱為知非子,又自稱耐辱居士。他所住的地方叫禎貽溪,溪上構(gòu)筑了一座茅屋,命名為休休亭,經(jīng)常自己為亭子寫記。
我謹慎考查:司空圖,河中虞鄉(xiāng)人,年少時就有文采,不曾被鄉(xiāng)里人稱道。恰逢王凝從尚書郎外放為絳州刺史,司空圖用文章拜謁他,很為王凝所賞識贊嘆。不久,王凝入朝任知制誥,升任中書舍人,主持貢舉,提拔司空圖。不久,王凝出任宣州觀察使,召司空圖為從事。渡江后,御史府上奏讓司空圖任監(jiān)察一職,朝廷下詔讓他回京。司空圖感念(王凝)知遇之恩,不忍輕易離開幕府,滿一百天仍不去京城,被臺司彈劾,于是以本官的身份任分司一職。這難道是急于追求功名嗎舊史記載不詳細,竟到了這個地步。司空圖見唐朝政令有很多古怪之處,宦官掌權(quán),知道天下必亂,就棄官歸隱中條山。不久以中書舍人的身份被征召,又被拜為禮部、戶部侍郎,(他)都沒有赴任。等到昭宗流離遷徙到華下,司空圖因為與皇上關(guān)系親近而同乘一輛車,皇上隨時詢問,他又辭別皇上回到中條山。所以作詩說“多病形容五十三,誰憐借笏趁朝參”,這難道是有意于相位嗎河中節(jié)度使王重榮請司空圖寫碑文,(司空圖)得到數(shù)千匹絹,他把它們?nèi)拥接萼l(xiāng)街市中心,任憑鄉(xiāng)人取走,一天就被拿光了。梁太祖接受禪讓,用禮部尚書之職征召他,(司空圖)以老病為借口推辭了,去世時八十多歲。
我再次考查:梁朝大臣,如敬翔、李振、杜曉、楊涉等人,都是唐朝舊貴族,本應當憑借忠義立身,家中世代封侯爵將,三百多年,有一天委身朱溫的梁朝,其中的那些過分的人輔佐成全弒君的逆賊。只有司空圖堅守清廉忠直(的準則)避世不出,終身不侍奉梁太祖。所以《梁史》揭示司空圖的小的瑕疵來泯滅他的大節(jié),是確有些原因的。
五年高考練
1.EFG“夫為人所陷”陳述苻堅被慕容垂陷害的情況,承接前一句“蓋堅為垂所陷明矣”,“為……所……”為固定結(jié)構(gòu),故A、B處不用斷開;勝敵,即戰(zhàn)勝敵人,D處不能斷開?!胺驗槿怂荻麆贁场本湟馔暾?作“不亦難乎”的主語,C處不可斷開,E處要斷開?!昂酢笔蔷淠┱Z氣詞,表反問;“焉”是語氣詞,常用于句末,表停頓,F、G處斷開?!败迗灾愂且病笔且粋€判斷句,“是”,這樣,指代“無術(shù)”,意思是苻堅這一類的人就是這種沒有智謀的,故H處不能斷開。
2.B“金指敲擊刁斗發(fā)出的聲音”說法錯誤?!敖稹敝浮般`”(“鑼”),是古代軍中一種銅制樂器,作戰(zhàn)時擊之為收兵信號。而“刁斗”是古代軍中所用的一種器具,又名“金柝”“焦斗”,白天煮飯,夜間敲擊報時警備。
3.D“吳漢戰(zhàn)例的得失可以作為萬代借鑒”錯誤。唐太宗所說的“得失事跡”,包含苻堅之失和吳漢之得。
4.解析(1)請你們稍向后退,(讓我軍渡過淝水,)使雙方將士能夠較量一番,我與各位騎馬慢行觀戰(zhàn),不也是一件樂事嗎(“卻”“周旋”“緩轡”各1分,句意1分)
(2)古人到作戰(zhàn)之時,想出奇妙的招數(shù),進攻敵人沒有意料的地方,這也是奇正相變的法則嗎(“意”“斯”“法”各1分,句意1分)
解答(1)卻,退。周旋,相機進退,與對手追逐較量。緩轡,放松韁繩,騎馬緩行。
(2)意,意料。斯,這。法,法則。
知識鏈接
文言固定句式之表疑問的固定句式
1.明確概念
文言固定句式的語法特點是由一些不同詞性的詞搭配在一起,固定成為一種句法格式,表述相對固定的語法意義。
2.知曉類型
大致可分為表示疑問、表示反問、表示感嘆、表示假設和表示選擇等幾種習慣用法,它們往往有相對固定的譯法。
3.掌握方法
閱讀時,掌握和熟記這些固定句式的意義,有助于掌握和理解整個句子的意義。
4.積累句型
(1)“如……何”“若……何”“奈……何”是三個表示疑問的習慣用法,中間可以插入名詞、代詞等,可譯為“把……怎么樣”“對……怎么辦”“怎樣對付(處置、安頓)……”。如: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2)“如何(何如)”“奈何”“若何(何若)”,表詢問或商量語氣,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的“怎么樣(的)”“為什么”“怎么”等。如:奈何取之盡錙珠,用之如泥沙(《阿房宮賦》)
(3)“何……焉為”譯為“有什么……呢”。如:夫子何命焉為(《墨子·公輸》)
(4)“何也(何……也)”“何哉(何……哉)”,表詢問,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的“為什么呢”“什么……呢”“怎么……呢”等。如:而此獨以鐘名,何哉(《石鐘山記》)
(5)其他表示疑問的固定句式:
①“何以……”可譯為“根據(jù)什么……”“憑借什么……”。如:王曰:“何以知之”(《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何所……”可譯為“所……的是什么”。如: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木蘭詩》)
③“何(奚)以……為”可譯為“為什么要……呢”。如:何以伐為(《季氏將伐顓臾》)
5.解析①苻堅被慕容垂所陷害,沒有智謀;②苻堅只懂得聚合兵力作戰(zhàn)而不具備分兵進攻的能力。(第①點2分,第②點1分)
解答原文“‘……堅以千余騎赴之,垂子寶勸垂殺堅,不果?!擞幸砸娗貛熤畞y”是說,苻堅率軍去投奔慕容垂,卻險遭殺害,可見苻堅被慕容垂所陷害,無術(shù),據(jù)此概括出第①點。由“苻堅總百萬之眾而敗于淝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可知,李靖認為苻堅失敗的原因是用兵能合不能分,據(jù)此概括出第②點。
[參考譯文]
材料一:
大凡作戰(zhàn),如果兵力對比我眾敵寡,就不能在地形險要之處作戰(zhàn),應該要在平坦開闊的地方作戰(zhàn)。以便于部隊聽到鼓聲就前進,聽到鑼音就收兵,這樣戰(zhàn)斗就沒有不勝利的。兵法中說:“指揮大部隊作戰(zhàn),可進就進,不可進就停止。”晉太元年間,前秦王苻堅率領(lǐng)大軍開進并駐守壽陽,沿淝水一岸擺好陣勢,同晉將謝玄隔水對峙。謝玄派人對苻堅說:“你率軍長途跋涉深入我境,卻臨水列陣,是不想同我速戰(zhàn)。請你們稍向后退,(讓我軍渡過淝水,)使雙方將士能夠較量一番,我與各位騎馬慢行觀戰(zhàn),不也是一件樂事嗎”苻堅的部將都說:“應當憑據(jù)淝水阻截晉軍,不讓其渡河上岸。我軍兵多,對方兵少,這樣必然是萬全之策。”苻堅說:“只管退軍,讓他們渡河,(乘其渡河之時,)我們以數(shù)十萬騎兵逼向河中而殲滅他們?!避奕?堅之弟)也贊成這樣做。于是,苻堅下令秦軍后撤。不料部隊因動而亂,不能停止后退。于是謝玄與謝琰、桓伊等人,率領(lǐng)精兵八千渡過淝水。謝玄和謝琰進軍激戰(zhàn)于淝水之南,苻堅部隊慘遭失敗。
材料二:
太宗問:“古人到作戰(zhàn)之時,想出奇妙的招數(shù),進攻敵人沒有意料的地方,這也是奇正相變的法則嗎”李靖答:“古代的戰(zhàn)斗,多是以自己微少的智謀戰(zhàn)勝沒有智謀的人,以一些有微小長處的人戰(zhàn)勝沒有長處的人,這哪能談得上懂兵法呢如謝玄打敗了苻堅,不是謝玄善于用兵,而是苻堅不善于用兵?!碧谵D(zhuǎn)頭命侍臣找出《謝玄傳》,讀過之后說:“苻堅哪些地方處理不善呢”李靖說:“我看《苻堅載記》上說:‘(淝水之戰(zhàn)時)前秦各軍都潰敗,只有慕容垂一支軍隊得以保持完整。苻堅率領(lǐng)殘兵一千余人來投奔慕容垂,慕容垂的兒子慕容寶勸慕容垂殺死苻堅,沒有殺成。’這又可以看出前秦軍的混亂。慕容垂一軍獨能保持完整,苻堅被慕容垂所陷害就很明顯了。既被人陷害,還想戰(zhàn)勝敵人,不就難了嗎所以我說的沒有智謀,就是苻堅這一類的人。”太宗問:“兵力的使用有分散有集中,必須各得其當。從過去的事跡來看,誰運用得最好”李靖說:“苻堅統(tǒng)率百萬大軍卻在淝水戰(zhàn)敗,這是用兵能集中不能分散的緣故。吳漢討伐公孫述,與副將劉尚分散屯兵,相距二十里,當公孫述進攻吳漢時,劉尚出兵合擊,大敗公孫述,這是用兵分散而能集中的緣故?!碧谡f:“是這樣。這些得失的戰(zhàn)例,足以作為后世的借鑒?!?/p>
*項脊軒志
基礎過關(guān)練
一、
1.①轉(zhuǎn)頭②回頭看③拜訪④理會,考慮⑤副詞,難道⑥但
2.①得到,獲得②能③同“德”,感恩、感激④得當,合適
3.①過去②經(jīng)過③超過,勝過④過錯
4.①放置②設置③放棄,丟下
5.①介詞,拿,用②介詞,依靠、根據(jù)③連詞,表示修飾
6.①詞尾,用在形容詞、副詞之后,表示狀態(tài)②連詞,表示轉(zhuǎn)折,可是,卻③同“燃”,燃燒④指示代詞,這樣,那樣
7.①連詞,表示轉(zhuǎn)折,相當于“卻”“但是”②連詞,表示方式或狀態(tài)③人稱代詞,你的④連詞,表示并列
8.①處所,地方②代詞,用在動詞之前,構(gòu)成名詞性的詞組,指代人或事物③與介詞“自”“由”“從”組成所字結(jié)構(gòu),表示與動作有關(guān)的地方、原因、對象等
9.①助詞,用于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不譯②助詞,在句中只起調(diào)節(jié)音節(jié)的作用,無實義③助詞,相當于“的”④代詞,代指“嫗”
10.①恐怕,可能②危險③近,接近
二、
1.一丈見方。
2.農(nóng)歷每月十五。
3.不久后。
4.出嫁,嫁。
三、
1.名詞作狀語,往下
2.名詞作狀語,從上面
3.名詞作狀語,在前面,這里指在閣子北面
4.名詞作動詞,砌上垣墻
5.數(shù)詞作名詞,一體
6.名詞作狀語,在內(nèi)外
7.名詞作狀語,對著西家
8.名詞作動詞,喂奶、哺育
9.名詞作動詞,朝見皇帝
10.名詞作狀語,時常
11.名詞作狀語,親手
四、
1.特殊句式:判斷句,“……也”表判斷。
譯文:項脊軒,是原來的南閣子。
2.特殊句式:省略句,應為“余稍為修葺,使(之)不上漏”。
譯文:我稍稍修繕了一下,使它不從上面漏土漏雨。
3.特殊句式:省略句,應為“以(之)當南日”。
譯文:用(北墻)對著南邊射來的日光(使其反照室內(nèi))。
4.特殊句式:狀語后置句,應為“又于庭雜植蘭桂竹木”。
譯文:又在庭院里錯雜地種上蘭花、桂樹、竹子等。
5.特殊句式:省略句,應為“明月(照)半墻”。
譯文:明月高懸,照亮半截墻壁。
6.特殊句式:狀語后置句,應為“雞于廳棲”。
譯文:雞在廳堂里歇宿。
7.特殊句式:狀語后置句,應為“家有老嫗,嘗于此居”。
譯文:家中有位老婆婆,曾經(jīng)在這里居住。
8.特殊句式:判斷句,“……也”表判斷。
譯文:這個老婆婆,是我去世的祖母的婢女。
9.特殊句式:狀語后置句,應為“室西于中閨連”。
譯文:房子的西邊與內(nèi)室相連。
10.特殊句式:省略句兼狀語后置句,應為“余自束發(fā)(于)軒中讀書”。
譯文:我從十五歲起就在軒內(nèi)讀書。
11.特殊句式:被動句,“焚”有被動的意味。
譯文:項脊軒一共遭過四次火災,能夠不被焚毀,可能是有神靈在保護著吧。
12.特殊句式:狀語后置句,應為“其制于前稍異”。
譯文:它的形制跟過去稍有不同。
13.特殊句式:判斷句,“……也”表判斷。
譯文:庭院中有一株枇杷樹,是我妻子去世那年親手種下的。
五、
1.√亭亭如蓋:高高挺立,樹冠像傘蓋一樣。
2.√雨澤下注:雨水往下流。
3.雞犬不寧:連雞狗都不得安寧,形容攪擾得很厲害。不合語境。
4.冥然兀坐:靜靜地獨自端坐。使用對象錯誤。
六、
1.√
2.√
3.√
4.“豆蔻年華”指女子十三四歲。
5.“外室”錯,應為“內(nèi)室”。
6.√
7.√
8.√
七、
1.瞻顧遺跡如在昨日令人長號不自禁
2.冥然兀坐萬籟有聲
3.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4.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
5.東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雞棲于廳
6.萬籟有聲
片段閱讀練
1.BDF“順德通判”為官職名,作“調(diào)”的賓語,B處應斷開?!皩]狇R政”為動賓結(jié)構(gòu),中間不應該斷開,應在D處斷開?!懊麨檫w”與“實重抑之”對舉,F處應斷開。因此,應在B、D、F三處斷開。
2.BA.“不具獄”的“具”意為“擬寫”,《陳情表》中“臣具以表聞”的“具”意為“詳細”,二者含義不同。B.“輒寢閣不行”的“不行”意為“不執(zhí)行”“不實施”,《陳情表》中“九歲不行”的“不行”意為“不會走路”,二者含義不同。C.“引為南京太仆丞”的“引”意為“推薦”,《蘇武傳》中“虞常果引張勝”的“引”意為“牽扯”,二者含義不同。D.“好《太史公書》”的“好”和《鴻門宴》中“好美姬”的“好”都是“喜歡、喜愛”的意思,含義相同。
3.解析(1)(歸有光)九歲時(就)能寫文章,二十歲時完全通曉“五經(jīng)”“三史”等書,師從同鄉(xiāng)人魏校。
(2)當時王世貞主宰文壇,歸有光極力排斥他,把他看作非常平庸凡劣的人。
解答(1)屬:撰著。弱冠: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以示成人,因體猶未壯,故稱。同邑:同鄉(xiāng)。
(2)相:表示動作偏指一方。牴排:排斥。目:看,注視。妄庸:平庸凡劣。
[參考譯文]
歸有光,字熙甫,是昆山人。九歲時(就)能寫文章,二十歲時完全通曉“五經(jīng)”“三史”等書,師從同鄉(xiāng)人魏校。嘉靖十九年參加鄉(xiāng)試中舉,(后來)八次參加禮部測試都沒有考中進士。遷居嘉定安亭江邊,讀書論道。學生常有幾百人,都稱他為震川先生。
嘉靖四十四年,歸有光才考取進士,被任命為長興知縣。他用古代的政教風化來治理政事。每次審理訴訟,都把婦女兒童領(lǐng)到案前,絮絮叨叨地說著吳地語言,斷完案就讓他們離開,不寫案卷。上級官吏的命令不適宜,就擱置不予施行。該決斷的時候,就徑直按照自己的意思辦。上級官吏大多不喜歡他,就調(diào)他去做順德通判,專管馬政,名為升遷,實為重重地打壓他。隆慶四年,大學士高拱、趙貞吉向來了解歸有光,引薦他做南京太仆丞,留掌內(nèi)閣制敕房,編撰《世宗實錄》,(歸有光)死在任上。
歸有光寫作古文,以經(jīng)術(shù)為本,他喜歡讀《太史公書》,參透了其中的精神旨意。當時王世貞主宰文壇,歸有光極力排斥他,把他看作非常平庸凡劣的人。王世貞心里很不滿,后來也衷心佩服歸有光,給他寫贊語說:“千年才出了您這樣的人才,來繼承韓愈、歐陽修(的古文傳統(tǒng))。我哪里是有不同的志趣,只是自我傷感長久以來沒有什么成就啊!”他就是這樣推崇歸有光的。歸有光經(jīng)學素養(yǎng)精湛深厚,卓然成為經(jīng)學大師。后來德清人胡友信和他齊名,世人將他們并稱為“歸、胡”。
4.解析《傳》云/天子西征/宿于黃鼠之山/至于西王母之邦/執(zhí)圭璧/好獻錦組/西王母再拜受之
解答“云”是“說”的意思,其后要斷開。“天子西征”中“天子”作主語,“征”作謂語,“天子西征”結(jié)構(gòu)完整,其后斷開?!八蕖笔莿釉~,主語是前面的“天子”,“于”作為介詞與“黃鼠之山”組成介賓結(jié)構(gòu)充當“宿”的狀語,故在“山”后斷開?!皥?zhí)圭璧”中“圭璧”作“執(zhí)”的賓語,主語是前面的“天子”,故“執(zhí)圭璧”前后均應斷開?!拔魍跄冈侔菔苤本湟馔暾?中間不應該斷開,應在“西”之前斷開。
5.解析(1)穆王于是長嘆道:“唉!我在道德做得不夠卻喜愛游樂,(我死了,)后世的人大概會追算我的過失吧!”
(2)這恐怕就和(陶淵明所寫的)武陵桃源一樣,近在人世卻讓人無法找尋。
解答(1)乃:于是,便。諧:此處可譯為喜愛。追數(shù):追算。過:過錯,過失。
(2)殆:大概,恐怕。如:像,如同,此處譯為“和……一樣”。迷:迷路,迷失,此處可譯為無法找尋。
[參考譯文]
新安縣人鮑良珊旅居吳地,將要回家為母親祝壽,畫了一張西王母像,(他)來見我,向我問詢關(guān)于瑤池的事。
……
《列子》說:“周穆王在瑤池飲酒,觀看太陽從哪里落下去,太陽一天行走一萬里。穆王于是長嘆道:唉!我在道德上做得不夠卻喜愛游樂,(我死了,)后世的人大概會追算我的過失吧!”穆王大概是有悔悟之心了。然而《列子》又說:“穆王差不多是神人了!能窮盡當世的歡樂,還活了一百歲才死去,后世的人認為他登仙了?!薄赌绿熳觽鳌氛f:穆王西征,在黃鼠山過夜,到達西王母的國家,穆王手持圭璧,友好地獻上織花的絲帶,西王母拜了兩次接受了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網(wǎng)絡通訊設施建設承包合同
- 專利技術(shù)許可使用與轉(zhuǎn)讓協(xié)議
- 事業(yè)單位正式聘用勞動合同
- 環(huán)保科技研發(fā)與推廣合作協(xié)議
- 企業(yè)向法人借款合同
- 三農(nóng)田土壤健康與改良方案
- 智慧農(nóng)業(yè)技術(shù)研發(fā)與應用合作協(xié)議
- 公路護欄采購合同
- 動物養(yǎng)殖場地租賃合同
- 經(jīng)典工程勞務承包合同
- 工程施工人員安全教育培訓【共55張課件】
- 2024電化學儲能電站巡視檢查項目表
- 資金共管協(xié)議合同范本
- 中壓電力線載波通信技術(shù)規(guī)范
- 光療法課件(精制手工圖文)
- 川教版八年級下冊生命生態(tài)安全教學計劃及教學設計附安全知識
- 精密陶瓷劈刀項目規(guī)劃方案
- (高清版)JTG 3363-2019 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guī)范
- 周志華-機器學習-Chap01緒論-課件
- 共享廚房項目計劃書
- 北京市海淀區(qū)2024年七年級下學期數(shù)學期中考試試卷(附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