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制圖與加工要求_第1頁
機械制圖與加工要求_第2頁
機械制圖與加工要求_第3頁
機械制圖與加工要求_第4頁
機械制圖與加工要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機械制圖與加工要求三視圖空間想象與思維讀圖能力1.一組視圖2.全部尺寸3.技術(shù)要求唯一表達零件各部分的結(jié)構(gòu)及形狀確定零件各部分的形狀大小及相對位置的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說明在制造和檢驗零件時應達到的一些工藝要求

★注寫零件的名稱、材料、數(shù)量、比例等4.圖框和標題欄1.工程圖的基本組成1.一組視圖2.必要尺寸4.技術(shù)要求3.零件序號明細表標題欄反映部件的工作原理、裝配關(guān)系、主要規(guī)格、零件間配合、連接、定位、部件的安裝和外形零件的主要結(jié)構(gòu)等1.工程圖的基本組成內(nèi)部流轉(zhuǎn)受控信息1.工程圖的基本組成1.圖紙構(gòu)成-圖框公開信息繪圖時必須畫出標題欄,用于標識工件的圖號、名稱、材料、重量、以及圖紙修改處等信息,山推使用的標題欄格式見表1.工程圖的基本組成1.圖紙構(gòu)成-標題欄公開信息比例=圖樣尺寸實際尺寸1:11:22:120201515原值比例縮小比例放大比例

當工件過大或過小,在圖框空間內(nèi)放置不合理時,使用圖紙縮放。圖樣的比例是指圖樣中圖形與實物相應要素的線性尺寸之比。包括:1)原值比例。比值為1,即1:1。2)放大比例。比值大于1的比例,例如2:1.3)縮小比例。比值小于1的比例,例如1:22.圖紙比例1.工程圖的基本組成比例系列1.工程圖的基本組成2.圖紙比例種類比例優(yōu)先選用系列允許選用系列原值比例1∶1縮小比例1∶21∶5

1∶101∶2×10n

1∶5×10

n

1∶1×10n1∶1.5

1∶2.5

1∶3

1∶4

1∶61∶1.5×10

n

1∶2.5×10

n

1∶3×10

n

1∶4×10

n

1∶6×10

n放大比例2∶15∶12×10n∶1

5×10

n∶1

1×10

n∶12.5∶14∶12.5×10

n∶1

4×10

n∶1繪制同一機件的各試圖應采用相同比例,并在標題欄的比例一欄中填寫。由于機件的大小極其結(jié)構(gòu)復雜程度不同,所以對大而簡單的機件可采用縮小的比例;對小而復雜的機件可采用放大的比例。但不論縮小或放大,在標注尺寸時必須標注機件的時間尺寸。比例一般應標注在標題欄的比例欄內(nèi),必要時可在視圖名稱的下放或右側(cè)標注比例。如:2.圖紙比例-標注方法1.工程圖的基本組成Thursday,January25,2024

圖樣上標注的尺寸,應按機件的實際尺寸標注,與所選擇比例是放大還是縮小無關(guān)。繪制圖形中的角度時,不論該圖形放大或縮小,應按實際角度繪制如下圖。不同比例的圖形和尺寸標注方法1.工程圖的基本組成2.圖紙比例-標注方法內(nèi)部流轉(zhuǎn)受控信息機械制圖的線型及其應用可見輪廓線粗實線d細實線尺寸線及尺寸界線剖面線、引出線重合斷面的輪廓線0.5d波浪線斷裂處邊界線剖視的分界線0.5d點畫線軸線、對稱中心線0.5d虛線不可見輪廓線0.5d雙點畫線相鄰輔助零件的輪廓線.極限位置的輪廓線0.5d雙折線斷裂處的邊界線0.5d1.工程圖的基本組成3.基本線型內(nèi)部流轉(zhuǎn)受控信息

工程制圖采用的是正投影法。正投影有的三個基本特性:1、集聚性——

當直線垂直于投影面時,其投影為一個點。比如,夏天正午時分人的影子被踩在自己腳下(想象:此時豎立于地面的棍子的投影)。當平面垂直于投影面時,其投影為一直線段。2、真實性——

當直線段平行于投影面時,其投影反映(空間)直線的實長。當平面圖形平行與投影面時,它的投影為全等圖形,即反映平面圖形的實形。3、類似性——

當直線傾斜于投影面時,其投影仍為直線,但不反映實長;當平面傾斜于投影面時,在該投影面上的投影為原圖形的類似形。注:類似形不是相似形,它和原圖形只是邊數(shù)相同、形狀類似。如圓的投影為橢圓。(相似形,對應邊成比例。類似形,對應邊不一定成比例)2.物體投影與三視圖公開信息六個基本視圖1.基本投影面——用正六面體的六個面作為投影面,這六個投影面稱為基本投影面。2.基本視圖——機械零件向基本投影面投影所得的視圖?;疽晥D有主視圖、俯視圖、左視圖、右視圖、仰視圖和后視圖六個。2.物體投影與三視圖下圖是用正投影方法畫出的三個不同形體的單面投影圖可以看到三個投影圖的形狀是相同的。工程上為了準確表達物體的形狀采用的是多面正投影圖,三視圖則是準確表達形體的一種基本方法。2.物體投影與三視圖三個互相垂直的平面V、H、W把空間分為八個部分,稱為八個分角。各分角的表示方法如圖所示。2.物體投影與三視圖1.三投影面體系目前國際上使用著兩種投影體系,即第一角和第三角。我國采用的是第一角畫法⑴三個投影面①正立投影面—簡稱正面用V表示。物體在V面上的正投影圖稱為主視圖。②水平投影面—簡稱水平面,用H表示。物體在H面上的正投影圖稱為俯視圖。③側(cè)立投影面—簡稱側(cè)面,用W表示。物體在W面上的正投影圖稱為左視圖。2.物體投影與三視圖2.三視圖形成前面介紹了三投影面體系,初步了解了三視圖的形成方法。從下圖可以想到,圖中顯示的三投影面體系和其上的三視圖均為空間的情況,如何在平面上(圖紙)畫三視圖呢?為了能在平面上表示出三維的物體就需要將三投影面體系做必要的轉(zhuǎn)換。轉(zhuǎn)換方法如下:V面保持不動,H面繞X軸向下轉(zhuǎn)90°,W面繞Z軸向后轉(zhuǎn)90°,這樣V、H和W三個投影面就攤在了同一平面上。要注意:在H喝W面的轉(zhuǎn)換中由Y軸分成兩條,記做Yh和Yw2.三視圖形成2.物體投影與三視圖每一個視圖只能反映物體三個方向尺寸中的兩個尺寸。主視圖反映物體的長方向和高方向尺寸俯視圖反映物體的長方向和寬方向尺寸左視圖反映物體的寬方向和高方向尺寸物體有上、下、左、右、前、后六個方位,各視圖反映的方位如圖所示:主視圖能反映物體的上下和左右方位俯視圖能反映物體的左右和前后方位左視圖能反映物體的上下和前后方位2.三視圖之間的度量對應關(guān)系2.物體投影與三視圖公開信息

當某視圖不能按投影關(guān)系配置時,可將其配置在適當?shù)奈恢?,并稱這種圖為向視圖。向視圖B向C向A向旋轉(zhuǎn)2.物體投影與三視圖3.向視圖公開信息假想用剖切平面剖開機械零件,將處在觀察者和剖切平面之間的部分移去,而將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射所得的圖形,稱為剖視圖。剖視圖的形成3.剖視圖1.剖視圖的形成剖視圖注意問題:⑴通常選用與投影面平行的剖切平面;⑵其它視圖不受剖視圖的影響,仍應按完整機件畫出視圖;⑶剖開機件后凡可見輪廓線都應畫出;⑷一般省去剖視圖中的虛線。公開信息3.剖視圖2.剖視圖的符號公開信息剖視圖全剖半剖局部剖(1)全剖視圖圖4全剖視圖3.剖視圖2.剖視圖的總類全剖視圖的特點:能清楚地反映機件的內(nèi)部結(jié)構(gòu),但同時將機件的外形剖掉。全剖視圖的適用情況:機件的外形簡單或復雜的外形另有視圖表達清楚。公開信息(2)半剖視圖)一半剖切一半保留

用于外部有形狀需要表達,內(nèi)部有孔、槽,且在這個方向上為對稱圖形的形體。優(yōu)點:既可表達外部形狀,又可看清內(nèi)部的孔、槽結(jié)構(gòu)。圖6半剖視圖3.剖視圖2.剖視圖的總類公開信息(3)局部剖視圖用剖切平面局部地剖開機械零件所得的剖視圖,稱為局部剖視圖。

優(yōu)點:局部剖視圖不需滿足任何條件,可根據(jù)需要任意剖切。圖7局部剖視圖3.剖視圖2.剖視圖的總類公開信息概念:假想用剖切面將機械零件的某處切斷,僅畫出該剖切面與機械零件接觸部分的圖形,稱為斷面圖,簡稱斷面圖。斷面圖剖視圖注意:斷面圖與剖視圖的區(qū)別斷面圖4.斷面圖1.斷面圖的概念公開信息移出斷面:畫在被切斷部分的投影輪廓外面的斷面圖,稱為移出斷面。重合斷面:畫在被切斷部分的投影輪廓內(nèi)的斷面圖,稱為重合斷面。移出斷面圖重合斷面圖4.斷面圖2.斷面圖的種類公開信息A-A4.斷面圖公開信息公差標注示例:基本尺寸:φ30圓上偏差:-0.020下偏差:-0.033最大極限尺寸Dmax=29.980最小極限尺寸Dmin=29.967公差=0.0135.極限與配合Φ30(-0.02,-0.033)內(nèi)部流轉(zhuǎn)受控信息●互換性要求:●保證零件具有互換性的措施:由設計者根據(jù)極限與配合標準,確定零件合理的配合要求和尺寸極限。同一批零件,不經(jīng)挑選和輔助加工,任取一個就可順利地裝到機器上去并滿足機器的性能要求。(φ50)基本尺寸5.極限與配合內(nèi)部流轉(zhuǎn)受控信息基本偏差基本偏差標準公差⒊標準公差和基本偏差⑴標準公差用以確定公差帶的大小。標準公差的數(shù)值由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級確定。代號:IT共20個等級:IT01、IT0、IT1~IT18⑵基本偏差用以確定公差帶相對于零線的位置。一般為靠近零線的那個偏差。代號:孔用大寫字母,軸用小字母表示?;境叽?—00標準公差上偏差=下偏差+公差下偏差=上偏差-公差5.極限與配合1.標準公差與基本公差內(nèi)部流轉(zhuǎn)受控信息基本偏差系列,確定了孔和軸的公差帶位置?;鶞士谆鶞瘦SRSTPCDEFFGCDEHYABGJSKMNUVXZZAZBZCF基本尺寸零線0+-孔J0+rafgdefcdbhjsjkmnpstuxzzazbzcgecfvy基本尺寸零線0-軸0基本偏差系列5.極限與配合內(nèi)部流轉(zhuǎn)受控信息(3)公差帶代號公差帶代號組成

基本偏差代號,如:H、f。標準公差等級代號如:8、7。如:H8

f7孔的基本偏差代號孔的標準公差等級代號軸的標準公差等級代號軸的基本偏差代號公差帶的位置由基本偏差決定,公差帶的大小由標準公差等級決定。為什么?5.極限與配合公開信息

定義:基本尺寸相同的孔與軸裝配在一塊兒,其公差帶之間的關(guān)系叫做配合。根據(jù)配合性質(zhì)的松緊程度不同,分為間隙配合、過盈配合以及過渡配合。間隙配合(軸小孔大)過盈配合(軸大孔?。?.極限與配合2.配合概念及種類內(nèi)部流轉(zhuǎn)受控信息1.間隙配合具有間隙(包括最小間隙等于零)的配合。孔軸最小極限尺寸最大極限尺寸最大間隙最小間隙最大極限尺寸最小極限尺寸最大間隙最小間隙孔的公差帶在軸的公差帶之上間隙配合示意圖最小間隙是零5.極限與配合例:已知孔φ25mm,軸φ25mm為間隙配合,試求最大間隙和最小間隙。解:+0.0210–0.020–0.033畫公差帶圖0+–φ25mm+0.021–0.020–0.033Xmax=ES-ei=+0.021-(-0.033)=+0.054mmXmin=EI-es=0-(-0.020)=+0.020mm最大間隙:最小間隙:5.極限與配合內(nèi)部流轉(zhuǎn)受控信息2.過盈配合具有過盈(包括最小過盈等于零)的配合??椎墓顜г谳S的公差帶之下最小極限尺寸最大極限尺寸最大極限尺寸最小極限尺寸最小過盈最大過盈最小過盈最大過盈最小過盈是零過盈配合示意圖5.極限與配合例:已知孔φ32mm,軸φ32mm為過盈配合,試求最大過盈和最小過盈。解:0+0.042+0.026畫公差帶圖+0.0250+–?32mm+0.025+0.026+0.042=0-(+0.042)=-0.042mm=+0.025-(+0.026)=-0.001mm最大過盈:最小過盈:Ymin=ES-eiYmax=EI-es5.極限與配合內(nèi)部流轉(zhuǎn)受控信息3.過渡配合可能具有間隙或過盈的配合。最大過盈孔的公差帶與軸的公差帶相互交疊最大過盈最大間隙最大間隙過渡配合示意圖最大極限尺寸最小極限尺寸最小極限尺寸最大極限尺寸5.極限與配合內(nèi)部流轉(zhuǎn)受控信息3過渡配合最大極限尺寸基孔制優(yōu)先、常用配合國家標準規(guī)定了優(yōu)先選用、常用和一般用途的孔、軸公差帶國標中還規(guī)定了孔、軸公差帶中組合成基孔制常用配合59種,優(yōu)先配合13種,基軸制常用配合47種,優(yōu)先配合13種,應盡量選用優(yōu)先配合和常用配合5.極限與配合內(nèi)部流轉(zhuǎn)受控信息基軸制優(yōu)先、常用配合5.極限與配合公開信息

零件在加工過程中,表面不可能絕對光滑和平整,在放大鏡下,可以觀察出高低不平的峰谷,這種微觀幾何形狀的特征叫表面粗糙度。6.表面粗糙度間距S高低Z一般按S分:S<1mm為表面粗糙度輪廓;1≤S≤10mm為表面波紋度輪廓S>10mm為形狀誤差。由于切削過程中的刀痕,切屑分離時的塑性變形,刀具與工件表面之間的摩擦以及工藝系統(tǒng)的高頻振動等原因所形成。工件刀具v切屑6.表面粗糙度①耐磨性表面粗糙度影響潤滑的有效性,也影響潤滑破壞以后粗糙峰之間碰撞的概率和嚴酷程度(應力水平和變形大小)。②配合性質(zhì)的穩(wěn)定性相互配合的表面微小峰被去掉后,它們的配合性質(zhì)會發(fā)生變化。對于過盈配合,由于壓入裝配時,零件表面的微小峰被擠平而使有效過盈減小,降低了聯(lián)結(jié)強度;對于有相對運動的間隙配合,工作過程中表面的微小峰被磨去,使間隙增大,影響原有的配合要求。

③耐疲勞性

受交變應力作用的零件表面,疲勞裂紋易在微小谷的位置出現(xiàn),這是因為在微觀輪廓的微小谷底處產(chǎn)生應力集中,使材料的疲勞強度降低,導致零件表面產(chǎn)生裂紋而損壞

④耐密封性密封件表面存在微小的峰谷時,密封性變差。對于靜態(tài)密封表面,密封面上的凸凹不平在密封面間留下微隙,會引起滲漏;對于動態(tài)密封表面,由于有相對運動,表面間應含有潤滑油層,表面不能太光滑,以便儲存潤滑油。

6.表面粗糙度公開信息6.表面粗糙度公開信息6.表面粗糙度內(nèi)部流轉(zhuǎn)受控信息裝配圖是表達機器或部件的圖樣,主要表達其工作原理和裝配關(guān)系。主要用于機器或部件的裝配、調(diào)試、安裝、維修等場合。作用:在產(chǎn)品或部件的制造過程中,先根據(jù)零件圖進行零件加工和檢驗,再按照依據(jù)裝配圖所制定的裝配工藝規(guī)程將零件裝配成機器或部件;在產(chǎn)品或部件的使用、維護及維修過程中,也經(jīng)常要通過裝配圖來了解產(chǎn)品或部件的工作原理及構(gòu)造。

7.零件在裝配圖中的表示方法內(nèi)部流轉(zhuǎn)受控信息1.一組視圖一組視圖正確、完整、清晰地表達產(chǎn)品或部件的工作原理、各組成零件間的相互位置和裝配關(guān)系及主要零件的結(jié)構(gòu)形狀。2.必要的尺寸標注出反映產(chǎn)品或部件的規(guī)格、外形、裝配、安裝所需的必要尺寸和一些重要尺寸。3.技術(shù)要求在裝配圖中用文字或國家標準規(guī)定的符號注寫出該裝配體在裝配、檢驗、使用等方面的要求。4.零、部件序號、標題欄和明細欄按國家標準規(guī)定的格式繪制標題欄和明細欄,并按一定格式將零、部件進行編號,填寫標題欄和明細欄。7.零件在裝配圖中的表示方法2.裝配圖包含的內(nèi)容內(nèi)部流轉(zhuǎn)受控信息裝配圖中所有的零、部件均應編號。裝配圖中一個部件只編寫一個序號;同一裝配圖中相同的零、部件用一個序號,一般只標注一次;多處出現(xiàn)的相同的零、部件,必要時也可重復標注;裝配圖中零、部件的序號,應與明細欄中的序號一致。指引線不能相交。當指引線通過有剖面線的區(qū)域時,它不應與剖面線平行。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順次排列,應盡量在每個水平或豎直方向順次排列。ST標準件雙線基本件號單線7.零件在裝配圖中的表示方法2.裝配圖中零部件編碼內(nèi)部流轉(zhuǎn)受控信息1、讀裝配圖的基本要求(目的)(1)了解部件的名稱、用途、性能和工作原理。(2)弄清各零件間的相對位置、裝配關(guān)系和裝拆順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