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福建莆田秀嶼下嶼中學高考歷史全真模擬密押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1959年,美國總統(tǒng)艾森豪威爾訪問法國,試圖說服法國放棄搞自己的核武器。戴高樂在反駁中提出了“法國只要有能夠殺死敵人一次的原子彈就夠了,到那時敵人即使有十倍的手段也無濟于事了”的“以小懾大”的核威懾理論。上述材料表明A.核戰(zhàn)爭的陰云已經籠罩著世界各地 B.北約的共同防御體制遭到破壞C.法國成為多極化格局中的重要一極 D.法國獨立自主的外交傾向增強2.“打個比方,商品經濟發(fā)展是一個能量巨大的蓄水池,東西方貿易逆差是一塊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歐洲貨幣短缺的陣陣波浪,這種波浪通過地區(qū)間各種貿易關系傳播,最終在伊比利亞半島找到泄洪口?!边@說明了A.新航路開辟的必要性 B.歐洲出現“價格革命”C.歐洲出現“商業(yè)革命” D.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3.提出“全世界無產者,聯(lián)合起來”的著作是A.《論法的精神》 B.《社會契約論》 C.《人權宣言》 D.《共產黨宣言》4.《舊唐書·桓彥范傳》載:時有墨敕授方術人鄭普思秘書監(jiān),葉凈能國子祭酒,彥范(政事堂宰相)苦言其不可。帝曰:“既要用之,無容便止?!睆┓队謱υ唬骸氨菹伦札堬w寶位,遂下制云:‘軍國政化,皆依貞觀故事?!寥缙账嫉仁欠郊坑沽?,豈足以比蹤前烈?臣恐物議謂陛下官不擇才,濫以天秩加于私愛。惟陛下少加慎擇?!钡劬共患{。由此可知當時A.缺乏系統(tǒng)完善的用人機制 B.政事堂成為國家權力中樞C.方術破壞了國家政治秩序 D.君權和相權矛盾依然尖銳5.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廢除了象征宗族統(tǒng)治的六冕之制,改戴通天冠,而且吸收了各國的冠服制到新的官員服飾體系中,如將原趙國的貂蟬冠定為武將之冠,原楚國的獬豸冠定為法官之冠等,秦朝改革冠服旨在A.改變落后習俗風尚 B.確立皇帝獨尊地位C.構建新型官僚體系 D.革除地方割據勢力6.曹操年少時“任俠放蕩,不治行業(yè)”,“好飛鷹走狗,游蕩無度”,這種行為在傳統(tǒng)輿論之下難以踏入仕途。但由于他被許劭等三位名士所看重,竟然突破選舉制度被舉為孝廉。這表明東漢末年A.儒學地位受到嚴重沖擊 B.士族門閥操控國家政權C.唯才是舉成為社會共識 D.國家統(tǒng)治秩序亟待重建7.嚴復《文鈔?原強》:“中國知西法之當師,不自甲午敗衂之后始也。海禁大開以還,所興發(fā)者亦不少矣。譯署一也,同文館二也,船政三也……拉雜數之,蓋不止一二十事。此中大半皆西洋以富以強之基,而自吾人行之,則淮橘為枳,若存若亡,不能收其效?!睋?,嚴復的主旨是A.肯定了師夷長技的成就 B.闡釋了富國強兵的內容C.否定了學習器物的價值 D.強調了政治變革的必然8.“這次起義促使共產國際改變了對國共合作的態(tài)度,這才有了革命轉折點的八七會議,堅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斗爭的總方針”。對這次起義的描述有誤的是①參加軍隊稱紅軍②是中共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標志③發(fā)生在1927年8月④標志著第一次國共合作全面破裂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中國共產黨早期的創(chuàng)始人選擇上海作為舉行中共一大的地點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下列因素中,能夠為他們做出決定提供參考的最關鍵性的因素應是A.位于長江入??冢煌ū憬?B.有英美法租界,相對安全C.五四運動主陣地,思想激進 D.城市生活現代化,食宿方便10.1820-1939年間廣東沿海某鄉(xiāng)居民離鄉(xiāng)謀生情況統(tǒng)計表時期
鄉(xiāng)民遷出總人數
遷至他鄉(xiāng)種田人數
遷至城鎮(zhèn)做工或經營小商業(yè)人數
出國從事工商業(yè)人數
1820-1849
29
29
0
0
1850-1879
72
15
49
8
1880-1911
156
0
118
38
1912-1939
473
0
77
396
①百余年間,該鄉(xiāng)居民遷居方向由農村到城鎮(zhèn)、由國內到國外。②導致鄉(xiāng)民遷居謀生的原因是中國被打開國門,自然經濟解體。③導致鄉(xiāng)民職業(yè)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們思想觀念的變化,近代經濟的興起。④第四個時期出國謀生的人數激增,主要原因是國內社會長期動亂,日本帝國主義入侵。以上分析正確的是()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1.漢武帝倡導“獨尊儒術”。后來漢宣帝反對專任儒生時說“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這里所謂“周政”,主要是指周代的A.禮樂制度B.井田制度C.宗法制度D.分封制度12.下表是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組建的新政黨。這表明當時名稱成立時間成立地點領導人中國民主建國會1945年12月16日重慶胡厥文、章乃器等中國民主促進會1945年12月30日上海馬敘倫、周建人等九三學社1945年9月3日改名,1946年5月6日成立重慶許德珩等A.各黨派已達成政治共識 B.政治協(xié)商制度開始形成C.和平民主成為社會潮流 D.國民黨結束了一黨獨裁13.1916年初,陳獨秀撰文說:“吾國年來政象,唯有黨派運動,而無國民運動也?!毕M袊那嗄耆四軌蛳穹ㄌm西革命那樣,成為“強有力之國民,使吾國黨派運動進而為國民運動”。陳獨秀旨在A.喚醒青年的公民自覺 B.批判封建倫理道德C.傳播馬克思主義學說 D.創(chuàng)立無產階級政黨14.1928年12月,中國共產黨頒布《井岡山土地法》,規(guī)定“沒收一切土地歸蘇維埃政府所有”。次年4月,頒布的《興國土地法》修改:“沒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階級的土地”。這一變化()A.標志土地革命路線正式形成 B.有利于促進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建立C.有利于孤立和打擊地主階級 D.標志中國共產黨由幼稚走向成熟15.縣大約產生于春秋中葉的楚國,當時楚滅其北鄰若干小國后置縣,并設縣尹、縣公進行統(tǒng)治。縣尹、縣公,由貴族擔任,國君可隨時對其任免調遣。這反映出春秋時期A.官僚政治體制正式確立 B.社會結構發(fā)生重大轉變C.傳統(tǒng)政治秩序遭到破壞 D.貴族世襲特權已被取締16.歷史學家錢穆曾說:“故中國政制之廢宰相,統(tǒng)‘政府’于‘王室’之下,真不免為獨裁夫專制之黑暗所籠罩者,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則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睂ζ淅斫庾钋‘數氖茿.明朝廢宰相造成了政治的極度黑暗B.明清兩代都是極端專制集權的社會C.明朝以前的政府采取集體決策方式D.明以前政府不完全直接統(tǒng)屬于王室17.下圖為英國畫報在辛亥革命爆發(fā)后的報道,標題為“革命軍的敵人,五歲的清朝皇帝。”該報道表明()
A.英媒正確判斷了革命的形勢B.清政府和革命軍實力懸殊C.辛亥革命得到英國政府支持D.英媒同情清帝的坎坷命運18.“史學便是史料學”,近代史學家傅斯年先生此語意在突出A.了解歷史的首要前提 B.史學等同于史料學C.“一分證據說一分話” D.思考的邏輯和方法19.以下是19世紀英國政府關于勞動立法的簡表,這些法律A.源于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誕生B.表明政府在勞動就業(yè)方面作用增強C.為工業(yè)革命的開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D.為全國兒童的身心健康提供了保證20.下列對羅馬法主要內容的評述,不正確的是A.羅馬法從形式上可以分為成文法和習慣法 B.《十二銅表法》屬于羅馬公民法C.萬民法是羅馬帝國統(tǒng)治范圍內的國際法 D.羅馬法的核心內容是強調“上帝萬能”21.毛澤東為中共中央機關報《解放》撰寫文章說“二十年前的五四運動,表現中國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已經發(fā)展到了一個新階段”。從這個論斷看毛澤東當時意圖是為了A.熱情歌頌五四運動的意義B.揭示各階層團結的重要性C.強調工人階級的偉大力量D.抨擊當權政府的退讓妥協(xié)22.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官僚機構遵循著一體化的結構原則,使一個復雜、巨大的官僚機構保持著協(xié)調運行,很難出現類似歐洲那種“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情況。這主要是因為A.封建小農經濟占主導地位 B.封建倫理綱常思想的束縛C.選官制度制約官員的行動 D.中央集權制度的貫徹執(zhí)行23.19世紀六七十年代,在一座城市中同時并存有洋務企業(yè)、外資企業(yè)、民族資本主義企業(yè)三類企業(yè)。這座城市應該是A.蘇州 B.重慶 C.上海 D.沙市24.從1993年下半年開始,廣東南海市逐步在農村推廣土地股份制。即以村委會或村民小組為基礎,將集體所有的財產、土地和農民承包權折價入股,建立股份經濟合作社。這一做法A.否定了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 B.促進了農村城鎮(zhèn)化建設進程C.恢復了農業(yè)生產合作化道路 D.體現了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25.在宗教改革時期,英國宗教改革家威克里夫把《圣經》譯成英語,并主張《圣經》是信仰唯一的根據。同樣,馬丁·路德也于1534年譯出德文本的《圣經》。這些做法在當時A.削弱了基督教在歐洲的影響B(tài).徹底摧毀了羅馬教皇的政治權威C.推動了歐洲民主制度的建立D.有助于歐洲近代民族國家的形成26.曾任佛羅倫薩總督的布魯尼(1370—1444年)在給友人的信中說:“你應該從兩方面進行學習。首先應該掌握文藝;其次要研究那些分析生活、性格,被稱作人文學科的科學這些學科可使人變得更完善和美好。"布魯尼旨在宣揚A.文藝復興促進了人性的覺醒 B.人文學科更有利于人的發(fā)展C.通過學習培養(yǎng)塑造健全的人 D.人文學科是一門真正的科學27.商代甲骨卜辭中,有大量“受禾”、“求年”、“有足雨”的內容。這其實反映了當時A.農業(yè)生產與氣候條件密切相關 B.農業(yè)收成與祭祀活動密切相關C.農業(yè)生產與祭祀活動密切相關 D.農業(yè)生產已是重要的經濟活動28.1954年12月,毛澤東在一次談話中總結到:“瑞金時代是最純潔、最清一色的了,但那時我們的事特別困難,結果是失敗了。所以真理不在乎是不是清一色。”其意在強調A.發(fā)揮人民民主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作用B.繼續(xù)堅持新民主主義政治路線C.學會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的矛盾D.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29.1919年,北京的工讀互助團正式成立,受到廣泛支持,其宗旨是通過平和的經濟革命改造社會,原則是實行公有制,人人有工作,人人讀書,各盡所能,各取所需。接著,武昌、上海、南京、天津、廣州、揚州等地都先后成立了工讀互助團。但是,因為經濟危機和人心渙散,1920年工讀互助團的試驗進入尾聲。這現象A.有利于推動馬克思主義的進一步傳播B.提高了入們鑒別真假社會主義的能力C.導致社會主義運動在華出現嚴重挫折D.說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才能革命成功30.唐初史家認為契丹族“出自炎帝神農氏,為黃帝所滅,子孫遁居朔野”,而遼朝史官在修撰的《實錄》《國史》中,則認為契丹族出于黃帝之后。元人撰修《遼史》遵從唐代觀點,指出“君四方者,多二帝子孫”“本同出也”。這說明A.儒家華夷之辨的觀念已被徹底打破 B.契丹族為黃帝后代的可能性更大C.多元一統(tǒng)的民族認同意識不斷增強 D.契丹族的族源無法得到準確判定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公元前139年,張騫率領一百多人出使西域,他出發(fā)后被匈奴所俘虜,在匈奴人中過了十年囚徒生活,之后逃跑,終于到達大宛?!瓘堯q回到中國,帶回了葡萄種子,還帶了大量資料,根據這些資料中國才制定了后來在中亞的前進政策。漢武帝據此形成了一個新方案:他展望著一個伸展到極遠的西方的偉大外交網,決心要和帕米爾以外的各國開辟持久的關系。這不僅僅是為了中國反抗匈奴,也意圖在國內國外榮耀漢室,同時也是進行奢侈品貿易的手段。從《史記》上可以看出,不管是派遣使節(jié)出去,或是招待這些被訪問國家回訪的使團,漢王朝都意圖給外國人造成中國偉大的印象。這樣,交換使節(jié)就成為一種貿易形式,為進一步非官方的貿易開辟了道路?!幷碜裕ㄓⅲ┖盏逻d:《歐洲與中國》(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張騫出使西域的背景。(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張騫出使西域的影響。32.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儒生參政帶來的“以德取人”因素,使察舉制因而成立,但這并不是唯一制約察舉選官的因素。自東漢光武帝始,察舉實施中“授試以職”,舉主對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職務,以此檢驗其是否“便習官事”,合格者方舉至中央。陽嘉元年又建立“諸生試家法”制度,從而出現了一個新環(huán)節(jié),構成了察舉制向科舉制演進的初階。——摘編自閻步克《察舉制度變遷史稿》材料二在察舉制中,起決定作用的是舉薦;在科舉制中,起決定作用的是考試成績。所以舉人可以“投牒自進”,不必非得他人舉薦不可。到了北宋,封彌成為貢舉考試中的一項重要制度??荚嚬僭谠u定試卷時,看不到舉人的姓名、鄉(xiāng)貫等,也就很難作弊了。隋唐以來,科舉出身的官員在高級官員中的比例,逐漸增加,到宋代已占有絕對優(yōu)勢?!幾詮埾G濉吨袊婆e考試制度》材料三宋廷對于在任官員的課績,以對德行、才能、勞效的綜合檢驗為主要內容?!暗滦小钡目己吮恢糜谥匾匚?,但不易操作;對于才能的核驗,宋廷要求官員申報時填寫非常具體的“實跡”、“實績”,以便日后核對。在宋代,課績與監(jiān)察各為獨立系統(tǒng),但在現實政治生活中關系密切。宋廷對官吏的考察方式多樣:有課績定等、有廉訪會問等,考察結果向本人公開,以求得多種信息來源的相互印證。——摘編自袁行霖《中華文明史》完成下列要求:(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察舉制出現的原因。概括東漢察舉制的新發(fā)展。(2)據材料二,概括科舉制的發(fā)展趨勢??婆e制的發(fā)是古代選官制度的一大進步,請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理由。(3)據材料三,指出宋代對官吏的課績和考察分別有何側重點。綜合上述材料,說明古代選官用官制度的歷史借鑒價值。33.閱讀下列材料作答:材料一清朝前期,煤已經成為重要的燃料,但清政府多次禁止開采煤礦。后來洋務派官僚李鴻章、張之洞認識到煤的重要性,指出今日萬事根本,惟在于煤,煤源一斷,機器立停,百舉俱廢,煤作為日用必需之物,采煤得法,銷路必暢,利源自開,其余利,且可養(yǎng)船練兵。清政府于是允許試辦機器采煤業(yè),民族資本創(chuàng)辦了70家較大煤礦。著名的開平煤礦產量為4萬噸,后增至78萬噸,產品暢銷天津、上海、福州。材料二1890年中國人開始創(chuàng)辦自己的電廠,但直至1911年,全國的電廠銷量極少,只能供照明用電。民國時期,中國的電力工業(yè)仍較落后。(1)概括李鴻章、張之洞對采煤業(yè)的認識。(2)清政府對采煤業(yè)的政策有何變化,效果怎樣。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D【解析】
材料體現的是法國主張獨立發(fā)展核武器,突出的是法國獨立自主的外交傾向,D正確;A說法不符合史實,排除;北約仍然奉行集體防御原則,B排除;多極化格局尚未形成,C排除。故選D。2、A【解析】根據“東西方貿易逆差”“歐洲貨幣短缺”“在伊比利亞半島找到泄洪口”可知是新航路開辟的原因,故A項正確;“價格革命”“商業(yè)革命”是新航路開辟的影響,不符合題意,故B、C錯誤;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是工業(yè)革命的結果,不符合題意,故D項錯誤。3、D【解析】
根據所學內容可知,《共產黨宣言》中提出了“全世界無產者,聯(lián)合起來”的口號,故選D項;《論法的精神》、《社會契約論》和《人權宣言》都是資產階級的著作,與該口號不符,排除ABC項。故選D。4、D【解析】
由材料“彥范(政事堂宰相)苦言其不可……帝竟不納”可知,一個敢對皇帝諫言,一個敢于否定丞相的合理諫言,這說明君權與相權之間的矛盾依然尖銳,故選D;用人問題僅是事情的起因,材料的重點更在于強調其后引發(fā)的君相矛盾,A項不符材料主旨,排除;材料中宰相合理諫議,但皇帝卻并不采納,這說明相權一定程度上遭到了削弱,B項表述與此不符,排除;方術只是引子,其背后真正破壞國家政治秩序的,是獨尊的皇權,C項表述夸大了方術的作用,排除。5、C【解析】
秦朝廢除象征宗族統(tǒng)治的六冕之禮,而且吸收各國冠服制度,如武將、法官之冠等,反映了秦朝統(tǒng)一之后弱化宗法血緣對政治影響,構建新型官僚體系的政治意圖,C正確;冠服制度不屬于落后的習俗,排除A;材料未涉及皇帝制度,排除B;秦朝實行郡縣制,未形成地方割據,排除D。6、D【解析】
由于被名士看重,行為不端的曹操突破選舉制度被舉為孝廉,說明選官制度遭到破壞,國家統(tǒng)治秩序亟待重建,故選D;受到沖擊的是選官制度,不是儒學地位,排除A;材料沒有體現士族門閥操控國家政權,排除B;曹操行為不端,被舉為孝廉明顯不是唯才是舉,排除C。故選D。7、D【解析】
嚴復強調的是近代中國人學習西方都只是涉及到如技術、船政之類的東西,可是照搬這些西方的東西都沒有起到什么作用,因此作為維新派的他主張要進行政治變革,故D正確;AB兩項與材料所述的內容不符合,排除;C項不是材料主旨,排除。8、B【解析】
依據材料“這次起義促使共產國際改變了對國共合作的態(tài)度,這才有了革命轉折點的八七會議”可知,這次起義對八七會議產生深遠影響,結合所學可知,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為八七會議召開奠定基礎,因此該起義是南昌起義,南昌起義時,中共仍然沿用國民革命軍的旗號,沒有打出工農紅軍旗號,故①錯誤;遵義會議是中國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標志,故②錯誤;南昌起義發(fā)生在1927年8月,故③正確;1927年蔣介石和汪精衛(wèi)的反革命政變標志著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在南昌起義之前,故④錯誤。綜上所述,故B項符合題意,排除ACD。故選B。9、B【解析】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背景下,中國共產黨為建黨選擇將上海作為一大會址的關鍵在于上海有英法美租界的掩護,相對安全,B項正確;交通便捷、思想激進、食宿方便等,不是無產階級為建立政黨選擇會址要考慮的最主要的問題和關乎政黨生存發(fā)展的關鍵因素,ACD三項錯誤。10、A【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近代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學生需準確提取表格信息,從表中鄉(xiāng)民遷出人數、遷入區(qū)域、遷出后從事的行業(yè)等變化以及各時期的時間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即可判斷材料中的四點結論都正確,因此選擇A項??键c:中國近代社會生活的變遷·物質生活與習俗的變遷·特點11、A【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儒家強調西周的禮樂制度,希望通過禮樂制度來維系社會穩(wěn)定,因此周政指的是禮樂制度,選項A正確;井田制屬于經濟制度,排除B;郡縣制產生之后,后世儒家并不強調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選項C、D排除。12、C【解析】
材料信息是,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國民主促進會、九三學社等民主黨派紛紛成立。這表明抗戰(zhàn)勝利后,追求和平民主成為社會潮流,故C正確;各黨派是否達成政治共識沒有體現,故A錯誤;政治協(xié)商還沒有成為一種制度,故B錯誤;D項不符合史實,國民黨沒有結束一黨獨裁,故錯誤。13、A【解析】
根據材料,陳獨秀在1916年初(即新文化運動前期)指出,當時中國政治“唯有黨派運動,未有國民運動”,希望中國能像法國一樣“有強有力的國民”,參與社會改造,推動“國民運動”,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陳獨秀這樣說的目的在于喚醒青年的公民自覺,A選項符合題意;材料并未揭露封建綱常倫理的危害,B選項錯誤;1916年,陳獨秀強調“國民的強有力”、參與社會運動,與傳播馬克思主義學說無關,C選項錯誤;材料并沒有提及工人階級及其政黨對社會、國家改造的意義,創(chuàng)立無產階級政黨無關,D選項錯誤。14、C【解析】
由之前不沒收地主土地到沒收地主階級的土地的變化,有利于孤立和打擊地主階級。故答案為C項。A項發(fā)生在1931年,排除;B項此時國共合作已破裂,排除;D項是1935年遵義會議,排除。15、C【解析】
據材料“當時楚滅其北鄰若干小國后置縣,并設縣尹、縣公進行統(tǒng)治……”可知,春秋中葉的楚國開始改變原來的地方制度分封制,設縣尹、縣公進行統(tǒng)治,縣尹、縣公,由貴族擔任,國君可隨時對其任免調遣,加強了對地方的控制,C正確;據所學可知,秦朝郡縣制代替分封制,標志著官僚政治取代了貴族政治,A錯誤;“社會結構”指經濟結構和階級結構,材料沒有涉及“社會結構”的變化,B錯誤;材料只是涉及楚國的局部地區(qū),不能推斷春秋時期其他國家的情況,D說法錯誤。16、B【解析】
明朝廢除丞相制度,清朝設立軍機處,君主專制空前加強,B符合題意,故選B;明朝政治黑暗的根本原因是君主專制的強化,A選項排除;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主要特點是皇帝獨尊,皇權至上,集體決策的說法錯誤,C選項排除;中國封建社會屬于家天下,政府是為皇帝統(tǒng)治天下服務的,D選項排除。17、A【解析】
材料“革命軍的敵人,五歲的清朝皇帝”說明,英國媒體已經認識到革命軍的敵人就是年僅五歲的清朝皇帝,即要推翻清王朝的統(tǒng)治,對局勢的變化做出了清醒的判斷,故A正確;圖片和材料沒有涉及力量對比的問題,故B不正確;英國政府支持辛亥革命的說法與史實不符,故C不正確;材料不能得出清朝命運坎坷,英國的態(tài)度等信息,故D不正確。.18、C【解析】
“史學便是史料學”強調的是史學研究需要有史料證據,論從史出,“一分證據說一分話”,故C正確;材料主旨與了解歷史的前提無關,排除A項;二者不能等同,排除B項;材料主旨與邏輯無關,排除D項。19、B【解析】
從材料可以看出政府通過立法,對童工使用的年齡,童工的衛(wèi)生、教育和工作時間等方面都做了要求和限制,表明政府在勞動就業(yè)方面作用增強,故選B;科學社會主義誕生于1848年,明顯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A;工業(yè)革命從18世紀60年點開始,與材料法律頒布時間不符合,C錯誤;材料規(guī)定仍然可以使用童工,不能為兒童身心健康提供保證,D錯誤。20、D【解析】
根據所學,羅馬法的核心內容是強調“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法律至上”故D項錯誤,符合題意。21、B【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察的是對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據材料“二十年前的五四運動”可知,此文發(fā)表于1939年5月,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當時正處于抗日戰(zhàn)爭,而此處強調五四精神,更關注的是團結抗日精神,故B項正確;ACD項材料中沒有體現出。所以答案選B??键c: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抗日戰(zhàn)爭22、D【解析】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體現的是割據,而古代中國實行中央集權,中央政府直接干預地方,其政策落實往往直達基層,因此不會出現“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現象,選項D正確;小農經濟不是官僚系統(tǒng)協(xié)調運作的主要原因,排除A;封建倫理綱常不能保證“一體化結構”運行,如漢代的七國之亂雖然存在著封建倫理綱常思想,但依然發(fā)生了割據,排除B;選官制度本身不能制約官員行為,排除C。23、C【解析】
根據“19世紀六七十年代”并結合所學可知,上海是中國最早被開放為通商口岸的城市之一,故此時同時存在三類企業(yè)的城市應該是上海,選C項;“19世紀六七十年代”是中國民族資本主義起步的年代,ABD中都沒有同時存在此三類企業(yè),排除。24、D【解析】
南海市將集體所有的財產、土地和農民承包權折價入股,建立股份經濟合作社,這一做法順應了市場經濟,體現了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D正確;這一做法并未否定農民對土地承包權,只是在形式上進行了調整,不是對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的否定,排除A;建立股份經濟合作社和農村城鎮(zhèn)化建設兩者并沒有直接聯(lián)系,排除B;股份經濟合作社與新中國成立初期的農業(yè)生產合作化不同,后者不利用市場,因此不能簡單認為前者是對后者的恢復,排除C。25、D【解析】
本題考查宗教改革。依據材料“把《圣經》譯成英語,并主張《圣經》是信仰唯一的根據”、“馬丁·路德也于1534年譯出德文本的《圣經》”可知這體現了濃厚的民族主義色彩,有助于歐洲近代民族意識的覺醒和民族國家的形成。因此D選項正確。A選項錯誤,結合所學可知,宗教改革反對的是教會,并不反對基督教,沒有削弱基督教在歐洲的影響;B選項錯誤,“徹底摧毀”一詞表述過于絕對;C選項錯誤,宗教改革主要是反對羅馬教會的統(tǒng)治,與歐洲的民主政治無關。故正確答案為D選項。26、C【解析】
根據材料中的“首先應該掌握文藝”“其次要研究人文學科”等信息可知,學習這些有利于個人發(fā)展,因此布魯尼旨在宣揚通過學習培養(yǎng)塑造健全的人,故答案為C項;材料沒有體現文藝復興對人性的影響,排除A項;B項的“更”在材料中沒有體現出比較,排除;材料不是從科學性上評價人文學科,排除D項。27、D【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商代遇到重大事件必須通過占卜決定。甲骨卜辭中有大量“受禾”、“求年”、“有足雨”的內容,這說明商代重視農業(yè)收成,這其實反映了當時農業(yè)生產已是重要的經濟活動,故D正確;農業(yè)生產與氣候條件密切相關不是材料表達的主旨,故A錯誤;農業(yè)收成、農業(yè)生產與祭祀活動沒有必然的關系,故BC錯誤。28、A【解析】
從材料中的時間信息“1954年”和“所以真理不在乎是不是清一色”等信息來看,毛澤東意在強調發(fā)揮人民民主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作用。1954年一屆全國人大召開后,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不再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但作為統(tǒng)一戰(zhàn)線組織繼續(xù)存在。故答案為A項。1954年已開始向社會主義過渡,排除B項;1957年《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問題》的講話是強調學會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的矛盾,排除C項;“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的提出是在1956年,排除D項?!军c睛】解放戰(zhàn)爭時期,為了打敗蔣介石,建立新中國,中國共產黨領導建立起了包括全體中國人民在內的最廣泛的人民民主統(tǒng)一戰(zhàn)線。人民民主統(tǒng)一戰(zhàn)線在推翻蔣介石國民黨反動政權的斗爭中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新中國成立以后,中國共產黨繼續(xù)走人民民主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道路,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就是人民民主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組織形式。在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轉變的新歷史時期,人民民主統(tǒng)一戰(zhàn)線在恢復國民經濟、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等方面發(fā)揮了重大作用。29、A【解析】
工讀互助團興起的時間及其主張“實行公有制,人人有工作,人人讀書,各盡所能,各取所需”顯然與馬克思主義傳播有關,因此選項A正確;工讀互助團本身并沒有鑒定真?zhèn)务R克思的功能,排除B;工讀互助團不屬于社會主義運動,排除C;工讀互助團是五四運動時期興起的,其屬于中國自立社團,但最終失敗,因此選項D排除。30、C【解析】
材料內容強調某些少數民族也是炎黃子孫的觀點,說明多元一統(tǒng)的民族認同意識不斷增強,故C選項正確;A項中“徹底”表述過于絕對,故A選項錯誤;材料沒有對契丹族源的定論或傾向,故B選項錯誤;材料沒有體現契丹族的族源無法得到準確判定的問題,故D選項錯誤。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背景:匈奴多次犯邊,邊患嚴重;漢王朝經過休養(yǎng)生息,有了解決邊患的經濟基礎;漢朝企圖擴大在西域的影響;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國家得到鞏固。(2)影響:有利于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有利于各民族的交往;推動了中國與中亞地區(qū)的交流;增加了中原王朝對西域的了解,提供了制定外交政策的重要依據;擴大漢朝的影響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B/T 45199-2025家禽遺傳資源瀕危等級評定
- 包車旅游有合同范本
- 出售店鋪合同范本
- 農村護欄轉讓合同范本
- 買賣協(xié)議車子合同范本
- 冰品購銷合同范本
- 區(qū)塊鏈認證合同范本
- 修建電站合同范本
- 企業(yè)合同范本清單
- 單位保密合同范本
- 橋梁鋼筋制作安裝施工方案
- 2025年語言文字工作計劃
- 金融類競聘主管
- 2024年3月天津第一次高考英語試卷真題答案解析(精校打?。?/a>
- 《國防動員準備》課件
- 2024年688個高考英語高頻詞匯
- 商標合資經營合同
- 第六講當前就業(yè)形勢與實施就業(yè)優(yōu)先戰(zhàn)略-2024年形勢與政策
- 2024-2030年中國家政服務行業(yè)經營策略及投資規(guī)劃分析報告
- 2025年護士資格證考核題庫及答案
- 湖北省黃岡市2023-2024學年五年級上學期數學期中試卷(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