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導論 課件 第五章 感官障礙兒童的教育_第1頁
特殊教育導論 課件 第五章 感官障礙兒童的教育_第2頁
特殊教育導論 課件 第五章 感官障礙兒童的教育_第3頁
特殊教育導論 課件 第五章 感官障礙兒童的教育_第4頁
特殊教育導論 課件 第五章 感官障礙兒童的教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章第四節(jié)聽力殘疾兒童的教育與支持第五節(jié)肢體殘疾兒童概述第六節(jié)肢體殘疾兒童的教育與支持感官障礙兒童的教育第一節(jié)視力殘疾兒童概述第二節(jié)視力殘疾兒童的教育與支持第三節(jié)聽力殘疾兒童概述學習目標●掌握感官障礙兒童的概念及分類●掌握感官障礙兒童的身心發(fā)展特征●熟悉感官障礙兒童的課程與教學相關知識●熟悉感官障礙兒童必要的輔助器具●了解感官障礙兒童的融合教育支持第一節(jié)視力殘疾兒童概述1.視力殘疾的定義和分類3.視力殘疾兒童的特點2.視力殘疾的成因《特殊教育導論》閱讀教材第82-83頁“小顏”的案例,思考以下問題。現(xiàn)實中還有眾多兒童和小顏一樣,因為視力受限在求學路上遇到了諸多困難。他們有什么特征?我們可以提供什么樣的支持或教育呢?4第一節(jié)視力殘疾兒童概述一、視力殘疾的定義及分類5視力殘疾又稱視力障礙、視覺缺損、視力損失等。根據(jù)2006年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結果,我國將其定義為:視力殘疾是指由于各種原因導致雙眼視力低下并且不能矯正或視野縮小,以致影響日常生活和社會參與。(一)視力殘疾的定義第一節(jié)視力殘疾兒童概述視力殘疾者看到的世界是什么樣子?很多人認為視力殘疾者生活在一片黑暗當中,這種說法并不準確?,F(xiàn)實生活中全盲的兒童并不多,大多數(shù)視力殘疾兒童都有殘余視力,所以大多數(shù)視力殘疾者能夠感受到光線、顏色和身邊物體的移動等。6知識卡片第一節(jié)視力殘疾兒童概述根據(jù)不同標準,可以將視力殘疾分成不同類別(p83-84)。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視力殘疾分級標準根據(jù)視力和視野狀態(tài),將視力殘疾分為四級(見下表)。7(二)視力殘疾的分類類別級別最佳矯正視力盲一級無光感~<0.02;或視野半徑<5°二級≥0.02~<0.05;或視野半徑<10°低視力一級≥0.05~<0.1二級≥0.1~<0.3第一節(jié)視力殘疾兒童概述延遲符(一)先天原因(二)后天原因家族遺傳近親婚配先天性發(fā)育不全其他未知因素視覺器官的疾病全身性疾病心理因素眼外傷8二、視力殘疾的成因第一節(jié)視力殘疾兒童概述9第二次殘疾人抽樣調查致視力殘疾原因分析排序病因組成比(%)1白內障46.932視網(wǎng)膜和葡萄膜疾病12.653角膜病8.554屈光不正6.395青光眼5.64第一節(jié)視力殘疾兒童概述三、視力殘疾兒童的特點10視力殘疾兒童一般會表現(xiàn)出“盲態(tài)”(或稱“盲相”),因為先天或者后天的視力缺陷,行走時對外界的感受性不足,肌肉部位發(fā)力不正確,身體不協(xié)調,最后導致行走時的“盲態(tài)”,即磕磕絆絆、面部表情不自然、擠眼等。不過后期經(jīng)過康復訓練的視力殘疾兒童者可不帶“盲相”或少帶“盲相”。另外,部分視力殘疾兒童的身高、體重等身體的發(fā)育狀況可能低于普通學生。(一)視力殘疾兒童的生理特點第一節(jié)視力殘疾兒童概述11(二)視力殘疾兒童的心理特點1.視力殘疾兒童的認知過程特點視力殘疾兒童的感知覺特點關于視覺損失是否影響其他感覺功能的三種觀點:感覺補償說、阻礙或損傷說、視覺損傷促進其他機能的發(fā)展。知覺特征主要為知覺選擇困難、知覺欠缺整體性等,形成正確的空間知覺也會有一定困難,但時間知覺一般較好。視力殘疾兒童的注意力特點2視力殘疾兒童在注意的廣度、注意轉移、注意分配會比普通兒童有限一些。在這三個方面也存在優(yōu)勢:第一,有著較強的有意注意。第二,有著較強的聽覺注意。第三,有著較強的注意穩(wěn)定性。1第一節(jié)視力殘疾兒童概述12視力殘疾兒童的記憶力特點3視力殘疾兒童的視覺表象難以形成,表現(xiàn)出機械記憶為主的特點,并且形象記憶比普通兒童差一些。相較于普通兒童,視力殘疾兒童有著較強的聽覺記憶,機械識記能力比普通兒童要強。盲生的意識性提取成績優(yōu)于低視力,同時盲生的內隱記憶比低視力兒童要好。視力殘疾兒童的思維特點4視力殘疾兒童無論在形象思維能力還是抽象思維能力上都存有一定困難,因為缺乏一定的視覺表象,并且聽覺和觸覺等其他感覺能夠提供的信息比較有限,這也進一步制約了概念的形成,進而影響了以形象思維為基礎的抽象思維的發(fā)展。第一節(jié)視力殘疾兒童概述13視力殘疾兒童的想象力特點5視力殘疾兒童的想象主要還是來自于聽覺表象和觸覺表象,想象會受到缺乏視覺表現(xiàn)得限制,其想象會帶有強烈的個人愿望和情感,也可能會比較夸張或者模糊。視力殘疾兒童的語言特點視力殘疾兒童的語言水平與普通兒童太大差別。有的盲童口語表現(xiàn)較好,但由于缺乏視覺表象,表達的內容可能與實物不符合。有的視力殘疾兒童在學習說話的時候無法看到別人的面部表情和口型,模仿發(fā)音時可能會伴隨著其他的手勢、動作與表情,甚至可能出現(xiàn)發(fā)音不準確的表現(xiàn)。6第一節(jié)視力殘疾兒童概述盲人會做什么樣的夢?俗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眽羰侨藗冊谒郀顟B(tài)下大腦活動的表現(xiàn),人在醒來后會覺得夢境歷歷在目,非常真實,那么缺乏視覺經(jīng)驗的盲人做的夢是什么樣呢?他們的夢境與普通兒童相比也有一定特殊性,比如先天盲人可能夢到食物的香味、水嘩啦啦流動的聲音、風吹過臉頰等感受,后天盲人可能夢到一些自己創(chuàng)造的視覺環(huán)境。因此夢不僅可以是白天所見的視覺形象,也有可能是聽覺、觸覺、味覺等感受。14知識卡片第一節(jié)視力殘疾兒童概述152.視力殘疾兒童的情緒情感與意志特點視力殘疾兒童雖然在智力上與普通兒童無太大差異,但是會因為自身部分能力的限制,受到他人的不友好對待,所以在情緒上可能會表現(xiàn)出焦慮和緊張,部分時候情緒存在不穩(wěn)定性。有的視力殘疾兒童的意志表現(xiàn)為獨立性不強、自制力較差幾個方面,這可能與視力殘疾兒童在面對外界時會受到很多壓力,與外界接觸比較少,不容易分辨事情的真?zhèn)?,容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等原因有關。第一節(jié)視力殘疾兒童概述163.視力殘疾兒童的人格和社會適應特點人格是個體外部表現(xiàn)出來行為的內部傾向,我們的人格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與周圍環(huán)境相互作用過程中逐步發(fā)展起來的,包括氣質、性格、興趣等方面的總和,所以不同視力殘疾兒童的人格特點也不太相同,因其在視力方面的缺陷,必然會與普通群體有不同之處,不過目前研究者還沒有得出一致的結論。視力殘疾兒童在社會適應方面也會遇到挑戰(zhàn),比如因其視力上的缺損無法得知說話者的姿勢和神態(tài),造成人際溝通和交往上的困難,進而可能影響其在社會交往中的自信心,但視力殘疾兒童的社會適應問題都是暫時的,能夠隨著年齡的增長或者經(jīng)驗的增加而逐漸減少。第一節(jié)視力殘疾兒童概述第二節(jié)視力殘疾兒童的教育與支持1.視力殘疾兒童的課程設置與教學策略2.視力殘疾兒童融合教育支持《特殊教育導論》第二節(jié)視力殘疾兒童的教育與支持一、視力殘疾兒童的課程設置與教學策略18(一)視力殘疾兒童的課程設置視力殘疾兒童課程設置原則:“最優(yōu)化”原則。盲校中的具體課程設置: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思想品德、歷史、地理、生物學、物理、化學、語文、數(shù)學、英語、體育與健康、信息技術、美工、音樂、綜合康復、定向行走、社會適應,共18門。(二)教學策略教材調整學習環(huán)境布置終身服務提供視力障礙者的無障礙設計視力殘疾者出行過程中會用盲杖和導盲犬探知方位,除此之外,應營造一個針對視力障礙者的安全順暢的環(huán)境:建筑物出入口處的標示與警示,在視覺信息基礎上添加盲文和音響;帶有磁性和聲控的盲道,能夠與盲杖相配合,指引使用者到達目的地;在墻面、地面、欄桿和扶手等可觸及的地方增加觸覺信息,如盲文、凸起圖案和低視力可見的符號牌;室內環(huán)境設計要在保證視力殘疾者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地為他們提供便利……19知識卡片第二節(jié)視力殘疾兒童的教育與支持二、視力殘疾兒童融合教育支持20(一)視力殘疾兒童融合困境教學條件不足:校園的硬件措施不能夠滿足視力殘疾學生,導致他們在生活、學習過程中遇到諸多不便。教師能力匱乏:教師缺乏視力殘疾兒童融合教育相關的專業(yè)訓練,導致授課過程中不知道如何滿足視力殘疾兒童的需求?!诙?jié)視力殘疾兒童的教育與支持21(二)視力殘疾兒童輔助器具支持第二節(jié)視力殘疾兒童的教育與支持221.視覺性輔具(1)光學助視器第二節(jié)視力殘疾兒童的教育與支持近用光學助視器:眼睛式助視器(左)手持式放大鏡(右)近用光學助視器的原理主要是將物體的成像放大,包括眼鏡式助視器(球鏡和三棱鏡等)和放大鏡(手持式、胸掛式和鎮(zhèn)紙式等),二者各有其優(yōu)缺點。231.視覺性輔具(1)光學助視器第二節(jié)視力殘疾兒童的教育與支持遠用光學助視器:中遠距離眼睛式助視器(左)雙筒望遠鏡(右)遠用光學助視器包括中遠距離眼鏡式助視器和望遠鏡(單筒望遠鏡、雙筒望遠鏡等)241.視覺性輔具(2)電子助視器第二節(jié)視力殘疾兒童的教育與支持手持電子助視器(左)臺式電子助視器(右)電子助視器包括手持和臺式兩種,手持電子助視器方便攜帶,臺式的電子助視器相對手持的功能更多。251.視覺性輔具(3)非光學助視器第二節(jié)視力殘疾兒童的教育與支持大字電話(左)裂口器(右)非光學助視器包括不同的種類,包括放大尺寸的物體如打字印刷體和大撲克牌、專門的閱讀卡片如裂口器、阻擋有害光線的濾光鏡、改善明暗度和對比度的照明類輔助器具、增加對比度的特殊設計等。262.非視覺性輔具第二節(jié)視力殘疾兒童的教育與支持聽書機(左)語音尋物器(右)非視覺性輔助器具包括聽覺補償和觸覺補償方面的輔助器具。聽覺補償輔助器具是以語音的形式輸出信息,有讀屏軟件、聽書機和語音尋物器,觸覺補償輔助器具有盲杖和盲文等。273.信息技術發(fā)展催生的輔助器具第二節(jié)視力殘疾兒童的教育與支持水位報警器(左)盲人專用手表(右)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也為視力殘疾者帶來了便利,一些新的小發(fā)明也提高了視力殘疾者的生活質量,比如水位報警器、手指滾動閱讀器、可以觸摸分辨時間的盲人手表、導引式手杖、移動式機器人等。28(三)視力殘疾兒童融合教育的支持系統(tǒng)和內容視力殘疾兒童的融合教育支持系統(tǒng)包括微觀系統(tǒng)、中觀系統(tǒng)、外系統(tǒng)、宏觀系統(tǒng)。微觀系統(tǒng)是與視力殘疾兒童緊密相關的人員,比如負責該兒童的教師,兒童的同伴以及家長等。中觀系統(tǒng)是與視力殘疾兒童相關的關系,如兒童與教師的關系、與同伴的關系、家長的關系等。外系統(tǒng)是與視力殘疾兒童相關聯(lián)的系統(tǒng),如學習組織結構、學校的文化和政策等。宏觀系統(tǒng)包括社會、政治、歷史、全球等因素。對應支持的參與者:學校支持、家庭支持、政策支持、社區(qū)支持……第二節(jié)視力殘疾兒童的教育與支持第三節(jié)聽力殘疾兒童概述1.聽力殘疾的定義及分級3.聽力殘疾兒童的特點2.聽力殘疾的成因《特殊教育導論》閱讀教材第94頁“小楊”的案例,思考以下問題。如果你是小楊的班主任,會怎樣帶領他更好參與學校生活和學習呢?30第三節(jié)聽力殘疾兒童概述第三節(jié)聽力殘疾兒童概述一、聽力殘疾的定義及分級31聽力殘疾又稱聽覺障礙、聽力障礙等,是指人由于各種原因導致雙耳不同程度的永久性聽力障礙,聽不到或聽不清周圍環(huán)境聲及言語聲,以致影響日常生活和社會參與。(一)聽力殘疾的定義根據(jù)不同標準,可以將聽力殘疾分成不同類別(p95)。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聽力殘疾評定標準根據(jù)聽力受損程度,將聽力殘疾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和四級(見下表)。32類別級別聽力損失(dBJL)聽力殘疾一級≥91二級81~90三級61~80四級41~60第三節(jié)聽力殘疾兒童概述延遲符(一)學語前聽力殘疾的成因(二)學語后聽力殘疾的成因遺傳圍產(chǎn)期狀況母親麻疹中耳炎腦膜炎其他原因(藥物、高燒、外傷、有毒化學物質等)33第三節(jié)聽力殘疾兒童概述二、聽力殘疾的成因三、聽力殘疾兒童的特點34聽力殘疾兒童的在身體素質上與普通兒童無明顯差異,一部分聽力殘疾兒童的耳部構造異常如先天性外耳道受損,也有部分聽力殘疾兒童佩戴有助聽器或人工耳蝸,但是不近距離觀察比較難發(fā)現(xiàn)。(一)聽力殘疾兒童的生理特點第三節(jié)聽力殘疾兒童概述35(二)聽力殘疾兒童的心理特點1.聽力殘疾兒童的認知過程特點聽力殘疾兒童的感知覺特點視覺是聽力殘疾兒童獲得信息的主要途徑,經(jīng)過訓練后的聽力殘疾兒童相較于普通兒童的視覺敏銳度、視知覺加工能力、視覺搜索能力和視覺記憶能力、視覺表現(xiàn)能力更好,但聽覺缺損對其觸覺、振動覺和言語動覺會有一定影響。聽力殘疾兒童的聽覺部分損傷,導致了知覺信息加工不完整,難以形成完整的知覺。另外聽力殘疾兒童的知覺選擇性和準確性不強。1第三節(jié)聽力殘疾兒童概述36聽力殘疾兒童的注意力特點2第三節(jié)聽力殘疾兒童概述聽力殘疾兒童的無意注意會更多,并且有意注意發(fā)展比較緩慢,隨著年齡的增長,聽力殘疾兒童的有意注意能力也在逐步增強。聽力殘疾兒童接收的外界刺激主要來自視覺,所以在注意分配、注意轉移和注意范圍的相關任務中表現(xiàn)出困難。聽力殘疾兒童較多使用視覺進行學習,并且學習的困難比較大,所以注意的穩(wěn)定性較差,很難保持注意力的持久性。37聽力殘疾兒童的記憶力特點3第三節(jié)聽力殘疾兒童概述瞬時記憶:對直觀形象事物的記憶優(yōu)于文字材料的記憶,視覺輸入信息的記憶優(yōu)于觸覺和動覺輸入的記憶,但記憶漢字的過程中存在語音混淆現(xiàn)象。短時記憶:言語記憶廣度比較狹窄,但視覺記憶的廣度由于普通兒童,視覺信息編碼時,聾人可能會形成獨特的手語有關的視覺性編碼,形成特有的“以手代耳”的代償現(xiàn)象,通過手語進行交流,形成一種特殊的記憶方法———手語記憶。長時記憶:聽力殘疾兒童與普通兒童在記憶的總量上比較是沒有太大差異的,只是在記憶時的編碼方式有所不同。38聽力殘疾兒童的思維特點4聽力殘疾兒童的語言特點5第三節(jié)聽力殘疾兒童概述主要是以手語為基礎的直觀形象思維能力,但難以表達抽象的事物或者概念。抽象思維雖然發(fā)展緩慢并且發(fā)展的水平較低,但抽象邏輯思維能夠隨著語言的發(fā)展和經(jīng)驗的積累逐步提高。聽力是語言學習的基礎。不論是口頭語言還是書面語言,聽力殘疾兒童都發(fā)展相對滯后。聽力殘疾兒童與普通兒童的語義發(fā)展水平是一致的,但是早期缺乏干預和訓練的兒童會在語言理解上存在障礙。十聾九?。俊笆@九啞”反映了聾和啞之間的關系,即聾因導致啞果。這種觀念并不準確,聾人不會說話的根本原因是聽不見,但是他們的發(fā)音器官和舌頭并沒有問題,所以如果聾人發(fā)音器官良好是可以經(jīng)過后天的訓練習得語言,如觀察嘴型、口部肌肉訓練等。并且隨著現(xiàn)代醫(yī)療技術的發(fā)展,聽力問題也能夠及早發(fā)現(xiàn)并及時進行干預,聾人學會語言也就比較常見了。39知識卡片第三節(jié)聽力殘疾兒童概述402.聽力殘疾兒童的情緒情感特點聽力殘疾兒童的心理健康水平總體來看是良好的,相對于普通學生來說,他們對情緒的理解和識別會有困難,個別兒童可能會因為自身特點而感到自卑,或因外界的看法而感到焦慮,或對一些負面言論敏感,從而產(chǎn)生逃避心理。部分聽力殘疾兒童面臨“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的困境,不能用語言來直接表達自己的想法,容易導致自己的想法被曲解,進而可能產(chǎn)生與周圍人對立的情緒,并誘發(fā)一些情感問題,如自制力差、猜忌、攻擊性等,這也需要各人員的理解和包容。第三節(jié)聽力殘疾兒童概述413.聽力殘疾兒童的個性和社會適應特點聽力殘疾兒童在社會交往過程中,會選擇更多同樣有聽力殘疾的兒童為同伴,發(fā)展同伴關系,在同伴交往的過程中,聽力殘疾兒童的個性與人格逐步形成,同時擁有手語和口語雙語的聽力殘疾者們逐漸產(chǎn)生了一種獨特的,屬于聽力殘疾群體的特殊文化———聾人文化,聾人群體形成了一種共識并會為自己發(fā)聲:“我們除了聽不見,什么都可以做到!”這也是聽力殘疾兒童發(fā)展自我認同的一部分,聾人文化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聾人群體的發(fā)展。第三節(jié)聽力殘疾兒童概述第四節(jié)聽力殘疾兒童的教育與支持1.聽力殘疾兒童的課程設置與教學策略2.聽力殘疾兒童融合教育支持《特殊教育導論》第四節(jié)聽力殘疾兒童的教育與支持一、聽力殘疾兒童的課程設置與教學策略43(一)聽力殘疾兒童的課程設置聾校課程設置的原則:第一,均衡性與特殊性相結合原則。第二,綜合課程與分科課程相結合原則。第三,統(tǒng)一性和選擇性相結合原則。聾校課程的具體設置: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思想品德、歷史、地理、生物學、物理、化學、語文、數(shù)學、溝通與交往、體育與健康、律動、美術,共14門。第四節(jié)聽力殘疾兒童的教育與支持44(二)聽力殘疾兒童的教學策略聽力殘疾兒童自身的特殊性決定了課堂教學不應該與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一樣,教學時應因材施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座位安排、教師語言等)。教師需要根據(jù)兒童特點選擇有效的教學策略,比如設計有效的教學目標、注重有效的教學過程、開展有效的師生溝通、實施分層分類和個別化教學,包括生活化教學策略、探究性學習策略和合作教學策略。二、聽力殘疾兒童融合教育支持45(一)聽力殘疾兒童融合教育的語言教學模式聽力殘疾兒童在融合教育過程中,最大的難點還是聽力受損引起的學習和生活上的困難。如何根據(jù)各地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采取適合聽力殘疾者的語言教學模式?最常見的有聽語教學模式、視語教學模式、手語教學模式、綜合語言教學模式。各種模式都有優(yōu)點和具體實施上的困難,教師應該根據(jù)聽力殘疾兒童的狀況選擇適合他們的語言教學模式,提高融合教育教學質量。第四節(jié)聽力殘疾兒童的教育與支持46(二)聽力殘疾兒童融合教育需要的支持關注聽力殘疾兒童的心理特點帶領聽力殘疾兒童逐漸適應融合班級的聲學環(huán)境普通教師在編寫教案時應考慮聽力殘疾兒童的特殊需求關注聽力殘疾兒童的興趣和特長第四節(jié)聽力殘疾兒童的教育與支持1.教師提供有效的教學支持47第四節(jié)聽力殘疾兒童的教育與支持2.聽力殘疾兒童的相關輔助技術(1)助聽器和人工耳蝸助聽器(左)人工耳蝸(右)助聽器是能夠將外界聲音進行放大和處理的個體小型擴音器,從功能上可以分成麥克風、放大器、耳機和控制裝置四個部分。人工耳蝸又叫做電子耳蝸,是一種能夠模擬耳蝸功能的聲-電換能裝置。助聽器和人工耳蝸的區(qū)別?助聽器是一種用增大聲音的方法來補償聽力損失功能的裝置,包括兩類,一類是可以為集體教學放大音量的大型助聽器,另一類個體助聽器,但即使最有效的助聽器也不能讓重度聽力損失兒童聽見幾步外的聲音。人工耳蝸是一種在毛細胞損傷或缺乏從而無法產(chǎn)生音感的情況下進行補償?shù)碾娮友b置,人工耳蝸分為內外部分,外部就像助聽器一樣佩戴,內部是通過手術將電極插入耳蝸中。不同聽力損失程度的聽力殘疾者可以根據(jù)自身經(jīng)濟情況、個人生理狀況等因素選擇使用人工耳蝸還是助聽器。48第四節(jié)聽力殘疾兒童的教育與支持49第四節(jié)聽力殘疾兒童的教育與支持2.聽力殘疾兒童的相關輔助技術(2)手語翻譯指套50第四節(jié)聽力殘疾兒童的教育與支持2.聽力殘疾兒童的相關輔助技術(3)聽覺代償輔助技術閃光門鈴(左)震動手環(huán)(右)51(二)聽力殘疾兒童融合教育需要的支持融合團隊的成員應該包括教師、家長、康復機構專業(yè)人士、專家等與聽力殘疾兒童融合的相關人員。教師作為支持的主要力量,應該是團隊的核心,其他人員提供多方協(xié)作,盡可能最大化滿足聽力殘疾兒童的需求,從生理和心理上加以關注,促進聽力殘疾兒童融入普通環(huán)境。第四節(jié)聽力殘疾兒童的教育與支持3.構建聽力殘疾兒童融合教育支持團隊第五節(jié)肢體殘疾兒童概述1.肢體殘疾的定義及分級3.肢體殘疾兒童的特點2.肢體殘疾的成因《特殊教育導論》閱讀教材第102-103頁“小龔”的案例,參與以下小游戲,談談自己的感受。單手穿衣。和小伙伴比一比誰更快,找一件帶有紐扣的長袖襯衫/外套,一只手背在后方,另一只完成穿衣和扣紐扣,最先扣好全部紐扣的獲勝。53第五節(jié)肢體殘疾兒童概述第五節(jié)肢體殘疾兒童概述一、肢體殘疾的定義及分級542006年的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標準中提出,肢體殘疾的定義為:人體運動系統(tǒng)的結構、功能損傷造成四肢殘缺或四肢、軀干麻痹(癱瘓)、畸形等而致人體運動功能不同程度的喪失,以及活動受限或參與的局限。肢體殘疾包括:上肢或下肢因傷、病或發(fā)育異常所致的缺失、畸形或功能障礙;脊柱因傷、病或發(fā)育異常所致的畸形或功能障礙;中樞、周圍神經(jīng)因傷、病或發(fā)育異常造成軀干或四肢的功能障礙。(一)肢體殘疾的定義腦癱在我國分級標準中,肢體殘疾包含腦癱,我們需要明確的是:腦癱不是病,它不具傳染性。腦癱是指由兒童大腦發(fā)育成熟前的損傷造成的癱瘓、無力、協(xié)調不足或其他運動機能障礙。在大腦發(fā)育進程的任何階段,如果大腦受到損傷,都有可能引致腦癱。簡單來說,所有可能引起腦部缺氧、中毒、腦出血或直接的大腦損傷的因素,都有可能造成腦癱。腦癱患者可能會出現(xiàn)移動和言語困難、因肌肉僵直或緊張而動作不準、難以維持身體平衡、肌肉缺力或松軟、面部扭曲或者流涎等。55知識卡片第五節(jié)肢體殘疾兒童概述第五節(jié)肢體殘疾兒童概述56(二)肢體殘疾的分級(教材p104)肢體殘疾一級:不能獨立實現(xiàn)日常生活活動肢體殘疾二級:基本上不能獨立實現(xiàn)日常生活活動肢體殘疾三級:能部分獨立實現(xiàn)日常生活活動肢體殘疾四級:基本上能獨立實現(xiàn)日常生活活動第五節(jié)肢體殘疾兒童概述二、肢體殘疾的成因57先天性原因:例如,腦性癱瘓、侏儒癥等先天性骨關節(jié)疾病,遺傳性共濟失調等神經(jīng)系統(tǒng)遺傳疾病及先天性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育異常等。外傷性原因:如嚴重的骨折或輕傷受感染加重,或者因為腦外傷導致肢體運動功能損傷、產(chǎn)傷致腦性癱瘓或神經(jīng)損傷等。中毒性原因:如農(nóng)藥中毒。疾病性原因:如腦或脊髓疾病、腦血管疾病、周圍血管病等疾病。感染性原因:如骨髓炎、化膿性關節(jié)炎、腦炎等。脊髓損傷脊髓損傷可能出現(xiàn)在人生任何時段,包括先天性脊髓損傷和后天脊髓損傷。最常見的先天性的脊髓損傷是脊柱裂,脊柱裂可能會導致患兒雙腿癱瘓,肛門及膀胱括約肌無法正常工作,常常伴隨著失禁。后天脊髓損傷多由意外傷害如車禍、高墜、重物擊打等造成,一些疾病也可能會導致脊髓損傷,如脊髓瘤壓迫脊髓神經(jīng)而導致的脊髓損傷。脊髓損傷的直接后果就是響應的肢體或軀干癱瘓,這取決于脊髓損傷的部位和損傷嚴重程度。有的脊髓損傷患者可能只是下肢末端的運動控制受到影響,可以獨立行走或借助輔助支具來行走;而嚴重的脊髓損傷可能導致患者脖子以下身體完全失去知覺,即所謂的高位截癱。58知識卡片第五節(jié)肢體殘疾兒童概述脊髓灰質炎脊髓灰質炎又叫小兒麻痹癥,是一種腸道感染疾病,脊髓灰質炎病毒主要攻擊10歲以下的兒童,病毒通過口-糞接觸實現(xiàn)人與人之間的傳播,沒洗干凈的手、共用的物品、被污染的食物和水等都是其傳染途徑。脊髓灰質炎病毒侵入的是人類脊髓前角的運動細胞,所造成癱瘓的嚴重程度則視病毒侵犯的脊髓位置而定,如果是腰椎部分,則導致下肢癱瘓,如果位置偏高,則會影響到上肢運動功能。59知識卡片第五節(jié)肢體殘疾兒童概述第五節(jié)肢體殘疾兒童概述三、肢體殘疾兒童的特點60根據(jù)醫(yī)學的“代償效應”來看單下肢殘疾者和雙下肢殘疾者,單下肢殘疾者的健腿會變得更粗且更有力,雙下肢殘疾者的日常生活依靠上肢操作輪椅,所以上肢力量會更強一些肢體殘疾兒童由于外傷或病變會導致肢體損傷、截肢,同時會導致運動機能受損,會使身體機能降低,進而影響生活自理能力。運動機能受損后,身體的九大系統(tǒng)也會表現(xiàn)出相應的臨床癥狀。(一)肢體殘疾兒童的生理特點第五節(jié)肢體殘疾兒童概述61肢體殘疾兒童在感知覺、注意、記憶、思維、語言等認知過程與普通兒童并沒有明顯差異。但是因為肢體上的損傷,有的肢體殘疾兒童可能會對外界的信息比較敏感,所以在個性特征方面表現(xiàn)出不同的特點,比如遇到挫折時自卑,社交時容易焦慮進而形成孤僻的性格。肢體殘疾兒童的心理會受到所處環(huán)境的影響,外界的看法會時刻伴隨并影響這些學生的情緒及心態(tài)。公眾的態(tài)度對肢體殘疾者的自我理解及心理調適、行為舉止及社會適應等都有著極大的影響。(二)肢體殘疾兒童的心理特點第五節(jié)肢體殘疾兒童概述62(三)腦癱兒童的特點各種類型腦癱分布從高至低為:痙攣型58.85%,混合型13.17%,不隨意運動型9.79%,肌張力低下型8.28%,共濟失調型6.25%,強直型3.39%。運動障礙和姿勢異常是腦癱兒童的核心特征,無論哪一種類型的腦癱,都具有腦發(fā)育快速階段非進行性損傷或發(fā)育障礙的特點,以運動發(fā)育落后、姿勢及運動模式異常、發(fā)射發(fā)育異常、肌張力及肌力改變?yōu)橹鳌幼髂芰Ψ矫?,部分腦癱兒童因為腦部損傷導致整體的運動能力差并表現(xiàn)出姿勢異常,具體表現(xiàn)為肌力、肌張力、關節(jié)活動度異常,并且耐力、速度、協(xié)調性不足。第五節(jié)肢體殘疾兒童概述63(三)腦癱兒童的特點感知覺方面,一部分腦癱兒童在以下幾項中存在一項或多項感知覺異常:視覺(如斜視)或聽覺異常,觸覺、前庭覺異常敏感或遲鈍,本體感覺不足。溝通能力方面,部分腦癱兒童由于呼吸系統(tǒng)、舌唇和下頜結構或肌肉力量本身存在異常,常常表現(xiàn)出構音障礙、發(fā)音不清等特點,嚴重者完全沒有言語能力。個性心理方面,腦癱兒童隨年齡增長逐漸出現(xiàn)肌張力異常、反射異常等多種肌肉運動功能障礙及姿勢異常等表現(xiàn),所以在行動上不太方面,不能像普通兒童一樣跑跳,久而久之可能會產(chǎn)生孤獨感。第五節(jié)肢體殘疾兒童概述64痙攣型腦癱可能因為牽張反射亢進、持續(xù)性肌緊張引起運動功能障礙。他們在被動運動時會有阻力,并且肌張力增高會受到警覺狀態(tài)、情緒、疼痛等影響,因累計的部位不同表現(xiàn)為雙癱、偏癱、四肢癱等。典型表現(xiàn)有髖關節(jié)屈曲、內收、足內翻或外翻、難有大幅度的運動、平衡反應遲鈍、常有關節(jié)變形發(fā)生。1.痙攣型腦癱第五節(jié)肢體殘疾兒童概述65不隨意運動型腦癱的特點是肌張力不穩(wěn)定,表現(xiàn)為肢體、軀干甚至全身難以用意志控制的不隨意的運動。典型表現(xiàn)為:臉部不隨意運動,表情奇特;頭頸部控制力量不足,存在構音障礙和發(fā)聲障礙,流涎的狀況;并且肌張力在靜止時會減輕,在隨意運動時會加強,對外界給出的刺激反應敏感,也易受緊張性頸反射和緊張性迷路反射影響,常呈現(xiàn)非對稱姿勢,平衡反應差;嬰兒期多表現(xiàn)為肌張力低下。2.不隨意運動型腦癱第五節(jié)肢體殘疾兒童概述66肌張力低下型腦癱的特點是肌肉張力過低。典型表現(xiàn)為:動作緩慢無力,平衡反應差,有時會因為背部肌肉力量不足導致脊柱側彎。3.肌張力低下型腦癱共濟失調型腦癱的特點是肌張力低下和平衡協(xié)調功能障礙。典型表現(xiàn)為:運動時動作不協(xié)調,專心做某一動作時手部及頭可能會不自主顫抖;平衡功能存在障礙,表現(xiàn)為走路時呈醉漢步態(tài),并且運動速度較慢。4.共濟失調型腦癱第五節(jié)肢體殘疾兒童概述67強直型腦癱的特點是肌張力顯著增高。典型表現(xiàn)為:肢體僵硬并且具體的活動減少,被動運動時做屈曲運動和伸展運動均會遇到抵抗力,這種阻力在緩慢運動時最大。5.強直型腦癱混合型腦癱的特點是同時具有以上兩種類型,痙攣型與不隨意運動型同時存在最為多見,可能以一種類型的表現(xiàn)為主,也可以大致相同,類型變化與不隨意運動型的表現(xiàn)方式相同。6.混合型腦癱第六節(jié)肢體殘疾兒童的教育與支持1.肢體殘疾兒童的課程教學2.肢體殘疾兒童的無障礙環(huán)境建設《特殊教育導論》3.不同肢體殘疾兒童的輔助器具4.肢體殘疾兒童的融合教育支持第六節(jié)肢體殘疾兒童的教育與支持一、肢體殘疾兒童的課程教學69(一)肢體殘疾兒童的課程教學目標一是增強體力,保持健康。二是擴大活動范圍,培養(yǎng)生活自理的能力,掌握一定的輔助器具。三是發(fā)展社會交往的能力。四是培養(yǎng)聽、說、讀、寫的能力,掌握文化知識。五是根據(jù)學生的身體特點選擇合適的職業(yè)訓練。第六節(jié)肢體殘疾兒童的教育與支持70(二)針對肢體殘疾兒童可開設的課程安全教育課程生活課程文化類課程功能訓練課藝術訓練課職業(yè)教育課第六節(jié)肢體殘疾兒童的教育與支持71(三)肢體殘疾兒童的教學須遵循的兩個原則:一是教育必須使大多數(shù)學生受益。二是教育內容應該盡量和普通學生一樣。三種策略:了解兒童情況、鼓勵兒童自我調節(jié)、引導兒童學習求助。第六節(jié)肢體殘疾兒童的教育與支持72(四)腦癱兒童教育教師應該根據(jù)腦癱兒童的障礙程度和兒童的年齡制訂對應的個別化教學目標和學習計劃。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額外關注腦癱兒童的運動障礙和溝通障礙訓練。通過動作訓練促進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發(fā)育,改善異常的姿勢和運動,抑制異常反射。溝通能力訓練則包括口部肌肉訓練、呼吸訓練和語言理解能力訓練,通過訓練提高腦癱兒童的語言理解和語言表達能力。第六節(jié)肢體殘疾兒童的教育與支持二、肢體殘疾兒童的無障礙環(huán)境建設73(一)對下肢殘疾需坐輪椅者的無障礙設計第一,入口通道應處于85cm~150cm之間,方便輪椅通行,同時,通道的兩側應該設置可供肢體殘疾者支撐的扶手。第二,地面盡量保持水平,坡度設計也應該盡可能小一點,應不大于十二分之一。第三,安裝垂直升降式的電梯,方便上下樓。第四,儲物柜設置位于手可觸及的范圍內,過高或過低對坐輪椅的肢體殘疾者都是障礙。第五,課桌應該留有放輪椅的空間,否則無法接觸到桌面。第六節(jié)肢體殘疾兒童的教育與支持74無障礙通道和坡道(左)可推入輪椅的課桌(右)第六節(jié)肢體殘疾兒童的教育與支持75(二)針對下肢殘疾需拄拐杖者的無障礙設計第一,地面應平坦,并且做防滑處理,防止意外摔傷;第二,樓梯的臺階高度不超過17.5cm,寬度不能小于24cm;第三,在樓梯、教室門口等地方設置扶手,扶手高度還應該考慮成人和兒童高度,可根據(jù)情況設計雙層扶手,以便肢體殘疾者借助扶手保持平衡。第六節(jié)肢體殘疾兒童的教育與支持76無障礙樓梯(左)無障礙扶手(右)第六節(jié)肢體殘疾兒童的教育與支持77(三)針對上肢殘疾者的無障礙設計帶把的明把手(左)感應門(右)第一,入口通道設置感應門,或者設置不需要手推開的門如旋轉門;第二,門把手應安裝帶把的明把手,不宜安裝暗把手;第三,電梯低處設置按鈕,方便按鍵。第六節(jié)肢體殘疾兒童的教育與支持三、不同肢體殘疾兒童的輔助器具78(一)針對腦癱的輔助器具站立架1.促進正常運動發(fā)育的輔具腦癱兒童的日常不同訓練方法需要的輔助器具有所不同。手支撐訓練時會用到滾筒,站立訓練時可能使用站立架,行走訓練時可能用到助行器等輔助器具。第六節(jié)肢體殘疾兒童的教育與支持79滾筒(左)楔形墊(右)2.保持姿勢的輔具腦癱兒童用于保持姿勢的輔具主要包括滾筒和楔形墊??梢栽诟┡P位時使用楔形墊,使軀干得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