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拉電阻及相關電路分析_第1頁
上下拉電阻及相關電路分析_第2頁
上下拉電阻及相關電路分析_第3頁
上下拉電阻及相關電路分析_第4頁
上下拉電阻及相關電路分析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上拉電阻是直接接在電源上,接二極管的時候電阻末端是高電平,下拉電阻是直接接到地上,接二極管的時候電阻末端是低電平。左邊的是上拉電阻示意圖,右邊的是下拉電阻示意圖,換句換說,上拉電阻在開關S1斷開情況下,C1點提供的是高電平,當S1閉合時,C1點提供低電平,下拉電阻在開關S2斷開情況下在C2點提供的是低電平,當開關S2閉合時,在C2點提供高電平。

根據(jù)這兩種特性可以在不同器件選用,比如共陰共陽數(shù)碼管驅(qū)動,單片機IO引腳等靈活使用。當然要注意在下拉電阻使用時,在output2的位置一定要加限流電阻,否則會引起D2線路電流過大,類似短路。

當TTL電路驅(qū)動COMS電路時,如果TTL電路輸出的高電平低于COMS電路的最低高電平(一般為3.5V),這時就需要在TTL的輸出端接上拉電阻,以提高輸出高電平的值。擴展資料:

提高芯片輸入信號的噪聲容限:輸入端如果是高阻狀態(tài),或者高阻抗輸入端處于懸空狀態(tài),此時需要加上拉或下拉,以免收到隨機電平而影響電路工作。同樣如果輸出端處于被動狀態(tài),需要加上拉或下拉,如輸出端僅僅是一個三極管的集電極。從而提高芯片輸入信號的噪聲容限增強抗干擾能力。

原則和上拉電阻是一樣的,下拉電阻的選擇應結(jié)合開關管特性和下級電路的輸入特性進行設定,主要需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1.驅(qū)動能力與功耗的平衡。以上拉電阻為例,一般地說,上拉電阻越小,驅(qū)動能力越強,但功耗越大,設計時應注意兩者之間的均衡。

2.下級電路的驅(qū)動需求。同樣以上拉電阻為例,當輸出高電平時,開關管斷開,上拉電阻應適當選擇以能夠向下級電路提供足夠的電流。

3.高低電平的設定。不同電路的高低電平的門檻電平會有不同,電阻應適當設定以確保能輸出正確的電平。以上拉電阻為例,當輸出低電平時,開關管導通,上拉電阻和開關管導通電阻分壓值應確保在零電平門檻之下。拉電阻的作用用于輸入信號引腳的拉電阻,通常的作用是將信號線強制箝位至某個電平,以防止信號線因懸空(如斷開與傳感器的鏈接)而出現(xiàn)不確定的狀態(tài),繼而導致出現(xiàn)不期望的狀態(tài)。當某信號輸入端口未連接傳感器或處于高阻抗的情況下,拉電阻就是用于保證輸入信號為預期設置邏輯電平的電阻元件。?上拉是對電阻注入電流,將不確定信號通過一個電阻鉗位在高電平,電阻同時起到限流作用;下拉是輸出電流,將不確定信號通過一個電阻接地,鉗位在低電平。強拉與弱拉只是上拉或下拉電阻的阻值不同:拉電阻越小,上拉或下拉越強;拉電阻越大,上拉或下拉越弱。此外,拉電阻作用還有:提高電路穩(wěn)定性,避免引起誤動作;提高輸出管腳的帶載能力。什么情況上拉?拉電阻什么情況下拉?在實際應用中,需要使用上拉電阻還是下拉電阻,主要取決于電路系統(tǒng)本身的需要,例如菱電及博世電控系統(tǒng):1、對于溫度類傳感器,ECU內(nèi)部一般采用上拉電阻,Up理論電壓一般為5V。當斷開傳感器與ECU的連接,測量ECU信號針腳電壓一般為4.9V-5.1V;2、油門踏板位置傳感器、節(jié)氣門位置傳感器,ECU內(nèi)部一般采用下拉電阻。當斷開傳感器與ECU的連接,測量ECU信號針腳電壓一般為0V-0.07V;3、對于開關類信號,若是高電位信號有效,則會使用下拉電阻,可防止因懸空(如ECU與開關斷開連接),在上電后此信號線可能受到干擾而誤觸發(fā)為高電平,從而導致出現(xiàn)不期望的狀態(tài)。相應地,對于低有效的信號,則使用上拉電阻,如下圖。1、掌握拉電阻的基礎知識對診修的幫助:斷開傳感器與線束的連接,測量ECU信號線路的電壓,可判斷或輔助判斷該信號線路是否存在故障、ECU該模塊是否存在故障、傳感器是否存在故障;2、傳感器信號線路在ECU內(nè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