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療(一)》第三章-行為治療_第1頁
《心理治療(一)》第三章-行為治療_第2頁
《心理治療(一)》第三章-行為治療_第3頁
《心理治療(一)》第三章-行為治療_第4頁
《心理治療(一)》第三章-行為治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心理治療主講吳彪1CHAPTER3

行為治療2Sec1行為治療概論一歷史背景二行為治療的發(fā)展3一歷史背景1950’s:崛起于美、英本時期重點:證明行為反射技術的有效性1960’s: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艾里斯的理性情緒治療、貝克認知法、梅欽鮑姆的壓力免疫及自我教導訓練法1970’s:行為療法已成為心理學界的一大支柱。4二行為治療的發(fā)展發(fā)展的四個領域1經(jīng)典條件反射2操作條件反射3社會學習理論4認知行為療法5Sec2行為治療的理論基礎一經(jīng)典條件反射二操作條件反射三社會學習理論6一經(jīng)典條件反射創(chuàng)始人:巴甫洛夫主要內容:巴甫洛夫在研究消化現(xiàn)象時,觀察了狗的唾液分泌,即對食物的一種反應特征。他的實驗方法是,把食物顯示給狗,并測量其唾液分泌。在這個過程中,他發(fā)現(xiàn)如果隨同食物反復給一個中性刺激,即一個并不自動引起唾液分泌的刺激,如鈴響,這狗就會逐漸“學會”在只有鈴響但沒有食物的情況下分泌唾液。一個原是中性的刺激與一個原來就能引起某種反應的刺激相結合,而使動物學會對那個中性刺激做出反應,這就是經(jīng)典性條件反射的基本內容。

7一經(jīng)典條件反射8一經(jīng)典條件反射1引起唾液分泌的刺激(指食物)稱為無條件刺激(unconditionedstimulus,UCS);2食物引起的唾液分泌稱為無條件反應(unconditionedresponse);3食物之外的刺激稱為條件刺激(conditionedstimulus,CS);4食物之外刺激引起的反應稱為條件反應(conditionedresponse)。消退:在操作條件反射過程中,,如果中斷對某個操作反應的,強化反應就會回復到最初的操作水平。這稱為消退。

泛化:條件反射不僅可以由條件刺激引起,也可以由與條件刺激相類似的刺激引起。9一經(jīng)典條件反射10一經(jīng)典條件反射條件刺激與條件反應之間關系的建立條件作用前1無條件刺激(UCS,食物)→無條件反應(UCR,唾液分泌)2條件刺激(CS,鈴聲)→引起注意但無唾液分泌反應條件作用中(多次重復)3條件刺激(CS,鈴聲)+無條件刺激(UCS,食物)→無條件反應(UCR,唾液分泌)條件作用后4條件刺激(CS,鈴聲)→條件反應(CR,唾液分泌)11二操作條件反射創(chuàng)始人:斯金納主要內容:見書P30強化:通過強化物增強機體某種行為的過程正強化:個體做出某種行為或反應,隨后或同時得到某種獎勵,從而使行為或反應強度、概率或速度增加的過程。負強化:當有機體自發(fā)作出某種反應之后,隨即排除或避免了某種討厭刺激或不愉快情境,從而使此類反應在以后的類似情境中發(fā)生的概率增加,這種操作即為負強化。

12二操作條件反射強化物:是指“使反應發(fā)生概率增加、或維持某種反應水平的任何刺激”

一級強化物:包括所有在沒有任何學習發(fā)生的情況下也起強化作用的刺激;二級強化物:包括那些在開始時不起強化作用的刺激。懲罰:在某種行為發(fā)生后給予一定的具有減弱某種行為傾向的刺激13二操作條件反射反應概率刺激增強刺激消除反應增加正強化(呈現(xiàn)愉快刺激)負強化(消除不愉快刺激)反應降低懲罰(呈現(xiàn)不愉快刺激)懲罰(消除愉快或強化不愉快刺激)14三社會學習理論(一)社會學習理論的實驗班杜拉讓三組兒童分別觀看一段電影故事,電影的前半部分是相同的,是講一個成人的攻擊行為(對一個充氣的橡皮人拳打腳踢),但電影的后半段則不同:第一組兒童看到那個成人受到另一個成人的獎勵,第二組兒童看到那個成人受到另一個成人的懲罰,第三組兒童看到那個成人的行為既未受到獎勵也未受到懲罰.看過電影之后,三組兒童分別被帶到有玩具(如橡皮假人)的游戲情境中.研究者發(fā)現(xiàn),第一組兒童在游戲情境中對玩具的攻擊行為最多,第二組最少,第三組介于第一和第二組之間(Banduraetal,1963).通過觀察學習,兒童會學到不良行為,這成為一些人士提出限制電視節(jié)目中的暴力鏡頭的依據(jù).15161718觀察學習的過程19三社會學習理論(二)社會學習理論的主要觀點1交互決定論:環(huán)境與個體的影響是雙向的2模仿學習(觀察學習):人類的行為可通過榜樣作用而習得3注意:決定個體有選擇的觀察4保持:使行為符號化保持在長時記憶中5動作再現(xiàn):把符號表征再轉變成行動6動機7.替代反應:個體受到示范者行為的暗示而表現(xiàn)出一種與示范者相似的反應。20Sec3行為治療的基本原則和方法一基本原則二治療過程三常用技術和方法21一基本原則(一)基本假設A行為治療與其它心理治療的區(qū)別:以心理學中有關學習過程的理論核試驗所建立的證據(jù)為基礎具有更高的科學性和系統(tǒng)性,可重復檢驗臨床效果更為顯著和穩(wěn)定22一基本原則(一)基本假設B基本理論假設異常行為同正常行為一樣是后天習得的可通過學習來消除后天習得的異常行為行為結果通過強化以維持行為各異常行為是分別習得的,本質上沒有因果聯(lián)系認知改變可引起行為改變23一基本原則(二)主要特征1更強調來訪者當前的問題,而不過分追究其過去的經(jīng)驗2技術都是從實驗中發(fā)展而來,即以實驗為基礎,通常有明確而系統(tǒng)的操作步驟和測量方法,強調對行為改變的測量(關鍵特征)3以行為原理為理論基礎,以行為為導向4強調來訪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24二治療過程(一)問題行為的分析和評估首要任務:幫助來訪者對問題行為進行澄清和分析1.把握問題行為的誘因,了解來訪者的問題行為產生的原因(生理、心理和社會)注意:a首先排除生物原因b引發(fā)問題的情景具體化c問題發(fā)生的客觀情景和主觀想法的互動2.要仔細了解來訪者問題行為的反應,并將來訪者對問題行為的反應細化分析3.深入分析問題行為可能會給來訪者及他人帶來的實際后果和意義。25二治療過程(二)治療目標的確定1協(xié)助來訪者擬定具體、可測量的目標,有必要時對目標進行修正2確定靶行為(問題行為的主要癥狀表現(xiàn)),作為治療目標3完成目標的選擇并達成共識后,界定目標的過程隨即展開4行為技術可以同時達到社會目標和個人目標26二治療過程(三)治療關系溫暖、通情、真誠等不是產生行為改變的充分條件治療關系重要但不是重點,基礎角色治療師必須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并獲得來訪者的尊重27二治療過程(四)治療計劃的選擇和實施1.選擇:

根據(jù)靶行為的臨床特點,治療目的和各行為治療的適應癥2.實施:

治療者:鼓勵來訪者嘗試、練習新行為、并將治療中習得的行為推廣到現(xiàn)實情景中來訪者:主動配合,樂于改變,有更多的行動來訪者的主動配合行動是行為治療能否取得理想療效的關鍵。28二治療過程(五)治療效果的保持和鞏固運用強化技術根據(jù)來訪者的行為變化,對治療方法及措施作適當?shù)恼{整治療方法的調整要同時讓來訪者本人也能掌握和使用,幫助他把在治療情境下所獲得的療效鞏固下來,進一步發(fā)揮來訪者的主觀能動性,主動把療效或站到日常生活情境中。29三技術和方法(一)放松訓練概念:通過來訪者的主動放松來增強其對體內的自我控制能力的有效方法。特點:松、靜、自然“靜”是指環(huán)境要安靜,心境要平靜;“松”是指在意念的支配下使情緒輕松、肌肉放松。適應癥:高血壓、失眠、頭痛、心律失常以及各種由于心理應激所造成的疾患;對一切可能產生緊張、焦慮的情境方法:漸進性的肌肉松弛法、自發(fā)訓練法等30三技術和方法(一)放松訓練深呼吸放松法特點:見效快并且最容易做具體做法:采用鼻子呼吸,腹部吸氣。雙肩自然下垂,慢慢閉上雙眼,然后慢慢地深深地吸氣,吸到足夠多時,憋氣2秒鐘,再把吸進去的氣緩緩地呼出。自己要配合呼吸的節(jié)奏給予一些暗示和指導語:“吸……呼……吸……呼……”,呼氣的時候盡量告訴自己我現(xiàn)在很放松很舒服,注意感覺自己的呼氣、吸氣,體會“深深地吸進來,慢慢地呼出去”的感覺。重復做這樣的呼吸20遍,每天兩次。31三技術和方法(一)放松訓練想象放松法

特點:難度不大見效較快在心理咨詢與治療中,想象技術是最常用的技術之一,而且,通常結合其他的一些方法,比如暗示、聯(lián)想等。想象最能讓自己感到舒適、愜意、放松的情境,通常是在大海邊,或者回憶自己曾經(jīng)去過的一個景色秀麗的旅游勝地,美麗的景色一幕接著一幕在你的腦海中浮現(xiàn),讓自己溶入了大自然,自己成了其中的一棵小樹,一片樹葉,隨風舞蹈。32三技術和方法(一)放松訓練例如:“我靜靜地俯臥在海灘上,周圍沒有其他的人;我感覺到了陽光溫暖的照射,觸到了身下海灘上的沙子,我全身感到無比的舒適;海風輕輕地吹來,帶著一絲絲海腥味.海濤在輕輕地拍打著海岸,有節(jié)奏地唱著自己的歌;我靜靜地躺著,靜靜地傾聽這永恒的波濤聲……”給別人放松時,要注意語氣、語調的運用。自我想象放松可以自己在心中默念。節(jié)奏要逐漸變慢,配合自己的呼吸,自己也要積極地進行情境想象,盡量想象得具體生動,全面利用五官去感覺.想象放松方法,初學者可在別人的指導下進行,也可根據(jù)個人情況,自我暗示或借助于磁帶錄音來進行。33三技術和方法(二)系統(tǒng)脫敏(對抗條件療法、交互抑制法、緩慢暴露法)創(chuàng)始人:沃爾普原理:使一個原可以引起微弱焦慮的刺激,在處于全身松弛狀態(tài)下的病人面前重復暴露,從而逐漸失去這一刺激引起焦慮的作用。

步驟:1.評定主觀焦慮單位

2.肌肉放松訓練

3.脫敏過程適應癥:焦慮、恐怖等不良情緒主觀不適單位(subjectiveunitofdisturbance,簡稱SUD)34三技術和方法(二)系統(tǒng)脫敏社交恐懼的焦慮等級:①我走在行人稀少的大街上。②我走在大街上,周圍有很多人。③我觀察這些行人,包括同性和異性。④我走上前去向一名同性問路。⑤我注視這位同性的眼睛。⑥我走上前去向一名異性問路。⑦我注視這位異性的眼睛。

35三技術和方法(三)厭惡療法(對抗性條件反射治療)原理:將厭惡刺激與不良強化物多次重復配對,以減少不良行為。適應癥:戒除吸煙、吸毒、酗酒、性行為異常、某些適應不良行為、某些強迫癥方法:電擊厭惡療法、橡皮圈療法、藥物厭惡療法、想象厭惡療法等

36三技術和方法(三)厭惡療法(對抗性條件反射治療)吸煙意味著吸入毒殺老鼠和蟑螂的砒霜37三技術和方法(四)行為塑造法原理:根據(jù)斯金納的操作條件反射設計而來的,是一項通過強化而產生某種期望的良好行為出現(xiàn)的行為治療技術。適應癥:多動癥兒童、改善或消除恐怖、神經(jīng)性厭食、肥胖癥、藥物成癮者、酒癮者38三技術和方法(四)行為塑造法39三技術和方法(五)滿灌療法(沖擊療法)原理:讓來訪者暴露在使其感到強烈恐懼或焦慮情緒的各種不同刺激情境中,從而達到消退恐懼的目的。適應癥:過度的恐懼40三技術和方法(六)生物反饋技術概念:借助電子儀器,讓來訪者學會有意識地控制自身的行為矯正技術。適應癥:心身疾病,神經(jīng)質和某些精神病療程:30min/次,3次/周,一個療程4-8周。41三技術和方法(六)生物反饋技術42三技術和方法(七)示范療法概念:以某人或某團體的行為作為一種刺激示范,是觀察者發(fā)展近似的想法、態(tài)度與行為。適應癥:恐蛇癥、協(xié)助面臨開刀的兒童減輕恐懼、兒童社交障礙、心智障礙者學習基本生存技能等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