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鏟蔸技術規(guī)程_第1頁
甘蔗鏟蔸技術規(guī)程_第2頁
甘蔗鏟蔸技術規(guī)程_第3頁
甘蔗鏟蔸技術規(guī)程_第4頁
甘蔗鏟蔸技術規(guī)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甘蔗鏟蔸技術規(guī)程本文件規(guī)定了甘蔗鏟蔸的技術要求和分類、品種與蔗園、人工鏟蔸、機械鏟蔸及技術效果等技術要本文件適用于宿根甘蔗的生產管理。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10498糖料甘蔗NY/T1787糖料甘蔗生產技術規(guī)程DB53/T850甘蔗輕簡化栽培技術規(guī)程DB53/T941甘蔗栽培覆膜技術規(guī)程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蔗蔸Stubble甘蔗收獲后留下的蔗莖、芽、根和老種莖的總稱。3.2鏟蔸技術Stubbleshaving利用機械或人工鏟去上季甘蔗的高位蔗樁,保留地下5cm~10cm蔗樁,去除頂端優(yōu)勢,促進甘蔗低位芽萌發(fā)和深層根系生長,提高宿根蔗萌發(fā)率、水肥吸收利用率和抗倒伏能力,達到壯苗、深根的目的,同時破壞地下害蟲生活環(huán)境,減少蟲源,從而實現(xiàn)宿根蔗高產和種植年限延長的管理措施。4技術要求和分類4.1技術要求鏟蔸作業(yè)時應符合以下要求:a)蔗蔸應切口平整、無裂口;b)蔗蔸中每個甘蔗樁基部保留至少2個活性芽;c)保留的地下蔗蔸高度5cm~10cm,其中蔗蔸高度宜保留5cm~8cm。4.2分類2按鏟蔸深度劃分為平鏟蔸、淺鏟蔸和深鏟蔸三類,參見表1和附錄A。表1甘蔗鏟蔸技術分類及描述樁5品種與蔗園5.1甘蔗品種品種應符合NY/T1787的要求。5.2宿根蔗園宜選擇上季甘蔗長勢均勻,甘蔗有效莖應不少于4500條/667m2。6人工鏟蔸6.1蔗蔸深度調查鏟蔸前,應對蔗地的地下蔗蔸深度采取五點取樣法進行調查,每個樣點剖開蔗蔸側面土壤按順序調查3個~5個蔗蔸,以平均值確定蔗蔸深度。蔗莖、芽、根、老種莖和蔗蔸深度參見附錄A。6.2鏟蔸時期宜在晴天一次性完成甘蔗砍收和鏟蔸,甘蔗砍收質量應符合GB/T10498的要求。6.3鏟蔸深度6.3.1蔗蔸深度在10cm以內的,宜平鏟蔸。6.3.2蔗蔸深度在10m~15cm范圍內的,宜淺鏟蔸。6.3.3土壤含水量較高(土壤絕對含水量15%~25%)、土壤粘重(粘土含量≥16%),宜深鏟,保留地下蔗蔸5cm~7cm。6.3.4土壤含水量低(土壤絕對含水量﹤15%)、砂質土壤(砂含量≥50%),宜相對淺鏟,保留地下蔗蔸7cm~8cm。6.4蔗園清理按DB53/T850的要求清理。6.5斷壟補蔸(補苗)對斷壟距離在50cm以上的甘蔗行,宜采用預育苗、種莖或蔗蔸進行補植,或在分蘗前期雨季來臨時采用移密補稀的方法進行補苗。6.6施肥施藥36.6.1秋收甘蔗,宜在鏟蔸后3天~5天內進行施肥施藥覆土管理。6.6.2冬收、春收甘蔗,宜在鏟蔸后2天~3天內進行施肥施藥覆土。6.6.3視土壤墑情(土壤手捏不能成團),可進行澆水或灌酒精廢醪液5t/667m2~10t/667m2。6.6.4澆灌后2天~3天覆膜。6.6.5旱坡地蔗地施肥施藥覆土覆膜符合DB53/T850的要求,水澆地蔗地施肥施藥覆土覆膜符合DB53/T941的要求。6.6.6選擇覆蓋全膜、寬膜雙溝或窄膜覆蓋。6.7揭膜、追肥與培土6.7.1采用聚乙烯地膜輕簡化栽培的旱坡地蔗地,應在地膜覆蓋119天~156天內進行揭膜后直接培土,培土高度5cm~10cm。6.7.2采用聚乙烯地膜覆蓋栽培的水澆地蔗地,應在甘蔗分蘗末期進行揭膜后再追肥培土,施甘蔗配方復合肥(或BB肥)40kg~60kg/667m2,施肥后培土10cm~15cm。6.8地膜回收地膜應回收,交地膜回收站處理或再利用。7機械鏟蔸7.1甘蔗收獲及蔗園清理甘蔗砍收應符合GB/T10498的要求,蔗園清理應符合DB53/T850的要求。7.2蔗蔸深度調查7.3機械選擇地勢平坦、田塊大、蔗壟規(guī)范的蔗地宜選擇中大型甘蔗破壟鏟蔸機。地勢坡度較大、田塊小、蔗壟規(guī)范的蔗地宜選擇小型甘蔗鏟蔸機。7.4鏟蔸時期在甘蔗收獲后,及時清理蔗園后選擇晴天進行鏟蔸,從收獲到鏟蔸宜在10天內完成。7.5鏟蔸深度7.5.1蔗蔸深度在10cm~15cm范圍內的,宜淺鏟蔸。7.5.2蔗蔸深度在15cm~20cm范圍內的,宜深鏟蔸。7.5.3土壤含水量較高(土壤絕對含水量15%~25%)、土壤粘重(粘土含量≥16%),宜相對深鏟,保留地下蔗蔸7cm~9cm。7.5.4土壤含水量低(土壤絕對含水量﹤15%)、砂質土壤(砂含量≥50%),宜相對淺鏟,保留地下蔗蔸8cm~10cm。7.6查苗補苗出苗后,及時查苗補苗,斷壟判斷和補苗方法同6.5。47.7施肥施藥7.8揭膜、追肥與培土7.9地膜回收8技術效果進行鏟篼后應符合以下要求:a)與不鏟蔸的蔗地比,人工鏟蔸后的宿根甘蔗平均農業(yè)產量應提高0.8t/667m2以上;b)與不鏟蔸的蔗地比,機械鏟蔸后的宿根甘蔗平均農業(yè)產量應提高0.5t/667m2以上;c)與不鏟蔸的蔗地比,宿根栽培年限延長2年~3年;d)不達上述指標的蔗地,應重新種植。(資料性)蔗蔸示意圖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