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期末卷(一)-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高頻考題期末測試卷(江蘇專用)(考試時間:75分鐘試卷滿分:100分)【考試范圍:必修一】第Ⅰ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3小題,每小題2分,共46分;請從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正確的一項)我國科學家自主研制的墨子巡天望遠鏡(左圖),是目前北半球光學時域巡天能力最強的設備,安置于青海省海西州冷湖鎮(zhèn)海拔4200米的高山上,2023年9月17日正式啟用,其獲取的仙女座星系圖片(右圖)也于當日發(fā)布。完成下面小題。1.墨子望遠鏡項目選址在西部遠離人煙、高海拔地區(qū),主要原因是(
)①海拔高,大氣稀?、谇缣於啵庹諚l件好③水汽少,云量少④人類活動影響少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仙女座星系屬于(
)A.地月系B.太陽系C.河外星系D.星際物質〖答案〗1.B2.C〖解析〗1.望遠鏡項目選址對于空氣質量的要求較高,西部遠離人煙的高海拔地區(qū)大氣稀薄,水汽少,云量少,同時人類活動影響少,污染較小,可以滿足光學觀測的要求,①③④正確;光學觀測主要在夜間,太陽光照條件對其影響較小,②錯誤。綜上所述,B正確,ACD錯誤。故選B。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仙女座星系是離銀河系最近的大型星系,因此其沒有位于銀河系,而是屬于河外星系,而地月系和太陽系都位于銀河系中。綜上所述,C正確,ABD錯誤。故選C。生物演變總是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從水生到陸生。煤炭是植物遺體經過生物和物理化學作用轉變而成的有機礦產,地球演變過程經歷過兩次主要成煤期。下表為地球的地質年代表,完成下面小題。顯生宙新生代古近紀、新近紀、第四紀中生代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古生代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二疊紀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注:上表所示時間由下到上、由左到右代表由早到晚3.關于物種演化順序的說法正確的是(
)A.鳥類早于兩棲類B.爬行類晚于魚類C.藍藻晚于蕨類D.被子植物早于苔蘚植物4.第二次成煤期主要在(
)A.寒武紀和奧陶紀B.石炭紀和二疊紀C.侏羅紀和白堊紀D.新近紀和第四紀5.依據我國陜西省神木市發(fā)現(xiàn)一系列巨大恐龍腳印化石,可以(
)①確定沉積地層的年代②重現(xiàn)全球海陸分布格局③重塑地球的表面形態(tài)④推測當時的環(huán)境特征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3.B4.C5.C〖解析〗3.古生代早期海洋無脊椎動物繁盛,中期出現(xiàn)脊椎動物——魚類,后期部分魚類演化為兩棲類,兩棲類再演變?yōu)榕佬蓄?,A錯誤;鳥類為中生代侏羅紀出現(xiàn),鳥類的出現(xiàn)晚于兩棲類,B正確;植物界從藻類到裸蕨植物再到蕨類植物、裸子植物,最后出現(xiàn)了被子植物,藍藻早于蕨類,被子植物晚于苔蘚植物,CD錯誤。故選B。4.在整個地質年代中,全球范圍內有三個大的成煤期:①古生代的石炭紀和二疊紀,成煤植物主要是孢子植物,主要煤種為煙煤和無煙煤;②中生代的侏羅紀和白堊紀,成煤植物主要是裸子植物,主要煤種為褐煤和煙煤;③新生代的第三紀,成煤植物主要是被子植物,主要煤種為褐煤,其次為泥炭,也有部分年輕煙煤。第二次成煤期主要在侏羅紀和白堊紀,C正確,ABD錯誤,故選C。5.由材料可知,神木化石發(fā)現(xiàn)一系列巨大恐龍腳印,故可以確定沉積地層的年代,①正確;不能根據化石重現(xiàn)全球海陸分布格局,②錯誤;化石的發(fā)現(xiàn)與重塑地球的表面形態(tài)無關,③錯誤;化石可以推測當時的環(huán)境特征,④正確。故選C。據報道,浙江部分茶園安裝了“防霜凍風扇”(如圖),這種風扇安裝在6米多高的鐵軒頂上,當早春時節(jié)地表上空氣溫比地表高3℃~5℃,且茶園內茶叢頂部的空氣溫度低于4℃時,風扇就會自動運轉。完成下面小題。6.防霜凍風扇自動運轉多出現(xiàn)在早春時節(jié)的(
)A.5點-7點B.12點-14點C.16點-18點D.22點-24點7.當防霜凍風扇自動運轉時,茶園近地面大氣溫度垂直分布最有可能如下圖(
)所示A.B.C.D.〖答案〗6.A7.C〖解析〗6.由材料“地表上空氣溫比地表高3℃~5℃,且茶園內茶叢頂部的空氣溫度低于4℃時,風扇就會自動運轉”可知,高空氣溫比地表氣溫高3℃-5℃是風扇啟動的條件,這種氣溫分布現(xiàn)象為逆溫。根據所學知識,早春時節(jié)的晴朗的晚上地面輻射降溫快,離地面越近空氣受地表影響越大,氣溫低,離地表越遠降溫越少,故自下而上產生逆溫,且在日出前后地溫最低,早春時節(jié)的5點-7點正處在日出前后,此時逆溫層最厚,因此防霜凍風扇多在5點-7點自動運轉,因此A項正確,BCD錯誤。故選A。7.由上題可知,當逆溫現(xiàn)象出現(xiàn)時,茶園上空的氣溫比茶園地表的氣溫高,即在一定高度隨著海拔的升高而氣溫升高的特點。四個選選項中,只有C項呈現(xiàn)出在一定高度隨著海拔的升高而氣溫升高的氣溫變化特點,因此C項正確,ABD錯誤。故選C。下圖為我國局部地區(qū)10月8日兩時刻海平面等壓線(單位:百帕)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8.14時甲地風向是(
)A.偏東風B.偏西風C.偏南風D.偏北風9.20時丁點的氣壓值可能是(
)A.1010B.1011C.1012D.101310.從14時至20時,M地風力變化及形成原因(
)A.變大,地面摩擦力變小B.變大,水平氣壓梯度力變大C.變小,地面摩擦力變大D.變小,水平氣壓梯度力變小〖答案〗8.C9.B10.B〖解析〗8.根據14時等壓線的分布,甲地東南方氣壓高于西北方,西北方為低壓中心,水平氣壓梯度力垂直于等壓線指向低壓,即由東南方指向西北方,北半球近地面風向沿水平氣壓梯度力方向向右偏轉,為偏南風。C正確,ABD錯誤。故選C。9.看圖可知,圖中相鄰的兩條等壓線氣壓差為2百帕。根據等壓線的數(shù)值變化特征可知等北側有一個高壓脊,因此丁的氣壓位于1010百帕-1012百帕之間,B正確,ACD錯誤,故選B。10.讀圖可知,從14時至20時,M地等壓線變得更加密集,因此水平氣壓梯度力變大,風力變大,B正確,ACD錯誤。故選B。河套平原天然降水不能保障農業(yè)生產,因此修建了多條水渠。長久以來,因自然、人為多方面原因,河套平原土地鹽堿化嚴重(地下水上升至土層后,水分蒸發(fā)、鹽分積累的現(xiàn)象)。近年來,五原縣采用地表鋪設地膜,地膜之下深耕鋪設秸稈的方法,讓鹽堿地重新變成了良田。圖1為河套平原略圖,圖2為水循環(huán)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1.水渠直接改變的水循環(huán)環(huán)節(jié)是(
)A.aB.bC.cD.d12.地表鋪設地膜能防治鹽堿地,主要是因為(
)A.減小了甲B.增大了乙C.減小了丙D.增大了丁〖答案〗11.D12.A〖解析〗11.據材料可知,開渠引水是將黃河水通過水利工程引到灌溉區(qū),發(fā)展灌溉農業(yè),所以直接改變的水循環(huán)環(huán)節(jié)是地表徑流。依據圖中的箭頭及指向可知,a為海水蒸發(fā)、b為水汽輸送、c為大氣降水、d為地表徑流,故D正確,ABC錯誤。故選D。12.土地鹽堿化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氣溫高蒸發(fā)旺盛,土壤中的水汽上升使鹽分隨之上升到地表,地表鹽分含量升高而導致鹽堿化加重。地表鋪設地膜后,使土壤中的水汽蒸發(fā)減弱,鹽分隨之上升量減少,使土地鹽堿化程度減輕。從圖中箭頭及指向可知,甲為地面(含土壤)蒸發(fā)、乙為植被蒸騰,丙為下滲、丁為地下徑流。故地表鋪設地膜能防治鹽堿地,主要是因為減小了甲(即土壤蒸發(fā)),A正確;鋪設地膜對植被蒸騰影響較小,B錯誤;丙、丁環(huán)節(jié)的變化對鹽堿化減弱關系不大,CD錯誤。故選A。墨西哥灣為北美洲大陸東南沿海水域,灣內北部河流眾多。位于墨西哥灣東南部的環(huán)流系統(tǒng)是墨西哥灣區(qū)環(huán)流的主要驅動力,該環(huán)流從加勒比海向北經墨西哥灣,再經佛羅里達海峽流向北大西洋。下圖為墨西哥灣環(huán)流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3.墨西哥灣海域表層海水溫度季節(jié)變化最大的部位是(
)A.海灣西側B.海灣東側C.海灣北側D.海灣南側14.圖中甲、乙、丙、丁四處表層海水鹽度由低到高排序是(
)A.甲乙丁丙B.甲丁丙乙C.丁甲丙乙D.甲丁乙丙〖答案〗13.C14.D〖解析〗13.讀圖可知,海灣東側和南側受海洋影響更大,水溫季節(jié)變化小,BD錯誤;西部和北部受陸地影響更大,溫差較大,但北部河流眾多,受河水注入影響,海水溫度季節(jié)變化更大,C正確,A錯誤。故選C。14.甲地緯度最高,蒸發(fā)最小,且周邊數(shù)條河流注入大量淡水,鹽度最低;丙地緯度較低,無河流淡水注入,暖流流經,鹽度最高;丁地和乙地,雖然丁地緯度更低,蒸發(fā)更大,但是有河流注入大量淡水,因此丁地鹽度低于乙地。因此甲、乙、丙、丁四處表層海水鹽度由低到高的順序是甲丁乙丙,D正確,ABC錯誤,故選D。圖1為第19屆亞運會會徽——潮涌,主體圖形由扇面、錢塘江、錢江潮頭等元素組成。圖2為太陽、地球、月球位置關系和月相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5.每月錢塘江大潮出現(xiàn)時,對應圖2中的日、地、月位置關系是(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16.下列有關潮汐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表述錯誤的是(
)A.海水倒灌,河口鹽度上升B.潮水上漲,產生海嘯C.沖擊海岸,加劇巖石侵蝕D.攪動海底沉積物,底棲生物增加〖答案〗15.A16.B〖解析〗15.每月初一和十五前后,日、月、地幾乎位于同一直線上,引潮力最大,出現(xiàn)錢塘江大潮,初一對應圖中位置①,十五對應圖中位置③,故選A。16.海水倒灌,鹽度較高海水影響河口地區(qū),使河口鹽度上升;潮汐力量較強,沖擊海岸,加劇巖石侵蝕;潮汐運動過程中攪動海底沉積物,使得底棲生物增加,ACD表述均正確,不符合題意。海底地震、火山爆發(fā)或水下滑坡、坍塌可能會引起海水的波動,甚至形成巨浪,這種巨浪稱為海嘯,其形成與潮汐無關,B選項符合題意。故選B。風沙流通過灌叢植物時,大量沙粒會堆積在植物根部附近,形成灌叢沙丘。下圖為某地灌叢沙丘景觀。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7.圖中灌叢沙丘分布區(qū)域(
)A.有水源分布B.氣候較濕潤C.地形起伏大D.流水侵蝕強18.灌叢沙丘多出現(xiàn)在(
)A.農田邊緣B.綠洲邊緣C.山麓地帶D.沙漠內部19.若草地中出現(xiàn)灌叢沙丘,表明當?shù)兀?/p>
)A.沙塵暴肆虐B.土地退化C.旱災嚴重D.地下水位上升〖答案〗17.A18.B19.B〖解析〗17.灌叢生長需要一定的水源條件,因此有水源分布的地方才能生灌叢,A正確;圖中灌叢沙丘分布在我國西北地區(qū),氣候較干旱,B錯誤;由所學知識可知,灌叢沙丘分布區(qū)域,地勢起伏較小,C錯誤;沙丘是風力堆積形成,D錯誤;故選A。18.綠洲的邊緣因為有水源,有利于灌叢的生長,故灌叢沙丘多位于綠洲邊緣,B正確。農田附近水源豐富,沙丘分布少,A錯誤。山麓地帶水源條件較好,風沙活動少,難以形成灌叢沙丘,C錯誤。沙漠內部干旱缺水,無法生長灌叢,D錯誤。故選B。19.若草地中出現(xiàn)灌叢沙丘,說明部分草地出現(xiàn)沙漠化,土地退化,容易形成灌叢,B正確;灌叢沙丘形成之后,增加地表粗糙度,削減風力,減弱風沙流;灌叢沙丘本身相對穩(wěn)定,不易就地起沙,減少沙源;從而減緩荒漠化發(fā)展,利于沙漠的治理,有效抵制風沙危害,A錯誤;旱災嚴重,灌叢也會死亡,難以形成灌叢沙丘,C錯誤;地下水上升,植被生長會好,不容易出現(xiàn)土地退化,D錯誤,故選B。小李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為研究“土壤形成與地理環(huán)境的關系”,在野外挖掘了一處土壤剖面,并帶回少量土壤用于實驗研究。下圖為“森林土壤剖面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0.圖中各土層名稱對應正確的是(
)A.①-淀積層B.②-腐殖質層C.③-母質層D.④-有機層21.小李同學欲增加帶回土壤的有機質含量,以提高該土壤肥力。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澆純凈水B.倒入熟石灰C.加入腐爛食物D.拌入細沙〖答案〗20.B21.C〖解析〗20.根據森林土壤一般結構特征判斷,圖中①位于最表層,應為有機層,②位于有機層之下,應腐殖質層,③位于淋溶層之下,應為淀積層,④位于母巖層之上,應為母質層。由此判斷,B正確,ACD錯誤。故選B。21.凈水、熟石灰、細沙均不含有有機質,且對有機質的補充和分解影響不大,因此澆純凈水、倒入熟石灰、拌入細沙并不能直接增加土壤的有機質含量,排除ABD;腐爛食物含有大量有機質,加入腐爛食物可以增加土壤中有機質含量,以提高土壤肥力,C符合題意。故選C。2023年第5號臺風“杜蘇芮”于7月28日9時55分前后在福建省晉江市沿海登陸(如圖)。受臺風影響,福建省廈門市累計降雨量最大可達250mm,多處發(fā)生滑坡、泥石流。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2.監(jiān)測臺風中心實時位置信息所用到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A.GISB.RSC.GNSSD.數(shù)字地球23.當泥石流發(fā)生時,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向泥石流溝兩側迅速躲避B.連續(xù)降雨時在溝谷中逗留C.向泥石流溝下方迅速逃離D.爬到溝谷中的大樹上躲避〖答案〗22.B23.A〖祥解〗22.能夠監(jiān)測臺風實時位置變化的地理信息技術為遙感,即RS,B正確;GIS為地理信息系統(tǒng),主要功能是數(shù)據處理和空間分析,A錯誤;GNSS是全球導航衛(wèi)星系統(tǒng),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導航,無法實現(xiàn)實時監(jiān)測,C錯誤;數(shù)字地球是地球的數(shù)字模型,即,利用地理信息技術、數(shù)字技術和方法將地球數(shù)字化,D錯誤。故選B。23.泥石流是指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積雪融化水)在溝谷或山坡上產生的一種挾帶大量泥砂、石塊和巨礫等固體物質的特殊洪流。當泥石流發(fā)生時正確的逃生路線是垂直于泥石流的流向往高處逃離,A正確,BCD錯誤。故選A。第Ⅱ卷二、綜合題:本題共3小題,共54分。24.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8分)材料一新疆的博斯騰湖是我國最大的內陸淡水湖,其上游河流水量主要來自冰雪融水和夏季降水。該區(qū)域湖陸風較顯著。多年平均數(shù)據顯示,博斯騰湖夏半年陸風轉湖風的時間為當?shù)貢r間11時~12時,比冬半年提前兩小時左右。材料二左圖為“博斯騰湖區(qū)域等高線地形圖”,右圖為“湖區(qū)湖陸風風速月變化示意圖”。(1)繪制冬季當?shù)貢r間9時湖陸間的熱力環(huán)流,并簡述此時近地面風的形成原因。(6分)(2)從熱力環(huán)流角度簡析天山對博斯騰湖北側湖陸風的影響。(6分)(3)說明冬季博斯騰湖區(qū)湖陸風較小的原因。(6分)〖答案〗(1)9時湖陸間的熱力環(huán)流,如下圖:形成原因:由于熱力性質差異,黑夜湖岸陸地降溫快,氣溫低,氣流上沉形成高氣壓,湖泊大氣降溫慢,氣溫高,氣流上升形成低氣壓,近地面風從陸地向湖湖泊流動,形成陸風;當?shù)囟竞谝归L,9時日出不久,熱力環(huán)流的方向還沒改變。(2)陸風是在晚上由于陸地近地面氣溫低于湖面氣溫,陸地形成高壓,湖面形成低壓導致的;在晚上由于天山海拔高,溫度下降快,形成由山上流向山下的山風,山風匯合陸風會導致陸風增強。(3)冬季由于整體氣溫比較低,湖面結冰導致湖水水汽熱量交換較少,湖面和陸地的溫差較??;溫差小導致湖面和陸地氣壓差值小,導致湖陸風較小。〖祥解〗本題以新疆的博斯騰湖、博斯騰湖區(qū)域等高線地形圖和湖區(qū)湖陸風風速月變化示意圖為命題情境,下設3個小問,考查湖陸風的成因和熱力環(huán)流等相關知識,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與規(guī)律,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的能力,旨在考查學生的區(qū)域認知、綜合思維和人地協(xié)調觀等核心素養(yǎng)?!驹斘觥浚?)依據材料及所學知識,“博斯騰湖夏半年陸風轉湖風的時間為當?shù)貢r間11時~12時,比冬半年提前兩小時左右”,說明在冬天13-14時左右陸風轉湖風,因此博斯騰湖冬季當?shù)貢r間9時應吹陸風。夜里湖岸降溫快,湖泊降溫慢,湖岸氣溫低于湖泊,湖岸氣流冷卻下沉形成高氣壓,湖泊因熱氣流上升形成低氣壓,近地面空氣由湖岸流向湖泊。冬季黑夜長,當?shù)貢r間9時當?shù)厝粘霾痪?,熱力環(huán)流還沒有轉向,熱力環(huán)流如下圖:(2)依據材料及所學知識,天山因為海拔和太陽輻射的影響,會在白天形成自山谷吹向山頂?shù)墓蕊L,在晚上形成自山頂吹向山谷的山風。在博斯騰湖周邊,由于陸地和湖泊的比熱容差異,白天會形成由湖泊吹向陸地的湖風,晚上會形成由陸地吹向湖泊的陸風,在晚上山風和陸風重合疊加,會使陸風實力增強。(3)依據材料及所學知識,冬季由于太陽輻射較少,導致陸地和博斯騰湖溫差變小,再加上湖泊水面冰封,導致湖泊的水汽熱量交換減少,使湖泊與周邊陸地的溫差降低;導致湖泊和陸地的氣壓差值減小,從而導致湖陸風減弱。25.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8分)冰川泥石流是由冰雪融水或冰湖潰決沖蝕形成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塊的特殊洪流,其形成的堆積體常對河道產生影響。藏東南帕隆藏布江流域是我國冰川泥石流的多發(fā)地區(qū),隨著氣溫升高,該流域冰川泥石流發(fā)生的頻率增加。下圖示意帕隆藏布江流域某溝谷冰川泥石流堆積體對河道的影響。(1)依據材料分析帕隆藏布江流域冰川泥石流多發(fā)的自然原因。(6分)(2)與沖積平原相比,指出圖中冰川泥石流堆積體中沉積物的差異。(6分)(3)說明圖中冰川泥石流堆積體對虛線框內河岸形態(tài)變化的影響過程。(6分)〖答案〗(1)地表巖石破碎,碎屑物豐富;地勢起伏大,運動速度快,沖擊力強;氣溫升高,冰雪融水量大,侵蝕和搬運能力強。(2)多礫石,平均粒徑大;棱角分明,磨圓度差;大小混雜,分選性差。(3)冰川堆積體在左(南)岸形成凸岸;河道變窄、河水變深,主河道靠近右(北)岸;流速加快,對右(北)岸侵蝕加強,右(北)岸經長期侵蝕逐漸形成凹岸,河岸由直變彎。【詳析】(1)據材料可知,該地區(qū)地處板塊消亡邊界,地殼運動活躍,而且外力風化、侵蝕作用強,使得地表巖石破碎,碎屑物豐富;該流域多高大山脈,地勢起伏大,巖石碎屑物質從山體掉落時運動速度快,沖擊力強;該地區(qū)冰川廣布,當氣溫升高時,冰雪冰川融水量大,產生的徑流流速快,侵蝕和搬運能力強,能夠搬運大量碎石泥沙,容易引發(fā)泥石流。(2)沉積物的磨圓度一般指碎屑顆粒大小的均勻程度;大小均勻者,分選性好;大小混雜者,分選性差。風力和流水作用由于隨著搬運的能量逐漸減小,顆粒大的先沉積,顆粒小的后沉積,沉積物分選性好。而冰川和風化作用產生的沉積物分選性差,因為冰磧物多是粗細不等、棱角分明的碎塊,有的角礫表面具有磨光面或冰擦痕,分選性和磨圓性較差。一般而言,搬運距離越長或經反復搬運,磨圓度越高,而風化或重力崩塌、冰川作用形成的碎屑,搬運距離短、次數(shù)少,磨圓度較差。因此,與沖積平原相比,冰川泥石流堆積體中多粒徑較大的礫石,棱角分明、大小混雜,磨圓度和分選性差。(3)根據圖文材料,可知冰川泥石流形成的堆積體常對河道產生影響,如該地的溝谷冰川泥石流堆積體較突出,伸入河流之中,從而影響流水的流向(及流水的侵蝕方向)。題目強調的是變化過程。具體來說,冰川泥石流堆積體堆積在圖示河道內,使得左岸形成凸岸,導致河道變窄,形成“狹管效應”(氣流、水流等由開闊地帶流入地形構成的窄谷時,加速流過,侵蝕性增強)導致河水變深,導致右岸受到的侵蝕作用加強(主河道向右岸靠近)。最終右岸(北岸)經過長期侵蝕形成凹岸,使得河岸由直變彎。26.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波羅的海位于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與歐洲大陸之間,由第四紀冰川融化而成,與北海、大西洋相通。其周圍有250多條河流注入,海水又淺又淡,鹽度不到10%,是世界上鹽度最低的海域。這里常年受來自大西洋的西風影響,多陰雨、霧天氣,冰封期長,且深入陸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軟件生命周期與版本管理試題及答案
-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各種各樣的門》課件
- 風險管理在企業(yè)資源配置中的應用研究試題及答案
- 商業(yè)空間中的傳統(tǒng)圖案數(shù)字化創(chuàng)新實踐
- 商業(yè)生態(tài)下的數(shù)字化轉型與團隊文化建設
- 醫(yī)療健康教育的革新與教師培養(yǎng)
- 食堂美食節(jié)活動協(xié)議
- 商業(yè)模式的創(chuàng)新青少年水稻種植產業(yè)市場分析
- 自來水廠改擴建工程規(guī)劃設計方案
- 智算中心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DB4417-T 4-2022 地理標志產品 陽江豆豉
- 【年產1000噸富硒沙棘果汁工藝生產設計16000字(論文)】
- 汽車維修合作協(xié)議書范本
- HG-T 4062-2023 波形擋邊輸送帶
- 牛背山巖桑坪生態(tài)旅游客運索道項目對大熊貓國家公園生態(tài)影響評價報告
- 乙狀結腸癌根治術手術
- 提水試驗過程及數(shù)據處理
- (正式版)SHT 3046-2024 石油化工立式圓筒形鋼制焊接儲罐設計規(guī)范
- 呼吸系統(tǒng)(0001)課件
- 單位食堂美食節(jié)策劃方案
- GA/T 2015-2023芬太尼類藥物專用智能柜通用技術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