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課件制作者:田恒亮單位:烏魯木齊市兵團二中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杜甫《登高》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琵琶行》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白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毛澤東《沁園春長沙》看秋景聯(lián)想所學詩句:寒山轉(zhuǎn)蒼翠,秋水日潺湲。倚仗柴門外,臨風聽暮蟬。碧云天,黃葉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教學目標
1、了解文章“景”與“情”和諧統(tǒng)一,以情馭景的寫作特點。聯(lián)系寫作背景,體會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2、聯(lián)系文中所寫的五幅秋景圖,進一步掌握散文“形”與“神”的關(guān)系。
教學思路整體感知欣賞層次:
初步弄清文章的脈絡(luò)↓
從整體把握文章的形象特征↓
領(lǐng)悟文章的主旨及感情基調(diào)一.整體感知1.作者簡介2.寫作背景3.課題釋義4.文章結(jié)構(gòu)5.秋日五景圖
郁達夫(1895~1945)現(xiàn)代作家。原名郁文,浙江富陽人。1921年與郭沫若、成仿吾發(fā)起成立創(chuàng)造社,出版了新文學最早的白話短篇小說集《沉淪》,以其“驚人的取材、大膽的描寫”而震動了文壇。1922年畢業(yè)于東京帝國大學經(jīng)濟部。回國后參加編輯《創(chuàng)造》季刊、《創(chuàng)造周報》等刊物。1923年起在北京大學、武昌師范大學等校任教。1927年8月退出創(chuàng)造社。
1928年與魯迅合編《奔流》月刊,并主編《大眾文藝》。1930年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成立,為發(fā)起人之一,并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lián)盟。1933年初加入中國民權(quán)保障同盟。在白色恐怖威懾下由上海移居杭州,徜徉于浙、皖等地的山水之間,寫有不少文筆優(yōu)美的游記。
1.作者介紹:(郁達夫、郭沫若、成仿吾)1938年底赴新加坡,從事報刊編輯和抗日救亡工作。1942年流亡到蘇門答臘,化名趙廉隱居下來。不久,當?shù)厝毡緫棻繌娖人ギ敺g,暗中保護和營救了不少當?shù)刂臼亢腿A僑,并獲悉了日本憲兵部許多秘密罪行。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日本憲兵秘密殺害。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認他為“為民族解放殉難的戰(zhàn)士”,并在他的家鄉(xiāng)建亭紀念。
郁達夫的創(chuàng)作風格獨特,成就卓著,尤以小說和散文最為著稱,影響廣泛。其中以短篇小說《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薄奠》、《遲桂花》,中篇小說《迷羊》、《她是一個弱女子》和《出奔》等最為著名。小說多以失意落魄的青年知識分子作為描寫對象,往往大膽地進行自我暴露,富于浪漫主義的感傷氣息,筆調(diào)灑脫自然,語言清新優(yōu)美,具有強烈的主觀抒情色彩。他的散文直抒胸臆,毫無隱飾地表現(xiàn)了一個富有才情的知識分子在動亂社會里的苦悶心情,寫得清新秀麗,富有氣勢和神韻,與他的小說一樣,具有真率,熱情、明麗、酣暢的風格。(郁達夫(右)、郭沫若(中)、斯諾在一起)
由于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一九三三年四月由上海遷居杭州,居住近三年。在這段時間他思想苦悶,創(chuàng)作枯竭,過的是一種閑散安逸的生活,一九三四年七月,郁達夫“不遠千里”從杭州經(jīng)青島至北平再次飽嘗了故都的秋“味”,并寫下了此篇優(yōu)美的散文。2.寫作背景:3.課題釋義“故都”表明描寫的地點,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確定了描寫的內(nèi)容,題目明確而又深沉。4.文章結(jié)構(gòu)
(1--2):總寫對北國之秋、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達對北國之秋的向往之情。(3--12):分寫部分,從記敘和議論兩部分描寫古都紛繁多彩的秋天景象,贊美北國之秋。(12--14):總括全文,強調(diào)南國之秋不及北國之秋,直抒作者對北國之秋的眷戀。5.秋日五景圖小院清晨槐樹落蕊秋蟬啼唱閑話秋雨秋果奇景
破屋一絲一絲日光牽?;ǖ念伾枋杪渎涞那锊荼叹G的天色馴鴿的飛聲
(1).秋院靜觀圖:(清、靜、悲涼)(2).槐樹落蕊圖:(清、靜、悲涼)“細膩”“清閑”“落寞”“落蕊”(3).秋蟬啼唱圖:“衰弱”“殘聲”“啼唱”(清、靜、悲涼)(4).閑話秋雨圖:灰沉沉的天底下息列索列的雨聲一陣冷風都市閑人著裝舉止、神情的聲調(diào)(清、靜、悲涼)(5).秋樹奇景圖:淡綠淡黃的顏色成熟至八九分清秋佳日豐富多彩的故都之秋頤和園北海公園潭柘寺玉淵潭天壇故宮1、秋園靜觀2、槐樹落蕊3、秋蟬殘鳴4、秋雨話秋涼5、秋樹奇景清靜悲涼記敘、描寫:議論:“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于秋,總是一樣的能特別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深化)眷戀向往之情(形)(神)二.賞析段落品味語言第一部分:總起①對北國之秋的感受:“清、靜、悲涼”和向往:“飽嘗”秋味②江南之秋:看不飽、嘗不透、玩不足提問:縱觀全文,用最簡練的文字概括北國和南國秋的特點。文中為何多次提到南國之秋?北國秋——清、靜、悲涼南國秋——慢、潤、淡多次提南國之秋是為了烘托對比北國秋的特點,點出北國之秋味的醇厚、濃郁。表現(xiàn)對故都之秋的依戀之情。
我的不遠千里……飽嘗一下這“秋”,這故都的秋味。
提問:作者飽嘗到了故都怎樣別具一格的秋“味”?天色——很高很高的碧綠花色——多藍白,秋意蟬鳴——衰弱的殘聲處處可聞秋雨——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樣都市閑人——侃得有味,緩慢悠閑的聲調(diào)故都的秋色
可是啊,北國的秋,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
“南國的秋”本文多次提到南國之秋,其目的是為了“南”“北”對比,以“南”襯“北”,突出了故都的秋的濃度與特色。第二部分:分寫記敘:①清晨院中所見的景象②槐樹的落蕊③秋蟬的殘聲④秋雨話秋涼⑤秋樹的奇景議論:有情趣的人類,對于秋總是一樣地能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瑟的感觸。提問:文章除了主要的五景外,其思路所及而且筆觸點到的還有哪些內(nèi)容?南國(蘇州、上海、杭州、廈門、香港、廣州)秋之清涼,秋味,秋色,秋的意境與姿態(tài)。廿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中外文人筆下之秋提問:你認為作者主要從哪幾個方面來寫故都的秋?各具怎樣的特點?秋光:碧綠的天色,漏下的日光,玉泉的夜月,釣魚臺的柳影(高遠柔和、清冷)秋聲:西山的蟲唱,秋蟬的殘聲(凄涼、哀惋)馴鴿的飛聲,潭柘寺的鐘聲(高亢、悠遠、清亮)秋色:棗兒,牽牛花(冷漠、火熱)秋味:秋槐落蕊,秋雨(落寞、凄涼)一.視覺效果故都秋的總特色:清、靜、悲涼
“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座,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訓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shù)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像喇叭花似的牽?;ǎǔ瘶s)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覺到十分的秋意。說到了牽牛花,我以為以藍色或白色者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碧釂枺哼@一段文字寫了哪些視覺上的景物?明確:天色日光牽?;ū叹G漏顏色提問:評寫牽牛花的顏色,是否多余?明確:評寫顏色,突出了故都的秋的清、靜、悲涼的特點。仰視平視(寫清)(寫靜與悲涼)北國的槐樹碧綠的天色一絲一絲的日光青天下馴鴿的飛聲靜對著喇叭似的牽?;ɡ然ǘ|覺效果“北國的槐樹,也是一種能使人聯(lián)想起秋來的點綴。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覺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泵鑼懢拔铮喝说母惺埽郝淙飿O微細極柔軟南國之秋景物:落葉人的感受:有聲音,有氣味寫觸覺也突出了北國之秋的清、靜、悲涼三.聽覺效果訓鴿聲秋蟬的殘聲
以聲音襯托出北國之秋的清、靜、悲涼1.“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訓鴿的飛聲。”
2.“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更是北國的特產(chǎn);因為北平處處全長著樹,屋子又低,所以無論在什么地方,都聽得見它們的啼唱。青天衰弱在北平即使不出去吧……感覺到十分的秋意。
提問:從這里你看到了作者怎樣的“主觀色彩”?愜意、沉醉(一種文化人幽靜恬適的審美心理)孤單(隱士之風,對社會的潔身自好,對秋光秋花的孤芳自賞)
像花又不像花的那一種……極柔軟的感覺。提問:從這幅落蕊圖中,你品味出作者怎樣的感情?無邊落木蕭蕭下
壯闊秋風掃落葉荒涼極微細極柔軟、無聲無味的落蕊孤獨、落寞、感傷情懷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來一陣涼風,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來了。視覺灰沉沉(色是冷色)聽覺息列索落(聲是寥落)感覺一陣涼風(感覺是冷的)秋雨著著很厚的青布衣或夾襖的都市閑人,…….“可不是嗎?一層秋雨一層涼啦!”品味:故都的人在秋色中,也體現(xiàn)了秋的三個特點。行動清閑語調(diào)平靜感嘆悲涼故都的人找出12段議論文字的內(nèi)容,并討論議論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提示:(1)足見有感覺的動物……蕭索的感觸來的。(2)可是著秋的深味……才感受得到底。作用:從記敘到議論,這是“形”到“神”的深化過程。這段議論,在前面記敘的基礎(chǔ)上,從理喻的角度進一步頌秋,贊頌北國之秋。第三部分:總括①南國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國之秋②直抒作者對故都之秋的眷念之情。——抒發(fā)了贊美眷念故都自然風物的真情,流露出深遠的憂思和孤獨感。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干,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句中的比喻是從哪幾個角度入手的?四個比喻又是從飲食文化入手,讓人從飲食中的“味”去領(lǐng)悟秋之“味”,讓人從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北國之秋就像“白干、饃饃、大蟹、駱駝”,讓人感到味烈、味深、味濃、味久;而南國之秋就像“黃酒、稀飯、鱸魚、黃犬”,讓人感到味潤、味淺、味淡、味短。用如此豐富生動的意象又令人讀后回味悠長,明了于胸。黃酒之與白干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南國秋味平淡北國秋味濃烈南國秋味稀薄北國秋味厚實南國之秋柔軟味淡北國之秋剛強味濃南國之秋范圍狹小味短北國之秋范圍廣大味久南國秋與北國秋對比思考題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神的結(jié)合點是什么?文中多次寫到南國之秋的原因?文中寫了“青天下馴鴿的飛聲”,“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息列索落的雨聲”,“緩慢悠閑的人聲”,同樣給人以幽靜的感覺,這是什么原因?1、本文的“形”
“神”是什么?
形和神的結(jié)合點是什么?文章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風物,具體說是五幅秋色圖。文章的“神”是贊美故都的自然風,物,抒發(fā)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遠的憂思和孤獨感。結(jié)合點清、靜、悲涼2、文中多次寫到南國之秋的原因?寫南國之秋是為了南北對比,以南襯北,突出故都的秋感人至深,令人向往眷念。文中寫了“青天下馴鴿的飛聲”,“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息列索落的雨聲”,“緩慢悠閑的人聲”,同樣給人以幽靜的感覺,這是什么原因?這是運用了襯托的手法,以動襯靜,以有聲襯無聲。形成了一種“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的藝術(shù)效果,上述聲音是細小的,能聽到這些細小的聲音,就能給人幽靜的感覺,說明這個地方寂靜無聲。3、文中寫了“青天下馴鴿的飛聲”,“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息列索落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防雨棚施工安全風險預(yù)防及處理合同4篇
- 2025年度美團外賣門店合同制配送員合作協(xié)議3篇
- 二零二五年度AI論文智能輔助生成軟件授權(quán)合同3篇
- 2025年度航空航天產(chǎn)業(yè)出資合同協(xié)議書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整棟住宅樓租賃與智能家居安裝合同3篇
- 2025年度打印機租賃合同(含環(huán)保標識認證)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綜合性黨政機關(guān)會議住宿服務(wù)合同4篇
- 2025年度現(xiàn)代風格家居裝修個人房屋裝修合同協(xié)議書
- 2024贈與合同贈品交付補充協(xié)議
- 二零二四年度智能穿戴設(shè)備行業(yè)勞動合同用戶數(shù)據(jù)保護與隱私權(quán)合同3篇
- 廣東省佛山市2025屆高三高中教學質(zhì)量檢測 (一)化學試題(含答案)
- 人教版【初中數(shù)學】知識點總結(jié)-全面+九年級上冊數(shù)學全冊教案
- 2024-2025學年人教版七年級英語上冊各單元重點句子
- 2025新人教版英語七年級下單詞表
- 公司結(jié)算資金管理制度
- 2024年小學語文教師基本功測試卷(有答案)
- 未成年入職免責協(xié)議書
- 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評估咨詢管理服務(wù)方案1
- 5歲幼兒數(shù)學練習題
- 2024年全國體育單招英語考卷和答案
-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可打印【7】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