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主流思想是什么?它是怎樣出現(xiàn)和形成的?它怎樣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流思想?成為主流思想后,它是如何演變的?第1課第2課第3、4課
單元解讀中國古代的主要朝代:夏商西周東周秦漢春秋戰(zhàn)國西漢東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北宋南宋宋元明清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百家爭鳴儒學成為正統(tǒng)程朱理學陸王心學對傳統(tǒng)儒學的批判繼承儒家思想的開展線索:先秦—產(chǎn)生和初步開展;秦朝—沉重打擊;漢朝—成為正統(tǒng)思想;宋明理學和明清之際的新開展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演變百家爭鳴局面形成↗↘春秋末孔子創(chuàng)立儒學戰(zhàn)國孟子、荀子改造,儒學成為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秦時“焚書坑儒”使儒學遭受打擊漢初儒學逐漸復蘇→→漢武帝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儒學成為封建社會正統(tǒng)思想、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流思想↓魏晉隋唐時期儒學吸取佛、道精神,進一步開展←宋代儒學開展為理學←明代中期王陽明把理學開展成為心學←明末清初儒學十分活潑,三大進步思想家批判和繼承傳統(tǒng)儒學,構建起具有時代特色的新思想體系。第1課“百家爭鳴”是指春秋戰(zhàn)國時期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的涌現(xiàn)及各流派爭芳斗艷的局面?!鞍偌摇笔欠褐福鉃閿?shù)量多?!稘h書·藝文志》上主要分為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陰陽家、雜家、名家、縱橫家、兵家、小說家等十家?!盃庿Q”,是指當時代表各階級階層,各派政治力量的學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階級〔層〕或本集團的利益和要求,對宇宙對社會對萬事萬物做出解釋。于是,他們著書立說,廣收門徒,高談闊論,互相辯難,爭相發(fā)表自己的見解。1.“百家爭鳴”的含義:一、“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xiàn)一、“百家爭鳴”局面的形成1.“百家爭鳴”的含義:2.“百家爭鳴”出現(xiàn)的社會原因:〔1〕、經(jīng)濟上:井田制崩潰,封建經(jīng)濟迅速開展〔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3〕、階級關系:新興地主階級的崛起,“士”階層的活潑〔4〕、思想文化:從“學在官府”到“學在民間”。總之,春秋戰(zhàn)國時期文化繁榮的局面,是在社會經(jīng)濟迅速開展,階級關系劇烈變化,奴隸制度瓦解和封建制度形成的歷史條件下出現(xiàn)的。這也說明了:一定的思想觀念是一定的歷史時代的產(chǎn)物,是在它的物質(zhì)條件和相應的社會關系的根底上創(chuàng)造和構成的。一、“百家爭鳴”局面的形成3.“百家爭鳴”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主要流派:儒、道、法、墨、名、陰陽、縱橫、雜、農(nóng)、小說〔除去小說家,那么稱“九流”〕一、“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xiàn):3.主要學派:1〕儒家:孔子、孟子、荀子2〕道家:老子、莊子3〕墨家:墨子4〕法家:韓非子4、“百家爭鳴”的歷史影響“百家爭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是中國學術文化、思想道德開展史上的重要階段,奠定了中國思想文化開展的根底。二、孔子和早期儒學1、孔子的生平: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前479年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被后人尊稱為“萬世師表”、“至圣”孔子的身世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生于魯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夏歷八月二十七日,卒于魯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夏歷二月十八日,享年73歲??鬃踊蚩追蜃邮菍λ淖鸱Q??鬃拥膹恼?jīng)歷孔子曾先后擔任過下級官吏和地方官,政績十分顯著,五十多歲時擔任司寇,成為政府高官,也取得了相當大的成績,后在55歲左右仕途失意,官閑居家。之后孔子離開魯國,周游列國達十四年之久,其目的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然而屢遭冷遇,遠大的抱負和理想最終未能實現(xiàn)。2、孔子的奉獻〔1〕思想:①思想核心:“仁”,就是“愛人”“克己復禮”、“已所不欲,勿施于人”②政治思想:“為政以德”③倫理觀上:“性相近也”創(chuàng)立儒家學派思想核心:
仁協(xié)調(diào)人際關系協(xié)調(diào)統(tǒng)治者與被統(tǒng)治者的關系恢復西周的禮樂制度“愛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為政以德”根本目的:
禮代表奴隸主利益維護西周的奴隸制統(tǒng)治秩序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的思想,以至后來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為“仁學”。在《論語》一書中,“仁”字的出現(xiàn)達109次之多,說明“仁”在孔子的思想體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孔子認為“仁”就是“愛人”。而如何實行仁,孔子主張克制自己,恢復“禮治”,即“克己復禮為仁”;主張推己及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與人”?!皭廴恕弊鳛椤叭省钡闹匾駜?nèi)涵具有廣泛的適用性,由“愛人”所推導出的一系列思想都深刻表達出孔子對一般社會民眾的關注,對整個人類社會開展中實現(xiàn)人際之間共同和諧開展的關切,這種以博大寬厚的胸懷來保護民眾的精神,是“仁”的一種表現(xiàn)方式,即孔子的民本思想。在幾千年后的今天,孔子的這一思想仍具有普遍的現(xiàn)實性和永恒的價值。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孔子講“仁”“愛人”是有階級性的,是為統(tǒng)治者效勞的。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強調(diào)人道原那么,具有很大的進步意義。如何看待孔子的“仁”和“德”?〔1〕主觀目的:緩和階級矛盾,維護奴隸主的統(tǒng)治。〔2〕具有進步性:A、提高勞動人民的身份地位,促進生產(chǎn)開展。B、有助于調(diào)解社會人際關系,促進社會穩(wěn)定(3)在階級社會里是無法實現(xiàn)的.〔2〕教育上:主張“有教無類”實踐:創(chuàng)辦私學.打破"學在官府"局面此外:在教學方法、學習態(tài)度與學習方法方面孔子都提出許多對后世的教育產(chǎn)生深遠影響的主張?!?〕編訂整理出“六經(jīng)”:《詩》《禮》《書》《易》《樂》《春秋》因材施教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芍疄橹?,不知為不知學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學那么殆要有區(qū)別地施以教育〔教育方法〕要經(jīng)常溫習〔學習方法〕要謙虛,多向他人學習要有老老實實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要和思考相結合〔學習方法〕私人講學,有教無類杏壇說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楊伯峻先生注:自己要站得住,同時也使別人站得??;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時也使別人事事行得通。錢穆先生注:自己想立,便也幫助人能立;自己想達,便也幫助人能達?!凹核挥?,勿施于人”〔《論語·衛(wèi)靈公》〕為政以禮子貢問曰:“有一言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敝R聯(lián)系意思: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也不要強加在別人身上。凡事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換位”思考,多替別人想一想!尊重他人,求同存異適度忍讓,體諒別人與同學坦誠相待,主動與別人溝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句話對處理同學關系有什么啟示?連連看教育方法教育對象學習方法學習態(tài)度“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學那么怠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p>
對孔子這段言論,你有什么感想?講析:孔子這段言論概括自己一生的經(jīng)歷和他做人、處事、做學問的經(jīng)驗:十五歲時下決心學習;三十歲時建立起自我;四十歲時成為智者,不再迷惑;五十歲時懂得認同天命;六十歲時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七十歲時可以隨心所欲,卻不違反禮制規(guī)矩。志向?qū)R唬瑘?zhí)著探索,不斷完善自己的一生。孔子的影響:開創(chuàng)儒家學說,儒家思想后來成為我國封建社會的正統(tǒng)思想,也成為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流思想。
孔子對許多西方人來講是個謎,從久遠的年代開始,歐洲就承認了這位中國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學家??鬃邮侵袊軐W最具影響力的代表,他閃爍著智慧
的人生哲理不僅貫穿中國文化,同樣也傳播到西方國家,并對西方哲學和文化產(chǎn)生重要
影響。法國文化部長阿亞貢有朋自遠方來,君子坦蕩蕩,己所不欲,三人行,三軍可奪帥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不亦樂乎。小人常戚戚。勿施于人。必有我?guī)熝?。匹夫不可奪志也。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說說孔子的名言
溫故而知新,。;思而不學那么殆。
父母在,,游必有方。非禮勿視,,,非禮勿動。可以為師矣學而不思那么罔不遠游非禮勿聽非禮勿言孔廟規(guī)模僅次于故宮的古建筑群。孔廟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全廟南北長1公里多,占地327畝,共有廳堂殿廡400多間,包括三殿、一閣、一壇、三祠、兩廡、兩堂、兩齋、十七亭、五十四門坊,前后共9進庭院,布局嚴謹,氣勢雄偉??琢?/p>
孔子及家族專用墓地。
相傳孔子死后,他的學生從四方帶奇木異樹來此種植2000多年來不斷增植,已達3萬余株,為我國最大的人工園林,園林內(nèi)棲息著多種禽鳥,為旅游欣賞勝境。
孔府位于孔廟東側(cè),有“天下第一家”之稱,是孔子嫡系長期居住的府第,也是中國封建社會官衙與內(nèi)宅合一的典型建筑。有人建議將9月28日定為中國的圣誕節(jié)圣誕節(jié)耶穌孔子世界看孔子:孔子在漢城孔子在柏林世界看孔子:2005年9月28日上午,來自全球24個國家和地區(qū)的2556名儒家思想推崇者冒著綿綿秋雨在全球聯(lián)合祭孔主會場——孔子故里山東曲阜萬仞宮墻前,隆重舉行2005年全球聯(lián)合祭孔曲阜孔廟祭孔大典,揭開了全球首次聯(lián)合祭孔活動的序幕。孔子三千弟子手執(zhí)竹簡漫漫歌頌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2.孟子的思想:二、孔子和早期儒學
孟子,名軻,戰(zhàn)國中期鄒國人,他曾受業(yè)于孔子的孫子子思,自認為是儒家學派的正宗。一生以教書為主,也曾游說于各諸侯國。晚年著書立說,他的言論被整理成《孟子》一書。馮友蘭認為孟子是儒家的理想主義代表。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是繼承了孔子的“仁”,并將其開展為系統(tǒng)的“仁政”思想。孟子認為,如果統(tǒng)治者實行仁政,就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擁護;反之,如果推行暴政,將會失去民心而變成獨夫民賊,被人民推翻,“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孟子的仁政貫穿著民本思想,孟子提出“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稅斂”,是勸統(tǒng)治者要善待民眾,不要過分地剝奪他們。民本思想是孟子哲學思想中的精華,也是對孔子民本思想的開展。孟子總結戰(zhàn)國時期各國治亂興亡的規(guī)律,提出了一個富有民主性的著名命題:“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也是孟子用仁政來解釋君民關系。孟子把道德標準概括為四種,即仁、義、禮、智。為了說明這些道德標準的起源,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其理由是人人都有“善端”,即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孟子的 思想〔1〕、施政主張:“仁政”〔2〕、君民關系:“民貴君輕”〔3〕、倫理觀:“性本善”孟子的學說是對孔子學說的繼承和開展?!睹献印吩谔坪蟪蔀槿鍖W經(jīng)典,位列“四書之一?!泵陷V被后世尊為“亞圣”,地位僅次于孔丘。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jīng):《詩》《書》《禮》
《易》《春秋》
材料一“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稅斂?!泵献拥恼嗡枷肜^承孔子“仁”的思想而有所開展,提出施行“仁政”的主張。他主張“政在得民”,強烈地反對暴政,反對諸侯混戰(zhàn),反對殘酷的剝削和壓迫,對當時各國的政治和戰(zhàn)爭多有抨擊。材料二“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他認為,得民心的做國君。失民心的國君是人人得而誅之的獨夫,而國君危害了國家的時候可以更換。材料三“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認為,性善可以通過每一個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動加以驗證。既然這種心理活動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據(jù)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稱之為“良知”“良能”。3.荀子的思想:二、孔子和早期儒學
荀子,名況,戰(zhàn)國晚期趙國人。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有兩位有名的學生:一位是杰出的學者韓非子,一位是秦始皇的丞相李斯。當代哲學家馮友蘭認為荀子是儒家的現(xiàn)實主義代表。荀子的思想荀子大體遵循了孔孟的路線。荀子主張“仁義”和“王道”,他所提出的“行一不義,殺一無罪,而得天下,仁者不為也?!薄疤熘瘢菫榫?;天之立君,以為民也?!薄皬牡啦粡木!钡扔^點,都可見諸與孔孟的思想學說。在君民關系上,荀子說:“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那么載舟,水亦覆舟?!边@就是著名的“君舟民水”的觀點,對后世的政治思想影響很大,為后來歷代有見識的封建帝王所采納,對封建時代“治世”局面的出現(xiàn)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荀子主張人性本惡,荀子說:“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那么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于爭奪,合于犯分亂理而歸于暴。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然后出于辭讓,合于文理,而歸于治。”〔主張以禮治國,已隱含著法的作用,表現(xiàn)出趨向法治的觀點,并以此影響了他的學生韓非子、李斯等人〕荀子還吸收了一些其他學派的優(yōu)秀思想,如荀子說“天行有常”,這同老子的“道法自然”是相通的?!?〕、施政主張:“仁義”、“王道”〔2〕、君民關系:“君舟民水”〔3〕、倫理觀:“性惡論”—通過禮樂來標準人的行為〔4〕、自然界:“天行有?!辈牧弦弧靶幸徊涣x,殺一無罪,而得天下,仁者不為也?!薄疤熘瘢菫榫?;天之立君,以為民也。”“從道不從君?!辈牧隙熬?,舟也;庶人者,水也。水那么載舟,水亦覆舟?!避髯拥囊环N政治思想,他把統(tǒng)治者與人民的關系比作舟與水的關系。這一理論觀點對后代的政治思想有很大的影響,成為有作為的帝王〔如唐太宗李世民〕的座右銘。材料三“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泵献?、荀子對孔子思想的開展愛人以德治民性相近仁政仁義民貴君輕君舟民水性善論性惡論春秋戰(zhàn)國中期戰(zhàn)國末期奠定根底體系完整三、道家1.老子的思想〔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1〕、“道”為世界萬物的本原;〔2〕、政治主張:“無為而治”〔3〕、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認為世界萬物和人類社會在不停的運動,事物具有相反的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又相互依存,不斷轉(zhuǎn)化。
老子:名聃,生平不詳,傳說姓李名耳,春秋晚期楚國人。他曾做過周朝管理藏書的史官。相傳,孔子曾向他問禮。老子退隱后,著有《老子》,又稱《道德經(jīng)》,是道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2.莊子的思想莊子〔約前369-前286年〕,名周,是繼老子之后,戰(zhàn)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同時他也是一位優(yōu)秀的文學家、哲學家。他以其代表作《莊子》〔又被稱為《南華經(jīng)》〕闡發(fā)了道家思想的精髓,開展了道家學說,使之成為對后世產(chǎn)生深遠影響的哲學流派?!?〕、把世間萬物都看作是相對的?!怖^承與開展〕〔2〕、崇尚自然,主張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傾向〔3〕、社會批判精神韓非其人,也稱韓非子〔約公元前280一前233年〕戰(zhàn)國末期韓國人,韓王室諸公子之一,他的著作很多,主要收集在《韓非子》一書中。韓非是戰(zhàn)國末期帶有唯物主義色彩的哲學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韓非子:法家集大成者?!?〕.認為歷史是開展的,統(tǒng)治者應因時而變〔2〕.以法治國〔3〕建立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君主利用權術駕御大臣,以權威震懾臣民。迎合大一統(tǒng)專制國家開展趨勢四、法家〔2〕評價:法家以主張“以法治國”的“法治”而聞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論和方法。這為后來建立的中央集權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論依據(jù)。法家也有其缺乏的地方。如竭力夸大法律的作用,強調(diào)用重刑來治理國家,“以刑去刑”,而且是對輕罪實行重罰,迷信法律的作用。他們認為人的本性都是追求利益的,沒有什么道德的標準可言,所以,就要用利益、榮譽來誘導人民去做?!?〕主張:〔1〕代表人物:墨翟兼愛、非攻、尚賢、節(jié)用、節(jié)葬、……五、墨家百家爭鳴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知識·梳理〔春秋戰(zhàn)國〕孔子“仁”、德、禮、“有教無類”、“性相近”孟子荀子“仁政”、“民貴君輕”、“性本善”“仁義”和“王道”、“君舟民水”論、性惡論老子莊子“道”、無為而治、樸素辯證法相對、放棄一切差異,獲得精神自由。韓非子以法治國、君主專制墨子“兼愛”“非攻”“尚賢”〔3〕〔6〕〔5〕〔4〕性本善,君主應行仁政。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小國寡民固然好,但我更喜逍遙,與天地萬物一,旁觀現(xiàn)實,欣賞自然治道因時而異。人性本惡,惟法為治,輕罪重刑。君主須集中權勢,運用權術,以靜制動。我尊孔子,但主張性本惡。君船民水,故人君者,降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治國本應愛民,統(tǒng)治者不要干預民生、民利,這叫“無為而治”。荀子韓非子莊子孟子仁者,愛人。為政以德。尊卑有序,齊之以禮?!?〕〔2〕孔子老子5、看看以上思想各是誰的主張?
古為今用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異彩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國”法家的法治思想——“依法治國”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質(zhì)教育、職業(yè)教育等墨家的兼愛、非攻——平等博愛、熱愛和平、反對戰(zhàn)爭孔子說:我仁;孟子說:我義;老子說:我以柔克剛;莊子說:我順其自然;韓非子說:把他們?nèi)チ?。孫子說:戰(zhàn)場上見上下!以下對孟子與荀子的分析正確的選項是:
A.都主張性善論
B.都強調(diào)禮法
C.都主張“仁”,“德”治天下
D.都取百家之長課堂演練:C2.以下關于百家爭鳴的論述正確的選項是
①百家是指一百個思想流派
②其經(jīng)濟原因是井田制的瓦解
③他們彼此對立攻擊互不相融
④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C3.以下關于孔子表達不正確的選項是〔D〕
A.是春秋末期齊國人
B.其弟子有“七十二賢人”
C.孔子整理過《詩》《書》《禮》
《易》《春秋》
D.其思想核心是“仁政”4.認為“惻隱之心”“是非之心”人皆
有之,這反映了孟子
A.“仁政”的思想
B.“民本”的思想
C.“性本善”的思想
D.“致良知”的思想C答案提示:在“百家爭鳴”的過程中,各家學派互相詰難、批駁,又彼此吸收、融合,終于形成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體系;“百家爭鳴”是中國學術文化.思想道德開展的重要階段,奠定了中國文化的根底“百家爭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對當時和日后社會的開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1、“百家爭鳴”形成的重要意義是什么?思考題2.儒家思想是怎樣形成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1〕春秋戰(zhàn)國時期在思想領域出現(xiàn)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儒家思想即在此氣氛中產(chǎn)生,并在吸收各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音樂教育中情感表達與音樂素養(yǎng)的增進
- 項目申報書中的財務預算部分編寫要點
- 2025年風冷式交流弧焊機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提升學校資產(chǎn)管理的數(shù)字化策略
- 科技驅(qū)動的學校災難預防與應急響應
- 2025年新聯(lián)縐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可編程直流電子負載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跨界融合創(chuàng)新設計在社交媒體中的實踐
- 2025至2030年長焰煤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年蠶蛹氨基酸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中央2025年公安部部分直屬事業(yè)單位招聘84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三年級數(shù)學(上)計算題專項練習附答案
- 中醫(yī)診療方案腎病科
- 2025年安慶港華燃氣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員14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人教版(2025新版)七年級下冊數(shù)學第七章 相交線與平行線 單元測試卷(含答案)
- 2025年供電所所長個人工作總結(2篇)
- 玩具有害物質(zhì)風險評估-洞察分析
- 春節(jié)節(jié)后復工全員安全意識提升及安全知識培訓
- 2024年河南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真題及答案解析
- 2023年上海鐵路局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真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