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六下科學4.1《廚房里的物質與變化》教學設計(新課標)_第1頁
新教科版六下科學4.1《廚房里的物質與變化》教學設計(新課標)_第2頁
新教科版六下科學4.1《廚房里的物質與變化》教學設計(新課標)_第3頁
新教科版六下科學4.1《廚房里的物質與變化》教學設計(新課標)_第4頁
新教科版六下科學4.1《廚房里的物質與變化》教學設計(新課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單元物質的變化第1課時廚房里的物質與變化課型觀察探究課課時1學情分析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物質。學生對“物體”一詞的概念比較熟悉,但對“物質”一詞的概念比較生疏,二者的區(qū)別在于物體是學生可見的、可感受到的具體東西,而物質是客觀存在的,不受人的意志的影響。學生能夠看到很多物質變化的現(xiàn)象,許多變化發(fā)生于學生的生活實際,這為他們的學習提供了經驗上的準備。教學目標科學觀念*世界是由物質組成的,物質是變化的,物質的變化是不同的。*物質總是在不斷地變化。有些變化只改變了物質的大小、形態(tài)等,而有些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我們把產生新物質的變化叫作化學變化??茖W思維*初步感受身邊的物質在不斷地變化并且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探究實踐*用觀察、比較、分析、概括的方法,尋找物質發(fā)生化學變化的證據,對物質的變化進行分類。態(tài)度責任*初步養(yǎng)成樂于觀察身邊常見物質變化現(xiàn)象的興趣和探究欲。教學重難點重點:物質總是在不斷地變化,產生新物質的變化叫作化學變化;沒有產生新物質的變化叫作物理變化。難點:尋找物質發(fā)生化學變化的證據,對物質的變化進行分類。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廚房中的物質圖片或視頻、教學課件、班級記錄單等。學生準備:水、玻璃杯、蘋果、金屬勺、記錄單、學生活動手冊等。教學環(huán)節(jié)師生活動指導與評價設計意圖一、聚焦1.用課件展示書、橡皮、桌子、水、花草樹木等圖片。提問:這些都是什么?2.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物質。上課使用的課本、書桌是物質構成的,我們吃的食物和呼吸的空氣也是由物質構成的,我們自己也是由物質構成的。物體是我們可見的、可感受到的具體東西,而物質是客觀存在的。3.(用課件展示廚房圖片)你留意過廚房里的物質嗎?廚房里各種各樣的物質都是什么樣的?它們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呢?4.學生相互交流。先展示一些圖片,提出質的概念,然后提出本課的主題。二、探索活動一:觀察廚房中的物質。1.請同學們用科學的方法觀察廚房中常見的一些物質。(用課件展示水、食鹽、白糖、醋、醬油、蘋果等圖片)2.每個小組準備上述材料,觀察實物。3.觀察要求:(1)仔細觀察,描述這一類物質的特征。(2)思考與討論這一類物質有哪些用途,并記錄下來。(3)一位同學仔細觀察并描述一種物質,再輪流交換補充。注意:輕聲交流、仔細觀察、認真記錄。4.觀察完成后選取兩到三個小組進行匯報,其他小組補充?;顒佣簭N房中的變化。1.各種物質在不斷地變化,很多變化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廚房里會發(fā)生一些怎樣的變化呢?2.學生小組內部相互交流在自己家廚房里發(fā)現(xiàn)的一些變化,并進行記錄。3.選取兩個小組匯報交流的結果,其他小組進行補充。4.小結:廚房里經常發(fā)生一些變化,有些物質變化較慢,如鐵鍋生銹;有些物質變化較快,如水凍成冰塊?;顒尤翰煌淖兓?。1.廚房里的物質會發(fā)生變化,它們的變化有哪些相同之處,又有哪些不同之處?提示:可以從顏色、形狀、大小、形態(tài)等方面觀察它們的變化。2.用課件展示水和冰,無銹鐵鍋和有銹鐵鍋,完整蘋果、被咬過的蘋果和腐爛的蘋果圖片。提問:這些物質有哪些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3.水和冰是同種物質嗎?鐵鍋生銹后,鐵和鐵銹是同種物質嗎?被咬過的蘋果和完整的蘋果還是同一種物質嗎?腐爛的蘋果有沒有新的物質產生呢?4.學生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5.小結:像蘋果腐爛、鐵鍋生銹這樣產生新物質的變化叫作化學變化,常伴隨著顏色改變、發(fā)光發(fā)熱等現(xiàn)象;像水變成冰,被咬過的蘋果這樣沒有產生新物質的變化叫作物理變化,常表現(xiàn)為形態(tài)的改變,形狀、大小的改變。6.你周圍發(fā)生的變化,哪些是化學變化,哪些是物理變化呢?7.學生小組內交流身邊發(fā)生的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1.讓學生從生活中熟悉的廚房入手,有體驗感和親切感。2.讓學生了解我們周圍的物質在不斷地變化著,這些變化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3.讓學生了解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概念。三、研討(用課件展示泡沫滅火器、煙花、銅獅的圖片)這幾幅圖代表了生活中常見的變化,這些變化改變的是什么?有新物質產生嗎?拓展播放食物腐爛原因的視頻。讓學生認識到化學變化的神奇和奧秘。板書設計廚房里的物質與變化物理變化:沒有新物質產生化學變化:有新物質產生教學反思本課具有前瞻性質和鋪墊性質。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變化的、變化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這些觀念既是科學的概念,也是哲學的概念。本課最重要的是讓學生理解什么是物質,物質是客觀存在的,在上課時要不斷引導學生認識物質的概念。此外還要通過本節(jié)課讓學生初步了解什么是化學變化,什么是物理變化。第四單元《物質的變化》第1課廚房里的物質與變化1.人、動物、植物、房子等都是由物質構成的。2.廚房中有許多物質,它們有不同的特征和用途。3.廚房中的物質會不斷的變化,如,米煮熟會變成飯,冰箱里的水會變成冰。4.物質總是在不斷地變化。有些變化只改變的物質的大小、形態(tài)等,我們稱這種變化為物理變化;而有的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我們把產生了新物質的變化叫作化學變化。5.泡沫滅火器噴出泡沫、放煙花和銅獅生銹都有新物質產生,屬于化學變化。第2課產生氣體的變化1.有些化學變化會產生氣體,如,白醋和小蘇打混合會產生二氧化碳氣體。2.有氣體產生的變化當白醋滴入有小蘇打瓶蓋中時,有新的物質產生,屬于化學變化,其它五個瓶蓋沒有新的物質產生,屬于物理變化。3.收集產生的氣體打翻瓶蓋后,白醋與小蘇打混合,產生了氣體,使密封袋鼓了起來。4.二氧化碳使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能滅火,我們呼出的氣體中有大量的二氧化碳。第3課發(fā)現(xiàn)變化中的新物質1.蠟燭燃燒產生新物質(1)將一個透明玻璃杯罩在蠟燭火焰上方,會發(fā)現(xiàn)玻璃杯內壁有水珠產生。(2)用試管夾夾住玻璃片與蠟燭火焰短暫接觸,玻璃片上會留下黑色的炭黑。(3)蠟燭燃燒有新物質產生,屬于化學變化。2.加熱白砂糖產生新物質(1)起初,白砂糖熔化,這是物理變化。(2)后來,熔化的白砂糖變黃,顏色越來越深,最后變成黑色固體,我們還會聞到特殊的氣味。黑色固體和特殊的氣味都是新物質,所以加熱白砂糖的變化是化學變化。3.用面粉烘制蛋糕、鋼鐵生銹、蝦煮熟變紅都有新物質產生,都屬于化學變化。4.有些化學變化對人類有益,有些化學變化對人類有害。酸雨會毀壞森林,腐蝕建筑物。第4課變化中伴隨的現(xiàn)象1.化學變化常伴隨一些現(xiàn)象,如:顏色變化、發(fā)光發(fā)熱、產生氣體、產生沉淀等。有時這些現(xiàn)象會同時發(fā)生。2.觀察鐵釘生銹的過程(1)幾天后,沒有水的鐵釘不生銹,被水完全浸沒的鐵釘也幾乎不生銹,一半被水浸沒的鐵釘生銹最嚴重。(2)鐵在水和空氣共同作用下才會生銹。3.并非所有顏色變化、發(fā)光發(fā)熱、產生氣體、產生沉淀的變化都是化學變化。電燈發(fā)光發(fā)熱、泥水沉淀、燒開水產生氣泡、紅墨水在水中擴散顏色變淡等變化沒有產生新物質,是物理變化。4.阻止鋼鐵與水和空氣接觸能防止鋼鐵生銹,如:在鋼鐵上刷一層油漆。第5課地球家園的化學變化1.各種礦物、寶石是地殼經過億萬年的化學變化產生的。煤和石油是億萬年前的動植物尸體被掩埋在底層深處,在高溫高壓的作用下形成的。煤和石油的顏色與動植物尸體不同,它們的燃燒能力也比動植物尸體強,說明煤和石油是新物質,這個變化是個化學變化。3.石油可以分離出燃油、塑料、瀝青和纖維等。4.早期地球的大氣中并沒有氧氣,經過長時間的演變,特別是綠色植物的出現(xiàn),地球上的氧氣才逐步增加。5.綠色植物利用太陽能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氧氣和為生物提供能量的物質,增加了大氣層的氧氣含量。因此我們要保護森林。6.藥品的合成,化肥的制造過程都是化學變化的過程。第6課生命中的化學變化1.在動植物包括我們人體內,每時每刻都在發(fā)生這各種各樣的化學變化,這些變化維系著我們的生命。2.食物能被點燃,說明食物具有能量。3.食物進入人體后會發(fā)生一系列的化學變化,為人體提供能量,并把食物中的營養(yǎng)物質轉化成人體的一部分。4.米飯和饅頭中的淀粉與唾液混合會發(fā)生化學變化,產生新的有甜味的物質。5.人的情緒變化也與化學變化有關,如我們特別積極地做某件事時,大腦中有一種物質可以讓我們的心情變得愉快,這種物質時通過化學變化產生的。第7課美麗的化學變化1.紫甘藍浸泡在白醋里會變成紅色,這是一個化學變化,但泡在水里不變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