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課件(浙江省省級優(yōu)課)_第1頁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課件(浙江省省級優(yōu)課)_第2頁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課件(浙江省省級優(yōu)課)_第3頁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課件(浙江省省級優(yōu)課)_第4頁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課件(浙江省省級優(yōu)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誨人不倦誦讀感知預(yù)習檢查:11.3,7.8,5.9,1.15,3.8,11.221.字音提示:騫qiān

隅yú

愈yú

諂chǎn

磋cuō

倩qiàn

反(同“返”)fǎn2.句讀提示:

①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

②女與回也/孰愈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

③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3.重點字詞、句式:“習”、“憤”、“與”、“素”、“諸”,“其斯之謂與”、“繪事后素”4.讀出語氣,體會孔子對學生的情感。讀出語氣: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弊釉唬骸捌鹩枵呱桃玻∈伎膳c言《詩》已矣?!弊釉唬骸坝懈感衷?,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子曰:“聞斯行之?!弊釉唬骸扒笠餐?,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奔氉x章節(jié)

想想孔子是怎樣做到“循循善誘,誨人不倦”的?(教育的方法和原則)1.選其中最有感觸的一到兩個章節(jié),分小組討論。(章節(jié):11.3,7.8,5.9,1.15,3.8,11.22)2.推薦一人為本組代表,歸納本章節(jié)的教育方法,并具體地談一談你的看法。教育的方法和原則11.311.227.85.91.153.8

因材施教:注重學生個體差異,學生既能寬泛學習六藝,又能有專攻;對學生的個性、才能、德行把握準確,洞悉深刻,使各不相同的個體心靈有自由之創(chuàng)造。補充資料:1.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fù)禮為仁。

2.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3.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p>

據(jù)《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記載,司馬?!岸嘌远辍?,夸夸其談。難怪孔子要對癥下藥,借他問仁的機會對他進行教育了。

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朱熹《論語集注》)

“憤”是憋在心里,“悱”是話到嘴邊,都是內(nèi)心沖動,不吐不快之狀??鬃臃磳τ泦栔畬W,認為只會死記硬背不會提問的學生不值得教,要教,一定要有內(nèi)心沖動,問題提出來,才加以點撥。啟之發(fā)之,讓他們自己找答案。(李零《喪家狗》)——啟發(fā)式教育

獨立思考,舉一反三補充閱讀:1.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從我者,其由與?”3.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激勵式教育

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題。(2013浙江高考題)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保ā墩撜Z·學而》)

子曰:“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保ā墩撜Z·憲問)

簞食瓢飲,不改其樂;子路衣敝蘊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皆所謂不恥者。

(宋·真德秀《西山讀書記》)23.補出上面材料的空缺部分。(2分)

24.根據(jù)上面的材料,簡析孔子的觀點。(3分)顏回惡衣惡食參考答案:①貧窮而不抱怨是困難的。富有而不驕橫是容易的,故處貧難,處富易,這是孔子對人之常情的體認。②處于貧窮時不僅要保持氣節(jié),更要安貧樂道;處于富有時不僅要不驕橫,更要謙遜好禮。難點解讀:

先有美質(zhì),而后有美姿。所以繪事后素,就是繪畫之事后于素。子夏從孔子所講的“繪事后素”中,領(lǐng)悟到仁先禮后的道理,受到孔子的稱贊??鬃诱J為,外表的禮節(jié)儀式同內(nèi)心的情操應(yīng)是統(tǒng)一的,如同繪畫一樣,質(zhì)地不潔白,不會畫出豐富多采的圖案。(《論語講要》)

復(fù)習回顧: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棘子成曰:“君子質(zhì)而已矣,何以文為?”子貢曰:“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質(zhì)猶文也,虎豹之鞟猶犬羊之鞟。”

總結(jié)教學方法與原則因材施教啟發(fā)式教育,獨立思考,舉一反三激勵式教育啟發(fā)、討論式教育,精益求精啟發(fā)、討論式教育,教學相長11.3,11.227.85.91.153.8

孔子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孔子創(chuàng)造的儒家思想,尤其是教育思想中的“有教無類”“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循循善誘”全面發(fā)展的教育原則和“學思結(jié)合”、“教學相長”等教育方法,至今仍然放射著燦爛的光輝。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同時也是全世界共有的優(yōu)秀教育遺產(chǎn),繼承和弘揚孔子的優(yōu)秀教育思想,是中華民族薪火相傳的使命,更是人類生存發(fā)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