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水土保持設施驗收報告特性表驗收工程名稱永隆·濱利陽光項目(一期)驗收工程地點廣元市利州區(qū)萬源新區(qū)驗收工程性質新建驗收工程規(guī)模占地5.20hm2流域管理機構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所屬國家級/省級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qū)嘉陵江上游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qū)水土保持方案審批部門、文號及時間廣水函〔2015〕197號文,2015年8月主體工程工期2013年10月~2017年12月防治責任范圍(hm2)水土保持方案確定的防治責任范圍5.56hm2本次驗收防治責任范圍5.20hm2方案確定的設計水平年防治目標擾動土地整治率95%防治目標實現(xiàn)值擾動土地整治率99.42%水土流失總治理度97%水土流失總治理度98.94%土壤流失控制比1.0土壤流失控制比1.16攔渣率95%攔渣率99.01%林草植被恢復率99%林草植被恢復率99.85%林草覆蓋率27%林草覆蓋率38.85%完成的主要工程量工程措施排水溝940m、表土剝離1.01萬m3、綠化覆土1.00萬m3、土地整治2.76hm2植物措施植物綠化2.02hm2、臨時措施臨時撒播草籽0.74hm2、土袋擋墻400m3、臨時排水溝1600m、無紡布遮蓋9000m2、彩條布鋪地500m2工程質量評定評定項目總體質量評定外觀質量評定工程措施合格合格植物措施合格合格投資水土保持方案投資(萬元)346.34實際投資(萬元)384.27投資變化主要原因有些水保措施在施工建設時其材料單價、人工單價等均較方案設計年有所增加,導致了總投資變化;一些水保措施在實際建設過程中經優(yōu)化調整場地布置,導致了工程量增加,進而使總投資發(fā)生變化。工程總體評價總體完成了方案設計的水土保持相關內容和生產建設項目所要求的水土流失防治任務,完成的各項水土保持工程質量總體合格,水土保持設施達到了水土保持法律、法規(guī)及技術規(guī)范規(guī)定的驗收條件,可以組織竣工驗收和投入使用方案編制單位廣元市利州區(qū)水利電力勘測設計隊主要施工單位深圳市新郎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主體工程設計單位四川華西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水土保持監(jiān)測單位重慶利水工程設計咨詢有限公司監(jiān)理單位四川鼎昇建設項目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設施驗收單位四川興景水利工程設計有限公司建設單位四川永隆實業(yè)有限公司地址成都市高新區(qū)錦城大道666號地址廣元市利州區(qū)萬源新區(qū)聯(lián)系人于朋聯(lián)系人高金蓉電編610041郵編628000電子郵箱283896736@電子郵箱249237530@
前言永隆·濱利陽光項目的建設是城鎮(zhèn)建設與發(fā)展的要求,不僅促進了存量土地的有效利用,節(jié)約了寶貴的土地資源,更有利于政府更好地規(guī)劃、建設城市,為廣元市城區(qū)的進一步發(fā)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永隆·濱利陽光(一期)項目位于四川省廣元市利州區(qū)萬源新區(qū)。項目由建構筑物區(qū)、道路廣場區(qū)和綠化區(qū)組成,總占地5.20hm2,其中永久占地為4.46hm2,臨時占地為0.74hm2。實際總挖方量13.19萬m3(含表土剝離1.01萬m3,自然方,下同),回填4.33萬m3(含表土回鋪1.00萬m3),產生棄方8.86萬m3,合松方11.78萬m3。一期工程總投資70000萬元,土建投資約32470萬元。資金來源為企業(yè)自籌和國內貸款所得。工程建設期從2013年10月至2017年12月,總工期51個月。建設單位為四川永隆實業(yè)有限公司。2013年6月3日,廣元市發(fā)展和改革局準予永隆·濱利陽光項目備案,備案號:川投資備[51080013060301]0041號(見附件)。2013年6月25日,廣元市城鄉(xiāng)規(guī)劃建設和住房保障局對四川永隆實業(yè)有限公司“永隆·濱利陽光”初步設計進行了批復(見附件)。2014年9月,四川永隆實業(yè)有限公司委托四川華西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編制完成了《永隆·濱利陽光項目方案設計說明》。2015年5月,建設單位四川永隆實業(yè)有限公司委托廣元市利州區(qū)水利電力勘測設計隊編制完成了《永隆·濱利陽光項目(一期)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送審稿)。2015年8月,廣元市利州區(qū)水利電力勘測設計隊編制完成了《永隆·濱利陽光項目(一期)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報批稿)并取得了批復(見附件)。2015年9月,建設單位委托四川鼎昇建設項目管理咨詢有限公司開展工程監(jiān)理工作,工程建設完工后向建設單位提交了工程監(jiān)理總結報告。2017年4月,建設單位委托重慶利水工程設計咨詢有限公司對本工程水土保持工程進行水土保持監(jiān)測工作,監(jiān)測單位按照水土保持監(jiān)測相關要求對工程區(qū)開展調查監(jiān)測,編制并向建設單位提交了水土保持監(jiān)測總結報告。2017年4月,建設單位委托四川興景水利工程設計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我公司”)開展本工程水土保持設施驗收工作。我公司接受任務后,隨即對工程情況、驗收范圍、原則、工程量和投資計列處理方式、與項目竣工后水土保持設施驗收的關系等驗收思路和驗收關鍵問題進行了認真研究,參照竣工驗收有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程規(guī)范的要求,確定本工程水保驗收首先梳理出方案報告書實施的工程量及投資,再將實際完成量進行對照分析,并就本工程的擾動范圍、水土保持效果等進行評價。我公司于2017年6月至12月期間,先后多次組織驗收技術人員進入工程現(xiàn)場,對工程水土保持方案落實情況、水土保持措施及投資、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及防治效果等方面進行全面調查評價。本工程驗收組在建設單位的協(xié)助和設計、監(jiān)理、監(jiān)測、施工等單位的配合下,查閱了批復的水土保持方案、水土保持工程設計報告及監(jiān)測單位完成的水土保持監(jiān)測總結報告、監(jiān)理單位完成的水土保持監(jiān)理總結報告、施工單位完成的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總結報告,以及有關設計、施工、監(jiān)理、驗收、結算(決算)等資料,經現(xiàn)場調查確認,并從水土保持設施完成的數量、質量、水土保持投資及資金管理、水土保持監(jiān)測與監(jiān)理、水土保持效果和管理維護等方面進行分析,提出了工程水保設施驗收前需解決的主要問題,最終完成了本工程水土保持設施驗收工作。本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共計7個單位工程、9個分部工程,驗收組全面核查了7個單位工程,全面核查了9個分部工程,單位工程和分部工程核查率均達到100%,單位工程、分部工程質量全部合格。各項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建成后,水土流失防治效果良好,達到水土保持方案設計要求,質量總體合格。
TOC\o"1-2"\h\z\u\t"標題3,3"目錄1.項目及項目區(qū)概況 11.1項目概況 11.2項目區(qū)概況 102水土保持方案和設計情況 142.1主體工程設計 142.2水土保持方案 142.3水土保持方案變更 152.4水土保持后續(xù)設計 173水土保持方案實施情況 183.1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 183.2棄渣場設置 193.3取土場設計 193.4水土保持措施總體布局 193.5水土保持設施完成情況 213.6水土保持投資完成情況 354水土保持工程質量 404.1質量管理體系 404.2各防治分區(qū)水土保持工程質量評定 424.3棄渣場穩(wěn)定性評估 594.4總體質量評價 595項目初期運行及水土保持效果 605.1初期運行效果 605.2水土保持效果 605.3公眾滿意度調查 646水土保持管理 666.1組織領導 666.2規(guī)章制度 666.3建設管理 676.4水土保持監(jiān)測 676.5水土保持監(jiān)理 696.6水行政主管部門監(jiān)督檢查意見落實情況 716.7水土保持補償費繳納情況 726.8水土保持設施管理維護 727結論 747.1結論 747.2遺留問題安排 758附件及附圖 768.1附件 768.2附圖 761.項目及項目區(qū)概況1.1項目概況1.1.1地理位置永隆·濱利陽光項目(一期)位于四川省廣元市利州區(qū)萬源新區(qū)廣電中心西側處,利州區(qū)地處四川盆地北部邊緣,嘉陵江上游,處于廣元市腹心,東鄰旺蒼縣,南連劍閣縣、昭化區(qū),西接青川縣,北接朝天區(qū)。項目場地位于廣元市萬源新區(qū),該地塊南面為恒業(yè)·東方曼哈頓居住小區(qū),北面為南河,西面為水韻鷺島及福音南郡居住小區(qū),東面為廣電中心。有城市道路相通,交通便利。1.1.2主要技術指標項目名稱:永隆·濱利陽光項目(一期)建設單位:四川永隆實業(yè)有限公司項目建設地點:廣元市萬源新區(qū)廣電中心兩側項目建設性質:新建項目規(guī)模:占地5.20hm2建筑面積:160035.33m2容積率:3.20綠地率:45.20%工程綜合技術經濟指標詳見下表。
表1.1.1經濟技術指標表序號項目單位技術指標一總用地面積(永久占地)m244581.32二規(guī)劃總建筑面積m2160035.33(一)地上總建筑面積m2127021.15住宅建筑面積m2120451.35商業(yè)樓建筑面積m26151.56物管用房建筑面積m2358.24門衛(wèi)值班室建筑面積m260.00(二)地下總建筑面積m233014.18三容積率3.20四建筑基底面積m27448.77五總建筑密度%16.71六綠化面積m220150.76七綠地率%45.20八道路廣場區(qū)占地面積m216981.79九地下室占地面積m233014.18十機動車停車位個986(一)地面機動車停車位個0(二)地下機動車停車位個986十一住宅總戶數戶651十二臨時占地m274001.1.3項目投資一期工程總投資70000萬元,土建投資約32470萬元。資金來源為企業(yè)自籌和國內貸款所得。水保方案設計總投資為346.34萬元,主體工程已有的水保投資為304.02萬元,水保方案新增水保投資為42.32萬元。1.1.4項目組成及布置項目組成本項目主要由建構筑物區(qū)、道路廣場區(qū)和綠化區(qū)組成。項目總用地面積51981.32m2(包括永久占地44581.32m2,臨時占地7400m2),總建筑面積160035.33m2,地上總建筑面積127021.15m2,地下總建筑面積33014.18m2(全是地下車庫)。新建住宅樓12棟,商業(yè)樓1棟,地下1層。(一)建構筑物地上總建筑面積127021.15m2,(住宅120451.35m2,商業(yè)6151.56m2,物管用房358.24m2,門衛(wèi)值班室60.00m2)。機動車停車位數共計986個,全部為地下機動車停車位。建構筑物區(qū)主要由商業(yè)樓、住宅、物管用房及門衛(wèi)值班室、地下車庫及配套設施組成。商業(yè)樓采用框架剪力墻結構,采用獨立基礎;住宅采用剪力墻結構,基礎為筏式基礎;純地下室采用框架剪力墻結構,獨立基礎形式,樓、屋面均采用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梁板結構。項目新建地下室1層。項目共計13棟低層商業(yè)建筑和高層住宅建筑建設,1﹟到4﹟住宅樓建筑面積均為4860.08m2,建筑高度均為54.60m,建筑層數均為18層高層建筑;5﹟到7﹟住宅樓建筑面積均為9870.62m2,建筑高度均為69.90m,建筑層數均為22層高層建筑;8﹟和9﹟住宅樓建筑面積為14116.85m2,10﹟住宅樓建筑面積為15314.88m2,11﹟住宅樓建筑面積為13945.03m2,12﹟住宅樓建筑面積為14263.80m2,建筑高度均為82.50m,建筑層數均為26層高層建筑;13﹟住宅樓建筑面積為6151.56m2,建筑高度為18.60m,建筑層數為3層低層建筑。本項目地上和地下耐火等級為一級,地下室防水等級為一級,屋面防水等級為Ⅰ級及Ⅱ級,本工程消防系統(tǒng)按商業(yè)樓設計,設置了室內、外消火栓給水系統(tǒng)、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地下汽車庫設自動噴水-泡沫聯(lián)用系統(tǒng)、高低壓配電房設氣體滅火系統(tǒng)、建筑滅火器系統(tǒng)。(二)道路廣場區(qū)本項目道路及廣場工程主要包括圍繞項目主要建筑和綠化區(qū)周邊布置,主要包括消防撲救場地、沉渣池、垃圾池、綠化區(qū)、門衛(wèi)室及60m的進入地下停車場車行道路、市政公共設施點等。項目在用地的西側靠近13﹟商業(yè)樓與二期工程中中小企業(yè)服務中心之間布置了一個小區(qū)主要步行出入口,寬度8.0m;在項目的北側濱河路1﹟住宅樓處、東側的市政公路7﹟住宅樓與8﹟住宅樓之間和南側的市政公路9﹟住宅樓與10﹟住宅樓之間分別設置了1個地下停車場出入口,機動車不進入地塊內部,人車完全分流;其中進入地下停車場車行道路通過連接場外現(xiàn)有市政公路與地下停車場入口作為項目區(qū)車輛進出口,車行道路路基寬10m,路面寬9m,兩側路寬2×0.5m,采用瀝青砼路面;進場人行道及硬化場地均采用生態(tài)磚鋪裝。道路及廣場工程占地面積為1.70hm2,占地性質為永久占地。(三)綠化區(qū)本小區(qū)綠化面積20150.76m2,占總用地面積45.20%。主體工程綠化主要是沿建筑區(qū)與道路區(qū)相接的路邊栽植了行道樹,在小區(qū)中間位置設置了集中綠化帶,布置了綠化種植,設置了觀賞植物。本工程的綠化樹種有香樟、桂花樹、銀杏樹、廣玉蘭、丁香、白玉蘭等。項目布置1、項目總平面布置本項目建設用地東西方向長約482m,南北方向寬約為348m,大致呈不規(guī)則的多邊形。本項目建設永久占地面積44581.32m2,臨時占地7400m2??偨ㄖ娣e160035.33m2,其中地上總建筑面積127021.15m2,地下總建筑面積33014.18m2,地下室一層。道路廣場區(qū)占地面積16981.79m2,綠地面積20150.76m2,小區(qū)綠地率45.20%,有效地提升了建筑品質,創(chuàng)造了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本項目地下室1層為地下停車場,其中建筑面積為33014.18m2,占地面積為33014.18m2。并且在車庫負一層設置了變配電室,由附近開閉所引一路10KV電源至高壓配電室作為正常電源,而且還分別設置了1處低壓配電房和1處高壓配電房,供本項目所有建筑單體及地下室低壓用電。另設置了一臺容量為500KW(常用功率)采油發(fā)電機組,作為第二電源,市電停電后,30s自動啟動投入運行。以確保消防設備用電。地塊為不規(guī)則多邊形,分為13棟建筑。整個小區(qū)主要采用板式高層和1棟低層建筑組合形成,此設置使小區(qū)的環(huán)境與外部環(huán)境分隔開,拉開了樓與樓之間的間距,騰出了更多的綠地做綠化,創(chuàng)造優(yōu)美的小區(qū)環(huán)境。本項目的平面設置在總體構思上形成了綠地、花香,在建筑中穿行,建筑在綠化中滲透的空間。結合局部組團綠地,使整個小區(qū)住戶都能享受到自然方、綠地和花香,從而做到“以人為本、回歸自然”。本項目布置了13棟建筑物,其中1﹟-7﹟住宅樓位于項目區(qū)的北側,8﹟-10﹟住宅樓位于項目區(qū)的南側,11﹟、12﹟住宅樓和13﹟商業(yè)樓位于項目區(qū)西側方向,均設計了地下室1層。根據各個商住宅樓的位置布置,在小區(qū)內設置了環(huán)形人行道將每個樓棟相連接。在小區(qū)周邊和小區(qū)中央設置了環(huán)形綠化帶,在局部進行集中綠地。在小區(qū)用地的西側方向上布置了小區(qū)人行出入口,用于小區(qū)居民使用,能恰當的將進入小區(qū)的人、車分流。2、項目豎向布置本項目的排水方式以路面排水為主。雨水由東向西排出場區(qū)。施工建設過程中根據方案設計將場地進行平整,使場地略高于城市道路,并使建筑有良好的視覺形象,同時為場地內雨水、污水排放提供了便利條件,場地平整設計后最大高差為0.3m,道路最大縱坡為1%,最小縱坡為0.1%,室外場地的連接方式采用平坡式相結合。1.1.5施工組織及工期施工組織本工程土建施工只有一個標段,施工單位為深圳市新郎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工程主體設計單位為四川華西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水保方案編制單位為廣元市利州區(qū)水利電力勘測設計隊,主體工程監(jiān)理單位為四川鼎昇建設項目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水土保持監(jiān)理由主體監(jiān)理單位承擔,水土保持監(jiān)測單位為重慶利水工程設計咨詢有限公司。水土保持措施建設組織管理體系詳見下表。表1.1.2水保措施建設組織管理體系表項目工作范圍及內容單位名稱項目法人四川永隆實業(yè)有限公司建設管理單位工程建設管理四川永隆實業(yè)有限公司主體工程設計單位主體工程設計四川華西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主體工程監(jiān)理單位主體工程監(jiān)理四川鼎昇建設項目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施工單位土建施工深圳市新郎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水土保持方案編制單位水土保持方案編制廣元市利州區(qū)水利電力勘測設計隊水土保持監(jiān)理單位水土保持監(jiān)理四川鼎昇建設項目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水土保持監(jiān)測單位水土保持監(jiān)測重慶利水工程設計咨詢有限公司施工條件(1)施工用材經過詢問建設單位,得出本項目在建設過程中沒有外購土石料,也沒有單獨設置取料場,所用回填土石料是項目本身開挖出的土石方。(2)施工用電根據現(xiàn)場調查本項目位于利州區(qū)萬源新區(qū),區(qū)域內電網較完善,滿足建設供電需要。(3)施工用水本項目水源由市政自來水供水提供,就近從市政供水管網水管引入,水質良好,滿足項目建設和后期運行的需要。(4)施工排水施工期雨水經場地內臨時排水溝收集后排至場地南側現(xiàn)有市政管網。(5)對外交通項目場地位于利州區(qū)萬源新區(qū),場地的東側、西側、南側和北側均為已建市政道路,是本項目運輸的主通道,施工機械、材料、人員均從其直接抵達施工現(xiàn)場,交通方便。未新增施工道路。施工布置本項目施工布置主要包括施工生活區(qū)的布設和臨時堆土場的布設。(1)施工生活區(qū)布設本項目屬于全開挖地下室一層,無多余的空地用來修建施工生活區(qū),但項目區(qū)附件有大量居民集聚區(qū),為了不增加新的場外占地,本項目所供堆放材料和值班人員住宿全部租用附近居民房屋。(2)臨時堆土場主體工程剝離的表土全部堆放在二期工程范圍內,對臨時表土采取了臨時防雨布遮蓋和撒播草籽的措施來防治水土流失,表土堆放場面積為0.74hm2,堆土量為1.00萬m3(自然方),松方為1.33萬m3(綠化區(qū)后期回填土方),平均堆高1.80m,坡比1:2。表1.1.3臨時堆土場布設情況一覽表編號面積(hm2)堆高(m)實際堆土量(萬m3)備注自然方松方表土堆土場0.741.801.001.33堆放用于后期綠化回填的表土施工工藝通過查閱主體設計資料、水土保持方案設計資料、主體監(jiān)理等資料,了解到本項目的施工方法及工藝如下:表土剝離場地清理、平場基礎施工主體施工綠化施工裝修工(飾)程。施工過程中大量采用機械施工,如場地平整、基礎開挖、機械回填碾壓等。產生水土流失環(huán)節(jié)與部位:土石臨時堆放、平整場地。影響因子有地形、降水、土地利用、土壤、植被。建設過程中使用到施工方法如下:(1)場平工程場平施工中,采用挖掘機、推土機等機械施工,盡量避開了雨天施工,統(tǒng)籌調度土石方,并將廢棄土石方調運至其他項目回填。在場平過程中,對填方邊坡按照了“先攔后填”的原則進行施工。(2)建筑基礎及基坑施工建構筑物基槽及基坑、地下室基坑在施工過程中先將開挖土石方臨時沿基槽周邊集中堆放,并于建筑基礎澆筑完成并穩(wěn)定后即回填,并按照開挖方防護的原則對基坑坑壁進行了鋼管混凝土固壁?;靥詈笫S嗟耐潦絼t作為其他項目回填使用。(3)基坑排水基坑在開挖前已經做好地面截水,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在開挖過程中開挖面已留坡度以利排水;開挖完成后,施工單位挖了排水溝和集水井,及時抽出積水。(4)道路及其他硬化場地施工道路工程土石方開挖和填筑,采用機械化施工,將廢棄的土石方與建、構筑物施工產生的多余土石方用于其他項目回填使用。路面所用混凝土由拌合機機械拌和提供,用人工和機械結合的方式攤鋪。道路施工時,裸露地表及邊坡是產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區(qū)域,施工單位在道路路基施工過程中已提前作好了場內防排水工作,減輕了水土流失。(5)開挖基坑支護本項目場地設1層地下車庫,基礎埋置深度約4.2m,基坑壁土層主要為素填土、可塑狀粉質黏土、軟塑狀粉質黏土及松散卵石,基坑側壁形成的邊坡屬不穩(wěn)定邊坡,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了支護。本項目區(qū)在基坑開挖時根據基坑周圍具體的環(huán)境條件,采用了地下鋼管混凝土支護,同時在基坑開挖過程中做到了嚴禁地表水滲入基坑內,而且施工過程中嚴禁對素填土產生擾動。(6)綠化工程施工在道路、主要建構筑物完成后,即進行了綠化工作。對規(guī)劃綠地進行了場地清理、回鋪表土和微地形平整后,采用喬灌木和草分層搭配種植,其中,喬灌木采用穴植方式,草采用撒播方式,樹草種選用的是本地適生樹種和景觀樹種。施工工期計劃工期:本項目原計劃2013年10月開工建設,2015年4月完成全部主體工程施工,2015年10月完成項目區(qū)所有規(guī)劃道路硬化及景觀綠化。實際工期:實際本項目2013年10月開工建設,2017年12月完工,總工期51個月。1.1.6土石方情況本工程方案設計總挖方量13.06萬m3(含表土剝離1.01萬m3,自然方,下同),回填4.17萬m3(含表土回鋪1.01萬m3),產生棄方8.89萬m3,合松方11.82萬m3。產生的棄方調運至廣元市大強機械化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聯(lián)系的黑石坡及元壩進行綜合回填利用。本工程實際總挖方量13.19萬m3(含表土剝離1.01萬m3,自然方,下同),回填4.33萬m3(含表土回鋪1.00萬m3),產生棄方8.86萬m3,合松方11.78萬m3。產生的棄方調運至廣元市大強機械化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聯(lián)系的黑石坡及元壩進行綜合回填利用。棄土協(xié)議見附件10。土石方平衡情況見下表。表1.1.4項目區(qū)方案設計土石方平衡表分區(qū)開挖回填調入調出棄方土石開挖表土剝離小計土石方回填表土回填小計數量來源數量去向自然方松方去向主體工程區(qū)12.051.0113.062.411.013.420.75附屬工程區(qū)8.8911.82棄方全部調運至廣元市大強機械化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聯(lián)系的黑石坡及元壩進行綜合回填利用附屬工程區(qū)0.750.750.75主體工程區(qū)合計12.051.0113.063.161.014.170.750.758.8911.82注:松散系數按1.33計算。表1.1.5項目區(qū)實際土石方平衡表分區(qū)開挖回填調入調出棄方土石開挖表土剝離小計土石方回填表土回填小計數量來源數量去向自然方松方去向主體工程區(qū)12.051.0113.062.520.543.061.14附屬工程區(qū)8.8611.78棄方全部調運至廣元市大強機械化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聯(lián)系的黑石坡及元壩進行綜合回填利用附屬工程區(qū)0.130.130.810.461.271.14主體工程區(qū)合計12.181.0113.193.3314.331.141.148.8611.78注:松散系數按1.33計算。1.1.7征占地情況工程實際總占地面積5.20hm2,其中永久占地為4.46hm2,臨時占地為0.74hm2。項目區(qū)占地類型全部為耕地(旱地)。各個工程區(qū)域占地面積及類型見下表。表1.1.6工程占地及類型統(tǒng)計表占地類型防治分區(qū)占地類型及面積(hm2)備注耕地(旱地)合計永久占地主體工程區(qū)3.303.30附屬工程區(qū)1.161.16臨時占地臨時堆土區(qū)0.740.74合計.8移民安置和專項設施改(遷)建本項目不涉及移民安置和專項設施改(遷)建。1.2項目區(qū)概況1.2.1自然條件地形地貌廣元市利州區(qū)處于地處四川盆地北部邊緣,嘉陵江上游。地勢東北、西北高,中部低,形成北部中山區(qū),中部河谷淺丘及平壩區(qū),南部低山區(qū)的特殊地理環(huán)境。全區(qū)70%屬山地類型。境內山峰屬米倉山脈西、岷山脈東,龍門山脈東北三尾端的余脈。最高點西北部白朝鄉(xiāng)的黃蛟山海拔1917m,最低點南部嘉陵江邊的牛塞壩海拔454m。全區(qū)被嘉陵江、白龍江、清江河、南河4個水系劃割為大光、艮臺、黃蛟、云臺、南山5個小山系。本項目位于利州區(qū)萬源片區(qū)萬源大橋南河左岸上,場地為南河一級階地后緣,屬河流沖洪積一級階地地貌類型。擬建場地地勢開闊,不存在相鄰建筑,場地原始地形,東高西低,場地原始標高為477.32m-484.60m,相對高差7.28m,整體地形較平緩。氣象項目區(qū)處于四川盆地北部邊緣山區(qū),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全區(qū)春暖、夏熱、秋涼、冬寒、四季分明,光照適宜。根據廣元氣象站41年觀察資料:多年平均氣溫16.9℃左右,最高氣溫38.9℃,最低氣溫-8.8℃,全年無霜期263天,多年平均相對濕度70%,全年大風日數多達18天,大風頻繁,且多發(fā)生在春、秋兩季。年平均6級以上大風11.3次,特別是在冬春的偏北風最大風速可達28.7米/秒。旱災一般發(fā)生在天干少雨的3至6月,洪災多集中7至9月,雹災多發(fā)生在春秋兩季。表1.2.1項目區(qū)降雨特征值站名面積(hm2)年降水量雨季(6~9月)降水量(mm)最大值年份最小量年份多年平均廣元133.211518.11990580.919791080756表1.2.2項目區(qū)氣象特征值站名氣溫(℃)≥10°積溫(℃)年日照時數無霜期(d)總輻射量(KJ)大風日數(d)平均風速(m/s)觀測年限(年)年最高年最低年平均廣元38.9-8.816.94765.41389.126389.7182.845據水文站資料: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080mm左右,最高年降雨量為1518.1mm,最少年降雨量為580.9mm,年內雨量集中在6至9月,占全年的88%,形成了冬干春旱,盛夏洪、秋澇的一般現(xiàn)象,多年平均徑流深為599mm。工程區(qū)各頻率暴雨特征值。表1.2.3工程區(qū)短歷時各頻率暴雨特征值時段均值(mm)CvCs/Cv各頻率設計暴雨(mm)p=1%p=2%p=5%p=10%10分鐘160.383.535.6832.1627.6824.161小時450.53.5123.3108.989.5574.76小時790.63.5270.97232.26182.49144.5724小時1250.583.5387.5336.25270218.7水文項目區(qū)水系屬嘉陵江流域,利州區(qū)境內嘉陵江由北向南貫穿全境,流程40公里,形成以嘉陵江為主干,白龍江、清江河、南河為主要支流的江河水系。全區(qū)還有大小河流20余條,總長400余公里,組成河網密度為0.24公里/平方公里的水資源網,年河川徑流總量約204.9億m3。嘉陵江(廣元水文站觀測)多年平均徑流總量675172.41萬m3,年最大含沙量113kg/m3(1979年),最小含沙量0.2kg/m3(2002年),多年平均含沙量4.64kg/m3,多年平均輸沙量2750萬噸。南河為嘉陵江中游左岸一級支流,發(fā)源于廣元市城東北麻柳鄉(xiāng)李家坪,河流從南往北流經榮山、昭化、大石、主城區(qū),于城區(qū)南側匯入嘉陵江。南河總集水面積738km2,干流河道長75km,入河口河床高程466m,流域天然落差894m,平均比降為6.28‰。河道上游處山谷丘陵地帶,河床較陡、流水較激,下游河床較緩、流水較緩。該河流徑流主要來源于降水,徑流年際變化較大,年內分配不均勻,汛期5-10月水量占全年水量的70℅以上。南河由東向西經榮山鎮(zhèn)、大石鎮(zhèn)、到主城區(qū)和嘉陵江匯合,河流回環(huán)曲折,總體呈“S”型或反“S”型,河谷開闊,漫灘、Ⅰ級階地較發(fā)育,河谷形態(tài)呈平緩的“V”型谷。地貌按成因分為侵蝕堆積和構造剝蝕兩大類。南河是廣元市城區(qū)重點飲用水源保護河流,廣元市自來水廠取水點基本分布在南河兩岸。南河防洪標準均按50年一遇的設防標準修筑防洪堤。項目區(qū)距離南河有一定的距離,在工程建設期間嚴格控制施工范圍使工程建設沒有對南河造成影響。土壤利州區(qū)基巖以石灰?guī)r和砂巖為主,土壤類型有紫色土、沖積土、山地黃壤及少量黃棕壤。低山下部及河谷淺丘平壩區(qū)分布著紫色土、沖積土,低山中上部為山地黃壤和黃棕壤。質地以中壤和砂壤為主,偶而有少量的重壤和輕壤土,土壤化學性質呈酸性或微酸性反應,PH值一般在5.0~6.0左右。土層厚度一般多在40~100cm之間,表土層為5~30cm左右。本項目所在地主要為紫色沖積土。植被利州區(qū)屬四川東部濕潤森林植被區(qū)常綠闊葉植被帶,天然植被以南山為界,北部是青岡,馬尾松,華山松為代表的植被區(qū),南部是柏木,慈竹為代表的植被區(qū)。森林植被是以人工更新的馬尾松,柏木針葉林和天然更新的青岡闊葉林為主。由于自然環(huán)境多樣,生物資源豐富,種類繁多,主要喬木樹種有馬尾松、柏木、水青岡、榿木、油松、青岡、華山松等,經濟林產品以木耳、核桃、板栗、水果等為主。馬尾松林主要分布在西部的中山區(qū),柏木林主要分布在西北中山區(qū)和沿江的河谷低山淺丘區(qū)。全區(qū)林業(yè)用地面積100995.5hm2,占全區(qū)幅員面積的68.2%,其中有林地49411hm2,占林業(yè)用地的48.9%疏林地362.2hm2,占林業(yè)用地的0.4%,灌木林地18946.1hm2,占林業(yè)用地的18.8%,未成造林地746.3hm2,占0.7%,無林地31528.3hm2,占林業(yè)用地的31.2%。全區(qū)活立木總蓄積量311.68m3,森林覆蓋率61%。項目區(qū)內主要為旱地。工程區(qū)無珍惜動植物,不占用基本農田,不涉及景區(qū)及自然保護區(qū)。其他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10)附錄A及《四川省汶川地震災區(qū)各市、縣、鄉(xiāng)鎮(zhèn)地震動參數一覽表》(川震防發(fā)2009[117]號)判定:廣元市利州區(qū)設計地震分組屬第二組,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0.40s,地震動峰值加速度0.10s。1.2.2水土流失及防治情況項目區(qū)土壤侵蝕類型以水力侵蝕為主,水土流失形式主要表現(xiàn)為細溝侵蝕和面蝕,面蝕分布面積最廣。土壤侵蝕強度以輕度為主。項目區(qū)平均土壤侵蝕模數為1133t/km2.a,項目區(qū)容許土壤侵蝕模數為500t/km2.a。項目區(qū)屬于四川省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qū)(嘉陵江上游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qū))。項目區(qū)不屬于崩塌、滑坡危險區(qū)和泥石流易發(fā)區(qū)。
2水土保持方案和設計情況2.1主體工程設計2013年6月3日,廣元市發(fā)展和改革局準予永隆·濱利陽光項目備案,備案號:川投資備[51080013060301]0041號(見附件)。2013年6月25日,廣元市城鄉(xiāng)規(guī)劃建設和住房保障局對四川永隆實業(yè)有限公司“永隆·濱利陽光”初步設計進行了批復(見附件)。2014年9月,四川永隆實業(yè)有限公司委托四川華西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編制完成了《永隆·濱利陽光項目方案設計說明》。2015年5月,建設單位四川永隆實業(yè)有限公司委托廣元市利州區(qū)水利電力勘測設計隊編制完成了《永隆·濱利陽光項目(一期)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送審稿)。2015年8月,廣元市利州區(qū)水利電力勘測設計隊編制完成了《永隆·濱利陽光項目(一期)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報批稿),同月廣元市水務局以“廣水涵〔2015〕197號文”對該項目水土保持方案進行了批復(見附件)。2.2水土保持方案廣元市利州區(qū)水利電力勘測設計隊于2015年8月編制完成了《永隆·濱利陽光項目(一期)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報批稿);2015年8月廣元市水務局以“廣水涵〔2015〕197號文”對該項目水土保持方案進行了批復。水土保持批復文件詳見附件。水土保持方案的編制情況及批準情況見下表。表2.2.1水土保持方案編制情況表水土保持方案編制單位廣元市利州區(qū)水利電力勘測設計隊編制時間2015年8月水土保持方案批準批準機關廣元市水務局批準時間2015年8月文件名稱廣元市水務局關于永隆·濱利陽光項目(一期)水土保持方案的批復文號廣水涵〔2015〕197號2.3水土保持方案變更2.3.1水土保持方案變更根據《水利部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變更管理規(guī)定(試行)》的通知(辦水?!?016〕65號),本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無重大變更,其對比分析詳見下表所示。表2.3.1水保方案變更條件對照表序號《水利部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變更管理規(guī)定(試行)》的通知(辦水?!?016〕65號)相關規(guī)定項目實際情況變化是否達到變更報批條件(一)第三條:水土保持方案經批準后,生產建設項目地點、規(guī)模發(fā)生重大變化,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生產建設單位應當補充或者修改水土保持方案,報水利部審批1涉及國家級和省級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qū)或者重點治理區(qū)的相關區(qū)域與批復的方案一致未達到2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增加30%以上的本項目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減少6.47%未達到3開挖填筑土石方總量增加30%以上的本項目開挖填筑土石方總量沒有變化未達到4線型工程山區(qū)、丘陵區(qū)部分橫向位移超過300米的長度累計達到該部分線路長度的20%以上的本項目不涉及未達到5施工道路或者伴行道路等長度增加20%以上的施工道路長度沒有變化未達到6橋梁改路堤或者隧道改路塹累計長度20公里以上的本項目不涉及未達到(二)第四條:水土保持方案實施過程中,水土保持措施發(fā)生下列重大變更之一的,生產建設單位應當補充或者修改水土保持方案,報水利部審批1表土剝離量減少30%以上的表土剝離量無變化未達到2植物措施面積減少30%以上的植物措施面積無變化未達到3水土保持重要單位工程措施體系發(fā)生變化,可能導致水土保持功能顯著降低或喪失的經驗收組現(xiàn)場核查情況,水土保持重要單位工程措施體系較為完善,不存在可能導致水土保持功能顯著降低或喪失的變化未達到(三)第五條:在水土保持方案確定的廢棄砂、石、土、矸石、尾礦、廢渣等專門存放地(以下簡稱“棄渣場”)外新設棄渣場的,或者需要提高棄渣場堆渣量達到20%以上的,生產建設單位應當編制水土保持方案(棄渣場補充)報告書,報水利部審批本項目不涉及棄渣場的設置未達到2.3.2水土保持措施變更根據《四川省水利廳關于印發(fā)四川省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措施變更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川水函〔2015〕1561號),水土保持措施變更分為重大變更和一般變更。水土保持措施重大變更根據《四川省水利廳關于印發(fā)四川省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措施變更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川水函〔2015〕1561號)與本項目實際情況對比得出,本項目無水土保持措施重大變更,其對比分析情況詳見下表所示。表2.3.2水土保持措施重大變更條件對照表序號《四川省水利廳關于印發(fā)四川省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措施變更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川水函〔2015〕1561號)相關規(guī)定項目實際情況變化是否達到變更報批條件1棄渣量10萬m3(含)以上的棄渣場位置變化的;棄渣量10萬m3(含)以上的棄渣場棄渣增加50%(含)以上的;棄渣場數量增加超過20%(含)的;棄方調運至廣元市大強機械化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聯(lián)系的黑石坡及元壩進行綜合回填利用,不設渣場未達到2取土(料)量在5萬m3(含)以上的取土(料)場位置發(fā)生變更的;本項目不涉及取土(料)場未達到3擋防、排水等主要工程措施減少量30%以上的;擋防、排水等主要工程措施有所增加。未達到4原批復植物措施面積10公頃(含)以上的,且總面積減少超過30%(含)的。原批復植物措施面積不足10公頃未達到水土保持措施一般變更1、主體工程區(qū)批復的水保方案中水土保持措施的設計有:工程施工前對該區(qū)域進行表土剝離,工程施工結束后,對該區(qū)域進行土地整治與綠化覆土,在場地道路和主要建筑物單元四周修建排水溝,在綠化區(qū)域進行植物綠化;在實際建設過程中,這些措施都已實施,水保措施的內容與布設位置沒有發(fā)生較大變化,只是工程量有稍微變化。2、附屬工程區(qū)批復的水保方案中附屬工程區(qū)水土保持措施的設計有:工程施工結束后,對該區(qū)域進行土地整治與綠化覆土,在有硬化道路的區(qū)域兩側修建排水溝,在綠化區(qū)域進行植物綠化;在實際建設過程中,這些措施都已實施,水保措施的內容與布設位置沒有發(fā)生較大變化,只是工程量有稍微變化。3、臨時堆土區(qū)通過查閱水土保持監(jiān)測、設計、主體監(jiān)理、主體施工、計量支付審計、竣工圖等資料,可以了解到臨時堆土區(qū)的水土保持措施有:堆土場防雨布遮蓋、土袋攔擋及拆除、臨時排水溝及防滲的彩條布鋪設都與方案設計中沒有變化,只是有些工程量有稍微的變化。2.4水土保持后續(xù)設計本項目水土保持措施后續(xù)設計已全部納入主體設計,并同主體工程一起進行審查、審批、招投標。主要完成的單位工程設計有防洪排導工程、植被建設工程、土地整治工程等,主要完成的分部工程設計有排洪導流設施、排水、點片狀植被、土地恢復、場地整治等。
3水土保持方案實施情況3.1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根據現(xiàn)場調查及施工、監(jiān)理、監(jiān)測資料分析,本項目實際的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包括主體工程區(qū)、附屬工程區(qū)和臨時堆土區(qū),總面積為5.20hm2,全部為項目建設區(qū)面積,沒有擾動直接影響區(qū)面積。項目實際的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與批復的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中的范圍對照情況如下。表3.1-1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對比表區(qū)域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面積(hm2)方案批復面積項目實際面積變化原因項目建設區(qū)5.205.20直接影響區(qū)0.360施工中嚴格控制擾動地表范圍,沒有擾動直接影響區(qū)面積合計5.565.20各防治分區(qū)實際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與批復的水保方案中的防治責任范圍對比情況見下表。表3.1-2各防治分區(qū)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變化對比表防治分區(qū)項目建設區(qū)面積(hm2)直接影響區(qū)面積(hm2)方案批復實際建設增減(+/—)方案批復實際建設增減(+/—)主體工程區(qū)3.303.3000.0000附屬工程區(qū)1.161.1600.270-0.27臨時堆土區(qū)0.740.7400.090-0.09合計5.205.2000.360-0.36由以上對比可知,工程實際擾動范圍較批復的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確定的工程建設區(qū)范圍面積減少了0.36hm2,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面積減少的主要原因是在施工過程中加強了施工管理,均在工程用地范圍內施工,未對直接影響區(qū)及以外原地表造成擾動。3.2棄渣場設置本項目產生的棄方全部調運至廣元市大強機械化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聯(lián)系的黑石坡及元壩進行綜合回填利用,沒有設置棄渣場。3.3取土場設計本項目沒有布設取土場。3.4水土保持措施總體布局水保方案設計本著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結合,永久措施和臨時措施相結合,點、線、面相結合的原則,將主體中已有的水保措施和水保專項措施融為一體,形成了一套科學、完整、嚴密的水土保持措施體系。水保方案中針對各個防治分區(qū)設計的水保措施如下:(一)主體工程區(qū)在工程施工建設前,主體設計就已對該區(qū)域的表土進行了剝離,剝離表土能夠最大程度的保護土壤資源;在施工結束后,對除永久建筑物占壓地及道路硬化場地外能夠綠化的區(qū)域進行土地整治及表土回覆,表土能夠促進植物生長,表土回鋪措施能保證植物措施的實施效果及植物的存活率和保存率,具有很好的水土保持功能;植物措施在美化環(huán)境、清新空氣的同時,能夠有效減少降水對地面的沖刷,植物的地上部分能夠截留一部分降雨、延緩區(qū)域匯流的過程,能夠起到保水保土的作用;主體設計在重要建筑物單元四周和道路兩側布設了排水溝,排水溝可以及時排出項目區(qū)的雨水,降低徑流深,減輕降水對地面沖刷造成的水土流失,主體設計的永久排水溝在項目建設完成后才能發(fā)揮作用,而臨時排水溝在項目建設期間能夠代替永久排水溝發(fā)揮減少水土流失的作用。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結合,永久措施和臨時措施相結合,水土保持措施布局體系基本合理。(二)附屬工程區(qū)附屬工程區(qū)能夠設置水土保持措施的部位和主體工程區(qū)一樣,所以附屬工程區(qū)的水保措施布局體系與主體工程區(qū)也一樣,布設的水土保持措施能夠很好的發(fā)揮水土保持功能。(三)臨時堆土區(qū)臨時堆土區(qū)堆放的是剝離出的表土。臨時堆土場在坡面坡頂設置了防雨布遮蓋措施,防雨布在降雨、大風等惡劣天氣能夠很好地保護表土,能夠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但是方案中又設計了臨時撒播草籽的植物措施,為了能很好的實施植物措施,在實際施工時,將防雨布遮蓋改成了無紡布遮蓋,無紡布遮蓋和撒播草籽措施相結合,更大程度地減少了水土流失;在堆土場的四周設置了土袋攔擋和土質排水溝,在排水溝的溝壁和溝底設置了彩條布鋪底以減少水土流失;臨時堆土區(qū)的臨時措施布局基本合理,能夠有效的防治水土流失。驗收組對主體工程區(qū)、附屬工程區(qū)和臨時堆土區(qū)的水土保持設施進行了資料收集及現(xiàn)場核查,核查表明:各防治分區(qū)按水土保持方案設計實施了各項水土保持措施,已完成的水土保持措施試運行情況良好、布局基本合理,符合水土保持和工程建設要求,水土流失防治效果明顯。項目實際實施的水土保持措施總體布局與批復的水保方案設計的水土保持措施布局對比情況詳見下表。表3.4-1實際完成的水土保持措施體系及總體布局與水保方案設計對照表序號防治分區(qū)措施類型措施項目變化的原因結論水保方案布設實際布設1主體工程區(qū)工程措施表土剝離表土剝離無變化與原方案基本保持一致,無較大變化排水溝排水溝無變化土地整治土地整治無變化覆土覆土無變化臨時措施臨時排水溝臨時排水溝無變化植物措施種植喬灌木種植喬灌木無變化2附屬工程區(qū)工程措施排水溝排水溝無變化土地整治土地整治無變化覆土覆土無變化臨時措施臨時排水溝臨時排水溝無變化植物措施種植行道樹種植行道樹無變化3臨時堆土區(qū)工程措施土地整治土地整治無變化植物措施撒播草籽撒播草籽無變化臨時措施臨時攔擋臨時攔擋無變化臨時攔擋拆除臨時攔擋拆除無變化排水溝土方開挖排水溝土方開挖無變化彩條布鋪底彩條布鋪底無變化防雨布遮蓋無紡布遮蓋防雨布遮蓋不利于實施撒播草籽措施經審閱設計、施工檔案及相關驗收資料,并進行了實地調查,驗收組認為本項目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總體布局符合水土保持設計體系框架,各項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得以貫徹落實。由于建設單位重視水土保持設施驗收工作,在試運行期委托驗收單位開展工作,對驗收單位提出的意見充分重視,從而保證了批復水保方案各項措施的落實,確保了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體系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及各項措施綜合防治效果的顯現(xiàn)。綜上所述,本項目總體上按照水土保持方案及批復文件的要求實施了水土保持措施,水土流失防治分區(qū)和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總體布局合理。目前,項目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內工程措施防護到位,跡地恢復植被總體良好,工程建設引起的水土流失得到了較好的控制,未發(fā)生較嚴重的水土流失情況,生態(tài)環(huán)境得到良好改善。3.5水土保持設施完成情況查閱相關監(jiān)理、監(jiān)測、施工等資料及進行現(xiàn)場核查,批復的水保方案設計的水土保持設施實際建設中基本完成,實際實施進度基本與主體工程建設進度同步分階段實施。3.5.1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完成情況各防治分區(qū)水保工程措施布設位置及內容完成情況水保方案設計的各防治分區(qū)的工程措施分別有:主體工程區(qū)的工程措施有表土剝離與表土回覆、土地整治、排水溝;附屬工程區(qū)的工程措施有表土回覆、土地整治、排水溝;臨時堆土區(qū)的工程措施為土地整治。在實際建設過程中,以上工程措施均已實施且實施位置與批復的水保方案中一致,無較大的變化。工程實際完成的工程措施的內容和布設位置與水保方案設計的對照情況見下表。表3.5-1實際完成的工程措施布設位置及內容與水保方案設計對照表序號防治分區(qū)措施內容措施布設的位置變化原因水保方案設計實際布設水保方案設計實際布設1主體工程區(qū)表土剝離表土剝離占地范圍內占地范圍內實際完成的水保措施布設內容及位置與方案設計一致,無變化表土回覆表土回覆需綠化的區(qū)域需綠化的區(qū)域土地整治土地整治項目區(qū)裸露地表項目區(qū)裸露地表排水溝排水溝建筑物四周和道路兩側建筑物四周和道路兩側2附屬工程區(qū)表土回覆表土回覆需綠化的區(qū)域需綠化的區(qū)域土地整治土地整治項目區(qū)裸露地表項目區(qū)裸露地表排水溝排水溝建筑物四周和道路兩側建筑物四周和道路兩側3臨時堆土區(qū)土地整治土地整治占地區(qū)域占地區(qū)域通過上表可以看出,工程實際完成的水保工程措施布設的內容及位置與水保方案設計的一致,沒有大的變化。各防治分區(qū)水保工程措施實施進度情況方案設計的計劃工期為2013年10月開工建設,2015年4月完成施工,2015年10月完成項目區(qū)所有規(guī)劃道路硬化及景觀綠化。實際的工期為2013年10月開工建設,2017年12月完成了項目區(qū)所有規(guī)劃道路硬化及景觀綠化。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在施工期間完成,總體進度滿足主體工程和水土保持要求。具體的實施進度對照情況見下表。表3.5-1實際完成的工程措施實際施工時間與水保方案設計對照表序號防治分區(qū)措施內容工程措施實施進度變化原因水保方案設計實際實施進度方案設計進度1主體工程區(qū)表土剝離2013年10月~11月2013年10月~11月無變化表土回覆2017年1月~2月2014年9月~10月因中途雨季及大風天氣的影響,工程實施進度整體向后推移了一點,但不影響各工程措施防治水土流失的作用與能力土地整治2016年10月~11月2014年8月~9月排水溝2015年6月~8月2015年1月~2月2附屬工程區(qū)表土回覆2017年1月~2月2014年10月~11月土地整治2016年11月~12月2014年9月~10月排水溝2015年8月~11月2015年2月~4月3臨時堆土區(qū)土地整治2017年11月~12月2015年9月~10月通過上表可以看出,除表土剝離措施,其他水保工程措施實際的實施進度與方案設計不一致,其原因是施工過程中因中途大雨大風惡劣天氣情況的影響,水保工程措施的實施進度整體向后推移了一段時間,但各工程措施的防治水土流失的作用不產生影響。各防治分區(qū)水保工程措施完成工程量情況通過現(xiàn)場查勘及收集的水土保持監(jiān)測、設計、施工、計量支付審計、竣工圖等資料分析,各防治分區(qū)實際完成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工程量分別為:①主體工程區(qū)修建排水溝361m,排水溝采用矩形斷面,混凝土澆筑,斷面尺寸為0.40m×0.40m;已實施的排水溝運行正常;排水系統(tǒng)未見堵塞,排水狀況良好。工程施工前對該區(qū)域進行了表土剝離,共剝離表土1.01萬m3;工程施工結束后,對該區(qū)域進行了土地整治與綠化覆土,土地整治面積為1.10hm2,綠化覆土5400m3。②附屬工程區(qū)修建排水溝580m,排水溝采用矩形斷面,混凝土澆筑,斷面尺寸為0.40m×0.40m;施工結束后對該區(qū)域進行了土地整治并回鋪綠化表土,土地整治面積0.92hm2,覆土4600m3。③臨時堆土區(qū)在表土回鋪后對占地區(qū)域進行了土地整治,土地整治面積0.74hm2。項目實際完成的工程措施的工程量與方案設計的對照情況見下表。表3.5-3實際完成的工程措施工程量與水保方案設計對照表序號防治分區(qū)措施內容單位工程量增減變化(+/—)變化原因方案設計實際完成1主體工程區(qū)排水溝m357361+4根據現(xiàn)場情況優(yōu)化布置,排水溝長度增加,排水管長度相應減少,使得場內排水能力提高,利于水土保持表土剝離萬m31.011.010土地整治hm21.101.100覆土m355005400-1002附屬工程區(qū)排水溝m581580-1同主體工程區(qū)土地整治hm20.920.920覆土m34600460003臨時堆土區(qū)土地整治hm20.740.740本項目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較水保方案有所變化,在進行水土保持方案編制時本項目場地平整、基坑開挖等已基本完成,故本項目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總體基本保持不變,在施工過程中,部分區(qū)域根據現(xiàn)場實際施工情況進行優(yōu)化調整有所變化,主要是:根據現(xiàn)場情況蓋板排水溝工程量增加,相應排水管工程量會減少,使得場內排水能力提高,利于水土保持。3.5.2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完成情況各防治分區(qū)水保植物措施布設內容及位置情況根據查閱的工程施工過程資料、監(jiān)測相關資料及結合現(xiàn)場情況,主體工程區(qū)和附屬工程區(qū)綠化景觀采用了喬、灌、草、草坪有機結合的多層次綠化方式。栽植的喬木有香樟、皂莢樹、桂花、樂昌含笑、樸數、紫玉蘭、紅楓、黃葛樹等,穴狀整地規(guī)格為0.50m×0.50m,栽植密度為2500株/hm2,栽植的灌木有臘梅、蘇鐵等,穴狀整地規(guī)格為0.40m×0.40m,栽植前對喬木及灌木等苗木進行了修根、浸水、蘸泥漿等處理。同時在空地及林下撒播馬尼拉和三葉草等草種,撒播前種子進行了浸泡,利于生長,撒播前進行場地平整,清除碎石雜物,近地面覆土,撒播密度為50kg/hm2,主體工程區(qū)植物綠化面積為14550m2,附屬工程區(qū)植物綠化面積5600m2。工程實際完成的植物措施的內容和布設位置與水保方案設計的對照情況見下表。表3.5-4實際完成的植物措施布設位置及內容與水保方案設計對照表序號防治分區(qū)措施項目措施布設的位置變化原因水保方案設計實際布設水保方案設計實際布設1主體工程區(qū)植物綠化植物綠化小區(qū)內部的人行和車行道路兩旁緊挨的住宅綠化地小區(qū)內部的人行和車行道路兩旁緊挨的住宅綠化地2附屬工程區(qū)植物綠化植物綠化小區(qū)內部的人行和車行道路兩旁緊挨的住宅綠化地小區(qū)內部的人行和車行道路兩旁緊挨的住宅綠化地3臨時堆土區(qū)撒播草籽撒播草籽臨時堆土場表面及坡頂臨時堆土場表面及坡頂通過上表可以看出,工程實際完成的水保植物措施布設的內容及位置與水保方案設計的一致,符合相關規(guī)范。各防治分區(qū)水保植物措施實施進度情況方案設計的工程于2013年10月開工建設,2015年4月完成施工,2015年10月完成項目區(qū)所有規(guī)劃道路硬化及景觀綠化。實際的工期為2013年10月開工建設,2017年12月完成了項目區(qū)所有規(guī)劃道路硬化及景觀綠化。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在施工期間完成,總體進度滿足主體工程和水土保持要求。具體的施工進度如下:(1)主體工程區(qū):該區(qū)域于2017年1月~2月對該地區(qū)實施了覆土,2017年3月~10月進行了栽植喬木、灌木、撒播草籽等園林綠化措施。(2)附屬工程區(qū):該區(qū)域于2017年1月~2月對該地區(qū)實施了覆土,2017年3月~10月進行了栽植喬木、灌木、撒播草籽等園林綠化措施。(3)臨時堆土區(qū):該區(qū)域于2015年1月~3月進行了撒播草籽。表3.5-5實際完成的植物措施實施進度與水保方案設計對照表序號防治分區(qū)措施內容實際施工進度備注1主體工程區(qū)植物綠化2017年3月~10月2附屬工程區(qū)植物綠化2017年3月~10月3臨時堆土區(qū)撒播草籽2015年1月~3月各防治分區(qū)水保植物措施完成工程量情況本項目水土保持植物措施根據方案報告書實施,各防治分區(qū)實施情況與設計情況基本保持一致,工程開工后,建設單位對施工過程進行了有效控制,故在后期實施過程中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工程量總體上基本未發(fā)生變化。實際完成的植物措施工程量與水保方案設計對照情況見下表。表3.5-6實際完成的植物措施工程量與水保方案設計對照表序號防治分區(qū)措施內容單位水保方案設計工程量實際完成工程量增減變化(+/—)變化原因1主體工程區(qū)植物綠化m2145501455002附屬工程區(qū)植物綠化m25600560003臨時堆土區(qū)撒播草籽m27400740003.5.3水土保持臨時防護工程完成情況各防治分區(qū)水保臨時措施布設位置及內容完成情況根據查閱的工程施工過程資料、監(jiān)理、監(jiān)測相關資料,已實施的水土保持臨時措施主要有:主體工程區(qū)修建了臨時排水溝;附屬工程區(qū)修建了臨時排水溝;臨時堆土區(qū)的坡腳實施了土袋擋墻、坡面采取了無紡布遮蓋和臨時撒播草籽措施,堆放場地四周修建了土質排水溝,并在溝底及溝壁鋪彩條布進行防止水土流失。工程實際完成的臨時措施的內容和布設位置與水保方案設計的對照情況見下表。表3.5-7實際完成的臨時措施布設位置及內容與水保方案設計對照表序號防治分區(qū)措施項目措施布設的位置變化原因水保方案設計實際布設水保方案設計實際布設1主體工程區(qū)臨時排水溝臨時排水溝主要建筑物單元四周和道路兩側主要建筑物單元四周和道路兩側2附屬工程區(qū)臨時排水溝臨時排水溝主要建筑物單元四周和道路兩側主要建筑物單元四周和道路兩側3臨時堆土區(qū)防雨布遮蓋無紡布遮蓋堆土堆放表面堆土堆放表面防雨布遮蓋不利于撒播草籽措施的實施土袋攔擋土袋攔擋堆土場坡腳堆土場坡腳土質排水溝土質排水溝堆土場四周堆土場四周彩條布鋪地彩條布鋪地土質排水溝溝底及溝壁土質排水溝溝底及溝壁通過上表可以看出,工程實際完成的臨時措施布設的內容及位置與水保方案設計的基本一致,能夠有效地減少水土流失,起到了較好的水土保持作用。各防治分區(qū)水保臨時措施實施進度情況方案設計的工程于2013年10月開工建設,2015年4月完成施工,2015年10月完成項目區(qū)所有規(guī)劃道路硬化及景觀綠化。實際的工期為2013年10月開工建設,2017年12月完成了項目區(qū)所有規(guī)劃道路硬化及景觀綠化。通過查閱的工程施工過程資料、影像資料、監(jiān)理、監(jiān)測相關資料,上述水土保持臨時措施于施工期間建成,施工完成后拆除,總體進度基本滿足主體工程和水土保持要求。具體的實施進度如下:(1)主體工程區(qū):該區(qū)域于2013年11月修建了臨時排水溝。(2)附屬工程區(qū):該區(qū)域于2013年12月修建了臨時排水溝。(3)臨時堆土區(qū):該區(qū)域于2014年1月在堆土場坡腳設置了土袋擋墻并在表面布設了無紡布進行遮蓋,于2014年2月在堆土場四周修建了排水溝,并同期在溝底及溝壁鋪設了彩條布。水土保持臨時措施基本與主體工程同步實施,各防治分區(qū)實施進度見下表。表3.5-8實際完成的臨時措施實施進度與水保方案設計對照表序號防治分區(qū)措施內容實際施工進度方案設計施工進度變化原因1主體工程區(qū)臨時排水溝2013年11月2013年11月2附屬工程區(qū)臨時排水溝2013年12月2013年12月3臨時堆土區(qū)無紡布遮蓋2014年1月2014年1月土袋攔擋2014年1月2014年1月土質排水溝2014年2月2014年2月彩條布鋪地2014年1月2014年1月各防治分區(qū)水保臨時措施完成工程量情況根據查閱的工程施工過程資料、監(jiān)理、監(jiān)測相關資料,已實施的水土保持臨時措施主要有臨時排水溝、土袋擋護等。(1)主體工程區(qū):施工期間沿排水坡方向開挖臨時排水溝以減少降水的沖刷和保障建構物的安全,臨時排水溝為矩形斷面磚砌,斷面尺寸為0.40m×0.40m,共設置臨時排水溝長度為567m。(2)附屬工程區(qū)::施工期間沿排水坡方向開挖臨時排水溝以減少降水的沖刷和保障建構物的安全,臨時排水溝為矩形斷面磚砌,斷面尺寸為0.40m×0.40m,共設置臨時排水溝長度為565m。(3)臨時堆土區(qū):在表土臨時堆放區(qū)設置了土袋臨時擋護,實施工程量約380m3,同時在堆土場四周修建土質排水溝380m,并在排水溝溝底及溝壁鋪設彩條布,共計510m2,同時為避免雨水沖刷,堆土表面進行無紡布遮蓋,無紡布共計9004m2。項目實際完成的臨時措施的工程量與方案設計的對照情況見下表。表3.5-9實際完成的臨時措施工程量與水保方案設計對照表序號防治分區(qū)措施內容單位水保方案設計工程量實際完成工程量增減變化(+/—)變化原因1主體工程區(qū)臨時排水溝m500567+67根據現(xiàn)場實際情況,對水保臨時措施進行了優(yōu)化調整,導致工程量增加,減少了因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利于水土保持2附屬工程區(qū)臨時排水溝m510565+553臨時堆土區(qū)無紡布遮蓋m288809004+124土袋攔擋m/m3305380+75土質排水溝m305380+75彩條布鋪地m2408510+102因方案報告書編制時本工程已開工,方案設計根據現(xiàn)場實際情況進行設計,故后續(xù)施工過程中臨時措施內容基本與方案設計保持一致,僅對臨時措施工程量進行了優(yōu)化調整,導致工程量有所增加,減少了因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利于水土保持,滿足水土流失防治的要求。3.6水土保持投資完成情況1、水土保持總投資變化情況批復的水土保持總投資為346.34萬元,其中主體工程設計中計列水土保持措施投資304.02萬元,新增水土保持投資為42.32萬元。水土保持新增投資中,工程措施投資0.00萬元,植物措施投資0.00萬元,施工臨時工程投資5.04萬元,獨立費用25.95萬元,基本預備費0.93萬元,水土保持補償費10.40萬元。工程建設過程中實際水土保持總投資384.27萬元,主體工程設計的水土保持措施投資341.50萬元,新增水土保持投資42.77萬元。水土保持新增投資中,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都為0.00萬元,施工臨時措施投資6.27萬元,獨立費用26.1萬元,基本預備費0萬元,水土保持補償費10.40萬元。實際的水土保持總投資較方案設計增加了37.93萬元,增加10.95%,其中主體已有水保措施投資增加37.48萬元,水土保持新增措施及費用增加0.45萬元。工程實際完成的水土保持投資與批復的方案設計的投資對照情況見下表。表3.6-1實際完成的水土保持投資與方案設計的投資情況對照表序號工程或費用名稱方案設計投資(萬元)實際完成投資(萬元)增減變化(+/-)增減百分比(+/-%)備注一第一部分工程措施60.9787.3426.3743.251主體工程區(qū)25.1143.2118.172.082附屬工程區(qū)35.1243.548.4223.973臨時堆土區(qū)0.740.59-0.15-20.27二第二部分植物措施227.4238.2210.824.761主體工程區(qū)145.5152.787.285.002附屬工程區(qū)5603臨時堆土區(qū)25.926.640.742.86三第三部分臨時措施20.6922.211.527.351主體工程區(qū)0.350.400.0514.292附屬工程區(qū)0.360.390.038.333臨時堆土區(qū)19.9821.411.437.16四第四部分獨立費用25.9581建設管理費0.100.1000.002水土保持工程監(jiān)理費4.00-4-100.00與主體工程一并監(jiān)理3科研勘測設計費16.016.000.004水土保持監(jiān)測費5.854-1.85-31.625水土保持設施驗收報告編制費066五一~四部分合計335.01373.8738.8611.60六第五部分預備費0.930-0.93-100.00基本預備費0.930-0.93-100.00七第六部分水土保持設施補償費10.4010.4000.00水土保持設施補償費10.4010.4000.00八第七部分水土保持總投資346.34384.2737.9310.951主體已有投資304.02341.5037.4812.332水土保持方案新增投資42.3242.770.451.062、水土保持工程各部分實際投資具體情況(1)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投資變化批復的方案設計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投資為60.97萬元,工程完成后實際水土保持投資為87.34萬元,較方案設計的投資增加了26.37萬元。投資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工程在實施覆土措施時,其人工、機械單價較方案設計時較高;方案設計時沒有考慮表土剝離所投資的費用,但實際施工時表土剝離產生了投資費用;故導致了工程措施投資的增加。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實際投資與方案設計投資對照情況如下。表3.6-2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投資變化表防治分區(qū)措施項目及名稱單位工程量投資(萬元)增減變化(+/—)備注方案設計實際完成方案設計實際完成主體工程區(qū)排水溝m35736117.8518.05+0.20表土剝離萬m31.011.0108.08+8.08方案設計沒有考慮其投資土地整治hm00.88-0.22覆土m3550054006.1616.20+10.04附屬工程區(qū)排水溝m58158029.0529.00-0.05土地整治hm20.920.920.920.74-0.18覆土m3460046005.1513.80+8.65臨時堆土區(qū)土地整治hm20.740.740.740.59-0.15合計60.9787.34+26.37(2)水土保持植物措施投資變化批復的方案設計水土保持植物措施投資為227.4萬元,工程實際水土保持投資238.22萬元,較方案設計的投資增加了10.82萬元。投資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措施實施時其材料、人工單價較方案設計時較高,故導致植物措施投資增加。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實際投資與方案設計投資對照情況如下。表3.6-3水土保持植物措施投資變化表防治分區(qū)措施項目及名稱單位工程量投資(萬元)增減變化(+/—)備注方案設計實際完成方案設計實際完成主體工程區(qū)種植喬灌木m21455014550145.5152.78+7.28附屬工程區(qū)種植行道樹m2560056005658.8+2.8臨時堆土區(qū)撒播草籽m27400740025.926.64+0.74方案編制時措施已完成合計227.4238.22+10.82(3)水土保持臨時措施投資變化批復的方案設計水土保持臨時措施投資20.69萬元,工程實際水土保持臨時措施投資22.21萬元,較方案設計的投資增加了1.52萬元。投資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臨時措施在實際的施工時增加了措施的工程量,導致了臨時措施投資增加。水土保持臨時措施實際投資與方案設計投資對照情況如下。表3.6-4水土保持臨時措施投資變化表防治分區(qū)措施項目及名稱單位工程量投資(萬元)增減變化(+/—)備注方案設計實際完成方案設計實際完成主體工程區(qū)臨時排水溝m5005670.350.40+0.05主體已有水保措施附屬工程區(qū)臨時排水溝m5105650.360.39+0.03臨時堆土區(qū)無紡布遮蓋m28880900414.9415.14+0.20土袋攔擋m33053804.545.66+1.12方案新增措施土袋拆除m33053800.270.34+0.07土質排水溝m354.9060.80.040.04+0.00彩條布鋪底m24085100.190.23+0.04合計20.6922.21+1.52(4)水土保持獨立費用投資變化批復的方案設計水土保持獨立費用投資25.95萬元,工程實際水土保持獨立費用投資26.10萬元,較方案設計的投資增加了0.15萬元。投資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方案設計時沒有考慮水土保持設施驗收報告編制費,導致了獨立費用投資增加。水土保持獨立費用實際投資與方案設計投資對照情況如下。表3.6-5水土保持獨立費用投資變化表序號費用名稱方案設計投資(萬元)實際投資(萬元)增減變化(+/—)備注1建設管理費0.100.1002水土保持工程監(jiān)理費4.00-4并入主體監(jiān)理一起監(jiān)理3科研勘測設計費16.016.004水土保持監(jiān)測費5.854-1.855水土保持設施驗收報告編制費066方案設計時沒有考慮合計25.9526.100.15(5)水土保持補償費投資變化建設單位按照方案設計的水土保持補償費足額繳納了水土保持補償費。3、水土保持投資變化原因分析工程實際完成水土保持總投資384.27萬元,較方案設計增加了37.93萬元,其中主體已有水保措施投資增加37.48萬元,水土保持新增措施及費用增加0.45萬元。水土保持投資增加的主要原因有:①因方案于2015年編制完成,而工程2017年才完工,一些措施的材料、人工等單價略有上漲,單項措施單價增加,故導致總投資有所增加。②工程在實際施工過程中,一些措施的工程量較方案設計有所增加,導致了總投資的增加。③方案設計時沒有考慮表土剝離的投資以及水土保持設施驗收費用,實際建設過程中,這些都進行了費用投資,導致了總投資的增加。
4水土保持工程質量4.1質量管理體系4.1.1機構設置工程實行“項目法人+項目管理公司+監(jiān)理”的工程質量管理方式。按照工程建設管理指導思想和職責的要求,四川永隆實業(yè)有限公司負責工程建設過程中具體的工程控制和內外協(xié)調工作。設計單位在現(xiàn)場設立了設代組,實施雙重領導,負責解決工程建設過程中有關設計方面的問題,監(jiān)理單位常駐工地實施全過程的跟蹤監(jiān)理,具體負責工程質量、進度、投資等方面的工作,質量監(jiān)督單位常駐工地實施全過程的質量檢驗。4.1.2建設單位質量管理體系建設單位堅持工程建設高起點、高標準和嚴要求的管理目標,建立了水土保持工程質量管理體系并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完善。建設單位制定的水土保持工程管理制度較為完善,為工程建設的質量控制和監(jiān)督在組織制度上提供了有力保障。為加強質量管理工作,建設單位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以制度來規(guī)范施工質量管理,遵循企業(yè)相關的各項規(guī)章管理制度,從而使建設單位各部門、監(jiān)理單位、施工單位在施工質量管理過程中有據可依。建設單位為水土保持工程質量管理的具體執(zhí)行部門,各專業(yè)工程師對所分管的工程質量負責。在水土保持設施建設過程中,建設單位始終把工程質量放在首要位置,實行全過程的質量檢查和監(jiān)督,并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嚴格實行項目法人制、招投標制、建設管理制和合同管理制。根據工程建設特點,要求水土保持工程施工單位必須做到“三自檢、三落實、三不放過”,嚴格按照設計施工;要求監(jiān)理單位必須始終以工程質量為核心,建立質量管理體系,實行全方位、全過程的監(jiān)理。4.1.3監(jiān)理單位質量管理體系監(jiān)理單位本著“精心組織、嚴格監(jiān)理、熱情服務、規(guī)范操作”的原則,水土保持監(jiān)理工作從主體工程中具有水保功能的措施和專項水土保持措施兩方面開展,切實履行“三控制、兩管理、一協(xié)調”的職責,使水土保持工程質量達到相關規(guī)范、設計及合同要求。監(jiān)理單位在建設單位的領導下,采取“垂直管理、部門展開、統(tǒng)一策劃、雙向監(jiān)督”直線職能式管理模式,采取“主動控制為主、被動控制為輔”和“一崗雙責”的工作方式,注重事前控制、強化事中控制、堅持事后控制,使施工全過程水土流失始終處于受控狀態(tài)。具體工作如下:(1)事前控制①督促施工承包單位建立環(huán)保水保管理體系,配備環(huán)保水保管理人員。②識別水土流失影響因子,對可能產生重大水土流失的施工項目,督促承包單位施工編制預案措施。③審查施工方案中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對水土保持防治措施不具體、缺少可操作性的,令其完備。④督促施工承包單位對施工人員進行水土保持的宣傳與培訓,以規(guī)范施工人員的作業(yè)行為和提高水保意識。(2)事中控制①按照監(jiān)理審批的水土保持措施,檢查施工承包單位水土保持措施的落實情況,對存在的問題督促其及時整改。②利用水保監(jiān)測資料,及時掌握施工水土流失動態(tài)以及變化趨勢,對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影響的項目作出預警,及時督促承包單位采取補救措施。③監(jiān)督檢查水土保持工程實施狀況,嚴格控制施工質量、進度及資金使用效果。(3)事后控制①水土流失事故處理。控制事態(tài)發(fā)展,及時通報相關單位,參與事故處理,并督促施工承包單位提交事故分析與處理報告。②及時處理公眾投訴。當出現(xiàn)投訴時,快速處理投訴,及時解決因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問題,防止問題進一步擴大。③參與或組織工程驗收。督促施工承包單位提交工程水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公司之間無息借款合同模板
- 2025品牌策劃合同
- 2025商鋪買賣定金合同的范本
- 2025工廠物業(yè)管理的合同
- 科技創(chuàng)業(yè)挑戰(zhàn)與機遇并存
- 職場新人的季節(jié)性胃腸保健指南
- 科學與工程教育的融合與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
- 種植技術的新時代農業(yè)科技園區(qū)的建設路徑
- 跨文化背景下的學生德育評價策略
- 二零二五年度床上三件套抗菌技術研發(fā)合同2篇
- 湖北省黃石市陽新縣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數學期末考試題 含答案
- 硝化棉是天然纖維素硝化棉制造行業(yè)分析報告
- 央視網2025亞冬會營銷方案
- 《00541語言學概論》自考復習題庫(含答案)
- 《無砟軌道施工與組織》 課件 第十講雙塊式無砟軌道施工工藝
- 江蘇省南京市、鹽城市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期末調研測試+英語+ 含答案
- 2024新版《藥品管理法》培訓課件
- 《阻燃材料與技術》課件 第7講 阻燃橡膠材料
- 爆炸物運輸安全保障方案
- 借名買車的協(xié)議書范文范本
- 江蘇省南京市2025屆高三學業(yè)水平調研考試數學試卷(解析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