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學練習題及答案大全_第1頁
植物學練習題及答案大全_第2頁
植物學練習題及答案大全_第3頁
植物學練習題及答案大全_第4頁
植物學練習題及答案大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植物細胞一、名詞解釋1.原生質和原生質體;2.傳遞細胞;3.后含物;4.紋孔。二、判斷與改錯(對的填:“√“,錯的填“×”)組成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大體單位是組織。()生物膜的特性之一是具有選擇透性。()電鏡下質膜呈三層結構()虎克第一次觀察細胞時,因顯微鏡放大倍數(shù)太低,未能發(fā)現(xiàn)細胞核。()有絲割裂間期的細胞核可分為核膜、核仁和核質三部份。()線粒體是細胞內主要的供能細胞器。()原生質的各類化學成份中,蛋白質所占比例最大。()質體是植物特有的細胞器,一切植物都具質體。()所有植物細胞的細胞壁都具有胞間層、初生壁和次生壁三部份。()質體是一類與碳水化合物合成及貯藏有關的細胞器。()查驗植物細胞貯藏的油類和脂肪時,通常利用化學試劑是蘇丹Ⅲ。()胞質運動是胞基質沿一個方向作循環(huán)流動。()只有多細胞生物才有細胞分化現(xiàn)象。()有絲割裂進程中,每一紡錘絲都與染色體的著絲粒相連。()細胞有絲割裂后期無核膜。()有絲割裂中DNA復制在G1期進行。()細胞割裂可分為核割裂,胞質割裂和減數(shù)割裂三種。()細胞割裂時,染色體數(shù)量減半發(fā)生在割裂后期。()減數(shù)割裂的結果老是使子細胞染色質只有母細胞的一半。()借助光學顯微鏡,可詳細觀察生活細胞有絲割裂的全進程。()紡錘絲由微絲組成。()活的植物體并非每一個細胞都是有生命的。()細胞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是原生質體。()植物細胞內的質體包括葉綠體、有色體和核糖體。()核糖體是合成糖的細胞器。()細胞內的汁液稱為細胞液。()植物細胞核的結構,是由核膜、核仁和核質三部份組成的()次生壁是細胞生長增大體積時所形成的壁層。()一個成熟細胞,其細胞壁的結構大體分為胞間隙、初生壁和次生壁三層。()糊粉粒是細胞內貯存蛋白質的一種顆粒。()三單項選擇1.光鏡下可看到的細胞器是()。A.微絲B.核糖體C.葉綠體D.內質網(wǎng)2.光學顯微鏡下呈現(xiàn)出的細胞結構稱()。A.顯微結構B.亞顯微結構C.超顯微結構D.亞細胞結構3.下列細胞結構中,具雙層膜結構的是()。A.液泡B.線粒體C.溶酶體D.內質網(wǎng)4.植物細胞初生壁的主要成份是()。A.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果膠B.木質、纖維素和半纖維素C.果膠D.角質和纖維素5.鑒定植物細胞中的后含物,通常()。A.用碘液鑒定蛋白質和脂肪B.用蘇丹Ⅲ鑒定蛋白質和脂肪C.用碘液鑒定蛋白質和淀粉D.用蘇丹Ⅲ鑒定脂肪和淀粉6.糊粉粒貯藏的養(yǎng)分是()。A.淀粉B.脂肪C.蛋白質D.核酸7.細胞進行呼吸作用的場所是()。A.線粒體B.脂肪C.蛋白質D.核酸8.與細胞分泌功能有關的細胞器是()。A.線粒體B.葉綠體C.溶酶體D.高爾基體9.細胞周期的正確順序是()。A.G1期→M期→G2期→S期B.G1期→G2期→S期→M期C.G1期→S期→G2期→M期D.G1期→S期→M期→G2期10.有絲割裂進程中,細胞內DNA含量在()加倍。A.間期B.前期C.中期D.后期11.有絲割裂間期,細胞核內可被染成深色的部份稱為()。A.染色體B.染色單體C.子染色體D.染色質12.在減數(shù)割裂進程中,由于(),因此染色體數(shù)量減少一半。A.細胞割裂兩次,DNA未復制B.細胞割裂一次,DNA復制一次C.細胞割裂兩次,DNA復制兩次D.細胞割裂一次,DNA復制一次13.減數(shù)割裂中,四聯(lián)體形成于前期I的()。A.細線期B.偶線期C.粗線期D.雙線期E.終線期14.染色質的主要成份是()。A.DNA和蛋白質B.DNA和RNAC.DNA和核糖體D.DNA和磷脂15.染色體形成于有絲割裂的結構特征是()。A.前期B.中期C.末期D.間期16.植物細胞內重要遺傳物質是()。A.蛋白質B.核酸C.脂類D.糖類17.洋蔥根尖分生區(qū)細胞的割裂方式為()。A.無絲割裂B.有絲割裂C.減數(shù)割裂D.細胞的自由形成四、問答題簡述植物細胞的大體結構。植物細胞習題答案一、 名詞解釋1.原生質和原生質體組成細胞的生活物質稱為原生質。原生質是細胞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原生質體是生活細胞內部具有生命物質的總稱,也即原生質體由原生質所組成。原生質體一般由細胞膜、細胞和細胞核三部份組成。原生質體是細胞各類代謝活動進行的主要場所。原生質體一詞有時指去了壁的植物細胞。2.傳遞細胞傳遞細胞是一些特化的薄壁細胞,具有胞壁向內生長的特性,行使物質短途運輸?shù)纳砉δ堋?.后含物在細胞中產(chǎn)生的貯藏物質、代謝中間產(chǎn)物和廢物等,統(tǒng)稱為后含物。4.紋孔細胞形成次生壁時,在一些位置上不沉積壁物質,產(chǎn)生一些間隙。這種在次生壁層中未增厚的部份稱為紋孔。二、 判斷與改錯1. ×改錯:1、將“組織”改成“細胞”。2. √3. √4. ×改錯:“因顯微鏡放大倍數(shù)太低”改成“因所觀察的是無原生質體的木栓細胞”。5. √6. √7. ×改錯:將“蛋白質”改成“水”。8. ×改錯:將“一切植物”改成“除細胞,真菌和藍藻之外的一切植物”。9. ×改錯:本題可改成“植物細胞壁可分成三層:胞間層、初生壁和次生壁,但不是所有的細胞都具次生壁”。10.√11.√12.×改錯:題改成:“胞質運動是胞基質在細胞內作有規(guī)則的持續(xù)的流動,可朝一個方向作循環(huán)流動,也可有不同的流動方向”。13. √14. ×改錯:將“每一紡錘絲都”改成“染色體牽絲”。15. √16. ×改錯:將“G1”改成“S”。17. ×改錯:將“核割裂、胞質割裂”改成“無絲割裂、有絲割裂”?;驅⒈绢}改成“有絲割裂包括核割裂和胞質割裂兩個步驟”。18. ×改錯:將“細胞”改成“減數(shù)”,同時將“割裂后期”改成“后期1”。19. √20. ×改錯:刪出“生活”二字, 因所觀察的細胞須經(jīng)固定染色等處置。21. ×改錯:將“微絲”改成“微管”。22. √23. ×改錯:將原生質體改成原生質。24. ×改錯:將:“核糖體”改成“白色體”。25. ×改錯:將“將“合成糖”改成“蛋白質”。26. ×改錯:將“細胞內”改成“液泡”。27. √28. ×改錯:將“側生分生組織”改成“次生分生組織”。29. ×改錯:將“胞間隙”改成“胞間層”。30. √三、單項選擇1.C2.A3.B4.A5.C6.C7.A8.D9.C10.A11.D12.B13.B14.A15.A16.B17.B四、問答題簡述植物細胞的大體結構。答:植物細胞大體構造大體分為兩部份,即細胞壁和原生質體。細胞壁位于細胞的外面,是原生質體代謝的產(chǎn)物。是植物細胞所特有的。一個成熟的細胞,細胞壁由胞間層、初生壁和次生壁三層,在壁上由于加厚情況不同未加厚的部位形成紋孔結構,在壁上還有胞間連絲結構;原生質體是指細胞壁之內原生質的總稱,由外向內有細胞質膜細胞質和細胞核等部份。細胞質膜超微結構是由脂質和蛋白質組成的單位膜起選擇透性作用;細胞質又細分為均勻的胞基質和具有必然結構和執(zhí)行必然功能的多種細胞器(如質體、線粒體、內質網(wǎng)、高爾基體,溶酶體,液泡、微體,微管等組成);細胞核是控制中心,由核仁和核質等部份組成。植物組織一、名詞解釋1.分生組織;2.維管制二、判斷與改錯(對的填:“√“,錯的填“×”)皮孔是表皮上的通氣組織。()水生植物儲水組織很發(fā)達。()成熟的導管分子和篩管分子都是死細胞。()“棉花纖維”不屬于纖維。()篩域即篩管分子是無核、無液泡、管狀的生活細胞。()成熟即篩管分子是無核、無液泡、管狀的生活細胞。()分泌道和分泌腔均由細胞中層溶解而形成。()維管植物的主要組織可歸納為皮系統(tǒng)、維管系統(tǒng)和大體系統(tǒng)。()在個體發(fā)育中來源相同,形態(tài)結構相似執(zhí)行必然生理功能的組合,稱為組織。()分生組織按來源泉可分為原分生組織、初生分生組織和側生分生組織。()厚角組織細胞一般為細胞壁在角隅處增厚的死細胞。()三、單項選擇1.水生被子植物莖的結構特征是()。A.表皮形成根毛B.機械組織發(fā)達C.通氣組織發(fā)達D.木質部發(fā)達2.被子植物中,具有功能的死細胞是()。A.導管分子和篩管分子B.篩管分子和纖維C.導管分子和纖維D.纖維和伴胞3.裸子植物靠()輸導水分。A.導管和管胞B.管胞C.篩管D.篩胞4.篩管分子最明顯的特征是其()。A.側壁具篩域B.為具核的生活細胞C.端壁具篩板D.為有篩域、篩板而無核的生活細胞5.次生分生組織可由()直接轉變而成。A.原分生組織B.初生分生組織C.側生分生組織D.薄壁組織6.導管分子端壁上具有()。A.穿孔B.紋孔C.氣孔D.篩孔7.周皮上的通氣結構是()。A.氣孔B.皮孔C.空孔D.紋孔8.由分生組織向成熟組織過渡的組織是()。A.原分生組織B.初生分生組織C.次生分生組織D.薄壁組織9.水稻和小麥等禾本科植物撥節(jié)、抽穗時,莖迅速長高,是借助()的活動。A.頂端分生組織B.側生分組織C.次生分生組織D.居間分生組織梨果肉的石細胞屬于()。A.機械組織B.保護組織C.輸導組織D.大體組織四、問答題簡述分生組織細胞的特征。從輸導組織的結構和組成來分析,為何說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高級?一、名詞解釋1.分生組織種子植物中具割裂能力的細胞限制在植物體的某些部位,這些部位的細胞在植物體一生中持續(xù)地維持強烈的割裂能力,這種具持續(xù)割裂能力的的細胞群稱為分生組織。分生組織按照所處位置不同可分為頂端分生組織、側生分生組織和居間分生組織,按照來源不同可分為原分生組織、初生分生組織和次生分生組織。2.維管制由原形成層分化而來,是由木質部和韌皮部和韌皮部一路組成的束狀結構。二、 判斷與改錯1.×改錯:將“表皮”改成“周皮”。2.×改錯:將“水水生植物”改成“旱生的肉質植物”3.×改錯:將“篩管分子”改成:“管胞”或“石細胞”等。4.√5.√6.√7.×改錯:將“均由……”改成“旱生的肉質植物”。8.√9.√10.×改錯:將:“側生分生組織”改成“次生分生組織”。11.×改錯:將:“……死細胞”改成“活細胞”。三、單項選擇1.C2.C3.B4.D5.D6.A7.B8.B9.D10.A四、問答題1.分生組織的細胞,除有持續(xù)割裂能力為其主要特點外,一般排列緊密,細胞壁薄,細胞核相對較大,細胞質濃厚。通常缺少后含物,一般沒有液泡和質體的分化,或只有極小的前液泡和前質體存在。分生組織的上述細胞學特征也會出現(xiàn)一些轉變,如形成層細胞原生質體高度液泡化;木栓形成層細胞中可以出現(xiàn)少量葉綠體;某些裸子植物中,其頂端分生組織的局部細胞可能出現(xiàn)厚壁特征。2.植物的輸導組織,包括木質部和韌皮部二類。裸子植物木質部一般主要由管胞組成,管胞擔負了輸導支持雙重功能。被子植物的木質部中,導管分子專營輸導功能,木纖維專營支持功能,所以被子植物木質部份化程度更高。而且導管分子的管徑一般比管胞粗大,因此輸水效率更高,被子植物更能適應陸生環(huán)境。被子植物韌皮部含篩管分子和伴胞,篩管分子連接成縱行的長管。適于長、短距離運輸有機養(yǎng)分,篩管的運輸功能與伴胞的代謝密切相關。裸子植物的韌皮部無篩管、伴胞、而具篩胞,篩胞與篩管分子的主要區(qū)別在于,篩細胞的壁上只有篩域,原生質體中也無P-蛋白體,而且不象篩管那樣由許多篩管分子連成縱行的長管,而是由篩胞聚集成群。顯然,篩胞是一種比較原始的類型。所以裸子植物的輸導組織比被子植物的簡單、原始,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高級。種子和幼苗習題一、名詞解釋1.種子休眠2種子后熟作用二、判斷與改錯一粒玉米就是一粒種子。()種子的大體結構包括胚芽、胚軸、胚和子葉四個部份。()所有的種子都是由種皮、胚和胚乳這三部份組成。()蠶豆是雙子葉植物有胚乳種子。()胚是由胚芽、胚根和胚軸三部份組成。()雙子葉植物的種子都沒有胚乳,單子葉植物的種子都有胚乳。()無胚乳種子的養(yǎng)料貯存在子葉中。()面粉主如果由小麥種子的子葉加工而成的。()休眠種子內的代謝活動完全停止。()種子萌生時,所謂“出芽”就是指種子露出胚芽。()種子貯藏時,其含水量越低,代謝活動越弱,越利于貯藏。()種子萌生所不可缺少的外界條件是水分、濕度和氧氣。()子葉留土的幼苗是由于上胚軸伸永生長的結果。()多數(shù)裸子植物的種子內具有兩枚以上的子葉。()花生種子是由種皮、胚和胚乳三部份組成。()食用的綠豆芽主如果由種子的胚根發(fā)育而來的。()種子休眠的原因有種皮過薄、后熟作用及存在抑制萌生的物質造成的。()三、單選1.()在植物學上稱為種子。A玉米籽粒B高粱籽粒C向日葵籽粒D花生仁2.雙子葉植物種子的胚包括()。A胚根、胚芽、子葉、胚乳B胚根、胚軸、子葉、胚乳C胚根、胚芽、胚軸D胚根、胚軸、胚芽、子葉3.種子中最主要的部份是()。A胚B胚乳C種皮D子葉4.所有植物的種子均具有()A相同的子葉數(shù)B胚乳C胚D外胚乳5.成熟蠶豆種子的種皮上一條黑色眉狀物是()。A種脊B種臍C種阜D種柄6.下列哪一種植物的種子屬于有胚乳種子()。A大豆B蠶豆C花生D蓖麻7.小麥的子葉又稱()。A外胚葉B盾片C胚芽鞘D糊粉層8.咱們吃綠豆芽,主要吃的是()。A根B芽C下胚軸D上胚軸9.小麥幼苗的第一片真葉是()。A子葉B外胚葉C胚芽鞘D由頂端分生組織產(chǎn)生10.因后熟作用而休眠的種子,用()處置可打破休眠。A水沖洗B赤霉素C機械方式D濃硫酸11.貯藏種子的最適條件是()。A低溫B干燥C低溫和干燥D低溫和避光12.用濃硫酸處置莧屬植物種子可打破休眠,是因為該種子休眠的原因是()。A種子內的胚尚未成熟B種子的后熟作用C存在抑制性物質D種皮過于堅硬13.瓜類種子不可能在果實內萌生,是因為種子()。A受抑制性物質影響B(tài)缺乏氧氣C具后熟作用D胚尚未成熟14.()萌生的必要條件之一是光。A煙草B莧菜C莧菜和菟絲子D煙草和杜鵑15.小麥種子萌生時,對胚乳內貯藏的物質加以分解和轉運的結構是()。A糊粉層B盾片C上皮細胞D外胚葉16.子葉出土幼苗,是由于()的結果。A胚芽伸長B胚根伸長C下胚軸伸長D上胚軸伸長17.無胚乳種子在形成進程中,胚乳為()所吸收。A胚B胚芽C子葉D外胚乳18.種子內貯藏營養(yǎng)的結構是()。A胚B胚乳C子葉D胚乳或子葉19.蓖麻種子屬于()類型。A單子葉有胚乳種子B雙子葉有胚乳種子C雙子葉無胚乳種子D單子葉無胚乳種子四、問答題簡述種子的萌生條件。簡述種子的休眠原因及打破休眠的方式。種子和幼苗習題答案一、名詞解釋1.種子休眠:種子成熟后,有些種子即便知足適宜的環(huán)境條件,也不能及時萌生,必需通過一段時間后才能萌生,種子這一特性稱種子休眠。2.種子后熟現(xiàn)象:有些種子在離開母體時,胚尚未發(fā)育完全或胚在生理上尚未成熟,需通過一段時間,才能發(fā)育完全,此種現(xiàn)象叫種子后熟現(xiàn)象。二、判斷與改錯ד一粒種子”改成“一個穎果”或“一個果實”?!粮某伞胺N子的大體結構一般包括種皮、胚和胚乳”。ד種子”改成“有胚乳種子”。“”ד有”改成“無”?!粮某伞芭呤怯膳哐俊⑴吒?、胚軸和子葉四部份組成”?!粮某伞半p子葉植物和單子葉植物均具有胚乳種子和無胚乳種子兩種類型”?!獭痢白尤~”改成“胚乳”?!痢巴耆V埂备某伞拔⑷酢?。ד胚芽”改成“胚根、胚芽鞘或胚根鞘”?!粮某伞耙话惴N子貯藏時,對含水量有一個安全系數(shù),高于或低于安全系婁都無益于貯藏?!薄翆ⅰ八?、溫度和氧氣”改成“充沛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足夠的氧氣?!薄獭獭粱ㄉN子只有種皮和胚兩部份?!林魅绻煞N子的下胚軸發(fā)育來的。ד種皮過薄”應改成“種子皮過厚”。三、單選四、問答題具有生活辦的種子,在萌生時所需要的外部環(huán)境條件主要有三:(1)具有充沛的水分,只有吸足水分才能使生命活躍起來;(2)足夠的氧氣,以便使種子進行各類生理活動;(3)適當?shù)臏囟?,這是因為種子萌生時,其內部發(fā)生一系列由酶起催化作用的生化反映,而酶的催化作用需在必然溫度范圍內進行。種子休眠的原因主要有三:(1)由于種子過厚、堅硬,阻礙了種子對空氣和水分吸收,而抑制發(fā)芽,處于休眠狀態(tài)。對于這各種子采用各類方式去掉種皮,可以打破休眠,增進萌生;(2)由于種子有后熟作用,需通過一段時間后熟達到完熟;(3)種子自身產(chǎn)生某些有毒物質,抑制種子萌生,農業(yè)生產(chǎn)上常利用適當濃度的赤霉素等處置,可增進發(fā)芽。根習題一、名詞解釋定根和不定根凱氏帶通道細胞內起源根瘤與菌根二、判斷與改錯直根系多為深根系,須根系多為淺根系。()在作物的間作和套種中,往往將具須根系作物和具直根系的作物搭配。()從老根上長出的根也稱不定根。()不定根是由中柱鞘細胞恢復割裂產(chǎn)生的。()垂周割裂所形成的新細胞壁與器官表面垂直。()初生根、次生根在植物學上與農業(yè)上有不同的含義。()主根和側根屬初生根,不定根屬次生根。()根毛散布在根尖的伸長區(qū)和成熟區(qū)。()成熟區(qū)(根毛區(qū))的每部份都具有很強的吸收力。()根尖在生長進程中其四個部份逐漸生長。()在初生根的橫切面上,初生木質部和初生韌皮部各三束,故為“六原型”。()根的中柱鞘細胞具有凱氏帶。()根的木質部發(fā)育方式為內始式,而韌皮部則為外始式。()通道細胞是薄壁細胞。()根毛與側根的來源是一致的。()側根為定根,起源于根毛區(qū)內中柱鞘的必然部位,即老是發(fā)生于原生木質部與原生韌皮部之間的地方。()側根的發(fā)生與根的頂端分生組織無關。()側根是由內皮層發(fā)生的。()根的初生木質部在次生木質部的內方。()根的木栓形成層最先起源于中柱鞘細胞。()木栓形成層只能來自中柱鞘。()水稻、小麥根無次生生長。()根瘤是根瘤菌在植物根內寄生所形成的復合體。()種子植物的根一旦產(chǎn)生了菌根,其原有的根毛會逐漸消失。()根瘤只見于豆科植物根部。()菌根是細菌與種子植物共生的根。()根的次生生長進程中,由木栓形成層活動產(chǎn)生次生維管組織。()三、單選扦插、壓條是利用枝條、葉、地下莖等能產(chǎn)生()的特性。A初生根B不定根C次生根D三生根玉米近地面的節(jié)上產(chǎn)生的根屬于()。A主根B側根C不定根D氣生根不活動中心位于根尖的()。A根冠B分生區(qū)C根D三生根利于植物形成較深根系的環(huán)境條件是()。A地下水位較高B通氣良好C土壤肥較差D光照弱根的吸收作用主要在()。A根冠B分生區(qū)C根毛區(qū)D伸長區(qū)伸長區(qū)細胞顯著延長,()。A細胞割裂逐漸停止B分化出環(huán)紋導管C分化出篩管DA、B和C根冠的外層細胞不斷死亡、脫落和解體,同時由于(),根冠取得補充。A根冠細胞進行有絲割裂B根冠細胞進行無絲割裂C分生區(qū)的細胞不斷進行有絲割裂D分生區(qū)的細胞不斷進行無絲割裂側根起源于()。A表皮B外皮層C內皮層D中柱鞘裸子植物根的中柱鞘細胞為()。A一層B二層C多層D缺如下列哪此部份與根的伸永生長有直接關系()。A根和生長點B生長點和伸長區(qū)C伸長區(qū)和根毛區(qū)D只有生長點中柱鞘細胞可產(chǎn)生()。A部份維管形成層和木栓形成層B不定芽和不定根C側根DA、B和C原表皮、大體分生組織和原形層屬于()。A居間分生組織B原分生組織C初生分生組織D伸長區(qū)根初生維管組織中,木質部與韌皮部的排列是()。A內外排列B散生C相間排列D無序排列植物根初生結構的中央部份是()。A后生木質部B髓C后生木質部或髓D后生韌皮部或髓根毛是()。A表皮毛B根表皮細胞割裂產(chǎn)生的突起C毛狀的不定根D表皮細胞外壁突起伸長的結果禾木科植物根的內皮層細胞在發(fā)育后期常面增厚只有()是薄的。A橫壁B徑向壁C內切向壁D外切向壁根毛區(qū)表皮細胞的主要作用是()。A吸收B保護C通氣D分泌具凱氏帶的內皮層細胞不帶狀增厚的部份是()。A左、右徑向壁B上橫壁C下橫壁D內外切向壁凱氏帶是()的帶狀增厚。A木質化和栓質化B木質化和角質化C栓質化和角質化D木質化和礦質化通道細胞位于()。A外皮層B內皮層C木質部D韌皮部細胞與根軸的橫切面平等的壁稱為()。A切向壁B徑向壁C橫向壁D弦向壁細胞割裂產(chǎn)生的子細胞的新壁與該細胞所在部位的半徑相平等,此細胞割裂也稱()。A平周割裂B徑向壁C橫向壁D弦向壁()使器官加厚。A平周割裂B橫向割裂C徑向割裂D垂周割裂側根起源于()。A皮層B內皮層C中柱鞘D表皮形成層通過徑向割裂()。A產(chǎn)生次生木質部B產(chǎn)生次生韌皮部C產(chǎn)生次生維管組織D使周徑擴大形成根部形成層產(chǎn)生之初為()。A條狀B環(huán)狀C波狀D圓環(huán)植物根和莖中,各類初生組織在次生生長產(chǎn)生的壓力之下蒙受破壞,但()例外。A初生木質部B初生韌皮部C表皮D皮層根的木栓形成層最初由()細胞恢復割裂而形成。A表皮B外皮層C內皮層D中柱鞘根部形成層產(chǎn)生進程中,首先開始于()。A初生韌皮部內方的薄壁細胞B初生木質部脊處的中柱鞘細胞C初生韌皮部外方的薄壁細胞D原生木質部細胞根瘤細菌與豆科植物根的關系是()。A共生B寄生C腐生D競爭根瘤呈紅色,因為根瘤細胞含有()。A鐵蛋白B鉬一鐵蛋白C豆血紅蛋白D花色素四、問答題簡述根的初生構造。試比較雙子葉植物根與單子葉植物根結構的異同。根習題答案一、名詞解釋1.凡有必然生長部位的根,稱為定根,包括主根和側根兩種。在主根和主根所產(chǎn)生的側根之外的部份,如莖、葉、老根或胚軸上生出的根,因其著生位置不固定,故稱不定根。2.凱氏帶:裸子植物和雙子葉植物根內皮層細胞的部份初生壁上,常有栓質化和木質化增厚成帶狀的壁結構,圍繞在細胞的徑向壁和橫向壁上,成一整圈,稱凱氏帶。凱氏帶在根內是一個對水分和溶質運輸有著重要作用的結構。凱氏帶是凱斯伯里于1865年發(fā)現(xiàn)的。3.通道細胞:單子葉植物內層細胞大多五面增厚,只有少數(shù)位于木質部脊處的內皮層細胞,維持初期發(fā)育階段的結構,即細胞具凱氏帶,但壁不增厚,這些細胞稱為通道細胞。通道細胞起著皮層與維管柱間物質交流的作用。4.內起源:發(fā)生于器官內部組織的方式稱為內起源或內生源。如側根起源于母根的中柱鞘。5.根瘤和菌根是種子植物與微生物間的共生關系現(xiàn)象。根瘤是豆科(或豆目)植物和其他一些植物(如榿木屬、木麻黃屬等)根部的瘤狀突起。它是由于土壤中根瘤細菌侵入根的皮層中,引發(fā)細胞割裂和生長而形成的。根瘤細菌具有固氮作用,與具根瘤植物有著共生關系。菌根是某些土壤中的真菌與種子植物根形成的共生結合體。由于菌絲侵入的情況不同分為外生菌根(菌絲散布于根細胞的間隙,并在根表面形成套狀結構)和內生菌根(菌絲侵入根細胞內)菌根和種子植物的共生關系是:真菌將所吸收的水分、無機鹽類和轉化的有機物質,供給種子植物,而種子植物把它所制造和儲藏的有機養(yǎng)料供給真菌。二、判斷與改錯√√√×改成“不定根是由莖、葉、老根或胚軸上生出的根。不定根的起源可以是外生源,也可以是內生源?!薄獭獭粮某伞爸参飳W上又把主根叫初生根,主根上生出的側根叫次生根?!薄羷h去“伸長區(qū)和”?!粮某伞俺墒靺^(qū)具根毛部份吸收力很強,失去根毛的成熟區(qū)部份主如果進行輸慢和支持的功能。”×將“逐漸長長”改成“維持必然長度”。×將“故為六原型”改成“有三個木質部脊,故為三原型”?!翆ⅰ爸兄省备某伞皟绕印??!粮某伞案谐跎举|部和初生韌皮部發(fā)育成熟的方式均為外始式”。√×改成“根毛是根表皮細胞向外的突起,側根是中柱鞘細胞割裂產(chǎn)生的。”×將“即老是發(fā)生于原生木質部與原生韌皮部之間的地方”改成“如在初生木質部為二原型的根上,側根發(fā)生在對著初生韌皮部或初生韌皮部與初生木質部之間,在三原型的根上,側根是正對著初生木質部發(fā)生的?!薄獭翆ⅰ皟绕印备某伞爸兄省薄獭獭粮某伞澳舅ㄐ纬蓪幼钕犬a(chǎn)生于中柱鞘部份,以后新木栓形成層逐漸內移,可深達次生韌皮部的外方?!薄獭翆ⅰ凹纳备某伞芭c植物共生”?!獭粮某伞案鲋饕娪诙箍浦参锏母?,榿木、楊梅、蘇鐵、羅漢松等非豆科植物的根上也具有根瘤”?!翆ⅰ凹毦备某伞罢婢薄!翆ⅰ按紊S管組織”改成“周皮”。三、單選1.B2.C3.B4.B四、問答題1.根的初生構造一般發(fā)生在根尖的成熟區(qū),自外向內由表皮、皮層和中柱(維管柱)三部份組成。表皮通常有一層細胞表面常形成大量的根毛;皮層由多層組成,又有外皮層、皮層和內皮層之分,表皮下的1-2層皮層細胞較小,排列緊密屬外皮層;皮層最內一層為內皮層。該層 細胞較為特殊,徑向與橫向壁上有栓質或木質的條狀加厚,稱此為凱氏帶細胞。在對著木質角的內皮層細胞通常不加厚,稱通道細胞;中柱位于根的中央,外面有一至幾層薄壁細胞包圍稱中柱鞘。里面有初生木質部和初生韌皮部彼此相間排列而成。初生木質部和初生韌皮部又別離由原生和后生兩部組成。其成熟方式均為外始式。不同植物種類其木質部數(shù)量不同,有二原型、三、四原型和多原型不等。2.單、雙子葉植物根的相同點:二者根尖均由根冠、分生區(qū)、伸長區(qū)、成熟區(qū)四部份組成;在成熟區(qū)部位均為初生構造,二者初生構造均由表皮、皮層和中柱三部份組成。單、雙子葉植物根的不同點:單子葉植物根只有初生構造,而雙子葉植物根在初生構造的基礎上能進行次生生長,產(chǎn)生次生構造。在初生構造部位其結構特點有的部位也有明顯不同,如內皮層細胞,單子葉植物壁常五面加厚,而雙子葉則四面加厚;單子葉植物初生木質束為多原型,而雙子葉植物為二原、三原或四原型;單子葉植物根中間有髓,而雙子葉植物根則無髓的結構;另外,由于雙子葉植物的次生生長由中柱鞘形成的形成層和木栓形成層,因此,當產(chǎn)生次生構造以后,根的表皮和皮層脫落,而單子葉根的表皮和皮層一直存在。莖習題一、名詞解釋1.芽鱗痕;2分蘗和蘗位;3.外始式和內始式;4.束中形成層;5.年輪和假年輪;6.樹皮;7.侵填體;8頂端優(yōu)勢。二、判斷與改錯1.產(chǎn)生簇生葉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莖節(jié)間縮短的緣故。()2.莖三叉分枝比假二叉分枝原始。()3.一株植物只有一個頂芽,但可有多個腋芽。()4.葉芽未來發(fā)育成葉,花芽未來發(fā)育成花。()5.腋芽原基進一步發(fā)育一樣會產(chǎn)生與頂芽相同的葉原基。()6.枝是植物莖中骨干之外的部份。()7.原套、原體的細胞數(shù)量不會因為其具強烈割裂而無窮增加。()8.側根與側枝的起源方式不同,前者為內起源,后者為外起源。()9.淀粉鞘是植物莖中普遍存在的結構。()10.根的初生木質部成熟方式為外始式,而在莖中則為內始式。()11.植物的表皮細胞是一層不含質體的死細胞組成。()12.莖中無凱氏帶。()13.維管束在初生木質部和初生韌皮部之間存在形成層的叫有限維管制,無形成層的叫無窮維管制。()14.雙韌維管制中,內韌皮部與初生木質部之間不存在形成層。()15.玉米莖的維管制主要由維管制鞘和次生木質部,次生韌皮部組成。()16.莖的環(huán)髓帶也叫中柱鞘。17.維管射線包括木射線和韌皮射線。()18.紡綞原始細胞經(jīng)平周割裂后可形成次生木質部和次生韌皮部。()19.的次生生長就是產(chǎn)生周皮和次生維管組織的進程。()20.觀察莖的初生結構和次生結構都是從節(jié)處取橫切面。()21.所謂樹皮就是指木栓組織。()22.樹皮中的外樹皮盡是死組織,內樹皮主如果活組織。()23.樹皮上死的外樹皮即周皮。()24.根與莖的木栓形成層最先起源于中柱鞘。()25.心材主如果次生木質部,但無輸導能力,邊林則相對地維持必然的寬度。()26.莖次生生長中,心材直徑逐漸加大,邊材則相對地維持必然的寬度。()27.早材又稱春材或心材,晚材又稱秋材或邊材。()28.過材屬次生木質部,心材屬初生木質部。()29.某次生木質部的切片,于顯微鏡下觀察之,所見的導管,管胞,木薄壁細胞,木纖維和維管射線,都是其縱切而面的形態(tài),據(jù)此咱們可以推斷這張切片所顯示的是莖的次生木質部切向切面的構造。()30.根莖的過渡區(qū)是指植物的胚軸部份。()31.判斷枝條的生長齡,可看芽鱗痕,而計算大樹的生長齡,則可看年輪數(shù)。()32.樹皮是由木栓層,木栓形成層和栓內層三種不同的組織組成。()三、單項選擇1.纏繞莖靠()向上升,如牽?;ǎ?卷須B.氣生根C.莖本身D.吸盤2.黃瓜靠()向上攀A.氣生根B.莖卷須C.葉柄D.鉤刺3.葉脫掉隊在枝條上留下的痕跡為()A.葉痕B.葉跡C.束痕D.葉隙4.蒲公英葉呈蓮座狀,是因為()A.無莖B.莖僅具一個節(jié)C.節(jié)間極短D.具地下莖5.松,楊的分枝方式歸為()A.單軸分枝B.合軸分枝C.假二叉分枝D.三叉分枝6.無效分蘗軸分枝A.屬高蘗位,不能生長B.屬低蘗位,不能抽穗結實C.屬高蘗位,不能抽穗結實D.屬低蘗位,不能生長7.咱們假設水稻的兩個分蘗,其蘗位三與蘗位四,那么這就意味著,不能生長A.蘗位三的分蘗,其蘗位較低,發(fā)生也較早B.蘗位三的分蘗,其蘗位較低,但發(fā)生也較晚C.蘗位四的分蘗,其蘗位較低,發(fā)生也較早D.蘗位四的分蘗,其蘗位較低,但發(fā)生也較晚8.葉柄下芽屬()A.鱗芽B.腋芽C.不定芽D.頂芽9.莖上的葉和芽的發(fā)生屬于()A.內起源B.外起源C.內始式D.外始式10.按照(),莖端由表皮原,皮層原和中柱原組成A.組織原學說B.原套-----原體學說C.細胞學說區(qū)學說D.不活動中心11.按照原套----原體學說,組成原套的細胞()A.只進行垂周割裂B.只進行切向割裂C只進行橫向割裂D.既進行垂周割裂又進行切向割裂12.莖表皮細胞的外壁常()A.木質化B.栓質化C.角質化D.礦質化13.雙子葉植物莖的初生結構特點主如果()A.具周皮B.具凱氏點C.具通道細胞D.維管制排成不持續(xù)的一輪14.南瓜的維管制為()A.外韌維管制B.雙韌維管制C.周韌維管制D.周木維管制15.水稻莖的維束屬于()A.外韌維管制和無窮維管制B.周木維管制C.外韌維管制和有限維管制D.雙韌維管制和無窮維管制16.有限外韌維管制是貫穿于()A.蕨類植物莖B.雙子葉植物莖C.裸子植物莖D.單子葉植物莖17.木質部中央有髓的中柱稱()A.原生中柱B.管狀中柱C.編織中柱D.網(wǎng)狀中柱18.在方形(如蠶豆)或多棱形(如芹菜)的莖中,棱角部份常散布有()A.厚角組織B.厚壁組織C.薄壁組織D.石細胞19.莖的維管制發(fā)育方式有()A.初生韌皮部為外始式,初生木質部為內始式B.初生韌皮部為內始式,初生木質部為外始式C.初生韌皮部與初生木質部均為外始式D.初生韌皮部初生木質部為均為內始式20.莖中初生射線是指()A.髓射線B.維管射線C.木射線D.韌皮纖維21.莖中次生射線是指()A.木射線B韌皮射線C髓射線D.維管射線22.觀察射線的寬度和高度應選擇木材的()。A.橫切面B.徑向切面C.切向切面D.外表面在木材()面上可以看身線的長度和高度。A.橫切B.徑向切C.切向切D.外表面24.植物的一個年輪包括()。A.心材與邊材B.早材與晚材C.硬材與軟材D.可利用材和非利用材25.在木徑向切面上,年輪呈現(xiàn)()。A.同心圓B.平行線C.波浪狀D.梯狀26.植物莖木質部中無輸導能力是()A.早材B.晚材C.邊材D.心材邊材不同于心材的地方為邊材()A.堅硬B.色澤深C.比重大D.具輸導能力有些樹種的木材,在一個生長輪(車輪)內,早材的導管腔比晚比晚材的導管管腔大得多,導管比較整齊地沿生長輪環(huán)狀排列,這種森材稱為()A.環(huán)孔材 B.散孔材C.半環(huán)孔材D.半散孔材29.氣孔下由木栓形成層向外產(chǎn)生的排列疏松的細胞稱為()A.侵填體B.胼胝體C.離層細胞D.補充組織30.樹皮剝去后,樹就會死亡,是因樹皮不僅包括周皮還有()A.栓內層B.木栓形成層C.韌皮部D.木質部31.莖的維管形成層可以細分為束中形成層與束間形成層,從它們在植物體中所處的位置和來源性質上看,二者()均為側生分生組織和次生分生組織均為側生分生組織,但束中形成層屬次生分生組織,束間形成層屬于初生分生組織并非側生分生組織,而是次一分生組織均為側生分生組織,束中形成層具有初生分生組織的性質,束間形成層卻是典型的次生分生組織32.雙子葉植物莖內的次生木質部由()割裂、生長和分化而成。A.束中形成層細胞B.束間形成層細胞C.紡錘狀原始細胞C.射線原始細胞33.在根莖過渡區(qū),后生木質部的位置(相對于原生木質部)()。A.由內方移向外方B.由外方移向內方C.不變C.由中央移向側面34.木本植物莖增粗時,細胞數(shù)量最顯增加部份是()。A.次生韌皮部B.維管形成層區(qū)C.次生木質部D.周皮35.產(chǎn)生根或莖的次生結構是靠()A.頂端分生組織B.側生分生組織C.居間分生組織D.額外形成層禾本科植物莖表皮細胞的細胞壁發(fā)生()A.角質化B.栓質化C.礦化 D.角化或栓化或礦化37.禾本科植物莖維管制中的維管制鞘為()。A.薄壁組織B.厚壁組織C.厚角組織D.大體組織38.禾本科植物莖中央為()。A.髓B.髓腔C.髓或髓腔D.木質部39.禾本科植物莖維管制中的氣隙(氣腔)是遭破壞了的()。A.原生韌皮部B.后生韌皮部 C.原生木質部D.束間形成層40.玉米、高粱等的莖增粗的原因除初生組織細胞長大外,還由于()活動的結果。A.形成層B.木栓形成層C.原生木質部D.束間形成層41.被子植物維管組織間的過渡區(qū)存在于()。A.莖、葉之間B.根、莖之間C.枝、葉之間D.芽、葉之間42.莖的初生木質部是屬于()。A.內起源B.根、莖之間C.外起源D.外始式四、問答題簡述芽與枝條的關系。簡述雙子葉植物莖的次生生長與次生構造。 莖習題參考答案名詞解釋1.芽鱗痕鱗芽開展時,外圍的芽鱗片掉隊在莖上留下的痕跡,稱為芽鱗痕。芽鱗痕的形態(tài)和數(shù)量因植物而異,是識別植物和進行植物分類的依據(jù)之一。2.分蘗和蘗位禾本科植物地面上或近地面的分蘗節(jié)(根狀莖節(jié))上產(chǎn)生腋芽以后腋芽形成具不定根分枝,這種方式的分枝稱為分蘗。分蘗上又可繼續(xù)形成份蘗,依次形成一級分蘗、二級分蘗,依此類推,分蘗有高蘗位和低蘗位之分。所謂蘗位,就是分蘗生在幾節(jié)上,這個節(jié)位即蘗位。蘗位越低,分蘗發(fā)生越早,生長期較長,抽穗結實的可能性就越大。3.外始式和內始式某結組成熟的進程是向心順序,既從外方向內方逐漸發(fā)育成熟,這種方式稱為外始式,如根的初生木質部和根、莖的初生韌皮部的發(fā)育順序是外始式。反之,成熟進程是離心順序,即由內方向外方逐漸發(fā)育成熟,這種方式是外始式,如莖的初生木質部的發(fā)育順序是外始式。4.束中形成層:在莖的維管制中,初生韌皮部與初生木質部之間,有一層具潛在分生能力的組織,稱為束中形成層。束中形成層與維管制之間的束間形成層一路連成環(huán)形的形成層。5.年輪和假年輪年輪也稱生長輪或生長層。在木材的橫切面上,次生木質部呈若干同心環(huán)層,每一環(huán)層代表一年中形成的次生木質部。在有顯著季節(jié)性氣候的地域中,很多植物的次生木質部在正常情況下,每一年形成一輪,因此習慣上稱為年輪。每一年輪包括早材和晚材兩部份。由于外界氣候異樣或蟲害的影響,出現(xiàn)多次寒暖或葉落的交替,造成樹木內形成層活動盛衰起伏,使樹木析生長時而受阻,時而蘇醒,因此在一個生長季節(jié)中,不只產(chǎn)生一個生長輪,這即假年輪。6.樹皮:是木本植物莖的形成層之外的部份。在較老的木質莖上,樹皮包括木栓層及它外方的死組織(統(tǒng)稱外樹皮)、木栓形成層、栓內層(若是存在)及韌皮部(統(tǒng)稱內樹皮)。7.侵填體:連年生木本植物老莖中,初期的次生木質部(即心材)導管和管胞失去輸導作用。其原因之一,是由于它們周圍的薄壁組織細胞從紋孔處侵入導管或管胞腔內,膨大和沉積樹脂、丹寧、油類產(chǎn)物質,形成部份地或完全地阻塞導管或管胞腔的突起結構,這種突起物即侵填體。8.頂端優(yōu)勢:植物枝條上的頂芽有抑制腋芽生長的作用,因此許多植物只有莖頂芽發(fā)育得好,骨干長得快,而腋芽卻受到抑制,發(fā)育較慢或處于休眠狀態(tài)。這種現(xiàn)象叫做頂端優(yōu)勢。判斷與改錯1.√2.√3.×改錯:本句可改成:“一株植物骨干和每一側枝頂端通常各有一頂芽,部份或全數(shù)葉腋內各有一個或多個腋芽?!?.×改錯:“葉芽將發(fā)育成葉”可改成“葉芽(更適合的名稱為枝芽)發(fā)成枝條?!薄盎ǎ焊某伞被ɑ蚧ㄐ颉?。√×改錯:本句可改成“植物學上把著生葉和芽的莖,稱為枝條,莖是枝上除去葉和芽所留下的軸狀部份?!薄獭獭粮腻e:本句可改成:“淀粉鞘只郵于部份植物如旱金蓮、南瓜等的莖中”。√×改錯:本句可改變:“植物的表皮細胞是由“一層活細胞組成,一般不具葉綠體”?!獭粮腻e:“有限維管制”改成“無窮維管制”,“無窮維管制”改成“有限維管制”?!獭粮腻e:句中“次生”均改成“初生”。×改錯:本句改成“環(huán)髓帶是椴樹等植物莖中位于髓外方的小型壁厚的細胞?!薄獭獭獭粮腻e:“節(jié)”改成“節(jié)間”×改錯:本句可改成“樹皮是木本植物莖的形成層之外的部份?!薄獭粮腻e:“周皮”改成“木栓及其外方的死組織。”×改錯:本句可改成“根的木栓形成層最先起源于中柱鞘,而莖第一次形成的木栓形成層,有些起源于表皮或近韌皮部的薄壁組織?!薄獭獭粮腻e:刪去句中“或心材”和“或邊材”。×改錯:本句可改成:“邊材是木本莖次生木質部外部色澤較淡的部份,心材是邊材之內的色澤較深的次生木質部部份。×改錯:“切向”改成“徑向”?!獭獭粮腻e:“樹皮”改成“周皮”單項選擇1.C2.B3.A4.C5.A6.C7.A8.B9.B10.A11.A12.C13.D14.B15.C16.D17.B18.A19.A20.A21.D22.C23.B24.B25.B26.D27.D28.A29.D30.C31.D32.C33.A34.C35.B36.D37.B38.C39.C40.C41.B42.B問答題1.簡述芽與枝條的關系答:芽是處于動態(tài)未伸展的枝條,芽活動、伸長后即為枝條。一個芽由生長點,葉原基、幼葉和腋芽原基等部份組成。該芽各部經(jīng)生長伸長,變成枝條后,其端生長點形成頂芽,葉原基逐漸由幼葉形成葉。長葉的部位為節(jié),由于伸長使枝條的節(jié)間明顯,在每一個葉腋中,存在腋芽原基,形成枝條后,腋原基也形成了腋芽。2.簡述雙子葉植物莖的次生生長與次生構造。答:在莖尖下面的成熟區(qū)的次生構造是在莖初生構造基礎上由形成層和木栓形成層的產(chǎn)生與活動所產(chǎn)生的次生生長的結果。(1)形成層的產(chǎn)生與活動:莖的形成層由束內形成層和束間形成層兩部份組成,形成后不斷割裂和分化,向內產(chǎn)生次生木質部,最初可從表皮或近表皮下皮層恢復割裂后產(chǎn)生的。木栓形成層向外產(chǎn)生木栓層,向內產(chǎn)生栓內層三者組成周皮。莖的次生構造形成后,由外向內依次由周皮→初生韌皮部→形成層→次生木質部→初生木質部→髓所組成。葉習題一、名詞解釋葉枕2.復葉3.葉鑲嵌4.異形葉性5.離層二、判斷與改錯不完全葉中有一類僅具葉柄。()等面葉即指葉內無柵欄組織和海綿組織的區(qū)別。()羽狀三出復葉的頂端小葉柄比側生小葉柄長。()單葉的葉柄與復葉小葉柄基部均有腑芽。()觀察氣孔表面觀,可用葉片做橫切。()禾本科植物的葉片缺水分時可向上卷曲,其葉片上表皮具有運動細胞只是原因之一。()會落葉的樹叫落葉樹,不會落葉樹的叫常綠樹。()落葉樹于暮秋或早夏落葉是對植物本身有利的一種正常生物學現(xiàn)象。()葉脫掉隊留在莖上的痕跡稱葉跡。()葉一般正面顏色深,是因為上表皮細胞葉綠體多。()雙子葉植物中,有的植物具平行葉脈。()禾本科植物的葉多為等面葉。()氣孔器具副衛(wèi)細胞的現(xiàn)象在單子葉植物與雙子葉植物中均存在。()葉內中脈的韌皮部靠近下表皮。()三、單選柑桔的葉是()。A單葉B掌狀復葉C單身復葉D三出復葉葉片較線形為寬,由下部至先端漸次狹實,稱為()。A針形B披針形C橢圓形D心形凡葉柄著生長在葉片背面的中央或邊緣內,稱()葉。A腎形B菱形C盾形D扇形葉尖較短而尖稅,稱()。A漸尖B急尖C具驟尖D具短尖葉基二裂片向雙側外指,稱()。A耳形B箭形C匙形D戟形葉片深裂指缺刻超越葉片的()。A1/4B1/3C1/2D1/5禾谷類作物的葉包括()等部份。A葉柄、葉鞘、葉片、托葉B葉柄、葉舌、葉耳、葉片C葉鞘、葉舌、葉耳、葉片D托葉、葉鞘、葉舌、葉耳、葉片禾本科植物葉片和葉鞘相連接處的腹面有一膜質向上突起的片狀結構,稱()。A葉舌B葉耳C葉枕D葉環(huán)蕎麥、何首烏的托葉鞘屬()。A葉鞘B托葉C鞘狀托葉D托葉狀的葉鞘10.銀杏葉的脈序為()。A平行脈B網(wǎng)狀脈C叉狀脈D掌狀脈11.桃葉序的公式為2/5,這表明()。A繞莖二周,有5片葉,開度為900oB繞莖二周,有5片葉,開度為144oC繞莖五周,有2片葉,開度為900oD繞莖五周,有2片葉,開度為144o12.每一節(jié)上著生一片葉,各葉開度為180o,稱此葉序為()。A互生B對生C輪生D交互對生13.()的葉為異面葉。A葉上、下表皮色澤不同B葉上、下表皮氣孔散布不同C葉下、下表皮別離為單層和多層細胞D葉肉分化為柵欄組織和海綿組織14.葉片中可進行光合作用的結構是()。A表皮B柵欄組織C海綿組織D柵欄組織和海綿組織15.柵欄組織屬于()。A薄壁組織B分生組織C保護組織D機械組織16.葉片橫切面上許多細胞排列疏松,間隙較多,細胞內含葉綠體,這些細胞屬()。A皮層B葉肉C海綿組織D柵欄組織17.禾本科植物的氣孔器由()組成。A啞鈴捍衛(wèi)細胞B腎形捍衛(wèi)細胞C近菱形的副衛(wèi)細胞和啞鈴狀捍衛(wèi)細胞D近菱形的副衛(wèi)細胞和腎形捍衛(wèi)細胞18.水稻葉上、下表皮的主要區(qū)別在于()。A氣孔數(shù)量多少B表皮細胞形狀C有無硅質細胞D有無泡狀細胞19.水生植物葉片的特征是()。A通氣組織發(fā)達B多茸毛C輸導組織發(fā)達D機械組織發(fā)達20.肉質植物屬(),其葉內貯多量水分。A水生植物B旱生植物C陰地植物D耐陰植物21.葉片較大而薄,表皮的角質層薄,氣孔較少,是()葉的特點。A沉水植物B旱生植物C陰地植物D陽地植物22.從葉的解剖結構上看,夾竹桃屬于()。A旱生植物B中生植物C陽地植物D陰地植物23.在正常氣候條件,植物氣孔一般()。A維持開張狀態(tài)B維持關閉狀態(tài)C隨時開閉D周期性開閉24.決定旱生植物形態(tài)結構最直接的環(huán)境因素是()。A水B光C熱D風四、問答題在觀察葉的橫切面時,為何能同時觀察到維管組織的橫面觀和縱面觀?C3植物和C4植物在葉的結構上有何區(qū)別?被子植物的莖內有導管,同時它們也有較大的葉,二者間是不是存在著聯(lián)系?如何區(qū)別單葉與復葉?葉習題答案一、名詞解釋1.植物學上所稱的葉枕,一般是指標準葉柄或葉片基部顯著突出或較扁的膨大部份,如害羞草復葉的總葉柄、低級羽片,和小葉基部等的膨大部份,葉枕是一種能使葉進行運動的結構。2.每一葉柄上有兩個以上的葉片叫做復葉。復葉的葉柄稱葉軸或總葉柄,葉軸上的葉稱為小葉,小葉的葉柄稱小葉柄。由于葉片排列方式不同,復葉可分為羽狀復葉、掌狀復葉和三出復葉三類。3.葉在莖上的排列,不論是哪一種葉序,相鄰兩節(jié)的葉,老是不相重疊而成鑲嵌狀態(tài),這種同一枝上的葉,以鑲嵌狀態(tài)的排列方式而不重疊的現(xiàn)象,稱為葉鑲嵌。4.同一株植物上的葉,受不同環(huán)境的影響,或同植株在不同的發(fā)育階段,出現(xiàn)不同形狀葉。這種同一植株上具有不同形狀葉的現(xiàn)象,稱為異形葉性。如水毛茛的氣生葉扁平廣漠;而沉水葉細裂成絲狀。5.在植物落葉前,葉柄基部或靠近基部的部份,有一個區(qū)域內的薄壁組織細胞開始分襲,產(chǎn)生一群小形細胞,以后這群組織的外層細胞壁膠化,細胞成為游離狀態(tài),使葉易從莖上脫落,這個區(qū)域稱為離層。二、判斷與改錯√×改成“等面葉中指葉肉沒有柵欄組織和海綿組織的分化或葉上下面都一樣地具有柵欄組織”?!獭粮某伞皢稳~的葉柄基部有腋芽,而復葉小葉柄基部則無腋芽。”×改成“觀察氣孔表面觀,一般須取葉下表皮”?!獭粮某伞奥淙~樹是指酷寒或干旱季節(jié)到來時,葉同時枯死脫落的樹種;常綠樹是指春、夏日時,新葉發(fā)生后老葉才逐漸脫落,終年常綠的樹種?!薄獭痢叭~跡”改成“葉痕”。×改成“葉一般正面顏色深,是因為這種葉為異面葉,近上表皮為柵欄組織,近下表皮為海綿組織,和海綿組織相較,柵欄組織含葉綠體較多,而且排列緊湊?!薄獭獭獭倘?、單選1.C2.B3.C4.B5.D6.C7.C8.A9.C10.C11.B12.A13.D14.E15.A16.C17.C18.D19.A20.B21.C22.D23.D24.A四、問答題1.在觀察葉的橫切面時,為何能同時觀察到維管組織的橫面觀和縱面觀?對具有網(wǎng)狀脈的葉和具有側出平行脈的葉進行橫切,對于葉中主脈而言是橫切,葉橫切面上呈現(xiàn)出葉脈中維管組織的橫面觀;對于側脈則是縱切,葉橫切面上呈現(xiàn)側脈維管組織的縱面觀。所以葉橫切面上可同時觀察到維管組織的橫面觀和縱面觀。2.C3植物和C4植物在葉的結構上有何區(qū)別?C4植物如玉米、甘蔗、高粱,其維管制鞘發(fā)達,是單層薄壁細胞,細胞較大,排列整齊,含多數(shù)較大葉綠體。維管制鞘外側緊密毗連著一圈葉肉細胞,組成“花環(huán)形”結構。這種“花環(huán)”結構C4植物的特征。C3植物包括水稻、小麥等,其維管制鞘有兩層,外層細胞是薄壁的,較大,含葉綠體較葉肉細胞中為少;內層是厚壁的,細胞較小,幾乎不含葉綠體。C3植物中無“花環(huán)”結構,且維管制鞘細胞中葉綠體很少,這是C3植物在葉片結構上的特點。3.被子植物的莖內有導管,同時它們也有較大的葉,二者間是不是存在著聯(lián)系?被子植物葉較大,因此具有較大的受光面積,有利于光合作用,同時也使蒸騰作用增強。通過葉片蒸騰作用散失的水分由根部吸收,并通過根、莖木質部運輸至葉。葉片具很強的蒸騰作用,木質部的運輸能力也相應很強,因為被子植物木質部中運輸水分的結構主如果導管。導管由導管分子組成。而導管分子之間靠穿孔直接溝通。管徑一般較管胞粗大,所以具較高的輸水效率。導管高效率的輸導能力與葉片很強的蒸騰作用相適應,所以被子植物莖內有導管與其具較大的葉之間有密切的關系。4.如何區(qū)別單葉與復葉?區(qū)別復葉與單葉的關鍵在于區(qū)別葉片著生在哪一種結構上――是葉軸仍是小枝。葉軸與小枝的區(qū)別為:(1)葉軸的頂端無頂芽,而小枝常具頂芽;(2)小葉的葉腋一般沒有腋芽,芽只出此刻葉軸的腋內,而小枝上葉的葉腋都有腋芽;(3)復葉脫落時,先是小葉脫落,最后葉軸脫落;小枝上一般只有葉脫落;(4)葉軸上的小葉與葉軸成一平面,小枝上的葉與小枝成必然角度。營養(yǎng)器官的變態(tài)習題(一)名詞解釋1.苞片和總苞;2.同源器官;3.同功器官(二)判斷與改錯在一此植物的葉上,往往看到被蟲危害所形成的異瀋結構是葉子的變態(tài)現(xiàn)象。()植物的各個器官都有發(fā)生變態(tài)的例子。()由額外形成層產(chǎn)生的木質部和韌皮部別離稱為三生木質部和三生直飛上升皮部。()胡蘿卜、紅(甘)薯的肉質根均由下胚軸發(fā)育而來。()胡蘿卜是變態(tài)根,主要食用其次生韌皮部。()菟絲子的寄生屬不定根。()花生與馬鈴薯(馬鈴薯)的果實均在土中發(fā)育成熟。()南瓜和葡萄的卷須都是莖卷須。()文竹、天門冬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的是葉狀莖。()竹的竹鞭是根狀莖,蓮的藕也是根狀莖。()成熟的大蒜主要食用部份是肥大的腋芽。()豌豆的卷須是小葉變態(tài),屬葉卷須。()食蟲植物捕蟲的結構是變態(tài)的葉。()(三)單項選擇1.在蘿卜、甜菜的肉質直根、甘薯的塊根次生木部中,有所謂三生結構的存在,這種結構由()的衍生細胞形成的。A.居間分生組織 B.額外形成層(副形成層)C.維管形成層D.栓形成層2.甜菜肉質根中的額外形成層(副形成層)來自()。A.次生木質部的木薄壁細胞B.中柱鞘C.皮層D.髓3.()的變態(tài)根中,主要食用部份來自三生結構。A.胡蘿卜B.蘿卜C.甜菜和甘薯D.蘿卜和甜菜4.()的變態(tài)根中主要食用部份是次生木質部。A.胡蘿卜B.蘿卜C.甜菜D.甘薯5.甜菜肉質根中可出現(xiàn)()層額外形成層。A.一B.二C.三D.多6.咱們食用的紅薯是()。A.塊根B.塊莖C.肉質根D.根狀莖7.榕樹在側枝上下垂,并扎入地面的根,屬()A.不定根B.氣生根C.支柱根D.A、B和以C8.馬鈴薯的食用部份是()A.塊根B.塊莖C.根狀莖D.球莖9.葡萄旬合軸分枝,它的卷須是由()形成的。A.項芽B.腋芽C.不定莖D.花芽具有變態(tài)根的植物是()。A.馬鈴薯B.生姜C.大蒜D.紅薯以下所列形象的結構,哪一些都是莖的變態(tài)?A.皂莢的分枝刺,葡萄和帶病豌豆的卷須B.馬鈴薯、姜、荸薺、芋頭C.蓮藕、菊芋、竹鞭、白蘿卜、胡蘿卜D.薔薇和刺槐(洋槐)的刺,豌豆的卷須12.生姜屬于變態(tài)的()。A.根B.莖C.葉D.果13.馬鈴薯的塊莖上凹陷處有()。A.定芽B.不定芽C.定根D.不定根洋蔥的主要食用部份是()。A.鱗莖B.鱗葉C.葉狀莖D.小鱗莖大蒜的蒜瓣是()。A.塊莖B.鱗莖C.球莖D.腋芽16.莖槐的刺是()。A.莖刺B.皮刺C.托葉刺D.葉刺17.下列哪一組屬于同源器官()。A.馬鈴薯和紅薯B.葡萄和豌豆的卷須C.月季和神仙掌上的刺D.蓮藕和荸薺18.以下所列的結構,哪一些盡是葉的變態(tài)?()。A.南瓜、葡萄、豌豆、菝葜等的卷須豌豆卷須、洋蔥鱗葉、刺槐的刺、苞片芽鱗、鱗葉、花柄、花托蔥頭、大蒜瓣、皮刺19.神仙掌上的刺是()。A.莖刺B.皮刺C.葉刺D.托葉刺(四)問答題胡蘿卜和蘿卜的根在次生結構上各有何特點?肥大直根和塊根在發(fā)生上有何不同?如何從形態(tài)特征來辨別根狀莖是莖而不是根?從外部形態(tài)與內部結構來看,馬鈴薯為何是莖而不是根?營養(yǎng)器官的變態(tài)習題答案一、名詞解釋1.苞片和總苞生在花下面的變態(tài)葉,稱為苞片。苞片一般較小,綠色,但也有形大、呈各類顏色的。苞片多枚聚生于花序外圍的,稱為總苞。苞片和總苞有保護花芽或果實的作用。2.同源器官具有一樣來源、而在形態(tài)和功能上有顯著區(qū)別的器官稱為同源器官。例如馬鈴薯的塊莖、毛竹的根狀莖、葡萄的卷須等,它們形態(tài)和性能均不同,但都是來源于莖的變態(tài)。3.同功器官器官形態(tài)相似、性能相同,但其構造與來源不同,稱為同功器官。如山楂的刺為莖刺,是莖的變態(tài),刺槐的刺為葉刺,是托葉的變態(tài),二者為同功器官。判斷與改錯1.×2.√3.√4.×5.√;6.√;7.×8.√;9.√;10.√;11.√;12.√;13.√;三、單項選擇1.B3.C4.B5.D6.A7.D8.B9.B10.D12.B19.C四、問答題胡蘿卜和蘿卜根的加粗、雖然都是由于形成層活動的結果,但所產(chǎn)生的次生組織的情況卻不同。胡蘿卜的肉質直根、大部份是由次生韌皮部組成。在次生韌皮部中,薄壁組織超級發(fā)達,占主要部份,貯藏大量營養(yǎng)物質;由次生木質部形成較少,其中大部份為木薄壁組織,分化的導管較少。蘿卜的肉質直根和胡蘿卜相反。它的次生木質部發(fā)達,其中導管很少,無纖維,薄壁組織占主要部份,貯藏大量營養(yǎng)物質,而次生韌皮部很少。另外,其木薄壁組織中的某些細胞可轉變成額外形成層(副形成層),產(chǎn)生三生結構(三生木質部和三生韌皮部)。2.肥大的直根即肉質直根主要由主根發(fā)育而成。一株上僅有一個肉質直根,其“根頭”指莖基部份,上面著生葉:“根頸”指由下胚軸發(fā)育來的無側根部份;“本根”指直根的主體,由主根發(fā)育而成。而塊根主如果由不定根或側根發(fā)育而成。因此,在一株上可形成多個塊根。另外,它的組成中完全由根的部份組成。3.答根狀莖橫臥地下,外形較長,很象根。但根狀莖仍保留有莖的特征,即有葉(已退化)、葉腋內有腋芽、有節(jié)和節(jié)間。按照這些特征,容易和根區(qū)別。4.答:從馬鈴薯的外部形態(tài)和內部結構均具有莖的特點。馬鈴薯外部頂端芽眼為頂芽,周圍的芽眼為腋芽,其排列為互生螺旋狀排列,在芽眼下面芽眉處有小鱗片狀結構為葉的變態(tài),可見它的外形與枝的各部相似,從馬鈴薯內部結構看郵具有莖結構的特點;幼小塊莖橫切面由表皮、皮層和維管柱三部份組成,莖塊膨大后表皮由周皮所代替;皮層由多層薄壁細胞組成,維管柱,也由環(huán)狀排列的維管制(雙韌維管制)射髓和發(fā)達的髓三部份組成。因此,無論外部和內部都具莖的特點,所以是莖的態(tài),而不是根?;曨}一、名詞解釋1.單體雄蕊;2.四強雄蕊;3.花程式;3.花式圖;5.無窮花序與有限花序;6.心皮;7.花芽分化;8.雙受精;9.無融合生殖;二、判斷(一)植物的繁衍、花1.單子葉植物沒有形成層,所以不能進行嫁接。()2.嫁接可克服種子繁衍不能保留親代優(yōu)良品質的缺點。()3.花是適應于生殖的變態(tài)短枝。()4.既有花萼又有花冠的花稱為重瓣花。()5.單雌蕊子房僅由一心皮組成一室,復雌蕊子房則可以由數(shù)個心皮形成數(shù)室或一室。()6.子房的心皮數(shù)量必然等于子房室數(shù)。()7.雌蕊即子房。()8.離生雌蕊也屬于單雌蕊。()9.由3心皮組成的復雌蕊有6條腹縫線。()10.側膜胎座沿背縫線排列。()11.禾本科植物一個小穗就是一朵花。()12.禾本科植物例如水稻、小麥、玉米等的小穗,實際是代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