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忌諷齊王納諫》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案(第二課時)_第1頁
《鄒忌諷齊王納諫》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案(第二課時)_第2頁
《鄒忌諷齊王納諫》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案(第二課時)_第3頁
《鄒忌諷齊王納諫》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案(第二課時)_第4頁
《鄒忌諷齊王納諫》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案(第二課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鄒忌諷齊王納諫》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案(第二課時)鄒忌諷齊王納諫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品味、探究第二、三段內(nèi)容;深層探究課文內(nèi)容;歸納文言知識、課文寫法。

教學步驟:

一、精讀課文,合作探究(續(xù))。

(一)導(dǎo)讀第2自然段。

1.疏通詞句,翻譯本段。

布置:結(jié)合下面提供的注釋(多媒體展示注釋),逐句翻譯課文第2自然段。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19)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20)。今齊地(21)方(22)千里,百二十城,宮婦(23)左右(24)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25)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26),王之蔽(27)甚矣。"

【注釋】(19)誠知:確實知道。(20)皆以美于徐公:都認為我比徐公美。以:以為,認為。于:比。(21)地:土地,疆域。(22)方:方圓縱橫。(23)宮婦:宮中的姬妾。(24)左右:國君身邊的近臣。(25)四境之內(nèi):全國范圍內(nèi)的人。(26)之:音節(jié)助詞,不譯。(27)蔽:蒙蔽,這里指受蒙蔽。

【翻譯】于是鄒忌上朝拜見齊威王。說:“我確實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麗??墒俏业钠拮悠珢畚?,我的妾懼怕我,我的客人對我有所求,他們都認為我比徐公美麗。如今的齊國,土地方圓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宮中的姬妾和身邊的近臣,沒有不偏愛大王的;朝廷中的大臣,沒有不懼怕大王的;國內(nèi)的百姓,沒有不對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來,大王受蒙蔽一定很厲害了。”

2.第2段誦讀指導(dǎo):本段是鄒忌用現(xiàn)身說法、親身體驗諷勸齊王。讀來要娓娓動聽,如與人細語敘家常。

(1)“于是入朝見威王"句要用中速較緩慢地讀出。

(2)“臣誠知不如徐公美”句重音要放在“誠"字上面。

(3)“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有求于臣”與“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一一對應(yīng),兩兩相比。三比之中,道理自然而出。節(jié)奏感很強,讀時要注意,并且要讀出懇切、至誠之意。

(4)“今齊/地/方千里”中的“地"當作“土地”講,“方"是“方圓”之意,因此在“今齊"與“地”之后都要略作停頓。

(指名一學生讀第二自然段,教師指導(dǎo)后,學生齊讀)

3.提問:在本段中,鄒忌是如何諷諫齊王的?

明確:以家事喻國事的辦法。

學生(補充):以“臣之妻私臣"與“宮婦左右莫不私王”相比;以“臣之妾畏臣"與“朝廷之臣莫不畏王”相比;以“臣之客欲有求于臣"與“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相比,勸說齊王除蔽納諫。最后懇切指出“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板書:

宮婦左右私王

朝廷之臣畏王王之蔽甚

四境之內(nèi)求王

教師:同學們分析得非常好。鄒忌緊扣“私”“畏"“求”三個方面以親身體驗諷勸齊王,鄒忌諷諫的效果如何呢?讓我們繼續(xù)學習文章的三自然段。

4.提問:“王之蔽甚矣"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確:“王之蔽甚矣”一句,點明了進諫的主旨,猶如當頭棒喝,一針見血,使其猛醒,具有強烈的表達效果。

5.追問:鄒忌怎么敢對齊威王下“王之蔽甚矣"這樣的結(jié)論?

明確:鄒忌敢下此結(jié)論的原因有二:一是鄒忌曾任齊相,是國家的重臣,言不在私而益于公,所以他無所顧忌;二是以小見大,由自己的受蒙蔽推想到國君的受蒙蔽,這種現(xiàn)身說法的方式具有較強的說服力。

(二)導(dǎo)讀第3自然段。

1.疏通詞句,翻譯本段。

布置:結(jié)合下面提供的注釋(多媒體展示注釋),逐句翻譯課文第3自然段。

王曰:“善(28)?!蹦耍?9)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30)寡人之過者,受上賞(31);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32),聞(33)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34);期(35)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36)。

【注釋】(28)善:好。(29)乃:于是,就。(30)面刺:當面指責。面,當面。刺,指責,議論。(31)受:給予,付予。(32)謗譏于市朝(cháo):在公眾場所議論君王的過失。謗:公開指責別人的過錯。譏,諷刺。謗譏,指責,議論。市朝,公共場合。(33)聞:這里是“使……聽到”的意思。屬于形容詞的使動用法。(34)時時而間(jiàn)進:有時候有人偶然進諫。間進:偶然有人進諫。間:間或,偶爾,有時候。進:進諫。(35)期(jī)年:滿一年。期:滿。(36)戰(zhàn)勝于朝廷:在朝廷上戰(zhàn)勝(別國)。意思是內(nèi)政修明,不需用兵,就能戰(zhàn)勝敵國。

【翻譯】齊威王說:“說得真好。"于是下了一道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夠當面批評我的過錯的,可得上等獎賞;能夠上書勸諫我的,得中等獎賞;能夠在眾人集聚的公共場所指責、議論我的過失,并能傳到我耳朵里的,得下等獎賞?!闭顒傄幌逻_,所有大臣都來進言規(guī)勸,宮門庭院就像集市一樣喧鬧。幾個月以后,有時偶爾還有人進諫。一年以后,即使想進言,也沒有什么可說的了。燕、趙、韓、魏等國聽說了這件事,都到齊國來朝見(齊王)。這就是所說的在朝廷之中不戰(zhàn)自勝。

2.第2段誦讀指導(dǎo):(教師范讀后作誦讀指導(dǎo))

(1)“善"要讀出齊威王正的心悅誠服,音調(diào)要適當拉長。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則是齊威王鼓勵納諫的三賞。要用中速讀出真誠、懇切之意。

(3)“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句中的“此所渭”后要略作停頓。

(學生齊讀,教師加以指導(dǎo))

3.提問:鄒忌諷諫的效果如何?他是怎樣取得這樣的效果的?

明確:王曰:“善"則是對鄒忌一席話的肯定和贊賞。由于鄒忌由小及大。由近及遠,由此及彼,由家事到國事,用自己的切身體驗去規(guī)勸齊王;設(shè)喻巧妙,推認自然。入情入理,態(tài)度誠懇,所以齊王正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見。

板書:小大

家事國事

4.提問:齊王是怎樣納諫的?

明確:齊王下令按進諫的方式,分三等懸賞群臣吏民?!蹦苊娲坦讶酥^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如此不計較提意見的方式和態(tài)度,這在封建社會是罕見的,也正是鄒忌敢于進諫的原因。

5.提問:臣民是么怎樣進諫的?

明確:臣民進諫分三個階段,發(fā)生了三次變化,“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聞之;期牛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這三變生動地反映了這一重大舉措的正確性。

6.提問:“門庭若市"“時時而間進”“雖欲言,無可進者"分別說明了什么?

明確:(1)“門庭若市”說明在此以前,齊國確實有許多積弊;(2)“時時而間進"說明最初的進諫已經(jīng)取得了預(yù)期的效果,齊威王已經(jīng)根據(jù)人們的意見,改革了弊政;(3)“雖欲言,無可進者”,說明威王已完全糾正了缺點和錯誤,齊國政治清明。齊威王納諫去蔽,從而使齊國國勢強盛,威震諸侯。

7.提問:齊王納諫的結(jié)果如何?

明確:結(jié)果是“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板書:

三賞

三變

(指名一朗讀基礎(chǔ)好的同學讀第三自然段,齊讀課文)

二、品讀課文,深層探究。

1.探究:鄒忌勸諫技巧高超,高在何處?

甲生:為對方打算——不暴露游悅目的。鄒忌向齊威王獻策之時。齊國的政治比較腐敗,大概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如果鄒忌向齊威王再三苦苦勸諫,甚至流下眼淚或者破口大罵,以死諫君,效果不一定好。鄒忌注意了進諫藝術(shù),入朝后,并未單刀直入,而是以“閨房小事”說自己的體會,小題大做。現(xiàn)身說法使齊王也同理得證“蒙蔽甚矣",于是一聲令下,廣納諫言,終于“戰(zhàn)勝于朝廷”。

乙生:用婉言相勸——忠言順耳利于聽。下級勸說上級,由于尊卑關(guān)系不得不謙言以諫,否則會招來殺身之禍。鄒忌實話實說“不如徐公美",創(chuàng)設(shè)情境,取悅威王。鄒忌諳習“良藥蜜口利于病,忠言順耳利于聽”。

丙生:巧施攻心術(shù)——先對方之憂而憂。鄒忌很了解齊王處在許多人對他有所偏私、有所畏懼、有所企求的環(huán)境中,必然是個耳不聰目不明的受蒙蔽者,他為國之清明擔憂;又因曉得齊王有修明內(nèi)政以興邦的宏志,為此設(shè)喻使齊王欣然接受勸告,提升了齊國的威望,贏得了諸侯的尊敬。

2.探究:歷史上不少忠臣良將直言進諫,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而鄒忌卻能使齊王愉快地接受的進諫。從文中你得到了哪些啟示?

生1:兼聽則明,偏聽則暗。每個人都應(yīng)該聽取來自各方面的意見,權(quán)衡利弊,果斷決策,切不可憑主觀臆斷,官僚主義,那樣勢必遭蒙蔽,有失誤。官如此,百姓亦如此。

生2:一個人首先必須要有自知之明,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切忌在別人的贊美、奉承聲中飄飄然,喪失了理智。要正確對待別人的夸贊,要正確認識自己。其次還要有聯(lián)想、推理的能力,要能由小見大,由此及彼,舉一反三,吸取經(jīng)驗教訓。

生3:說話要講究方式、方法,語言是一門藝術(shù)。特別是在指出別人的缺點和錯誤時,更需要運用恰當?shù)姆绞?,不能因為自己的善良愿望而忽略了勸?dǎo)的技巧,“好心辦壞事"。

老師總結(jié):是啊,鄒忌的勸諫技巧對我們今天的人際交往有很好的啟迪作用。在現(xiàn)代信息社會中,口語交際的頻率很高,了解別人、推薦自己、談判求職、合作共事都需要較高的口頭表達能力。所以,學習鄒忌的勸諫技巧,對提高我們適應(yīng)社會交際的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游說別人時要不卑不亢。言語恰到好處——既不刺激對方,又不失自己尊嚴,是鄒忌給我們的啟示,也是人際交往的基本原則。

3.討論交流:鄒忌的勸諫技巧對我們今天的人際交往有什么啟示?

明確:在現(xiàn)代信息社會中,口語交際的頻率很高,了解別人、推薦自己、談判求職、合作共事都需要較高的口語表達能力。所以鑒賞鄒忌的勸諫技巧,對提高我們適應(yīng)社會交際的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游說別人時要不卑不亢。言語恰到好處——既不刺激對方,又不失自己尊嚴,是鄒忌給我們的啟示,也是人際交往的基本原則。

三、結(jié)合情節(jié),分析人物形象。

布置:結(jié)合下面的思考題,分析課文中兩個主要人物的性格特點。

1.關(guān)于鄒忌:

(1)鄒忌與徐公比美,得到贊美卻并不沾沾自喜,而是反復(fù)問,反復(fù)思考,為什么?

(2)鄒忌由與徐公比美受蒙蔽,聯(lián)想到齊王受蒙蔽,說明什么?

(3)齊王很快接受了鄒忌的建議,說明鄒忌怎么樣?

2.關(guān)于齊王:

(1)齊王作為國君,聽了鄒忌一番話,欣然接受,你覺得齊王有什么特點?

(2)齊王的“三賞”及齊國朝廷的“三變",讓你看到了一個什么樣的國君?

【學生活動】結(jié)合老師的問題,自主分析,概括人物形象,教師點撥。

【教師小結(jié)】在同學發(fā)言的基礎(chǔ)上,歸納人物性格。

鄒忌:敢于勸諫、善于勸諫、不偏聽偏信、有責任感、有自知之明、有遠見卓識……

齊王:從諫如流、廣開言路、善于聽取正確意見、善于治國、用于改革……

四、再讀課文,概括主旨。

布置:請大家再次默讀課文,然后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文的主旨。

明確:文章塑造了鄒忌這樣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勇于進諫的賢士形象。又表現(xiàn)了齊威王知錯能改,從諫如流的明君形象,和革除弊端,改良政治的迫切愿望和巨大決心。告訴讀者居上者只有廣開言路,采納群言,虛心接受批評意見并積極加以改正才有可能成功。

五、復(fù)習字句,知識歸納。

1.布置:在文言實詞中,主要有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幾類,請大家從文中列舉這幾類的文言實詞。

學生交流后,多媒體展示:

《鄒忌諷齊王納諫》中的文言實詞歸類

文言實詞通假字1.鄒忌修八尺有余。(“有”通“又",用于連接整數(shù)和零數(shù)》)2.明日徐公來,孰視之。(“孰”通“熟",仔細。)3.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受”同“授",給予,付予。)

一詞多義1.朝:①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朝拜)②于是入朝見威王(朝廷)③朝服衣冠(zhāo,早晨)2.孰:①我孰與城北徐公美(代詞,誰)②孰視之,自以為不如。(同“熟”,仔細)3.修:①鄒忌修八尺有余(長,高)②乃重修岳陽樓(興建,建造)(《岳陽樓記》)③外結(jié)好孫權(quán),內(nèi)修政理(整治)(《孫權(quán)勸學》)4.誠:①臣誠知不如徐公美(確實,的確)②帝感其誠(誠心、誠意)《愚公移山》

古今異義1.鄒忌諷齊王納諫。(古:規(guī)勸;今:諷刺)2.窺鏡。(古:照,看;今:偷看)3.明日,徐公來。(古:第二天;今:明天)4.今齊地方千里。(古:地土方圓;今:地點)5.能面刺寡人之過。(古:批評;今:用尖的物體進入或穿過)6.謗譏于市朝。(古:指責議論;今:誹謗嘲諷)7.臣之妻私臣。(古:偏愛;今:自私)8.宮婦左右莫不私王。(左右:古:身邊大臣;今:方位名詞)9.雖欲言,無可進者。(古:即使;今:雖然)

詞類活用1.朝服衣冠。(名詞作動詞,原意為:衣服;句中意為:穿戴。)2.朝服衣冠。(名詞作狀語,原意為:早晨;句中意為:在早晨)3.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名詞作狀語,原意為:面前;句中意為:當面。)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形容詞意動用法,原意為:美麗;句中意為:以……為美。)5.聞寡人之耳者。(動詞使動用法,原意為:聽;句中意為:使……聽到。)

2.布置:文言虛詞,往往是一詞多義的,請舉例說明。

學生回答后,多媒體展示:

《鄒忌諷齊王納諫》中一詞多義的文言虛詞

文言虛詞1.之:①齊國之美麗者也。(的)②問之。(代詞,他)③吾妻之美我者。(取消句子獨立性)④孰視之。(代詞,指俆公)⑤暮寢而思之。(代指這件事)⑥朝廷之臣莫不畏王。(的)⑦由此觀之。(代詞,指這件事)2.于:①欲有求于我也。(向……)_②能謗譏于市朝。(在)③皆以美于徐公。(比)

3.布置:在文言文中,有判斷句、省略句、倒裝句等,倒裝句中,有狀語后置句、賓語前置句、定語后置句、主謂倒裝句等,請從本課中舉例說明。

學生交流后,多媒體展示:

《鄒忌諷齊王納諫》中的文言句式

特殊句式1.倒裝句:①忌不自信【賓語前置,即“忌不信自"?!竣诖怂^戰(zhàn)勝于朝廷【狀語后置,即“此所謂于朝廷戰(zhàn)勝”】③我孰與城北徐公美【狀語后置,即“我與城北徐公孰美"】2.判斷句:①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揪淠┑摹耙病北砼袛??!竣谖崞拗牢艺?,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尽啊摺?的判斷句式?!?.省略句: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臼÷粤恕芭c”的主語和賓語,即“(忌)與(客)坐談"】4.被動句:王之蔽甚矣【“蔽”即“受蒙蔽"。譯為:“大王受蒙蔽一定很厲害了。”】

六、賞讀課文,分析寫法。

提問:本文在寫作上有哪些突出的特色?

明確:1.情節(jié)完整,結(jié)構(gòu)獨特。

全文雖然只有三百多字,卻具有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鄒忌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