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案-齊白石_第1頁
小學教案-齊白石_第2頁
小學教案-齊白石_第3頁
小學教案-齊白石_第4頁
小學教案-齊白石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民畫家——齊白石

曾靖雯五年級三班(一)組齊白石簡介:齊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祖籍安徽宿州碭山,生于湖南長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人。原名純芝,字渭青,號蘭亭。后改名璜,字瀕生,號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餓叟、借山吟館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是近現(xiàn)代中國繪畫大師,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為木工,后以賣畫為生,五十七歲后定居北京。擅畫花鳥、蟲魚、山水、人物,筆墨雄渾滋潤,色彩濃艷明快,造型簡練生動,意境淳厚樸實。所作魚蝦蟲蟹,天趣橫生。齊白石書工篆隸,取法于秦漢碑版,行書饒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寫詩文。曾任中央美術學院名譽教授、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主席等職。代表作有《蛙聲十里出山泉》《墨蝦》等。著有《白石詩草》《白石老人自述》等。齊白石的作品(圖片)齊白石的畫蝦故事(1)大名鼎鼎的齊白石早已是家喻戶曉了,但一提起他,我們總會不約而同地想到他畫的活靈活現(xiàn)的蝦。靈動而呈半透明質感的蝦在水中嬉戲,或急或緩,時聚時散,疏密有致,濃淡相宜,情態(tài)各異,著實惹人喜愛。然而白石老人取得這樣前無古人的成就卻是來之不易,據(jù)說他畫蝦先后竟歷經(jīng)八十六年,真是千錘百煉才打造了“白石蝦”。齊白石老家有個星斗塘,塘中多草蝦,幼年的白石常在塘邊玩耍,從此與蝦結緣。兒時歡樂的情景也成了他每每題畫的素材,如“兒時樂事老堪夸,何若阿芝絮釣蝦”。白石畫蝦開始學八大,板橋等人,因時代關系那些古人畫蝦并不成熟,所以白石的蝦只是略似的階段。為了畫好蝦,他在案頭的水盂里養(yǎng)了長臂青蝦,這樣就可以經(jīng)常觀察蝦的形態(tài)并寫生,能更好的了解蝦的結構和動態(tài)。這時他的蝦畫得很象,依樣畫葫蘆,但墨色缺少變化,眼睛也象真蝦一樣畫成小黑點只是像歸像,卻沒有蝦的動感和半透明的質感,刻劃不出蝦的神,僅僅逼真罷了。齊白石的畫蝦故事(2)再以后,他在觀察蝦的過程中,將蝦的進退,游的急緩,甚至斗毆,跳躍等等情態(tài)統(tǒng)統(tǒng)收于筆端。更于筆墨變化上增加變化,使蝦體有了透明感。他在畫蝦的頭胸部時先用小勺舀清水滴在蘸了淡墨的筆腹上,使之有了硬殼般的感覺。通過觀察,強調腹部第三節(jié)的拱起,很好地表現(xiàn)了蝦體的曲直,彈跳的姿勢,因蝦的跳躍全靠腹部,這樣蝦就畫得更生動了。他又將蝦鉗的前端一節(jié)畫粗,筆力得以體現(xiàn)。最令人叫絕的是他在蝦的頭胸部的淡墨未干之際加上一筆濃墨,立刻增加了透明感,也使中國畫的筆墨味道更濃了。蝦的眼睛也由原來的小黑點兒變成橫點兒,這是為了更好的表現(xiàn)蝦的神情而加以夸張的。但是運用的恰如其分,大家見了并不以為怪。深諳藝術規(guī)律的白石老人將軀體透明的白蝦和長臂青蝦結合起來,創(chuàng)造了“白石蝦”,其實這種水墨蝦在自然界并不存在,但是在符合蝦的共性的前提下白石鬼斧神工地將他的“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理念演繹的巧妙致極。七十歲以后白石老人畫蝦已基本定型,但仍在不停的改進,使其趨于完美,八十歲以后他的蝦畫的已是爐火純青。齊白石小時候的故事:白石爺爺小時候,家里很窮。他八歲就給人家放牛、砍柴。牛在吃草,他就用柴棍在地上畫畫。后來,他當了木匠,白天干活,晚上在昏暗的油燈下學畫。夏天蚊蟲叮咬,冬天兩腳凍得發(fā)麻,他都不在乎,一直畫到燈油燃盡為止。就這樣,他畫的畫越來越好。

白石爺爺家里種著許多花草,招來許多小昆蟲,水缸里還養(yǎng)著魚和蝦,他每天仔細地觀察它們。他要畫蚱蜢,就跟在一只蚱蜢后面滿院子跑,一直到看清蚱蜢跳躍時雙腿的動作為止。別人勸他把蚱蜢拴住,他說拴上繩子蚱蜢不舒服,動作不自然,那就畫不準了。

勤于觀察和刻苦練習使齊白石爺爺獲得很大成功,他的畫深受各國人民的喜愛。齊白石學畫的故事(1)那是光緒14年(公元1888年),24歲的齊白石還是個雕花木匠,叫齊純芝,人稱芝木匠。附近有個會琴棋書畫、詩詞歌賦又喜結交朋友的秀才胡沁園先生,從芝木匠的一舉一動中看到了他天賦才氣過人,且有剛直不阿的品格,認為他是個非凡之人,若有名師栽培,定會前途無量。于是,胡沁園決定將他收為門生。胡問:“你愿不愿意讀讀書、學學畫?”芝木匠答:“愿意倒是愿意,只是家里窮,年歲又大了,怕學無所成?!焙邎@說:“怕什么!《三字經(jīng)》里面的‘蘇老泉,二十七,始發(fā)憤,讀書籍’,你正當此年齡,只要有志氣,什么都學得好,我有意收你為徒,你可以在我家一面讀書,一面賣畫養(yǎng)家?!敝ツ窘陈犃耍尤f分,立即向胡沁園深深地三鞠躬,九叩首,行了大禮。從此,純芝在胡家住下,“燒松煙以夜讀,步落月而晨吟”,潛心鉆研詩詞書畫。胡沁園是書香門第,教育子侄外甥和家人不得對純芝有任何怠慢、冷落的表現(xiàn),并準備了15擔谷、300兩銀子,著幾個力夫送到他家,解除其后顧之憂。

齊白石學畫的故事(2)胡沁園為便于純芝將來作畫題詩,給他取了幾個名字。胡沁園對為純芝授課的陳少蕃先生說:“按照老習慣,在授課前需要給純芝取個名、取個號,是不是取個璜字,斜玉旁的璜?!标愓f:“好,有意思,半璧形的玉。取個什么號呢?”“你看,瀕生如何?”“不錯,湘江之濱生,湘江之濱長。”胡沁園說:“畫畫恐怕還要取個別號。純芝的家離白石鋪近,就叫白石山人吧!”從此,“齊白石”這個名字,伴隨著他輝煌的藝術生涯,傳遍了祖國大江南北,傳遍了五洲四海。齊白石學畫的故事(3)齊白石自稱在詩書畫印中其“詩第一”。齊白石很愛詩,作畫從學詩開始,從學詩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培養(yǎng)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作力。齊白石開始攻讀唐詩,不到半年就把《唐詩三百首》基本讀完。一次,胡沁園詢問他學唐詩的情況,他對答如流,把唐詩背得滾瓜爛熟。又過了2個月,他讀了《孟子》、《春秋》,然后攻讀唐宋八大家的作品,硬是把一部164卷的《唐宋八大家文鈔》攻下來了。齊白石在胡家日夜吟詩作畫,進步神速。

一年一度的詩會到了,詩友們歡聚一堂,吟詩作賦,大家在吟誦自己的得意之作。胡沁園來到齊白石身邊悄悄地說:“你也吟誦一首吧!”齊白石走上前去,深深地向大家行了鞠躬禮,然后吟誦自己的第一首詩:“盛名之下豈無慚,國色天香細品香。齊白石學畫的故事(4)莫羨牡丹稱富貴,卻輸梨橘有余甘。”真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詩友們報以熱烈掌聲。胡沁園說:“盛況難再,是不是還要瀕生畫幅畫,助助興?!饼R白石答:“試試吧?!笔畞矸昼姾?,一枝傲霜斗雪的臘梅出現(xiàn)在宣紙上。這是齊白石拜師后的第一幅畫,表現(xiàn)得是那么有詩情、有畫意,又獲得一陣陣掌聲。有人提議胡沁園題上款以作留念。胡先生揮筆寫下七言詩:“藉池相聚難逢時,丹青揮灑抒胸臆。寄意臘梅傳春訊,定叫畫苑古今奇。”落款是“瀕生作畫,沁園題詩并書”。

齊白石全家7口,4代同堂,全靠他維持家庭生活。每當想到貧寒的家境,總是徹夜難眠。胡沁園看透了他的心事,說:“把畫學好了,還怕沒飯吃!常言道:書中自有黃金屋。你有了這支筆,什么都可以改變。”齊白石決心按照恩師的指點,走賣畫養(yǎng)家之路。

齊白石賣畫養(yǎng)家的故事一次,齊白石精心畫了兩幅畫:一幅是《耕牛圖》,意思是像牛一樣老老實實耕讀在硯池里;一幅是《蘭竹園》,蘭氣飄溢,意思是虛心學習永不驕傲。他將這兩幅畫掛在室內,又寫了一個條幅,上面寫著“甑屋”兩個大字。意思是說可以吃得飽了,不像以前那樣鍋里總是空空的了,心里也踏實了。齊白石61歲定居北京后,為了永遠不忘這段艱辛學畫生涯,他又在自己的住處布置了一間屋,取名“甑屋”,在匾額上寫著:“余未成年時喜寫字,祖母嘗太息曰:‘汝好學,惜來時走錯了人家。俗語云:三日風,四日雨,哪見文章鍋里煮!明朝無米,吾兒奈何!’后二十年,余嘗得寫真潤金買柴米,祖母又曰:‘哪知今日鍋里煮吾兒之畫也?!掖矣嗔灰樱q賣畫于京華,畫屋懸畫于四壁,因名其屋為甑,其畫作為熟飯以活余年,痛祖母不能同餐也。”這是齊白石賣畫養(yǎng)家的真實寫照。

齊白石印章的趣事1895年,31歲的齊白石被詩友們推選為龍山詩社社長,向他求畫的也越來越多。一天,齊白石正在裱畫以便送人,開始上漿時,胡沁園來了,他看到那幅畫很滿意,覺得題詞落款也好,但總感到這幅畫中還缺點什么,就問:“瀕生,你怎么不落印呢?不要以為只要把畫畫好就是好作品,印在每幅畫中能起關鍵作用,中國畫是以詩書畫印為一體的姐妹藝術,印在藝術中也是一個門類,學問深著呢!”后來,胡沁園送給齊白石幾方壽山石,要他去陳家垅找長沙來的那位刻印的名家丁可鈞刻方印自備。齊白石把

壽山石送去時,丁可鈞愛理不理,齊白石把石頭放在刻桌上就走了。第二天他去接章,連叫三聲“丁師傅”也不見答話,齊白石氣了,大聲叫了一下,丁才回過頭,把那方壽山石往齊白石身上一扔,說:“拿回去磨平再來。”齊白石為這方石磨磨送送已是5次了,他再也忍不住,一氣之下把石章拿了回去。晚上,他用修腳刀自刻一方印,叫“死不休”閑印章。

齊白石悼念恩師1914年5月22日,被齊白石稱為“半為知己半為師”的胡沁園不幸逝世。噩耗傳來,齊白石失聲慟哭。他參照舊稿,畫了20多幅為恩師生前賞識過的畫,并親手裱好,拿到胡沁園靈前焚化,還作了14首七絕、1篇祭文和1副挽聯(lián),達對恩師的深切哀悼。挽聯(lián)寫道:“誘我費盡殷勤,衣缽信真?zhèn)?,三絕不愁知己少;負公尤為期望,功名應無分,一生長笑折腰卑?!边@既是對恩師的悼念,也是自我勉勵。齊白石最擅長畫什么?

齊白石先生擅長畫鳥,其筆酣墨飽,力健有鋒;但畫蟲則一絲不茍,非常精細;他還推崇徐渭、朱耷、石濤、金農,尤工蝦蟹、蟬、蝶、魚、鳥、水墨淋漓,洋溢著自然界生機勃勃的氣息;山水構圖奇異而不落俗套,非常具有創(chuàng)造精神;篆刻獨出手眼;書法卓然不群,蔚為大家。齊白石先生最擅長畫蝦。他畫的蝦,形神兼?zhèn)?,生動有趣,被人稱為“絕藝”。齊白石擅長畫白菜。他把白菜推為菜中之王,他抓住白菜肥大、嫩白、脆綠的特點入畫,畫出的白菜新鮮活潑。齊白石的草蟲在題材和畫法上,獨具一格,開創(chuàng)時代之新篇。他更正了唐代以來“評畫以禽鳥為下,而蜂蝶蟬蟲又次之”(宋·董《廣川畫跋》)的評畫標準,提升了草蟲畫的品格。齊白石的藝術風格齊白石主張藝術“妙在似與不似之間”;衰年變法,繪畫師仿徐渭、朱耷、石濤、吳昌碩等,形成獨特的大寫意國畫風格,開紅花墨葉一派,尤以瓜果菜蔬花鳥蟲魚為工絕,兼及人物、山水,名重一時,與吳昌碩共享“南吳北齊”之譽;以其純樸的民間藝術風格與傳統(tǒng)的文人畫風相融合,達到了中國現(xiàn)代花鳥畫最高峰。篆刻初學丁敬、黃小松,后仿趙撝叔,并取法漢?。灰姟鹅肴奖?、《天發(fā)神讖碑》,篆法一變再變,印風雄奇恣肆,為近現(xiàn)代印風嬗變期代表人物。其書法廣臨碑帖,歷宗何紹基、李北海、金冬心、鄭板橋諸家,尤以篆、行書見長。詩不求工,無意唐宋,師法自然,書寫性靈,別具一格。其畫印書詩人稱四絕。一生勤奮,硯耕不輟,自食其力,品行高潔,尤具民族氣節(jié)。留下畫作三萬余幅、詩詞三千余首、自述及其他文稿并手跡多卷。其作品以多種形式一再印制行世。

齊白石的藝術特色齊白石在繪畫藝術上受陳師曾影響甚大,他同時吸取吳昌碩之長。他專長花鳥,筆酣墨飽,力健有鋒。但畫蟲則一絲不茍,極為精細。他還推崇徐渭、朱耷、石濤、金農。尤工蝦蟹、蟬、蝶、魚、鳥、水墨淋漓,洋溢著自然界生氣勃勃的氣息。山水構圖奇異不落舊蹊,極富創(chuàng)造精神,篆刻獨出手眼,書法卓然不群,蔚為大家。齊白石的畫,反對不切實際的空想,他經(jīng)常注意花、鳥、蟲、魚的特點,揣摩它們的精神。他曾說:為萬蟲寫照,為百鳥張神,要自己畫出自己的面目。他的題句非常詼諧巧妙,他畫的兩只小雞爭奪一條小蟲,題曰;“他日相呼”。一幅《棉花圖》題曰:“花開天下暖,花落天下寒”?!恫坏刮虉D》題“秋扇搖搖兩面白,官袍楚楚通身黑?!碑吋铀髟u價齊白石西班牙藝術大師畢加索曾說:“我不敢去你們中國,因為中國有個齊白石?!薄褒R白石真是你們東方了不起的一位畫家!……中國畫師神奇呀!齊先生水墨畫的魚兒沒有上色,卻使人看到長河與游魚。那墨竹與蘭花更是我不能畫的?!焙笕藢R白石的評價(1)畢加索:“齊白石真是我國了不得的一位畫家!我國畫師多神奇呀!齊白石用水墨畫的魚兒沒有上色,卻使人看到長河與游魚。朗紹君:在吳昌碩以后,齊白石將我國傳統(tǒng)書畫推動一步,輸入新的生命血液。齊白石是全才,齊白石賦予著作以樸素新鮮的農人情感,賦予文人畫方式以新的生命力和現(xiàn)代性。齊白石作為一個孜孜不倦的尋求者,在長達一個世紀的奮斗中所顯現(xiàn)的創(chuàng)造精神,具有典范性。后人對齊白石的評價(2)余秋雨:大地賦予了齊白石至高的藝術成果,而齊白石的性情與“天趣”親近,農人般的樸素,孩提般的單純。齊白石是湖湘文明和京都文明的聯(lián)系,自我造化而成大器的。齊白石與湖湘文明有著深厚的根由。王仲:齊白石在藝術上的成功,通知咱們:真理是樸素的,藝術的真理是普通而儉樸的,后現(xiàn)代主義者們把問題復雜化,不是別有用心即是另有難言之隱。只要根植于公民、根植于健康人道基礎上固執(zhí)的審美抱負和信仰,有不斷遵從藝術規(guī)律實習的堅強意志,這是齊白石用本身作為典范,留給咱們21世紀我國藝術家最珍貴的啟示。梵高和齊白石的對話(1)梵高:齊老您好!白石:梵老弟你好!梵高:我一直想不明白您是怎樣做到用百年畫蝦卻飄逸瀟灑,畫魚畫蝦得心應手游刃有余風度翩翩盡灑才華,名利雙收犬馬聲色享盡富貴享盡榮華。白石:梵老弟過講,老衲就你所言只是皮毛,畫蝦之路一路走來雖說一帆風順但磕磕絆絆也不盡然,也有辛酸,只不過我用雕蟲小技加上中國太極一兩撥千斤再加上中國的游擊戰(zhàn)術敵進我退、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戰(zhàn)略方針。生活和藝術被我打得全軍覆沒,德藝雙馨功名利祿被我統(tǒng)統(tǒng)拿下。老弟你面對生活和藝術用力過猛三十有七就把自己梵高和齊白石的對話(2)干趴下,有勇無謀一意孤行得芝麻而后失西瓜抓住了一毛而跑掉了九牛,因小失大。畫雖不錯人卻被拿下這是戰(zhàn)略問題而不是藝術問題,幸虧有點才華。另外不能靠你弟弟救濟,除了畫畫還得有點小手藝,自給自足。我老膝下有兒有女居家過日全靠木匠手藝,所以最后堅持就是勝利。梵高:哈哈,懂了!真是應了那句中國老話,聽君一席言勝讀十年書。都怪我既沒聽您早言又沒用功讀書。白石:不晚不晚,還有來生嗎!徐悲鴻對齊白石的知遇之恩

齊白石與徐悲鴻同為20世紀的中國美術大師,兩個人年齡出身、家庭背景方面有很多差異,藝術道路也不相同,徐悲鴻主張和實踐的是通過學習西畫的寫實手法來改革中國畫,齊白石則是從中國畫傳統(tǒng)內部尋求變革的藝術家。但是徐悲鴻卻有著兼收并蓄的教學思想,對齊白石的藝術是相當推崇的,他收藏推介齊白石的作品,把齊白石請上京華美術學校的講壇,同時對于齊白石的私人生活細節(jié)也照顧有加,二人成為藝壇的忘年交。他們是20世紀中國美術的兩面旗幟,兩人的交游對于中國美術的影響也是巨大的。

齊白石與徐悲鴻(1)1928年,徐悲鴻擔任北平大學藝術學院院長,他認為齊白石的藝術具有獨創(chuàng)精神,就打算聘齊白石為教授,想用齊白石的藝術來矯正當時的畫風流弊。齊白石開始不答應,因為他自忖雖然也教過畫,但是都是傳統(tǒng)的師徒傳授方式,況且自己只上過半年學,更沒進過洋學堂,到學院教學他一點自信也沒有。其他許多朋友力勸,徐悲鴻再三請求,并且答應齊白石教畫可以不用講,只做示范即可,并且來去都有馬車接送,徐悲鴻親自作陪,這樣齊白石才勉強答應。齊白石到了學校以后其他教員都很尊敬他,還有個外籍教員對齊白石非常欽佩,齊白石教畫不喜歡講,只坐著靜靜地畫,同學們在一旁靜觀,學生們接受齊白石的教學方式,這讓齊白石大感欣慰。齊白石對于徐悲鴻的推薦十分感激,作詩“草廬三顧不容辭,何況雕蟲老畫師”以記其事,1929年徐悲鴻辭職南返,與齊白石不斷有書信詩畫往還。行前齊白石問徐悲鴻行蹤,徐悲鴻說半個月在上海,半個月在南京,齊白石就畫《尋舊圖》表達思念之情,在畫上題詩曰:“一朝不見令人思,重聚陶然未有期。海上風清明月滿,杖籬扶夢訪徐熙。”可見二人交情之深。齊白石與徐悲鴻(2)1932年徐悲鴻為齊白石編選畫冊并作序,1935年徐悲鴻在藝文中學舉辦了一個小型畫展,齊白石扶病前往參觀并留言:“余畫友最可欽佩著,唯我悲鴻”。1939年徐悲鴻在桂林寫信求齊白石精品,齊白石選珍藏舊作《耄耋圖》慷慨相贈。此外,徐悲鴻多次撰文對齊白石的藝術給予極高的評價。1946年抗戰(zhàn)勝利以后徐悲鴻任北平藝術??茖W校校長,又聘齊白石為名譽教授,1949年中央美術學院成立,當時學校有人認為齊白石屬于不上課的掛名教授,建議取消其關系,徐悲鴻等校領導認為“現(xiàn)時并無掛名教職員,齊白石、張大千為中國有數(shù)之名畫家,雖不授課,但可請其來校指導”,因而繼續(xù)聘齊白石為名譽教授,徐悲鴻每個月都把齊白石的工資親自送到他手里。每年春節(jié)徐悲鴻都早起去給齊白石拜年,齊白石過壽添孫,徐悲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