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文言文閱讀河南省開封市2024屆高三第二次質(zhì)量檢測語文試題(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晉靈公不君。厚斂以雕墻;從臺上彈人,而觀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殺之,寘諸畚,使婦人載以過朝。趙盾①、士季②見其手,問其故,而患之。將諫,士季曰:“諫而不入,則莫之繼也。會請先,不入,則子繼之?!比M及溜,而后視之,曰:“吾知所過矣,將改之?!被锥鴮υ唬骸叭苏l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詩》曰:‘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夫如是,則能補過者鮮矣。君能有終,則社稷之固也,豈惟群臣賴之?!豹q不改。宣子驟諫。公患之,使麑賊之。晨往,寢門辟矣,盛服將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嘆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賊民之主,不忠;棄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庇|槐而死。秋九月,晉侯飲趙盾酒,伏甲,將攻之。其右提彌明知之,趨登,曰:“臣侍君宴,過三爵,非禮也?!彼旆鲆韵?。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殺之。盾曰:“棄人用犬,雖猛何為!”斗且出。提彌明死之。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見靈輒餓,問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問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請以遺之。”使盡之,而為之簞食與肉,寘諸橐以與之。既而與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問何故,對曰:“翳桑之餓人也。”問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乙丑,趙穿攻靈公于桃園。宣子未出山而復(fù)。大史③書曰:“趙盾弒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對曰:“子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討賊,非子而誰?”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書法不隱。趙宣子,古之良大夫也,為法受惡。惜也,越竟乃免?!保ü?jié)選自《左傳》)【注】①趙盾:晉國的正卿(相當(dāng)于相),謚號宣子。②士季:晉國的大夫,姓士,名會,字季。③大史:后來寫作“太史”,官名,這里指晉國太史董狐。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yīng)位置的答案標(biāo)號涂黑。宦三A年矣B未知C母之D存否E今F近焉G請H以遺之。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正確的一項是()A.過,文中指經(jīng)過、走過,與杜牧《阿房宮賦》中“宮車過也”的“過”意思相同。B.驟,文中指多次、屢次,與蘇軾《赤壁賦》中“知不可乎驟得”的“驟”意思相同。C.食,文中指吃、吃飯,與《論語》中“食無求飽”的“食”意思相同。D.亡,文中指逃亡、逃走,與司馬遷《屈原列傳》中“亡走趙”的“亡”意思相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開篇就寫明晉靈公不行君道,并且用三件事來表現(xiàn)他的貪婪、荒唐與殘暴。B.趙盾和士季詢問原因后心中憂慮,準(zhǔn)備勸諫晉靈公,士季講明理由后先進行勸諫。C.趙盾看到餓病靈輒,給了他一半食物,在他吃完后又給了一筐飯和肉裝進袋子。D.趙穿殺了晉靈公,太史董狐卻記錄趙盾殺了他的國君,孔子對這一記錄給予肯定。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公患之,使麂賊之。晨往,寢門辟矣,盛服將朝。(2)子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討賊,非子而誰?14.文中描寫了魔、提彌明、靈輒三位武士,請分別簡要概括其形象特點?!敬鸢浮?0.BEG11.D12.C13.(1)晉靈公感到厭煩,便派麑去刺殺趙盾。麑一大早就去了趙盾家,只見臥室的門開著,趙盾穿戴好禮服準(zhǔn)備上朝。(2)您身為正卿,逃亡而不出國境,回來后又不討伐叛賊,不是您殺了國君又是誰呢?14.①魔:忠信之士;②提彌明:有勇有謀/勇猛善戰(zhàn);③靈輒:知恩圖報/是非分明?!窘馕觥俊?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我在外當(dāng)奴仆已經(jīng)多年了,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活著。現(xiàn)在離家近了,請允許我把這一半留給她?!盎氯暌印笔鞘÷跃?,省略了主語“吾”,“宦三年”是謂語部分,“矣”是句末表陳述的語氣詞,所以在B處斷開?!拔粗钢娣瘛敝小拔粗笔侵^語,“母之存否”是賓語,所以在E處斷開?!敖窠伞?,語意完整,“焉”是句末語氣詞,所以在G處斷開。故選BEG?!?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言詞語中的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理解能力。A.錯誤。過錯/經(jīng)過、走過。句意:我已經(jīng)知道自己的過錯了/是皇上的宮車馳過。B.錯誤。多次,屢次/一下子。句意:趙盾又多次勸諫。/知道上面這些想法不能一下子實現(xiàn)。C.錯誤。給……東西吃/吃、吃飯。句意:趙盾給他東西吃,他留下了一半。/飲食不求飽足。D.正確。亡:逃亡、逃走。句意:于是趙盾自己也逃亡了。/他逃往趙國。故選D?!?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C.“給了他一半食物”錯誤。根據(jù)原文“食之,舍其半”,可知趙盾給他東西吃,他吃一半,留下了一半。選項說法曲解文意。故選C?!?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患”,感到厭煩;“賊”,刺殺;“辟”,開,敞開;“盛服”,穿戴好禮服。(2)“亡”,逃跑,逃亡;“竟”,通“境”,國境;“討”,討伐;“非子而誰”,判斷句。【1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篩選并概括文中觀點的能力。根據(jù)原文“猶不改。宣子驟諫。公患之,使麑賊之。晨往,寢門辟矣。盛服將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嘆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賊民之主,不忠;棄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槐而死”,可知麑奉靈公之命來刺殺趙盾,但當(dāng)他看到“盛服將朝”的趙盾時,他產(chǎn)生了強烈的心理矛盾──殺趙盾是不忠于國家,不殺趙盾是不守諾言,最后選擇了自殺?!笆⒎⒊北憩F(xiàn)了趙盾忠君與守職,而面對這樣的忠臣,晉靈公還要“賊之”,就是他的寡恩。所以從麑的自殺,可看出他是個忠信之士,是個舍生取義之人。根據(jù)原文“秋九月,晉侯飲趙盾酒,伏甲,將攻之。其右提彌明知之,趨登,曰:‘臣侍君宴,過三爵,非禮也?!旆鲆韵?。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殺之盾曰:‘棄人用犬,雖猛何為!’斗且出。提彌明死之”,可知提彌明在趙盾赴宴后知道了靈公的陰謀,他不是貿(mào)然出擊,而是首先講禮法,“臣侍君宴,過三爵,非禮也。”以此作為讓趙盾離開的理由,表現(xiàn)出機智的一面。晉靈公不僅沒有理睬提彌明所講的君臣之禮,反而喚猛犬去咬趙盾,提彌明與猛犬和甲士們英勇搏斗,最終不敵身亡。由此可見提彌明有勇有謀,勇猛善戰(zhàn)。根據(jù)原文“既而與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問何故,對曰:‘翳桑之餓人也?!瘑柶涿?,不告而退。遂自亡也”,可知靈輒是靈公的甲士,卻反戈一擊,救出了趙盾。當(dāng)趙盾詢問恩人的姓名時,他只說是“翳桑之餓人”。由此可見靈輒知恩圖報,是非分明。參考譯文:晉靈公不行君道。加重賦斂并圖畫城墻(滿足奢侈的生活)。他從高臺上用彈弓射行人,觀看他們躲避彈丸的樣子。廚師沒有把熊掌燉爛,他就把廚師殺了,放在筐里,讓宮女們用車載經(jīng)過朝廷。大臣趙盾和士季看見露出的死人手,便詢問他被殺的原因,并為晉靈公的無道而憂慮。他們準(zhǔn)備規(guī)勸晉靈公,士季說:“如果您去進諫而國君不聽,那就沒有人能接著進諫了。讓我先去規(guī)勸,他不接受,您就接著去勸諫?!笔考救ヒ姇x靈公時往前走了三次伏地行禮三次,晉靈公(假裝沒有看見他),到了屋檐下,晉靈公才抬頭看他。他說:“我已經(jīng)知道自己的過錯了,打算改正?!笔考具殿^回答說:“哪個人能不犯錯誤呢,犯了錯誤能夠改正,沒有比這更大的好事了?!对娊?jīng)》說:‘沒有誰(向善)沒有開始的,很少有人能堅持到底?!绻襁@樣,那么能彌補過失的人就太少了。您如能始終堅持向善,那么國家就有了保障,而不止是臣子們有了依靠?!笨墒菚x靈公仍然沒有改正。趙盾又多次勸諫。晉靈公感到厭煩,便派麑去刺殺趙盾。麑一大早就去了趙盾的家,只見臥室的門開著,趙盾穿戴好禮服準(zhǔn)備上朝。時間還早,他和衣坐著打盹兒。麑退了出來,感嘆地說:“時刻不忘記恭敬國君,真是百姓的靠山啊。殺害百姓的靠山,這是不忠;背棄國君的命令,這是失信。不忠不信中有一樣違背了,還不如去死!”于是,麑一頭撞在槐樹上死了。秋天九月,晉靈公請趙盾喝酒,事先埋伏下武士,準(zhǔn)備殺掉趙盾。趙盾的車夫提彌明發(fā)現(xiàn)了這個陰謀,快步走上殿堂,說:“臣下陪君王宴飲,酒過三巡還不告退,就不合禮儀了?!庇谑撬銎疒w盾走下殿堂。晉靈公喚出了猛犬來咬趙盾。提彌明徒手上前搏斗,打死了猛犬。趙盾說:“不用人而用狗,即使兇猛,又有什么用!”他們兩人與埋伏的武士邊打邊退。(結(jié)果,)提彌明為趙盾戰(zhàn)死了。當(dāng)初,趙盾到首陽山打獵,住在翳桑。他看見有個叫靈輒的人暈倒了,便去問他的病情。靈輒說:“我已經(jīng)多日沒吃東西了?!壁w盾給他東西吃,他留下了一半。趙盾詢問原因,靈輒說:“我在外當(dāng)奴仆已經(jīng)多年了,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活著?,F(xiàn)在離家近了,請允許我把這一半留給她?!壁w盾讓他把食物吃完,另外給他準(zhǔn)備了一籃飯和肉,放在口袋里給他。不久靈輒做了晉靈公的武士,他在搏殺中把武器倒過來抵擋晉靈公手下的人,使趙盾得以脫險。趙盾問他為什么這樣做,他回答說:“我就是在翳桑的餓漢。”趙盾再問他的姓名和住處,他沒有回答就退走了。于是趙盾自己也逃亡了。九月二十六日,趙穿在桃園殺掉了晉靈公。趙盾還沒有走出國境的山界,聽到靈公被殺便回來了。晉國太史董狐記載道:“趙盾弒殺了他的國君?!彼€把這個說法拿到朝廷上公布。趙盾說:“不是這樣。”董狐說:“您身為正卿,逃亡而不出國境,回來后又不討伐叛賊,不是您殺了國君又是誰呢?”孔子說:“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記載史事的原則是直言不諱。趙盾是古代的好大夫,因為史官的記事原則而蒙受了弒君的惡名??上О?,如果他出了國境,就會避免弒君之名了。”趙盾派趙穿到成周去迎接晉國公子黑臀,把他立為國君。十月初三,公子黑臀去朝拜了武公廟。河南省濟源市、洛陽市、平頂山市、許昌市四市2023-2024學(xué)年高三下學(xué)期第三次質(zhì)量檢測語文試卷(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夫不諫則危君。固諫則危身。智者度君權(quán)時,調(diào)其緩急,而處其宜,上不敢危君,下不以危身。故在國而國不危,在身而身不殆。景公正晝被發(fā)乘六馬出正閨①,刖跪②擊其馬而反之,曰:“爾非吾君也?!惫珣M而不朝,晏子入見,公曰:“寡人以子大夫之賜,得卑百姓以守宋廟。今見我于川疏以辱社稷,吾猶可以齊于諸侯乎?”晏子對曰:“君無忍焉。臣聞之,下無直外,上有隱君;民多諱言,君有驕行。今君有失行,而剛跪有直拜,是君之福也,故臣來慶。請貧之,以明君之奸善;禮之,以明君之受諫!”于是令剛恥信資無正,時朝無事。景公曰:“朝居嚴(yán),則曷害于國家戰(zhàn)?”晏子對曰:“朝居嚴(yán),則下無言,下無言,則上無聞矣。下無言則謂之嗜,上無聞則謂之雜;乖喑則非害治國家如何也?夫治天下者非用一士之言也固有受而不用惡有拒而不入者哉!”(節(jié)選自《說苑·正諫》)材料二:大宗咸容儼肅,百僚進見者,皆失其舉措。大宗知其若此,舟兄人奏事,必欲顏色,異聞讀詩,如政教得失。實謂公卿曰:“人欲自照,必須明鏡;主欲知過,必藉忠臣?!必懹^元年,太宗謂侍臣曰:“惟君臣相遇,有同魚水,則海內(nèi)可安?!蓖醌晫υ唬骸澳緩睦K則正,后從諫則圣。陛下開圣慮,納芻菟。愚臣處不諱之朝,實忍怨其狂瞽?!碧诜Q善,詔令自是宰相入內(nèi)平章國計,必使諸官隨入,預(yù)聞?wù)?。貞觀二年,大宗謂侍臣曰:“明主思坦而益善,暗主扶短而永愚。隋煬帝好自矜奪,護短拒諫,誠亦實難犯忤。虞世基不敢直言,或恐未為深罪。及煬帝被殺,世基合同死否?”杜如晦對曰:“虞世基位居宰錯,在得言之地,竟無一言諫諍,誠亦合死?!碧卧唬骸肮允且?。煬帝豈不以下無忠臣。身不聞過,惡積禍盈,滅亡斯及!”(節(jié)選自《貞觀政要·求諫》)[注]①正因:宮中的小門。②用疏:斷足的人。古代受削刑的人多毀役看守官門,文中即指守門人。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yīng)位置的答案標(biāo)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夫治A天下者B非用C一士之言也D固有E受F而不用G惡有拒H而不入者哉?”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固,文中指堅持,與《師說》中“其聞道也固先乎吾”的“囧”意思相問。B.藉,文中指憑借。與《赤壁賦》中“相與枕藉乎舟中”的“薪”意思不同。C.芻蕘,指割草砍柴或割草砍柴的人,多用于自謙,文中指粗淺露陋的意見。D.矜,文中指夸耀,與李密《陳情表》中“猶蒙矜育”的“矜”意思不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景公行為不當(dāng),川跪規(guī)勸,景公感到差慚而不去上切,晏子卻認(rèn)為別跪敢于直言是國君的褥分。于是景公下令加倍貧弱川隱,并免除了他的賦稅。B.在晏子看來,因君居于朝廷之上對下成嚴(yán),臣下就不進言,那么君王就聽不到,在下位的不說話。在上位的聽不到,上聾下啞,會妨害國家治理。C.王珪認(rèn)為,國君聽從規(guī)諫就會圣明,現(xiàn)在太宗廣開言路,他愿意竭盡所能。太宗贊同,下令以后宰相進宮商量國家大事,讓諫官跟隨,參與政事。D.隋煬帝昏庸,虞世甚身為宰相,不敢直言進諫,沒有盡到一個臣子應(yīng)該盡的責(zé)任。太宗始終認(rèn)為,賞世基罪惡深重,應(yīng)該和階場帝一同彼處死。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智者度君權(quán)時,調(diào)其級急而處其宜,上不敢危君,下不以危身。(2)每見人類事,必假顏色,貧聞諫諍,知政教得失。14.如何“進諫”和“納諫”、?請結(jié)合兩則材料簡要概括。(3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20分)10.(3分)BDG11.(3分)A(A項“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中的“固”意為“本來”,意思不同;B項“相與枕藉乎舟中”中的“藉”意為“墊著”;C項解說正確;D項“猶蒙矜育”中的“矜”意為“憐憫、同情”。)12.(3分)D(“太宗始終認(rèn)為”有誤)13.(8分)(1)(4分)明智的人揣測君王權(quán)衡時勢,調(diào)和那緩急處置適宜,向上不敢危害君主,向下不危害自身。(譯出大意給2分;“度”“宜”兩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2)(4分)每當(dāng)見到有人陳述事情,一定給予和悅的臉色,希望聽到直言規(guī)勸,了解政治教化的得失。(譯出大意給2分;“顏色”“冀”兩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14.(3分)①臣子權(quán)衡時勢,敢于直言;②君主營造寬松的環(huán)境,反省短處,虛心納諫。(答出一點給1分,答出兩點給3分。)[附]參考譯文:材料一:不勸諫就危害君王,堅持勸諫就會危害自身。明智的人揣測君王權(quán)衡時勢,調(diào)和那緩急處置適宜,向上不敢危害君主,向下不危害自身。所以對國家來說國家不受危害,對自身來說自己不會危險。景公大白天披散著頭發(fā),駕著六匹馬的車,馳出宮中的小門,刖跪擊打景公的馬使車子返回,說:“你不是我的國君。”景公羞慚而不上朝,晏子進宮請見,景公說:“我靠您和各位大夫的輔助,能夠率領(lǐng)百姓敬守宗廟,現(xiàn)在被刖跪羞辱使國家蒙受恥辱,我還能夠跟諸侯并列嗎?”晏子回答:“您不要厭惡這件事。我聽說,下面沒有直言規(guī)勸的話,上面就有昏庸的君主;百姓有很多不敢直說的話,君主就有驕橫的行為?,F(xiàn)在國君有錯誤的行為,而刖跪有直言規(guī)勸的話,這是國君的福分,所以我前來慶賀。請賞賜他,來表明國君喜歡善行;禮遇他,來表明國君接受諫言!”于是下令加倍給刖跪錢財并免征賦稅,一時朝野平安無事。景公說:“居于朝廷之上對下威嚴(yán),那么對國家有什么妨害呢?”晏子回答:“居于朝廷之上對下威嚴(yán),那么臣下就不說話,臣下不說話,那么君王就聽不到。在下位的不說話就叫作啞巴,在上位的聽不到就叫作聾子;上聾下啞那么不是妨害治理國家是什么?治理天下,不是聽用一個人的話,當(dāng)然有聽了而不采用的,哪里有拒絕而不聽的呢?材料二:太宗儀表威武面容嚴(yán)肅,進見的百官,都舉止失當(dāng)。太宗知道大家這樣,每當(dāng)見到有人陳述事情,一定給予和悅的臉色,希望聽到直言規(guī)勸,了解政治教化的得失。曾對公卿們說:“人要照見自己,一定要有明鏡;君主想知道自己的過失,一定要借助忠臣?!必懹^元年,太宗對侍臣說:“君主和臣子相處共事,如魚得水,那么天下才可以安定。”王珪回答:“木頭經(jīng)過墨線的比量就能鋸直,國君聽從規(guī)諫就會圣明公陛下開啟圣明的恩肅,采納我等粗淺時見,、我處在不避忌諱的朝代,實在愿意竭盡自己愚劣的能力?!碧诜Q贊。下令從今以后宰相進1商1國家大事,、一定讓諫官跟隨進入,參與聽聞?wù)隆X懹^二年,太宗對侍臣說:‘堅朋的君主反省短處更加賢明,昏庸的君主掩飾短處永遠(yuǎn)愚昧。隋煬帝喜歡夸耀自己,維護短處拒絕納諫,:真之實在難被冒犯忤逆。虞世基不敢直言,或許算不上大罪。等到煬帝被殺,世基該一同被處死嗎?”杜如晦回答了“虞世基身為宰相,處在應(yīng)當(dāng)說話的地方,竟然沒有一句話進諫,的確也應(yīng)該被處死。”太宗說:“你說得對。煬帝難道不是因為身邊沒有忠臣,聽不到自己的過失,罪惡累積災(zāi)禍太多,導(dǎo)致滅亡的嗎!”河南省2024屆普通高中畢業(yè)班高考適應(yīng)性測試語文試題(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桓公憂天下諸侯。魯有夫人、慶父之亂,二君弒死,國絕無嗣。桓公聞之,使高子存之。天下諸侯稱仁焉。于是天下諸侯知桓公之非為己動也,是故諸侯歸之?;腹T侯之歸己也,故使輕其幣而重其禮。故天下諸侯罷馬以為幣,縷綦以為奉;諸侯之使垂橐而入,稇載而歸。故拘之以利,結(jié)之以信,示之以武,故天下小國諸侯既許桓公莫之敢背就其利而信其仁畏其武?;腹煜轮T侯多與己也,故又大施忠焉??蔀閯诱邽橹畡樱蔀橹\者為之謀,軍譚、遂而不有也,讒侯稱寬焉。通齊國之魚鹽于東萊,使關(guān)市幾而不征、以為諸侯利,諸侯稱廣焉。救大成,朝服以濟河而無怵惕焉,文事勝矣。是故大國慚愧、小國附協(xié)。唯能用管夷吾、寧成、鮑叔牙之屬而伯功立。(節(jié)選自《國語·齊語》)材料二: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見。立有間,有貳鴻飛而過之。桓公嘆曰:“仲父,今彼鴻鵠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寡人之有仲父也,猶飛鴻之有羽翼也,若濟大水有舟楫也。”管子對曰:“君若將欲霸王舉大事乎?則必從其本事矣。”桓公變躬遷席,拱手而問曰:“敢問何謂其本?”管子對曰:“齊國百姓,公之本也。公輕其稅斂,則人不憂饑;緩其刑政,則人不懼死;舉事以時,則人不傷勞?!被腹唬骸肮讶寺勚俑钢源巳撸劽?,不敢擅也,將薦之先君?!庇谑橇畎俟儆兴荆鞣侥P。明日,皆朝于太廟之門朝,定令于百吏:使稅者百一鐘,孤幼不刑,澤梁時縱。近者示之以忠信,遠(yuǎn)者示之以禮義。行此數(shù)年,而民歸之如流水。(節(jié)選自《管子·霸形》)10.材料一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yīng)位置的答案標(biāo)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故天下小國A諸侯既許B桓公C莫之D敢背E就其利F而信G其仁H畏其武。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朝服,指穿著朝服,與《鄒忌諷齊王納諫》中“朝服衣冠”的“朝服”意思不同。B.屬,指類、等,與《琵琶行(并序)》中“名屬教坊第一部”的“屬”意思不同。C.有間,指不久,與《庖丁解?!分小氨斯?jié)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的“有間”意思相同。D.席,指用草或竹篾等編織而成的坐臥用具,與成語“座無虛席”的“席”意思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魯國發(fā)生夫人和慶父之亂,兩位國君相繼被殺,沒有了繼承人,桓公聽說這件事后,幫魯國渡過危機,天下諸侯都稱贊桓公仁義。B.桓公派軍隊消滅了譚、遂兩國卻不占為己有,把齊國的魚和鹽流通到東萊,讓關(guān)市稽查并征收賦稅,用這些方法為諸侯謀求利益。C.桓公對管仲非常倚重,在管仲和隰朋拜見時,看到有鴻雁飛過,他感嘆自己有了管仲,就像飛鴻有了羽翼、過河有了船只一樣。D.桓公接受管仲提出的建議,但要敬告先君然后再實行,他命令百官有司削好版牘、備好筆墨,第二天在太廟朝見,向百官確立了法令。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桓公知諸侯之歸己也,故使輕其幣而重其禮。(2)君若將欲霸王舉大事乎?則必從其本事矣。14.為成就霸業(yè),齊桓公對內(nèi)、對外采取了哪些措施?(3分)(一)文言文閱讀(20分)10.(3分)CEH 11.(3分)C 12.(3分)B13.(8分)(1)桓公知道諸侯歸附自己,因此讓他們減輕進奉的禮物,而增加給他們的回禮。(關(guān)鍵詞“歸”“幣”各1分,大意2分)(2)您想要成就霸王之業(yè)做成大事嗎?那么一定要從根本的事情做起。(關(guān)鍵詞“舉”“本事”各1分,大意2分)14.(3分)①對外:施行忠信和禮義,用利益籠絡(luò),用誠信結(jié)交,用武力威懾。②對內(nèi):輕征賦稅,寬緩刑法政令,減輕勞役。(答出一方面給2分,答出兩方面給3分,意思答對即可。如果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給分)參考譯文:材料一:桓公擔(dān)憂天下諸侯。魯國發(fā)生了國君夫人和慶父的內(nèi)亂,兩位國君先后被殺,魯國沒有繼承人。桓公聽到這件事,派高子使魯國得以保存。天下諸侯稱贊他仁義。在這時天下諸侯知道桓公不是為了自己而行動,因此諸侯都?xì)w附他?;腹乐T侯歸附自己,因此讓他們減輕進奉的禮物,而增加給他們的回禮。所以天下諸侯把劣馬作為禮物,用麻線織成的粗布作為托玉器的襯墊;諸侯的使者空著口袋進入,滿載而歸?;腹美婊\絡(luò)他們,朋誠信結(jié)交他們,用武力威懾他們,因此天下小國諸侯已經(jīng)許諾臣服桓公,沒有人敢背叛他,接受他給予的利益,相信他的仁義。畏懼他的武力。桓公知道天下諸侯大多跟隨自己,因此又大力施行忠信。可以為他們行動的就行動,可以為他們謀劃的就謀劃,派軍隊消滅了譚、遂二國卻不占為己有,諸侯稱贊他寬厚。把齊國的魚鹽流通到東萊,讓關(guān)市稽查而不征稅,以此為諸侯謀利,諸侯稱贊他廣施恩惠。教化大獲成功,穿著朝服渡過黃河與強大的晉國打交道也無需恐懼警惕,這是文德教化的勝利。因此大國感到慚愧,小國紛紛歸附。只因為(齊桓公)能任用管夷吾、寧戚、鮑叔牙等人而霸業(yè)確立。材料二:齊桓公坐在君位上,管仲、隰朋進見。站了一會兒,有兩只鴻雁飛過。桓公感嘆說:“仲父,現(xiàn)在那些鴻雁想要到哪里就到哪里,還不是因為有羽翼的緣故,才能把它們的意向通達于天下?我有仲父,就像飛鴻有羽翼,像過大河有船只。”管子回答說:“您想要成就霸王之業(yè)做成大事嗎?那么一定要從根本的事情做起?!被腹苿由眢w離開席位,拱手發(fā)問:“敢問什么是根本的事情?”管子回答說:“齊國百姓,是您的根本。您若輕征賦稅,那么百姓就不愁饑餓;寬緩刑法政令,那么百姓就不怕死罪;按照時間興舉大事,那么百姓就不怕勞役?!被腹f:“我聽到仲父說的這三點,算是接受教導(dǎo)了,我不敢專享這些話,將要敬告先君?!庇谑腔腹畎俟儆兴?,削好版牘備好筆墨。第二天,都在太廟的門庭朝見,向百官確立法令:讓納稅者只出百分之一,對孤兒幼女不準(zhǔn)處刑,山林水澤按時開放。近處以忠信對待他們,遠(yuǎn)處以禮義對待他們。這樣做幾年后,百姓像流水一樣歸附他。河南省信陽市浉河區(qū)信陽高級中學(xué)2024屆高三二輪強化訓(xùn)練(七)語文試題(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逢同數(shù)譖申胥于吳王。吳王曰:“今圖申胥,將何以?”逢同對曰:“君王興兵伐齊申胥必諫曰不可,王無聽而伐齊,必大克,乃可圖之?!庇谑菂峭跤R。召申胥,對曰:“臣老矣,耳無聞,目無見。不可與謀?!眳峭跽埳犟阒\者三、對曰:“臣聞越王勾踐罷吳之年,宮有五灶,食不重味;妻操斗,身操概。自量而食。適饑不費,是人不死,必為國害!越王勾踐食不殺而厭。衣服純素,不構(gòu)不玄。帶劍以布,是人不死,必為大故;越王勾踐寢不安席.食不求飽,而善貴有道。是人不死,必為邦寶:越王勾踐衣弊而不衣新行慶賞,不刑戮。是人不死,必成其名。越在我猶心腹有疾不發(fā)則無傷動作則有死亡。欲釋齊,以越為憂。”吳王不聽,果興師伐齊,大克。還,以申胥為不忠,賜劍殺申胥。(節(jié)選自《越絕書》)材料二:吳王還自伐齊,乃訊申胥曰:“昔吾先王體德明圣,達于上帝,譬如農(nóng)夫作耦,以刈殺四方之蓬蒿,以立名于荊,此則大夫之力也。今大夫老,而又不自安恬逸,而處以念惡,出則罪吾眾,撓亂百度,以妖孽吳國。今天降衷于吳。齊師受服。孤豈敢自多,先王之鐘鼓,宴式靈之。敢告于大夫?!鄙犟汜寗Χ鴮υ唬骸拔粑嵯韧跏烙休o弼之臣,以能去疴除弊,以不陷于大難。今王播棄黎老,而孩童比謀,曰:‘余令而不違?!虿贿`,亡之階也。夫天之所棄,必驟近其小喜,而遠(yuǎn)其大憂。王若不得志于齊,而以覺寤王心,而吳國猶世吾先君得之也,必有以取之。今王無以取之,而天祿亟至,是吳命之短也。員不忍稱疾辟易,見王之為越擒也。員請先死?!彼熳詺ⅰ#ü?jié)選自《國語吳語》)[注]伍子胥,名員,春秋末期吳國大夫、軍事家。因封于申,也稱申胥。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yīng)位置的答案標(biāo)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越在A我B猶心C腹D有疾E國不發(fā)則無F傷啟動作則有H死亡11.木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適,是正好、恰好之意,與成語“適可而止”“適得其反”中的“適”意思相同。B.慶,是獎賞、賞賜之意,與“積善之家,必有余慶”中的“慶”意思不同C.比,指一起、一同,與《晏子使楚》中“比肩繼踵而在”的“比”意思相同。D.嘔,指屢次,與2022新高考I卷中“君得燕、趙之兵甚眾且亟矣”的“亟”意思不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臭王夫差與逢同想借伐齊之事陷害申胥,申胥雖一再拒絕參當(dāng)謀劃伐齊,但最終還是陷入了他們的圈套。B.申胥經(jīng)過縝密地分析,認(rèn)為越王勾踐是吳國的巨大威脅,不首先解除越國這個隱患,后果會非常嚴(yán)重。C.在承認(rèn)申胥做出過貢獻的同時,吳王認(rèn)為現(xiàn)在的申胥卻很不安分,心生惡念,想領(lǐng)兵造反,會禍亂吳國。D.面對吳王夫差的責(zé)問,申胥指出了夫差在治國方面存在的問題并預(yù)言他終將會成為越國的階下囚。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臣聞越王勾踐罷吳之年,宮有五灶,食不重味。(4分)(2)昔吾先王世有輔弼之臣,以能去疴除弊,以不陷于大難。(4分)14.申胥死后九年,吳國為越國所滅。從上文申胥的分析來看,吳國滅亡的原因有哪些?請簡要概括。(3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10.BEG(越在我,猶心腹有疾,不發(fā)則無傷,動作則有死亡)11.CB項,“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的“慶”,意思是“福澤,恩澤”。C項,“比肩繼踵”的“比”是“靠近、挨著”的意思。D項,“君得燕、趙之兵甚眾且亟矣”的“亟”是“快速、迅速”之意。12.C項,“想領(lǐng)兵造反”是對“出則罪吾眾”的曲解。13.(1)我聽說越王勾踐被吳國釋放之后,宮里有五座爐灶,(但)吃的(卻)很單調(diào)。(“罷”,釋放,遣歸,遣返1分;“重”,重復(fù),兩種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父母分家協(xié)議書模板
- 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xué)教案- 2024-2025學(xué)年“100以內(nèi)數(shù)的認(rèn)識”青島版五四學(xué)制
- 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xué)教案-第一單元有趣的數(shù)西師大版
- 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xué)教案-1.5已知比一個數(shù)多(少)百分之幾的數(shù)是多少求這個數(shù) -青島版
- 2025年黑龍江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職業(yè)學(xué)院單招職業(yè)傾向性測試題庫完整
- 2025屆黑龍江佳木斯一中高三上學(xué)期五調(diào)生物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度工程咨詢中間人傭金支付規(guī)范合同
- 2025年度公司股份協(xié)議書:股權(quán)激勵與業(yè)績考核
- 2025年度車輛牌照租賃與汽車后市場服務(wù)合同
- 2025年度人工智能教育培訓(xùn)合作協(xié)議書
- 住院患者長囑口服藥發(fā)藥流程 內(nèi)科
- 企業(yè)面試試題凝思科技quiz
- 少兒繪畫之《水粉畫葡萄》
- GB∕T 19924-2021 流動式起重機 穩(wěn)定性的確定
- ACUSONX150西門子彩色多普勒超聲系統(tǒng)
- 中國青年氣候意識與行為調(diào)研報告2020
- M701F燃?xì)廨啓C控制與保護
- 《物理化學(xué)》電子教案(上冊)(共84頁)
- berg平衡評定量表
- 一年級下學(xué)期開學(xué)家長會
- 中國控制會議論文模板英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