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文言文專題_第1頁
高中語文文言文專題_第2頁
高中語文文言文專題_第3頁
高中語文文言文專題_第4頁
高中語文文言文專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文言文閱讀專題常考古代文學(xué)常識祭祀類1.犧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純?yōu)椤盃?,體全為“牲”。2太牢:

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時,牛、羊、豕(豬)三牲全備為“太牢”3.少牢:

諸侯祭祀只有羊和豬,沒有牛,稱為“少牢”。4.齋戒: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獨居,戒其嗜欲,以示心地誠敬,這些活動叫“齋戒”。禮儀類1.冠禮:古代男子成年時(二十歲)加冠的禮節(jié)。冠禮在宗廟進行,由父親主持,并由指定的貴賓給行冠禮的青年加冠三次,先后加緇布冠、皮弁、爵弁,分別表示有治

人、為國出力、參加祭的權(quán)力。2.稽首:行禮時,施禮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頭也緩緩至于地。頭至地須停留一段時間,手在膝前,頭在手后。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禮,常為臣子拜見君王時所用。3.再拜:先后拜兩次,表示禮節(jié)之隆重。舊時書信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意。4.頓首:古時一種拜禮,俗稱叩頭。行禮時,頭碰地即起。因其頭接觸地面時間短暫,故稱頓首。節(jié)令類1.上元:

正月十五日,為燈節(jié)。2.寒食:

清明節(jié)的前一天,或“冬至后一百五十日,謂之寒食”,古有禁火三日的習(xí)俗。3.七夕:七月七日,晚間為牛郎織女相會之夜,有女子穿針乞巧的習(xí)俗??婆e類1.童生試:

也叫“童試”,明代由提學(xué)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學(xué)政主持的地方科舉考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院試合格后取得生員(秀才)資格,方能進入府、州、縣學(xué)學(xué)習(xí),所以又叫入學(xué)考試。應(yīng)試者不分年齡大小都稱童生。2.鄉(xiāng)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舉行的一場考試。因在秋八月舉行,又稱“秋闈”。主考官由皇帝委派??己蟀l(fā)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舉人”,第一名叫解元。3.會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荚囉啥Y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總裁,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jiān)監(jiān)生皆可應(yīng)考,錄取三百名為貢士,第一名叫會元。4.殿試:是科舉制最高級別的考試,皇帝在殿廷上,對會試錄取的貢士親自策問,以定甲第。實際上皇帝有時委派大臣主管殿試,并不親自策問。錄取分為三甲:

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的稱號,第一名稱狀元(鼎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的稱號;三甲若干名,

賜“同進士出身”的稱號。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

一二三甲統(tǒng)稱進士。明清科舉簡表科別項目

內(nèi)容院試鄉(xiāng)試(秋闈)會試(春闈)殿試考場學(xué)政巡回案臨考場(府、縣)京城和各省

城貢院(省城)京城貢院(禮部)皇宮(宮殿)主考人各省學(xué)政中央政府特派官員欽查大臣皇帝參加者童生(儒生)生員及監(jiān)生舉人貢士中者名稱生員(秀才)舉人貢士進士日期三年之內(nèi)兩次子、卯、午

、酉年八月,桂榜鄉(xiāng)試次年三月,杏榜會試同年四月,金榜第一名案首解元會元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殿試會試家年舉后,亦稱者

圍鄉(xiāng)試三年一試,亦稱秋闈監(jiān)生院試進士頭名稱狀元次名榜眼三名探花血國合代旗舉回解舉人頭名稱解元貢士頭名稱縣試、府試生員(菇才)童生其他1.幾項兼稱一般先說官職,次稱籍貫,后稱姓名、字號。例:四人者:廬陵簫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游褒禪山記》)意思是:同游的四個人是:廬陵人蕭君圭,字君玉,長樂人王回,字深甫;我的弟弟王安國,王安上,字平甫,字純甫。2.名、字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單指名。幼年是由父母命名,供長輩呼喚。男子20歲(成人)舉行加冠禮時取字;女子15歲舉行笄(古代盤頭發(fā)用的簪子)禮時取字。3.謚號古代帝王、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據(jù)他們的生平行為給予一種稱號以褒貶善惡,

稱為謚號。4.廟號帝王死后,在太廟立室奉祀,并追尊某祖某宗的名號。稱廟號,是對已死皇帝的敬稱,

如太宗,太祖。5.

陽古代以山南、水北為陽,以山北、水南為陰。古代官職及官吏行為

常見官職常見官職:丞相、太尉(大司馬)、太史、上卿、學(xué)士、樞密使、郎中、侍中、參軍(參謀軍務(wù))、尹、令尹、太守、巡撫、知府、都尉、長史。其他:【有司】古代朝廷分職設(shè)官,各有所司,“有司”指有具體職務(wù),做具體工作的史官?!举?、祿、秩、餉】封建古代官吏的薪水。官職變動表授予官職:

察、薦、舉、辟、征、拜、除、授、起、拔、賞、封。表提升官職:

遷、擢、升、加。表降、免官職:謫、遷【左遷、左除、左授、左轉(zhuǎn)】、罷、免、廢、黜、貶、放。表調(diào)動官職:

轉(zhuǎn)、調(diào)、徙、補、出、改。表兼職、代理官職:

兼、領(lǐng)、行、署、攝、權(quán)、判、假。表辭官:乞骸骨、告老、請老、乞身、移疾(移病)、解官、致仕。其他:

【視事】治事,任職。

【下車】官吏初到任。

【解褐】脫去粗布衣服,喻入仕做官。詞

用詞類活用:在古代漢語里,某些詞可以按照一定的語言習(xí)慣靈活運用,在啊句中臨時改變它的基本功能。1.使動用法:指謂語動詞具有“使賓語怎么樣”的意思。例:凡治國之道,必先富(使……富裕)民。2.意動用法:指謂語動詞具有“認為(以為)賓語怎么樣”的意思

。例:吾妻之美

(認為……美)我者,私我也。3.名詞用作狀語(這種情況下,往往這個名詞前還另有主語):①表示方位或處所。

例:上食埃土,下飲黃泉。(向上。向下。)②表示比喻,可譯為“像……一樣”。例: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像北斗星一樣。像蛇一樣。)③表示對人的態(tài)度,可譯為“把……當作……來怎么樣,”像對待……那樣如何“。例:齊將田忌善而客待之。(像對待客人一樣)④表示工具或依據(jù),相當于“用”“拿”,有時需要在做狀語的名詞前加“在”“從”“到”“由”“按”“依據(jù)”等介詞。例(1)狼速去,不然,將杖殺汝。

(用杖)

(2)沛公已去,

間至軍中。(從小路)

(3)失期,

皆斬。

(按法律)除以上三種情況外,詞類活用的情況還有名詞、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動詞、形容詞活用為名詞。活用的條件:1.兩個名詞連用2.名詞、形容詞放在“所”“能”

“可”“足”"欲"字后,活用為動詞。3.名詞、形容詞放在“之”“我”等代詞前,活用為動詞。4.名詞用“而”連接時,活用為動詞。5.名詞放在副詞后面活用為動詞。6.名詞后面用介詞結(jié)構(gòu)作補語,活用為動詞。虛詞語氣詞句首語氣詞:

夫、蓋、維、惟、唯。句中語氣詞:蓋、也、與。句尾語氣詞:

也、乎、哉、矣、已、耳、焉、與(歟)、邪、夫、兮。句中或分句開頭的虛詞:

于、為、則、而、以。復(fù)句關(guān)聯(lián)詞有:

且夫、若夫、已而、至若、于是、雖然、至于、是故。翻譯:1.

“也、矣、已、耳、焉”相當于“罷了、啊”2.

“乎、與(歟)、邪、哉、也、夫、兮”相當于“吧、嗎、呢、啊”。其他高頻詞(1)人稱代詞:第一人稱:

余、吾、予第二人稱:

爾、而(通“爾”)女、汝、乃、若第三人稱:

之、其、彼、渠、厥(2)疑問代詞:

誰、孰、何、曷、胡、焉、安、奚、惡常

式常見固定句式1.表陳述語氣:

有以(有……用來)、無以(沒有……用來)、有所

(

有……的)

、無所

(沒有……的)、比及

(等到……的時候)、為……所

(被……怎么樣)。2.表疑問語氣:奈何(怎么辦)、何如

(怎么樣)、得無……耶

(大概/恐怕……吧

)

、其……乎

(大概……吧)。3.表反問語氣常用:無乃……乎

(恐怕、只怕)、不亦……乎

(不是……嗎)

得無……乎

(難道……嗎)、孰與、孰若

(跟……相比……)、何……為(

為什么

呢?)。四大文言句式1.省略句:

省略句子成分(主語、謂語【動詞】、賓語、介詞)2.判斷句標志詞有:

是;

,也;……者,

………3.被動句標志詞有:

見……于;受……于;為……所4.倒裝句:①賓語前置:否定句

(不、勿、毋、未、莫、無、弗)

中代詞充當賓語,疑問代詞(誰、孰、何、曷、胡、焉、安、奚、惡)

充當動詞或介詞賓語以及用“之”

字或“是”字作為賓語提前的標志時,通常為賓語前置的情況。②定語后置:標志詞常見“者”。

古漢語中有時為了突出修飾語,將定語放在中心詞后的情況。③狀語后置:

標志常見用介詞“于”“以”組成的介賓短語。把狀語(介賓短語)放在謂語之后,即為狀語后置。四大文言句式現(xiàn)代漢語句子結(jié)構(gòu)文言中的句式和現(xiàn)在大有不同,當我們進行翻譯的時候,

一定要遵循現(xiàn)

代漢語常規(guī)語序。定語+主語+狀語+謂語+定語+賓語+補語斷

句斷句的方法1.讀文段。先理解大意,將能斷的部分斷開。2.找虛詞。尤其是虛詞,往往的該斷句的地方。3.看對話。引文常常以“云”“曰”“道”為標志,兩人對話,

一般在第一次問答出現(xiàn)人名,以后就只用“曰”,省略了主語。4.依總分。將總說與分說的句子斷開,不同的分句也要斷開。5.據(jù)修辭。頂真、排比、對偶、反復(fù)是文言文中常見的修辭手法。句式對稱、句式整齊,四六句多,也是文言文的一大特點?!读H藺相如列傳》根據(jù)頂真這一修辭可斷句。秦

左右

皆呼

。斷句練習(xí)1大

示中

/

/其

厄怨不

淺其

/吾

以一

得士

人——《戰(zhàn)國策·中山策》文中出現(xiàn)了多個對稱句,注意到它們的規(guī)律,便可斷句。斷句練習(xí)2

焉/

/山

/

/

/

/

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

|夷之以近/則

游者眾

/險

焉/故非有

也。熟讀語段可知,本語段中可置于句末的虛詞有“焉”“也”

可置于句首的有“以”

“夫”

“則”

“而”

“故”“于是”。

者少

世之奇?zhèn)?瑰

/

非常之

/常

在于險遠

有得,以

其以

遠/則

罕斷句練習(xí)3

游褒禪山記》于

有文意理解文言翻譯的基本要求和具體方法1.文言文翻譯的基本要求是“信、達、雅?!靶拧本褪且獪蚀_地譯出原文,忠于原文,不曲解,不任意添加或刪減;“達”就是要求譯文通順流暢;“雅”則要求譯文盡量生動形象,特別是對描寫性的語句,翻譯

時要傳神。2.翻譯的具體方法有五種:留、補、換、改、刪。①留:文言句子中的人名、地名、官職名、年號名、器物名等在翻譯時予以保留,照抄不譯。②補:補出句子省略的成分或某些必要的詞句(省略句),使意思更準確完整,句子更順暢。例:旦日,客從外來,

(

)

(

)坐談

(《鄒忌諷齊王納諫》)句中“與”前省略主語“鄒忌”,

“與”后省略賓語“客”,翻譯時都應(yīng)補出。3.換:

一是用現(xiàn)代漢語的雙音節(jié)詞去換古代漢語的單音節(jié)詞;二是對同一事物或行為,古人和今人有不同的指標,翻譯時應(yīng)用現(xiàn)代的指稱去替換古人的指稱。例: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師說》)畫線部分應(yīng)譯為:傳授道理、教授學(xué)業(yè)、解答疑惑(問題)。例:鄒忌修

八尺有余……朝服衣冠。句中的“修”,現(xiàn)代為“長”,這里指身高;“服”,現(xiàn)代為“衣服”,這里指“穿戴”。4.改:改變一些特殊文言句式的語序,把它改成現(xiàn)代漢語的常規(guī)語序。例1:賓語前置大王來何操?

(《鴻門宴》)“何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