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文檔下載后可自行編輯1/1四川省涼山州安寧河聯(lián)盟20222023學年高一下學期語文期末聯(lián)考試卷登錄在線組卷平臺助您教考全無憂
四川省涼山州安寧河聯(lián)盟2022-2023學年高一下學期語文期末聯(lián)測試卷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紅樓夢》后四十回缺失,就像斷臂的維納斯,有著神秘莫測的殘缺美。事實上,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完整的維納斯,也有一部完整的《紅樓夢》。只是《紅樓夢》的續(xù)寫有的過于烏托邦,有的令人肝腸寸斷,有的過于隨性,有的比較專業(yè)。然而,于各人而言,總歸是美的。
在后四十回中,讀者最關心的必定是釵黛二人的結局。“玉帶林中掛,金簪雪里埋”是判詞所預設的結局,由此看來,這兩個人的下場必定是悲劇的,至于究竟是怎樣的一個“悲”法,卻各家有各家的說法,像寶玉遺棄寶釵,像釵黛淪落教坊。這些都應和了原著的悲劇走向,不像后來有些續(xù)本的大團圓結局,雖然給人不少喜感,但是讀來無味,如果這樣,《紅樓夢》就喪失了應有的藝術價值,就不能算是一本奇書。如今人們接觸最多的程高本結局是黛玉早死,寶玉出家,寶釵守寡。高鶚所續(xù)的結局雖然凄涼,但還未到蒼涼的程度。所謂蒼涼就是一種放下書后,仿佛置身空曠的天地之間,低頭一聲惆悵,仰天淚流滿面,靜靜地思考歷史的長度與人生的厚度的感覺。
至于《紅樓夢》中的二線人物,在前八十回中大多指明了結局。大綱已出,但是細節(jié)之處著實值得遐想創(chuàng)作一番。原著暗指的結局符合現(xiàn)實主義者和悲觀主義者的審美,這種“美”的源頭——《紅樓夢》十二曲就像是整本書的骨架,貫穿全書,如若續(xù)寫不當,就會使全書的美畸形。
(摘編自李相《紅樓未完,殘缺之美》)
材料二:
殘缺是相對于圓滿、完整而言的,它是部分的空白和不在場,是整體的未完成或已失去的狀態(tài)。殘缺美是以殘缺為審視對象,從美感的角度對殘缺進行的審美體驗。從某種意義說,殘缺因素是審美情感發(fā)展的動力因素,有了它,主體的審美體驗才會變得深刻而持久。為什么殘缺會使人產生審美體驗呢?
從審美心理角度講,殘缺美是殘缺物在人們心中趨于完美化的心理作用的結果?!案袷剿睦韺W”認為,人類心理上有一種出自本能的“完形傾向”,總是想將殘缺的物體完整化、完善化,人們通過感官知覺所得到的是一個個“完形”。當人們看到一個不規(guī)則、不完滿的形狀時,會產生一種內在的緊張力,迫使大腦皮層緊張地活動,以填補“缺陷”使之成為“完形”,從而達到內心的平衡。這是一種“完形化”的心理趨勢,這是一種對物體或事物進行理想化再造的過程,人們能在這種“再造”之中獲得一種愉悅感。
從審美主客體的關系來說,一方面,文學作品是審美主體感知欣賞的審美對象,它對讀者的認知心理有著重要的影響。眾所周知想象是藝術創(chuàng)作和鑒賞的重要品質,沒有想象就沒有藝術創(chuàng)造,沒有想象也就沒有文學作品的欣賞。完整的文學作品會給讀者以完美的賞識,殘缺的作品也能給讀者以美的享受。文學作品的殘缺會給讀者留下一個思索的空間,引發(fā)讀者無窮無盡的想象。而無窮無盡的想象,可以使欣賞者能動地把審美對象加以改造或創(chuàng)造,從而產生新的形象。
另一方面,從審美主體來說,文學作品欣賞是一個再創(chuàng)作的過程,受眾通過再創(chuàng)造出一個新的形象,以達到賞心、悅目、怡情的目的。這個新形象本質上不背離審美對象的形象內涵,但又不等同于審美對象,它具有更新的內容與更深的意蘊。所謂“有一千個讀者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指的就是這個藝術規(guī)律。歌德曾經說過:“優(yōu)秀作品無論你怎么去探測它,都是探不到底的?!辈苎┣蹜{借“半部《紅樓夢》”蜚聲文壇,他的作品也是殘缺的,但帶給讀者的卻是回味無窮的美。可見,殘缺能給予讀者更多的再創(chuàng)作空間,使文學作品具有更大價值的美感。
(摘編自李建群周合軍《論文學作品中的殘缺美》)
材料三:
每次與人談到《紅樓夢》八十回后的修補復原問題,很多人總是說《紅樓夢》八十回后應該有多種結果,而不需要有一個唯一的結果與解析,還拿羅丹“斷臂的維納斯雕像”來作比喻。我認為把《紅樓夢》八十回后的殘缺比作羅丹“斷臂的維納斯雕像”那是一點也不妥的。
《石頭記》脂硯齋批注里多次提到“百回大文僅此一見”,明確地告訴你《紅樓夢》是百回大文。曹雪芹死后,一百二十回程高本《紅樓夢》印刷流傳,開始廣為世人接受。后來的續(xù)書也不知有多少,多不被讀者接受,讀者唯獨接受程高本后四十回,這樣更可證明程高本后四十回是含了曹雪芹二十回的一些原筆與原意的。周汝昌先生考證過程高本一百二十回《紅樓夢》是皇家殿印,意即是皇帝要看的書。為了面世,程高聰明地進行了粉碎與增添。
由此可以告知大家,《紅樓夢》不是“斷臂的維納斯”,“斷臂的維納斯”也不是《紅樓夢》,它們是兩個獨立的作品,兩種藝術的表述方式,而且是不可能復制的兩種表述方式。羅丹的“斷臂的維納斯雕像”那是一個以羅丹的思維完成的偉大完整之作,他需要那種斷臂的形式來完美他的獨特的藝術構思。而《紅樓夢》在它完整的狀態(tài)下,遭遇到當時皇權的粉碎,破壞毀滅了曹雪芹藝術作品的完整性。
《紅樓夢》被皇權惡意粉碎成了一百二十回,幸虧有學人搜羅整理校對出了帶脂硯齋批注的八十回《石頭記》,我們才得以知曉《紅樓夢》真面目,才最終使我在十四歲那年發(fā)現(xiàn)程高本《紅樓夢》后四十回中隱藏了曹雪芹原筆,并開始十年如一日地為實現(xiàn)修補復原出它們這個夢想而博讀雜書,以立志成為作家的方式抵達曹雪芹的精氣神韻,最終修補復原出了《紅樓夢》八十回后的二十回,完成發(fā)表了《紅樓夢八十回后真相復原》這一我個人認為橫空出世之作。
(摘編自唐國明《〈紅樓夢〉不是“斷臂的維納斯”》)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在《紅樓夢》的所有續(xù)本中,黛玉和寶釵的結局都應了“玉帶林中掛,金簪雪里埋”判詞的預設。
B.審美主體感知審美對象獲得深刻而持久的審美體驗,是由于審美對象處于未完成或已失去的殘缺狀態(tài)。
C.材料一指出《紅樓夢》具有殘缺美,材料二從理論上闡釋了《紅樓夢》等文學作品具有殘缺美的內在原因。
D.材料三認為程高本后四十回暗含了曹雪芹二十回的一些原筆與原意,所以廣為世人接受。
2.根據(jù)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紅樓夢》有些續(xù)本,在創(chuàng)作時沒有遵循“十二曲”的骨架,從而喪失了應有的藝術價值。
B.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部完整的《紅樓夢》,這與人類心理上本能地想將殘缺的物體完整化、完善化有關。
C.“有一千個讀者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閱讀《紅樓夢》,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與眾人完全不同的林黛玉。
D.殘缺的作品能給讀者無窮無盡的想象,這有助于讀者能動地改造或創(chuàng)造審美對象,從而產生新的形象。
3.下列說法中,能夠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
A.殘缺作為一種普遍的文化現(xiàn)象和藝術現(xiàn)象,包含豐富多元的歷史、文化和審美意義。
B.“殘缺的藝術”在于它喚起了審美主體的無限想象空間,并由此帶來藝術作品的轉機和創(chuàng)新的可能。
C.殘缺要恰到好處地昭示美,必須處于節(jié)制謹慎的度中,而度的差異導致了美感有無和深淺的不同。
D.美的殘缺,則是美的中斷、美的危機和美的破壞,不能獲得更高層次上的情理之中的審美意趣。
4.請簡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思路。
5.材料三能修補復原出《紅樓夢》八十回后的二十回的原因有哪些?請結合材料二、三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不平的鏡子
契訶夫
我和我的妻子走進客廳里。那兒彌漫著霉氣和潮氣。房間已經有整整一個世紀不見亮光,等到我們點上燭火,照亮四壁,就有幾百萬只大老鼠和小耗子往四下里逃竄。我們關上身后的房門,可是房間里仍然有風,吹拂墻角上堆著的一疊疊紙張。亮光落在那些紙上,我們就看見了古老的信紙和中世紀的畫片。墻壁由于年陳日久而變成綠色,上面掛著我家祖先的肖像。
我們的腳步聲響遍整個房子。我咳嗽一聲,就有回聲來接應我,這類回聲從前也接應過我家祖先發(fā)出的響聲呢……
房外風聲呼嘯和哀叫。壁爐的煙囪里似乎有人在哭,哭聲響著絕望的單調。大顆的雨點敲打烏黑昏暗的窗子,敲打聲惹得人滿心愁悶。
“啊,祖宗呀,祖宗!”我說,意味深長地嘆氣。“假使我是作家,那么我瞧著這些肖像,就會寫出篇幅很大的長篇小說來。要知道,這些老人當初每一個都年輕過,每一個男的或者女的都有過愛情故事……而且是什么樣的愛情故事呀!比方說,看一看這個老太婆吧,她是我的曾祖母。這個毫不俊俏、其貌不揚的女人,卻有過極其有趣的故事。你看見了嗎?”我問妻子說,“你看見掛在那邊墻角上的鏡子了嗎?”
我就對妻子指著一面大鏡子,它配著烏黑的銅框,掛在墻角上我曾祖母的肖像旁邊。
這面鏡子有點邪氣:它生生把我的曾祖母毀了。她花很大的一筆錢買下它,一直到死都沒有離開過它。她黑夜白日地照這面鏡子,一刻也不停,甚至吃飯喝水也要照。每次上床睡覺,她都帶著它,放在床上。她臨終要求把鏡子跟她一塊兒放進棺材里。她的心愿沒有實現(xiàn),因為棺材里裝不下那么大的鏡子。”
“她是個風騷的女人吧?”我的妻子問。
“就算是吧。但是,難道她就沒有別的鏡子?為什么她單單非常喜歡這面鏡子,卻不喜歡別的鏡子呢?莫非她就沒有更好點的鏡子?不,不,親愛的,這當中包藏著一宗嚇人的秘密呢。據(jù)人們傳說,這面鏡子里有個魔鬼作祟,偏巧曾祖母又喜愛魔鬼。當然,這些話都是胡扯,可是,毫無疑問,這面配著銅框的鏡子具有神秘的力量?!?/p>
我拂掉鏡面上的灰塵,照一照,揚聲大笑。原來這面鏡子不平整,把我的臉相往四下里扯歪,鼻子跑到左邊面頰上,下巴變成兩個,而且溜到旁邊去了。
“我曾祖母的愛好可真是奇怪!”我說。
我的妻子遲疑不決地走到鏡子跟前,也照了一下,頓時發(fā)生了一件可怕的事。她臉色煞白,四肢發(fā)抖,大叫一聲。燭臺從她手里掉下來,在地板上滾了一陣,蠟燭滅了。黑暗包圍了我們。我立刻聽見一件沉重的東西掉在地板上:原來妻子倒在地上,人事不知了。
風哀叫得越發(fā)凄厲,大老鼠開始奔跑,小耗子在紙堆里弄得紙張沙沙響。等到一扇百葉窗從窗口脫落,掉下去,我的頭發(fā)就根根直豎起來,不住顫動。月亮在窗外出現(xiàn)了……
我抱起我的妻子,迅速離開了祖宗的住所。她一直到第二天傍晚才醒過來。
“鏡子!把鏡子拿給我!”她醒過來以后說,“鏡子在哪兒?”
這以后她有整整一個星期不喝水,不吃東西,不睡覺,老是要求把那面鏡子拿給她。她痛哭,扯著腦袋上的頭發(fā),在床上翻來覆去。醫(yī)生說她可能會死于精力衰竭,她的情況極其危險,我這才勉強克制恐懼,來到祖宗的住所,從那兒取來曾祖母的鏡子拿給她。她一看見它,就快樂得哈哈大笑,然后抓住它,吻它,目不轉睛地瞅著它。
如今已經過去了十多年,她卻還是在照那面鏡子,一會兒也不肯離開它。
“難道這就是我嗎?”她小聲說,臉上除了泛起紅暈以外,還現(xiàn)出幸福和癡迷的神情?!皩?,這就是我!大家都說謊,只有這面鏡子例外!人們都說謊,我的丈夫也說謊!啊,要是我早點看見我自己,要是我早知道我實際上是什么模樣,那我就不會嫁給這個人!他配不上我!我的腳旁邊應當匍匐著最漂亮和最高貴的騎士才對……”
有一次我站在妻子身后,無意中看了一下鏡子,這才揭開可怕的秘密。我看見鏡子里有一個女人,相貌艷麗奪目,我生平從沒見過這樣的美人。這是大自然的奇跡,融合了美麗、優(yōu)雅和端莊。然而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為什么我那么難看、笨拙的妻子在鏡子里卻顯得這么漂亮?這是什么緣故?
這是因為不平的鏡子把我妻子難看的臉往四下里扯歪,面容經過這樣的變動,說來也湊巧,倒變得漂亮了。負乘負等于正嘛。
現(xiàn)在我倆,我和妻子,坐在鏡子跟前,眼巴巴地瞧著它,一刻也不放松:我的鼻子跑到左邊面頰上,下巴變成了兩個,而且溜到旁邊去了;然而我妻子的臉卻嫵媚迷人,我心里猛然生出瘋狂而著魔的熱情。
“哈哈哈!”我狂笑著。
我的妻子卻在小聲說話,聲音低得幾乎聽不見:
“我多么美??!”
(選自《契訶夫小說選》有刪改)
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開篇用較多的文字描寫祖屋的環(huán)境,突出祖屋的古老、陳舊、荒寂、破敗的特點,渲染一種沉悶、壓抑、令人窒息和絕望的環(huán)境氣氛。
B.曾祖母的鏡子“有點邪氣”,這“邪氣”就是下文所說的“神秘的力量”,即鏡面不平整,會改變人的形象。正是鏡子這“神秘的力量”,讓曾祖母和“我”的妻子喜歡上了它。
C.“我”的曾祖母和妻子兩個女人都癡迷那面鏡子,因為鏡子給予了她們幸福感,盡管這種幸福感和她們鏡子中的容貌一樣,都是不真實的。
D.小說以“我”的妻子暈倒后醒來為界,小說全部的故事情節(jié)被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虛寫“我的曾祖母”,第二部分實寫“我的妻子”。
7.下列對小說藝術特點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用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記敘了“我”和妻子在老祖宗住所的客廳里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敘寫生動,真實感人,有身臨其境的現(xiàn)場感,也便于生發(fā)議論。
B.文中第4段發(fā)揮想象,虛寫“祖宗”,為下文側面描寫曾祖母做鋪墊。
C.文中畫線句子夸張地言及非常驚悚的事情,卻又不挑明其中的緣由,巧妙運用設置懸念的敘述手法,極大地豐富了讀者的閱讀趣味。
D.文中對曾祖母的描寫是為了與“我”的妻子形成對比,從而突出妻子的形象特征。
8.茅盾指出:“典型性格的刻畫永遠是藝術創(chuàng)造的核心問題?!北疚氖窃鯓铀茉臁捌拮印边@個典型人物形象的?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
9.如果把這篇小說改編成話劇,在制作宣傳海報時,你會選擇“妻子”、“鏡子”、“我”這三個對象的哪一個作為插圖主要內容?請結合小說內容,聯(lián)系生活談談你的理由。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宋二蘇氏論六國徒事割地賂秦,自弱,取夷滅,不知堅守縱約;齊、楚、燕、趙不知佐韓、魏以擯秦。以為必如是,而后秦患可紓。
夫后世之所以惡秦者,豈非以其暴邪?以余觀之,彼六國者皆欲為秦所為,未可專以罪秦也。當是時,東諸侯之立國也,非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習于詐虞,強食而弱肉者,視秦無異也。兵連禍結,曾無虛歲。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復增一秦也。惟其終不克為秦之所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滅。當蘇秦之始出也,固嘗欲用秦而教之吞天下矣,誠知其易也。使秦過用之,彼其所以為秦謀者,一猶夫張儀也。惟其不用,而轉而說六國以從親,彼豈不逆知夫從約之不可保哉?其心特茍以弋一時之富貴,幸終吾身而約不敗。其激怒張儀而入之于秦,意可見也。洹水之盟,曾未逾年,而齊、魏之師已為秦出矣。夫張儀之辯說,雖欲以散從而就衡,顧其言曰,親昆弟同父母,尚有爭錢財,而欲恃詐偽反覆,所以狀衰世之人情,非甚謬也。彼六國相圖以攻取,相尚以詐力,非有昆弟骨肉之親,其事又非特財用之細也。而衡人方日挾強秦之威柄,張喙而恐喝之,即賢智如燕昭者,猶且俯首聽命,謝過不遑,乃欲責以長保從親,與相佐助,豈可得哉!
所以然者,何也?則以誤于欲為秦之所為也。六國皆欲為秦之所為,而秦獨為之而遂焉者,所謂得天助云爾。嗟夫!自春秋來,兵禍日熾;迄乎戰(zhàn)國,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天之愛民甚矣,豈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驅無辜之民,胼手胝足,暴骸中野,以終劉于虐乎?其必不爾矣!是故秦不極強不能以滅六國而帝不帝則其惡未極其毒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與六國之自為之也。后之論者,何厚于六國,而必為之圖存也哉!
曰:“若是,則六國無術以自存乎?”曰:“奚為其無術也?焉獨存,雖王可也。孟子嘗以仁義說梁、齊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
——(李楨《六國論》)
10.下列對文中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是故秦不極強/不能以滅六國/而帝不帝/則其惡未極/其毒未盈/亦不能以速亡。
B.是故秦不極強/不能以滅六國而帝/不帝/則其惡未極/其毒未盈/亦不能以速亡。
C.是故秦不極強/不能以滅六國/而帝不帝/則其惡未極其毒/未盈/亦不能以速亡。
D.是故秦不極強/不能以滅六國而帝/不帝/則其惡未極其毒/未盈/亦不能以速亡。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夫后世之所以惡秦者”與“彼惡知之”(《齊桓晉文之事》)兩句中的“惡”含義不同。
B.“諸侯”是古代帝王分封的各國君主。在其統(tǒng)轄區(qū)域內,世代掌握軍政大權,但按禮要服從王命,定期向帝王朝貢述職,并有出軍賦和服役的義務。
C.“從”即“合縱”,“衡”即“連橫”,是戰(zhàn)國后期各國圖存爭強的一種策略?!昂峡v”指隨從強國去進攻其他弱國;“連橫”指弱國聯(lián)合對付強國。
D.“顧其言曰”與“顧念蓄劣物終無所用”(《促織》)兩句中的“顧”含義相同。
12.下列對文本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認為,六國之間互相攻打,爾虞我詐,和秦國的做法沒有什么不一樣。
B.假設六國以前擁有的地理形式如秦國一樣有利,并且得到上天的幫助,那么六國當中的一國也可以像秦國一樣統(tǒng)一中國。
C.在文中說,蘇秦想暫且用六國合縱的方法獲取一時的富貴,希望自己在世時合縱不散。
D.在論證結構上,本文與蘇洵的《六國論》相同,都是開門見山,提出論點,圍繞論點選擇材料進行論證。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惟其終不克為秦之所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滅。
②茍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14.蘇洵的《六國論》與李楨的《六國論》都論述到了六國破滅的原因,請分別概括兩位認為六國破滅的原因。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
臥病書懷
(宋)陸游
袞袞年光挽不留,即今已白五分頭。病中對酒猶思醉,夢里逢人亦說愁。
青海戰(zhàn)云臨賊壘,黑山飛雪灑貂裘。丈夫有志終難料,憔悴漁村死即休。
15.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袞袞”一句形象地寫出時光停滯,好似永無盡頭,令人感傷。
B.頷聯(lián)采用了虛實結合的寫法,與辛棄疾的“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有異曲同工之妙。
C.頸聯(lián)描寫了大雪紛飛之中直搗敵營的的戰(zhàn)爭畫卷,顯得開闊壯盛,氣勢恢宏。
D.本詩為詩人病中抒發(fā)內心情感之作,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飭謹嚴,音韻和諧。
16.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哪些情感?請結合具體詩句簡要分析。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宮賦》中“,”兩句,寫有兩條河流在宮內流淌,借“水”來側面襯托阿房宮之大。
(2)《六國論》中,齊國不曾割地求和,卻也隨之五國滅亡的原因是“”;而燕國雖小卻最后滅亡的原因是“”。
(3)孔子認為“禮”在國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他嗤笑子路的原因是因為子路:“,”。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機器人難免給人以四肢僵硬、機械感十足的印象,但最近機器人“出圈”了。特別是電影《流浪地球2》里的四足仿生機器人機械狗“笨笨”、可穿戴的外骨骼機器人等“黑科技”,都讓人對如此有魅力的機器人①。
在北京朝陽區(qū)某商場,一米多高、“萌萌的”智能問詢機器人正四處“走動”,為人們提供指路等服務;在廣東一家制造企業(yè)的總裝車間,上百臺工業(yè)機器人揮動著機械臂,②地進行汽車生產作業(yè),高效且不知疲倦;在上海一家大型倉庫內,智能配送機器人按照各自的運行路線準確定位并搬運指定商品,雖然身板兒瘦小,但強壯得能抵得上好幾個勞力。這是我國機器人產業(yè)蓬勃發(fā)展的真實寫照。
機器人是制造業(yè)皇冠頂端的明珠,其研發(fā)、制造、應用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創(chuàng)新和高端制造業(yè)水平的重要標志。
近年來,我國機器人產業(yè)呈現(xiàn)強勁發(fā)展,產業(yè)規(guī)模和技術水平大幅提升,應用深度和廣度加速拓展。近十幾年來,尤其是“十三五”以來,我國機器人產業(yè)發(fā)展可謂③。
但我們也要清醒認識到,當前我國機器人產業(yè)發(fā)展仍面臨不少問題和挑戰(zhàn)。作為全球最大的工業(yè)機器人市場的中國目前自主品牌的中高端機器人的不高的市場占有率與國際先進水平仍有一定差距。對此,要深入挖掘和釋放潛在應用需求,占領更多市場。行業(yè)、企業(yè)應積極行動起來,以應用來拉動產業(yè)創(chuàng)新和高質量發(fā)展。加強供需對接,鼓勵在制造業(yè)、服務業(yè)、農業(yè)等領域更多采用國產機器人,加快把潛在市場變成真正的市場需求的進程。如此,我國的機器人產業(yè)必將④。
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
第①處第②處第③處第④處
19.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辭手法與文中劃橫線的句子所用修辭手法相同的一項是()
A.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弦
B.腮凝新荔,鼻膩鵝脂,溫柔沉默,觀之可親
C.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D.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
20.文中畫波浪線的語句有語病,請修改。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____。第一類是白色脂肪組織,即我們所熟知的“脂肪”,分布在皮下及內臟周圍,是人體的“能量倉庫”,其典型特點是單房大脂滴,細胞核呈扁平狀。第二類是褐色脂肪組織,主要分布在人體腹股溝、腋窩、肩胛下區(qū)以及頸部大血管的周圍等處,____,其典型特點是多房小脂滴,含有豐富的線粒體。細胞核呈圓形,分布在細胞中央。細胞周圍遍布毛細血管和交感神經,組成了一個完整的產熱系統(tǒng)。
在寒冷、創(chuàng)傷或饑餓條件下,人體會消耗能量用于產熱以維持正常體溫。人體內的產熱來源主要有兩類,分別是戰(zhàn)栗產熱和非戰(zhàn)栗產熱。前者指骨骼肌發(fā)生不隨意的節(jié)律性收縮;后者又稱代謝產熱,其中褐色脂肪組織是最主要的代謝產熱器官,貢獻約70%的非戰(zhàn)栗產熱。褐色脂肪組織在出生后出現(xiàn),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減少。因此對不能發(fā)生戰(zhàn)栗產熱的嬰幼兒來說,褐色脂肪組織的非戰(zhàn)栗產熱功能在維持體溫方面尤為重要。
褐色脂肪組織不僅有抵御寒冷的功能,____。褐色脂肪組織的這一功能依賴于其豐富的線粒體含量,在線粒體內膜上特異性表述的產熱蛋白——解偶聯(lián)蛋白1具有質子轉運功能,能夠消除線粒體內膜兩側的質子濃度差,從而阻斷三磷酸腺苷的生成,導致脂肪和糖類分解過程中產生的能量以熱能的形式散發(fā)。褐色脂肪組織能夠通過增加額外的耗能調節(jié)能量平衡,以阻止肥胖進程。
近年發(fā)現(xiàn),人體內存在一類新型脂肪——“米色脂肪”,它的形態(tài)介于白色和褐色脂肪之間,細胞內開始出現(xiàn)多房小脂滴。米色脂肪細胞具有很強的誘導性,來源于白色脂肪細胞,并分散在白色脂肪組織中。米色脂肪細胞線粒體含量增多,且表述產熱蛋白,它的功能與褐色脂肪細胞相似,都能通過增加機體產熱維持體溫、調節(jié)能量平衡。
2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22.下列各句中的破折號與文中畫橫線句子破折號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我是你的——你打的這個人的媽。
B.你不能用這么簡單的方式對待一個人——一個有活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
C.“嘎——”傳過來一聲水禽被驚動的鳴叫。
D.她的堅強,她的純潔,她的律己,她的客觀,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斷——所有這一切都難得地集中在一個人身上。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魯迅先生向來語言冷峻,但他曾動情地說:“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屈原如此,魏征同如此,王安石亦如此,屠呦呦也如此……中國人的脊梁,中國人的情懷,中國人的擔當,就是中國人的精神?!耙淮擞幸淮说拈L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今天,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應當具有怎樣的抱負,承擔怎樣的使命?
請根據(jù)材料內容,以演講稿的形式寫一篇議論文,體現(xiàn)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解答部分
1.D
2.C
3.B
4.①材料二采用“總分”結構;②首先提出殘缺會使審美主體產生審美體驗,接著從審美心理角度和審美主客體的關系兩方面闡釋原因。
5.①人類心理上有一種本能的“完形傾向”,總想將殘缺物體完整化、完美化;②殘本《紅樓夢》引發(fā)了的想象,給予再創(chuàng)作的空間;③學人搜羅整理校對出帶批注的八十回《石頭記》,發(fā)現(xiàn)了程高本《紅樓夢》后四十回中隱藏了曹雪芹原筆;④為夢想堅持博讀雜書,立志抵達曹雪芹的精氣神韻。
分析文本的結構,概括文本的主題;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內容;篩選并整合文本信息;文藝理論、文學評價類;論據(jù)支撐
(1)本題考查把握文章內容要點和篩選信息的能力。通讀文章,注意細節(jié)。學生必須養(yǎng)成一種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迅速搜尋到每個選項所涉及的段落,然后仔細比較選項的說法是否與原文一致。
(2)本題考查把握文章內容、分析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答題時應首先通讀全文明確論述話題,然后篩選出每一段的關鍵句,尤其是首段的中心句,整體理解文章的內容,把握的觀點和態(tài)度,最后將選項信息歸位,與原文對比分析,找出正確解析。
(3)此題考查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答題時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論點和分論點的關系,論點和論據(jù)之間的關系,論證方法的類型,重點考核為論點是否正確,論據(jù)證明的觀點和論證的方法。
(4)此題考查分析文章思路的能力。首先要求寫出文章的行文思路,即概括地說明本段先寫了什么、其次寫什么、最后寫什么,或者說本段從哪些方面(正面與反面、客觀與主觀、古今中外、理論與事例、舉例與引用等)分別寫了什么,這樣寫的目的是為了論證或說明或補敘什么。
(5)此題考查學生把握文章內容要點、篩選整合信息的能力。篩選信息就是根據(jù)一定的目的要求,經過辨別把相關的信息提取出來,前提是審清題目要求,篩選出的信息要與題目有關。
1.A.“在《紅樓夢》的所有續(xù)本中……都應了……的預設”曲解文意。原文中有說“這些都應和了原著的悲劇走向,不像后來有些續(xù)本的大團圓結局,雖然給人不少喜感,但是讀來無味”,可見并非所有續(xù)本。B.“是由于審美對象處于未完成或已失去的殘缺狀態(tài)”說法絕對,結合材料二第1段“從某種意義說,殘缺因素是審美情感發(fā)展的動力因素,有了它,主體的審美體驗才會變得深刻而持久”可知,從某種意義上說殘缺因素可使審美體驗深刻而持久,但不能說審美體驗的深刻而持久就是因為殘缺狀態(tài)。
C.“《紅樓夢》具有殘缺美的內在原因”范圍縮小,材料二談到了審美主客體、人們的審美心理,因此并不只是“內在原因”。
故解析為:D。
2.C.“閱讀《紅樓夢》,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與眾人完全不同的林黛玉”錯,材料二最后一段中“這個新形象本質上不背離審美對象的形象內涵,但又不等同于審美對象,它具有更新的內容與更深的意蘊”強調的是受眾創(chuàng)造的新形象的獨特性,而不是“與眾人完全不同”。故解析為:C。
3.材料二的觀點是“殘缺會使審美主體產生審美體驗”。A.說的是“殘缺結構”,與內容的殘缺不同,不能夠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二的觀點。
B.說的是“殘缺的藝術”可以給讀者留下想象空間,可使文學作品具有更大的審美價值,能夠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二的觀點。
C.說的是“殘缺要有度”,不能夠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二的觀點。
D.是對“美的殘缺”的否定,不能夠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二的觀點。
故解析為:B。
4.此題考查分析文章思路的能力。材料二共分為4段,其中第1段為總論,提出觀點“殘缺因素是審美情感發(fā)展的動力因素,有了它,主體的審美體驗才會變得深刻而持久”,然后以“為什么殘缺會使人產生審美體驗呢?”這一問題,引出下面的論證和分析。
第2段以“從審美心理角度講,殘缺美是殘缺物在人們心中趨于完美化的心理作用的結果”作為分論點,從審美心理角度闡釋原因。
第3、4段“從審美主客體的關系來說,一方面,文學作品是審美主體感知欣賞的審美對象,它對讀者的認知心理有著重要的影響”“另一方面,從審美主體來說,文學作品欣賞是一個再創(chuàng)作的過程,受眾通過再創(chuàng)造出一個新的形象,以達到賞心、悅目、怡情的目的”,從審美主客體的關系兩個方面闡釋原因。
整體呈現(xiàn)總分結構,層次清晰。
故解析為:①材料二采用“總分”結構;②首先提出殘缺會使審美主體產生審美體驗,接著從審美心理角度和審美主客體的關系兩方面闡釋原因。
5.此題考查學生把握文章內容要點、篩選整合信息的能力。從材料二看,根據(jù)“人類心理上有一種出自本能的‘完形傾向’,總是想將殘缺的物體完整化、完善化”,概括出人類心理上有一種本能的“完形傾向”,總想將殘缺物體完整化、完美化;
以及“文學作品的殘缺會給讀者留下一個思索的空間,引發(fā)讀者無窮無盡的想象。而無窮無盡的想象,可以使欣賞者能動地把審美對象加以改造或創(chuàng)造,從而產生新的形象”概括出殘本《紅樓夢》引發(fā)了的想象,給予再創(chuàng)作的空間;
從材料三看,根據(jù)“幸虧有學人搜羅整理校對出了帶脂硯齋批注的八十回《石頭記》,我們才得以知曉《紅樓夢》的真面目,才最終使我在十四歲那年發(fā)現(xiàn)程高本《紅樓夢》后四十回中隱藏了曹雪芹原筆,并開始十年如一日地為實現(xiàn)修補復原出它們這個夢想而博讀雜書,以立志成為作家的方式抵達曹雪芹的精氣神韻,最終修補復原出了《紅樓夢》八十回后的二十回”概括出學人搜羅整理校對出帶批注的八十回《石頭記》,發(fā)現(xiàn)了程高本《紅樓夢》后四十回中隱藏了曹雪芹原筆;最后為夢想堅持博讀雜書,立志抵達曹雪芹的精氣神韻。
故解析為:①人類心理上有一種本能的“完形傾向”,總想將殘缺物體完整化、完美化;②殘本《紅樓夢》引發(fā)了的想象,給予再創(chuàng)作的空間;③學人搜羅整理校對出帶批注的八十回《石頭記》,發(fā)現(xiàn)了程高本《紅樓夢》后四十回中隱藏了曹雪芹原筆;④為夢想堅持博讀雜書,立志抵達曹雪芹的精氣神韻。
6.D
7.B
8.①扣準妻子不自知這一點深入刻畫,表現(xiàn)她不自知,不能正視自我;
②正面描寫,運用語言和動作描寫刻畫人物形象,表現(xiàn)她心理變態(tài),陶醉于虛假的美麗中不能自拔;
③側面描寫,對曾祖母的描寫是為了與“我”的妻子形成對比,從而突出妻子的形象特征,表現(xiàn)她沒有清醒的頭腦,思想愚昧,是非不分
9.選擇鏡子作為插圖。
①通過“鏡子”現(xiàn)象揭露和批判那種歪曲事實、混淆是非、顛倒黑白、迷惑人心的不正常社會現(xiàn)象;
②諷刺和批判那種不能正視自我、缺乏自知之明、容易為假象蒙騙的人性的弱點;
③由于種種原因,在社會生活中,人們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往往出現(xiàn)失真的現(xiàn)象,對此要有清醒的認識;
④人不要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而要積極探求假象出現(xiàn)的原因。
分析文本的結構,概括文本的主題;賞析文本的內涵;欣賞文本的形象;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內容;外國小說
(1)本題考查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能力。本題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從考查的范圍來看,既涉及全篇,又側重局部;從考查的角度來看,既有對主旨的探究,也有對人物形象的分析。
(2)本題考查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解答此類題首先要通讀全文,整體感知;其次明確主旨,關注手法;最后結合文章主旨做出準確判斷。
(3)本題考查鑒賞文學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描寫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題,考生要了解常用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肖描像來正面寫人物,也會用景物烘托、他人烘托及評價等側面描寫人物。答題需要聯(lián)系原文語句分析。
(4)本題考查學生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的能力。學生要回歸文本,吃透文本表述的觀點。在進行合理邏輯分析與判斷,得出自己的見解。
6.D.“第一部分虛寫‘我的曾祖母’”錯誤。原文虛寫“祖宗”是為了引出曾祖母對鏡子的喜愛,以及后文妻子也喜愛上這面鏡子,并無虛寫。故解析為:D。
7.B.“為下文側面描寫曾祖母做鋪墊”錯誤。原文與“祖宗”對話,就是為了引出對曾祖母對鏡子喜愛,所以應為正面描寫。故解析為:B。
8.本題考查鑒賞文學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描寫手法的能力。
原文扣準妻子不自知這一點深入刻畫,妻子自己的形象自己應是最清楚,但她還是相信鏡子中的形象,表現(xiàn)她不自知,不能正視自我;正面描寫,運用語言和動作描寫刻畫人物形象。“‘鏡子!把鏡子拿給我!’她醒過來以后說,‘鏡子在哪兒?’”以及“這以后她有整整一個星期不喝水,不吃東西,不睡覺,老是要求把那面鏡子拿給她。她痛哭,扯著腦袋上的頭發(fā),在床上翻來覆去”“如今已經過去十多年,她卻還是在照那面鏡子,一會兒也不肯離開它”表現(xiàn)她心理變態(tài),陶醉于虛假的美麗中不能自拔;
側面描寫,文中“我”的曾祖母和妻子兩個女人都癡迷那面鏡子,因為鏡子給予了她們幸福感,對曾祖母的描寫是為了與“我”的妻子形成對比,從而突出妻子的形象特征,表現(xiàn)她沒有清醒的頭腦,思想愚昧,是非不分,容易被生活中的假象所蒙騙和迷惑。
故解析為:①扣準妻子不自知這一點深入刻畫,表現(xiàn)她不自知,不能正視自我;
②正面描寫,運用語言和動作描寫刻畫人物形象,表現(xiàn)她心理變態(tài),陶醉于虛假的美麗中不能自拔;
③側面描寫,對曾祖母的描寫是為了與“我”的妻子形成對比,從而突出妻子的形象特征,表現(xiàn)她沒有清醒的頭腦,思想愚昧,是非不分。
9.本題考查學生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的能力。
通過鏡子揭露和批判不正常社會現(xiàn)象,諷刺和批判人性的弱點;原文“如今已經過去十多年,她卻還是在照那面鏡子,一會兒也不肯離開它”可知,鏡子讓妻子看到自己美貌的一面而沉溺其中無法自拔,諷刺和批判那種不能正視自我、缺乏自知之明的人性弱點;
原文妻子因看到鏡子中美貌的自己而昏迷,而后醒來仍然要那面鏡子,并沉迷于鏡子中的自己,以及為此一個星期不喝水,不吃東西,不睡覺,老是要求把那面鏡子拿給她可知,在社會生活中,人們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往往出現(xiàn)失真的現(xiàn)象;
原文“神秘的力量”,即鏡面不平整,會改變人的形象。正是鏡子這“神秘的力量”,讓曾祖母和“我”的妻子喜歡上了它,通過“鏡子”現(xiàn)象,告誡人不要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而要積極探求假象出現(xiàn)的原因。
故解析為:選擇鏡子作為插圖。
①通過“鏡子”現(xiàn)象揭露和批判那種歪曲事實、混淆是非、顛倒黑白、迷惑人心的不正常社會現(xiàn)象;
②諷刺和批判那種不能正視自我、缺乏自知之明、容易為假象蒙騙的人性的弱點;
③由于種種原因,在社會生活中,人們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往往出現(xiàn)失真的現(xiàn)象,對此要有清醒的認識;
④人不要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而要積極探求假象出現(xiàn)的原因。
10.B
11.C
12.D
13.①只是他們最終沒有能夠做秦國所做的事,因此六國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導致滅亡的。②如果憑借著一統(tǒng)天下的大國,卻自取下策反而重蹈六國滅亡的覆轍,這就又在六國之下了。
14.①蘇洵:韓、魏、楚三國割地賂秦,削弱了自己的實力導致滅亡;使齊、趙、燕三國失去強援,以趨滅亡。
②李楨:六國互相爭斗,不行仁政,自取滅亡。
理解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翻譯;斷句;概括分析;篩選信息
(1)此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文言文斷句是翻譯的另一種形式,如果不能翻譯則采用文字標志斷句和語法斷句。一般來說名詞代詞常作主語或者賓語,因此出現(xiàn)名詞或代詞就在此前或后斷句,還有就是出現(xiàn)的一些虛詞,表示語氣常句尾,可在此后斷句,如果是發(fā)語詞,常在句首,可在此前斷句。
(2)本題考查學生對相關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能力。答題時要有一定的知識積累,結合語境理解詞語的含義和用法,仔細比對各個選項的說法,作出正確的選擇。
(3)此題考查綜合分析的能力。綜合分析題,需要學生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對選項逐一排查,設誤常常有時間與發(fā)生的事與原文不同,人和事不同,地和事不同,學生在這些方面要注意;在選項中也可考查某些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等文言現(xiàn)象。
(4)此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做翻譯題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遵循“信、達、雅”的三字原則,運用“留、刪、替、補、調”的五字方法進行翻譯。
(5)本題考查學生把握文章內容要點、篩選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需要學生準確翻譯理解文言內容,特別是側重于對文章要點的具體把握,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關鍵所在,在解答的時候要突出這一點內容。
宋朝蘇洵和蘇轍認為六國只會割地賄賂秦國,六國的割地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導致滅亡的,他們不知道堅守合縱盟約的重要性;齊國、楚國、燕國、趙國不知道幫助韓國、魏國來一起抵抗秦國的重要性。認為必須像這樣割地賄賂秦國之后,秦國的威脅才可以消除。
后代人痛恨秦國的原因,難道不是因為秦國統(tǒng)治者的殘暴嗎?據(jù)我看來,那六國都想做秦國所做的事,不可以只是怪罪秦國。在那個時候,山東諸侯六國中,沒有一個諸侯國的實力能超過秦國的?。凰麄兂聊缬谖淞ゴ?,習慣于爾虞我詐,弱肉強食,這與秦國相比沒有什么不同。戰(zhàn)爭連續(xù)不斷,戰(zhàn)禍連年不絕。假使擁有的地理形勢有利如秦國,并且得到上天的幫助,那么未必不會再出現(xiàn)一個與秦國一樣的國家。只是他們最終沒有能夠做秦國所做的事,因此六國終于自己削弱自己而導致滅亡。當蘇秦才出來游說時,本來曾想得到秦國的任用而協(xié)助秦國統(tǒng)一天下,蘇秦的確知道那是容易的事。要求秦王重用自己,他那時之所以要為秦國謀劃,只是怕張儀。只因他不被秦國所用,就轉而游說六國合縱,他難道沒有預料到縱散約敗之后不能保住自己嗎?他只是想暫且用這種方法獲取一時的富貴,希望自己在世時合縱不散。他用計激怒張儀使張儀來到秦國,其意圖是顯而易見的,洹水之盟,還不過一年,齊國、魏國的軍隊已經替秦國出征了。張儀的辯說,雖說是只想使合縱離散而連衡成功,但看他說的話,即使是同一父母所生的親兄弟,還有爭奪錢財?shù)模霊{借著虛偽欺詐、反復無常的策略,所以陳述衰微時代人們的情形,并不是非常錯誤的。那六國相互圖謀相互攻取,相互夸耀相互欺詐,他們沒有兄弟骨肉之親,他們的事又不只是財物用度的小事。而主張連衡的人正在一天天地用強秦的威勢威脅六國,張嘴威脅六國,即使賢明而有智慧如燕昭王那樣的,還只得俯首聽命于秦,不停地為過失道歉,那么想要求長保合縱如親,相互輔助,怎么可能??!
這樣說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為錯在想做秦國所做的事。六國都想做秦國所做的事,而秦國獨做了而且成功了,這就是所說的得到了上天的幫助啊。唉!自春秋以來,戰(zhàn)禍一天天地嚴重;到了戰(zhàn)國,老百姓被殘害的情況,有的已經到了不忍說的地步了。上天很愛人民,怎么能使六七個君王凌駕于人民之上,天天驅趕無辜的人民,使他們手足長滿老繭、暴露尸骸于野外,而最終被虐殺呢?它一定不會這樣??!因此秦國不極強盛,就不能滅六國而稱帝,不稱帝,那么它的罪惡就不能達到極點,秦國沒有惡貫滿盈,也就不會那么快招致滅亡。這一切,都是天意,也是秦國和六國自己造成的結果啊。后人的評論,為什么偏重六國,而一定要他們存在呢!
有人說:“如果這樣,那么六國就沒有辦法來保存自己了嗎?”回答說:“哪里是他們沒有辦法啊。豈止是保存下來,即使稱王也可以。孟子就曾經用仁義游說梁國、齊國的君王,而他們都不采納,可嘆??!”
10.句意:因此秦國不極強盛,就不能滅六國而稱帝,不稱帝,那么它的罪惡就不能達到極點,秦國沒有惡貫滿盈,也就不會那么快招致滅亡?!捌鋹何礃O”“其毒未盈”,意思是“罪惡未達到極點”“惡貫未滿盈”,句式相同,應在“未極”與“其毒”之間斷開,排除CD;
“不能以滅六國而帝”,句意完整,意思是“不能滅六國而稱帝”,“滅六國而帝”中“而”表承接,“帝”是動詞“稱帝”,二者關系緊密,中間不宜斷開,排除A。
故解析為:B。
11.C.“‘合縱’指隨從強國去進攻其他弱國;‘連橫’指弱國聯(lián)合對付強國”錯。合縱是指弱國聯(lián)合對付強國;連橫指隨從強國去進攻其他弱國。故解析為:C。
12.D.“都是開門見山,提出論點”錯。本文是先破后立,認為二蘇之說都是厚六國而薄秦的偏頗之論,先否定二蘇的觀點,再提出自己的主張。故解析為:D。
13.①“惟”,只是;“克”,能夠;“是以”,因此;“卒”,終于;“夷”,滅。②“茍”,如果;“天下之大”,是定語后置句,“大”為“天下”的定語;“下”,名詞活用為動詞,自取下策;“從”,跟隨、重蹈;“故事”,古今異義,舊例,先例,意譯為“覆轍(滅亡的舊事)”;“是”,這。
故解析為:①只是他們最終沒有能夠做秦國所做的事,因此六國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導致滅亡的。
②如果憑借著一統(tǒng)天下的大國,卻自取下策反而重蹈六國滅亡的覆轍,這就又在六國之下了。
14.本題考查學生把握文章內容要點、篩選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結合蘇洵《六國論》中“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毁T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可知,蘇洵認為六國滅亡的根本原因在于賄賂秦國,其中韓、魏、楚三國割地賂秦,削弱了自己的實力導致滅亡;使齊、趙、燕三國失去強援,以趨滅亡。
結合本文“彼六國相圖以攻取,相尚以詐力,非有昆仲骨肉之親,其事又非特財用之細也;焉獨存,雖王可也。孟子嘗以仁義說梁、齊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可知,李楨認為六國互相爭斗,不行仁政,自取滅亡。
故解析為:①蘇洵:韓、魏、楚三國割地賂秦,削弱了自己的實力導致滅亡;使齊、趙、燕三國失去強援,以趨滅亡。
②李楨:六國互相爭斗,不行仁政,自取滅亡。
15.A
16.①“袞袞年光挽不留,即今已白五分頭”,寫時光飛逝,自己已經年老,抒發(fā)了年華已逝的感傷之情。②“青海戰(zhàn)云臨賊壘,黑山飛雪灑貂裘”,描寫開闊壯盛的戰(zhàn)爭場面,抒發(fā)自己矢志報國、建功立業(yè)的渴望之情。③丈夫有志終難料,憔悴漁村死即休”,寫出自己不被重用,抒發(fā)壯志未酬的憤滿之情。
思想內容、觀點態(tài)度、感情類題目;古代詩歌鑒賞綜合練習
(1)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表述技巧、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的觀點態(tài)度的基本能力。注意結合全詩進行分析,注意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容一般為曲解詩意或只答表層含義,或故意拔高等。
(2)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的思想內容和的觀點態(tài)度能力。答題時要注意結合詩中標題、解釋和詩中表情達意的重點句子作答,重點是在自己的解析要包含詩歌中的重點詞語,這樣就能和給的解析無限接近,還要主語詩歌的抒情方式,根據(jù)抒情方式分析情感。
15.A.“寫出時光停滯,好似永無盡頭”錯誤。“袞袞年光挽不留”寫出時光飛逝挽留不住,抒發(fā)年華空逝的愁苦。故解析為:A。
16.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的思想內容和的觀點態(tài)度能力?!靶栃柲旯馔觳涣?,即今已白五分頭”,寫時光飛逝難以挽留,自己白發(fā)蒼蒼已經年邁,可看出抒發(fā)了年對華已逝的感傷之情。
“青海戰(zhàn)云臨賊壘,黑山飛雪灑貂裘”,青海邊烏云籠罩著敵人的營壘,黑山上雪花紛飛灑滿了貂裘。在這句詩中,詩人描繪了一幅邊疆戰(zhàn)場充滿戰(zhàn)斗氣息的景象。可看出通過描寫開闊壯盛的戰(zhàn)爭場面,抒發(fā)自己矢志報國、建功立業(yè)的渴望之情。
“丈夫有志終難料,憔悴漁村死即休”,詩人表述了一個有志丈夫的無奈和悲哀。一個有志氣丈夫的命運卻難以預料,最終他憔悴地生活在漁村,直到死去也沒有得到解脫。表述了對人生無常和命運不公的感慨??煽闯鰧懽约翰槐恢赜茫惆l(fā)壯志未酬的憤懣之情。
故解析為:①“袞袞年光挽不留,即今已白五分頭”,寫時光飛逝,自己已經年老,抒發(fā)了年華已逝的感傷之情。②“青海戰(zhàn)云臨賊壘,黑山飛雪灑貂裘”,描寫開闊壯盛的戰(zhàn)爭場面,抒發(fā)自己矢志報國、建功立業(yè)的渴望之情。③丈夫有志終難料,憔悴漁村死即休”,寫出自己不被重用,抒發(fā)壯志未酬的憤滿之情。
17.(1)二川溶溶;流入宮墻
(2)與嬴而不助五國也;斯用兵之效也
(3)為國以禮;其言不讓
名句;名篇
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寫易錯的字詞有:溶、嬴、斯。
故解析為:(1)二川溶溶流入宮墻(2)與嬴而不助五國也斯用兵之效也(3)為國以禮為國以禮
此題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寫的能力。對于上下句的識記性默寫,難度不大,難在理解性默寫。需要理解背誦篇目的內容,針對問題選對句子并默寫正確。
18.刮目相看;有條不紊;欣欣向榮;日新月異
19.B
20.近年來,我國機器人產業(yè)呈現(xiàn)強勁發(fā)展勢頭,產業(yè)規(guī)??焖贁U張和技術水平大幅提升,應用深度和廣度加速拓展。
修辭手法的分析、運用;成語的使用;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
(1)本題考查學生對具體語境中詞語的運用的辨析能力。要結合積累的詞語來分析,在平時的學習中,首先我們對于遇到的詞語要做好積累,其次是注意可以從詞義、詞語的感彩、習慣用法等方面進行歸納。
(2)本題考查學生辨析修辭手法的能力。修辭是為了修飾文字詞句而運用各種表現(xiàn)方式,使語言表述得準確、鮮明而生動有力。主要包括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對偶、反復、設問、反問、引用、對比、借代、反語。要對這些修辭手法的概念和作用牢記于心。
(3)此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應熟知病句的類型,最常用的判別方法是劃分句子結構成分,先看主謂賓,再看定狀補,判斷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殘缺贅余、搭配不當、結構混亂、語序不當?shù)葐栴}。
18.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第一空,依據(jù)前文“機器人難免給人以四肢僵硬、機械感十足的印象,但……”可知,這里是說“如此有魅力的機器人”讓人們改變了過去那種對機器人的看法??捎谩肮文肯嗫础薄9文肯嗫矗簽楦淖兝涎酃?,用新眼光來看。
第二空,這里是說上百臺工業(yè)機器人揮動著機械臂有序的工作,可填“有條不紊”。有條不紊:形容做事、說話有條有理,絲毫不亂。
第三空,所填成語修飾“我國機器人產業(yè)發(fā)展”的現(xiàn)狀,再結合前文“近年來,我國機器人產業(yè)呈現(xiàn)強勁發(fā)展勢頭”,可填“欣欣向榮”。欣欣向榮:指草木長的茂盛,生機勃勃的樣子;后用于比喻事業(yè)蓬勃發(fā)展,興旺昌盛的景象。
第四空,此處語境是指我國的機器人產業(yè)必將迅速發(fā)展,可填“日新月異”。日新月異: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變化。指發(fā)展或進步迅速,不斷出現(xiàn)新事物、新氣象。
故解析為:刮目相看有條不紊欣欣向榮日新月異
19.本題考查學生賞析修辭手法的能力。文中劃橫線的句子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把“機器人”比喻為“制造業(yè)皇冠頂端的明珠”,生動形象地突出了機器人產業(yè)在制造業(yè)中的重要地位。
A.借代,“朱門”指代“不事稼穡的貴族”。
B.比喻,把“腮”比作“新荔”,“鼻”比作“鵝脂”。
C.擬人,“護”賦予花以人的動作感情。
D.夸張,以阿房宮之大寫金陵史家之大。
故解析為:B。
20.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文中畫波浪線語句的語病有:
一是成分殘缺,“呈現(xiàn)”缺賓語中心語,在“發(fā)展”后面加上“勢頭”;
二是搭配不當,“產業(yè)規(guī)模……提升”搭配不當,應改為“產業(yè)規(guī)模快速擴張和技術水平大幅提升”。
故解析為:近年來,我國機器人產業(yè)呈現(xiàn)強勁發(fā)展勢頭,產業(yè)規(guī)??焖贁U張和技術水平大幅提升,應用深度和廣度加速拓展。
21.人體內的脂肪組織主要存在兩類;是人體的“產熱器官”;還具有燃燒多余脂肪和糖分、降脂減重的作用
22.B
標點符號的使用;語句補寫
(1)此題考查補寫句子的能力。首先認真閱讀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據(jù)空句的位置來判斷,還可以根據(jù)上下文語境的提示來分析需要補寫的內容。要求語意連貫,邏輯嚴密,還要注意字數(shù)的限制。
(2)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要正確使用標點符號,必須掌握各種標點符號的基本用法。另外,標點符號運用起來也有很大靈活性,必須與語段的思路層次結合起來考慮,才能用得準確。
21.本題考查學生情境補寫的能力。第一空,根據(jù)后文“第一類是白色脂肪組織”“第二類是褐色脂肪組織”可知,該段段首需要對這兩類脂肪組織進行總體介紹,故可填“人體內的脂肪組織主要存在兩類”。
第二空,此空所填內容應與前文“是人體的‘能量倉庫’”協(xié)調對稱,故此處也可以這樣的句式進行描述,而根據(jù)后文“組成了一個完整的產熱系統(tǒng)”可知,此處應與產熱有關,故可填“是人體的‘產熱器官’”。
第三空,根據(jù)后文“導致脂肪和糖類分解過程中產生的能量以熱能的形式散發(fā)。褐色脂肪組織能夠通過增加額外的耗能調節(jié)能量平衡,以阻止肥胖進程”可知,褐色脂肪組織處除御寒外,還有其他諸多作用,故可填“還具有燃燒多余脂肪和糖分、降脂減重的作用”。
故解析為:人體內的脂肪組織主要存在兩類;是人體的“產熱器官”;還具有燃燒多余脂肪和糖分、降脂減重的作用
22.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文中的破折號表示對前文的補充說明;
A.表示意思的轉換、跳躍;
B.表示補充說明前文內容,對“一個人”進行補充說明;
C.表示聲音的延長;
D.表示引出總括性的說明。
故解析為:B。
23.范文:
傳承“脊梁”精神,勇?lián)鷷r代所托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很高興有機會在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觀點,我演講的題目是《傳承“脊梁”精神,勇?lián)鷷r代所托》。
泱泱華夏五千年文明徑流不息,古老的文明古國屹立東方,因為有一代代、一批批“中國脊梁”以堅強的臂膀、堅韌的毅力的支撐。浩浩湯湯的中華文明長河從遠古一直流淌到現(xiàn)在,要讓她永葆青春,必須有心懷壯志、敢于擔當、勇于擔當?shù)闹臼咳嗜藦那拜吺种薪舆^火炬。只有這樣,才能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自盤古開天地始,華夏歷史的書寫從古老而美麗的傳說起筆,于是就有了盤古、女媧、后羿等為人類而不懈努力、不懈斗爭的“勇士”。從傳說到現(xiàn)實的回歸,三皇五帝用自己的擔當為生民的生活戰(zhàn)天斗地,殫精竭慮。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勇戰(zhàn)倭寇的戚繼光、虎門銷煙的林則徐……正是有了他們,才把中國的歷史一步步推向前。
把回望歷史的鏡頭拉近,中國的近現(xiàn)代史是一部寫滿屈辱的歷史,也是一部用可歌可泣的生命之歌譜寫的抗爭史。一位位仁人志士以“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勇毅擔當不計生死、勇往直前,拋頭顱,灑熱血,他們以自己的行動,甚至是生命詮釋了“人”錚錚鐵骨的浩然正氣。正是有了他們“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大義擔當和英勇無畏,才有了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的氣壯山河壯麗詩篇的書寫。
踏著先輩用鮮血澆灌的康莊大道,新時代,新征程,和平建設更需要各行各業(yè)的職業(yè)人繼承和發(fā)揚先輩的精神?!耙淮擞幸淮说氖姑淮擞幸淮说膿?。”正是這種精神的賡續(xù),中華兒女奮斗史詩的書寫才不會斷裂。從刀耕火種農耕到日新月異的科技,從鉆木取火到神舟問天,一批批匠人用自己的行動、用自己的精神支撐起國之大廈,讓它傲居世界舞臺的中央,讓中國的聲音響徹云霄、傳遍世界。
今天,當火炬已經傳遞到當代青年的手中,我們該以什么樣方式接力傳遞?時代有我,不負芳華;踔厲奮發(fā),勇往直前,不論你處于什么位置,勇于擔起時代賦予你的使命?!拌F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這樣才不負新時代青年的稱謂!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材料作文
本題考查學生的寫作能力。
審題:
這是一道任務驅動型寫作題。
分析情境材料的內容,從語義關系和邏輯關系看,它由三句話組成,構成了三層關系:第一句以魯迅的話為引語,指出自古以來中國不乏“中國的脊梁”,正是有了他們的擔當勇毅,中國才有了今天;第二句緊承魯迅的話,舉出古往今來涌現(xiàn)出來的“中國脊梁”,正是有了他們“中國人的情懷、中國人的擔當”,才詮釋“中國脊梁”的中國人精神;第三句是對前面具體描述內容的總結和思想內容的提升,指出當下的國人該怎樣從前輩手中接過火炬,把自己的擔當和抱負付諸行動,以賦予當代“中國脊梁”的現(xiàn)實意義。這樣,由材料內容可以進行思考的角度有:“中國脊梁”對當下有什么意義,我們該如何接力“中國脊梁”的精神,我們應賦予“中國脊梁”什么樣的新時代意義,新時代的青年應該如何把自己的抱負與擔當與國家對接。
情境材料提供了豐富的思考和言說的空間,該從什么樣的角度立意以完成寫作任務,情境任務給出明確的界定:“根據(jù)材料”,明確了寫作的內容必須是以材料為依據(jù);“演講稿的形式寫議論文”,限定了文章的體式,既要嚴格按照演講稿的結構寫作,還要有鮮明的議論文的特點;“你的感悟與思考”,要求所寫內容是材料談及的話題引發(fā)你的感想。只有把這三個都落到實處,文章才符合要求。
基于此,本文寫作時首先結合材料內容提煉文章的主旨——使命擔當展國人精神;接著根據(jù)材料的內容從理論的角度進行分析;然后把觀點與現(xiàn)實對接,從古往今來的鮮活事例中遴選典型材料以闡述不同時代、不同身份的人用他們的行動詮釋國人精神,以體現(xiàn)“中國脊梁”的精神風骨;繼之,圍繞觀點從不同的角度、采取不同的方式進行論述,進一步揭示“中國脊梁”表現(xiàn)出的精神對當下的意義;最后,從當代青年的角度分析該如何接力前人,怎樣用行動為當代“中國脊梁”賦能。
立意提示:
1.接力“中國脊梁”精神,擔負時代所托。
2.鐵肩擔道義,“脊梁”永流傳。
3.抱負與時代對接才有意義。
4.做好“中國脊梁”精神的接力手。
本題考查學生材料作文的寫作能力。這類題要求學生首先要讀懂材料,然后進行立意分析,列立意,確立好題目,結合材料及自身積累,選擇適合自己寫作的最佳角度進行寫作。這是一則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考生在審題時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給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據(jù)所給材料主旨確定自己作文的立意。
在線組卷平臺(zujuan.)自動生成1/1登錄在線組卷平臺助您教考全無憂
四川省涼山州安寧河聯(lián)盟2022-2023學年高一下學期語文期末聯(lián)測試卷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紅樓夢》后四十回缺失,就像斷臂的維納斯,有著神秘莫測的殘缺美。事實上,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完整的維納斯,也有一部完整的《紅樓夢》。只是《紅樓夢》的續(xù)寫有的過于烏托邦,有的令人肝腸寸斷,有的過于隨性,有的比較專業(yè)。然而,于各人而言,總歸是美的。
在后四十回中,讀者最關心的必定是釵黛二人的結局?!坝駧Я种袙欤痿⒀├锫瘛笔桥性~所預設的結局,由此看來,這兩個人的下場必定是悲劇的,至于究竟是怎樣的一個“悲”法,卻各家有各家的說法,像寶玉遺棄寶釵,像釵黛淪落教坊。這些都應和了原著的悲劇走向,不像后來有些續(xù)本的大團圓結局,雖然給人不少喜感,但是讀來無味,如果這樣,《紅樓夢》就喪失了應有的藝術價值,就不能算是一本奇書。如今人們接觸最多的程高本結局是黛玉早死,寶玉出家,寶釵守寡。高鶚所續(xù)的結局雖然凄涼,但還未到蒼涼的程度。所謂蒼涼就是一種放下書后,仿佛置身空曠的天地之間,低頭一聲惆悵,仰天淚流滿面,靜靜地思考歷史的長度與人生的厚度的感覺。
至于《紅樓夢》中的二線人物,在前八十回中大多指明了結局。大綱已出,但是細節(jié)之處著實值得遐想創(chuàng)作一番。原著暗指的結局符合現(xiàn)實主義者和悲觀主義者的審美,這種“美”的源頭——《紅樓夢》十二曲就像是整本書的骨架,貫穿全書,如若續(xù)寫不當,就會使全書的美畸形。
(摘編自李相《紅樓未完,殘缺之美》)
材料二:
殘缺是相對于圓滿、完整而言的,它是部分的空白和不在場,是整體的未完成或已失去的狀態(tài)。殘缺美是以殘缺為審視對象,從美感的角度對殘缺進行的審美體驗。從某種意義說,殘缺因素是審美情感發(fā)展的動力因素,有了它,主體的審美體驗才會變得深刻而持久。為什么殘缺會使人產生審美體驗呢?
從審美心理角度講,殘缺美是殘缺物在人們心中趨于完美化的心理作用的結果?!案袷剿睦韺W”認為,人類心理上有一種出自本能的“完形傾向”,總是想將殘缺的物體完整化、完善化,人們通過感官知覺所得到的是一個個“完形”。當人們看到一個不規(guī)則、不完滿的形狀時,會產生一種內在的緊張力,迫使大腦皮層緊張地活動,以填補“缺陷”使之成為“完形”,從而達到內心的平衡。這是一種“完形化”的心理趨勢,這是一種對物體或事物進行理想化再造的過程,人們能在這種“再造”之中獲得一種愉悅感。
從審美主客體的關系來說,一方面,文學作品是審美主體感知欣賞的審美對象,它對讀者的認知心理有著重要的影響。眾所周知想象是藝術創(chuàng)作和鑒賞的重要品質,沒有想象就沒有藝術創(chuàng)造,沒有想象也就沒有文學作品的欣賞。完整的文學作品會給讀者以完美的賞識,殘缺的作品也能給讀者以美的享受。文學作品的殘缺會給讀者留下一個思索的空間,引發(fā)讀者無窮無盡的想象。而無窮無盡的想象,可以使欣賞者能動地把審美對象加以改造或創(chuàng)造,從而產生新的形象。
另一方面,從審美主體來說,文學作品欣賞是一個再創(chuàng)作的過程,受眾通過再創(chuàng)造出一個新的形象,以達到賞心、悅目、怡情的目的。這個新形象本質上不背離審美對象的形象內涵,但又不等同于審美對象,它具有更新的內容與更深的意蘊。所謂“有一千個讀者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指的就是這個藝術規(guī)律。歌德曾經說過:“優(yōu)秀作品無論你怎么去探測它,都是探不到底的?!辈苎┣蹜{借“半部《紅樓夢》”蜚聲文壇,他的作品也是殘缺的,但帶給讀者的卻是回味無窮的美??梢?,殘缺能給予讀者更多的再創(chuàng)作空間,使文學作品具有更大價值的美感。
(摘編自李建群周合軍《論文學作品中的殘缺美》)
材料三:
每次與人談到《紅樓夢》八十回后的修補復原問題,很多人總是說《紅樓夢》八十回后應該有多種結果,而不需要有一個唯一的結果與解析,還拿羅丹“斷臂的維納斯雕像”來作比喻。我認為把《紅樓夢》八十回后的殘缺比作羅丹“斷臂的維納斯雕像”那是一點也不妥的。
《石頭記》脂硯齋批注里多次提到“百回大文僅此一見”,明確地告訴你《紅樓夢》是百回大文。曹雪芹死后,一百二十回程高本《紅樓夢》印刷流傳,開始廣為世人接受。后來的續(xù)書也不知有多少,多不被讀者接受,讀者唯獨接受程高本后四十回,這樣更可證明程高本后四十回是含了曹雪芹二十回的一些原筆與原意的。周汝昌先生考證過程高本一百二十回《紅樓夢》是皇家殿印,意即是皇帝要看的書。為了面世,程高聰明地進行了粉碎與增添。
由此可以告知大家,《紅樓夢》不是“斷臂的維納斯”,“斷臂的維納斯”也不是《紅樓夢》,它們是兩個獨立的作品,兩種藝術的表述方式,而且是不可能復制的兩種表述方式。羅丹的“斷臂的維納斯雕像”那是一個以羅丹的思維完成的偉大完整之作,他需要那種斷臂的形式來完美他的獨特的藝術構思。而《紅樓夢》在它完整的狀態(tài)下,遭遇到當時皇權的粉碎,破壞毀滅了曹雪芹藝術作品的完整性。
《紅樓夢》被皇權惡意粉碎成了一百二十回,幸虧有學人搜羅整理校對出了帶脂硯齋批注的八十回《石頭記》,我們才得以知曉《紅樓夢》真面目,才最終使我在十四歲那年發(fā)現(xiàn)程高本《紅樓夢》后四十回中隱藏了曹雪芹原筆,并開始十年如一日地為實現(xiàn)修補復原出它們這個夢想而博讀雜書,以立志成為作家的方式抵達曹雪芹的精氣神韻,最終修補復原出了《紅樓夢》八十回后的二十回,完成發(fā)表了《紅樓夢八十回后真相復原》這一我個人認為橫空出世之作。
(摘編自唐國明《〈紅樓夢〉不是“斷臂的維納斯”》)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在《紅樓夢》的所有續(xù)本中,黛玉和寶釵的結局都應了“玉帶林中掛,金簪雪里埋”判詞的預設。
B.審美主體感知審美對象獲得深刻而持久的審美體驗,是由于審美對象處于未完成或已失去的殘缺狀態(tài)。
C.材料一指出《紅樓夢》具有殘缺美,材料二從理論上闡釋了《紅樓夢》等文學作品具有殘缺美的內在原因。
D.材料三認為程高本后四十回暗含了曹雪芹二十回的一些原筆與原意,所以廣為世人接受。
2.根據(jù)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紅樓夢》有些續(xù)本,在創(chuàng)作時沒有遵循“十二曲”的骨架,從而喪失了應有的藝術價值。
B.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部完整的《紅樓夢》,這與人類心理上本能地想將殘缺的物體完整化、完善化有關。
C.“有一千個讀者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閱讀《紅樓夢》,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與眾人完全不同的林黛玉。
D.殘缺的作品能給讀者無窮無盡的想象,這有助于讀者能動地改造或創(chuàng)造審美對象,從而產生新的形象。
3.下列說法中,能夠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
A.殘缺作為一種普遍的文化現(xiàn)象和藝術現(xiàn)象,包含豐富多元的歷史、文化和審美意義。
B.“殘缺的藝術”在于它喚起了審美主體的無限想象空間,并由此帶來藝術作品的轉機和創(chuàng)新的可能。
C.殘缺要恰到好處地昭示美,必須處于節(jié)制謹慎的度中,而度的差異導致了美感有無和深淺的不同。
D.美的殘缺,則是美的中斷、美的危機和美的破壞,不能獲得更高層次上的情理之中的審美意趣。
4.請簡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思路。
5.材料三能修補復原出《紅樓夢》八十回后的二十回的原因有哪些?請結合材料二、三簡要分析。
1.D
2.C
3.B
4.①材料二采用“總分”結構;②首先提出殘缺會使審美主體產生審美體驗,接著從審美心理角度和審美主客體的關系兩方面闡釋原因。
5.①人類心理上有一種本能的“完形傾向”,總想將殘缺物體完整化、完美化;②殘本《紅樓夢》引發(fā)了的想象,給予再創(chuàng)作的空間;③學人搜羅整理校對出帶批注的八十回《石頭記》,發(fā)現(xiàn)了程高本《紅樓夢》后四十回中隱藏了曹雪芹原筆;④為夢想堅持博讀雜書,立志抵達曹雪芹的精氣神韻。
分析文本的結構,概括文本的主題;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內容;篩選并整合文本信息;文藝理論、文學評價類;論據(jù)支撐
(1)本題考查把握文章內容要點和篩選信息的能力。通讀文章,注意細節(jié)。學生必須養(yǎng)成一種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迅速搜尋到每個選項所涉及的段落,然后仔細比較選項的說法是否與原文一致。
(2)本題考查把握文章內容、分析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答題時應首先通讀全文明確論述話題,然后篩選出每一段的關鍵句,尤其是首段的中心句,整體理解文章的內容,把握的觀點和態(tài)度,最后將選項信息歸位,與原文對比分析,找出正確解析。
(3)此題考查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答題時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論點和分論點的關系,論點和論據(jù)之間的關系,論證方法的類型,重點考核為論點是否正確,論據(jù)證明的觀點和論證的方法。
(4)此題考查分析文章思路的能力。首先要求寫出文章的行文思路,即概括地說明本段先寫了什么、其次寫什么、最后寫什么,或者說本段從哪些方面(正面與反面、客觀與主觀、古今中外、理論與事例、舉例與引用等)分別寫了什么,這樣寫的目的是為了論證或說明或補敘什么。
(5)此題考查學生把握文章內容要點、篩選整合信息的能力。篩選信息就是根據(jù)一定的目的要求,經過辨別把相關的信息提取出來,前提是審清題目要求,篩選出的信息要與題目有關。
1.A.“在《紅樓夢》的所有續(xù)本中……都應了……的預設”曲解文意。原文中有說“這些都應和了原著的悲劇走向,不像后來有些續(xù)本的大團圓結局,雖然給人不少喜感,但是讀來無味”,可見并非所有續(xù)本。B.“是由于審美對象處于未完成或已失去的殘缺狀態(tài)”說法絕對,結合材料二第1段“從某種意義說,殘缺因素是審美情感發(fā)展的動力因素,有了它,主體的審美體驗才會變得深刻而持久”可知,從某種意義上說殘缺因素可使審美體驗深刻而持久,但不能說審美體驗的深刻而持久就是因為殘缺狀態(tài)。
C.“《紅樓夢》具有殘缺美的內在原因”范圍縮小,材料二談到了審美主客體、人們的審美心理,因此并不只是“內在原因”。
故解析為:D。
2.C.“閱讀《紅樓夢》,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與眾人完全不同的林黛玉”錯,材料二最后一段中“這個新形象本質上不背離審美對象的形象內涵,但又不等同于審美對象,它具有更新的內容與更深的意蘊”強調的是受眾創(chuàng)造的新形象的獨特性,而不是“與眾人完全不同”。故解析為:C。
3.材料二的觀點是“殘缺會使審美主體產生審美體驗”。A.說的是“殘缺結構”,與內容的殘缺不同,不能夠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二的觀點。
B.說的是“殘缺的藝術”可以給讀者留下想象空間,可使文學作品具有更大的審美價值,能夠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二的觀點。
C.說的是“殘缺要有度”,不能夠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二的觀點。
D.是對“美的殘缺”的否定,不能夠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二的觀點。
故解析為:B。
4.此題考查分析文章思路的能力。材料二共分為4段,其中第1段為總論,提出觀點“殘缺因素是審美情感發(fā)展的動力因素,有了它,主體的審美體驗才會變得深刻而持久”,然后以“為什么殘缺會使人產生審美體驗呢?”這一問題,引出下面的論證和分析。
第2段以“從審美心理角度講,殘缺美是殘缺物在人們心中趨于完美化的心理作用的結果”作為分論點,從審美心理角度闡釋原因。
第3、4段“從審美主客體的關系來說,一方面,文學作品是審美主體感知欣賞的審美對象,它對讀者的認知心理有著重要的影響”“另一方面,從審美主體來說,文學作品欣賞是一個再創(chuàng)作的過程,受眾通過再創(chuàng)造出一個新的形象,以達到賞心、悅目、怡情的目的”,從審美主客體的關系兩個方面闡釋原因。
整體呈現(xiàn)總分結構,層次清晰。
故解析為:①材料二采用“總分”結構;②首先提出殘缺會使審美主體產生審美體驗,接著從審美心理角度和審美主客體的關系兩方面闡釋原因。
5.此題考查學生把握文章內容要點、篩選整合信息的能力。從材料二看,根據(jù)“人類心理上有一種出自本能的‘完形傾向’,總是想將殘缺的物體完整化、完善化”,概括出人類心理上有一種本能的“完形傾向”,總想將殘缺物體完整化、完美化;
以及“文學作品的殘缺會給讀者留下一個思索的空間,引發(fā)讀者無窮無盡的想象。而無窮無盡的想象,可以使欣賞者能動地把審美對象加以改造或創(chuàng)造,從而產生新的形象”概括出殘本《紅樓夢》引發(fā)了的想象,給予再創(chuàng)作的空間;
從材料三看,根據(jù)“幸虧有學人搜羅整理校對出了帶脂硯齋批注的八十回《石頭記》,我們才得以知曉《紅樓夢》的真面目,才最終使我在十四歲那年發(fā)現(xiàn)程高本《紅樓夢》后四十回中隱藏了曹雪芹原筆,并開始十年如一日地為實現(xiàn)修補復原出它們這個夢想而博讀雜書,以立志成為作家的方式抵達曹雪芹的精氣神韻,最終修補復原出了《紅樓夢》八十回后的二十回”概括出學人搜羅整理校對出帶批注的八十回《石頭記》,發(fā)現(xiàn)了程高本《紅樓夢》后四十回中隱藏了曹雪芹原筆;最后為夢想堅持博讀雜書,立志抵達曹雪芹的精氣神韻。
故解析為:①人類心理上有一種本能的“完形傾向”,總想將殘缺物體完整化、完美化;②殘本《紅樓夢》引發(fā)了的想象,給予再創(chuàng)作的空間;③學人搜羅整理校對出帶批注的八十回《石頭記》,發(fā)現(xiàn)了程高本《紅樓夢》后四十回中隱藏了曹雪芹原筆;④為夢想堅持博讀雜書,立志抵達曹雪芹的精氣神韻。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不平的鏡子
契訶夫
我和我的妻子走進客廳里。那兒彌漫著霉氣和潮氣。房間已經有整整一個世紀不見亮光,等到我們點上燭火,照亮四壁,就有幾百萬只大老鼠和小耗子往四下里逃竄。我們關上身后的房門,可是房間里仍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農業(yè)生產安全技術方案
- 大數(shù)據(jù)風控系統(tǒng)開發(fā)合同
- 代理委托消防合同
- 兩個孩子一人一個離婚協(xié)議書
- 勞務班組施工合同
- 網絡文學版權授權合作協(xié)議
- 青島版(2024)小學信息技術第二冊《第8課 智能互聯(lián)更高效》教學設計
- 閩教版(2020)信息技術三年級上冊《第8課 輸入法要選擇》教學設計
- 寵物醫(yī)院異味處理協(xié)議
- 第三方債權轉讓協(xié)議6篇
- 象數(shù)療法好療效
- A320系列飛行訓練課程:電子飛行儀表系統(tǒng)概況
- 黃土地質災害類型及其危害性評估
- 交際德語教程第二版A1Studio[21] 課后習題參考答案
- 氣割、電氣焊作業(yè)的應急救援預案
- 超級精美PPT模版美國經典ppt模板(通用珍藏版2)
- 施工現(xiàn)場應急處置方案
- 陰符咒術(基本知識--畫符)
- 氣動控制閥的定義分類及工作原理詳解
- DZW中文說明書
- IATF事態(tài)升級管理程序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