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福建省普通高校??粕究平逃碚擃A測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1年福建省普通高校??粕究平逃碚擃A測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1年福建省普通高校??粕究平逃碚擃A測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1年福建省普通高校專科升本科教育理論預測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1年福建省普通高校??粕究平逃碚擃A測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年福建省普通高校??粕究平逃碚擃A測試題一、選擇題1、俗話說:“一白遮百丑?!边@屬于______A.首因效應B.光環(huán)效應C.刻板印象D.近因效應2、第一次提出九年義務教育的文件是______A.《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B.《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C.《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D.《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3、開創(chuàng)“私學”之先行、打破了“學在官府”局面的我國教育家是______A.孟子B.老子C.孔子D.荀子4、1905年創(chuàng)立的世界上第一個科學的智力測驗是【】(A)瑞文推理測驗(B)斯坦福智力測驗(C)比納一西蒙智力測驗(D)韋克斯勒智力測驗5、個體對自己是否能夠成功地從事某種成就行為的主觀判斷,稱為【】(A)自尊(B)自信(C)自我效能感(D)自我意識6、人對客觀事物是需要符合需要而產(chǎn)生的態(tài)度體驗,稱為【】(A)情緒(B)性格(C)興趣(D)動機7、魏征對唐太宗李世民說:“嗜欲喜怒之情,賢愚皆同。賢者能節(jié)之,不使過度;愚者縱之,多至失所?!边@句話體現(xiàn)的意志品質是______A.自覺性B.果斷性C.堅韌性D.自制性8、希望建立融洽的人際關系,保持友誼,被群體接納并成為群體成員之一。按照馬斯洛的觀點,這種需要屬于【】(A)安全的需要(B)尊重的需要(C)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D)歸屬與愛的需要9、______是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整體屬性的反映。A.感覺B.知覺C.思維D.表象10、同班同學、辦公室同事容易成為好朋友。這種現(xiàn)象體現(xiàn)的人際吸引因素是【】(A)外貌(B)能力(C)互補(D)鄰近11、在浮動的云的襯托下,人們覺得月亮在運動。這是什么現(xiàn)象______A.動景運動B.誘發(fā)運動C.自主運動D.運動后效12、性格的特征包括哪些方面?13、教育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為。這種觀點是教育起源的______A.生物起源論B.神話起源論C.勞動起源論D.心理起源論14、在研究人的心理時,應當實事求是,而不能想當然,這體現(xiàn)了心理學研究的______A.客觀性原則B.活動性原則C.發(fā)展性原則D.主觀性原則15、短時記憶的主要編碼方式是【】(A)語義編碼(B)聽覺編碼(C)視覺編碼(D)模像編碼16、通常認為“太陽從東邊升起,往西邊落下”。這屬于______A.抽象思維B.經(jīng)驗思維C.理論思維D.直觀動作思維17、我國現(xiàn)代學制確立和發(fā)展中所沿用的基本類型是()(A)單軌學制(B)雙軌學制(C)分支學制(D)多軌學制18、大腦結構中主要負責形象思維和空間知覺的是______A.左半球B.顳葉C.枕葉D.右半球19、班主任王老師從自己長期的工作中認識到,凡是讓學生做到的,自己必先做到,處處注意言傳身教。這體現(xiàn)了教師勞動的哪一特點?【1(A)長期性與間接性(B)復雜性與創(chuàng)造性(C)主體性與示范性(D)連續(xù)性與廣延性20、小明同學不交數(shù)學作業(yè),班主任邢老師占用體育課的時間批評教育他。邢老師的做法主要侵犯了小明的【】(A)名譽權(B)健康權(C)受教育權(D)隱私權21、教育史上重科技、文史知識的掌握和邏輯思維的培養(yǎng),認為獲得知識,有“親知”“聞知說知”三種途徑的學派是______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22、“學校是允許學生犯錯誤的地方”體現(xiàn)的學生觀是______A.學生是完整的人B.學生是發(fā)展的人C.學生是具有獨特性的人D.學生是具有主動性的人23、林老師通過創(chuàng)建良好的班風、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等對學生施加積極的教育影響。林老師的做法體現(xiàn)了哪一課程的特點?()(A)活動課程(B)隱性課程(C)綜合課程(D)選修課程24、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符合______的特點。A.苛勒的完形-頓悟理論B.托爾曼的符號學習理論C.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D.奧蘇貝爾的有意義接受學習理論25、如果把班集體比喻為一把雨傘的話,那么班主任、學生干部和全班學生的關系是______A.傘架、傘布、傘把B.傘把、傘架、傘布C.傘架、傘把、傘布D.傘把、傘布、傘架26、人們使用有限的詞語和組合詞語的規(guī)則,便能產(chǎn)生和理解無限的語句。這反映了言語的______A.結構性B.創(chuàng)造性C.社會性D.意義性27、從高樓頂上看街道上的行人,盡管看上去很小,但人們不會把他們都看作是小孩。這種現(xiàn)象體現(xiàn)的主要知覺特性是______A.大小恒常性B.形狀恒常性C.方向恒常性D.明度恒常性28、影響遺忘進程的因素包括哪些方面?29、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始人明確提出,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A)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相結合(B)教育與生產(chǎn)勞動相結合(C)知識分子與工人農(nóng)民相結合(D)理論與實踐相結合30、杜威的《民主主義與教育》中體現(xiàn)的教育理論派別屬于()(A)實驗教育學(B)實用主義教育學(C)文化教育學(D)批判教育學31、心理現(xiàn)象分為______A.個性心理和認識過程B.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C.個性心理傾向性和個性心理特征D.心理過程和意志過程32、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沒有一條富有詩意的、感情的和審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边@句話反映了______A.德智的重要性B.智育的重要性C.體育的重要性D.美育的重要性33、在教育學發(fā)展過程中,德國教育家梅伊曼和拉伊等人代表的學派是【】(A)實驗教育學(B)批判教育學(C)文化教育學(D)實用主義教育學34、選取蘊含本質因素的典型個案,通過對其研究,使學生從個別到一般、從具體到抽象,掌握帶有普遍性的規(guī)律、原理的教學模式是______A.范例教學模式B.非指導性教學模式C.程序教學模式D.目標教學模式35、張老師在班主任工作中,經(jīng)常采用表揚、獎勵、批評、處分等方法來提高學生思想品德水平。這種德育方法是()(A)說服教育法(B)個人修養(yǎng)法(C)榜樣示范法(D)品德評價法36、在教學中只向學生傳授與實際生活相關的有用的知識是______A.實質教育B.形式教育C.現(xiàn)代教育D.傳統(tǒng)教育37、課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點是【】(A)自愿性、靈活性、實踐性(B)自愿性、娛樂性、實踐性(C)組織性、靈活性、創(chuàng)新性(D)組織性、實踐性、娛樂性38、有的老年人對青年人的個別缺點,或衣著打扮、生活習慣看不順眼,就認為他們一定會沒出息,這在心理學上指的是______A.第一印象B.暈輪效應C.刻板印象D.近因效應39、在教育起源問題上,歷來存在不同的觀點。其中,以美國學者孟祿為代表主張的是()(A)生理起源說(B)勞動起源說(C)心理起源說(D)交往起源說40、簡述隨意后注意的特征。二、填空題41、“吃糖之后再吃蘋果,會覺得蘋果很酸”這種現(xiàn)象是感覺的______現(xiàn)象。42、“終身不忘”體現(xiàn)了記憶的______品質。43、教師在班級管理中存在專制型、______和放任型三種類型的管理風格。44、艾賓浩斯以______為材料,采用節(jié)省法對記憶和遺忘現(xiàn)象進行實驗研究。45、1989年11月20日聯(lián)合國大會通過的《______》,體現(xiàn)了青少年兒童是權利的主體這一核心精神。46、按能力對先天稟賦與社會文化因素的依賴關系,可分為______和流體智力。47、人的大腦皮層分為額葉、______、枕葉和顳葉四個部分。48、西周以后,學校教育制度已經(jīng)發(fā)展到比較完備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______。49、在論述教學與發(fā)展關系的過程中,______提出了“最近發(fā)展區(qū)”的概念。50、1972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fā)展委員會在《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與明天》一文中,對______思想進行進一步論述與確認,使之成為世界各國教育發(fā)展的指導原則與共同追求。51、影響人身心發(fā)展的因素有遺傳、______、教育和人的主觀能動性。52、學習策略分為認知策略、______和資源管理策略。53、______是遺傳決定論的鼻祖。54、20世紀70年代受經(jīng)濟滯漲和教育悲觀主義的雙重影響,教育擴張速度有所放慢,教育發(fā)展的重點轉向______。55、羅杰斯認為,要發(fā)揮促進者的作用,教師必須具備三種態(tài)度品質,即真誠、接受和______。56、在陽光照射下,紅花與藍花可能同樣亮,而當夜幕降臨時,藍花似乎比紅花更亮些。這種現(xiàn)象叫______。57、《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規(guī)定,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______,承擔教書育人,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58、少了一個人的聲音感覺不到,但是少了十個人的聲音就能感覺到。這種剛剛能引起一個人差別感覺的刺激物間的最小差異量是______。59、______是學校對學生進行德育的一個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徑。60、1939年凱洛夫主編的《______》試圖以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和方法闡明社會主義教育規(guī)律。61、______是指能夠激起有機體的定向行為,并能滿足某種需要的外部條件或刺激物。62、小明在無人監(jiān)督的獨處情況下也能自覺按照道德規(guī)范嚴于律己。這說明小明已經(jīng)達到自我修養(yǎng)的最高境界,即______。63、儒家經(jīng)典中“四書”指的是《大學》《中庸》《______》《孟子》。64、世界上最早普及義務教育的國家是______。65、______是從感知到思維的過渡階段,是認識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66、要教育人,首先就要把人當人,但是沒有要求就沒有教育,這要求德育過程要遵循______原則。67、將“課程”用于教育科學的專門術語,始于英國教育家______。68、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指導下形成的關于人類教育起源的學說是______。69、意志行動的心理過程包括兩個階段:采取決定階段和______。70、視覺區(qū)位于頂枕裂后面的______內,屬布魯?shù)侣牡?7區(qū),它接受在光刺激的作用下由眼睛輸入的神經(jīng)沖動,產(chǎn)生初級形式的視覺。71、倡導理論與實踐合二為一,以解決實際問題和改進教育實踐為目標的教育研究方法是______。72、______對其他各育起著保證方向和保持動力的作用,它體現(xiàn)了社會主義教育的方向,是“五育”的靈魂。73、CIPP模式包括四個步驟:背景評價、輸入評價、______、成果評價。74、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認為,人的發(fā)展由低至高依次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______、尊重需要、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75、第一個提出要使教育學成為科學,并認為應以倫理學與心理學作為教育學的理論基礎的教育家是______。76、從______來劃分,課程可分為分科課程與綜合課程。77、結構主義課程理論的提出者是______。78、在古希臘奴隸社會中,存在著兩種典型的教育模式。其中,______教育是以軍事體育訓練和政治道德灌輸為主。79、根據(jù)評價依據(jù)的標準與評價結果的解釋方式的區(qū)別,評價可分為相對評價、絕對評價和______。80、奧蘇貝爾認為,學校情境中的成就動機包括認知內驅力、______和附屬內驅力。三、簡答題81、簡述循序漸進原則的貫徹要求。82、德育過程有哪些基本規(guī)律?83、簡述羅杰斯學習理論的主要觀點。84、簡述教育促進個體社會化的表現(xiàn)。四、案例分析題85、王老師正在給初一(5)班上體育課,本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掌握立定跳遠的要領。但經(jīng)過幾次講解示范后,還有近一半的同學動作不達標。就在王老師又一次給學生示范時,不知誰一聲尖叫:“青蛙!”整齊的隊伍頓時亂了起來,大多數(shù)同學都擁上前去圍觀。王老師一看,只見一個男孩正趴在地上用手不停地戳一只大青蛙,青蛙一蹦一跳逗得同學們哈哈大笑。這不是班上的調皮鬼劉某嗎?體育課上他從來就沒有老實過。王老師正要發(fā)火,但轉念一想:“青蛙的跳躍蹬地不是和立定跳遠的蹬地動作一樣嗎?”于是,王老師順勢引導學生——“同學們,誰能說說青蛙的后腿是怎樣起跳的?”同學們睜大眼睛,都開始認真觀察起來?!扒嗤芷鹛半p腿是彎曲的?!睆埬车谝粋€興奮地喊道?!昂芎?觀察得真仔細?!蓖趵蠋熂皶r加以鼓勵。“它起跳時后腿非常用力。”另一個同學回答道。“非常好!大家再仔細觀察一下青蛙起跳時是哪部分用力的?”王老師又問?!笆乔澳_掌用力,而且它的身體全部展開了?!薄疤昧?立定跳遠的起跳和青蛙起跳是一個道理,同學們,起跳時的動作是兩腳左右分開,腳跟稍提,屈膝半蹲,上體稍前傾,頭稍抬,前后自然擺臂,雙腳起跳、落地。同學們,想不想模仿青蛙的跳躍動作試一試呀?”“想!”同學們齊聲答道。同學們模仿著青蛙跳躍的動作,起勁地練了起來。由于他們領會了要領,很快掌握了立定跳遠的動作要領。請運用教學指導策略分析這個案例,并闡明教學指導策略運用的原則。86、那年學校安排我擔任高一年級某班的班主任。組建班委會是我感到既敏感又頭疼的一件大事,因為既要選舉出能起表率作用、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學生,又要適當照顧那些性格內向、自卑、需要鍛煉的學生。在觀察中我發(fā)現(xiàn),有個女學生很特別:性格孤僻,不敢與人正視,總是一個人發(fā)呆。通過和家長的溝通我了解到,該生在初中時活潑、開朗,曾經(jīng)擔任過班上的宣傳委員,學習名列前茅,尤其擅長作文。但在一次學校組織的班級黑板報評比中,她負責的黑板報名落孫山,遭到班主任三番五次的嚴厲批評,這種打擊直接影響到她的學習。在隨后的考試中,由于成績不理想,班主任又舊話重提,并以“你做什么都不行”為由撤掉了她宣傳委員的職務。這使她受到了極大的心理刺激,學習成績每況愈下,并經(jīng)常自責,整天生活在憂郁和自卑的陰影中無法自拔。在安排班委的過程中,盡管我苦口婆心地動員、鼓勵,但她執(zhí)意拒絕擔任宣傳委員。為此,我有意將宣傳委員的位置空缺,并宣布:“暫時沒有發(fā)現(xiàn)合適人選,待學期結束后根據(jù)同學們的成績和表現(xiàn)進行公開選舉,希望大家抓住這個機會?!痹诖撕蟮娜兆永?,我多次暗地里給她創(chuàng)造機會:把她的演講稿、學習心得等多次在班上進行展示,并在學校廣播站廣播。她所拍攝的有關宣傳環(huán)保的圖片被報社采用,作文也獲得了學校的“新蕾獎”。我發(fā)現(xiàn)她漸漸變得開朗起來,愿意主動和同學交流了,也能聽到她天真、爽朗的笑聲了,不知不覺中她逐漸恢復了久違的自信。第二個學期初,在全體同學的掌聲中她“站”到了宣傳委員的位置上。兩年后她以優(yōu)異成績考取了重點大學。請問案例中的“我”使用了哪一德育原則?五、論述題87、試述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88、論述斯金納關于教學過程的主要觀點。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B[解析]當認知者對一個人的某種特征形成好或壞的印象后,他還傾向于據(jù)此推論該人其他方面的特征,這就是暈輪效應,也稱光環(huán)效應?!耙话渍诎俪蟆笔侵钙つw白,就可以讓人忽略外形上的其他缺點,體現(xiàn)了光環(huán)效應。2、C[解析]1985年5月27日頒布并實施的《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首次提出了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其中指出,要把發(fā)展基礎教育的責任交給地方,有步驟地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3、C[解析]孔子創(chuàng)辦私學,改變了奴隸制社會時期“學在官府”的教育局面。4、C【試題解析】1905年,“比納一西蒙量表”由30道由易到難的題目組成,智力水平的高低根據(jù)兒童完成題目的數(shù)量來確定,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科學的智力測驗。5、C【試題解析】班杜拉于1997年提出一個新概念,即“自我效能”,用以闡述人的動機行為不僅受行為結果的影響(強化),而且受“人對結果的期望”這一認知因素的影響。效能期望指的是人對自己行為能力的主觀推測。6、A【試題解析】情緒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產(chǎn)生的態(tài)度體驗;性格是指人對客觀現(xiàn)實的較穩(wěn)定態(tài)度與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相結合的人格特征;動機是激發(fā)和維持有機體的行動,并使該行動朝向一定目標的心理傾向或內部驅力。7、D[解析]意志的自制性是一個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緒,約束自己言行的品質。具有良好自制性的人,一方面善于控制自己去執(zhí)行所采取的決定,具有較強的組織性和紀律性,另一方面又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表現(xiàn)出較強的忍耐性?!笆扔才?,賢愚皆同。賢者能節(jié)之,不使過度;愚者縱之,多至失所”的意思是:嗜欲喜怒之情,聰明的人和愚蠢的人都有。區(qū)別就在于,聰明的人能自我控制,不使嗜欲喜怒過度;愚蠢的人往往放縱嗜欲喜怒,常常失掉常態(tài)。這里體現(xiàn)的是意志的自制性。8、D【試題解析】馬斯洛把人的需要按其出現(xiàn)的先后及強弱順序分為高低不同的五個層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其中,歸屬與愛的需要包括被人愛與熱愛他人,希望交友融洽,保持友誼,和諧人際關系,被團體接納,成為團體一員,有歸屬感。9、B[解析]知覺是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整體屬性的反映。10、D【試題解析】影響人際吸引的因素包括外貌、能力、鄰近、相似、互補、性格特征。其中,鄰近是指人們之間相處的地理空間的距離遠近。人們居住的距離越近,雙方越容易接近,彼此了解越多,熟悉越快,因而容易建立密切關系。心理學部分(辨析題)11、B[解析]誘發(fā)運動是指由于一個物體的運動使其相鄰的一個靜止的物體產(chǎn)生運動的現(xiàn)象。例如,夜空中的月亮是相對靜止的,而浮云是運動的,可是由于浮云的運動,人們看到月亮似乎在動,而云是靜止的。12、(1)態(tài)度特征。(2)意志特征。(3)情緒特征。(4)理智特征。13、A[解析]生物起源論的代表人物沛西·能在《教育原理》中指出,教育的起源是一個生物學的過程,教育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為,生物的沖動是教育的主要動力。14、A[解析]根據(jù)題干中的“實事求是”可知是客觀性原則。15、C【試題解析】短時記憶的編碼方式包括聽覺編碼、視覺編碼。其中,聽覺編碼是短時記憶的一種主要編碼方式。16、B[解析]經(jīng)驗思維是以日常經(jīng)驗為依據(jù),判斷生產(chǎn)、生活中的問題的思維。例如,人們對“月暈而風,礎潤而雨”的判斷、兒童憑自己的經(jīng)驗認為“鳥是會飛的動物”、人們通常認為“太陽從東邊升起,往西邊落下”等都屬于經(jīng)驗思維。17、C【試題解析】本題考查我國的教育制度?,F(xiàn)代學校教育制度可以分為單軌學制、雙軌學制和分支型學制。我國現(xiàn)行學制是從單軌學制發(fā)展而來的分支型學制。18、D[解析]大腦右半球是形象思維和高度空間知覺的優(yōu)勢半球,主要處理的信息是知覺物體的空間關系、情緒情感、欣賞音樂和藝術等。19、C【試題解析】主體性指教師自身可以成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和具有影響力的榜樣。示范性指教師的言談舉止、人品才能、治學態(tài)度等都會成為學生仿效的對象和學習的楷模,身教重于言教。20、C【試題解析】學生的權利主要是從學生作為學校中的受教育者這一特定身份出發(fā)的。根據(jù)《教育法》規(guī)定,受教育者享有參加教育教學計劃安排的各種活動,使用教育教學設施、設備、圖書資料等權利。題干中,小明的體育課時間被占用,他無法按教育教學計劃參加體育課學習活動。因此,小明的受教育權被侵犯。21、C[解析]墨家注重文史知識的掌握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還注重實用技術的傳習。對于獲得知識的理解,墨翟認為,人的知識來源可分為三個方面,即“親知”“聞知”和“說知”。22、B[解析]新課程倡導的學生觀指出,學生是發(fā)展的人。①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是有規(guī)律的。②學生具有巨大的發(fā)展?jié)撃堋"蹖W生是處于發(fā)展過程中的人。作為發(fā)展中的人,意味著學生還是不成熟的人,是一個正在成長的人。作為發(fā)展中的人,學生的不完善是正常的,十全十美并不符合實際。把學生作為發(fā)展中的人來對待,就要理解學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就要允許學生犯錯誤。當然,更重要的是要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改正錯誤,從而不斷促進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④學生的發(fā)展是全面的發(fā)展。故“學校是允許學生犯錯誤的地方”體現(xiàn)的學生觀是學生是發(fā)展的人。23、B24、C[解析]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強調觀察學習。所謂觀察學習,又稱替代學習,指通過對他人及其強化性結果的觀察,一個人獲得某些新的反應,或者矯正原有的行為反應。“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強調榜樣的力量,對榜樣的學習屬于觀察學習,因此,這句話符合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的特點。25、B[解析]班干部是班主任和學生聯(lián)系的橋梁,是學生的精英,是教師的助手,是自我管理體現(xiàn)最明顯的一部分。班主任、班干部及學生三者之間的關系如同傘把、傘架和傘布,一個再好的傘把如果沒有傘架的支撐是無論如何也撐不起一片天空的。26、B[解析]語言的特點之一是創(chuàng)造性。人們可以用數(shù)量有限的詞語和組合詞語的規(guī)則產(chǎn)生或理解無限數(shù)量的語句。27、A[解析]大小恒常性強調在知覺時,我們對物體知覺映像的大小不會隨外在條件的改變而改變。題干中在高樓上看樓下的行人,雖然距離發(fā)生了改變,但我們對行人大小的知覺映像并不會因此改變,即為大小恒常性。28、(1)識記材料的性質與數(shù)量。(2)學習的程度。(3)識記材料的序列位置。(4)識記者的態(tài)度。心理學部分(論述題)29、B30、B【試題解析】本題考查教育學發(fā)展中逐漸形成的理論派別。美國教育家杜威的《民本主義與教育》、克伯屈的《設計教育法》是實用主義教育學的代表作。實用主義教育學的主要觀點有:第一,教育即生活;第二,教育即學生個體經(jīng)驗的持續(xù)不斷的增長;第三,學校是一個雛形的社會;第四,課程組織以學生經(jīng)驗為中心;第五。師生關系中以兒童為中心;第六。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自己的獨立發(fā)現(xiàn)、表現(xiàn)和體驗。31、B[解析]心理現(xiàn)象分為既相互聯(lián)系又相互區(qū)別的兩個部分: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32、D[解析]美育是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審美觀點,發(fā)展他們感受美、鑒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高尚情操與文明素養(yǎng)的教育?!皼]有一條富有詩意的、感情的和審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學生全面的發(fā)展?!边@句話中的“詩意”“審美”強調了美育的重要性。33、A【試題解析】在教育學發(fā)展過程中.德國教育家梅伊曼和拉伊等人代表的學派是實驗教育學。B項的代表人物有美國鮑爾斯與金蒂斯、布厄迪爾、阿普爾、吉魯,C項的代表人物有德國教育家狄爾秦、斯普朗格、利特,D項的代表人物有美國教育家杜威、克伯屈。34、A[解析]“范例教學”主張選取蘊含本質因素、根本因素、基礎因素的典型案例,通過對范例的研究,使學生從個別到一般、從具體到抽象、從認識到實踐,理解、掌握帶有普遍性的規(guī)律、原理的模式。35、D【試題解析】本題考查德育方法的選擇與運用。品德評價法是教育者根據(jù)一定的要求和標準,對學生的思想品德進行肯定或否定的評價,促使其發(fā)揚優(yōu)點,克服缺點,督促其不斷進步的一種方法。品德評價法通常包括獎勵、懲罰、評比和操行評定等方式。36、A[解析]實質教育論主張,教學的主要任務在于傳授對實際生活有用的知識,至于學生的認識能力則無須特別訓練;學校的課程設置應偏重于自然學科、現(xiàn)代語言等。37、A【試題解析】課外校外教育是指在課程計劃和學科課程標準以外,利用課余時間,對學生實施的各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活動,其主要特點是自愿性、靈活性、實踐性。38、B[解析]當認知者對一個人的某種特征形成好或壞的印象后,他還傾向于據(jù)此推論該人其他方面的特征,這就是暈輪效應。如以偏概全、愛屋及烏。題干中老年人由青年人的個別缺點推論到他們沒出息即屬于以偏概全,是暈輪效應的體現(xiàn)。39、C【試題解析】本題考查教育的起源與發(fā)展。教育的心理起源說的代表人物是美國的教育家孟祿。他認為,教育并非起源于生物的本能,而是產(chǎn)生于兒童對成人的無意識的模仿,而這種無意識的模仿不是習性的,而是遺傳性的。模仿是最初的教育形式和手段,模仿心理是教育的基礎。40、(1)隨意后注意服從于當前的活動目的與任務,但不需要意志努力。(2)隨意后注意是個人的心理活動對有意義、有價值的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在隨意注意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3)隨意后注意是一種高級類型的注意,具有高度的穩(wěn)定性,是人類從事創(chuàng)造性活動的必要條件。二、填空題41、對比42、持久性43、民主型44、無意義音節(jié)45、兒童權利公約46、晶體智力47、頂葉48、官學體系49、維果斯基50、終身教育51、環(huán)境52、元認知策略53、高爾頓54、提高質量55、理解56、普肯耶現(xiàn)象57、專業(yè)人員58、差別閾限/最小可覺差59、班主任工作60、教育學61、誘因62、慎獨63、論語64、德國65、表象66、尊重信任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67、斯賓塞68、勞動起源說/社會起源說69、執(zhí)行決定階段70、枕葉71、行動研究法72、德育73、過程評價74、歸屬與愛的需要75、赫爾巴特76、課程內容的組織方式77、布魯納78、斯巴達79、個體內差異評價80、自我提高內驅力三、簡答題81、(1)教師的教學要有系統(tǒng)性,引導學生將知識體系化、系統(tǒng)化。(2)注意主要矛盾,解決好重點與難點的教學。(3)按照學生的認識順序,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82、(1)德育過程是對學生知、情、意、行的培養(yǎng)提高過程。(2)德育過程是促進學生思想內部矛盾斗爭的發(fā)展過程。(3)德育過程是組織學生的活動和交往、統(tǒng)一多方面教育影響的過程。(4)德育過程是一個長期的、反復的、逐步提高的過程。83、(1)意義或經(jīng)驗的學習是重要的學習,即讓學生學習對自己有意義、有價值、有好處的材料。(2)學習是愉快的事,即不應有過重的學習負擔,不能用威脅、蔑視、諷刺等手段強制學生學習。(3)學生必須懂得怎樣學習,即學生必須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發(fā)現(xiàn)、運用有效的學習方法。(4)學生自我評價,即引導學生分析自己的學習歷程與學習水平,而不是和別人比較。(5)學生自己引導,即學生自己決定學什么并自己發(fā)動學習活動。(6)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