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圖版必修1訓練1-4地球的圈層結構_第1頁
高中地理中圖版必修1訓練1-4地球的圈層結構_第2頁
高中地理中圖版必修1訓練1-4地球的圈層結構_第3頁
高中地理中圖版必修1訓練1-4地球的圈層結構_第4頁
高中地理中圖版必修1訓練1-4地球的圈層結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此套題為Word版,請按住Ctrl,滑動鼠標滾軸,調節(jié)合適的觀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分層達標·訓練【基礎達標】1.(2012·佛山高一檢測)某海域海底發(fā)生地震時,位于該海域的海輪()A.只上下顛簸B.不產(chǎn)生運動C.先上下顛簸,后左右搖晃D.先左右搖晃,后上下顛簸2.(2012·鶴崗高一檢測)地震波橫波(S)和縱波(P)的傳播速度在莫霍面處發(fā)生的顯著變化是()A.S波、P波都明顯增加B.S波完全消失,P波突然下降C.S波、P波都明顯下降D.P波完全消失,S波突然下降3.從火山口噴發(fā)出的熾熱巖漿,來源于()A.莫霍面上部 B.古登堡面下部C.上地幔上部 D.地核內(nèi)部4.巖石圈的范圍是()A.整個地殼 B.地殼和地幔C.地殼和上地幔 D.地殼和上地幔頂部5.對無線電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義的電離層位于()A.對流層 B.平流層 C.高層大氣 D.巖石圈6.讀地球圈層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在圖上標出地殼、大氣圈、水圈等圈層名稱。(2)地球外部圈層中,厚度最大的是________,連續(xù)而不規(guī)則的圈層是________,其范圍滲透到其他圈層之中的是_________。(3)大氣圈包圍著地球,它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和_________;水圈中的水處于不間斷的_________之中;生物圈占有_________圈的底部、_________圈的全部和_________上層部分。這些圈層之間相互_________、相互_________,形成人類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自然環(huán)境。(4)請據(jù)圖分析地殼厚度有什么特點,具體表現(xiàn)是什么?【能力提升】一、選擇題(2012·濰坊高一檢測)讀我國大陸部分地殼等厚度線圖,回答1、2題。1.圖示地區(qū)的地殼厚度()A.由西向東逐漸增大 B.由北向南逐漸增大C.由東向西逐漸增大 D.由南向北逐漸增大2.繪制地殼厚度剖面圖,其0千米為()A.海平面 B.巖石圈底部C.莫霍面 D.軟流層中(2012·天津模擬)執(zhí)行我國第21次大洋科學考察第六航段任務的我國科考人員,首次利用人工震源在西南印度洋中脊開展海底地震探測試驗并獲得氣槍陣4炮同響的巨大成功。據(jù)了解,這也是國際上首次對這一海域進行大規(guī)模海底地震探測研究。如果某探測人員獲得了以下地震波分布圖,據(jù)此回答3~5題。3.圖中曲線表示的地震波是()A.縱波 B.橫波C.縱波和橫波 D.無法判斷4.該地莫霍面大約位于地下()A.5千米處 B.17千米處C.33千米處 D.2900千米處5.在莫霍面以下()A.縱波和橫波傳播速度都增加B.縱波傳播速度下降,橫波傳播速度增加C.縱波和橫波傳播速度都下降D.縱波傳播速度增加,橫波傳播速度下降“2011中國·貴州黃果樹瀑布節(jié)”于2011年5月27日在黃果樹演藝中心隆重開幕,本屆瀑布節(jié)以“壯美大瀑布,活力新安順”為主題。讀黃果樹瀑布圖,完成6~8題。6.該圖景觀體現(xiàn)出的地球圈層的個數(shù)是()A.2個 B.3個 C.4個 D.5個7.構成該景觀的主體要素屬于的圈層是()A.生物圈 B.水圈 C.巖石圈 D.地殼8.該景觀的形成過程,充分說明了()A.圖中各圈層都是連續(xù)而不規(guī)則的,且都相互聯(lián)系B.圖中的各圈層之間存在著物質遷移和能量轉化C.圖中的各圈層是獨立發(fā)展變化的D.圖中各圈層的內(nèi)部物質運動的能量都來自太陽輻射能二、非選擇題9.讀地球內(nèi)部圈層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甲、乙是地球內(nèi)部的兩個不連續(xù)面,其名稱分別是:甲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2)當A地發(fā)生地震時,B、C、D、E、F五個觀測點都測到了A發(fā)出的地震波,對B、E兩點所測到的縱波波速圖進行比較,波速較快的是___________觀測點,造成兩地波速差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請在圖中用斜線畫出接收不到橫波的區(qū)域。10.(探究性學習)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上天容易,入地無門。探索地球內(nèi)部圈層一直是人類關注的焦點。探索地球內(nèi)部圈層最直觀的方法就是進入地球內(nèi)部觀察,雖然這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下是不可行的,但我們可以假設進入地球內(nèi)部觀察。在進入地球內(nèi)部觀察時,同樣需要從其物質組成、壓力、溫度等物理性狀去分析。假如你乘坐一輛既能耐高溫高壓,又能穿透堅硬巖石的微型汽車,正進行一次穿越地心的科學探險活動。汽車上的車載儀表記錄下了沿途經(jīng)過地區(qū)的溫度和壓力變化情況。(1)請從所經(jīng)過圈層的溫度和壓力變化情況、各圈層的物質狀態(tài)、各圈層的大致厚度等幾個方面簡單描述沿途的見聞。(2)根據(jù)科學探險活動中所收集到的資料,繪出地球內(nèi)部結構剖面示意圖。(3)科學技術發(fā)展到今天,人類上天容易,但入地仍然很難。除利用地震波來間接認識地球內(nèi)部結構以外,你能想出認識地球內(nèi)部結構的其他辦法嗎?答案解析【基礎達標】1.【解析】選A。地震波只有縱波能通過液體傳播,因此海輪只能夠感覺到上下顛簸?!局R拓展】地震波對地面建筑物的破壞和影響地震波沖擊有垂直和水平兩個方向:縱波使建筑物受到垂直沖擊,發(fā)生上下顫動;橫波使建筑物受到水平?jīng)_擊,發(fā)生左右搖晃。橫波的振動很強烈,它是引起建筑物破壞的重要原因。震中附近的一些地面還會產(chǎn)生裂縫、錯動、沉降,如果建筑物地基正好處于這些部位,就會遭到更大的破壞。2.【解析】選A。本題考查對“地震波傳播速度和距離地表深度的關系”示意圖的理解。在莫霍面處橫波和縱波的傳播速度都明顯增加。3.【解析】選C。在上地幔上部存在一個軟流層,它是巖漿的主要發(fā)源地。4.【解析】選D。巖石圈的范圍包括地殼和上地幔的頂部。5.【解析】選C。高層大氣中存在電離層,能夠反射無線電波。6.【解析】此圖明顯地表示莫霍面之上的地殼及大氣圈、水圈;結合對各圈層的了解,可填出它們的特點,其中的地殼厚度不均,從圖中也可一眼看出:地勢越高的地方,地殼厚度就越大,地勢越低的地方,地殼厚度就越小。答案:(1)略。(2)大氣圈水圈生物圈(3)氮氧循環(huán)運動大氣水地殼聯(lián)系制約(4)全球的地殼厚度是不均勻的,大陸地殼較厚,平均達35千米,高原和高山地區(qū)的地殼更厚,可達60~70千米;大洋地殼較薄,平均只有7千米,各大洋地殼的平均厚度也不相同?!灸芰μ嵘?、2.【解析】1選C,2選C。第1題,從圖中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我國西部地區(qū)地殼厚度達50千米,東部海域大陸架只有34千米。第2題,地殼與地幔的分界線是莫霍面,因此,地殼厚度剖面圖0千米是莫霍面。【知識拓展】地殼厚度分布特點地殼是地球固體地表構造的最外圈層,整個地殼平均厚度約17千米,其中大陸地殼厚度較大,平均約為33千米。高山、高原地區(qū)地殼更厚,最高可達70千米;平原、盆地地殼相對較薄。大洋地殼則遠比大陸地殼薄,厚度只有幾千米。一般來說地勢越高地殼越厚,地勢越低地殼越薄。3~5.【解析】3選B,4選A,5選A。第3題,本題考查地震波的類型、特征及應用。從圖中可知此地震波傳播速度在3~6km/s,速度較慢,為橫波。第4題,此波速度在5千米深處突然增加,說明莫霍面大約位于地下5千米深處。第5題,本題考查地震波的傳播及地球圈層的劃分。莫霍面約在地面下平均33千米處(指大陸部分),是地殼和地幔的分界面,在此界面下,縱波和橫波的傳播速度都明顯增加。6~8.【解析】6選C,7選B,8選B。景觀圖中涉及的圈層有水圈、生物圈、巖石圈、大氣圈;該景觀的主體要素是瀑布,應歸屬于水圈;該瀑布的形成說明地球的各圈層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的,它們之間不斷進行著物質遷移與能量轉化,其所需能量主要來自三個方面,分別是地球內(nèi)能、重力能、太陽輻射能。【規(guī)律方法】歌訣法記憶地球的圈層結構同心圈層分內(nèi)外,內(nèi)外劃界有地面。氣水生物圈層外,一起構成自然界。氣圈最厚排在外,水圈水體有三態(tài)。生物生存他圈界,生命活躍添光彩。9.【解析】本題考查地震波的特征和地球內(nèi)部圈層的結構。地球內(nèi)部依據(jù)古登堡面和莫霍面將地球由內(nèi)到外分為:地核、地幔、地殼三部分。一次地震,在震源處同時產(chǎn)生縱波和橫波,且縱波在地幔中傳播速度要大于在地殼中的傳播速度,橫波在地殼、地幔中傳播,不在地核中傳播,地震波還以同心圓的方式向外擴散。答案:(1)莫霍面古登堡面(2)E縱波在地幔中的傳播速度高于在地殼中的傳播速度,AE之間經(jīng)過了地幔,AB之間沒有經(jīng)過地幔,所以由A到E的平均波速要大于由A到B的平均波速(3)過A點作地核這個小圓的切線,兩線之間的地核及小圓以下區(qū)域即為接收不到橫波的區(qū)域(陰影部分)。見下圖:10.【解析】分析該問題需結合所學的地理原理——地球內(nèi)部圈層的特點。第(1)題,根據(jù)材料可知,我們能順利地進入到地球內(nèi)部,那么我們的所見所聞就是驗證地球內(nèi)部各圈層特點的真實性。第(2)題,在繪制地球內(nèi)部結構剖面示意圖時,應通過相關坐標分清各圈層的厚度及其界面。第(3)題,要求我們大膽想象,合理地推導出其他認識地球內(nèi)部圈層的方法。答案:(1)從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