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手工花教案9篇_第1頁
中班手工花教案9篇_第2頁
中班手工花教案9篇_第3頁
中班手工花教案9篇_第4頁
中班手工花教案9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中班手工花教案9篇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備好教案課件,準備教案課件的時刻到來了。教案是教師面對學生所要進行的有效溝通的重要方式之一。小編的編輯為大家整理的“中班手工花教案”將為您解答疑惑,希望我的建議和經驗能夠成為你取得成功的助力!

中班手工花教案篇1

活動設計背景

拿出各種顏色,看老師的錢包漂亮嗎?(漂亮)爸爸媽媽有嗎?(有)你想擁有嗎?(想)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折漂亮的錢包。

2、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教學重點、難點

指導幼兒用彩紙按步驟折錢包

活動準備

長方形的彩紙

活動過程

1.引導:小朋友你想有一個漂亮的錢包嗎?(想)

拿一張彩紙問:這張紙漂亮嗎?(漂亮)什么形狀的?(長方形)

那今天我們用長方形的彩紙折一個漂亮精致的錢包,好嗎?(好)

2.折紙過程

首先把彩紙發(fā)給小朋友

取一張長方形的紙,從中間對折,變成兩個一樣的長方形。

再從長方形的中間折疊。

將紙面翻轉過來,背面朝上,將下邊向上折。

將上邊下折。

將左右兩邊向中間對折。

翻過來看看,一個精致的錢包就做好了。

3.總結:做每一個步驟都要輔導孩子,多演示幾遍。

教學反思

1.孩子的眼和手的協(xié)調能力很差

2.要積極調動孩子懂得互動能力和動手能力,觀察能力

3.如果再上這一節(jié)課的話,自己多演示幾遍,活動一下手指,再讓孩子折疊。讓孩子多動腦多動手多觀察

中班手工花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通過紙杯變形、涂色制作出紙杯花。

2、探索不同的分割方式,并運用對比色或者漸進色均勻涂色。

3、體驗變形所帶來的快樂,并能耐心地進行涂色活動。

活動準備:

一次性紙杯、剪刀、油畫棒、卡紙、雙面膠、筷子

活動過程:

1、出示紙杯花范例,引導幼兒欣賞,引起興趣。

引導幼兒觀察紙杯花的材料:“看,這是什么?這朵花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呢?”

2、鼓勵幼兒探索紙杯花的制作方法。

(1)一次性紙杯怎么才能變成一朵美麗的花呢?

(2)請幼兒示范用剪刀把紙杯剪成花的過程:從杯口沿直線剪到杯底,相隔一段再從杯口沿直線剪到杯底,直到將杯身全部剪開,用手將剪開的長條狀花瓣向外打開即變成花。

3、探索不同的分割方式,并運用對比色或漸進色均勻地涂色。

(1)回憶對比色和漸進色。

(2)探索不同的分割涂色方式。

除了把花心和花瓣分成兩半涂色,還可以怎么分,才能涂出不一樣的效果?

4、幼兒操作,教師觀察,及時反饋幼兒不同的分割涂色方法。

(1)幼兒沿直線見出花瓣。

(2)教師:可以選擇對比色,或漸進色進行涂色,涂色的時候要用力,要有耐心。

5、集體展示作品,教師小結。

中班手工花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用三個角向中心折和將三角形口袋中的一層紙向內折等方法折蘑菇。

2、學看簡單折紙圖示。

3、增強動手能力,體驗折紙帶來的樂趣。

4、體驗想象創(chuàng)造各種圖像的快樂。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不同大小正方形紙若干、范例、折紙圖示。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1、給孩子講一個《小白兔采蘑菇》的小故事引出活動內容《折蘑菇》。

春天的一個早上,小白兔高高興興的去采蘑菇。它來到了樹林里,看見大樹下有許多蘑菇,當它正在采蘑菇時,突然飛來了一只蜻蜒,蜻蜒告訴小白兔:"天馬上要下雨了,你還是快回家吧!"小白兔提著一籃子蘑菇沒走幾步,就聽見一陣轟隆隆的雷聲,嘩,嘩,嘩,雨真得下起來了。聰明的小白兔把最大的蘑菇當成一把傘,它看見了小松鼠在淋雨,它大聲喊:"小松鼠快進來,躲躲雨吧!"小松鼠急忙跑到蘑菇傘下,它們一起打著蘑菇傘,快快樂樂地回家了。

2、看圖片,了解蘑菇的形狀,顏色,品種,生長環(huán)境。

3、了解蘑菇鮮香可口,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具有增強抵抗力的功能。春天,人們很容易得感冒,大家可要多吃點哦!

4、出示事先折好的范例,引導孩子欣賞:這是老師折的蘑菇,上部分是蘑菇的傘蓋,下部分是蘑菇的腳,你看看這個傘蓋像什么形狀?(梯形)好看嗎?

你想不想折一個漂亮的蘑菇呀?(想)那我們一起來折吧!

二、學習折蘑菇1、觀察圖示,討論蘑菇折法。

2、老師和孩子各折一個蘑菇。

老師有意折慢點,示范并指導孩子把每個步驟折好,如:三個角朝中心折時,首先讓孩子把正方形的紙對邊分別對折一次,再打開,讓孩子能看著折痕來折,并且要提醒孩子,三個角寶寶都要和中心媽媽親吻到,這樣三個角就容易對齊。再如:將兩邊三角形口袋中的紙往中間折時,要耐心地指導孩子兩邊折到相同的位置。

三、裝飾欣賞作品孩子一起用水彩筆在蘑菇上畫一些小圓點。

四、延伸活動,游戲采蘑菇把漂亮的蘑菇擺放到桌子上,孩子來采蘑菇。

教學反思:

這些材料來源于幼兒最熟悉的生活。剪紙活動之中,幼兒通過自己的雙手進行巧妙的使用,哪些適合制作蘑菇、哪些材質不適合,為接下來的手工活動奠定了基礎。

在這節(jié)教學活動中我們運用多媒體聲色并茂、動靜結合、使傳統(tǒng)教學中無法或難以表達的內容,形象直觀地展現(xiàn)在幼兒的面前,幼兒在其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興趣來表達自己的體驗和情感,獲得滿足,激發(fā)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興趣。

中班手工花教案篇4

教材分析

風箏是我國一種傳統(tǒng)民間藝術文化。在兩千多年前,中國人發(fā)明了風箏。時至今日,風箏以它優(yōu)美的造型、鮮艷的色澤、在空中盤旋的舞姿,深深吸引了大人和孩子的心。每到春天來臨、陽光明媚時,在戶外都可以看到家長帶著孩子在放風箏??吹斤L箏,孩子們都很好奇,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語:“風箏為什么會飛呢?風箏是怎樣飛上天的呢?風箏是用什么做的?為什么風箏不一樣呢?……”本活動利用幼兒的求知欲望,讓幼兒在看看說說、做做玩玩中了解有關風箏的更多知識,感受到民間傳統(tǒng)文化藝術的美。

活動目標

1、了解風箏的制作步驟,學習制作風箏。

2、學習用不同的線條做花紋,裝飾風箏,完成風箏的制作。

3、感知風箏的對稱美,體驗制作風箏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請幼兒欣賞“濰坊風箏節(jié)”風箏漫天飛舞的視頻。

2、柔美的音樂,彩色紙、見到、水彩筆、風箏繩、各種裝飾用的輔助材料,風箏的制作步驟。

活動建議

一、欣賞不同樣式的風箏,觀察風箏的造型、圖案、顏色。

提問:畫面中有什么樣的風箏?有哪些好看的圖案和顏色?你想制作什么樣的風箏?引導幼兒了解風箏的不同造型和圖案。

二、引導幼兒觀看步驟圖,探索風箏的制作方法。

1、請幼兒觀察風箏的制作步驟,討論風箏的制作方法。

提問:風箏為什么能飛起來?怎樣又快又好地拼插風箏的骨架呢?風箏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2、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裝飾、制作風箏。

提問:你想設計一個什么樣的風箏?用哪些材料?哪種方法進行裝飾?

3、幼兒裝飾風箏,教師觀察并給予指導。

提醒幼兒風箏的骨架要拼插結實,指導幼兒用涂色、組合圖案線描、剪貼等方式進行裝飾,注意裝飾圖案要對稱,鼓勵幼兒設計獨特的風箏。

4、展示幼兒自制的風箏,鼓勵幼兒互相欣賞、交流。

鼓勵幼兒向大家介紹自己制作的風箏的造型和圖案,引導幼兒互相欣賞。

延伸活動

帶幼兒到戶外放飛自己制作的風箏,感受放風箏的樂趣。

中班手工花教案篇5

一、活動目標

1、知道元宵節(jié)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感受節(jié)日的歡快氣氛。

2、積極參與賞燈、玩燈、搓元宵等活動,體驗與同伴集體過節(jié)日的快樂。

3、知道元宵節(jié)的時間是正月十五。

4、通過參加節(jié)日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感受參與元宵節(jié)慶?;顒拥臉啡?。

5、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fā)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二、活動準備

1、干米粉、小盤子每人兩份,花燈每人一盞

2、鑼鼓音樂伴奏帶

三、活動過程

1、講講元宵節(jié)。

(1)引導幼兒講述:我知道的元宵節(jié)。

(2)教師在幼兒講述的基礎上,進一步介紹元宵節(jié)的來歷和中國人過元宵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

2、做元宵。

(1)談談說說:我吃過的各種元宵。

(2)教師介紹做元宵的材料,并示范制作方法。

①將搓圓的元宵放入干米粉盤中來回滾動,直到四周全沾滿米粉。

②最后放在手心里搓圓即成。

(3)幼兒分組制作,教師重點指導幼兒掌握兩人合作滾米粉的技能。

(4)將搓好的元宵放在每組的'大盤中,分享集體合作的快樂。幼兒在等待元宵煮熟的同時玩花燈。

3、玩花燈。

(1)幼兒各提一盞花燈,同伴間相互欣賞,介紹自己所拿的花燈的名稱及主要特點,

(2)幼兒在音樂聲中,提燈玩耍。

4、品嘗小元宵。

鼓勵幼兒有禮貌地邀請老師、阿姨一起吃元宵,學習與他人分享勞動成果,體驗勞動帶來的成功與喜悅。

四、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小百科:元宵節(jié),又稱上元節(jié)、小正月、元夕或燈節(jié),為每年農歷正月十五日,是中國春節(jié)年俗中最后一個重要節(jié)令。元宵節(jié)是中國與漢字文化圈地區(qū)以及海外華人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jié)。

中班手工花教案篇6

活動設計背景

拿出各種顏色,看老師的錢包漂亮嗎?(漂亮)爸爸媽媽有嗎?(有)你想擁有嗎?(想)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折漂亮的錢包。

2、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教學重點、難點

指導幼兒用彩紙按步驟折錢包

活動準備

長方形的彩紙

活動過程

1.引導:小朋友你想有一個漂亮的錢包嗎?(想)

拿一張彩紙問:這張紙漂亮嗎?(漂亮)什么形狀的?(長方形)

那今天我們用長方形的彩紙折一個漂亮精致的錢包,好嗎?(好)

2.折紙過程

首先把彩紙發(fā)給小朋友

取一張長方形的紙,從中間對折,變成兩個一樣的長方形。

再從長方形的中間折疊。

將紙面翻轉過來,背面朝上,將下邊向上折。

將上邊下折。

將左右兩邊向中間對折。

翻過來看看,一個精致的錢包就做好了。

3.總結:做每一個步驟都要輔導孩子,多演示幾遍。

教學反思

1.孩子的眼和手的協(xié)調能力很差

2.要積極調動孩子懂得互動能力和動手能力,觀察能力

3.如果再上這一節(jié)課的話,自己多演示幾遍,活動一下手指,再讓孩子折疊。讓孩子多動腦多動手多觀察。

中班手工花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能用報紙條卷曲固定成魚的外形,并用彩紙設計、裝飾魚身上的花紋。

2、嘗試自主解決操作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

活動重點:用報紙制作固定成魚的外形難點:用彩紙裝飾魚兒活動準備:

1、欣賞過“美麗的魚”,對魚的外形、花紋色彩有所了解。

2、五彩魚”范例,半成品“五彩魚”(缺少魚眼睛)范例。

3、報紙、彩紙若干,雙面膠,剪刀。

活動過程:

一、觀察范例,推想制作方法

1、教師出示“五彩魚”范例,提問:這是什么?是用什么做的?你們想一想怎樣才能做出這樣一條五彩魚?(引導幼兒說出用報紙搓成紙條卷成魚的外形,用彩紙裝飾魚的眼睛、身體、魚鰭、魚尾等。)

二、傾聽教師講解,學習制作方法

1、教師示范講解制作魚身的方法幼兒園中班手工活動教案:五彩魚幼兒園中班手工活動教案:五彩魚。

教師:我用一張報紙卷卷卷,卷成一根粗棍子,再擰擰擰,擰成一條紙繩子,最后我將繩子兩頭交叉粘貼,看看變成了什么?

教師:魚還要穿上漂亮的衣服呢!我們可以用彩紙剪成粗細、花紋不同的紙條進行裝飾,可以朝不同方向貼。

2、教師拿出范例講解裝飾魚的方法。

教師:我們還可以用彩紙剪成三角形、圓形或方形等,既可以作為魚身上的花紋,又可以作為魚鰭或用來裝飾魚尾。

三、難點討論

1、教師出示半成品“五彩魚”,提問:這條魚少了什么?魚眼睛可以怎么做?

2、教師用手指穿過“魚”的頭部并提問:魚的頭部是鏤空的,做好的眼睛怎么放上去呢?

3、教師小結:魚眼睛的粘貼方法有很多,可以先用一些細紙條粘在魚形輪廓上,橫貼、豎貼都可以,再把魚眼睛貼在紙條上;也可以在剪魚眼睛時兩邊各留出一段紙條,然后將它們直接貼在魚頭上。還有其他方法,你們等會兒可以試試。

四、幼兒制作

1、教師提出操作要求。

教師:卷報紙時一定要卷緊;卷成魚的形狀后,尾巴處用雙面膠固定;魚身上的花紋可以自己設計,顏色可多一些;魚鰭、魚尾也要裝飾。

2、幼兒操作

教師關注幼兒不同的操作設想,及時發(fā)現(xiàn)他們的創(chuàng)意,并鼓勵他們嘗試解決在操作中遇到的困難幼兒園中班手工活動教案:五彩魚教案。鼓勵幼兒用合適的方法固定魚眼睛。

(提出操作要求時,教師重復演示一些操作步驟,以幫助幼兒再次理解;巡回指導時,教師留意幼兒設計花紋的獨特想法,鼓勵他們把想法表現(xiàn)出來,啟發(fā)幼兒用不同方法固定魚眼睛。)五、欣賞、交流1、教師幫助幼兒將制作好的魚用線串起來,錯落有致地掛在活動室的背景墻上。

2、師幼集中欣賞、交流。

你最喜歡哪一條魚身上的圖案,為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固定魚眼睛的?

中班手工花教案篇8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探索的興趣。

2、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和想象力,體驗樂趣。

3、通過制作“紙繩”和有關實驗,感知物體與繩子的承重關系,增進幼兒生活經驗。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幼兒用自己搓的繩、編的繩,做一幅畫。

難點:感知物體與繩子的承重關系。

活動準備:

1、皺紋紙條、報紙條、塑料條、布條(若干)

2、橡皮泥盒、石頭(若干)

3、剪刀、膠棒、膠帶、圖畫紙(每人一張)

4、一幅沒完成的畫。(幼兒補充完整)

活動過程:

一、玩一玩紙條,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1、讓幼兒看一看,在材料筐里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選擇哪種材料?你怎么玩?

二、幼兒操作,教師巡視。

1、小結;這些材料都可以搓繩,編繩。

2、它們有什么用處呢?

三、做實驗:感知物體與繩子的承重關系

1、講故事,引出問題,籃子壞了,讓幼兒幫助小兔想辦法,把蘑菇運回家。

2、做實驗:用紙條做籃子的梁,一根,一根做實驗。

3、小結:

一根會斷,兩根不夠結實,三根很結實。結合實際生活,告訴幼兒團結起來力量大。

四、做手工:(紙繩畫)

1、說一說你想做什么?

2、動手操作,教師指導,把做好的給小朋友展示。

五、作品展示

六、活動延伸:

回家與爸爸、媽媽一起做紙編作品。

中班手工花教案篇9

活動設計背景

一次,我看見一個小朋友拿著幾個小盒子搭來搭去就像玩積木一樣,玩的很開心,但盒子不能像積木一樣互相扣合很是苦惱,所以我就利用不同大小的盒子和雙面膠帶來完成這次活動。

活動目標

1、鍛煉幼兒雙手協(xié)調能力,掌握粘,扣合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