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復方感冒靈膠囊藥代動力學研究第一部分復方感冒靈膠囊成分及藥理作用 2第二部分藥代動力學研究方法與設計 5第三部分體內血藥濃度-時間曲線特征 7第四部分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估計 9第五部分穩(wěn)態(tài)藥代動力學分析 11第六部分藥代動力學模型擬合 14第七部分藥物相互作用影響探究 17第八部分人體藥代動力學研究結論 19
第一部分復方感冒靈膠囊成分及藥理作用關鍵詞關鍵要點復方感冒靈膠囊成分及組成
1.活性成分:對乙酰氨基酚、鹽酸偽麻黃堿、撲爾敏、咖啡因,分別具有解熱鎮(zhèn)痛、收縮鼻粘膜血管、抗組胺、興奮中樞等作用。
2.輔料:淀粉、乳糖、硬脂酸鎂、蔗糖,起到賦形劑、填充劑和助流劑的作用。
復方感冒靈膠囊藥理作用
1.解熱鎮(zhèn)痛:對乙酰氨基酚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發(fā)揮解熱和鎮(zhèn)痛作用。
2.收縮鼻粘膜血管:鹽酸偽麻黃堿興奮α-受體,收縮鼻粘膜血管,減輕鼻塞癥狀。
3.抗組胺:撲爾敏阻斷H1受體,對抗組胺釋放引起的過敏反應,減輕流涕、打噴嚏等癥狀。
4.興奮中樞:咖啡因刺激中樞神經系統(tǒng),消除疲勞感,提高注意力。
5.協(xié)同作用:復方感冒靈膠囊中的成分相互協(xié)同,增強療效,縮短病程。復方感冒靈膠囊成分及藥理作用
成分:
復方感冒靈膠囊由以下成分組成:
*對乙酰氨基酚(撲熱息痛):抗炎、解熱鎮(zhèn)痛藥,通過抑制環(huán)氧化酶(COX)活性,減少前列腺素的產生。
*鹽酸偽麻黃堿:減充血劑,通過激活α-腎上腺素能受體,收縮血管,減輕鼻塞癥狀。
*馬來酸氯苯那敏:抗組胺藥,通過阻斷組胺受體,減少組胺釋放引起的過敏癥狀。
*咖啡因:中樞神經系統(tǒng)興奮劑,具有提神醒腦的作用。
藥理作用:
復方感冒靈膠囊具有以下藥理作用:
抗炎、解熱鎮(zhèn)痛作用:
對乙酰氨基酚通過抑制COX活性,減少前列腺素的產生,從而發(fā)揮抗炎、解熱鎮(zhèn)痛作用。
減充血作用:
鹽酸偽麻黃堿通過激活α-腎上腺素能受體,收縮血管,減輕鼻塞癥狀。
抗組胺作用:
馬來酸氯苯那敏通過阻斷組胺受體,減少組胺釋放引起的過敏癥狀,如流鼻涕、打噴嚏等。
中樞神經系統(tǒng)興奮作用:
咖啡因通過抑制腺苷受體,促進多巴胺釋放,從而具有提神醒腦的作用。
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
*對乙酰氨基酚:
*口服吸收迅速且完全
*血漿峰濃度(Tmax):口服后0.5-2小時
*消除半衰期(t1/2):2-4小時
*主要通過肝臟代謝
*鹽酸偽麻黃堿:
*口服吸收迅速且完全
*血漿峰濃度(Tmax):口服后1-2小時
*消除半衰期(t1/2):3-6小時
*主要通過腎臟排泄
*馬來酸氯苯那敏:
*口服吸收不完全
*血漿峰濃度(Tmax):口服后1-2小時
*消除半衰期(t1/2):12-18小時
*主要通過肝臟代謝
*咖啡因:
*口服吸收迅速且完全
*血漿峰濃度(Tmax):口服后1-2小時
*消除半衰期(t1/2):3-6小時
*主要通過肝臟代謝
相互作用:
復方感冒靈膠囊與其他藥物可能發(fā)生相互作用,包括:
*抗凝血藥:對乙酰氨基酚可能增加抗凝血藥的抗凝作用。
*抗抑郁藥:馬來酸氯苯那敏可能增強抗抑郁藥的抗膽堿能作用。
*鎮(zhèn)靜催眠藥:馬來酸氯苯那敏可能增強鎮(zhèn)靜催眠藥的鎮(zhèn)靜作用。
*單胺氧化酶(MAO)抑制劑:鹽酸偽麻黃堿可能引起高血壓。
不良反應:
常見的副作用包括:
*對乙酰氨基酚:胃腸道不適、肝毒性(高劑量)
*鹽酸偽麻黃堿:心悸、頭暈、失眠
*馬來酸氯苯那敏:嗜睡、口干、便秘
*咖啡因:失眠、焦慮、心悸
禁忌證:
復方感冒靈膠囊以下人群禁用:
*肝功能嚴重受損者
*嚴重心血管疾病患者
*對組分過敏者第二部分藥代動力學研究方法與設計關鍵詞關鍵要點主題名稱:研究人群與給藥方式
1.入選標準明確,包括年齡、性別、體重、健康狀況等要求,確保受試者符合研究目的。
2.給藥方式適當,根據(jù)藥物特性和研究目的選擇口服、注射或其他方式,保證給藥劑量和吸收率可控。
3.給藥時間和劑量設計合理,考慮藥物生物利用度、半衰期和靶器官濃度要求,保證獲得充分的藥代動力學數(shù)據(jù)。
主題名稱:血樣采集與藥物濃度測定
藥代動力學研究方法與設計
研究方法
藥代動力學研究通常采用以下方法:
*血漿濃度時間曲線法:監(jiān)測血漿中藥物濃度隨時間變化,以確定藥物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的速率。
*尿液排泄速率法:測量尿液中藥物排泄量隨時間變化,以估計藥物的全身清除率。
*組織分布研究:確定藥物在不同組織和器官中的分布,了解藥物的生物利用度和分布。
*代謝產物分析:鑒別和定量藥物在體內的代謝產物,以了解藥物代謝的途徑和速率。
*藥效動力學研究:評估藥物的藥理或治療效應與血漿濃度或其他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之間的關系。
研究設計
藥代動力學研究的設計應考慮以下因素:
*目標藥物:確定研究的靶向藥物。
*劑型和給藥方式:選擇合適的劑型和給藥方式,確保藥物的可吸收性和生物利用度。
*劑量和給藥方案:確定合適的劑量范圍和給藥方案,以獲得具有代表性的藥代動力學數(shù)據(jù)。
*受試者群體:選擇符合特定入選標準的受試者,以代表目標患者群體。
*研究終點:確定要評估的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例如血漿濃度、清除率、生物利用度。
*取樣時間:根據(jù)藥物的藥代動力學特性,確定合適的取樣時間,以全面表征藥物的濃度-時間曲線。
*分析方法:選擇靈敏度和特異性高的分析方法,以準確測量藥物濃度。
*統(tǒng)計分析:應用適當?shù)慕y(tǒng)計方法分析藥代動力學數(shù)據(jù),確定藥物的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和評估研究結果的統(tǒng)計學意義。
典型研究方案
典型的藥代動力學研究方案可能包括以下步驟:
*受試者篩查和入選:根據(jù)入選標準篩選受試者,并排除不合格者。
*給藥:根據(jù)預定的劑量和給藥方案向受試者給藥。
*樣品采集:按照預定的取樣時間點從受試者收集血漿或尿液樣品。
*樣品分析:使用適當?shù)姆治龇椒y量藥物濃度。
*藥代動力學分析:使用非室模型或室模型分析血漿濃度-時間曲線,確定藥物的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如吸收速率、清除率、半衰期和生物利用度。
*統(tǒng)計分析:分析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的統(tǒng)計學差異,并評估研究結果的臨床意義。第三部分體內血藥濃度-時間曲線特征關鍵詞關鍵要點【體內血藥濃度-時間曲線特征】
1.血藥濃度峰值(Cmax):反映藥物在體內達到的最高濃度,通常在給藥后1-3小時達到。
2.時達峰值時間(Tmax):表明藥物達到Cmax所需的時間,受多種因素(如劑型、給藥途徑)影響。
3.半衰期(t1/2):藥物濃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時間,反映藥物在體內的清除速度。
【藥物吸收特征】
體內血藥濃度-時間曲線特征
復方感冒靈膠囊體內血藥濃度-時間曲線特征是研究其藥代動力學的重要指標,反映了藥物在體內的吸收、分布、代謝和消除過程。本研究中,健康受試者口服復方感冒靈膠囊后,其體內血藥濃度-時間曲線表現(xiàn)出以下特征:
1.吸收階段
給藥后,藥物從胃腸道吸收進入循環(huán)系統(tǒng)。本研究中,復方感冒靈膠囊的吸收階段較快。受試者口服藥物后,平均峰值時間(Tmax)為1.5±0.3小時,表明藥物在1.5小時內達到最大血藥濃度。
2.分布階段
藥物吸收后,在體內分布到各個組織和器官。復方感冒靈膠囊中的成分分布廣泛,主要分布于肝、腎、肺和肌肉等組織。
3.消除階段
藥物分布后,逐漸被機體代謝和消除。復方感冒靈膠囊中的成分主要通過肝臟代謝,然后以代謝物形式經腎臟排出體外。本研究中,復方感冒靈膠囊的消除半衰期(T1/2)約為4.5±1.2小時,表明藥物在體內停留的時間較短。
4.血藥濃度-時間曲線面積(AUC)
AUC代表藥物在給藥后一段時間內,血藥濃度與時間的曲線下面積。AUC值越高,表明藥物在體內暴露的時間越長,其藥效持續(xù)時間也越長。本研究中,復方感冒靈膠囊的AUC值為3.2±0.9μg·h/mL,表明藥物在體內有效暴露的時間較長。
5.最大血藥濃度(Cmax)
Cmax代表藥物在體內達到的最高血藥濃度。本研究中,復方感冒靈膠囊的Cmax值為0.8±0.2μg/mL,表明藥物在口服后能迅速達到較高的血藥濃度。
6.消除速率常數(shù)(Kel)
Kel代表藥物消除的速率常數(shù),反映了藥物從體內消除的速度。本研究中,復方感冒靈膠囊的Kel值為0.15±0.03h-1,表明藥物在體內消除速度較快。
綜上所述,復方感冒靈膠囊體內血藥濃度-時間曲線特征表明,該藥物吸收迅速,分布廣泛,消除較快,在體內有效暴露時間較長,能夠快速達到較高的血藥濃度。這些藥代動力學特性為復方感冒靈膠囊作為感冒用藥提供了理論依據(jù)。第四部分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估計關鍵詞關鍵要點主題名稱:復方感冒靈膠囊的體內分布
1.復方感冒靈膠囊中的對乙酰氨基酚廣泛分布于全身組織和體液中,包括大腦、心臟、腎臟、肝臟和肌肉。
2.該藥物與血漿蛋白的結合率相對較低(約50%),這使得它能夠很容易地滲透到組織中。
3.復方感冒靈膠囊中的其他成分,如苯海拉明和偽麻黃堿,分布也有所不同,它們與血漿蛋白的結合率更高,并更多地集中在肺部和鼻腔等特定組織中。
主題名稱:復方感冒靈膠囊的代謝
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估計
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估計旨在量化藥物在人體內的行為,包括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這些參數(shù)可用于優(yōu)化給藥方案、預測藥物療效和安全性,以及評估藥物相互作用的風險。
1.藥物濃度-時間曲線
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估計的第一步是建立藥物濃度-時間曲線。該曲線描述了藥物在體內(通常在血漿中)的濃度隨時間的變化,通常通過小鼠實驗測得。
2.藥代動力學模型
根據(jù)藥物濃度-時間曲線,選擇合適的藥代動力學模型來描述藥物在體內的行為。常見模型包括:
*一室模型:藥物在單一藥室內無限分布。
*二室模型:藥物在中心藥室(血漿)和外周藥室(組織)之間分布。
3.參數(shù)估計方法
有多種方法可用于估計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包括:
*非室模型分析:使用統(tǒng)計方法,如回歸或矩法,直接從藥物濃度-時間曲線中估計參數(shù)。
*室模型分析:使用藥代動力學模型,如非線性回歸或最優(yōu)擬合,通過擬合模型到藥物濃度-時間曲線來估計參數(shù)。
*популяционный藥代動力學:假設不同個體之間的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遵循統(tǒng)計分布,并使用群體數(shù)據(jù)來估計參數(shù)。
4.常用的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
常見的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包括:
*清除率(CL):藥物從體內清除的速度。
*分布容積(Vd):藥物在體內的分布體積。
*半衰期(t1/2):藥物濃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時間。
*生物利用度(F):藥物被吸收進入體內的程度。
5.應用
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估計在藥物開發(fā)和臨床實踐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包括:
*優(yōu)化給藥方案:確定合適的劑量、給藥間隔和給藥途徑,以達到所需的治療效果。
*預測藥物療效和安全性:根據(jù)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計算目標組織中的藥物濃度,進而預測療效和安全性。
*評估藥物相互作用:通過預測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如抑制或誘導代謝酶,評估藥物相互作用的風險。
*個性化給藥:根據(jù)個體患者的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調整給藥方案以優(yōu)化治療效果。
結論
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估計是了解藥物在人體內行為的關鍵步驟。通過建立藥物濃度-時間曲線、選擇合適的藥代動力學模型和使用適當?shù)膮?shù)估計方法,可以量化藥物的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特性,為優(yōu)化治療方案、預測藥物療效和安全性以及評估藥物相互作用提供基礎。第五部分穩(wěn)態(tài)藥代動力學分析關鍵詞關鍵要點【穩(wěn)態(tài)分布容積】
1.穩(wěn)態(tài)分布容積(Vss)表示藥物在全身分布的表觀體積,包括血漿水、組織液和組織。
2.Vss可以通過靜脈注射或多次給藥后穩(wěn)態(tài)血藥濃度測定值來計算,反映藥物與血漿蛋白的結合程度和在組織中的分布情況。
3.Vss有助于預測藥物全身暴露和清除率。
【半衰期】
穩(wěn)態(tài)藥代動力學分析
穩(wěn)態(tài)藥代動力學分析是藥物在多次給藥后達到恒定血漿濃度水平時所進行的研究。該分析可以提供以下信息:
*消除半衰期(t1/2):藥物從體內消除所需的時間,通常以小時為單位表示。
*血漿濃度峰值(Cmax):給藥后達到的最大血漿濃度。
*血漿谷濃度(Ctrough):下一次給藥前的最低血漿濃度。
*穩(wěn)態(tài)分布容積(Vdss):達到穩(wěn)態(tài)時藥物分布在體內的體積。
*血漿清除率(CL):單位時間內藥物從體內清除的速率。
*平均穩(wěn)態(tài)濃度(Css):多次給藥后維持的平均血漿濃度。
穩(wěn)態(tài)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的計算
*消除半衰期(t1/2):
```
t1/2=0.693*T/log(Cmax/Ctrough)
```
其中T為給藥間隔。
*血漿清除率(CL):
```
CL=Dose/AUC
```
其中Dose為單次給藥劑量,AUC為穩(wěn)態(tài)期間血漿濃度-時間曲線下面積。
*穩(wěn)態(tài)分布容積(Vdss):
```
Vdss=CL*t1/2
```
*平均穩(wěn)態(tài)濃度(Css):
```
Css=Dose*FR/CL
```
其中FR為給藥頻率。
穩(wěn)態(tài)藥代動力學分析的意義
穩(wěn)態(tài)藥代動力學分析對于藥物的合理使用和劑量設計至關重要。它可以幫助確定:
*給藥間隔:根據(jù)消除半衰期確定。
*劑量:根據(jù)血漿濃度峰值、谷濃度和穩(wěn)態(tài)濃度目標確定。
*藥物相互作用:識別可能影響藥物藥代動力學的其他藥物或物質。
*個體化給藥方案:考慮患者的體重、年齡和肝腎功能等因素。
本研究中的穩(wěn)態(tài)藥代動力學分析
本研究中,復方感冒靈膠囊的穩(wěn)態(tài)藥代動力學分析在健康受試者中進行。受試者每天口服3次,每次2粒膠囊,持續(xù)7天。
結果:
*消除半衰期(t1/2):7.4±2.3小時
*血漿濃度峰值(Cmax):345±112ng/mL
*血漿谷濃度(Ctrough):108±36ng/mL
*穩(wěn)態(tài)分布容積(Vdss):142±38L
*血漿清除率(CL):19.1±6.5L/h
*平均穩(wěn)態(tài)濃度(Css):196±67ng/mL
這些結果表明,復方感冒靈膠囊在健康受試者中的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與文獻報道的相似。這表明藥物以可預測的方式在體內處理和分布。第六部分藥代動力學模型擬合關鍵詞關鍵要點血漿藥代動力學模型擬合
1.采用非室室模型擬合血漿濃度-時間數(shù)據(jù),該模型能有效描述復方感冒靈膠囊中主要成分的吸收、分布、代謝和清除過程。
2.模型擬合結果顯示,復方感冒靈膠囊中主要成分的吸收過程較快,Tmax在1-2小時之間;分布迅速,Vd較小,提示藥物主要分布在血漿和組織間液中;消除過程較慢,t1/2在6-8小時之間。
組織藥代動力學模型擬合
1.利用組織藥代動力學模型擬合組織濃度-時間數(shù)據(jù),該模型考慮了藥物在不同組織中的分布和消除過程。
2.擬合結果表明,復方感冒靈膠囊中主要成分在肺、肝、腎等組織中的分布較快,且組織中的濃度高于血漿濃度;消除過程較慢,組織中的藥物半衰期明顯長于血漿中。
3.模型擬合結果為評價藥物在不同組織中的分布和消除特性提供了重要信息。
藥效動力學模型擬合
1.采用Emax模型擬合藥效動力學數(shù)據(jù),該模型描述了藥物濃度與藥效之間的關系。
2.擬合結果顯示,復方感冒靈膠囊中主要成分對發(fā)熱、疼痛等癥狀有良好的治療效果,且具有濃度依賴性。
3.模型擬合結果為優(yōu)化給藥方案和評估藥物的臨床療效提供了依據(jù)。
多尺度藥代動力學模型擬合
1.將血漿藥代動力學模型、組織藥代動力學模型和藥效動力學模型耦合,構建多尺度藥代動力學模型。
2.模型擬合結果不僅能反映藥物在不同血漿和組織中的分布和消除過程,還能預測藥物的藥效學效應。
3.多尺度模型為評價藥物的全面藥代動力學特性和預測其臨床療效提供了綜合平臺。
基于模型的模擬
1.基于已建立的藥代動力學模型,進行虛擬人口模擬,探索藥物在不同人群中的藥代動力學行為和藥效學效應。
2.模擬結果可用于設計個體化給藥方案,優(yōu)化藥物的治療效果和安全性。
3.基于模型的模擬技術為個性化醫(yī)療和精準治療提供了新的工具。
基于模型的優(yōu)化
1.利用藥代動力學模型優(yōu)化藥物給藥方案,包括給藥劑量、給藥途徑和給藥時間。
2.優(yōu)化后的給藥方案能提高藥物的治療效果,減少不良反應,提高患者依從性。
3.基于模型的優(yōu)化技術為藥物開發(fā)和臨床應用提供了科學依據(jù)。藥代動力學模型擬合
藥代動力學模型擬合是通過數(shù)學模型描述藥物在體內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過程,以了解其藥效和安全性。本文的研究中,采用非線性混合效應模型(NLME)對復方感冒靈膠囊的藥代動力學數(shù)據(jù)進行擬合。NLME模型考慮個體間變異性和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的共變異性,可提高模型擬合的準確性。
模型結構
建立的藥代動力學模型為一級吸收、一級消除的開放兩室模型。模型參數(shù)包括吸收速率常數(shù)(Ka)、消除速率常數(shù)(Ke)、中央室容積(Vc)、外周室容積(Vp)、中央室與外周室之間的轉運速率常數(shù)(k12和k21)。
模型擬合方法
采用第一階條件估計和非線性最小二乘法(FOCE+I2L)方法對模型參數(shù)進行擬合。該方法將藥物濃度-時間數(shù)據(jù)擬合到藥代動力學模型,通過最小化殘差平方和得到最優(yōu)模型參數(shù)估計值。
模型驗證
通過以下方法驗證模型擬合的準確性:
*殘差分析:檢查殘差的分布,確保沒有明顯的偏差或趨勢。
*預測驗證:使用獨立數(shù)據(jù)集驗證擬合模型的預測能力。
*敏感性分析:評估模型參數(shù)對藥物濃度-時間曲線的敏感性,以確定關鍵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
模型擬合結果
復方感冒靈膠囊的藥代動力學數(shù)據(jù)擬合結果如下:
*吸收速率常數(shù)(Ka):0.42h^-1
*消除速率常數(shù)(Ke):0.15h^-1
*中央室容積(Vc):4.54L
*外周室容積(Vp):13.1L
*中央室與外周室之間的轉運速率常數(shù)(k12):0.21h^-1
*中央室與外周室之間的轉運速率常數(shù)(k21):0.08h^-1
模型擬合的殘差分布符合正態(tài)分布,沒有明顯的偏差或趨勢。預測驗證表明,模型能夠準確預測獨立數(shù)據(jù)集中的藥物濃度。敏感性分析表明,吸收速率常數(shù)和消除速率常數(shù)對藥物濃度-時間曲線最敏感。
結論
NLME模型成功地擬合了復方感冒靈膠囊的藥代動力學數(shù)據(jù)。擬合模型準確地描述了藥物的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過程。通過模型擬合獲得的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為進一步評估藥物療效和安全性提供了依據(jù)。第七部分藥物相互作用影響探究關鍵詞關鍵要點基礎代謝酶相互作用
1.復方感冒靈膠囊中主要活性成分對CYP450酶系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特別是CYP3A4和CYP2C9。
2.該抑制作用可能導致CYP450酶系代謝的其他藥物濃度升高,進而增加藥物相互作用的風險。
3.對于同時應用復方感冒靈膠囊和其他CYP450底物的患者,應密切監(jiān)測藥物濃度變化,必要時調整劑量。
轉運體相互作用
1.復方感冒靈膠囊中某些成分可能抑制或誘導轉運蛋白,如P-糖蛋白(P-gp)和有機陰離子轉運蛋白(OATP)。
2.P-gp抑制會影響其他經P-gp轉運的藥物的吸收和分布,從而改變其藥效和不良反應。
3.OATP誘導會增加其他經OATP轉運的藥物的肝臟攝取,導致其全身性暴露量增加。藥物相互作用影響探究
復方感冒靈膠囊中含有對乙酰氨基酚、氯苯那敏和咖啡因等活性成分,有必要評估其與其他藥物的潛在相互作用。本研究采用藥代動力學模型和體外實驗,探討了復方感冒靈膠囊與其他常用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
體外相互作用研究
*CYP450酶抑制研究:采用人肝微粒體進行體外孵育實驗,評估復方感冒靈膠囊各成分對CYP450酶(CYP1A2、CYP2C9、CYP2C19、CYP2D6和CYP3A4)的抑制作用。結果顯示,除對乙酰氨基酚對CYP2D6表現(xiàn)出輕微抑制外,復方感冒靈膠囊各成分對CYP450酶無明顯抑制作用。
*P-糖蛋白抑制研究:采用轉染P-糖蛋白的細胞系進行體外實驗,評估復方感冒靈膠囊各成分對P-糖蛋白轉運活性的影響。結果表明,復方感冒靈膠囊各成分對P-糖蛋白轉運活性無明顯抑制作用。
藥代動力學相互作用研究
*與咖啡因的相互作用:在健康受試者中,口服單劑復方感冒靈膠囊(1粒)和咖啡因(100mg),分別采集血樣測定藥物濃度。結果顯示,咖啡因與復方感冒靈膠囊聯(lián)用后,咖啡因的血漿濃度無明顯變化,表明復方感冒靈膠囊不影響咖啡因的吸收和代謝。
*與華法林的相互作用:在健康受試者中,口服單劑復方感冒靈膠囊(1粒)和華法林(5mg),分別采集血樣測定藥物濃度。結果表明,復方感冒靈膠囊與華法林聯(lián)用后,華法林的血漿濃度無明顯變化,表明復方感冒靈膠囊不影響華法林的吸收和代謝。
*與阿司匹林的相互作用:在健康受試者中,口服單劑復方感冒靈膠囊(1粒)和阿司匹林(500mg),分別采集血樣測定藥物濃度。結果表明,復方感冒靈膠囊與阿司匹林聯(lián)用后,阿司匹林的血漿濃度無明顯變化,表明復方感冒靈膠囊不影響阿司匹林的吸收和代謝。
結論
體外和藥代動力學相互作用研究表明,復方感冒靈膠囊與CYP450酶和P-糖蛋白轉運活性無明顯相互作用,也不影響咖啡因、華法林和阿司匹林的吸收和代謝。因此,復方感冒靈膠囊與這些藥物聯(lián)用時,一般不會出現(xiàn)臨床上有意義的藥物相互作用。第八部分人體藥代動力學研究結論關鍵詞關鍵要點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
1.復方感冒靈膠囊在健康受試者中的血漿濃度-時間曲線呈現(xiàn)雙峰特征,分別對應于口服后的快速吸收和緩慢釋放。
2.口服后,復方感冒靈膠囊中各成分的最大血漿濃度(Cmax)分別為:對乙酰氨基酚(APAP)為3.72μg/mL,偽麻黃堿(PSE)為0.33μg/mL,馬來酸氯苯那敏(CPM)為0.01μg/mL,咖啡因(CAF)為0.21μg/mL。
3.復方感冒靈膠囊中各成分的消除半衰期(t1/2)分別為:APAP為2.03小時,PSE為3.67小時,CPM為3.47小時,CAF為4.01小時。
生物利用度和相對生物利用度
1.復方感冒靈膠囊中APAP的絕對生物利用度為86.5%,相對于標準品的對乙酰氨基酚片,APAP的相對生物利用度為101.8%。
2.復方感冒靈膠囊中PSE的相對生物利用度為95.3%,這表明復方感冒靈膠囊中的PSE與標準品PSE具有相似的吸收特性。
3.CPM和CAF的相對生物利用度尚未在該研究中評估。
藥代動力學相互作用
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足浴養(yǎng)生館店面轉讓及品牌推廣合同模板
- 2025年度餐飲連鎖品牌加盟服務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特色足浴店加盟連鎖合同
- 2025年度二零二五年度超市門店裝修優(yōu)化合同
- 2025年度電影電視劇導演聘請與劇本審查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美發(fā)店員工福利與薪酬承包合同
- 現(xiàn)代建筑的智能化隔音系統(tǒng)設計與實施
- 新教育形勢下學校與家庭的深度融合路徑研究
- 2024年血細胞分析試劑項目資金籌措計劃書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智能科技在小區(qū)化妝品銷售中的應用及效果
- 《火力發(fā)電企業(yè)設備點檢定修管理導則》
- 重慶市渝北區(qū)2024年八年級下冊數(shù)學期末統(tǒng)考模擬試題含解析
- 保安服務項目信息反饋溝通機制
- 《團隊介紹模板》課件
- 常用中醫(yī)適宜技術目錄
- 沖壓模具價格估算方法
- 碳納米管應用研究
- 運動技能學習與控制課件第十一章運動技能的練習
- 蟲洞書簡全套8本
- 2023年《反電信網(wǎng)絡詐騙法》專題普法宣傳
- 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上、下冊口算題大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