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各地中考語文20套試題文言文閱讀匯編_第1頁
2023年全國各地中考語文20套試題文言文閱讀匯編_第2頁
2023年全國各地中考語文20套試題文言文閱讀匯編_第3頁
2023年全國各地中考語文20套試題文言文閱讀匯編_第4頁
2023年全國各地中考語文20套試題文言文閱讀匯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3年全國各地中考語文20套試題文言文閱讀匯編

89.云南省曲靖市2023年初中學(xué)業(yè)水平考試語文真題

(二)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1?15題。(12分)

富貴不能淫

①景春日:“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②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xué)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

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

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

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11.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2分)

(1)往之文家(2)與民用之

【答案】(1)女通“汝”,你(2)由:遵循

12.下列加點字意義相同的一項是()(2分)

A.父命之鵬之徙于南冥也

B.以順為正者不功物喜

C.一怒加諸侯懼窺鏡也自視

D.是罩得為大丈夫乎懼有伏帚

【答案】C[解析:A項“之”是代詞“他”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不譯;B項的

“以”是介詞“把”,連詞“因為”;C項的“而”表“承接”:D項“焉”是“怎么”,

“于此”意思是在那里】

13.把下面文言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3分)

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答案】(大丈夫應(yīng)該)居住在天下最寬廣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確的位置‘禮'

上,行走在天下最寬廣的道路'義'上。

14.下西對文意理解表述有誤的一觀是()(2分)

A.這篇駁論文,開篇擺出景春的觀點,然后針對其“論點”和“論據(jù)”展開批駁。

B.作者運用排比句,增強文意的氣勢和感染力,揭示了大丈失的內(nèi)涵。

C.古代讀書人的理想是“窮則獨善其身,達(dá)則兼濟(jì)天下”與文中“得志,與民由之;不得

志,獨行其道”意思相近。

D.文章運用了多種論證方法:“丈夫之冠”為舉例論證;“廣居”“正位”“大道”為

道理論證;“得志”與“不得志”為對比論證。

【答案】D解析“廣居”“正位”“大道”分別喻指“仁”“禮”“義”,運用了比喻論證)

15.談?wù)劇案毁F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有何現(xiàn)實意義?(3分)

【答案】這句話出自《孟子》,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我們每個中國人的行為準(zhǔn)

則。(1分)在現(xiàn)實生活中,而對金錢利益的誘惑,我們不能迷惑亂心:在危及國家和民族

利益的時候,我們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犧牲,做一個真正的大丈夫。(2分)(言之有理

即可)

90.2023年云南省初中學(xué)業(yè)水平考試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題。(12分)

湖心亭看雪

張岱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孥江一小舟,

擁莪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淞沆揚,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

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

余同飲。余理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

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注:孥,又作“掣"。

14.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2分)

⑴大雪三日。雪:

(2)余醺飲三大白而別。強:

14.(2分)(1)下雪(2)勉強;盡力

15.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1)余挈一小舟,擁賽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15.(4分)(1)我劃著一艘小船,裹著細(xì)毛皮衣,圍著爐火,獨自前往湖心亭賞雪。(2)

湖中哪能還有這樣的人呢?

16.請簡要分析下面句子的表現(xiàn)手法及作用。(3分)

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16.(3分)使用白描手法。(1分)作者用“一痕”“一點”“一芥”“兩三?!钡群喚殕渭兊?/p>

文字,寥寥幾筆,不加烘托渲染地勾勒出一幅素潔淡雅、萬籟無聲的西湖雪景圖,也寫出

人景相融的美妙意境.(2分)

17.選文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生活情趣?結(jié)合內(nèi)容簡要分析。(3分)

17.(3分)作者在天寒地凍、西湖人跡罕至的情況下仍獨往湖心亭看雪,(1分)表現(xiàn)出他癡迷

山水、不隨流俗的生活情趣。(2分)

91.2023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語文試題逐題解答版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題。

(甲)

少述足下:某①到京師已數(shù)月,求一官以出。既未得所欲,而一舟為火所燔②,為生之具

略盡,所不燔者人而已。人之多不適意,豈獨我乎?然足下之親愛我良厚,其亦欲知我所以

處此之安否也,故及此耳。何時當(dāng)邂逅,以少釋愁苦之心乎?某自度不能數(shù)十日亦當(dāng)?shù)靡还?/p>

以出但不知何處耳。諸不一一,千萬自愛!

(選自《臨川先生文集》,有刪改)

(乙)

孫少述,一字正之,與王荊公交最厚,故荊公《別少述》詩云:“應(yīng)須一曲千回首,西

去論心有幾人?”其相與如此。及荊公當(dāng)國,數(shù)年不復(fù)相聞,人謂二公之交遂睽久然少述

初不以為意也。及荊公再罷相歸,過高沙,少述適在焉。亟往造之,少述出見,惟相勞苦④,

兩公皆自忘其窮達(dá)⑤。遂留荊公,置酒共飯,居房談經(jīng)學(xué),抵暮乃散。荊公曰:"退即解舟⑦,

無由再見?!鄙偈鲈唬骸叭绱?,更不去奉謝⑧矣?!比汇饔邢e之色。人然后知兩公之

未易測也?!?/p>

(選自《老學(xué)庵筆記》,有刪改)

【注釋】①某:我,謙稱。這里是王安石自稱。乙文王荊公即王安石。②燔:焚燒。③

睽:背離,不合。④惟相勞苦:只是相互安慰。⑤窮達(dá):政治上的失意與顯達(dá)。⑥?。毫鲿?,

痛快。⑦解舟:退居江湖。⑧奉謝:奉,敬辭。奉謝,表示謝意。

17.下列對甲文中王安石處境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遠(yuǎn)離家鄉(xiāng)B.謀官不順C.財物受損D.身體不適

18.請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限斷兩處)(2分)

某自度不能數(shù)十日亦當(dāng)?shù)靡还僖猿龅恢翁幎?/p>

18.某自度不能數(shù)十日/亦當(dāng)?shù)靡还僖猿?但不知何處耳。

19.參考詞典解釋,談?wù)劇柏健痹谖闹械谋磉_(dá)效果。(3分)

暑往造之,少述出見,惟相勞苦,兩公皆自忘其窮達(dá)。

《古代漢語詞典》“亟”的義項:①急速,趕快。②危急。③通“極”,至。

;9.“亟”為急速、趕快的意思。寫出了王安石想見到孫少述的急切心情,體現(xiàn)友富的深厚。

20.用現(xiàn)代漢語書寫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遂留荊公,置酒共飯,?、拚劷?jīng)學(xué),抵暮乃散。

20.(孫少述)于是就留下王安石,擺設(shè)酒宴,一起吃飯,暢談經(jīng)學(xué),到晚上才分開。

21.王安石和孫少述的故事,在交友方面給了你哪些啟示?請結(jié)合兩文簡要分析。(4分)

21.朋友要相互關(guān)心:王安石寫信給孫少述告知近況,讓他不必?fù)?dān)心;真正的友情不會受時

間、距離、地位的影響:王安石為官時與孫少述來往不多,罷官回鄉(xiāng)后交往如故;朋友要相

互信任:人們議論他們關(guān)系不和,孫少述從不放在心上.

92.2023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語文真題逐題解答

(四)文言文閱讀(11分)

【甲】

楚王絕纓°)

楚莊王賜群臣酒,日暮酒酣,燈燭滅。乃有引美人之衣者,美人援絕其冠纓,告王曰:

“今春煙滅有引妾衣著妾援得其冠纓持之。趣②火來上,視絕纓者?!蓖踉唬骸百n人酒,使

醉失禮,奈何欲顯婦人之節(jié)而辱士乎?”乃命左右曰:“今日與寡人飲,不絕冠纓者不歡?!?/p>

群臣百有余人,皆絕去其冠纓而上火,卒盡歡而罷。

(節(jié)選自《說苑?復(fù)恩》)

【乙】

醉吐相茵?

丙吉字少卿,魯國人也。為人深厚,不伐善。地節(jié)三年,立皇太子,吉為太子太傅,數(shù)

月,遷御史大夫。后五歲,代魏相為丞相。吉馭吏嗜酒,嘗從吉出,醉嘔丞相車上。西曹主

吏白欲斥之,吉曰:“以醉飽之失去士,使此人將復(fù)何所容?西曹但忍之,此不過污丞相車

茵耳?!彼觳蝗ヒ?。

(節(jié)選自《漢書?丙吉傳》)

【注釋】①纓:系在領(lǐng)下的帽帶。②趣:cii通“促”。③茵:墊子。

13.下列句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3分)

A.乃有鼻美人之衣者屬鼻凄異(《三峽》)

B.不維纓者不歡往來而不絕者(《醉翁亭記》)

C.不伐萼陳康肅公普射(《賣油翁》)

D.西曹主吏白欲斥之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

13.B

14.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文字?jǐn)嗑?。(限斷兩處)?分)

今者燭滅有引妾衣者妾援得其冠纓持之

14.今者燭滅有/引妾衣者/妾援得其冠纓持之(每處1分)

15.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文中畫橫線句子的意思。(2分)

吉馭吏嗜酒,嘗從吉出,醉嘔丞相車上。

15.丙吉的車夫非常喜歡喝酒,曾經(jīng)跟隨丙吉外出,(有一次)喝酹吐在了丞相的車上。

16.閱讀【甲】【乙】兩端文字,結(jié)合下面句中加點詞,分析楚莊王和丙吉這兩個人物形象

的共同特點。(4分)

(1)奈何欲顯婦人之節(jié)而辱士乎?

(2)此不過污丞相車茵耳。

16.“乎?”加強反問語氣,表明楚莊王不想讓“士”受辱的堅決態(tài)度?!岸笔恰傲T了”的

意思,表明丞相丙吉對車夫吐臟車墊的事情不以為意。兩者都表現(xiàn)了人物寬宏大量的特點。

評分標(biāo)準(zhǔn):加點字評析各1分,人物特點2分,意思相近即可。

93.2023年浙江省嘉興市中考語文真題逐題解答版

94.2023年浙江省金華市中考語文試題逐題解析版

文言文閱讀

洗心亭記

(唐)劉禹錫

天下聞寺數(shù)十輩,而吉祥尤章章Q蹲名山俯大江荊吳云水交錯如繡。始予以不到為恨,

今方弭②所恨而充所望焉。既周覽贊嘆,于竹石間最奇處得新亭。彤焉如巧人畫鰲背上物,

即之四顧,遠(yuǎn)邇細(xì)大,雜然陳乎前,引人目去,求瞬不得。

征其經(jīng)始,曰僧義然。嘯侶為工,即山求材。槃?高孕虛,萬景金④來。詞人處之,思出

常格;禪子處之,遇境而寂;憂人處之,百慮冰息。鳥思猿情,繞梁歷模久月來松閑,雕

縷軒墀久石列筍成⑦,藤蟠蛟螭。修竹萬竿,夏含涼颶。斯亭之實錄云爾。

然上人?舉如意挹我曰:“既志之,盍名之以行乎遠(yuǎn)夫!”余始以是亭環(huán)視無不適,始適

乎目而方寸為清,故名洗心。長慶四年九月二十三日,劉某記。

(選自《劉禹錫集》)

【注釋】①吉祥尤章章:吉祥寺尤為著名。②弭:消除。③槃(pan):回旋,彎曲。④

全(ben):并,一起。⑤樵(cui):椽子。⑥墀(chi):臺階。⑦虛(ju):柱子。⑧然上

人:指義然。上人,對僧的尊稱。

1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釋義相同的一組是()

A.今方弭所恨而充所望焉/未嘗不嘆息痛強于桓、靈也

B.修竹萬竿/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C.既存之/吾十有五而本于學(xué)

D.故名洗心/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政

【答案】15.A

16.用給文中畫線句子斷句。(限斷三處)

16.蹲名山/俯大江/荊吳云水/交錯如繡。

17.。那是“月來松閑”中“閑”字繁體篆書,“月色入戶”是為0舞。請賞析“月來

松閑”中“閑”的妙處。

17.示例:“月來松閑”令人聯(lián)想到王維的詩句“明月松間照”,古詩文中的“明月”“山松”

常常營造出清朗的意境。作者用擬人手法,以松之“閑”表現(xiàn)景之清幽與人之清閑,“松閑”

實則作者自己內(nèi)心的觀照。

18.有同學(xué)認(rèn)為,吳均《與朱元思書》中有“鶯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wù)者,窺谷忘

反”一語,本文中又有“憂人處之,百慮冰息”之句,此亭可叫“息心亭”。請你比較“息

心”“洗心”內(nèi)涵,說說劉禹錫為何將此亭命名為'‘洗心亭”。

18.示例:“憂人”“鶯飛戾天者”“經(jīng)綸世務(wù)者”指耽于塵世俗務(wù)、患得患失之人,或極力

追求名利、處心積慮之人,“息心”指平息他們的世俗名利之心;''始適乎目而方寸為清”,

四周之景令人心思變得恬淡、純凈,“洗心”指人們都可以在此洗去心靈上的塵埃,重獲心

靈的自由和活力。相比較而言,“洗心”更契合劉禹錫積極向上、樂觀開朗的精神氣質(zhì)。

【解析】

【15題詳解】

試題分析:考查對文言詞語一詞多義的理解。A.今方弭所恨而充所望焉/未嘗不嘆息痛恨于

桓、靈也(遺憾/遺憾);B.修竹萬竿/選賢與能,講信修睦(長,高/培養(yǎng));C.既有之/吾十

有五而有于學(xué)(記述,寫/立志);D.故名洗心/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所以/原來)。故答案為

A.

【16題詳解】

試題分析:考查文言文語句的句讀。解答此類試題,要在整體感知文章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先對

句子作簡單翻譯,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據(jù)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進(jìn)行句讀;同時利用虛詞

來輔助句讀。句讀時要注意古漢語的語法和句式,句讀不能出現(xiàn)“破句”的現(xiàn)象。語句“蹲

名山俯大江荊吳云水交錯如繡”的意思是:(吉祥寺)傲立名山,俯瞰長江,荊州吳地的風(fēng)

光山水,交織在一起如燦爛錦繡。故正確的句讀是:蹲名山/俯大江/荊吳云水/交錯如繡。

【17題詳解】

試題分析: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和文本意境的理解。語句“月來松閑,雕縷軒墀”的意思是:明

月照在松林及雕鏤的窗戶和臺階上。營造出了一種清朗的意境。并賦予“松”以人的情態(tài),

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借月和松,表現(xiàn)了環(huán)境的清朗,景致的閑適。這也正是作者閑適心境

的寫照。據(jù)此理解分析作答。

【18題詳解】

試題分析:考查學(xué)生理解和分析能力。吳均《與朱元思書》中有“鶯飛戾天者,望峰息心:

經(jīng)綸世務(wù)者,窺谷忘反”中寫“鶯飛戾天者”和“經(jīng)綸世務(wù)者”的目的,是通過寫熱衷于功

名利祿的人和忙于政務(wù)的人的感受,從側(cè)面突出了山的雄奇與優(yōu)美,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人

生志趣一一對山水之美的贊嘆,也流露出作者對功名利祿的鄙棄,對官場政務(wù)的厭倦。本文

中又有“憂人處之,百慮冰息”之句,是說患得患失的人,置身此地,一切煩惱也會消失。

“息心”指平息他們的世俗名利之心。但是從文章內(nèi)容來看,“余始以是亭環(huán)視無不適,始

適乎目而方寸為清”重點在于寫四周之景令人變得更加恬淡、純凈,所以用“洗心”更符合

劉禹錫積極向上、樂觀開朗的性格。他并沒有像吳均等人有隱居的思想。這也可以從他的《陋

室銘》中看出。所以用“洗心亭”比用“息心亭”更好。據(jù)此理解作答。

【點睛】理解文言詞語在文中含義的答題思路是:先利用朗讀時語音的不同或停頓辨析。一

個詞的詞義和語音之間是有一定的關(guān)聯(lián)的。一個詞,它的語音不同,這個詞所表示的詞義也

必然會有所不同。再利用上下文語境辨析。詞義不是單一的,它具有多義性,但當(dāng)這個詞語

放到具體的語句中時,它的意義大都會單一化。因此,在具體的語句中,一個詞的確切意義

可以辨析出來。最后,比較互證法。通過詞與詞之間意義的關(guān)系和多義詞諸義項的關(guān)系對比,

較其異,證其同,達(dá)到探求和判定詞義的目的。

參考譯文:

天下著名的寺廟有數(shù)十等,而吉祥寺名氣最大。吉祥寺傲立名山,俯瞰長江,西為荊州

山水,東南是吳地風(fēng)光,山水交織,燦爛如錦繡。起初我以沒到過這里為遺憾,今天來了才

彌補了遺憾,滿足了愿望。既而在山上四處游覽觀光,贊不絕口,在竹石之間最佳處尋到新

亭,紅彤彤的仿佛能工巧匠所畫的鰲背上的神物。登亭四望,遠(yuǎn)近大小景物紛紛呈現(xiàn)在眼前,

優(yōu)美的風(fēng)光目不暇接。

詢問修建此亭的經(jīng)過和始末,有的人說:有僧義然,發(fā)動僧侶一起動手,因勢象形,就

地取材,建亭于此。該亭盤曲高聳,氣象萬千,山中景象,盡收眼底。詞人置身此地,意境

常新;僧侶置身此地,隨遇而安;憂郁的人置身此地,一切煩惱永遠(yuǎn)消失。飛鳥思?xì)w,猿猴

依戀,在亭子的梁椽之間,鳥飛猿攀隨處可見。明月照在松林及雕鏤的窗戶和臺階上。巨石

上懸掛著鐘磐的木架,蛟龍像藤一樣蟠據(jù)在高大的喬木上。有修竹萬竿,夏季依然舒爽清涼。

這就是這個亭子的真實記錄。

然而,山上的人手持如意向我作揖行禮說:“既然寫了篇文章記錄它,何不再給它命個

名字,讓它傳播更遠(yuǎn)呢!”我憑借這個亭子環(huán)視了一下四周,認(rèn)為沒有不適宜的地方。不僅

賞心悅目又能讓人心里清凈,所以命名為“洗心”。唐穆宗長慶四年(公元824年)九月二十

三日。劉禹錫記。

95.2023年浙江省寧波市中考語文真題逐題解析版

(四)文言文閱讀(16分)

【甲】誡子書

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夫?qū)W須靜也,才須

學(xué)也,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fù)何及!

【乙】示兒燕

孫枝蔚?

初讀古書,切莫惜書;惜書之甚,必至高閣久便須動圈點為是,看壞一本,不妨更買一本。

蓋惜書是有力之家藏書者所為,吾貧人未遑?效此也。譬如茶杯飯碗,明知是舊窯④,當(dāng)珍惜;

然貧家止有此器,將忍渴忍饑作珍藏計乎?兒當(dāng)知之

【注釋】①孫枝蔚:清初詩人。②高閣:束之高閣,不去閱讀。③遑:閑暇,空閑。④舊窯:

指年代久遠(yuǎn)的珍貴古瓷。

【丙】諭兒書

吳汝綸?

忍讓為居家美德。不聞孟子之言,三自反乎?若必以相爭為勝,乃是大愚不靈,自尋煩惱。

人生在世,安得與我同心者相與共處乎?凡遇不易處之境,皆能掌②學(xué)問識見。孟子“生于憂患”

“存乎疾@疾”,皆至言也。

【注釋】①吳汝綸:清代作家。②掌:同“長”。③灰(ch8n)疾:疾病,比喻憂患。

【釋義?懂文】

13.根據(jù)文意,選出【乙】【丙】兩文標(biāo)題中“示”“諭”最恰當(dāng)?shù)牧x項。(2分)

(1)示()A.上天對人類顯示吉兇禍福B.給人看C.表示D.教導(dǎo)

(2)諭()A.上對下的文告、指示B.告訴C.知道D.比喻

【答案】13.(1)D(2)2B(2分,每小題1分)

14.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6分)

(1)蓋惜書是有力之家藏書者所為,吾貧人未遑效此也。

【答案】14.(1)愛惜書本是有能力的人家(富貴人家)藏書的人所做的事,我們貧窮人家沒有

空閑(余力)效仿這種做法。

(2)凡遇不易處之境,皆能掌學(xué)問識見。

【答案】2凡是遇到逆境(不順的處境),都能增長學(xué)問和見識。

【圈點?品味】

15.參照示例,結(jié)合加點詞語賞析下面句子,體會文中父親說話時的語氣和情感。(4分)

【示例】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xué)也,非學(xué)不多廣才,非志不以成學(xué)。

“須”是必須的意思,連用兩個“須”表達(dá)了肯定、不容置疑的語氣?!胺恰瓱o以……”

雙重否定,強調(diào)了“學(xué)習(xí)”和“立志”的重要,表現(xiàn)了諸葛亮對兒子的殷切期望。

(1)初讀古書,叨衰惜書;惜書之甚,必至高閣。

15.(1)“切莫”是千萬不要的意思,語氣堅決,強調(diào)了要讀書就不必愛惜書,表現(xiàn)了孫技蔚

要兒子務(wù)實求知的諄諄教誨和殷切期望。

(2)人生在世,素得與我同心者相與共處乎?

(2)“安得.....乎”以反問的語氣,告訴兒子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很難,要學(xué)會忍讓,表現(xiàn)

了吳汝綸對兒子擁有美好德行的股切期望。

(4分。每小題2分,語氣、情感各1分)

【摘錄?明理】

16.下面是從三則家書中摘錄的蘊含著修身治學(xué)智慧的話,根據(jù)語境把合適的內(nèi)容填在相應(yīng)

的橫線上。(填序號)(4分)

①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②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③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

則不能治性④便須動圈點為是,看壞一本,不妨更買一本⑤忍讓為居家美德⑥若必以

相爭為勝,乃是大愚不靈,自尋煩惱⑦生于憂患,存乎疾疾

讀書須注重方法,務(wù)實求知,我們可以按照古人說的“(1)”去做;面對困

境,可以用古人的話“(2)”來勉勵自己;當(dāng)我們放縱懈怠、內(nèi)心浮躁時,可

以提醒自己“(3)一”;當(dāng)我們追逐名利、失去目標(biāo)時,可以告誡自己

“⑷“。

【答案】16.(1)④(2)⑦(3)③(4)②(4分,每小題1分)

【解析】便須動圈點為是,看壞一本,不妨更買一本。譯文:讀書時就必須動手圈圈點點,如

果看壞了一本書,不妨再去買一本來。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放縱懶散就無法

振奮精神,急躁冒險就不能陶冶性情。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不恬靜寡欲無法

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dá)到遠(yuǎn)大目標(biāo)。

【譯文】

開始讀古書時,千萬不要太愛惜書本,過分的愛惜,一定把它束之高閣而不去讀它。讀書

時就必須動手圈圈點點,如果看壞了一本書,不妨再去買一本來。愛惜書本是有能力藏書的

人家所做的事,我們窮人沒有余力去效仿這種做法了。就譬如茶杯飯碗,明明知道是珍貴的

古瓷器,本應(yīng)當(dāng)珍惜,但家里窮,只有這件器皿,難道忍著口渴和饑餓而不用它,把它珍藏起

來嗎?兒女應(yīng)當(dāng)知道。

96.浙江省2023年初中學(xué)業(yè)水平考試(衢州卷)語文試題卷

13.下面這則短文的順序己被打亂,請按正確句序排列。(2分)

①王亦學(xué)之。②有人向張華說此事。③張日:“王之學(xué)華,皆是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

遠(yuǎn)?!雹莒炄諊L集子任燕飲。⑤王朗每以識度推華歆。(選自《世說新語?德行》)

13.(2分)⑤④①②③

(三)

杜祁公衍咒越州人,父早卒,遺腹生公,其祖愛之。幼時,祖父脫帽,使公執(zhí)之,會

山水暴至,家人散走,其結(jié)投一竿與之,使挾以自泛。公一手扶竿,一手執(zhí)帽,漂流久之,

救得免,而帽竟不濡。

前母有二子,不孝悌,其母改適②河陽錢氏。祖父卒,公年十五六,其二兄以為母匿私

財以適人,就公索之,不得,引劍斫之,傷腦。走投其姑,姑匿之重梅③上,出血數(shù)升,僅

而得免。乃詣河陽,歸其母。繼父不之容,往來孟、洛間,貧甚,傭書④以自資。嘗至濟(jì)源,

富民相里氏奇之,妻以女,由是資用稍給。舉進(jìn)士,殿試第四。及貴,其長兄猶存,待遇甚

有恩禮。二兄及錢氏、姑氏子孫,受公蔭補官者數(shù)人,仍皆為之婚嫁。

(選自司馬光《諫水記聞》)

【注釋】①杜祁公衍:杜行,別稱祁公,北宋名臣。②適:女子出嫁。③重椽(Id。):房屋重疊

處的夾層。④傭書:受雇抄寫書札。

14.下列句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2分)

A.父早孕,遺腹生公故余雖愚,卒獲有所

B.會山水暴至聞遷客騷人,多含于此

C.其二兄以為母匿私財以適人儒有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為寶

D.嘗至濟(jì)源學(xué)貽余核舟

14.(2分)D

15.結(jié)合你的感受,寫一則批注,評價杜行。(4分)

15.(4分)

示例1:杜衍命運多舛,是遺腹子,又遺遇母改嫁、祖父卒、心二兄索財追殺等悲慘之事。但

與生俱來的剛強、堅忍,幫助他渡過劫難,贏得貴人相助,獲取功名。不經(jīng)一番徹骨寒,哪得梅

花撲鼻香?杜衍這段渡盡劫難修成正果的經(jīng)歷,實在是人間一段佳話。

示例2:杜衍一生頗具傳奇色彩。幼年時,他在洪水中漂流很久得救,手中的帽子竟不被打濕:

十五六歲,被二兄用劍傷腦,出血數(shù)升,卻能幸免于難:無依無靠,傭書自資:富貴后還能以德

報怨,幫助曾經(jīng)傷害他的人。這一系列傳奇的經(jīng)歷,既是他天性純良、仁義的體現(xiàn),也是命運

之神的垂憐。杜衍超越常人之舉,令人感佩。

(自己的感受1分,人物的特點1分,事件的分析2分)

16.能否認(rèn)為本文是杜行的傳記?請運用傳記的知識闡釋。(3分)

16.(3分)

示例1:能。傳記強調(diào)真實性,杜衍是歷史上的真實人物,作者按時間順序,記錄「杜衍人生的

重要經(jīng)歷。傳記用事實說話,作者將情感隱藏在敘述中,不加評論。傳記表現(xiàn)人物言行,本文

杜衍的人物形象躍然紙上。因此,可以把本文作為杜衍的傳記。(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2:不能。真實是傳記最基本的要求,雖然本文的形式、內(nèi)容及寫法和傳記這種文體很接

近,但文中所寫之事的時間不具體。本文的出處一一《流水記聞》沒有證據(jù)表明記錄的是真

實信息,也不能據(jù)此判定本文所寫之事是真實的。因此,不能簡單認(rèn)為本文就是杜衍的傳記。

(言之成理即可)

97.2023年浙江省紹興市中考語文試題逐題解答版

(甲)

張元懷字子蔥,別號陽和,越之山陰人。父天復(fù),行太仆卿。隆慶戊辰,太仆就逮于滇,

先生侍之以往。太仆釋歸,先生如京訟冤。事解,又歸慰太仆于家。一歲之中,往來凡三萬

余里z年逾三十二發(fā)白種種,.其至性如此。.辛未,登進(jìn)士第一人,授翰林修撰。萬歷己卯,

教習(xí)內(nèi)書堂。先生謂“寺人在天子左右,其賢不肖為國治亂所系”。因取《中鑒錄》諄諄誨

之。丁亥升左春坊左諭德,兼翰林侍讀。明年三月卒官,年五十一。

(選自《明儒學(xué)案,有刪減》)

(乙)

公生而古貌魁然,稍長好讀書。安人①憐之,戒無溺苦于學(xué)。公乃張燈幕中候母寢夜頌

不令母知??偨菚r,岳岳②負(fù)意氣,數(shù)矢口談時政得失,人物減否。太仆公故抑之,不答也。會

楊忠悠③諫死,公遙為誄④詞,慷慨泣下沾衿。太仆公乃色喜,大奇之。嘗讀書至朱子《格言

篇》,輒乙⑥其處而沉思。……有異母弟二人,太仆公病以屬公。公扮?之,恩義隆備。居常

飯脫粟,衣洗補,而販?zhǔn)┳邳h若弗及。蓋公行益,力追古人。

(選自《續(xù)藏書》,有刪減)

【注釋】①安人:指張元件之母。②岳岳:鋒芒畢露的樣子。③楊忠悠(min):明代大儒,

諫臣。④誄(1團(tuán)):致悼詞。⑤乙:讀書時勾畫記號。⑥扮(f6n):合并。

17.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4分)

(1)m《中鑒錄》_______(2)三月空官

(3)安人管之(4)病以屬公

17.(1)于是,就(因此)(2)死,去世(3)憐惜,憐愛(4)同“囑”,囑咐,

囑托

18.文中畫橫線句未作斷句,請仔細(xì)揣摩,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句子意思。(3分)

公乃張燈幕中候母寢夜頌不令母知。

18.張元懷就把燈點在帳幕中,等母親睡了才開始讀書,不讓母親知道。(意對即可)

19.小傳講求記述簡略,但人物形象鮮明。甲乙兩文在刻畫張元作這一人物時使用了不同描

寫方法,請從下列句子中任選一句簡要評析。(3分)

(1)一歲之中,往來凡三萬余里,年逾三十二發(fā)白種種,其至性如此。

(2)太仆公乃色喜,大奇之。

19.(1)此句運用了細(xì)節(jié)描寫(或外貌描寫),張元懷30多歲就已“白發(fā)種種”,究其原

因,是張元悴為父親“就逮”一事四處奔波、憂思煩愁,由此體現(xiàn)其至情、至性、至孝的品

質(zhì)。

(2)此句運用了側(cè)面描寫,通過對太仆公“色喜”“奇之”的描寫,襯托出張元作年少多

才、明辨是非、率真正直的形象。

20.明代政治家王錫爵在為張元作撰寫的銘文中贊道:“爾貞爾介,而表正儒林。式如玉,

式如全?!币馑际牵瑥堅獞讶缃鹚朴竦钠沸钥勺鋈辶值谋砺?。結(jié)合上述詩、文中張元懷的言

談行事,談?wù)勚袊鴤鹘y(tǒng)儒者有怎樣的精神追求。(6分)

20.通過材料中張元懷的言談行事,可以看出中國傳統(tǒng)儒者在精神上追求的是孝悌、忠誠于

仁愛。一是孝悌。張元懺在父親危難之時,侍之以往,為其訟冤,又歸慰于家;對父親的囑

托,牢記于心,對異母兄弟恩義隆備;面對母親的憐愛,沒有因此疏懶,而是“候母寢夜誦,

不令母知”,盡是體貼。二是忠誠。張元懷在書堂講習(xí)時,極其重視學(xué)生品性的培養(yǎng),認(rèn)為

為人之德事關(guān)國家治亂,所以諄諄教誨,體現(xiàn)了他忠君愛國的赤誠之心。三是仁愛。張元懷

在南陽道中見谷物豐收,百姓和樂,內(nèi)心歡喜,同時他還惠施鄉(xiāng)黨族人,可見他對天下蒼生

心懷“仁愛”。(從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角度來談即可。)

98.2023年浙江省臺州市中考語文試題卷word+逐題解答

(五)文言文閱讀(14分)

(~)

王荊公?再罷政,以使相②判金陵。筑第于南門外七里,去蔣山亦七里,平日乘一驢,從

數(shù)僮游諸山寺。欲入城,則乘小舫,泛潮溝以行,蓋未嘗乘馬與肩輿③也。所居之地,四無

人家。其宅僅蔽風(fēng)雨,又不設(shè)垣墻,望之若逆旅之舍。有勸筑垣墻,輒不答。元豐末,荊公

被疾,奏舍此宅為寺,有旨賜名報寧。既而荊公疾愈,稅城中屋以居,竟不復(fù)造宅。

(選自《東軒筆錄》,有刪改)

[注釋]①王荊公:指王安石。②使相:官職名。③肩輿:轎子。

[二]

荊公退居金陵,蔣山學(xué)佛者俗姓吳,日供灑掃,山下田家子也。一日風(fēng)墮掛壁舊烏巾,

吳舉之復(fù)置于壁。公諄見之,謂曰:“乞①汝歸遺父?!睌?shù)日,公問蟆頭②安在,吳日:“父

村老,無用,貨于市中,嘗賣得錢三百文供父,感相公之賜也?!惫珖@息之。因呼一仆同吳

以元價往贖,且感茍以轉(zhuǎn)售,即不須訪索。果以弊惡④回猶存,乃贖以歸。公命取小刀自于

巾腳刮磨粲然黃金也蓋禁中所賜者。乃復(fù)遺吳。

(選自《墨莊漫錄》,有刪改)

[注釋]①乞:給:②蝶(fli)頭:古代男子用的一種頭巾。③弊惡:破舊。

15.解釋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4分)

(1)去蔣山亦七里▲

(2)公道見之.▲

(3)且球茍以轉(zhuǎn)售▲

(4)乃復(fù)遵吳▲

(五)文言文閱讀(14分)

15.(D距離

(2)恰好(3)告誡(4)給予,贈送

16.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限斷三處)(3分)

公命取小刀自于巾腳刮磨粲然黃金也蓋禁中所賜者

16.公命取小刀/自于巾腳刮磨/粲然黃金也/蓋禁中所賜者

17.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文中畫線句的意思。(3分)

其宅僅蔽風(fēng)雨,又不設(shè)垣墻,望之若逆旅之舍。

17.他的住宅只能夠遮蔽風(fēng)雨,又沒有設(shè)置圍墻,遠(yuǎn)遠(yuǎn)看去好像旅店的房屋,

18.兩文都寫罷政后的王荊公,但側(cè)重點不同,請結(jié)合語段簡要分析他是一個怎樣的人。(4

分)

18.語段(一)寫王荊公住處偏僻,房屋簡陋,出行不坐馬和轎子,是一個生活簡樸、內(nèi)心

恬淡安然的人;語段(二)寫王荊公把宮中所賜的烏巾兩次送給田家子,是一個富有同情心、

慷慨大方、講信用的人。

99.2023年浙江省溫州市中考語文真題逐題解答

(五)文言文閱讀(14分)

跋?呂侍講②《歲時雜記》[宋]陸游

承平無事之日,故都節(jié)物及中州風(fēng)俗,人人知之,若不必記。自喪亂③來七十年,遺老

凋落無在者,然后知此書之不可闕。呂公論著,實崇寧、大觀間,豈前輩達(dá)識,固已知有后

日耶?然年運而往,士大夫安于江左,求新亭對泣⑤者,正未易得。撫卷累欷?。慶元三年二

月乙卯,笠澤陸某書。

(選自《渭南文集》)

【注釋】①跋:文體的一種。②呂侍講:與文中的“呂公”同指《歲時雜記》的作者。③喪

亂:戰(zhàn)亂,指金兵攻取北宋首都,北宋滅亡。④崇寧、大觀:宋徽宗年號。⑤新亭對泣:《世

說新語》:“過江諸人,每至美日,輒相邀新亭,藉卉飲宴。周侯中坐而嘆曰:'風(fēng)景不殊,

正自有山河之異!’皆相視流淚。唯王丞相愀然變色曰:'當(dāng)共勃力王室,克服神州,何至

作楚囚相對!'”。⑥累欷:屢次嘆息抽泣。

13.解釋下列各組加點詞。(4分)

(1)【固】A.凰已知有后日耶B.汝心之固,圉不可徹(《愚公移山》)

(2)【易】A.正未易得B.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君安陵(《唐雎不辱使命》)

13.(1)A.本來B.頑固(2)A.容易B.交換

14.對于“故都節(jié)物及中州風(fēng)俗”,為何從“若不必記”變?yōu)椤安豢申I”?請簡述原因。(3

分)

14.因為故都淪陷至今已七十年,前朝遺老差不多都不在了,原來人人皆知的故都節(jié)物及中

州風(fēng)俗,現(xiàn)在已逐漸無人知曉,這本書就變得尤為珍貴了.

15.根據(jù)上下文,聯(lián)系注釋⑤,推斷文中“新亭對泣者”指哪一類人。(2分)

15.指思念故國又無可奈何的一類人。

16.“撫卷累欷”,字字千鈞,吟指更覺有味,你吟讀時會將重音落在哪里?結(jié)合全文,闡

述理由。(5分)

16.示例1:累欷。作者閱讀《歲時雜記》時,慶幸有呂公所著此書,讓后人重溫往昔,但

想到故都節(jié)物及中州風(fēng)俗只能在書中看到,不禁悲從中來。眼下士大夫們偏安已久,連傷懷

故國、痛惜山河的人都難以找到,不禁屢次嘆息抽泣。重讀“累欷”,可以突出山河淪喪、

志士難尋、故國未復(fù)的悲痛之情。示例2:撫卷。陸游閱讀《歲時雜記》,故都節(jié)物及

中州風(fēng)俗在眼底展現(xiàn),手撫此書,心中五味雜陳,慶幸之中,更增感慨。而想到眼下士大夫

茍安旦夕,連傷懷故國、痛惜山河的心情也未必常有,手撫之心痛之,嘆息連連。重讀“撫

卷”,可以突出作者志士難尋、故國未復(fù)的悲痛之情。

100.2023年重慶市中考語文試題(A卷)逐題解答版

(二)閱讀《小石潭記》,完成9-12題。(15分)

小石潭記

柳宗元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琳I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

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土氐,為嶼,為峨,為巖。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

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動,俶爾遠(yuǎn)逝,往來

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

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9.解釋下列加點的司培。(4分)

⑴潭中魚可百許頭()(2)暫然不動()⑶幽冬遠(yuǎn)逝()⑷以其境過道()

9.可:大約怡然:呆呆的樣子俶爾:忽然清:凄清

10.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⑴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0.(1)陽光向下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好像映在水底的石頭上。(2)兩岸的地勢象狗的牙

齒一樣相互交錯,不知道溪水的源頭在哪里。

11.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和寫法分析不當(dāng)?shù)囊豁検牵ǎ?分)

A.這篇短小精美的山水游記,按“發(fā)現(xiàn)小石潭一一潭中景物一一小潭溪流一一潭上感受

——交代同游者”的順序,記錄了作者游覽的經(jīng)歷。

B.文章開篇以環(huán)佩相擊之音來寫水聲,表現(xiàn)出水聲的清脆,令人愉悅;同時也借水聲烘

托出環(huán)境的幽靜。

C.第②段寫游魚,先總體寫魚的大體數(shù)量和“空游無所依”的狀態(tài),接著采用特寫鏡火

寫日光魚影,勾面出一幅生動活潑的游魚圖。

D.作者善用正面和側(cè)面的描寫方法來寫景物,如“斗折蛇行”,就是采用側(cè)面描寫的方法

寫出了溪流的曲折蜿蜒。

11.D(解析:“斗折蛇行”運用的是比喻的修辭表現(xiàn)溪水的曲折蜿蜓。)

12.作者感到“凄神寒骨,悄愴幽邃”,這不僅僅是自然環(huán)境的冷清所致,還有更為深層

的原因。請結(jié)合選文和鏈接材料(作者同時期在永州寫給友人的信),探究其深層原因。(4

分)

[鏈接材料]

仆⑴悶即出游,時到幽樹好石,暫得一笑,已⑵復(fù)不樂。何者?譬如囚拘圓土⑶一遇和景

(4),伸展支體,亦以為適,然終不得出,豈復(fù)能久為舒暢哉?(選自柳宗元《與李翰林建書》,

有刪節(jié))

[注]⑴仆:對自己的謙稱。⑵已:過一會兒。⑶譬如囚拘圓土:好像被因禁在圓形圍墻之

中。⑷和景:溫暖的日光。

12.(1)柳家元寫小石潭的美景,是為寫自己被貶后的憤懣孤凄做鋪墊,以樂景寫悲情,

也隱喻自己如美景被埋沒的境地;(2)材料中“警如囚居圓土”“然終不得出”等句,也表

達(dá)了對統(tǒng)治者排擠埋沒人才的不滿和嘲諷,進(jìn)一步抒發(fā)了自己內(nèi)心的壓抑和孤凄。(解析:

分析這道題需結(jié)合柳宗元被貶的背景。小石源記主要表達(dá)的情感就是柳宋元被貶后內(nèi)心的壓

抑。欲抑先揚,同時結(jié)合材料得出對統(tǒng)治者的不滿,結(jié)合具體語句作答即可。)

101.2023年重慶市初中學(xué)業(yè)水平考試暨高中招生考試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15分)

桃花源記

陶淵明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yuǎn)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

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fù)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

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髻,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

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

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

尋向所志,遂迷,不復(fù)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9.解釋下列加點的詞(4分)

⑴阡陌金迪()⑵便事還家()

⑶便停向路()⑷處處串之()

9.(1)交錯相通

(2)同“邀”,邀請

(3)沿著、順著

(4)做標(biāo)記

10.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⑴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⑵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10.(1)花草鮮嫩美麗,落花紛紛的散在地上。

(2)他們問漁人現(xiàn)在是什么朝代,他們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晉兩朝了。

11.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3分)

A.本文構(gòu)思精巧,以漁人進(jìn)出桃花源的行蹤為線索,敘述了一個曲折有致的故事。

B.陶淵明虛構(gòu)了一個世外桃源,以此寄托他的美好理想,又表現(xiàn)他理想無法實現(xiàn)的無奈。

C.“不足為外人道也”,短短幾個字,卻能表現(xiàn)桃花源人淳樸謙遜、不喜張揚的品質(zhì)。

D.本文以“忘路之遠(yuǎn)近”開篇,到“遂迷,不復(fù)得路”結(jié)尾,渲染了桃花源的神秘虛幻。

11.C

12.文中描繪了陶淵明心中理想的生活圖景,春秋時期的老子也有類似的描述,試結(jié)合鏈

接材料,指出它們的相似點。(4分)

[鏈接材料]

至治之極①甘②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

不相往來。一一《老子》八十章

注:①至治之極:國家治理得好極了。②甘:美味,以為甜美。

12.相似點是:都是當(dāng)時不可實現(xiàn)的虛幻想象;都描繪了一個理想的社會生活狀態(tài)。

102廣西貴港市2023年中考語文試卷

6.閱讀古詩,完成下列各題。

[甲]水調(diào)歌頭

丙辰中秋,歡飲達(dá)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fēng)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

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乙】北冥有魚

北冥有魚,其名為鰻,鰥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

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

諧》者,志怪者也?!吨C》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拉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yuǎn)而無

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己矣。

【丙】出師表(節(jié)選)

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wèi)之臣

不懈于內(nèi),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誠宜開張圣聽,以光

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

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nèi)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

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qū)?,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于昔日,先帝稱之日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

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yōu)劣得所。

親賢臣,遠(yuǎn)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yuǎn)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

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

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1)下列對《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賞析無誤的一項是

A.“水調(diào)歌頭”是詞牌名。詞前小序點明作詞的時間、地點和緣由。

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望月亮,無限惆悵,流露出作者抑郁傷感之情。

C.“轉(zhuǎn)朱閣,低綺戶”,寫詞人在朱閣轉(zhuǎn)悠,倚戶沉思,間接寫出詞人賞月時間之長。

D.全詞運用形象的描繪和浪漫主義的想象,緊緊圍繞中秋之月展開描寫、抒情和議論。

(2)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忘路之遠(yuǎn)近(《桃花源記》)

B.蓋追先帝之殊遇蓋竹柏影也(《記承天寺夜游》

C.其視下也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D.以光先帝遺德乃以宗正劉禮為將軍(《周亞夫軍細(xì)柳》)

(3)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語。

①北冥有魚,其名為鰻冥

②不宜妄自菲薄菲薄

(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

②親賢臣,遠(yuǎn)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5)乙文如何表現(xiàn)大鵬“志存高遠(yuǎn)”的形象特點?

(6)諸葛亮對后主有哪幾方面的擔(dān)憂?表現(xiàn)了諸葛亮怎樣的性格特點?

6.【分析】參考譯文:

【甲】

這首詞以月起興,與其弟蘇轍七年未見之情為基礎(chǔ),圍繞中秋明月展開想象和

思考,把人世間的悲歡離合之情納入對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尋之中,反映了作者復(fù)

雜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現(xiàn)出作者熱愛生活與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詞作上片

問天反映執(zhí)著人生,下片問月表現(xiàn)善處人生。

【乙】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條魚,它的名字叫做鰻。齷的體積,真不知道大到幾千里;

變化成為鳥,它的名字就叫鵬。鵬的脊背,真不知道長到幾千里;當(dāng)它奮起而飛的

時候,那展開的雙翅就像天邊的云。這只鵬鳥呀,隨著海上洶涌的波濤遷徙到南方

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個天然的大池?!洱R諧》是一部專門記載怪異事情的書,這

本書上記載說:“鵬鳥遷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擊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濤,海面

上急驟的狂風(fēng)盤旋而上直沖九萬里高空,憑借著六月的大風(fēng)離開”。春日林澤原野

上蒸騰浮動猶如奔馬的霧氣,低空里沸沸揚揚的塵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種生物的氣

息吹拂所致。天空是那么湛藍(lán)湛藍(lán)的,難道這就是它真正的顏色嗎?亦或是高曠遼

遠(yuǎn)沒法看到它的盡頭呢?鵬鳥在高空往下看,不過也就像這個樣子罷了。

【丙】

先帝開創(chuàng)的事業(yè)沒有完成一半,卻中途去世了?,F(xiàn)在天下分裂成三個國家。

蜀漢民力困乏,這實在是危急存亡的時候啊。然而朝中官員在首都毫不懈怠,忠誠

有志的將士在外面舍生忘死,是因為追念先帝對他們的特殊厚待,想要在陛下身上

報恩啊。實在應(yīng)該廣泛地聽取意見,發(fā)揚先帝遺留下來的美德,振奮有抱負(fù)的人們

的志氣,不應(yīng)該隨便看輕自己,說一些不恰當(dāng)?shù)脑挘灾露氯藗冎已詣裰G的道路

?。?/p>

皇宮中和丞相府中的人,都是國家的官員;升降官吏,評論人物,不應(yīng)該因

在宮中或在府中而異。如果有作奸邪事情、犯科條法令,或做了好事對國家有貢獻(xiàn)

的,都應(yīng)該交給主管的官員判定他們受罰或者受賞,來顯示陛下公正嚴(yán)明的治理,

而不應(yīng)當(dāng)有偏袒和私心,使朝廷內(nèi)外刑賞的法令不同。

侍中侍郎敦攸之、費祎、董允等人,這些都是善良誠實的人,他們的志向和思

慮都忠誠純正,所以先帝把他們選拔出來留給陛下。我以為宮廷中的事情,無論大

小,都拿來跟他們商量,然后實行,就一定能夠補救缺點,防止疏漏,得到更多的

成效。

將軍向?qū)?,性格品?/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