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十縣一中聯盟2022-2023學年高一年級下冊期中語文試題_第1頁
河北省唐山市十縣一中聯盟2022-2023學年高一年級下冊期中語文試題_第2頁
河北省唐山市十縣一中聯盟2022-2023學年高一年級下冊期中語文試題_第3頁
河北省唐山市十縣一中聯盟2022-2023學年高一年級下冊期中語文試題_第4頁
河北省唐山市十縣一中聯盟2022-2023學年高一年級下冊期中語文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唐山市十縣一中聯盟2022-2023學年度高一年級第二學期期

中考試語文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和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

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

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共12分,每小題3分)

1.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的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A.抗日戰(zhàn)爭時期,我軍充分利用有利地形,經常使敵人陷于四畫楚跟的絕境,敵人最終不得

不繳械投降。

B.2022北京冬奧會舉辦前夕,中國各界全力準備,房企大佬們更是停賭遒串,準備畫一張

體育“大餅”。

C.去年9月26日,天然氣管道“北溪”發(fā)生爆炸,震驚世界。美西方媒體輿論將“兇手"不

明不瞪地指向俄羅斯。

D.基層黨建工作既要高屋建領,總覽全局,又要切中肯拳,結合實情,抓住要害,不

可敷衍塞責,應付交差。

2.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近日,唐山市路南區(qū)梁家屯路街道尚信社區(qū)喜獲2022年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qū)的稱

號,這是路南區(qū)獲得的第二個國家級榮譽稱號。

B.近年來,唐山民政部門充分利用與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有機銜接的歷史機遇和積極應對人口老齡

化的窗口機遇,著力提升農村養(yǎng)老服務的短板。

C.唐山市科技局組織的農業(yè)科技特派員走進種植現場,對農民進行指導,幫助解決產業(yè)發(fā)展

中的技術難題,受到了種植大戶與農民的歡迎。

D.截至目前,唐山全市“學習強國”學習平臺注冊用戶超過210萬以上,注冊率、省以上平

臺稿件選用數等多項硬指標在河北省名列前茅。

3.下列選項中,加點詞活用類型相同的一項是()

A.如會同,略章甫,愿為小相焉范增數目項王

B.欲辟土地,期秦楚老者衣帛食肉

封鄭良庖岑更刀

普留侯張良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

4.下列選項中,加點字解釋不全正確的一項是O

A型足以察秋毫之末(視力)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沒有)

B.普刀而藏之(揩拭)因人之利而歌之(損害)

C.失其所與,不知(結交,同盟)旦日不可不蚤自來季項王(道歉)

D.若舍鄭以為布道豐(接待或請客的主人)備他盜之出入與非簞也(意外的變故)

二、現代文閱讀(33分)

(-)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4小題,1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8題。

材料一:

城市歷史街區(qū)作為文化的載體,記錄著人們過去的生活方式。公共藝術介入城市歷史街

區(qū),解決了城市文脈傳承與發(fā)展過程中文化儲存、流轉及創(chuàng)造的問題。公共藝術通過藝術調

和,循序漸進地引導民眾在不同層次上對生存環(huán)境進行思考。從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角度看,公共

藝術介入歷史街區(qū)空間,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公民的精神和物質追求,另一方面有助于推動城

市個性化打造,提升城市競爭力。

文脈是一個民族經過漫長的發(fā)展歷程形成的較穩(wěn)定的文化形態(tài),凝聚著民族的智慧與精

神。城市文脈反映了城市的興衰與變遷,是城市的精神內核。城市文脈傳承涉及歷史、文化、

政策、規(guī)劃等多方面因素。當前,文脈主義思想被廣泛運用于城市更新與保護的過程中,城

市文脈傳承的根本目的就是延續(xù)城市的歷史,展現城市的本質-發(fā)展。場所精神是一種可觸

發(fā)的、存在于人的大腦深處的記憶共鳴,其以某種共同的情感因素,使人的情感與建筑空間、

環(huán)境建立起聯系,從而使人獲得特定的體驗。立足于城市歷史文化,在保護城市文脈的前提

下,迎合現代人的生產生活方式與審美特征,才能成功重塑歷史街區(qū)場所精神。

城市更新就是在城市規(guī)劃的指導下,對不符合現代社會發(fā)展需求的城市空間進行有計劃

的改造。在新一輪城市化進程中,城市更新涵蓋社會的多方面因素、聚集于以區(qū)域建設為導

向的物理空間、以文化為導向的行為空間、以社會為導向的組織空間、以共享和體驗為導向

的精神空間的重塑,城市更新是城市發(fā)展的必經階段,也是城市的一種自我調節(jié)機制,始終

與城市發(fā)展相伴?!俺鞘幸l(fā)展,特色不能丟”,這句話在當下仍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特

色是城市賴以生存的根本,尤其是在我國城市復興的觀念休系、政策體系和實踐方法體系尚

未形成的當下。歷史街區(qū)是城市特色文化集中展現的場城,是不同的風俗習慣聚集而形成的

獨特的空間場域,代表著城市的性格。更新和重塑城市歷史街區(qū),要精準捕捉城市特色,要

深入挖掘城市文化元素。

情感體驗是人在某種環(huán)境中,與周邊事物發(fā)生聯系而產生的心理感受。生活經驗、熟悉

的場景、老物件都能觸發(fā)大腦記憶片段,從而使人產生與場景交融的情感體驗。歷史街區(qū)具

有豐富的情感元素,成為喚醒人們記憶的較佳的場所。歷史街區(qū)空間重塑不是對生活空間與

歷史建筑進行修繕性保護,也不是以標準化、模塊化的方式處理空間、自然環(huán)境和人文環(huán)境,

而是巧妙地處理歷史、文化與地域的關系,將情感記憶文化特色滲透到城市中。長沙超級文

和友、重慶"1980"等主題街區(qū)迅速躥紅,證實了歷史街區(qū)場景重現的重要性。在歷史街區(qū)場

景中,年長者回憶著埋藏于記憶深處的時光,獲得情感共鳴;年輕人則從年長者的講述中,

感受到生動的歷史片段,從而產生與歷史、與長輩的情感共鳴。(摘編自陳子歸、王昕楠等

《地方重塑:歷史街區(qū)空間文脈與設計邏輯》,《公關世界》2022年5期)

材料二:

要合理化保護歷史街區(qū),以下兩方面措施必不可少。一是激發(fā)當地民眾的內生動力,吸

引其主動參與保護。二是著力解決街區(qū)內原住居民的生計問題。應允許居民向外搬遷,應鼓

勵居民就地參與商業(yè)活動。解決了原住居民的生計問題,原有的街巷文化特色才能延續(xù),民

眾才能切實體會到保護歷史街區(qū)對區(qū)域經濟和文化傳承的巨大助推作用。

在平遙古城申遣成功之時,古城內生活著4.5萬居民。截至目前,已有100多個機關、

企事業(yè)單位和2萬多原住居民遷出古城,古城內現有人口2萬左右,古城保護壓力大大減輕。

在合理降低古城內人口密度的基礎上,平遙古城先后組織開展了"最美古城人家"“古城保護

突出貢獻者”“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等評選活動,有效激發(fā)了民眾參與古城保護的

主觀能動性。平遙古城還積極探索相關措施,讓古城民眾更好地共享旅游發(fā)展紅利,提升了

民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要提升歷史街區(qū)的保護、管理水平,須設立地方專門的保護管理機構。該機構能發(fā)揮統(tǒng)

一組織、協調的作用,推動完善城建、規(guī)劃、文旅等部門的高效合作機制,從而使地方更有

效地保護文化遣產所在地群眾的文化權益,更好地處理建設與保護的關系。

2013年,平遙古城組建了專門的保護管理機構一一平遙古城管委會,該機構在古城保

護與管理方面發(fā)揮了積極的組織、協調作用,促成了《山西省平遙古城保護條例》(以下簡

稱《條例》)的修訂、實施?!稐l例》的修訂、實施對保護平遙古城具有里程碑意義,為解決

平遙古城在“保護、管理、利用”方面出現的諸多問題提供了規(guī)范的、高效的法律依據。在

平遙古城管委會的組織下,平遙古城制定了"文旅聯席會議制度"。該制度的實施,提升了保

護、管理成效,為“5A級景區(qū)評定”“景區(qū)提檔升級專項行動”“南大街街區(qū)風俗專項整治

"等的順利推進奠定了基礎。

目前,平遙古城管委會已變更為平遙縣一城兩寺研究院,原先的古城保護、管理職能也

得以調整?!稐l例》第五條第二款規(guī)定“平遙古城保護管理機構依法履行相關保護職責J為

了更好地推動古城保護與發(fā)展,相關上級部門需重點考慮重新設置平遙古城保護管理專門機

構事宜。

(摘編自梁增光《遺產地歷史街區(qū)》,《海外文摘?學術》2022年1期)

5.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在公民的精神和物質追求逐漸提高、城市競爭力逐漸增強的影響下,公共藝術得以介入歷

史街區(qū)空間并發(fā)揮作用。

B.歷史街區(qū)是城市特色文化集中展現的場域,精準捕捉城市特色,深入挖掘城市文化元素,

才能改造好城市歷史街區(qū)。

C.理想的歷史街區(qū)能巧妙地處理歷史、文化、地域三者之間的關系,人們游覽其間能感受到

歷史,產生情感共鳴。

D.鼓勵歷史街區(qū)的居民就地參與商業(yè)活動,有助于解決部分原住居民的生計問題,助推歷史

街區(qū)文化傳承。

6.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不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重塑歷史街區(qū)場所精神,既要發(fā)揮場所精神的情感體驗功能,也要迎合現代人的生產生活

方式與審美特征。

B.城市更新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涉及區(qū)域建設、文化等因素,應突顯城市特色,而歷史街區(qū)集

中展現了城市特色文化。

C.在歷史街區(qū)設立專門保護管理機構,能夠促進城建、規(guī)劃、文旅等部門順利開展合作,更

好地保護歷史街區(qū)。

D.平遙古城管委會在改為平遙縣一城兩寺研究院后,職能范圍擴大,應為其設立個下屬機構,

專門負責古城保護、管理。

7.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持“城市要發(fā)展,特色不能丟”這一觀點的一項是(3分)

A.石家莊實施“擁河發(fā)展”戰(zhàn)略,構建源沱河生態(tài)經濟帶,從城市山水格局的角度塑造城市

個性。

B.山西大同古城和歷史文化街區(qū)拆真建假,歷史文化遺存遭到嚴重破壞,城市文化價值嚴重

下降。

C.濟南市大力實施城市綠化美化工程,加強重要節(jié)點的綠化美化,城市“顏值”進步提升。

D.“口袋公園”選址靈活,面積小,呈離散性分布,在城市中可大量修建,更受城市居民的

青睞。

8.平遙古城在保護、管理歷史街區(qū)方面有很多好的做法值得借鑒,請根據材料二分條列出這

些做法。(6分)

(二)現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8分)

匪骨

西涼山有好茶,綿綿地潤嗓入心。西涼山本無茶,茶出自廬城人劉一文之手。那年天黑,

漆黑,黑得伸手不見五指,二十歲的劉一文正在書房,一杯香茶一支綿煙,和一篇清朝的筆

記體小說較勁兒。小說好看,劉一文入迷,書房的窗戶突然被撞開。

本以為是風,但闖進來的是三個壯漢,手提明晃晃的鬼頭大刀。劉一文被擄進了西涼山。

西涼山,山高入云,一條山路曲折,獨上獨下,險象環(huán)生。劉大標占山為王,把西涼山

當作了偌大的寨子,這寨子是他的,誰也不敢搶。

劉大標是劉一文的親叔叔,劉大標親自號令把劉一文擄上山。

劉大標擄劉一文上山,不為別的,一是羞辱劉一文的父親,兄弟為家產,結下大仇。再

一,劉大標需要一軍師,劉一文乃讀書人,肚子里有貨.

劉一文見了劉大標,不拿正眼看,更沒喊聲叔叔。劉大標一腦門火,拔刀在手,借著寒

光架在了劉一文胖子上。

劉大標沒有下手,劉一文哈哈一笑,說:叔舍不得殺我!劉大標大叫:叫叔好啊,你是

我的軍師。

西涼山的匪有骨氣,打日本鬼子。廬城的日本鬼子恨他們恨得牙癢,封山,討伐,也沒

見多大成效。

劉一文樂得上山,在廬城,鬼子欺凌中國人,實在不忍目睹,可劉一文手無縛雞之力。

百無一用是書生哦,劉一文常垂淚。

山上千般好,有一樣劉一文不適應,無茶可飲。劉一文不抽不嫖不賭不酒,唯一愛好,

喝茶,喝綠茶。西涼山不產茶,急得劉一文頭撞山石。

劉大標知劉一文唯愛茶,命手下,在下山搶劫時,劫些茶來。劫來的茶是好茶,喜得劉

一文狂。劉大標高興,忙讓人燃柴燒水,大碗沏來。劉一文深深地食婪地嗅了一口,卻突然

將茶水潑向山谷,對天長嘯:此茶有血腥之味,喝不得也,喝不得。

劉大標大驚,持刀在手,狠狠砍在山石上,刀刃火光迸濺。

和日本鬼子干了幾仗,皆勝,劉一文起了大作用,他用上了孫子兵法,神得很。勝仗戰(zhàn)

利品豐厚,煙、酒、茶都有,劉一文還是不沾。

略有閑暇,劉一文就在山中轉悠,他在尋找茶樹,云霧之中該有野茶樹,書上說過,錯

不了。

果然,劉一文找到了茶樹。茶樹臨懸崖而生,粗壯而藏蕤,一大片,該有千百年了。依

《茶經》所說,劉一文采了嫩葉片,揉烤焙,一捧綠茶誕生,烘托出翠綠的香氣。真是好茶,

山泉水沖泡,綠茶清澈,一入喉嚨管,就將心心得透透的了。劉一文又是長嘯一聲,舉杯暢

飲,把上山來的欠缺足足補齊了。

軍師有功,劉大標聽他的。劉一文率了一大隊人馬采茶制茶,匪事倒成了副業(yè)。有茶可

喝,西涼山的匪安靜了不少。劉大標也愛上了茶,喝茶讓他心靜,下山擾民的心思也少了許

多。

劉一文有話:酒是迷魂湯,茶乃清心劑。劉大標認可,匪們響應。

茶制多了,劉一文出點子,把茶送下山去,賣了聚銀為軍費,省得打家劫舍。劉大標拍

大腿稱好。

茶好,賣上了好價錢,皆大歡喜。劉一文又開疆辟土,除尋找茶源外,還興種起茶園。

槍炮聲不曾斷過,西涼山的土匪還是下山,不過鳥槍換炮,用茶換來了大批軍火,槍聲密集,

鬼子喪命的更多。

得感謝茶,劉大標向劉一文討教:該給西涼山茶起個名了。劉一文略一沉吟:就叫匪山

云霧吧。劉一文解釋:太平猴魁乃猴子采摘,西涼山茶是匪從云霧中采來。劉大標不喜歡,

“匪”字難聽,但無好名字可用,還是認了。

匪山云霧行銷,廬城內外名聲大,是買茶也不是買茶,喝茶的人心里揣著個明白賬,一

杯茶,或許就是一顆子彈呢。

鬼子再一次大舉攻山,--場惡戰(zhàn),西涼山湮沒在戰(zhàn)火中。

三天三夜激戰(zhàn),日本鬼子沒占多大便宜,但西涼山的匪也死傷上百,劉大標沖在一線,

身負重傷。

劉一文沒上前線,據匪說:他一杯匪山云霧茶在手,穩(wěn)穩(wěn)地喝了三天三夜。

當劉一文奔到血泊中的劉大標面前時,劉大標只剩下最后一口氣。劉大標的嘴角在笑,

眉卻鎖緊了,說:茶好,匪不好,把匪的外柩去了,加草字頭。劉大標斷文識字,為匪字糾

結。

匪山云霧而菲山云霧,少了一股拼命勁兒,多了一縷煙雨氣。

日本鬼子戰(zhàn)敗,西涼山的霧氣升騰,劉一文變賣了廬城的家業(yè),在西涼山建廟出家,香

火不旺,倒是廟宇四周的茶樹,從屋里探出頭來,一棵比一棵精神。

劉一文不念“阿彌陀佛”,常念“且去吃茶”,一杯在手,煙氣氤氯。陪劉一文吃茶的是

劉大標,他的墳生在石縫里,也生煙云。匪山云霧,菲山云霧,都是入心入情入意的好茶,

且去吃茶。

(選編自《小小說選刊》有刪改)

9.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開篇先介紹西涼山好茶“綿綿地潤嗓入心”,然后又說“西涼山本無茶”,這一轉形成了矛

盾,激發(fā)了讀者的閱讀興趣。

B.西涼山"山高入云,一條山路曲折,獨上獨下",既概括了西涼山山勢特征,也與后文鬼子

對西涼山的匪束手無策形成照應。

C.劉一文剛被擄上山時對劉大標“不拿正眼看,更沒喊聲叔叔”,但他脖子上被刀架住后馬

上開口叫叔,表現了人物見風使舵的一面。

D.“急得劉一文頭撞山石”這一心理描寫,寫出劉一文無茶可喝時的焦急,表現了其愛喝茶

的特點,引出下文劫茶、尋茶、制茶的情節(jié)。

10.關于文中賣茶的情節(jié),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劉一文出點子讓土匪們下山賣茶,原因之一是省得土匪打家劫舍,能看出他的人品。

B.下山賣茶,確實解決了軍費問題,購置來的軍火在打鬼子的過程中發(fā)揮了很大作用。

C.給西涼山茶起名時,雖然劉大標不喜歡“匪”字,但因為沒有學識最終也只能認了。

D.匪山云霧行銷大好,名聲遠揚,除自身品質之外,更源于人們對抗日活動的支持。

口.劉一文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點?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6分)

12.結合文本內容,請談談你對“匪骨”的理解。(6分)

三、古代詩文閱讀(32分)

(-)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7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題。

劉三吾,茶陵人。初名如孫,以字行。兄耕孫、煮孫皆仕元。三吾避兵廣西,行省承制

授靜江路儒學副提舉。明兵下廣西,乃歸茶陵。

洪式十八年,以茹瑞薦召至,年七十三矣,奏對稱旨,授左贊善,累遷翰林學士。時天

下初平,典章闕略。帝銳意制作,宿儒調謝,得三吾晚,悅之。一切禮制及三場取土法多所

刊定。

三吾博學,善屬文。帝制《大誥》及《洪范注》成,皆命為序。敕修《省躬錄》、《書傳

會選》、《寰宇通志》、《禮制集要》諸書,皆總其事,賜贊甚厚。帝嘗日:“朕觀奎壁間嘗有

黑氣,今消矣,文運其興乎。卿等宜有所述作,以稱朕意?!钡壑圃?,時令屬和。賣踢以朝

鮮玳瑁筆。朝參,命列侍衛(wèi)前;檄亭,賜坐殿中。與汪睿、朱善稱“三老”。既而三吾年日

益老,才力日益減,往往忤意,禮遇亦漸輕。

二十三年,授晉世子經,吏部侍郎侯庸劾其忽職。降國子博士,尋還職。

三吾為人慷慨,不設城府,自號“坦坦翁”。至臨大節(jié),屹乎不可奪。懿文太子毒,帝

御東閣門,召對群臣,慟哭。三吾進日:“皇孫世嫡承統(tǒng),禮也?!碧珜O之立由此。戶部尚書

趙勉者,三吾婿也,坐贓死。三吾引退,許之.未幾,復為學士。

三十年,偕紀善、白信蹈等主考含讀。榜發(fā)泰和宋琮第一北士無預者于是諸生言三吾等

南人私其鄉(xiāng)帝怒命侍講張信等覆閱不稱旨或言信等故以陋卷呈三吾等實屬之。帝益怒,信

蹈等論死,三吾以老成邊。帝親賜策問,更擢六十一人,皆北士,時謂之"南北榜",又日"春

夏榜”云。建文初,三吾召還,久之,卒。

(選自《明史》卷二十五,有刪改)

13.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14.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行省是元初行中書省的簡稱,明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改為承宣布政使司,而習慣上仍稱

行省。

B.燕享即燕饗,一種禮儀,指以酒食祭神,也泛指以酒食款待人,也指古代帝王飲宴群臣、

國賓。

C.薨是指君主時代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的死。古代各階層死的稱謂還有“崩”“卒”“不祿”

等。

D.會試是科舉考試方式之一,為較鄉(xiāng)試高一級的考試。由于考期在秋季的八月,故又稱“秋

闈”。

15.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劉三吾憑借茹瑞的推薦被授予左贊善的官職,后又多次升遷做了翰林學士,負責編訂國家

典章制度。

B.皇帝的兩部著作寫成后都讓劉三吾來作序言,皇帝作詩也時常讓他跟著唱和,都非常符合

皇帝心意。

C.太子死后,皇帝親臨太子宮,召來群臣,痛哭不已。劉三吾建議立太孫,立太孫的事情便

由此發(fā)起。

D.作會試主考時,因出現南方士子中榜形勢一邊倒的情況,劉三吾遭北方士子舉報,于是被

追責戍邊。

16.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帝銳意制作,宿儒凋謝,得三吾晚,悅之。(4分)

(2)戶部尚書趙勉者,三吾婿也,坐贓死。三吾引退,許之。(4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7?18題。

夜宿七盤嶺沈佳期

獨游千里外,高臥七盤西。山月臨窗近,天河入戶低。

芳春平仲綠,清夜子規(guī)啼。浮客空留聽,褒城聞曙雞。

【注】①這首詩作于詩人被流放途中夜宿七盤嶺之時。七盤嶺,又名五盤嶺,有石磴七盤而

上,嶺上有七盤關。②平仲,銀杏的別稱。③褒城,地名,今陜西漢中市北。

17.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聯寫“獨游”流露出無限失意的情緒,而“高臥”則不僅點出住宿高山,更有謝安”高

臥東山”的意味,進一步點出失意的境遇。

B.頷聯寫景遠近結合,生動地表現出夜宿山居時“高臥”的情趣。先寫近景,月亮仿佛就在

窗前;后寫遠景,銀河似要流進房門那樣低。

C.尾聯承“子規(guī)啼”,寫自己正浸沉在杜鵑悲啼聲中,雞叫了,快要上路了,這七盤嶺上不

寐的一夜,更加引起對關中故鄉(xiāng)的不勝依戀。

D.這首詩是初唐五律的名篇,格律上雖然己臻嚴密,但顯然還有發(fā)展的痕跡。整體上講究對

仗,力求工巧,尚有偏重于形式的齊梁余風。

18.這首詩的頸聯主要運用了什么描寫手法,請結合詩句作簡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寫(本題共1題,6分)

19.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甫在《登岳陽樓》中表達對"國家安危、時局動蕩"的憂思的兩句是:?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曾皙描繪了暮春時節(jié)一幅美麗動人的生活

畫面,在,之后,一群年輕人唱著歌回家了。

(3)張孝祥在《念奴嬌過洞庭》中表達自己以江水為美酒、以北斗為酒器來招待天地萬物

的兩句是:,o

四、語言文字運用(13分)

(-)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2小題,8分)

20.提取下面句子主干。(3分)

我和我那辛苦打拼了大半輩子的朋友半年里也只曾悄悄去過一次離我們并不遠的北京。

21.把下列文段的內容補充完整,每處不超過15個字。(5分)

5G技術的進步,讓我國大步邁進數字生活,—①。調查顯示,中國65歲以上老

年5G用戶數量正在迅速增長。

但是,5G新技術在給老年人帶來便利的同時,―②—o如何幫助他們走出“數字困

局",讓他們更愉快地享受數字生活?需要各級政府部門、社會團體、萬千家庭合力思考解

決。

各級政府部門應制定具體措施,通過培訓學習、義務服務等為老人們創(chuàng)造良好的數字環(huán)

境。對各大網絡平臺來說,要在手機應用的開發(fā)中照顧老年人的習慣與需求,如開發(fā)老年人

專用手機應用,既保留基本功能,—③,讓老人用起來得心應手。

(-)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1小題,5分)

22.請將杜甫的《登岳陽樓》用正楷字體抄寫在空格內,要求:筆畫規(guī)范、字體端正、書寫

整潔。(5分)

登岳陽樓杜甫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拆,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

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五、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2022年,32歲的李文的工廠倒閉了,原來風光無限,如今生計無著,還欠了幾百萬的

外債。怎么辦呢?有一天,他偶然發(fā)現,深圳地鐵口到處都停著電動車,許多電動車的座椅

上都有破洞。在這樣一個多雨的亞熱帶城市,下雨之后,有洞的座椅坐上去,一褲子的水,

會給騎車人帶來很多麻煩,于是他想到了一個對別人有用的活兒一一去把這些電動車車座的

破洞補上。

他就帶著一些皮革貼,滿大街去找電動車,補好破洞之后,再貼上一張收款二維碼,上面寫

著:“坐凳給您補好了,掃碼支付,金額您隨意?!?/p>

等他忙完一天回家,打開手機,發(fā)現真的不斷有人開始付款,有3塊、5塊、8塊、20

塊,還有人留言感謝。

第1天操作,總共31筆,收了184塊錢。一個新的生計就這么被找到了。

以上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想與思考?請聯系現實,寫一篇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不少于800字。

語文答案

一、(共12分,每小題3分)

LB(B.躊躇滿志:形容心滿意足、從容自得或十分得意的樣子。多指對己所取得的成

就十分得意。選項中說的是“2022北京冬奧會舉辦前夕”,所以使用錯誤。A.四面楚歌:四

面八方皆響起楚地的山歌;比喻四面受敵,孤立無援。C不明不暗:指事實真相被歪曲而不

清楚,也指既不公開,也不秘密。D.切中肯索:比喻解決問題的方法對,方向準,比喻切中

要害,找到了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2.A(B“提升”“短板”,搭配不當;C“種植大戶與農民”,并列不當;D“超過210萬

以上”,重復贅余。)

3.A(A項,端,穿著禮服;目,遞眼色。均為名詞活用為動詞。B項,朝,使…來朝見,

動詞的使動用法;衣,穿(綢緞衣服),名詞活用為動詞。C項,封,使…成為邊境,名詞

的使動用法;歲,每年。D項,善,形容詞活用作動詞,與……交好;小,小國,形容詞活

用為名詞。)

4.D(東道主:東方道路上的主人。)

二、現代文閱讀(33分)

(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4小題,15分)

5.A(選項的邏輯關系與原文不符。由材料一第一段“公共藝術介入歷史街區(qū)空間,一方

面有助于……提升城市競爭力”可知。)

6.D(D“職能范圍擴大”與文意不符。材料二最后一段說的是“原先的古城保護、管理

職能也得以調整”。且“設立一個下屬機構,專門負責古城保護、管理”于文無據。)

7.B(B指出歷史文化遺存遭到嚴重破壞,城市文化價值嚴重下降。“城市要發(fā)展,特色

不能丟”這一觀點。?表明石家莊在發(fā)展的過程中重視凸顯城市特色,但在支撐“特

色不能丟”這一觀點方面,不如B直接、有力。C談的是濟南重視城市綠化美化,城

市綠化美化不能體現城市特色。D談的是“口袋公園”,“口袋公園”不能體現城市特

色。)

8.答案示例:①遷出人口,降低古城內人口密度,減輕古城保護壓力。②開展多種活動,

激發(fā)民眾參與古城保護的主觀能動性。③探索相關措施,讓民眾共享旅游發(fā)展紅利。④設立

專門的古城保護管理機構,如平遙古城管委會。⑤修訂、實施《山西省平遙古城保護條例》。

⑥制定、實施“文旅聯席會議制度”。(每點1分)

(二)現代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8分)

9、C(“見風使舵”錯。)

10、C(“沒有學識”錯。原文說劉大標“識文斷字”)

11、①有文人愛好,富有學識。文房讀書,喜愛喝茶:知曉《茶經》并以此制茶。②隨

機應變,頭腦靈活。被擄上山脖子上被刀架住后馬上開口叫叔;按照他的計策,對戰(zhàn)

鬼子幾仗皆勝;出點子賣茶。③堅持操守,重情重義。不喝打劫來的茶;后來出家,

陪在劉大標墳邊。(每點2分)

12、①明貶暗褒手法,看似貶抑,實則暗含褒揚。②“匪骨”指不屈服于鬼子的悍不畏

死的硬骨氣,③又指劉一文身在匪山而不改自身操守的品格。(每點2分)

三、古代詩文閱讀(32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7分)

13.C(A宋琮是金榜第一,并非第一北士,排除A、D;諸生說考官中的南人偏袒家鄉(xiāng)人,

排除B.)

14.D(“由于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闈”錯,會試在春季,稱“春闈”。)

15.A(“憑借茹瑞的推薦被授予左贊善的官職”錯,憑借茹瑞舉薦只是被召見,他的上

奏應對符合皇上心意才被授予“左贊善二)

16.(1)皇帝迫切希望制定禮樂典章制度,德高望重的老儒生紛紛去世,這么晚才得到

劉三吾,皇上十分高興。(”制作(典章)”,補出賓語;“宿儒”,德高望重的老儒生;“凋謝”,

去世。每點1分,句意1分。)

(2)戶部尚書趙勉,是劉三吾的女婿,因接受贓物獲罪而死。劉三吾引咎辭職,皇上

答應了。(“……者?也”,判斷句:“坐”,因……獲罪;"引退”,引咎辭職。每點1分,

句意1分。)

【參考譯文】

劉三吾,茶陵人。初名如孫,以字行世。兄長劉耕孫、劉煮孫都在元朝作官。劉三吾在

廣西躲避戰(zhàn)亂,行省用皇上的命令授他為靜江路儒學副提舉。明朝軍隊攻下廣西,才返歸茶

陵。

洪武十八年,因為茹瑞的推薦,劉三吾被召到京城,他已七十三歲了,因上奏對答稱合

旨意,被授官左贊善,積功升遷任翰林學士。當時天下剛平定,典章制度缺少?;实燮惹邢?/p>

望制定禮樂典章制度,德高望重的老儒生紛紛去世,這么晚才得到劉三吾,皇上十分高興。

全部禮儀制度及三場考試選取士人的方法多由劉三吾修改審定。

劉三吾博學,善于寫文章?;实圩珜憽洞笳a》及《洪范注》,完成之后,都命他寫序。

敕命劉三吾修撰《省躬錄》、《書傳會選》、《寰宇通志》、《禮制集要》等書,都讓劉三吾總領

其事,賞賜很豐厚?;实墼浾f:“我曾經看到奎壁之間有黑氣,現在消失了,文運恐怕要

昌盛了吧。你們應當有所著作,以稱合我的心意?!被实蹖懺姡袝r令他跟著唱和,曾經把

朝鮮玳瑁筆賞賜給他。劉三吾上朝參拜,皇帝命他站列在侍衛(wèi)的前面;皇帝飲宴群臣,賜予

他坐在殿中。他與汪睿、朱善并稱為“三老”。不久劉三吾年紀一天比一天老,才智一天比

一天衰減,往往觸犯圣意,皇上對他的禮遇也漸漸輕了。

洪武二十三年,給晉世子講授經書,吏部侍郎侯庸彈劾他怠惰職責。降為國子博士,不

久復職。

劉三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