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12 散文的思路結(jié)構(gòu)【亮點練】(解析版)-2023年高考語文大一輪單元復(fù)習(xí)課與檢測(全國通用)_第1頁
考點12 散文的思路結(jié)構(gòu)【亮點練】(解析版)-2023年高考語文大一輪單元復(fù)習(xí)課與檢測(全國通用)_第2頁
考點12 散文的思路結(jié)構(gòu)【亮點練】(解析版)-2023年高考語文大一輪單元復(fù)習(xí)課與檢測(全國通用)_第3頁
考點12 散文的思路結(jié)構(gòu)【亮點練】(解析版)-2023年高考語文大一輪單元復(fù)習(xí)課與檢測(全國通用)_第4頁
考點12 散文的思路結(jié)構(gòu)【亮點練】(解析版)-2023年高考語文大一輪單元復(fù)習(xí)課與檢測(全國通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考點12散文的結(jié)構(gòu)思路

膜揪球*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老屋后的槐花樹

白瑩

不知不覺間,又到了槐花飄香的季節(jié)。干枯的渭河河道邊上種滿了洋槐,含苞的、已

開的、開過的,一簇簇、一串串,白白的、甜甜的,掛滿了枝頭。風(fēng)兒襲來,那一陣陣迷

人的甜香不僅勾引著我的味蕾,還勾引著我的思緒,我似乎又看見了我的老屋,老屋后的

槐花樹。

在這個又是槐花飄香的季節(jié)里,閃閃跳動著的那一個個場景像電影倒帶一般浮現(xiàn)在我

的眼前。那黑漆的木門,長長的巷子,厚實的土墻,小小的院子,隨風(fēng)微動的秋千,高高

的桑樹,屋后的洋槐,那個扎著羊角辮的女孩……

老屋后頭有兩棵槐花樹,每到四月中旬,奶白色的槐花便如串串可愛的風(fēng)鈴掛滿枝頭

,搖曳著醉人的身姿,散發(fā)著沁人心脾的芳香,在這人間四月天里招蜂引蝶,當然還有我

們這幫孩子。每每這時,奶奶便拿來鉤子,用鐵絲牢牢綁在長長的竹竿上,父親在房檐角

落找好地兒,支起長梯子,爬上房頂。長得低的槐花就順手折下;長得高的就用奶奶扎好

的鉤子鉤住較繁的槐花枝,快速轉(zhuǎn)動竹竿,輕松地擰斷槐樹枝,扔到院子里。奶奶領(lǐng)著我

們把白白的槐花一串一串櫓下,放進竹篩子里,調(diào)皮的孩子們則偷偷捏串生槐花,以迅雷

不及掩耳之勢塞進嘴巴,大口嚼起來。甜甜的槐花汁和著口水一同流下來,用袖子擦去口

水,想再吃一串,卻被奶奶及時阻止:“狗娃,這東西生吃多了不好,婆給你蒸熟再吃。

奶奶端起滿篩子的槐花,急忙回灶房,洗干凈,瀝干水分,拌上干面粉,用手來回不

停地攪拌,直到面粉充分包裹槐花。奶奶說,這樣做出來的槐花筋道,入味兒。麻利地備

好一切后,奶奶便坐在風(fēng)箱前“呼哧呼哧”地拉起風(fēng)箱,我則趴在她腿上,手里拿著偷偷

藏起的還未盛開的槐花吃了起來。奶奶和藹地笑道:“少吃些,少吃些,蒸熟了,狗娃多

吃些。”我則咯咯咯地笑了起來,香甜的槐花早已下肚。

隨著我一年年長大,老屋后頭的槐花樹也越長越高。綁鉤子的竹竿越來越長,但是可

以夠到的槐花越來越少。只因年復(fù)一年低的槐樹枝經(jīng)常被折斷,時間一長,低的槐樹枝都

被折沒了,高的慢慢夠不著了?;被ㄔ絹碓缴倭?,奶奶額頭的皺紋也越來越多了。記得有

一年“五一”放假,饞嘴的我迫不及待地回到家,嚷嚷著要吃槐花麥飯。那時已至五月,

大多洋槐早已過了花期,就是有槐花也都老了,不鮮不嫩了,我很是失望。放假回家盼的

就是能吃上一碗槐花麥飯,可還是遲了。第二天,奶奶帶著我滿村子轉(zhuǎn)悠,終于在村西邊

找到一棵槐花樹,花已經(jīng)開得很大了,但奶奶還是踮起腳,挑揀著好的、稍微嫩的花……

我美美地吃了一頓槐花麥飯,跟奶奶訴著多日不見的思念,說著學(xué)校里的新鮮事;給奶奶

洗洗頭發(fā),擦擦身子,剪剪指甲;給奶奶說哪個藥什么時候吃,吃多少,反反復(fù)復(fù)叮囑著

o奶奶不停地點頭:“狗娃,你去吧,在學(xué)校要好好學(xué),下回放假了再來看婆?!?/p>

離家的日子里,思念越深,鄉(xiāng)愁便越濃,心中總有斬不斷的牽掛。離家的夢境里,總

有奶奶坐在舊藤椅上的身影,她依舊頂著淡藍格子手帕,穿著斜襟粗布衣服、藍色褲子、

黑布鞋,拿著舊蒲扇,對著我笑,面容慈祥,嘴里念著曾經(jīng)哄我入睡的口婆(兒

歌)……夢醒后,只留下清淚兩行,再也吃不到奶奶做的槐花麥飯了。

近幾年來,吃槐花麥飯的心境大不如從前,自己雖然也買來槐花做,但總覺得缺些什

么。如今,又是槐花飄香的季節(jié),街上賣槐花的小販也多起來了。今日,隨同事去摺了些

來,看著如同當年一樣奶白色的槐花,心里五味雜陳。當年折槐花的鉤子已經(jīng)銹跡斑斑;

盛槐花的竹篩子依舊孤單地掛在門檐上;蒸槐花用的荊耙,麥秸結(jié)的席子、大鐵鍋、木鍋

蓋也靜靜地擱在灶房,只是上面落滿了灰,掛滿了蛛網(wǎng)。物件都在,可蒸槐花的人卻今生

再難見到。

今日入夜,會不會夢見槐花開滿了老屋,父親站在梯子上鉤槐花枝,其他人說笑著櫓

槐花,奶奶笑瞇瞇地看著我說:“狗娃,婆給你蒸麥飯,你等一哈”?

我折下一串槐花,放進嘴里,和著淚水,輕輕地嚼,濃烈的香甜滲入心底,如同當年

的槐花麥飯,似乎還是那個味兒。

(有刪改)

1.(3分)下列對本文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老屋后的槐花樹”這一標題意蘊豐富,滿載作者對童年的回憶,寄托著作者對

故鄉(xiāng)和親人濃濃的思念之情。

B.文章首段連用兩個“勾引”,用詞新穎生動,形象地寫出迷人的槐花香誘發(fā)了作

者對往昔故鄉(xiāng)生活的追憶。

C.“今日入夜,會不會夢見槐花開滿了老屋……”一句中,“會不會”一詞,流露

出物是人非的感傷,表達作者對重溫舊時光的渴盼。

D.銹跡斑斑的鉤子、門檐上孤單的竹篩子、靜擱在灶房的荊耙等老物件,沉積著歲

月的灰塵,深化了鄉(xiāng)土文化消逝的主題。

答案:D

析:本題考查探究標題意蘊,品味用詞精當,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概括文章思想內(nèi)

容。A項,整篇文章以“槐花”為線索組織材料,通過對童年生活的回憶,表達了作者對

故鄉(xiāng)和奶奶深深的思念。A項正確。B項,“勾引”一般含貶義,作者用“勾引著我的味

蕾”“勾引著我的思緒”來表達香甜的槐花對“我”的誘惑力,更能表現(xiàn)出故鄉(xiāng)槐花香甜

的特點和“我”兒時記憶的深刻。貶義褒用,新穎生動。B項正確。C項,根據(jù)前文“夢

醒后,只留下清淚兩行,再也吃不到奶奶做的槐花麥飯了“,以及''物件都在,可蒸槐花

的人卻今生再難見到”可知,“我”最愛的奶奶已經(jīng)故去,故鄉(xiāng)已物是人非?!皶粫?/p>

后面描繪了“我”小時候與奶奶及其他家人收集槐花的溫馨美好的情景,因此“會不會”

流露出對重溫舊時光的強烈渴盼。C項正確。D項,“深化了鄉(xiāng)土文化消逝的主題”分析

錯誤,這篇文章是一篇典型的懷念親人、追懷過去的文章,表達的是時光流逝,緬懷故土

與親人的感情,選項將文章主題界定為“鄉(xiāng)土文化消逝”屬于刻意拔高。D項錯誤。故答

案為D項。

2.下列對本文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頭實寫形態(tài)各異的槐花掛滿枝頭,甜香迷人,既照應(yīng)題目,又總領(lǐng)全文。

B.文章第五段寫村西頭的槐花樹,看似旁逸斜岀,實則別有深意,更顯祖孫情深。

C.文章第六段用特寫鏡頭清晰真切地展現(xiàn)夢境中奶奶的形象,凸顯作者思念之濃。

D.文章構(gòu)思獨特,現(xiàn)實、回憶、夢境交織在一起,內(nèi)容豐富深厚,多層次地表現(xiàn)了

中心。

答案:A

析:本題考查鑒賞散文的藝術(shù)特色。A項,文章開頭寫了作者眼見渭河河道邊的槐花,與

文章的標題“老屋后的槐花樹”照應(yīng)?!澳且魂囮嚸匀说奶鹣悴粌H勾引著我的味蕾,還勾

引著我的思緒,我似乎又看見了我的老屋,老屋后的槐花樹”之后就展開對童年生活的回

憶,寫老屋后的槐花樹及與奶奶等親人的故事,可見是引起下文的作用?!翱傤I(lǐng)全文”理

解有誤,A項錯誤。B項,第五段寫“我”回到家時“大多洋槐早已過了花期”,奶奶為

了讓我吃上槐花麥飯“滿村子轉(zhuǎn)悠”,最后找到村西頭還在開花的槐花樹,這段情節(jié)看似

脫離了“老屋后的槐花樹”這一線索,實則依然圍繞著主旨,表現(xiàn)了奶奶的慈愛和“我”

對奶奶的懷念?!拔摇苯o奶奶洗頭發(fā)、擦身子、剪指甲等表明隨著“我”長大,“我”和

奶奶離多聚少,作者借此含蓄地表達了祖孫情深。B項正確。C項,作者詳細地追憶了奶

奶的動作、服飾、語言,通過特寫鏡頭,將奶奶的形象清晰地呈現(xiàn)出來,表明這些畫面深

深地烙在“我”的記憶深處,表達了“我”對奶奶的思念、牽掛?!扒鍦I兩行”體現(xiàn)了“

我”對奶奶的思念之濃。C項正確。D項,文章開頭、結(jié)尾寫現(xiàn)實,中間追憶童年往事,

并寫夢境中的歡樂及夢醒后的感傷,抒發(fā)了作者對故鄉(xiāng)親人的懷念。D項正確。故答案為

A項。

3.(4分)結(jié)合全文,簡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案:①結(jié)構(gòu)上,呼應(yīng)了文章的標題并且與首段照應(yīng),使文章的結(jié)構(gòu)渾融完整;②內(nèi)容上,

寫如今的“我”在經(jīng)歷了世事后內(nèi)心的波瀾,更好地表達了緬懷故鄉(xiāng)親人這?主題;③手

法上,以“我”含淚嚼槐花的動作描寫收束全文,產(chǎn)生了余音繞梁的藝術(shù)效果。(每點1

分,答出三點得4分)

析:本題考查分析段落的作用。段落的作用要根據(jù)其在全文的位置具體分析。本題考查的

是結(jié)尾段的作用,從結(jié)構(gòu)上分析,可以看其是否點題,是否與文中的某些段落照應(yīng);從內(nèi)

容上分析,可以看其是否突出、升華了主題;從手法上分析,可以看其是否回味悠長,是

否以景結(jié)情;等等。依次分析可知,結(jié)尾再次寫到“槐花”,點題并與開頭相呼應(yīng),結(jié)構(gòu)

嚴謹;“我”和淚輕嚼槐花,強烈而真孥地表達了懷念故鄉(xiāng)和親人的主題;“如同當年的

槐花麥飯,似乎還是那個味兒”,言已盡而意無窮,令文章余味悠長。

4.(6分)請分析本文是如何體現(xiàn)散文“形散神聚”這一基本特征的。

答案:①“形散”體現(xiàn)在本文寫樹、寫入、寫生活,取材廣泛自由;(1

分)寫現(xiàn)實、寫回憶、寫夢境,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思路靈動,結(jié)構(gòu)自由;(1

分)綜合運用記敘、描寫、抒情等多種表達方式。(1

分)②“神聚”體現(xiàn)在主題明確集中,抒發(fā)懷念之情;(1

分)以“槐花”為線索,圍繞主題將相關(guān)的人、事串聯(lián)起來。(2分)

析:本題考查分析散文體裁特征和表現(xiàn)手法。通過審題可知,散文的基本特征是“形散神

聚”,據(jù)此可知應(yīng)從“形散”和“神聚”兩方面進行分析。分析“形散”,就是要分析本

文的外部形態(tài),可從選材、行文脈絡(luò)、表達技巧等角度分析。本文元素復(fù)雜,圍繞槐花樹

,記敘了“我”與奶奶、父親等人的生活往事,人、事、物兼有;將現(xiàn)實、夢境和回憶交

織在一起,表達物是人非的感傷;文中還綜合運用了多種表達方式?!吧窬邸本褪蔷€索清

晰、主旨集中。這篇文章以“槐花”為線索,將所有看似散亂的部分緊密聯(lián)系起來,選材

、組織架構(gòu)及各種藝術(shù)手法的運用均是為表達懷念故鄉(xiāng)親人這一主題服務(wù)的,因而可以說

是“形散神聚”。從這兩方面總結(jié),分條作答即可。

真題僦*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問題。

建水記【注】(之四)

于堅

看哪,這原始之城,依然像它被創(chuàng)造出來之際,藏在一座朱紅色的、宮殿般的城樓后面。

“明洪武二十年建城。砌以磚石,周圍六里,高二丈七尺。為門四,東迎暉,西清遠,南阜

安,北永貞。”(《建水縣志》)如果在城外20世紀初建造的臨安車站下車,經(jīng)過太史巷、東

井、洗馬塘、小桂湖……沿著迎暉路向西,來到迎暉門,穿過拱形的門洞進城,依然有一種由

外到內(nèi),從低到高,登堂入室,從蠻荒到文明的儀式感,似乎“仁者人也”是從此刻開始。

高高在上的是朝陽、白云、鳥群、落日、明月、星宿,而不是摩天大樓。一圏高大厚實的

城墻環(huán)繞著它,在城門外看不出高低深淺。一旦進入城門,撲面而來的就是飛檐斗拱、飛閣流

丹、鉤心斗角、樓臺亭閣、酒旌食館、朱門閭巷……主道兩旁遍布商店、酒肆、廟宇、旅

館……風(fēng)塵仆仆者一陣松弛,終于卸載了,可以下棋玩牌了,可以喝口老酒了,可以飲茶了,

可以閑逛了,可以玩物喪志了,可以一擲千金了,可以淺斟低唱了,可以秉燭夜游了……忽然

瞥見“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那類女子——建水的賣花女與江南的不盡相同,這

邊的女性身體上洋溢著一種積極性,結(jié)實、健康、天真——正挑著一擔(dān)子火紅欲燃的石榴,笑

呵呵地在青石鋪成的街中央飄著呢。不免精神為之一振,先去買幾個來解渴。

街面上,步行者斜穿橫過,大搖大擺,扶老攜幼,走在正中間,儼然是這個城的君王。滿

大街的雕梁畫棟、攤販食廊、耄耋之輩……令司機們縮頭縮腦,不敢再風(fēng)馳電掣。城門不遠處

就是有口皆碑的臨安飯店,開業(yè)都快七十年了,就像《水滸傳》里描寫過的那種,鋪面當街敞

開,食客滿堂,喝湯的喝湯,端飯的端飯,動筷子的動筷子,晃勺子的晃勺子,干酒的干酒,

嚼筋的嚼筋,吆五喝六,拈三挑四,叫人望一眼就口水暗涌,肚子不餓也忍不住抬腿跨進去。

拖個條凳坐下,來一盤燒賣!這家燒賣的做法是明代傳下來的,肥油和面,餡兒是肉皮和肉

糜。大鍋猛蒸,熟透后裝盤,每盤十個,五角一個。再來一杯苞谷酒,幾口灌下去,夫起一

枚,蘸些建水土產(chǎn)的甜醋,送入口中,油糜輕溢,爽到時,會以為自己是條梁山泊好漢。

臨安飯店后面,穿過幾條巷子走上十分鐘,就是龍井菜市場,那鄭屠、張屠、李屠、趙

房……正在案上忙著呢。如果是七月的話,在某個胡同里走著,忽然會聞見蘑菇之香,環(huán)顧卻

是老墻。墻頭上掛著一窩大黃梨。哪來的蘑菇耶?走,找去,必能在某家小館的廚房里找到,

叫作干巴菌,正亮閃閃的,在鍋子中央冒油呢。這臨安大街兩邊,巷子一條接一條流水般淌開

去。在電子地圖上,這些密密麻麻的小巷是大片空白,電子地圖很不耐煩,只是標出一些大單

位的地點和最寬的幾條街,抹去了建水城的大量細節(jié),給人的印象,似乎建水城是個荒涼不毛

之地。其實這個城毛細血管密集,據(jù)統(tǒng)計,建水城3.3平方公里的范圍內(nèi)有30多條街巷,550

多處已經(jīng)被列為具有保護價值的文物性建筑。這是很粗疏的統(tǒng)計,許多普通人家雕梁畫棟的宅

子、無名無姓的巷道并不在內(nèi)。在巷子里面,四合院、水井、老樹、門神、香爐、雜貨鋪、紅

糖、胡椒、土紙、灶房、明堂、照壁、石榴、蘋果、桂花、蘭草、綿紙窗、涼粉、米線、青頭

菌、炊煙、祖母、媳婦、嬰孩、善男信女、市井之徒、酒囊飯袋、閑云野鶴、翩翩少年、三姑

六婆、環(huán)肥燕瘦、虎背熊腰、花容月貌、明眸皓齒、慈眉善目、鶴發(fā)童顏……此起彼伏,鱗次

櫛比。

在這個城里,有個家的人真是有福啊。他們還能夠像四百年前的祖先們那樣安居樂業(yè),不

必操心左鄰右舍的德行,都是世交啦。有一位繞過曲曲彎彎的小巷,提著在龍井市場買來的水

淋淋的草芽(一種建水特有的水生植物,可食,滾油翻炒數(shù)秒起鍋,甜脆)、黃筍、茄子、青

椒、豆腐、毛豆、肉糜、葵瓜……一路上尋思著要怎么搭配,偶爾向世居于此的鄰居熟人搭

訕,彼此請安,磨磨蹭蹭到某個裝飾著斗拱飛檐門頭的大門前(兩只找錯了窩的燕子拍翅逃

去),咯吱咯吱地推開安裝著銅質(zhì)獅頭門環(huán)的雙開核桃木大門,抬腳跨過門檻,繞過照壁,經(jīng)

過幾秒鐘的黑暗,忽然光明大放,回到了曾祖父建造的花香鳥語、陽光燦爛的天井。從供銷社

退休已經(jīng)三十年的祖母正躺在一把支在天井中央的紅木躺椅上,借著一棵百年香樟樹的蔭庇充

瞌睡呢。

(有刪改)

【注】建水:縣名,在云南省,舊稱臨安。

本文采用空間和時間兩條線索行文,請分別加以簡析。

【分析】

1.審題干。題干中“空間和時間兩條線索行文”,已明確方向一一考查行文思路

2.審文本。

空間。第1自然段“臨安車站下車,經(jīng)過……沿著……來到……穿過拱形的門洞進城”

第2自然段“進入城門……”

第3自然段“街面上……臨安飯店……”

第4自然段“臨安飯店后面……就是龍井菜市場”

第5自然段“繞過曲曲彎彎的小巷……大門前……天井”

時間。第1自然段“明洪武二十年建城”“20世紀初建造的臨安車站”

第3自然段“……臨安飯店,開業(yè)都快七十年了,就像《水滸傳》……”

【答題】

①文章以空間的轉(zhuǎn)換為行文結(jié)構(gòu),展開對建水城的描寫,從城外的臨安車站開始,依次寫

穿過城門,經(jīng)過街道、市場、胡同小巷,最后進入家庭院落;

②文章以時間的延續(xù)為思想線索,將建水城同時置于歷史文化傳承與當卜,日常生活中來描

寫,表現(xiàn)這座古城經(jīng)久不衰的生命活力。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送一位遠征的友人

——給到X北工作的L

方齡貴

?

來信說:“……是時候了,我要去了。我來自遙遠的北方,還要回北方去?!鎳桂B(yǎng)

我二十年,是為她岀力的時候了。我決定二次北征?!绻业瓜聛恚垶槲业墓鈽s歡

喜,節(jié)制你的悲哀,并設(shè)法通知我遠在松花江邊的家,告訴他們我躺在祖國的原野上了…

...,,

?寄來這么短短的一章,你就毅然去了。

?

朋友,眼看你回到北方投身在這神圣的斗爭中了,而我還在這邊荒的一角,寂寞地活著。

我心里有許多話卻一時無從敘說。我于是把想象放在一個遼遠的地方,你的故鄉(xiāng),也是我

的故鄉(xiāng)。我屈起手指頭,已經(jīng)不多不少五個年頭了,自從我們背起行囊走出那個地方。

?

當我們跳下車,在北平城里停下我們腳步的時候,發(fā)覺這里并不如我們所想象。它太沉悶

,太無生氣。人們似乎已經(jīng)遺忘了關(guān)山以外的土地,被膏藥旗子壓得喘不過一口氣來。我

們的祖國就是這樣一個破碎的祖國,苦難的祖國。我們時刻不能忘記,我們來是為了受苦

,為祖國受苦。當整個國家在苦難里掙扎的時節(jié),一切輕蔑,損害,污辱都算不了什么。

給家里去信,只說:“這里很好,只是太好玩,恐怕心野了收不回來,將來不想回家了。

”故意把話說得那么輕松,想減少文字在老人心中所擲放的分量,自己卻不敢再看第二遍

O

?

兩年的時光消度過去了,我們到了南京。落日黃昏,山邊水崖,你總是惆悵地向遠遙望著

,懷念烽煙的北國。江南的山水,你一點也不留戀,你只想呼吸離家較近一點的地方的空

氣。你不能安于這種平靜的生活,終于在一個迷霧蒙蒙的早晨,又背起你的小行囊,向北

邁開你的步子?;乇逼讲痪茫艁砹?,仿佛生活得非常痛快,如心。接著來了“七七”。

七月二十八日北平失守,你被困在里面了,情形混亂,敵兵到處搜查,拘捕,風(fēng)聲鶴唳。

你呢,家里的接濟斷了,兩個銅板,到街上換一個燒餅,不是為了果腹,只是為了運動嘴

唇,慢到不能再慢地咀嚼著。有時連這也得不到,便只有硬呷兩口白開水?!x到這個

地方,我用盡所有的力量抑止我眼淚的外流也不可能了。我們無愧于我們的祖國,不是為

了她,在家里我們并不缺乏溫飽。你囑我不要為你的貧苦傷心,這對你是一種磨練,一種

經(jīng)驗。你那故作寬慰的苦心雙倍加重我的悲哀。沒有比有心地隱藏自己的悲哀更可悲的了

0

?

你已經(jīng)不能安心讀書。祖國在呼喚你,戰(zhàn)爭呼喚你。你為她的遠景所吸引,控制不住自己

的熱情,隨著XX訓(xùn)練班去了。彼此都無消息,完全隔絕在兩個世界里。你在哪里呢?到

底還是你自己,把這個謎底揭開了。一封信從黃河邊上飛到我的手里來,原來你到離炮火

最近的地方找工作。信上充滿了戰(zhàn)斗的熱情,說從早到晚都可聽到炮火和炸彈爆裂的聲音

,并不憚煩瑣地描繪著,描繪著你怎樣在炮火和炸彈的空隙處理你的工作。還說,北方,

我歌頌她,她有多么美麗,健康!每天有小米飯吃,像回了家。……

?

然而你不滿足,說自己太年青,做事的力量不夠,你還想學(xué)習(xí)。像從天上飛下來一樣,在

一個春天的下午,我又握到了你的手。

?

那是一雙多么粗糙有力的手!完全失去了以前的光滑和纖弱。你臉上蒙上一層風(fēng)塵的顏色

,似乎有一點蒼老。在那狹小的旅店里,對著酒我們盡情地訴說。夜晚來時,望著滿天星

月,向我敘說北中國的消息,或者忘情地唱起救亡歌。我就像從前聽老人講故事一樣地聽

著。年余沒見,你的胸襟更擴大了。

?

你住下來,你想學(xué)一點專門的技能,到敵人后方去工作。你興奮,你即刻要去長沙,然而

問題發(fā)生在錢上。那使我一生也忘不了的一天!落著小雨,我們撿點了幾件衣服,到街上

換錢。那該多么難為情!自己覺得臉上發(fā)燒,把慈母的手綴◎轉(zhuǎn)讓給別人。我們低著頭,

把衣服的面積折成最小,怕的是遇見熟人。秦瓊賣過他的黃騾馬,我們現(xiàn)在賣衣服。我們

裝作買東西,走進店鋪里,怯生生地把衣服拿出來,(好像偷來的一樣)低聲地問他們:”

買衣服么?”那聲音模糊得幾乎連自己也聽不清楚。真想一轉(zhuǎn)身,收起衣服跑回去。然而

沒有,我們?nèi)套×?。一家不成,又走一家,為的是多爭幾毛或幾分。那條二里長的小街被

我們走到盡頭。眼巴巴地瞧著自己的衣服換了主人,像離別一位患難中的朋友,接過手中

的幾張票子,頭也不回我們走出來了。……外面落著小雨,感覺一陣空虛。一轉(zhuǎn)身我看見

你偷偷用手巾擦眼淚。……我把頭轉(zhuǎn)到另一方向,我矚望陰沉的天空。天空怎么那樣暗呢

你到了長沙。你學(xué)習(xí)怎樣運用你的“武器”。而現(xiàn)在,你是向北方去了,你所懷念的地方

O

?

我不留戀,也不傷感。我為你歡喜,為你祝福。我們都經(jīng)歷了太多的憂患,感情脆弱得像

一支繃緊的弦。這不成:時代不容許我們。你勸我要堅強,現(xiàn)在我自己勉勵自己。別以為

我們的苦難是偏得的不幸,我們不過是苦難的祖國的一個小小章節(jié),放開眼睛,有多少人

失掉鄉(xiāng)土,拆散了家,有多少靈魂,為我們的祖國,把血灑在大地上。我們,后死者們,

得接替上去,繼續(xù)把血液輸送給祖國的土地,滋養(yǎng)她,肥沃她,使自由在這上面生長。

?

朋友,你放心去吧,祖國正需要你。我們來自北方,北方有我們祖先的墳?zāi)梗形覀兊募?/p>

鄉(xiāng),還有慷慨悲歌的英雄。朋友,你去了,珍重你自己吧,莫忘記時常給我捎幾個字來。

我祝福你,愿你平安。

(選自1940年2月25、27日《大公報》,有刪改)

【注】①手綴:此處指母親親手做的衣服。

1.(2023新編,6分)請按照事件發(fā)生的先后順序梳理本文的行文思路。

案:文章以時間、地點的轉(zhuǎn)換,交代了友人在抗FI救亡的歷史背景下,奔赴不同地點求學(xué)

、工作、流亡、抗戰(zhàn)等經(jīng)歷,展現(xiàn)了一代青年心系家國的可貴品質(zhì)和博大胸襟。(3

分)五年前,“我們”離開家鄉(xiāng)到北平,兩年后到南京;友人在一個迷霧蒙蒙的早晨離開

南京再次到北平求學(xué);北平失守后,友人被困,后來到黃河邊離炮火最近的地方找工作;

一個春天的下午,“我”與友人在小旅店重逢,賣衣服幫他籌錢:之后友人到長沙學(xué)習(xí)運

用“武器”,現(xiàn)在再次回到北方奮斗。(3分)

析:本題考查梳理行文思路。題干說要按照事件發(fā)生的先后順序梳理行文思路,事件往往

有其發(fā)生的時間和地點,可借此把握文章的行文思路。文章第一、二段是寫友人二次北征

時的來信。第三至五段是敘述“我”回憶曾經(jīng)與友人一起去北平、南京的經(jīng)歷,和“我”

從信中看到的友人再回到北平的生活。第六段開頭“你已經(jīng)不能安心讀書”表明前邊的回

憶以及友人去北平,是為了求學(xué),而后主要講述友人在離炮火最近的地方找工作。第七至

九段主要講述友人想去長沙,“我”幫他籌錢。第十至十二段寫友人在長沙學(xué)習(xí)運用“武

器”,再到北方奮斗,以及“我”對他的祝福。梳理全文,劃分層次過后,可以看出年青

的好友懷抱著一腔報國熱情,輾轉(zhuǎn)流離,有著在不同地方學(xué)習(xí)、救亡、流亡、工作等經(jīng)歷

,這個結(jié)論可作為總領(lǐng)句寫在答案開頭;而后將這些事件按照時空順序進行排列,概括出

各個時期的事件即可。

2.(2023新編,6

分)“我”在行文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分析“我”的情感有哪些變化

O

案:首先,文章開頭寫友人去抗戰(zhàn)救亡,而我沒有同行,表露岀“我”對友人的欽佩、想

念之情及愧疚之心。(2

分)接著,回憶戰(zhàn)爭表現(xiàn)出“我”對友人的擔(dān)憂以及對侵略者的憤怒之情。(2

分)最后,“我”不再傷感,祝福友人?!拔摇泵銊钭约涸谄D難的日子堅韌不拔,展現(xiàn)為

國家奮斗的愛國之情。(2分)

析:本題考查梳理情感脈絡(luò)。以“我”的視角來描寫人物、評判人物,是本文的?大特色

。解答此題,首先需要梳理文中講述的事件,抓住議論、抒情句等,把握“我”的情感態(tài)

度。首先,文章開頭便流露出「‘我”對友人的感情。通過“朋友,眼看你回到北方投身在

這神圣的斗爭中了,而我還在這邊荒的一角,寂寞地活著。我心里有許多話卻一時無從敘

說”可以看出

“我”對友人的敬佩、想念,還有因為自己沒能同友人一道北上抗戰(zhàn)救亡而感到愧疚。其

次,回憶隨著戰(zhàn)爭的深入,友人朝不保夕、居無定所,“我”十分擔(dān)憂友人,且對侵略者

的行徑十分痛恨。之后“我”與友人再次相見,“我”忍受內(nèi)心的羞愧典賣衣物,幫助友

人籌措費用,那時依舊懷著悲傷且沉重的心情。最后,友人二次北征,“我”對友人不再

是擔(dān)心、憂慮,“我”為友人歡喜、祝福,并勉勵自己,在艱難的日子堅韌不拔,為國家

、自由而奮斗,這展現(xiàn)出“我”的愛國之情。綜上,規(guī)范用語,條分縷析地按照題干要求

作答即可。

3.(2021天津,4分)文章在開頭直接引用友人來信有何作用?

案:①直接交代朋友二次北征、投身抗戰(zhàn)的事情,突出朋友為國出力的毅然決然和必死的

決心。②設(shè)置懸念,引起下文的敘述和回憶。③莫定文章感情基調(diào),為傾訴友情和抒發(fā)報

國情懷作鋪墊。(每點1分,答出三點得4分)

析:本題考查分析句段的作用。內(nèi)容上,通過“祖國喂養(yǎng)我二十年,是為她出力的時候了

”“我決定二次北征”等,直接交代了朋友二次北征、投身抗戰(zhàn)的事情;通過“如果我倒

下來,請為我的光榮歡喜,節(jié)制你的悲哀,并設(shè)法通知我遠在松花江邊的家,告訴他們我

躺在祖國的原野上了”,突出朋友為國出力的毅然決然和必死的決心。結(jié)構(gòu)上,文章一上

來就引述朋友的信,讓讀者產(chǎn)生好奇,這是誰來的信?寫信之人和作者是什么關(guān)系?故而

起到了設(shè)置懸念的作用;同時朋友來信自然地讓“我”回憶起與他有關(guān)的事情,引起下文

“我”的敘述和回憶。情感上,來信字里行間飽含深情,寫出了朋友對祖國深沉的愛,為

全文奠定了情感基調(diào),為下文傾訴友情和抒發(fā)報國情懷作了鋪墊。

提升繩7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8題。

一個站立在懸崖邊的族群

曉華

在鳥兒的鳴叫里醒來,窗外微雨初歇,我們的梅州之行正式開始。

踏上梅州的土地,客家話便不絕于耳了,女孩子們說起來曲折婉轉(zhuǎn),男人們則帶著濃

重的喉音。雖然注意地聽了半天,一句也沒能聽懂,但總算是學(xué)會了一個第一人稱的字“

?!保图胰司褪沁@樣稱呼自己的,這個字連字庫里都沒有,是單人旁加一個“懸崖”的

“崖”的下半部分。在客家博物館,迎面而來的就是這個巨大的“健”字,占滿了一面墻

,可見這個字在客家文化里的分量,用講解員的話來說,它就是客家精神的體現(xiàn)??图胰?/p>

創(chuàng)造了這個字,人站在懸崖的邊上,每走一步都如臨深淵,客家人時刻在提醒自己身處危

機之中,需要不停地奮斗。的確,這個族系在歷史上就是一個不安定的群體,據(jù)說他們曾

經(jīng)歷過六次大遷徙??图蚁让癜l(fā)源于中原河洛一帶,自東晉以來,為躲避戰(zhàn)亂和災(zāi)荒,數(shù)

次被迫大批向南遷移,輾轉(zhuǎn)到閩、粵、贛交界之地,由于不斷遷移,每到一處都如同過客

,當?shù)厝朔Q他們?yōu)椤翱汀被颉翱腿恕?,他們自己也以“客”自居,最終“客家”成了這個

族群的代稱。

一個以“客”為稱的族群注定是會有一種不安定、不安全之感的,所以他們抱團取暖

的心情才特別迫切。這種感覺在我一次次走進他們的圍屋時越來越強烈。我們首先看到的

是大埔的藍氏泰安樓,這個已經(jīng)有700多年歷史的建筑,至今依然穩(wěn)穩(wěn)地站立在那里,它

的外墻像城墻一樣的高大威武,有十幾米高,近一米厚,大大小小的石塊嵌在墻里,給人

堅硬、穩(wěn)固、凜然不可侵犯之感。大門和窗都很小,與房屋的整體很不相稱,與采光和通

風(fēng)相比,客家人一定是認為防御更為重要。走進大門,里面別有洞天,中間是方形的二堂

二橫的祖祠,外環(huán)是一個三層的弧形小樓,青磚黑瓦,在遠處青山的襯托下,氣勢巍然。

因為時間的關(guān)系,我期待的林氏花萼樓的參觀臨時取消了,我只能在圖片和書籍中一

睹它的面目?;ㄝ鄻潜任覀兛吹降奶┌矘沁€要早建一百多年,與泰安樓前方后圓的造型不

同,它是標準的圓形土樓,而且是三個大圓,內(nèi)環(huán)是一層的平房,二環(huán)是兩層樓,三環(huán)是

三層樓,這與我想象中的客家人的守城建筑相吻合,越中心,越低矮,越安全;越外圍,

越高拔,越抵御。據(jù)說它的門樓上還有蓄水池,有孔眼導(dǎo)出,那是為了防御火攻的裝置,

外墻開的是窄豎的長窗,平時通風(fēng),戰(zhàn)時則可以作為槍孔,可見客家人為了族群的安全真

是煞費苦心。

客家人把他們的住處統(tǒng)稱為“客家圍”,客家圍屋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的傳統(tǒng)禮制、倫理

觀念、陰陽五行、風(fēng)水地理和哲學(xué)思想,也是客家文化的精華所在,而它的建筑藝術(shù)更是

讓人嘆為觀止。我們在梅州的南口鎮(zhèn),就看到了這樣一個別致而完整的圍屋一

“南華又廬”。

我沒有去細數(shù)它有多少間屋子,在里面轉(zhuǎn)得真有點暈,從堂屋到花園,再從花園到走

廊,從樓下到樓上,一間一間的屋,一個一個的天井,樓和樓之間還有天橋相連,它們既

各自獨立,又連成一體,分中有合,合中有分,再加上點綴其間的小花園和樹木盆景,真

是有目不暇接之感。尤其讓人感到詫異的是圍屋的兩側(cè)還各有一個戲臺,是當年看戲打牌

的地方,現(xiàn)在或許已作別用,但仍可以想象當年的熱鬧場面,八個大家庭生活在同一個屋

檐下,老老小小也有上百號人吧,如今安靜的老屋里曾經(jīng)是怎樣的人頭攢動,歡聲笑語。

在一個小天井墻壁的老照片上,我看到了一群風(fēng)流倜儻、自信滿滿的年輕人,他們穿

著西裝旗袍,在南華又廬原先的鐵藝大門前擺出各種隨意的姿勢,很文藝的樣子,這張頗

有現(xiàn)代感和西洋感的照片與老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客家人就是這樣,走出去再走回來。

但是,我總感覺到,這群看似走出村落、走出國門的人,當他們重新回到客家的聚集地,

重新來修建自己的家園的時候,他們的危機感和不安全感會再次涌上心頭,因為我分明看

到了這座房子與其他的圍屋一樣,防御工事修得相當仔細,它除了在最高處建了兩個炮樓

外,在圍屋的四周都有觀察口和射擊口,從觀察口往外望,周圍的情況一目了然,而從房

屋的外觀整體上看,這些小洞卻不易被人發(fā)覺,所以,當危險尚未到來之時,他們已經(jīng)早

早地做好了準備。這真是一個站立在懸崖邊的族群。

走出南華又廬,已是黃昏,四周是稻田,青青的稻谷映著夕陽,寧靜,安詳。曾經(jīng)在

外族進犯時被迫南遷的客家人飽嘗過顛沛流離之苦,如今風(fēng)調(diào)雨順,那種危機感也許不那

么強烈了吧。但是我想,保全自己、不妥協(xié)、不受辱的客家傳統(tǒng)和精神恐怕已經(jīng)深入骨髓

,他們會不停地奮斗的。無論是有意識地、頑強地保留方言母語的語言心理,還是建造龐

大的族群聚居的圍屋,還是那些振聾發(fā)順的名字,都讓我們油然而生敬意。

(有刪改)

5.(3分)下列對本文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第二段通過分析客家人第一人稱“彼”

的讀音、字形和寓意,引出了對客家人遷移歷史、憂患意識和奮斗精神的闡說。

B.文章重點介紹客家建筑,這一律的三層的弧形小樓,青磚黑瓦,氣勢巍然,令人

嘆為觀止,是客家文化的精華所在。

C.描寫客家圍屋時,作者在各個建筑中都重點提到了圍樓出色的防御功能,圍樓的

防御功能與客家先民的遭遇及客家文化的由來密切相關(guān)。

D.文章第六段是對“南華又廬”的敘述和描寫,既寫了它當下的安靜狀態(tài),又寫了

它曾經(jīng)的熱鬧與和諧,表達了作者對客家文化的認同與贊美之情。

答案:B

析:本題考查分析與概括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A項,文章第二段先介紹客家人的稱謂中第一

人稱是“?!?,又進一步介紹其寓意“它就是客家精神的體現(xiàn)??图胰藙?chuàng)造了這個字,人

站在懸崖的邊上,每走一步都如臨深淵,客家人時刻在提醒自己身處危機之中,需要不停

地奮斗”,揭示了客家人的憂患意識和奮斗精神。接著說明這種精神意識的由來“的確,

這個族系在歷史上就是一個不安定的群體,據(jù)說他們曾經(jīng)歷過六次大遷徙”,引出對客家

人遷移歷史的介紹。A項正確。B項,根據(jù)原文第三段描寫的大埔的藍氏泰安樓,及第五

段“客家人把他們的住處統(tǒng)稱為‘客家圍’,客家圍屋……也是客家文化的精華所在”可

知,“這一律的三層的弧形小樓,青磚黑瓦……是客家文化的精華所在”中“一律”的表

述過于絕對。B項錯誤。C項,原文在描寫“藍氏泰安樓”“花萼樓”“南華又廬”時都

提到了其防御功能,也穿插說明了客家文化中“有一種不安定、不安全之感”,這與其先

民的遭遇及文化由來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C項正確。D項是對第六段內(nèi)容的概括總結(jié),第六

段描寫“南華又廬”的堂屋、花園、走廊、天橋、盆景、戲臺這些景物,可以想象當年的

熱鬧與繁華?!卑藗€大家庭”“歡聲笑語”等詞,表明當時的和諧生活。結(jié)尾一句“如今

安靜的老屋里曾經(jīng)是怎樣的人頭攢動,歡聲笑語”用對比的方式和反問語氣寫出當下的安

靜狀態(tài)。末段最后一句“無論是有意識地、頑強地保留方言母語的語言心理,還是……都

讓我們油然而生敬意”直接抒發(fā)自己對這一族群文化的認同與贊美之情,D項正確。故答

案為B項。

6.(3分)下列對本文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篇描寫清晨的鳥叫、微雨等景象,為梅州之行營造靜謐悠遠的氛圍,最后

一段描寫參觀結(jié)束時寧靜、安詳?shù)狞S昏景象,首尾呼應(yīng)。

B.文章第五段說明了客家建筑體現(xiàn)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強調(diào)了客家文化的發(fā)展淵源和

精神實質(zhì),在結(jié)構(gòu)上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C.文章在標題和內(nèi)容中,均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客家人的生存狀況喻為“懸崖

”,形象生動地表現(xiàn)了客家人曾經(jīng)的艱難境遇。

D.文章描寫客家建筑與客家文化時,做到了虛實照應(yīng),以豐富的想象與聯(lián)想擴充了

文章的內(nèi)容,大大增強了文章的高度和深度。

答案:C

析:本題考查分析與鑒賞作品的藝術(shù)特色。A項,文章第一段“在鳥兒的鳴叫里醒來,窗

外微雨初歇”一句交代了梅州之行的天氣狀況及環(huán)境,營造了靜謐的氛圍;結(jié)尾段寫“走

出南華又廬,已是黃昏,四周是稻田,青青的稻谷映著夕陽,寧靜,安詳”,前后兩段都

寫出了環(huán)境的寧靜與安詳,首尾呼應(yīng)。A項正確。B項,第五段第一句從整體上介紹了客

家建筑的文化內(nèi)涵,即客家建筑文化根植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客家文化的精華,深化了主

題;在結(jié)構(gòu)上,這一段上承對“藍氏泰安樓”“花萼樓”的介紹,下啟對“南華又廬”的

介紹,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B項正確。C項,“文章在標題和內(nèi)容中,均運用比喻的

修辭手法”錯誤,“站立在懸崖邊的族群”運用的不是比喻手法,而是象征手法,賦予“

懸崖”象征意義,即“客家人曾經(jīng)的艱難境遇”。C項錯誤。D項,文章第六段“尤其讓

人感到詫異的是圍屋的兩側(cè)還各有一個戲臺,是當年看戲打牌的地方……想象當年的熱鬧

場面,八個大家庭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老老小小也有上百號人吧,如今安靜的老屋里曾

經(jīng)是怎樣的人頭攢動,歡聲笑語”就是通過想象和聯(lián)想,將歷史生活與現(xiàn)實建筑結(jié)構(gòu)照應(yīng)

,彰顯眼前建筑蘊含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內(nèi)涵,使客家建筑與客家文化聯(lián)系起來,令文章的

思想高度更上一層。D項正確。故答案為C項。

7.(4分)作者在文中反復(fù)描寫客家人“站在懸崖邊上”,簡析這樣寫的作用。

答案:①在結(jié)構(gòu)上,作為線索,串聯(lián)全文;(1

分)②在內(nèi)容上,強調(diào)了客家人的危機意識,表現(xiàn)客家人保全自己、不妥協(xié)、不受辱的傳

統(tǒng)和永不停息的奮斗精神,(1分)表達作者對客家人這種精神的敬重和贊美之情;(1

分)③手法上,“站在懸崖邊上”象征著客家人的生存境遇,體現(xiàn)了他們的群體性危機感

。(1分)

析:本題考查分析重要句段及線索的作用。“站在懸崖邊上”象征客家人的生存境遇,體

現(xiàn)了他們的群體性危機感。文中四次出現(xiàn)“懸崖”,三次出現(xiàn)“危機”,四次出現(xiàn)“安全

”,出現(xiàn)頻次之多,可見作者用意之深。最直接最明顯的意圖是用“站在懸崖邊上”作為

串聯(lián)全文的線索,標題中明確說出這個族群站在懸崖邊上,第二段解讀客家人第一人稱用

語時多次提到其象征意義,第七段結(jié)尾帶著深厚的感情說“這真是一個站立在懸崖邊的族

群”。“懸崖”的寓意或明或暗地貫串全文。反復(fù)描寫客家人“站在懸崖邊上”,揭示了

全文的主旨:無論在歷史還是現(xiàn)實中,無論在語言傳承還是建筑構(gòu)造上,客家人都有很強

的危機感和安全意識。同時,反復(fù)刻畫客家人“站在懸崖邊上”的形象直接或間接地表現(xiàn)

了客家人保全自己、不妥協(xié)、不受辱的傳統(tǒng)和永不停息的奮斗精神這一主題。作者運用這

種寫法,表達了對客家人精神的敬重和贊美之情。

8.(6

分)文章敘寫了走岀村落、走出國門的客家人,他們重新回到客家聚集地后的表現(xiàn)是怎樣

的?作者這樣寫的意圖是什么?

答案:表現(xiàn):①自信滿滿,意氣風(fēng)發(fā)。(1分)②行為自由隨性,有現(xiàn)代感。(1

分)③重修住宅,有危機感和不安全感。(1

分)作者意圖:作者在文章快要結(jié)束時,選擇把新時代背景下走出村落、走出國門的客家

年輕人作為重點描寫對象,意在表現(xiàn)客家人的傳承意識。(1

分)不管時代如何變遷,環(huán)境如何改變,地域如何變化,客家人的危機意識和奮斗精神不

會改變,并且會永遠傳承下去。(2分)

析:本題考查概括分析文章內(nèi)容,探究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第一問需要分析第七段的內(nèi)容。

適當摘取原文中的詞語或句子,并整合概括,比如將原文中“我看到了一群風(fēng)流倜儻、自

信滿滿的年輕人”整合為“自信滿滿,意氣風(fēng)發(fā)”;將回鄉(xiāng)后的穿著打扮和時量的擺拍姿

勢等整合為“行為自山隨性,有現(xiàn)代感”:將他們重修住宅、特別注重安全的做法整合為

“重修住宅,有危機感和不安全感”。關(guān)于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要結(jié)合全文分析。文章第七

段已是全文結(jié)尾部分,作者在敘寫了語言傳承、建筑風(fēng)格來表現(xiàn)客家人的危機意識和奮斗

精神后,想通過客家的年輕人來表現(xiàn)這種意識和精神的傳承問題。于是,作者水到渠成地

寫到了走出村落、走出國門、又重新回到客家聚集地的客家年輕人。這樣寫可以深化主題

,更立體地展示客家人的精神文化及其歷史傳承。

培1蟒7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廣3題。(15分)

月夜

劉澤民

①夜,有它幽深的意境,有它奇妙的情趣。它是一幅朦朧的水墨丹青畫,是一支醉人的

天籟合成的歌兒。

②我曾在姑姑家領(lǐng)略過晚春月夜的美妙。姑姑家的故居在紅門寺山南的山洼里,周圍

一圈怪石林立的山,南北一條白亮亮的溪。她的故居坐落在小溪的東畔,高高的土墻圍著三

間正房,兩間廂房,兩間敞篷,獨成一個孤零零的院落。晚上,人們吃罷飯,習(xí)慣性地陸陸續(xù)

續(xù)地走出來,聚到溪畔的柳叢邊。月牙兒已經(jīng)停在柳梢上,笑吟吟地撒下淡淡的光,地上、

山上都鋪著銀白,霜似的。山腳雖有牛乳似的浮動著的霧,但山形還看得清,雞冠山的雞冠,

馬鞍山的馬鞍,都活靈活現(xiàn)。

③山高,月近。

④表爺爺坐在平滑的青石板上,狠狠地吸一口煙,右手把長旱煙袋舒出去,左手捋一捋

小胡子,望一望月下神秘的山,又講起那古老的抻不斷頭的故事:“咱們的紅門寺遍地都是

金銀,九缸十八鍋,不在前坡在后坡。幸海蠻子來憋一回,啥也沒憋去。臨走時說,多咱有姓

白的白胡子老頭趕著白牛耕地,寶就岀世了。”

⑤我望望表爺爺,他就長白胡子,只是不姓白,他們家的牛又是青的,心里就很遺憾。再

看周圍比肩而立的山,感到有點神秘,似乎要動,似乎有什么東西要出現(xiàn),細看,又都靜靜的,

溪水照樣嘩嘩地流。微風(fēng)吹來,送來野花的清香。

⑥幽深的春夜,播種著希望的未來。

⑦在姥姥家,我又領(lǐng)略過仲夏月夜的妙趣。姥姥家在大青山的褶皺里,有一溝很饞人的

果子樹。杏、桃、李、梨,應(yīng)有盡有。到仲夏,杏兒先紅滿枝頭,接著李兒、桃兒也爭著賣

弄風(fēng)騷。山里野物多,果子一熟,就得有人看。我就曾威威武武又甜甜蜜蜜地看過一回。滿

月的光順樹葉的縫隙篩下來,在地上篩下些斑駁的影兒。樹上,迎著月光的一面,明明亮亮,

閃爍著露珠;背著月光的一面,暗暗的綠,陰森森的綠。

⑧蝴蛾,曜堀髭無休無止地叫;青蛙,咕呱咕呱地鳴。前后山倒寧靜,綠色的輪廓籠上白

亮亮的光。溝里偶有幾聲響動,花貍棒子又行動了,弄得山更幽深。

⑨美妙的夏夜孕育著成熟。

⑩我的故鄉(xiāng)的那一彎曉月更深深地勾在我記憶的深處。落實生產(chǎn)責(zé)任制,我家也分得

幾畝地。春種、夏鋤,我很少沾手。在三春不趕一秋忙的時候,再也不能當甩手自在王了,

也要干點活兒。那一天,金雞明亮開嗓,報了一聲曉,我就急忙起床,摸把鐮刀,走上山。弓

似的月兒掛在西天,光不算亮,但也照出樹木、莊稼的輪廓。

?我踩著月光,走到地邊,甩開鐮刀就割起來。一畝多谷子,不一會就放倒了,棋子似的

擺在地里。我直起腰,看看那一排棋子,滿心喜悅。雖然脊背已是熱汗涔涔,腰腿也有些酸

痛,但心里感到前所未有的舒暢、愜意。

?金雞又一聲聲地唱,如弓的月兒更淡淡地白……

?金秋的曉月兒勾出了豐收的喜悅。

?最令人難忘的是元宵月夜和中秋月夜。

?元宵月夜是狂歡的月夜。大山造就了山民們樂天派的性格。在物質(zhì)生活極端匱乏的

年代,山民們?nèi)币律俅?就是不缺少歡樂;在物質(zhì)生活較為豐富的時候,更是其樂無窮。元宵

節(jié),倘若萬里無云,山民們的心就和月兒一樣亮。太陽剛一落山,他們就把早已扎好的英

藜、西瓜、金雞、玉兔等千奇百怪的燈高懸在大門口,活生生地描繪出五谷豐登、六畜興

旺的景兒。接著山村便活躍了。有人把從各家各戶揀選來的燈點著,沿著街道邊走邊撒,撒

上山山嶺嶺,撒出飛騰的火龍。秧歌必辦。事前有準備的,化上妝,穿上長袍短褂,扮成角色;

無準備的,不化妝,披上門簾子、被單子,跟在后面瘋似的扭。獅子、旱船、小車子會、小

跑驢不可少。不管有沒有人看,都瘋似的斗,瘋似的鬧……

?中秋的月夜,既是喜慶豐收的月夜,又是親人團聚的月夜。中秋節(jié)是忙節(jié),無論怎樣

忙,山民們照樣趕集上店、淘米壓面,在丟盔卸甲的繁忙中把節(jié)過得有鼻子有眼。不知從何

時起,親人團聚是這個節(jié)的靈魂,所以,身在異鄉(xiāng)的人,哪怕離家千里萬里,總是趕回家過

節(jié)。那一年,接到去科爾沁草原參加中小學(xué)語文教學(xué)研究會的通知,一看日期,正好趕上中

秋節(jié),心里就怏怏不樂。最后,還是硬著頭皮去了。中秋節(jié)是在坤都過的。我第一次見識了

牧區(qū)的宴會,領(lǐng)略了牧民的風(fēng)情。席面上,上了全羊之后,就有師生輪番唱歌,輪番敬酒,宴

會的氣氛驟然活躍起來,出現(xiàn)載歌載舞的場面??茽柮诓菰枷愕陌拙坪兔晒抛逍值艿恼?/p>

摯感情使我們陶然地醉了。那晚,在皓月朗照下,人們輕歌曼舞,鬧瘋了草原的夜?;叵肫?/p>

來,蒙古族兄弟姐妹團聚的那種親密無間的感情至今還盈盈地汪在我的心間。

?白天,人們可以去干轟轟烈烈的事業(yè),去創(chuàng)輝輝煌煌的業(yè)績;晚上,似乎與其光亮一樣,

總有點黯然失色,但也不盡然,因為夜間有夜間的美妙。倘若在月夜,更會其妙無窮,妙出許

多文人墨客的千古名篇。

(有刪改)

1.下列對本文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開頭用比喻句描摹夜的意境與情趣特點,“天籟”一詞,流露喜愛之意,總領(lǐng)全文內(nèi)

容,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調(diào)。

B.第⑧段運用襯托手法描寫山中月夜的寧靜,用蛾蛾、青蛙的鳴叫和花貍棒子的響動,來襯

托山中月夜的幽深、靜謐。

C.文章善用疊詞寫人、繪景、狀物、議論,如“威威武武”“明明亮亮”“涔涔”“輝輝

煌煌”等,表意具體、細膩,增強了韻律感。

D.文章結(jié)尾用議論點題,將“白天”與“黑夜”對照著寫,突出月夜的美妙,再次抒發(fā)喜愛

之情,呼應(yīng)開頭,使得首尾圓合。

★2.文章為什么要花費頗多筆墨敘寫在草原上度過中秋節(jié)的事?請簡要分析。(6分)

★3.簡要分析本文“形散而神聚”的謀篇布局的藝術(shù)。(6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15分)

城子的生命力

沈洋

①去瀘西,城子必去。

②一個小壩子,一圍群山環(huán)繞。壩子不大,卻有水緣。一條大河淌過,彎成弓形,正好與

城子古村來一個緊緊的擁抱。山不大,卻有靈性。那些山,有著國畫的輪廓,起伏有致,韻味

十足,是典型的滇南地區(qū)個性獨特的山,不以個體雄奇顯勝,卻以連綿起伏、凹凸有致構(gòu)成

別樣風(fēng)景。城子古村落,就貼在這樣的山坡上,享盡了背靠山巒、河流懷抱的極佳風(fēng)水。

③城子的民居,全是土掌房。從山腳沿山坡趁勢而上,前一戶人家的樓頂,即是后一戶

人家的場院。從山腳第一戶人家進去,穿過四合院,七彎八拐,上幾道青石板鋪就的石梯或

者松木板搭就的木梯,就可以像孫悟空神出鬼沒般上到另一戶人家。如此神奇的格局,真可

謂家家相通,戶戶相連,總是讓人想起《地道戰(zhàn)》里那些橫七豎八的地道。你還別說,這城

子村的民居建筑,還正是有著攻防戰(zhàn)事的考慮??梢?城子的歷史絕不像現(xiàn)在看上去那般云

淡風(fēng)輕。

④《廣西府志》記載,城子古村屬彝族先民白勺部的聚居地,隨著歷史的演進,大批漢

族居民逐漸遷入。明朝成化年間,土司昂貴在此建造土司衙門,改城子古城舊名“白勺”為

“永安府”。一時間,這塊風(fēng)水寶地得以脫胎換骨,當?shù)厝速囈陨娴耐琳品咳缬旰蟠汗S般

冒出了一大片,規(guī)模宏大,形成府城,一躍成為滇南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中心之一,繁盛至

極。

⑤走在城子古村,一條條古街巷通向村莊的深處和高處,或橫或豎,或直或彎,無不透露

出這個古村落的神秘。地上是清一色的石板,經(jīng)過村民和游人經(jīng)年累月的踩踏,都磨出了時

光的影子。

⑥抬頭看那房頂,總是給人以神奇的感覺。碗口粗的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