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腦梗死患者的中醫(yī)護理措施_第1頁
一例腦梗死患者的中醫(yī)護理措施_第2頁
一例腦梗死患者的中醫(yī)護理措施_第3頁
一例腦梗死患者的中醫(yī)護理措施_第4頁
一例腦梗死患者的中醫(yī)護理措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章緒論1.1研究背景腦梗死是一種常見的腦血管疾病,也稱為缺血性腦卒中,導致這種疾病的原因有很多,但都造成大腦供血不足,從而導致局部腦組織出現了不可逆的損傷,造成了腦組織缺血、缺氧性壞死。根據發(fā)病機制的不同,腦梗死也分為動脈粥樣硬化性血栓性腦梗死、腦栓塞、腔隙性腦梗死以及分水嶺梗死。常見的癥狀包括突然暈厥、一側肢體無力、四肢麻木、口齒不清、口角歪斜、半身麻木等。并具有起病急、病情變化迅速的特點。腦梗死是最常見的腦血管疾病之一,且女性與男性患者的患病比例為1:1,該病主要發(fā)現在漢族,少數民族中較為少見。腦梗死的臨床表現與梗死部位,受損區(qū)的側支循環(huán)等密切相關,而且沒有特定的早期癥狀,病情根據梗死部位、面積、阻塞血管等因素表現出不同,在心肌梗死發(fā)生前,有些患者可能會出現陣發(fā)性的感覺運動障礙,如肢體麻木,頭暈,癱瘓等。發(fā)病患者可表現出偏癱,失語,視物不清,意識障礙等癥狀,且發(fā)病率和致殘率、致死率較高。腦梗死致死率是我國最大的死因之一,腦梗死在急性期的病死率為5%—15%,其致殘率高達50%,約有10%的人在發(fā)病后難以恢復正常生活。并且隨著年齡的增長,病死率會隨之升高,平均病死率為25%。常見的癥狀即為肢體功能障礙,輕者生活質量受到影響,重者出現明顯的癱瘓,嚴重者將會出現悲觀情緒,導致生命受到危及REF_Ref15592\r\h[1]?,F如今由于年輕人中風的發(fā)病率和長期影響不斷上升,所有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都將面臨嚴重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地理、種族和性別差異以及血管并發(fā)癥的易感性都導致了全球年輕人缺血性中風發(fā)病率的顯著差異REF_Ref3494\n\h[2]。目前,對于腦梗死的發(fā)病機制研究甚少,臨床上中醫(yī)對腦梗死的認知大多數為“中風”。病因病機主要為勞逸過度、飲食不節(jié)、憂思惱怒等導致陽亢于上、氣血逆亂所致REF_Ref31136\n\h[3]。本病多是在內傷積損的基礎上,因勞逸適度、情志不遂、飲酒飽食或外邪侵襲等觸發(fā),引起臟腑陰陽失調,血隨氣逆,肝陽暴張,內風旋動,夾痰夾火,橫竄經脈,蒙蔽神竅,從而發(fā)生猝然昏仆、半身不遂諸癥REF_Ref3406\n\h[4]。腦梗死無法根治,因為它是由動脈粥樣硬化,高血脂,糖尿病等引起,這些疾病是無法徹底治療的,因此腦梗死可能會再次發(fā)作。常見的并發(fā)癥包括:麻痹、肌肉運動障礙、吞咽困難、記憶力減退、自理能力下降以及社會行為改變。1.2研究意義1.2.1臨床意義在分析了患者的臨床數據和文獻之后,對其進行了整理總結,從而為其在臨床上的合理使用提供了相應的護理對策。患者主訴右側肢體反復無力伴活動不利21小時。初步診斷急性腦梗死(左側基底節(jié)),對病人進行細致的治療和護理直至患者痊愈。對腦梗死患者應用中醫(yī)護理的方法,能使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顯著改善,提高病人的康復效果。對腦梗死患者進行中醫(yī)護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并且對患者的護理總有效率的提升有積極的意義REF_Ref3193\n\h[5]。每位病人的情況都各不相同,根據病人的情況選擇相應的處理方法。合理的干預措施不僅可以提高患者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程度,還可以充分將患者對治療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從而促進機體康復。1.2.2實踐意義患者在醫(yī)院接觸的最多的人就是護士,護士對患者的意義非常重要。對患者進行中醫(yī)操作,促進患者的康復。更加突出了護理的重要性。護理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病人的醫(yī)療安全,治療的效果,以及病人的康復。護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對病人的心理狀態(tài)、醫(yī)患關系的和諧有著一定的影響。優(yōu)質的護理不僅提高了他們進行日常生活活動的能力和生活質量,也提高了護理滿意度REF_Ref30621\n\h[6]。第2章臨床資料2.1病例介紹患者,男,79歲,于2022年9月13日下午15時,無明顯誘因出現右下肢活動不利,步行稍不穩(wěn),持續(xù)幾分鐘后緩解,未給予重視。22點因面部紅疹伴疼痛于急診就診,考慮過敏性蕁麻疹,給予對癥抗過敏輸液治療,急診留院觀察。9月14日0點患者出現右上肢力弱,右下肢無力伴活動不利,2:50右下肢抬舉不利較前恢復,仍有乏力。4:30輸液結束后皮疹消退,再次出現右下肢活動不利,無法行走,查頭顱CT無異常,請腦科會診,考慮腦梗死。進行阿替普酶靜脈溶栓治療(0.9mg/kg),溶栓前NIHSS評分2分(下肢活動一分,共濟運動一分),溶栓過程中患者未訴不適,一小時后結束溶栓,NIHSS評分為0分。9月14日入院,為進一步治療收入我科。入院癥見:右下肢力弱,行走拖拽,可以不借助拐杖獨立行走,速度稍慢,右上肢無乏力或活動不利,無頭暈頭疼,言語稍不利,無飲水咳嗆,無視物模糊或復視。納眠可,小便調,規(guī)律服用蘆薈當歸丸,每日大便5-6次,成型。于2022年9月14日入院就診。既往史:2022年8月27日因右下肢活動不利,無法行走于急診就診,查頭顱CT顯示左側基底節(jié)區(qū)腔可疑腔隙性腦梗死可能,未予以特殊治療,于家中自行檢測血壓,最高140/100mmHg,未系統(tǒng)治療。有甲狀腺結節(jié)病史,做過甲狀腺大部切除術,術后規(guī)律服用優(yōu)甲樂2年。過敏史:否認有藥物食物過敏。經過在院的治療和護理,患者于2022年9月26日8點由家屬接出院。2.2檢查2.2.1輔助檢查頭顱MR:左側基底節(jié)區(qū)腔可疑隙性腦梗死可能,建議復查;腦白質高信號;空蝶鞍;右側橋小腦角區(qū)異常信號,表皮樣囊腫?MRA腦動脈輕度硬化改變頸動脈超聲:雙側頸動脈內中膜增厚伴斑塊兒形成(右側頸外動脈可見單發(fā)斑塊形成,位于后壁,混合回聲,大小約0.53×0.17cm,扁平狀,內部回聲不均勻。表面不平整,未形成明顯狹窄,左側頸總動脈可見多發(fā)斑塊形成,較大者位于近頸總動脈球部后壁,低回聲,大小約0.66×0.17cm,扁平狀,內部回聲均勻,表面嵌平整,未形成明顯狹窄。)頭顱CT:顱腦CT掃描未見明顯異常征象。凝血功能+D-D:D-D2.2ug/ml新冠核酸+抗體未見明顯異常。2.2.2體格檢查T36℃P72次/分R18次/分BP128/90mmHg患者神智清楚,發(fā)育和形體正常,能夠自行步入病房,查體時表現合作,回答問題準確。全身皮膚及黏膜無黃染,周身淺表淋巴結未觸及腫大,頭顱五官對稱,雙側瞳孔等大正圓對光反射靈敏,雙鞏膜無黃染,眼瞼無浮腫,舌頭居中,口唇無紫紺,咽部無充血,耳鼻無異常分泌物,雙扁桃體無腫大,頸部柔軟,無頸靜脈怒張及頸動脈搏動異常,頸部動脈聽診未聞及血管雜音,氣管居中,甲狀腺不大,胸廓對稱,呼吸對均勻,雙肺呼吸音正常,心界叩診不大,心率72次/分,節(jié)律齊,心臟聽診無病理性雜音,腹部平坦柔軟,無壓痛反跳痛和肌緊張,移動性濁音(-),莫非氏征(-),麥氏點無壓痛,肝脾肋下未及,肝脾區(qū)叩痛(-),雙腎無叩痛,雙下肢無水腫,活動無明顯異常。一般檢查:意識清醒,情緒平穩(wěn),語言清晰不流利,智能記憶力,理解力,計算力,定向力正常。外觀檢查:頭顱大小正常,無畸形。頸項無頭部活動受限或不自主運動。脊柱活動度無受限,無發(fā)育畸形。顱神經檢查:嗅神經,鼻腔通暢正常,無幻嗅。視神經,雙眼視力,視野正常。動眼,滑車,外展神經,眼裂兩側對稱,大小正常,無眼瞼下垂,無眼球突出及內陷,雙眼各向活動無受限,無復視無眼震,雙側瞳孔等大等圓,直徑約為3mm,對光照反射較靈敏,調節(jié)反射輻輳反射正常。聽神經聽力正常。舌咽神經迷走神經雙側軟腭抬舉對稱活動度好,懸雍垂居中表示咽部反射正常。副神經未出現斜頸及塌肩,胸鎖乳突肌和斜方肌無萎縮,轉頭聳肩時肌肉有力對稱。伸舌位中無肌萎縮。運動系統(tǒng):姿勢與步態(tài),步態(tài)平穩(wěn)。無不自主運動。左側上肢肌力正常,肌力ⅴ級;左下肢肌張力,右上肢肌張力均正常,肌力ⅴ級;右下肢肌張力正常,肌力ⅴ-級。肌肉容積無萎縮及假性肥大。共濟運動左側指鼻實驗跟膝脛實驗穩(wěn)準,左側輪替靈活,左側反跳實驗陰性,右上肢指鼻實驗穩(wěn)準,右下肢跟膝脛實驗欠穩(wěn)準,右側輪替笨拙,右側反跳實驗陰性。感覺系統(tǒng):淺感覺雙側痛覺存在,右下肢觸覺溫覺較正常弱。深感覺、雙側運動覺、位置覺、音叉振動覺正常。復合感覺,雙側兩點辨別覺,圖形覺,實體覺正常。反射檢查:淺反射,角膜反射,腹壁反射均無異常。深反射,雙側肱二頭肌、三頭肌反射,橈骨膜反射,膝腱、跟腱反射均正常。腦膜刺激癥頸軟Kernig(-)Brudzinski(-)。2.3初步診斷中醫(yī)診斷:中風病、風痰瘀阻癥西醫(yī)診斷:急性腦梗死(左側基底節(jié))、血壓升高原因待查、陳舊性心肌梗死(下壁)、高血脂癥、甲狀腺腫瘤術后2.4診療計劃神經內科護理常規(guī),一級護理,低鹽低脂飲食。完善相關檢查:血尿便常規(guī),心電圖,生化,凝血,心臟,腹部,泌尿系超聲,溶栓后24小時復查頭顱CT?;颊呒韧谞钕俨∈?,近期有乏力癥狀,復查甲狀腺功能。行腫標檢查排除腫瘤可能。頸動脈加椎動脈超聲復查血管情況。腦電圖及TCD明確腦功能情況。西醫(yī)方面:丁苯肽注射液保護線粒體,銀杏葉提取物改善循環(huán),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降脂穩(wěn)斑,待頭顱CT檢查結果回報后進行抗血小板治療。中醫(yī)方面:治以熄風化痰通絡為法擬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中醫(yī)調護:避風寒,暢情志,調飲時防止跌倒。第3章護理評估及護理計劃3.1護理評估穿著自理缺陷:與神經肌肉受損有關。衛(wèi)生自理缺陷:與神經肌肉受損有關。軀體移動障礙:與感知或認知受損有關。睡眠形態(tài)紊亂:與生活習慣改變有關。有受傷的危險:與感知受損有關。有誤吸的危險:與吞咽障礙有關。言語溝通障礙:與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改變有關。焦慮:與環(huán)境,經濟狀況有關。便秘:與體力活動不夠及胃腸活動減弱,纖維攝入不足有關。3.2目的計劃患者肢體功能逐漸恢復正常,可根據病情進行一些簡單的日常生活活動。根據患者情況提供營養(yǎng)豐富、易于消化的食物,保證患者能量及營養(yǎng)攝入。避免長期臥床,以免發(fā)生便秘。針對不同的疾病特征及患者的具體情況,實施全面的護理,以達到最好的護理效果,讓病人早日恢復健康。鼓勵患者積極參與治療、積極鍛煉,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第4章護理措施4.1中醫(yī)護理4.1.1舌操舌頭是大腦的先行官。常做舌操,能預防舌頭麻木和舌體不靈活,還能促進唾液分泌、助消化、增強舌感知覺、改善吞咽障礙、延緩衰老、預防癡呆,有增強身體機能的功效。舌操:1伸縮:緩緩張口,盡量將舌尖伸出,再慢慢收回,閉口反復九次;2搭橋:舌抵上顎用舌尖觸壓上顎凹處,反復九次,其作用一是接通任督脈,二為益氣生津;3搖舌:舌體左右搖伸,輕輕頂壓內腮,反復九次,再做三次,順時針,逆時針攪動;4咬舌:將舌尖盡量伸出,然后從舌根附近部位開始。用上下牙齒輕咬舌體直至舌尖。反復九次;5刮舌:從靠近舌根處開始,至舌尖用牙輕刮舌體反復九次;6吞津:在上述練習中,每當津液盈口時,可將津液分三次緩緩咽下REF_Ref899\n\h[7]。4.1.2推拿推拿又稱按摩,以傳統(tǒng)醫(yī)學為基礎,在現代科學理論的指導下,運用不同手法對人體特定的穴位進行操作,有疏通血管。調整腹臟,調和氣血,平衡陰陽等作用。作用于腦梗死患者,能夠有效改善肢體功能狀態(tài)及日常生活能力,是一種有效的康復護理模式REF_Ref15775\r\h[8]。通過對足三里等穴位進行按摩,刺激穴位,緩解肢體麻涼,無力的癥狀,促進血液循環(huán),改善血氣,提升抵抗力。推拿與其他治療方法相比具有療效準確,無毒副作用,操作簡單等優(yōu)勢。穴位推拿:1上肢:從肩關節(jié)開始前后進行揉搓至肩關節(jié)周圍,主要穴位有手三里穴,外關穴、合谷穴、肩腧穴,曲池穴等。最后輕輕擺動肩,肘,腕等上肢關節(jié),對上肢關節(jié)進行拿捏,揉搓。2下肢:從患肢外側,前方,內側反復按摩,主要穴位有三陰交穴,足三里,昆侖穴、照海、梁丘等,然后輕輕轉動髖,膝,踝等下肢關節(jié),最后輕輕按摩大腿,小腿等部位的肌肉。推拿共15分鐘,后用紅外照射15分鐘。內關有寧心安神的效果;合谷有疏風散表的效果;曲池有理氣和胃、降逆活絡的效果;足三里有調理脾胃的效果;涌泉有散熱生氣的效果;昆侖有降低血脂的效果;照海有軟化血管的效果。每個穴位按摩需重復3-5次以上REF_Ref16114\r\h[9]。有加快血液循環(huán)、促進神經功能系統(tǒng)恢復的效果。4.1.3雙下肢驅動遵醫(yī)囑給予患者雙下肢驅動,以促進下肢血液循環(huán)。介紹血液循環(huán)驅動治療儀的治療方法及作用及注意事項。通過促進體內血液循環(huán),預防深部靜脈血栓的形成。雙下肢驅動:患者腦梗死后通常需要臥床休息,加上肢體功能障礙,機體血液循環(huán)緩慢,不利于患肢功能康復??諝獗茂煼ㄍㄟ^間歇性地充氣與排氣,促進肢體血液循環(huán),促進肢體功能恢復。氣壓泵采用45mmHg、35mmHg、30mmHg的梯度壓力變化模式,均勻地加壓于患側肢體,增速動脈供血,緩解肢體缺血狀態(tài)REF_Ref471\n\hREF_Ref471\n\h[10]。在臨床護理中,氣壓式血液循環(huán)驅動泵利用空氣泵,通過對氣囊中氣體的壓縮和擴張,對患者下肢產生收縮效果,從而實現下肢靜脈血的有效回流。其后通過放氣逐步降低氣囊對下肢的壓縮作用,舒緩下肢肌肉及血管,促進下肢靜脈中血液循環(huán),且可對微小經脈中的血液循環(huán)起到較好促進改善作用REF_Ref16114\r\h[11]。驅動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有效預防栓塞。4.1.4穴位貼敷穴位貼敷:穴位貼敷療法是一種以中醫(yī)經絡為基礎,用來治療疾病的一種無痛無創(chuàng)的治療方法,將藥物研磨成細粉,與酒,水,蜂蜜,醋等液體調成糊狀,均勻的涂抹在穴貼上,然后貼于患處。這是我國廣大人民群眾在長期與疾病斗爭中,總結出的一套有效的治療療法。穴貼是利用藥物對穴位進行刺激,然后經過皮膚對藥物進行吸收,從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如果在治療過程中出現皮膚紅腫,過敏等癥狀,只要及時將穴貼揭下,并給予處理,癥狀短時間內就可以消失。穴位貼敷中醫(yī)護理能有效改善腦梗死恢復期患者神經及運動功能障礙等臨床癥狀,提高康復有效率REF_Ref1447\n\h[12]。通過藥物刺激穴位,達到疏通經絡的目的。貼敷中藥:將浮萍、吳茱萸、馬錢子、制南星、制川烏、白芷、細辛等藥打磨成粉末過篩,用醋或水混合成糊狀,均勻涂抹在學貼上,選擇穴位進行貼敷。穴位選取患者健側,一次兩貼,交替進行。貼敷前觀察皮膚有無破損、紅腫。貼敷以4小時為宜。期間注意保暖,注意觀察貼敷皮膚部位是否有紅疹或水泡,若有應及時停止、處理。飲食上注意禁食生冷辛辣物REF_Ref16039\r\h[13]。4.1.5膏膜電磁波照射遵醫(yī)囑給予中藥膏膜加紅外線照射bid。講解紅外線照射治療的注意事項及作用。向患者講解在治療過程中如有皮膚不適,立即告訴護士。膏膜電磁波照射:使用藥物加酒煎成稠厚的藥膏或將藥物打磨成細粉后與酒或醋等液體充分攪拌形成藥膏,在患處鋪一層紗布,把和好的藥膏均勻涂抹于患處。再在藥膏表面用少量石膏水固定成型,在通過紅外線照射,達到促進血液循環(huán),促進組織損傷愈合。在20多年的臨床上,經過上億人次的使用,充分顯示出電磁波治療儀具有:消炎止痛、止癢降脂、疏通微循環(huán)通道、清除機體深層淤血、促進上皮生長、加速創(chuàng)面愈合等治療效果,而且沒有任何毒副作用REF_Ref9219\n\h[14]。4.1.6中藥湯劑中藥可作為輔助治療的方法或治療后遺癥,常用中藥如紅花,三七,丹參等,有活血化淤的功效,對言語不利和偏癱起一定作用。補陽還五湯是由地龍、川芎、桃仁及紅花各3g,當歸和赤芍各6g,黃芪60g組成REF_Ref9660\n\h[15]。藥房將中藥熬制成湯,在經過統(tǒng)一裝袋處理后,由護士取回,仔細核對后發(fā)給患者。告訴患者服用時間和服用注意事項。如患者服用后出現不適,護士立即向醫(yī)生匯報,對湯劑進行合理的改變。如患者有出院帶藥,則要告知煎藥方法。4.1.7中藥泡腳腦梗死患者肢體活動不利時會出現患肢麻涼、疼痛,尤其是在天氣變化的時候。對于腦梗死患者來說,可以用中藥來泡腳,促進患側四肢的血液循環(huán)。常用的泡腳方可以用路路通30g、桂枝15g、牛膝20g、當歸15g、桑枝20g、紅花10g、伸筋草25g、透骨草15g、威靈仙30g、木瓜15g,煎水取汁。將藥液與熱水混合,使水的溫度處于40度左右,水溫不可過熱,以免燙傷。每次泡腳時間為20分鐘。中藥在熱水的幫助下,刺激足部穴位,改善血氣循環(huán)和經絡狀態(tài)。4.2用藥護理在用藥前,護士要做好三查七對的工作,并對患者的信息進行核對,確認無誤后告知患者即將進行輸液,做好輸液前的準備;護士遵醫(yī)囑配液時,注意觀察藥品有無渾濁、破損等,如發(fā)現異常,要及時更換。進行操作時動作輕柔。嚴格遵循醫(yī)囑控制輸液速度,告知病人不能擅自調滴速;輸液過程中出現不適立即告訴護士;在輸液過程中會出現尿量增加的情況,上廁所時要將輸液瓶掛在較高的地方,防止血液回流到輸液管內,同時要注意對針頭進行保護,以免針頭滑落;換液時進行沖管,將管路內的藥液沖干凈在換液。向講解靜脈輸入中藥的藥理作用,丹紅注射液作為活血化瘀,長春西汀注射液作為擴張血管藥患者表示理解。講解口服用藥的服用方法及基本作用,藥理作用及注意事項。4.3一般護理4.3.1日常飲食護理因患者四天未排便,遵醫(yī)囑給予患者推拿促進腸道蠕動,同時給予開塞露20ml納肛,緩解便秘情況。評估患者與排便相關的因素,生活方式,用藥,疾病史及飲食情況。鼓勵每天進1500~2000ml的液體,如溫開水,湯,飲料等,增加排泄物中水分含量,使糞便變得松軟,易于排出。鼓勵患者每日進行適當的活動或按摩腹部,改善便秘。定時詢問患者有無便意,預防便秘。向患者講解開塞露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記錄大便的次數和顏色,形狀及量?;颊叩呐疟悱h(huán)境應盡量隱蔽,保持室內整潔,使排便、如廁時不受外界干擾,避免患者受到刺激。指導患者排便時不要用力過猛,以免升高血壓而引起頭暈或腦血管意外,避免肛周血管爆裂出血。必要時,可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緩瀉劑。向患者講解飲食中應增加食物纖維素含量,讓患者了解飲食平衡的重要性。介紹含纖維素多的食物,推薦患者食用,補充身體所需的膳食纖維,如粗糧或干果類食物,粗纖維蔬菜如芹菜,韭菜、西蘭花等以及新鮮水果,從而促進胃腸道蠕動,緩解便秘癥狀。進餐前用手測試盛飯湯水器具外壁的溫度,以防燙傷病人口腔粘膜。可選擇將食物調成糊狀或烹飪時進行勾芡或將固體食物打成泥狀或糊狀,這樣食物軟而不松,具有一定的粘性,可以變形,便方便食物在口腔內輸送和吞咽,并且在通過口腔和咽部時不會黏附在粘膜上。空吞咽和吞咽應交替進行,防止口腔內還有食物殘留存在。吞咽時配合頭前區(qū)下頜內收,如點頭樣的動作。選擇一個既安全又有力的姿勢,這樣食物不僅不容易從口中流出,還方便食物送往口腔,降低了食物逆流和誤吸的風險,還可防止誤吸引起的窒息。為患者提供一個安靜舒適的就餐環(huán)境,告知病人進餐時盡量避免外界打擾和不一些必要的交談。在吃飯時,要保持專注,不要分心,防止咳嗆。飯后檢查患者口腔內是否有食物殘渣。4.3.2康復鍛煉如病人生命體征穩(wěn)定,雙下肢肌力活動基本正常時,可對患者進行早期康復治療,旨在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糾正功能障礙,調節(jié)患者精神狀態(tài),為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做好基礎準備。因患者下肢活動不利,協助病人穿脫褲襪,更換方便穿脫的較寬松的病號服,穿合適的鞋,避免因穿著不整而引發(fā)摔倒。專人協助患者進行適當鍛煉,并根據患者自身適當增加活動量,并隨時觀察病人情況。當活動出現不適時,立即停止活動,臥床休息。與患者一起制定語言康復計劃,進行康復舌操練習,指導患者練習舌操的方法,每日三至四次,每次五分鐘。與患者溝通時要耐心,推薦由一名對病人病情了解的家屬陪護,以便醫(yī)護人員更好的與患者進行溝通。指導患者使用簡潔的語言,語速放慢,表達自己需求。語言訓練應由簡入繁,以便更好的理解患者的情況。鼓勵患者多與人溝通,對病人的嘗試和成功給予肯定。指導患者家屬溝通技巧以改善與患者的交流和溝通?;颊哐哉Z表達能力逐步增強,能與家屬溝通,指導家屬多關心患者,以緩解患者焦慮情緒,減輕病人心理負擔,已取得家屬配合。4.3.3病房管理介紹患者住院的應注意的事項和病區(qū)環(huán)境,以減輕患者的緊張和壓力。將病房的呼叫器安置在患者可隨時接觸到的位置上,以便出現不適及時呼叫護士。介紹衛(wèi)生間內呼叫器的位置及使用方法。保證病房及患者活動范圍內的安全,室內光線充足,調節(jié)室溫,避免受涼,地面無管路,無積水,將暖壺等危險物品放于離患者較遠處,避免受傷。維護床單位的清潔,并及時更換被污染的衣服、褲子。4.4心理護理指導病人使用放松技巧,例如放松肌肉,用腹部做慢而深的呼吸,睡前聽緩慢而放松的音樂,按摩皮膚穴位。觀察患者焦慮的程度及時進行心理上的安撫,以緩解病人的緊張心理。發(fā)放腦梗死健康宣教材料及有關保健知識的書籍。也告知病人心理因素與疾病的關系,了解長期精神緊張,可使血壓增高,加重動脈硬化,不利于疾病的恢復。甚至可以誘發(fā)心腦血管事件,平時應注重勞逸結合,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多發(fā)展健康的興趣愛好,多參加有益身心健康的社會活動。4.5健康指導盡量食用營養(yǎng)豐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做到營養(yǎng)平衡??蓴z入粗糧、水果、蔬菜、肉類,豆類,油脂類等食品,做到主食粗細搭配,少吃油膩的和油炸過的食物,如肥肉、動物油等,盡量少食用辛辣調味品及咖啡、濃茶等刺激食物。建議病人食用少鹽,少油、低脂肪、含有豐富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品,如豆類,蝦。嚴格控制攝入的鈉和糖的量,避免暴飲暴食。少吃咸菜,腌制食品,鹵制食品等加工食品。戒煙戒酒。告知病人及其他家庭成員,說明肥胖,吸煙,酗酒及不合理飲食對患病概之間的關系。如不吸煙者遠離吸煙環(huán)境。平素要多飲水,洗熱水澡之前要多飲水,避免在洗澡后發(fā)生腦梗死的現象。睡前要適當的飲水,許多患者在晨起的時候會出現腦梗的癥狀。指導病人每天進行適量的運動,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適度運動,循序漸進,持之以恒。運動鍛煉要講究科學方法,要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根據自身體質的不同選擇適宜自己的運動方式和運動量??捎懈纳普叩纳罟δ芘c和運動功能,幫助患者更快康復REF_Ref9542\n\h[16]。防治高血壓,控制食鹽的攝入,減少飲食中脂肪的含量,減輕體重,戒煙限酒,保持樂觀情緒。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第5章討論本例患者因短時間內反復出現肢體無力且活動不利的現象,為緩解癥狀,于醫(yī)院進行治療。通過醫(yī)護人員的治療和患者的配合,針對活動不利這一癥狀,進行有效的治療和護理,使患者的癥狀得以改善。通過對患者進行推拿,舌操,驅動等護理治療,使患者肢體無力這一癥狀得到改善,并給予適當的護理,如飲食,康復指導,心理護理,減輕病人的焦慮,壓力等負面影響帶來的不良反應,使患者心情放松,并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使患者了解疾病和自身情況,懂得疾病復發(fā)的征兆,能夠及時有效的預防和自我調整,提高生活質量。經過以上的治療和護理手段,患者情況出現明顯好轉。從入院到出院,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結論現臨床護理除了普通的??谱o理外還設置了具有特色的中醫(yī)護理,而且通過大量的對照實驗,可以看出中醫(yī)護理在針對腦梗死這一疾病有著較為明顯的護理優(yōu)勢,臨床護理中應用效果顯著。雖然目前,對于腦梗死后遺癥雖然無法根治,但通過實驗可以得知中醫(yī)護理對于腦梗死患者有良好的效果,對病人的恢復有很大的幫助,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值得在臨床上推廣。綜上所述,對于腦梗死的護理,可以運用一些中醫(yī)護理措施,起到疏通經絡,調節(jié)血氣,平衡陰陽的功效。改善了病人的生活質量,加強了患者對于治療的信心。對中醫(yī)護理在腦梗死護理中的應用,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參考文獻王艷麗,王曉林.中醫(yī)康復護理對腦梗死后肢體功能障礙恢復的影響[J].健康之友,2022,(7):245-246.LicoR,LingY,andJaiswalS.RiskFactorsforPreventionStroke(ISorTIA)DuetoCerebralInfarctioninYoungAdults:AMeta-AnalyticalStudy[J].NeuroscienceandMedicine,2021,12(2),62-78.陳蘭.耳穴貼壓聯合中藥外敷的中醫(yī)辨證施護對氣虛血瘀型腦梗死急性期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中國中醫(yī)藥現代遠程教育,2023,21(4):174-176.蘇占清,夏毅,寧厚旭,等.急性腦梗死中醫(yī)病因病機、辨證研究概述及簡評[J]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