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第一單元測試卷
1.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題目。
采桑子?重陽
毛澤東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zhàn)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1)下列對作品有關內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采桑子?重陽》中“采桑子”是曲牌名,“重陽”是題目,它是現(xiàn)代詩歌,也是新
詩,因為它產生于“五四”以后。
B.自然界從不會因為人事變化而改變它的運行規(guī)律,年年重陽節(jié)都會如期而至。
C.經(jīng)歷過戰(zhàn)火洗禮的野花都比以往更芬芳??梢娂t軍的勝利極大地鼓舞了詞人。
D.下闋中描寫秋風比春風更強勁,秋景比春景更壯闊,后一句更表現(xiàn)出詞人樂觀、開闊的
情懷。
(2)下闋說“不似春光”,又說“勝似春光”,是不是自相矛盾?請說明理由。
2.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題目。
金黃的稻束
鄭敏
金黃的稻束站在
割過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無數(shù)個疲倦的母親,
黃昏路上我看見那皺了的美麗的臉,
收獲日的滿月在
鬲聳的樹巔上,
暮色里,遠山
圍著我們的心邊,
沒有一個雕像能比這更靜默。
肩荷著那偉大的疲倦,你們
在這伸向遠遠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靜默。靜默。歷史也不過是
腳下一條流去的小河。
而你們,站在那兒,
將成為人類的一個思想。
(1)下列對本詩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金黃的稻束站在/割過的秋天的田里”涉及的時間,從全詩看,除了“秋天”外,還
隱指“暮色”降臨之前。
B.“黃昏路上我看見那皺了的美麗的臉”,把“皺”與“美麗”并列,富有謳歌母親的勞
動和感嘆時光流逝之意。
C.“你們/在這伸向遠遠的一片……”的詩句中,“你們”指詩歌的主要形象“金黃的稻
束”。
D.“歷史也不過是/腳下一條流去的小河”,這實際上就是稻束“低首沉思”的內容。
(2)下列對本詩藝術特色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歌以“金黃的稻束”為中心形象展開聯(lián)想,通過稻田、路上、遠山等空間性的位移,
傳達一個時間性的主題一一對勞動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
B.詩歌賦予“金黃的稻束”以積極、強烈的視覺印象和消極、“靜默”無言的聽覺感受,
意在利用兩者的不協(xié)調,把關注點從外在畫面轉向內在的生命感受。
C.“金黃的稻束”“收獲日的滿月”等形象都具有圓滿意味,但詩歌未寫收獲日的快慰和
滿足,卻引人思考勞動者母親的“疲倦”。
D.詩人采用由物到我、由我到物的安排、組織、觀察方式,把主體“我”突入到客體中,
把冷靜的觀察和深沉的思考結合起來,使詩作內蘊豐富,引人深思。
(3)“金黃的稻束”具有怎樣的象征意義?
(4)如何理解“靜默。靜默。歷史也不過是/腳下一條流去的小河。而你們,站在那兒,將
成為人類的一個思想”?
3.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題目。
我是一條小河
馮至
我是一條小河,
我無心由你的身邊繞過,
你無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兒
投入了我軟軟的柔波。
我流過一座森林,
柔波便蕩蕩地
把那些碧翠的葉影兒
裁剪成你的裙裳。
我流過一座花叢,
柔波便粼粼地
把那些凄艷的花影兒
編織成你的花冠。
最后我終于
流入那無情的大海,
海上的風又厲,浪又狂,
吹折了花冠,擊碎了裙裳!
我也隨著海潮漂漾,
漂漾到無邊的地方;
你那彩霞般的影兒,
也和幻散了的彩霞一樣!
(1)下列對本詩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我是一條小河,我無心由你的身邊繞過”,詩句隱喻“一見鐘情”,這位姑娘使詩人
鐘情。
B.“海上的風又厲,浪又狂”,此詩句寄寓了對社會丑惡現(xiàn)實與人們險惡心機的批判。
C.“小河”流過“森林”,淌過“花叢”,最終歸于大海,“大?!卑涤黠L平浪靜的理想
社會。
D.借自然景物“大?!钡膮栵L狂浪,暗示社會的險惡,從而造成“我”與戀人情愛的悲
劇。
(2)下列對本詩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借小河流動和映入河水的岸邊自然景物的變化,象征時間空間的變易,從而反襯“我”
感情不變。
B.岸景幻化為戀人的“裙裳”和“花冠”與最后被“吹折”“擊碎”“幻散”等詞的運用
產生了濃烈意境和詩情,體現(xiàn)了詩人用心。
C.本詩以自由體的形式寫愛情詩,詩行、詩節(jié)和詩韻的安排都服從于抒情的需要,既自由
舒展又有形式約束。
D.本詩語言特點注意遣詞用字,如“蕩蕩”“粼粼”等疊字,形成輕柔的旋律。運用對
比,顯得韻味悠長。
(3)請簡述詩作的抒情線索。
(4)簡析詩作比擬手法的抒情作用。
4.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題目。
七律二首?送瘟神其二?
毛澤東
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
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
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
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②。
【注】①本詩是毛澤東在1958年6月30日,從《人民日報》得知余江縣消滅了血吸蟲后
寫下的七言律詩。②送瘟神的習俗。
(1)下列對詩歌相關內容和藝術手法的鑒賞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鼻耙痪湟悦骺斓恼Z言勾畫出當前春光明
媚的景象,它既是寫景,又象征著當時全國人民奮發(fā)有為的動人氣概。
B.“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兩句寫廣大人民群眾的巨大威力,能使
“河水讓路,高山低頭”。
C.“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這兩句點明題意,總結全詩。語調輕松,
含幽默調侃意味,流露出詩人終于“送”走了“瘟神”的衷心喜悅。
D.詩歌暗含對比:在舊時代,山河被瘟神糟蹋,即使美麗也是枉然。而在新時代的
神州,山水也煥發(fā)了青春,大地在日新月異地改變著面貌。
(2)本詩頸聯(lián)和《沁園春?長沙》下闋最后三句都運用了怎樣的手法?分別表達了怎樣的
感情?請簡要分析。
5.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題目。
材料一:
前面的槍聲,已響得稀落了。感覺上似乎天快亮了,其實還只是半夜。外邊月亮很
明,也比平日懸得高。前面又下來一個重傷員。屋里鋪位都滿了,我就把這位重傷員安排
在屋檐下的那塊門板上。擔架員把傷員抬上門板,但還圍在床邊不肯走。一個上了年紀的
擔架員,大概把我當作醫(yī)生了,一把抓住我的膀子說:“大夫,你可無論如何要想辦法治
好這位同志呀!你治好他,我……我們全體擔架隊員給你掛匾!……”他說話的時候,我
發(fā)現(xiàn)其他的幾個擔架員也都睜大了眼盯著我,似乎我點一點頭,這傷員就立即會好了似
的。我心想給他們解釋一下,只見新媳婦端著水站在床前,短促地“啊”了一聲。我急撥
開他們上前一看,我看見了一張十分年輕稚氣的圓臉,原來棕紅的臉色,現(xiàn)已變得灰黃。
他安詳?shù)睾现?,軍裝的肩頭上,露著那個大洞,一片布還掛在那里。
“這都是為了我們,……”那個擔架員負罪地說道,“我們十多副擔架擠在一個小巷
子里,準備往前運動,這位同志走在我們后面,可誰知道反動派不知從哪個屋頂上搭下顆
手榴彈來,手榴彈就在我們人縫里冒著煙亂轉,這時這位同志叫我們快趴下,他自己就一
下?lián)湓谀莻€東西上了……”
新媳婦又短促地“啊”了一聲。我強忍著眼淚,給那些擔架員說了些話,打發(fā)他們走
To我回轉身看見新媳婦已輕輕移過一盞油燈,解開他的衣服,她剛才那種忸怩羞澀已經(jīng)
完全消失,只是莊嚴而虔誠地給他拭著身子,這位高大而又年輕的小通訊員無聲地躺在那
里……我猛然醒悟地跳起身,磕磕絆絆地跑去找醫(yī)生,等我和醫(yī)生拿了針藥趕來,新媳婦
正側著身子坐在他旁邊。
她低著頭,正一針一針地在縫他衣肩上那個破洞。醫(yī)生聽了聽通訊員的心臟,默默地
站起身說:“不用打針了。"我過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新媳婦卻像什么也沒看見,
什么也沒聽到,o我實在看不下去了,低聲地說:“不要縫了?!?/p>
她卻對我異樣地瞟了一眼,低下頭,還是一針一針地縫。我想拉開她,我想推開這沉
重的氛圍,我想看見他坐起來,看見他羞澀的笑。但我無意中碰到了身邊一個什么東西,
伸手一摸,是他給我開的飯,兩個干硬的饅頭……
衛(wèi)生員讓人抬了一口棺材來,動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進棺材去。新媳婦這
時臉發(fā)白,劈手奪過被子,狠狠地瞪了他們一眼。自己動手把半條被子平展展地鋪在棺材
底,半條蓋在他身上。衛(wèi)生員為難地說:“被子……是借老百姓的?!?/p>
“是我的一”她氣洶洶地嚷了半句,就扭過臉去。在月光下,我看見她眼里晶瑩發(fā)
亮,我也看見那條棗紅底色上灑滿白色百合花的被子,這象征純潔與感情的花,蓋上了這
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臉。
(節(jié)選自茹志鵑《百合花》)
材料二:
紅燭啊!/你心火發(fā)光之期,/正是淚流開始之日。
紅燭??!/匠人造了你,/原是為燒的。/既已燒著,/又何苦傷心流淚?/哦!我知道
了!/是殘風來侵你的光芒,/燒得不穩(wěn)時,才著急得流淚!
紅燭??!/流罷!你怎能不流呢?請將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間,/培出慰藉的花
兒,/結成快樂的果子!
紅燭??!/你流一滴淚,灰一分心。/灰心流淚你的果,/創(chuàng)造光明你的因。
紅燭啊!/“莫問收獲,但問耕耘?!?/p>
(節(jié)選自聞一多《紅燭》)
(1)下列對材料一和材料二相關內容的理解、分析與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上了年紀的擔架員”的話一方面交代了小通訊員壯烈犧牲的情景,另一方面也
表現(xiàn)了小通訊員的機智和勇敢。
B.新媳婦兩次“短促地‘啊‘了一聲",第一次是表明她認出是小通訊員,第二次
表明她發(fā)現(xiàn)小通訊員傷勢嚴重,可能已經(jīng)犧牲。
C.“伸手一摸,是他給我開的飯,兩個干硬的饅頭”,照應上文,既表現(xiàn)了小通訊
員關心他人的品格,也表達了“我”無比痛苦的心情。
D.“紅燭??!/你流一滴淚,灰一分心”,“流淚”寫出紅燭燃燒的狀態(tài),“灰心”
表明紅燭對未來信心不足的矛盾心理。
(2)下列對材料一和材料二藝術特點的理解、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百合花》中的“我”,不僅起到串連情節(jié)的作用,還表明文中的人和事是作者
親眼所見親身經(jīng)歷的,突出了內容的真實性。
B.“我也看見那條棗紅底色上灑滿白色百合花的被子”中的“百合花”象征著小通
訊員的純潔與高尚,同時也照應了題目。
C.“哦!我知道了!/是殘風來侵你的光芒,/燒得不穩(wěn)時,才著急得流淚!”中“殘
風來侵”是指黑暗反動勢力的阻撓。
D.聞一多的《紅燭》這首詩,每一節(jié)都以“紅燭啊”的呼喚開頭,形成了詩歌濃郁
的抒情氛圍,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3)“依然拿著針,細細地、密密地縫著那個破洞”的意蘊是什么?請簡要回答。
(4)《紅燭》這首詩表現(xiàn)了一種“紅燭精神”,請結合全詩簡要概括。
6.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題目。
中國新詩是隨著“五四”新文化運動,中國文學進入了光輝的現(xiàn)代時期而形成的。從
中國古典詩歌的歷史發(fā)展中來探討中國詩歌的民族傳統(tǒng),就好像一道九曲黃河,永不停息
的滾滾奔流著。它是既多曲折又割不斷的一道長流。新的地理形勢促使黃河轉了彎,新的
歷史條件推動“五四”以來詩歌的革新。如果循流溯源,那當然還是“黃河之水天上
來”,那當然還是繼承與發(fā)展著殷周以至明清的詩歌傳統(tǒng)。只是自此而下,黃河便一瀉千
里,“奔流到海不復回”;現(xiàn)代詩歌,已經(jīng)突破“民族的片面性和狹隘性”,而直接匯入
“世界文學”的汪洋了。
人所公知,胡適是新詩最早的開拓者,從1915-1916年就著手于白話詩的試驗,一開
始就朝著打破舊詩詞最頑固的語言形式桎梏的方向沖擊。假如說,首創(chuàng)“詩體的大解放”
的胡適和他的《嘗試集》,只可視為區(qū)分新舊詩的界碑;那么,堪稱新詩革命先行和紀念
碑式作品的,則歷史性地留給了稍后出現(xiàn)的郭沫若和他的《女神》。這就奠定了以創(chuàng)造為
宗旨的新詩傳統(tǒng)的基礎,戰(zhàn)斗的現(xiàn)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新詩傳統(tǒng)的基礎。
中國新詩是帶著兩大大革命胎記誕生的:首先是在科學與民主以至社會主義的新思潮
推動下,掃除了舊體詩詞唱濫了的那套封建主義的審美情趣,確立了富有現(xiàn)代社會色彩和
生活情調的詩歌境界;其次是力圖摒棄僵死的文言詞語,而以口語入詩,作所謂白話詩,
以利于反映現(xiàn)實表現(xiàn)真情。從而走上了“詩體的大解放”的道路,其主要成就便是自由詩
的誕生。在音律形式上它自然也曾對外國詩歌有所借鑒,但主要都加以融化,在中國現(xiàn)代
口語基礎上提煉出詩的語言來,而形成為中國的自由體新詩。它是“五四”以來新詩運動
對于舊傳統(tǒng)的突破,屬于創(chuàng)造性的新發(fā)展。放在中國詩歌流變史的長河中來看,如商周四
言,楚漢騷賦,漢魏樂府,晉宋五言,隋唐律絕,宋詞,元明曲令,都是遞嫁升降,各自
打著時代烙印,那么“五四”以來便是自由詩。
自由詩并不是不要韻律,而是"詩的韻律不在字的抑揚頓挫上,而在詩的情緒的抑揚
頓挫上,即在詩情的程度上?!边@是詩人戴望舒《論詩零札》中指出的。它如同行云流
水,臨風作態(tài),隨物賦形,雖然變化莫測,但并非沒有理路可尋。譏諷自由詩是“分行寫
的散文”,無非是僵化了的審美偏見而已。
(1)下列不屬于新詩形式特征的一項是()
A.詩歌的境界富有現(xiàn)代社會色彩和生活情調。
B.力圖排除僵死的文言詞語,將口語入詩。
C.借鑒并融化了外國詩歌的音律形式。
D.從漢語口語基礎上提煉出文學語言,形成自由體新詩。
(2)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胡適是新詩最早的開拓者,郭沫若和他的《女神》奠定了新詩傳統(tǒng)的主要基礎。
B.新詩不斷接受外國詩歌的影響并適當融化在自己的風格中,逐漸趨同于世界文
學。
C.“五四”以來的自由體新詩如同楚漢騷賦,漢魏樂府,晉宋五言等一樣,有自己
的時代烙印。
D.新詩打破舊傳統(tǒng),在民歌的基礎之上有了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具有典型的現(xiàn)實主義特
點。
(3)根據(jù)文意,以下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現(xiàn)代詩歌在形成的過程中,從思想內容到藝術形式都融入了外來的東西,增加了
它世界文學的色彩,當然,它也將發(fā)展自己的民族傳統(tǒng)。
B.郭沫若和他的代表作《女神》奠定了戰(zhàn)斗的現(xiàn)實主義的新詩傳統(tǒng)的基礎,從此以
后,中國文人始終以筆作刀槍,創(chuàng)作戰(zhàn)斗的詩篇。
C.掃除了舊體詩那套封建士大夫的審美情趣,使作品更富有時代感和生活情調,走
向了新的詩歌境界。
D.自由詩也講究韻律,但它的韻律畢竟于古詩不同,而注重內在情緒的變化,自有
一定的理路可尋,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審美風格。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河的第三條岸
[巴西]若昂?吉馬朗埃斯?羅薩
父親是一個盡職、本分、坦白的人。他并不比誰更愉快或更煩惱,只是更沉默寡言
一些。是母親,而不是父親,在掌管著我們家,她天天都責備我們——姐姐、哥哥和
我。
但有一天,發(fā)生了一件事:父親竟自己去訂購了一條船。
父親對船要求很嚴格,它要用含羞草特制,牢固得可以在水上漂二三十年,大小恰
好可供一個人使用。母親嘮叨不停,牢騷滿腹,丈夫是突然想去做漁夫嗎?父親什么也
沒有說。
離開我們家不到一英里,有一條大河流過,水流平靜,又寬又深,一眼望不到對岸。
我總忘不了小船送來的那天。父親并沒有顯示出什么特別的神情。他像往常一樣戴
上帽子,對我們說了一聲再見,沒帶食物,也沒拿別的什么。我原以為母親會大吵大
鬧,但她沒有。
臉色蒼白,從頭到尾她只說了一句話:“如果你出去,就待在外面,永遠別回來?!?/p>
父親沒有吭聲,他溫柔地看著我,示意我和他一起出去。我們一起向河邊走去。我
強烈地感到無畏和興奮:“爸爸,你會帶我上船嗎?”
他只是看著我,為我祝福,然后做了一個手勢,要我回去。我假裝照他的意思做
了,但當他轉過身去,我伏在灌木叢后面,偷偷地觀察他。父親上了船,劃遠了。
父親再沒有回來。其實他哪兒也沒去。他就在那條河里劃來劃去,漂來漂去。每個
人都嚇壞了。從未發(fā)生過,也不可能發(fā)生的事現(xiàn)在卻發(fā)生了。
每個人都猜想父親瘋了。母親覺得羞辱,但她幾乎什么都不講。盡力保持著鎮(zhèn)靜。
河邊的行人和兩岸附近的居民說,無論白天黑夜都沒見父親踏上陸地一步。他像一
條被遺棄的船,孤獨地、毫無目的地在河上漂流。人們一致認為,對于父親而言,食物
是一個大問題,他一定會離開大河,回到家中。
他們可是大錯特錯了。父親有一個秘密的補給來源,那就是我。我每天偷了食物帶
給他。后來我驚異地發(fā)現(xiàn),母親知道我做的一切,而且總是把食物放在我輕易就能偷到
的地方。她懷有很多不曾流露的情感。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父親從不踏上泥土、草地或河岸一步。從沒生過火,他沒有
一絲光亮。他的身體怎樣?不停搖槳要消耗他多少精力?河水泛濫時,他又怎么能幸免
于難?我常常這樣問自己。
姐姐生了一個男孩。她堅持要讓父親看看外孫。那天天氣好極了,我們全家來到河
邊。姐姐穿著白色的新婚紗裙,高高地舉起嬰兒,姐夫為他們撐著傘。我們呼喊,等
待。但父親始終沒有出現(xiàn)。姐姐哭了,我們都哭了,大家彼此攜扶著。
后來,姐姐搬走了,哥哥也到城里去了。母親最后也走了,和女兒一起生活去了。
只剩下我一個人留了下來。我從未考慮過結婚。我留下來獨自面對一生中的困境。父
親,孤獨地在河上漂流的父親需要我。我知道他需要我,盡管他從未告訴我們?yōu)槭裁此?/p>
自己要這樣做。不管怎么樣,我都不會因這件事責怪父親。
我的頭發(fā)漸漸地灰白了。我到底有什么不對?我到底有什么罪過?漸漸地,我因年
老而心瘁力竭,生命躊躇不前,同時愛講到疾病和死亡。他呢?為什么?為什么要這
樣?終有一天,他會精疲力竭,只好讓小船翻掉,或者聽任河水把小船沖走,直到船內
積水過多而沉入激流之中。哦,天哪!
我等待著,等待著。終于,他在遠方出現(xiàn)了,那兒,就在那兒。我莊重地指天發(fā)
誓,盡可能大聲地叫著:
“爸爸,你在河上浮游得太久了,你老了,回來吧。你不是非這樣下去不可,回來
吧。無論何時,我會踏上你的船,頂上你的位置?!?/p>
他聽見了,站了起來,揮動船槳向我劃過來。他接受了我的提議。我突然渾身戰(zhàn)栗
起來。因為他舉起手臂向我揮舞,這么多年來這是第一次。我不能……我害怕極了,發(fā)
瘋似的逃掉了。因為他像是另一個世界來的人。
極度恐懼給我?guī)硪环N冰冷的感覺,我病倒了。從此以后,沒有人再看見過他,聽
說過他。
(有刪改)
(1)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河的第三條岸”在小說中指的是父親的小船。小船象征的是一種遠離現(xiàn)實自由自
在的浪漫生活狀態(tài)?!焙拥牡谌龡l岸”既隱喻了人生的另一種選擇,也暗示了這種
選擇的理想主義特征。
B.父親在家里沒有地位。在小船上的生活艱苦、孤獨,但是他選擇了這種生活,源于
他對原來沒有地位的生活的厭惡,上船之后,至少他對自己的所作所為可以自主,
是自由的。
C.小說中寫道:“父親,孤獨地在河上漂流的父親需要我?!薄案赣H”為什么需要
“我”?一是“父親”需要“我”每天給他送食物,二是“父親”渴望“我”能夠
理解并繼承他的追求。
D.“我留下來獨自面對一生中的困境”中的“困境”,指既不能追隨父親去河流上漂
蕩,也不愿追隨母親去城里生活。既割舍不了難以令人滿意的現(xiàn)實生活,也沒有勇
氣縱情追求自主自由的生活。
(2)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母親”這一人物形象。
(3)有人說,“河的第三條岸”在現(xiàn)實中并不存在,它象征著“父親”超越世俗的人生追
求。小說中,“我”對“父親”這種追求的態(tài)度發(fā)生過哪些變化?請簡要分析。
8.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題目。
一群青年,皮膚黝黑、身體結實的青年,在的城市的大街小巷里穿梭。他們
迎面馳來,青春和急切,都寫在臉上。在樓道的拐角、電梯口,提著快餐袋,低頭看手機
的他們差點與我撞個滿懷,()。他們曾被人稱為郵差、信使、物流員,現(xiàn)在,他們有
一個公認的名稱快遞小哥。
這是一個青春的群體,不但有著健康的膚色和發(fā)達的肌肉,也懷揣美好的夢想,
著勇往直前的精神。他們的速度和效率以分秒計算,飛馳和奔跑是他們生活的常
態(tài)。很多時候,人們對此已經(jīng)熟視無睹、見怪不怪,他們來他們走,他們像風一樣,飄過
后一切如常,不帶走一片云彩。
每天清晨上班,我都會遇到一群快遞小哥在一處闋靜的街角,他們冬天抱著頭盔、戴
著遮陽帽在夏天,齊刷刷地站著,很像一群即將出征的戰(zhàn)士。他們的身后,是一排
的電動自行車。與他們擦肩而過的時候,我在想,在接下來漫長的一天里,他們
會去哪里?會遇見什么樣的人?他們在哪里吃飯、睡覺?他們車載電池的動力夠用嗎?他
們一天會跑多遠的路?如果把他們的行動用線連起來,會不會就是一個“毛線
團”?
每天,我們和他們抬頭不見低頭見,或者收件簽單,或者掃碼寄件,門鈴響時,貓眼
里是他們拎著飯盒等你開門的急迫。匆匆忙忙,若即若離,司空見慣卻又保持神秘。
(1)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
A.車水馬龍洋溢如箭在弦足跡B.門庭若市充斥整裝待發(fā)軌跡
C.車水馬龍洋溢整裝待發(fā)軌跡D.門庭若市充斥如箭在弦足跡
(2)下列在文中括號內補寫的語句,最恰當?shù)囊豁検?)
A.他們匆匆的神色和雪白的牙齒一下子沖進眼簾
B.一下子沖進眼簾的是他們匆匆的神色和雪白的牙齒
C.一下子就把他們匆匆的神色和雪白的牙齒盡收眼底
D.他們匆匆的神色和雪白的牙齒一下子就被映入眼簾
(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
A.在一處閶靜的街角我都會遇到一群快遞小哥,他們抱著頭盔在冬天、夏天戴著遮陽帽,
很像一群即將出征的戰(zhàn)士,齊刷刷地站著。
B.我都會遇到一群快遞小哥在一處闌靜的街角,他們冬天抱著頭盔、夏天戴著遮陽帽,齊
刷刷地站著,很像一群即將出征的戰(zhàn)士。
C.我都會在一處闌靜的街角遇到一群快遞小哥,他們冬天抱著頭盔、戴著遮陽帽在夏天,
很像一群即將出征的戰(zhàn)士,齊刷刷地站著。
D.我都會在一處閶靜的街角遇到一群快遞小哥,他們冬天抱著頭盔,夏天戴著遮陽帽,齊
刷刷地站著,很像一群即將出征的戰(zhàn)士。
(4)下面是某校一則征稿啟事的片段,其中有六處表達不當,請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
后語意準確,語體風格一致。
青春是最美麗的歲月,青春中的人是最可愛的人,青春中的事是最值得回憶的
事,青春是用來記住的。在此,以“青春校園”為主題,我社向校園師生征稿。稿件
要求內容積極向上,文體形式不限,提倡抒寫個性。有疑問請質詢我社,我們將對您
的問題進行不勝其煩的解答。歡迎各位朋友踴躍參加征文活動。
(5)某校五月將開展以“躍動的青春”為主題的校園藝術節(jié)活動,現(xiàn)面向全體學生招聘主
持人。請你以應征者的身份,完成如下任務。
①為本次藝術節(jié)擬一副對聯(lián)。
②為藝術節(jié)開幕式寫一段有文采的開場白,號召同學們踴躍參與活動。字數(shù)不超過80字。
9.篩選下面一段材料中的主要信息,將其概括成一段文字,不超過40個字。
詩歌是什么?它是散文的語言無法轉述的部分。那么,試圖解釋它,肯定是一種主
動尋求困境的行為。何況我們要鑒賞的這些“探索詩”又大都是不易讀懂的現(xiàn)代傾向的
詩呢?從這個意義上說,這種“鑒賞”是專業(yè)評論家和智慧的一般讀者一道完成的。大
家的意見相同相近或相悖,都具有同樣的意義?!懊恳粋€讀者就是另一首詩”(帕斯
語),每一種全新的進入都是一種有價值的探索。這種永無止境的多元態(tài)勢,這種對詩
歌審美空間的不斷“發(fā)現(xiàn)”,本身就是“探索詩”所最為需要的閱讀態(tài)度。
10.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題目。
今天,人才的作用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為突出。現(xiàn)實中,一名領軍人物可以引領
一個新產業(yè),增強經(jīng)濟創(chuàng)新能力和競爭力;一名優(yōu)秀領導干部可以帶領一個地區(qū)改變面
貌,開創(chuàng)、奮楫爭先的新局面。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
議《關于適應新時代要求大力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選拔優(yōu)秀年輕干部的意見》,把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選拔優(yōu)
秀年輕干部定位為“關系黨的事業(yè)后繼有人和國家的重大戰(zhàn)略任務”。
高瞻遠矚的判斷,促使我們進一步優(yōu)秀年輕人才的價值意義。
也許有人擔心,嫩竹做不了扁擔,嫩肩挑不起重擔。在抗日戰(zhàn)爭最艱苦的歲月,
(),把培養(yǎng)干部擺在武器、籌款之前。他堅決支持譚震林提出的盡快培養(yǎng)出100名
連長、100名指導員,使一批干部走上連長、指導員崗位,極大地提高了新
四軍的戰(zhàn)斗力,從而有效解決了基層指揮骨干嚴重缺乏不足的問題。歷史上,青年才俊
擔大任、成大業(yè)者不勝枚舉:馬克思29歲、恩格斯27歲寫作《共產黨宣言》,毛澤東
25歲主辦《湘江評論》,周恩來29歲領導南昌起義...事實證明,只要有實踐機會、
干事舞臺、良好環(huán)境,年輕人照樣能擔當重任、取得成績。
(1)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
A.百舸爭流長治久安審視年輕B.百廢待興政通人和注視年輕
C.百舸爭流長治久安審視年青D.百廢待興政通人和注視年青
(2)下列在文中括號內補寫的語句,最恰當?shù)囊豁検?)
A.陳毅提出了壯大新四軍的“槍、款、人”戰(zhàn)略思想
B.陳毅提出了壯大新四軍的“人、槍、款”戰(zhàn)略思想
C.壯大新四軍的“人、槍、款”戰(zhàn)略思想由陳毅提出
D.陳毅提出了“槍、款、人”戰(zhàn)略思想來壯大新四軍
(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
A.極大地提高了新四軍的戰(zhàn)斗力,從而有效解決了基層指揮骨干嚴重缺乏的問題。
B.極大地提高了新四軍的戰(zhàn)斗力,從而有效解決了基層指揮骨干嚴重缺乏的不足。
C.有效解決了基層指揮骨干嚴重缺乏不足的問題,極大地提高了新四軍的戰(zhàn)斗力。
D.有效解決了基層指揮骨干嚴重缺乏的問題,從而極大地提高了新四軍的戰(zhàn)斗力。
11.下面是“創(chuàng)青春”全國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大賽的會徽,請寫出除文字、字母以外的構圖要素,
并說明圖形寓意,要求語言簡明,句子通順,不超過120個字。
12.下面是首屆“中華泰山詩詞大會”組委會擬發(fā)給某校的邀請函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處
詞語使用不當,請找出并修改。
首屆“中華泰山詩詞大會”將于2019年11月22?29日隆重開幕。組委會向貴校的各
位老師和同學們發(fā)出誠摯邀請。
屆時,您將會看到師生們精彩的誦讀表演和才藝展示。您也可以牛刀小試,一展詩詞
誦讀方面的才華。同時也希望各位能對“中華泰山詩詞大會”的后續(xù)舉辦提出一孔之見。
1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手機、外賣、朋友圈、抖音、支付寶……這些新生事物與你的生活息息相關。有人
說,這些事物正在毀滅年輕人的生活,摧毀青年一代?!拔覀兒孟褚蔡菀妆弧畾У簟?/p>
了吧!”一位青年朋友無奈地說了這么一句,還配上了一個哭笑不得的表情。
作為新時代成長起來的青年,以上材料觸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請據(jù)此寫一篇
文章。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
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
1.【答案】
(1)A
(2)不自相矛盾?!安凰拼汗狻笔蔷颓锾斓木吧容^單調這一特點而言的?!皠偎拼汗狻?/p>
是就秋天到處見橙黃、時時有收獲這一情景說的??吹健傲壤烊f里霜”的景色,自然
就發(fā)出了由衷的贊美。
【解析】(1)本題考查對詩歌內容、重要字詞含義作用、情感和藝術手法的分析鑒賞能
力。解答此類題,要通讀詩歌,整體把握詩歌內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礎上,回歸詩
歌,尋找答題點;最后精讀相關詩句,看所給選項的內容是否能在詩歌中找到依據(jù),或者
是否能根據(jù)詩歌內容合理地推斷出來或者是否正確。A項,“采桑子”是詞牌名,“重
陽”是題目。是現(xiàn)代詩歌,但不是新詩,因為新詩在形式上是新的,而《采桑子?重陽》
仍然是宋詞的形式。故選A。
(2)本題考查考生準確把握詩歌詞句含義和詩歌內容的綜合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需要學生
準確細致把握詩歌主要內容,從詩歌的結構內容方面進行具體分析,重點把握詩歌的表達
意蘊進行綜合分析。解答本題時,要注意在理解這兩句詞的基礎上,分析作者如此表述的
原因,分析出表述的合理性即可。“不似春光”是就秋天的景色比較單調這一特點而言
的?!皠偎拼汗狻笔蔷颓锾斓教幰姵赛S、時時有收獲這一情景說的。
2.【答案】
⑴D
(2)D
(3)“金黃的稻束”是收獲的象征,作者又把它與創(chuàng)造此豐收成果的勞動者的形象聯(lián)系起
來,作為孕育者和勞動者的母親便是其中的典型,贊美勞動的母親。
(4)最后幾句,把流逝的歷史比喻成流淌的小河,把站在田里的稻束比擬成人,進而提升
至對人及其精神的贊美與思考?!安贿^”“而”的語氣表明:稻束的精神超越了歷史,這
種堅韌美麗的精神是人類歷史進程中永恒的思想結晶,使得這首詩超越了對母親勞動者的
贊頌。
【解析】(1)本題考查考生準確把握詩歌詞句含義和詩歌內容的綜合能力。解答此類題目
需要學生準確細致把握詩歌主要內容,從詩歌的結構內容方面進行具體分析,重點把握詩
歌的表達意蘊進行綜合分析。D.這是詩人在上文描述基礎上的議論,通過句子中的“而”
可以讀出前后是“對比”,是詩人對眼前景象思考后揭示詩歌主題的點睛之筆,詩中并沒
有點明稻束“低首沉思”的內容,這是詩人留給讀者一個無限想象的空間。故選D。
(2)本題考查對詩歌內容、重要字詞含義作用、情感和藝術手法的分析鑒賞能力。解答此
類題,要通讀詩歌,整體把握詩歌內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礎上,回歸詩歌,尋找答
題點;最后精讀相關詩句,看所給選項的內容是否能在詩歌中找到依據(jù),或者是否能根據(jù)
詩歌內容合理地推斷出來或者是否正確。D.“由物到我、由我到物”有誤,從整首詩歌來
看,這里采用的是“由我到物、由物到我”的方式。故選D。
(3)此題考查分析文本中物象的作用的能力。理解物象的內涵與作用,要結合小說內容去
分析,特別是要結合文本主旨去挖掘其深層含意,通過尋找物象與故事情節(jié)、人物和主旨
等的聯(lián)系,總結出物象的作用?!敖瘘S的稻束”是收獲的象征。注意結合文本具體分析。
(4)此題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義的能力。在實際答題過程中一定要在把握文本主題
思想的前提下,充分調動語境意識、手法意識、結構意識等,多角度思考,仔細分析理解
句意的關鍵,進而準確全面地理解句子的含義。最后幾句,把流逝的歷史比喻成流淌的小
河,把站在田里的稻束比擬成人,進而提升至對人及其精神的贊美與思考。注意結合文本
具體分析。
3.【答案】
(1)C
(2)D
(3)以小河的流程為全篇的抒情線索。
(4)以人擬物的抒情手法,使詩作意蘊豐富,含蓄深沉,許多意象富有象征意味。如“小
河”和“影兒”的纏綿依戀,表現(xiàn)了“五四”以后青年對愛情的熱烈追求和向往。而“無
情的大?!钡目耧L惡浪,蠻橫地“吹折了花冠,擊碎了裙裳”,暗示了封建頑固的黑暗勢
力對自由戀愛和幸?;橐龅臒o情摧殘虐殺,有力地表現(xiàn)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拓展了愛情
詩的意蘊。
【解析】(1)本題考查考生準確把握詩歌詞句含義和詩歌內容的綜合能力。解答此類題目
需要學生準確細致把握詩歌主要內容,從詩歌的結構內容方面進行具體分析,重點把握詩
歌的表達意蘊進行綜合分析。C項,“大?!卑涤鲝碗s而險惡的現(xiàn)實人生。故選C。
(2)本題考查對詩歌內容、重要字詞含義作用、情感和藝術手法的分析鑒賞能力。解答此
類題,要通讀詩歌,整體把握詩歌內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礎上,回歸詩歌,尋找答
題點;最后精讀相關詩句,看所給選項的內容是否能在詩歌中找到依據(jù),或者是否能根據(jù)
詩歌內容合理地推斷出來或者是否正確。D項,應是運用反復,顯得韻味悠長。故選D。
(3)此題考查把握作品的結構和思路的能力。概括文章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結構安排,閱
讀文章是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即初讀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詞,讀懂每句話,
給文章分段和歸納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體上來,進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從而概括思
路?!段沂且粭l小河》全篇五節(jié),可分為三個感情層次。第一層次,一對男女青年“無
心”相遇,卻一見鐘情。第二層次(二、三節(jié)),“小河”一腔柔情地拓展和抒發(fā),充滿
了愛的愉悅和甜蜜。第三層次,風云突變,情勢陡轉。年輕人的愛情遭到了毀滅性的打
擊,愛的甜蜜轉為無奈和悲傷,委婉地表達了對戀人一往情深的憶念和不可改易的情意,
于哀怨中見執(zhí)著。
(4)本題考查分析作品的表現(xiàn)手法的能力。本題學生應該從三個方面來回答,即文章的結
構特點、如何結合內容進行分析、該種情節(jié)設置的作用是什么,圍繞著這些內容學生展開
論述即可。這是一首構思新穎、意境優(yōu)美的愛情詩。它的主要手法是以人擬物,借景抒
情。詩作把“我”比作柔波蕩漾的“小河”,這是詩人心靈的映像,也是詩作的中心意
象。
4.【答案】⑴C
(2)夸張,本詩描繪地動山河的改造大自然的氣勢,表達了詩人對中國六億人民同大自然
作斗爭的精神的熱情贊揚和高度評價?!堕L沙》中“浪遏飛舟”描寫激起的浪花可以阻遏
飛舟,表達革命青年的凌云抱負與豪邁的情懷。
【解析】(1)本題屬于綜合考查題考查學生對詩句內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
答此題既要對詩歌進行整體的把握,又要對詩歌的局部進行恰當?shù)姆治?。在理解每一個選
項時,要仔細分析選項中賞析的每一個重點,對詩歌的內容、情感、主題、意象、意境等
進行分析概括。C.“流露出詩人終于‘送‘走了‘瘟神’的衷心喜悅”錯誤,流露出中
國人民終于“送”走了“瘟神”的衷心喜悅。
(2)本題的考點是比較分析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和詩人的思想情感。首先要把這兩句詩發(fā)在原
詩中理解,再讀懂這兩句詩的意思,以及運用的藝術手法和詩人的情感抒發(fā)?!疤爝B五嶺
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這首詩歌的頸聯(lián)極其形象地描繪出那自然的獨特氣質和魅力,
鮮明別致的表現(xiàn)出6億人民同大自然斗爭的偉大情懷,這種夸張的自然主義描繪的方式是
一種獨特的贊揚。《沁園春?長沙》這首詩歌中的具體描繪改性出革命青年的凌云抱負與偉
大人生情懷。
5.【答案】(1)D
(2)A
(3)運用了細節(jié)(動作)描寫。不能讓救人犧牲的小通訊員穿著有破洞的衣服遺憾地離開
我們。她莊嚴虔誠的行為,表達了對通訊員19歲青春殞落的崇敬、痛惜、悼念、歉疚的復
雜心理。
(4)犧牲自己,照亮世界。面對黑暗,勇敢抗爭。無私奉獻,不求回報。
【解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有關內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題既要對文章進行
整體的把握,又要對文章的局部進行恰當?shù)姆治?。D.“‘灰心’表明紅燭對未來信心不
足的矛盾心理”的理解有誤。文中“灰”應該是“燒成灰”的意思。
(2)本題考查對文章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準確地把握文章的內
容,并對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進行綜合性分析、判斷,進而推理概括。A."表
明文中的人和事是作者親眼所見親身經(jīng)歷的”無依據(jù)。
(3)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關鍵語句的基本能力。解答時重點理解,準確把握即可。
“依然拿著針,細細地、密密地縫著那個破洞”是典型的細節(jié)描寫,突出了她的一種善良
美好的品質,不能讓救人犧牲的小通訊員穿著破破爛爛的衣裳離開,這是種虔誠而美好的
品質,表達出一種內心的美好,她善良、無言的悲傷以及對因借被子撕裂的破洞而產生的
歉疚心理狀態(tài)。
(4)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文本核心要義的基本能力。解答時抓住詩歌內容,準確理解即
可?!凹t燭啊!/你心火發(fā)光之期,/正是淚流開始之日”突出自我犧牲精神,無私無畏的
犧牲精神?!敖橙嗽炝四?,/原是為燒的。/既已燒著,/又何苦傷心流淚?/哦!我知道了!/
是殘風來侵你的光芒,/燒得不穩(wěn)時,才著急得流淚”展現(xiàn)出一種驅除黑暗,拯救祖國的抗
爭精神?!澳懔饕坏螠I,灰一分心。/灰心流淚你的果,/創(chuàng)造光明你的因”“莫問收獲,
但問耕耘”表達出的是一種奉獻的精神品質。
6.【答案】(1)A
(2)D
(3)B
【解析】
(1)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分析。必須在理解文句,分析文章內容,準確把握文意
的基礎上,層層篩選,剝離出有效信息,獲得充足可靠的依據(jù),然后進行合理的推測。A.
是屬于新詩在審美情趣或內容上的要求,不是形式上的特征。特征是外在的表現(xiàn)形式。故
選A。
(2)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辨析能力。解答篩選文中信息的題目時要找出文章中相
對應的語句,注意將選項轉述內容與原文內容逐一相對。D.說新詩“在民歌的基礎之上有
了創(chuàng)造性的新發(fā)展,具有典型的現(xiàn)實主義特點”是錯誤的。新詩是在“中國現(xiàn)代口語基礎
上提煉出來的”,新詩中并不都是現(xiàn)實主義的,如《女神》就是浪漫主義的杰作。故選
Do
(3)本題考查把握文章內容要點和作者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先要對作品有整體的了解和準確
的把握。要善于抓住關鍵語句,理解作品內容,把握作者觀點。解答本題,可將各選項表
述同文本相關內容加以比照,確定答案。B.原文第二段是這樣表述的:“這就奠定了以創(chuàng)
造為宗旨的新詩傳統(tǒng)的基礎,戰(zhàn)斗的現(xiàn)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新詩傳統(tǒng)的基礎”。故選B。
7.【答案】
(DB
(2)“母親”是一個嚴厲苛刻、忍辱負重、情感深摯的家庭主婦。①她嚴厲苛刻,性格煩
躁。小說第1段通過“我”的敘述介紹了“母親”“掌管著我們家,她天天都責備我
們”,第3段寫“母親嘮叨不停,牢騷滿腹”。②她忍辱負重,性格堅毅。母親掌管著全
家人的生活,第10段寫父親出走之后,“母親覺得羞辱,但她幾乎什么都不講。盡力保持
著鎮(zhèn)靜”,依然辛苦維持全家人的生活。③她感情深摯,拙于表達。母親對家人懷有感
情,第12段當“母親”知道“我”偷食物給“父親”后“總是把食物放在我輕易就能偷到
的地方。她懷有很多不曾流露的情感”。
(3)“我”對“父親”的人生追求并不理解,因此對“父親”堅定執(zhí)著的非世俗行為持復雜
的矛盾態(tài)度。最初,“我”對“父親”的行為感到“無畏和興奮”;隨著時間的推移,對
他的態(tài)度變?yōu)殛P心和同情;當全家人都走后,“我”在漫長的守候中,既渴望拯救“父
親”,又深感惘然和恐懼。
【解析】
(1)本題考查分析文章內容的能力。B項,從小說的開頭一句可以看出,“父親”盡職、本
分,不能說在家里沒有地位,“他并不比誰更愉快或更煩惱”表明他并不厭惡在家里的生
活。
(2)本題考查鑒賞作品形象的能力。解答本題可以從全文中篩選描寫母親的語句來進行概
括?!澳赣H”在作品中是個次要人物,第1段通過“我”的敘述介紹了“母親”“掌管著
我們家,她天天都責備我們”.第3段寫出了“母親嘮叨不停,牢騷滿腹”。第10段寫出
了父親走后,“母親覺得羞辱,但她幾乎什么都不講,盡力保持著鎮(zhèn)靜”。第12段當“母
親”知道“我”偷食物給“父親”后“總是把食物放在我輕易就能偷到的地方。她懷有很
多不曾流露的情感”。將上述內容用概括的語言表述出來即可,注意答題模式為:概括+分
析。
(3)本題考查從不同角度和層面發(fā)掘作品的意蘊的能力。題干對“河的第三條岸”的象征意
義作了解釋,這可以作為我們解答本題的立足點。題干提出的問題是“我”對“父親”這
種追求的態(tài)度有哪些變化,回答此題,需首先從文中找出描寫“我”的態(tài)度的語句,然后
分析。第7段,寫“父親”去船上的時候,“我強烈地感到無畏和興奮”;第13段“他的
身體怎樣?……我常常這樣問自己”,第15段“父親,孤獨地在河上漂流的父親需要
我……我都不會因這件事責怪父親”,表達了對父親的擔心和關心;第16段“我到底有什
么不對?我到底有什么罪過?”“他呢?為什么?為什么要這樣?”流露出“我”對“父
親”的理想的懷疑;第18段,父親出現(xiàn)后,“我”說:“回來吧。無論何時,我會踏上你
的船,頂上你的位置。”表達了“我”渴望拯救父親;結尾兩段,“父親”接受了“我”
的建議,而“我”卻感到害怕、恐懼。
8.【答案】
(1)C
(2)A
(3)D
(4)“記住”改為“懷念”;“校園”改為“廣大”;“要求”改為“務請”;“質詢”
改為“咨詢”;“不勝其煩”改為“不厭其煩”;“朋友”改為“師生”。
(5)①(示例)演繹校園才情你我齊上陣,薈萃文藝精英青春正當時。
②(示例)青春是一首噫亮的歌,等待著你我演奏;青春如劃過藍天的羽翼,蓬勃的生命
正待奮起。
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在五月的校園,動起來、跳起來,書寫自己的燦爛青春……
【解析】(1)此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及一般詞語的能力。此類題目一定要在快速閱讀
語句,整體感悟大體內容的情況下,再結合前后文的具體語境和詞語的意思和用法來判斷
詞語作用是否正確。車水馬龍:車像流水,馬像游龍,形容車馬或車輛很多,來往不絕。
門庭若市:門口和庭院里熱鬧得像市場一樣,形容交際往來的人很多。二者都有“熱鬧”
的意思,前者偏重于街道車馬多,后者偏重于門口和庭院人多。根據(jù)語境,應選“車水馬
龍”。充斥:指到處都塞滿。帶厭惡色彩,貶義詞,如文盲充斥。洋溢:(情緒、氣氛
等)充分流露。此處“洋溢”更合語境。整裝待發(fā):整理行裝,等待出發(fā)。如箭在弦:箭
在弦上。二者都有“準備好”的意思,前者偏重于準備好了,后者偏重于勢在必行。根據(jù)
語境,應選“整裝待發(fā)”。足跡:指腳走路留下的痕跡,其后引申到文化等諸多領域。軌
跡:比喻人生經(jīng)歷的或事物發(fā)展的道路。此處“足跡”更合語境。故C正確。故選C。
(2)此題考查語言運用連貫的能力。此類題要求學生在通讀語段、把握語段大意的基礎
上,分析語段的結構層次,要清楚空缺處所處的位置是總起句、總結句、過渡句或者拓展
句。再結合空格處的上下文,擬寫或選擇空缺處的句子;同時,如果有與空缺處相對應的
句子,要考慮句式結構的照應及關聯(lián)詞的正確使用。作答此題,注重分析給出的選項的具
體內容與語境的關系。括號前后表述的主體是“他們”,即快遞小哥,所以括號內承接說
他們的神色和牙齒更緊密;“神色”和“牙齒”沖進眼簾比“被映入眼簾”表達效果更
好,由此可知A項最恰當。故選A。
(3)此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應熟知病句的類型,最常用的判別方法是
劃分句子結構成分,先看主謂賓,再看定狀補,判斷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殘缺贅余、搭配不
當、結構混亂、語序不當?shù)葐栴}。如果結構上沒有問題,可從邏輯意義上分析,看是否有
表意不明、句意關系不當?shù)葐栴}。語段中畫橫線的語句有兩處錯誤:第一處錯誤,”在一
處閶靜的街角”表示地點,做狀語,應放在“遇到一群快遞小哥”之前,即“都會在一處
閶靜的街角遇到一群快遞小哥";第二處錯誤,根據(jù)前面的“冬天抱著頭盔”,后面應該
是“夏天戴著遮陽帽"。用排除法可判斷出D項最合適。故選D。
(4)本題考查語言表達簡明、得體的能力。語言表達要符合具體的情境、對象、語體,要
求分清不同場合、不同時間、不同目的,選用恰當?shù)恼Z句來表情達意,并且注意表達意思
是否完整、明確。“記住”為口語,應改為書面語“懷念”;“校園師生”對征稿對象的
范圍表述不明確,應改為“廣大師生”;“要求”適用于上級對下級,應改為“務請”;
“質詢”有“質疑盤問”的意思,所以改為“咨詢”;“不勝其煩”意為不能忍受煩惱,
應改為“不厭其煩”;征稿面向的是廣大師生,所以把“朋友”改為“師生”。據(jù)此組織
答案即可。
(5)①此題考查學生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一一對聯(lián)的相關知識的把握以及語言表達簡明、得體
的能力。對聯(lián)的四個要素:字數(shù)相等,內容相關;詞性相當,平仄相諧。四要素所規(guī)定的
內容統(tǒng)稱為對聯(lián)格律,有時也稱對聯(lián)規(guī)則。其中,“字數(shù)相等,內容相關”是基本要素,
“詞性相當”是語法要素,“平仄相諧”是聲律要素??筛鶕?jù)這些基本要求進行擬寫。此
處要結合“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科技實驗室文化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 校園文化活動對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影響
- 2025版?zhèn)€人合伙協(xié)議書范本十:影視制作與發(fā)行聯(lián)合體合同3篇
- 2025年度個人二手挖掘機買賣合同法律風險防范范本
- 梅州廣東梅州市委網(wǎng)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招聘勞務派遣人員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成都四川成都簡陽市三星鎮(zhèn)便民服務和智慧蓉城運行中心招聘綜治巡防隊員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二零二五年度汽車行業(yè)密封膠產品采購及質量保證合同2篇
- 2025年教科新版高二歷史上冊月考試卷
- 2025年湘師大新版必修3生物上冊階段測試試卷
- 二零二五年度車輛抵押擔保解除及再抵押合同4篇
- 2025年人教五四新版八年級物理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不同茶葉的沖泡方法
- 2025年春季1530安全教育記錄主題
- 光伏發(fā)電并網(wǎng)申辦具體流程
- 建筑勞務專業(yè)分包合同范本(2025年)
- 企業(yè)融資報告特斯拉成功案例分享
- 五年(2020-2024)高考地理真題分類匯編(全國版)專題12區(qū)域發(fā)展解析版
- 《阻燃材料與技術》課件 第8講 阻燃木質材料
- 低空經(jīng)濟的社會接受度與倫理問題分析
- GB/T 4732.1-2024壓力容器分析設計第1部分:通用要求
- 河北省保定市競秀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生物學試題(解析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