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奇怪的大石頭》教案(7篇)奇怪的大石頭教案篇一教學目標1、認識“考、秦”等5個生字。會寫“著、藏”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奇怪、、地質學家”等20個詞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讀懂課文,體會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動腦、不懈追求的可貴品質,并學習這種品質。教學重點、難點1、引導學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來的過程,領會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問題、提出問題的。2、體會作者是怎樣把內容寫具體的。教學準備1、搜集李四光的生平資料、圖片、童年故事。2、預習課文,不理解的詞語查字典、不懂的知識找資料弄明白。3、生字、新詞卡片。4、多媒體課件。課時安排2課時第一課時課時目標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大意。2、學習課文生字。教學流程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提問:看到課題,你想到了些什么?你還想知道什么?同學們想知道的很多問題,我們都可在文中找到答案;但是有些問題,還需我們做進一步探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奇怪的大石頭》。二、初讀課文,掃除障礙1、請各自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把課文讀通順。2、檢查預習。(1)輪讀詞語:藏在后面孤零零悄悄躲閃隕(yǔn)石大坑(kēng)臥進突兀(wù)旅行考察秦(qín)嶺流域(yù)遺(yí)跡奇怪嚴嚴實實平整震驚(2)質疑問難,解難。主要解決以下疑難:隕石:大的流星在經過地球大氣層時,沒有完全燒毀墜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質較多或全部為石質的隕星。地質學家:從事地球物質形成和地殼構造研究,以探討地球的形成和發(fā)展的科學家。第四紀:地質歷史的最后一個紀。約從距今250萬年前至今。冰川:在高山或兩極地區(qū),積雪由于自身的壓力變成冰塊(或積雪融化,下滲凍結成冰塊),又因重力作用而沿著地面傾斜方向移動,這種移動的大冰塊叫做冰川。在地質上的新生代第四紀,氣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許多地方被冰川覆蓋,稱第四紀冰川。(觀看錄象)秦嶺:橫貫我國中部,東西走向的古老褶皺斷層山脈。我國地理上的南北分解線。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3)輪讀課文,思考:課文圍繞大石頭寫了一些什么事?是按怎樣的順序寫的?三、學習生字1、認讀要寫的字。2、爭做寫字小老師:那幾個字容易寫錯,該怎么寫,請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藏”字17畫,第六筆為“┖”?!芭P”字,左“臣”,右“卜”,注意“臣”的筆順,第三筆為“┐”。“旅”字,注意左下部分的筆順。3、各自練寫,評價反饋。四、作業(yè)設計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多讀幾遍。第二課時課時目標1、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人物美好品質。2、學習抓住關鍵詞句理解語句意思。3、感受勤于思考、善于動腦、執(zhí)著追求的可貴品質對一個人的事業(yè)成功是非常重要的。4、閱讀選讀課文《做風車的故事》。一、復習生字新詞指名讀生字、新詞,進一步鞏固生字和詞語。二、精讀課文,體會人物品質1、感受巨石之“怪”。課文講的是李四光小時候的事。小時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們圍著這塊奇怪的大石頭捉迷藏。讓我們到現場去,去看看奇怪的大石頭“怪”在哪里?(1)請大家各自輕聲朗讀課文,思考:奇怪的大石頭“怪”在哪里?在書上劃出重點詞句。(2)小組討論。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抓住關鍵詞句展開討論:一怪,它是獨立的──“這塊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二怪,這塊石頭體積龐大──“大石頭把他的身影遮得嚴嚴實實的,小伙伴圍著石頭轉來轉去,也找不到他”;三怪,時間久──“這塊石頭恐怕有幾百年的歷史了”;四怪,沒有人說得清它的由來──“爸爸也說不清楚”。(3)朗讀課文,再次體會巨石之怪和李四光的。疑問。2、體會李四光是怎么提問題的。按課文內容填空:這么重的石頭從天上掉下來,力量()。它應該()??伤?)?3、感受人物品質。大石頭可真怪!李四光有了和大家一樣的感受,他產生了疑問,他是如何思考和解決自己的疑問的呢?(1)自讀課文,找、畫關鍵重點詞句。(2)小組交流,全班交流:抓住“許多年、直到、才、專門、考察、發(fā)現”幾個關鍵詞語,理解李四光執(zhí)著探索的可貴品質,體會課文是怎樣把李四光勤于思考、執(zhí)著探索寫具體的。(3)一塊大石頭,引發(fā)了一個重大的科學研究成果,這個成果震驚了全世界!讀到這里的時候,你心里有什么要跟李四光爺爺說的嗎?把你想說的話寫下來。李四光爺爺,我想對你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角色朗讀對話。三、拓展延伸,加強感悟你還搜集到李四光爺爺哪些故事?特別是他的童年故事?讀過故事,你又有什么感受?四、總結全文孤零零的巨石聯(lián)系著千萬年前地質事件,童年的疑問引發(fā)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發(fā)現的問題可能蘊含著大價值。愿我們小朋友們也有強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問、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開一個個神奇之謎,為國家、為人類作貢獻。五、閱讀選讀課文《做風車的故事》1、談話,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李四光爺爺小時侯看到了一塊巨大的石頭,引發(fā)他的思考和探索,后來出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兩百多年前,有一個孩子看到蘋果往下掉后,提出了這樣的問題:“為什么蘋果既不往旁邊飛,也不往天上飛,偏偏要往地下落呢?究竟是什么東西在吸引它呢?”經過他反復推測、不斷研究,終于發(fā)現了宇宙間的規(guī)律──“萬有引力定律”,成為世界的科學家。你們知道他是誰嗎?2、揭示課題。3、學生自主閱讀,教師布置思考題:(1)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2)文章里寫到了小牛頓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你最欣賞小牛頓哪一點?4、自主閱讀。5、交流,指導朗讀。六、作業(yè)超市1、分角色朗讀人物對話。2、抄寫生字詞語。3、繼續(xù)搜集、閱讀其他名人故事。【教學反思】我在上這課時,由“你知道李四光的哪些知識?”導入,揭示課題。學生針對課題提出了2個疑問:1、這塊大石頭“怪”在哪里?2、他是怎么解決自己提出的疑問的。這是兩個切中要害的問題,我將問題及時打在電腦上,呈現給全班學生作為自學的導向問題。學生通過自讀自學,在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我也將本節(jié)課的重點定在討論問題一。孩子們發(fā)言積極,找到了許多重點語句,我雖然表面鎮(zhèn)定地在講課,帶領孩子挖掘語言的重點、訓練感情朗讀??墒谴藭r,我的心里已經開始發(fā)虛了。因為我知道孩子的思維在無限制地擴張,體悟的點鋪得太開了,顯得很散,影響整個課堂的嚴謹性,可是我又想不住及時剎車的方法,怎么辦?好不容易,終于有同學說到了我課前預設的句子了,趕快抓住,將問題的討論縮小到第二段。課后我仔細思考了這個插曲,我逐漸認識到自己的缺陷。1、我第一次接觸新教材,對這篇課文讀得不夠透徹:只重視了文中重點詞句、語言訓練點和思想感情的滲透,忽略了這篇文章的結構體系。這篇文章可以分為兩部分:一到二段為第一部分,主要講這塊石頭的“大”,從而引發(fā)了李四光孩提時的疑問。其他段落為第二部分,講述李四光不斷探究問題的答案,終于成為了我國的地質學家。所以,如果將目標再鎖定明確一些,就不會出現課堂上孩子說話如此散的現象了,我可以這樣安排學習任務: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找找看從哪里可以看出這塊石頭的“大”?第二課時再安排后半部分來歷怪的特點。最后在學完課文之前,結合板書指向課題,石頭“大”,來歷“怪”,怪不得叫“奇怪的大石頭”呢!齊讀課題下課。唉!怎么沒早點發(fā)現。而且這歸段的能力,是三年級重點要培養(yǎng)的,錯過了一次好機會。不錯,細節(jié)決定成敗,就這樣一個小小的疏忽,讓我覺得整節(jié)課留下了一個很大的遺憾。2、朗讀的形式過于單一:不知為什么,我總是會忽略朗讀形式的問題,學著學著就變成齊讀為主了,整個課堂齊讀的比例占到了80%,學生讀得口干舌燥,還得繼續(xù)奮戰(zhàn)。朗讀可以分為:個別指名朗讀、小組朗讀、男女生對讀、小組賽讀、齊讀等多種形式。課堂上,每一種形式的朗讀都尤其重要的功效。比如個別指名讀可以將全體同學的注意力集中到一個焦點,通過個別學生的朗讀達到示范、糾錯、突破重點等多項指向明][確的功能,同時體現了一個朗讀的個性,關注每個孩子的發(fā)展。齊讀可以很好地調控課堂紀律,使朗讀有氣勢,但不易抒發(fā)孩子個人的朗讀情感。再說賽讀,這是學生最喜歡的一種朗讀方式,他們喜歡小組競賽,喜歡那種獲勝的感受,尤其是當兩組站起來的時候,特別精神,特別投入。因此,課堂應是多種朗讀方式的結合體,讓朗讀揚長避短,發(fā)揮更大的功效。另外課堂也有成功之處,需要堅持的。1、識字的自主學習:到了三年級,識字寫字部分已不是教學的重點,此時就應該根據兩年多學習的識字方法,放手讓孩子自主識字。自學生字后,讓學生說說有哪些生字容易出錯要提醒大家注意的,然后我再挑幾個重要的字范寫、講解、書空、強調。這樣既節(jié)約了時間,又培養(yǎng)了孩子自主識字的能力。2、問題由學生中來再由學生來解決:讓學生通過自讀課文獲仔細讀課題,提出自己想問的問題,經過歸并、篩選后將問題呈現作為課堂主要研究的方向。這樣的方法學生會仔細地去讀課文,積極思考發(fā)現問題,在課堂上努力地解決問題。3、重點語句的探究放手讓學生自己學懂:三年級的孩子已有一定的思辯能力,一些重點的語句在每個孩子讀來都會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通過個別發(fā)表見解的互補及點撥,讓孩子自主理解重點語句,通過抓字、詞的體悟,幫助理解含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連感情朗讀的任務也由學生完成了。《奇怪的大石頭》教案篇二設計理念: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北菊n采用個性化教學,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展開教學,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引領學生自讀自悟。設計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自己對課文內容的領悟取代教材的講解分析,整個過程為張揚學生個性,激發(fā)學生靈性服務。學習目標1.會認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奇怪、著名、地質學家、捉迷藏、悄悄、躲閃、嚴嚴實實、轉來轉去、興趣、平整、推動、旅行、考察、秦嶺、遺跡、研究、成果、震驚”等詞語。2.讀懂課文內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動腦,執(zhí)著求索的可貴品質。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材簡析這篇課文講述的是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小時候對家鄉(xiāng)的一塊巨石產生了疑問,通過自己許多年的研究終于弄明白巨石由來的故事。李四光小時候常常和小伙伴在草地上的一塊孤零零的巨石旁邊捉迷藏,時間漸久,李四光對巨石的由來產生了疑問,但是老師和父親沒能解答他的疑問。直到李四光在英國學習了地質學回國以后,經過考察才明白巨石是被冰川從秦嶺帶來的,并由此取得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這個故事體現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動腦,數十年執(zhí)著求索的可貴品質。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來的過程,領會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問題、提出問題的。教學難點:體會作者是怎樣把內容寫具體的。第一課時教學要點:學習課文一到八自然段,了解大石頭之怪。初步體會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動腦的優(yōu)秀品質。教學過程:一、讀題猜文,激發(fā)興趣1.板書:奇怪的大石頭。學生讀題(師:請再讀得奇怪些)2.猜題:課文可能講了什么?二.通讀課文,強化感知教師設疑過渡:同學們,課文到底講了奇怪的大石頭的什么事?它到底怪在哪兒?1、初讀課文,要求:⑴讀準生字字音,聯(lián)系上下文或工具書想想詞義,難讀的句子多讀幾次,把課文讀通順。⑵思考:全文主要圍繞奇怪的大石頭寫了一件什么事?2、反饋交流,掃平障礙⑴.學生找出難讀句子或段落,在大家?guī)椭伦x正確。⑵.學生說說難理解的詞,師生共同解疑。李四光:我國卓越的科學家、著名的社會活動家、杰出的教育家,中國現代地質學的開拓者和新中國地質事業(yè)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科學家。隕石:大的流星在經過地球大氣層時,沒有完全燒毀墜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質較多或全部為石質的隕星。地質學家:從事地球物質形成和地殼構造研究,以探討地球的`形成和發(fā)展的科學家。突兀:高聳。第四紀:地質歷史的最后一個紀。約從距今250萬年前至今。此時高緯度地區(qū)廣泛地發(fā)生了多次冰川作用。冰川:在高山或兩極地區(qū),積雪由于自身的壓力變成冰塊(或積雪融化、下滲凍結成冰塊),又因重力作用而沿著地面傾斜方面移動,這種移動的大冰塊叫做冰川。在地質上的新生代第四紀,氣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許多地方被冰川覆蓋,稱第四紀冰川。秦嶺:橫貫我國中部,東西走向的古老褶皺斷層山脈。我國地理上的南北分解線。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⑶學生說說課文主要講什么?三、細讀課文,把握形象過渡:這塊大石頭到底怪在哪兒,讓童年李四光對它產生了如此濃厚的興趣?請大家細細地讀課文一到八自然段,劃劃它有幾怪?(根據學生回答隨機出示句子)1.一怪:孤零零出示句子:這塊大石頭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學生讀句子,思考:哪個詞體現了大石頭的怪?理解“孤零零”并指導朗讀,2、二怪:巨大出示句子:大石頭把他的身影遮得嚴嚴實實的,小伙伴圍著石頭轉來轉去,也找不到他。指名讀句子,賽讀。讀著讀著,你們感覺到了什么?(石頭之大)理解“嚴嚴實實”。玩著玩著,李四光對這塊石頭產生了怎樣的想法?出示句子:這么大的一塊石頭,是從哪兒來的呢?如果當時是你跟伙伴們玩,你會怎么樣?3、三怪:時間久,來歷不明⑴對自己的疑問,李四光表現出了強烈的求知欲,他是怎么做的?同桌分角色讀老師和李四光的對話。⑵指名讀老師和李四光的對話。⑶評議(從語氣、神態(tài)、動作是否逼真方面)⑷再指名讀⑸從他和老師的對話中,你們感受最深的是哪一句?出示:這么重的大石頭從天上掉下來,力量。它應該可它?填空后指導朗讀。說說為什么對這句話感受最深?你最佩服他的什么?⑹對老師不能解決的問題,李四光是否就此放棄?出示句子:李四光又跑去問爸爸,爸爸也說不清楚。哪個詞看出李四光很好問?⑺老師和爸爸都不能解答這個疑問。猜一猜,此時,李四光會怎么想?4、從李四光的行為中我們充分感受到他的什么品質?指名回答。設疑:巨石之謎充斥著他小小的腦袋,他到底怎樣去找到心中的答案?下節(jié)課再見分曉。作業(yè):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二課時教學要點:讀懂課文最后兩段,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動腦,執(zhí)著求索的可貴品質。指導寫字。教學過程:一、解開巨石之謎李四光心中的疑團有沒有解開,怎么解開的,請大家讀最后兩自然段。讀后討論。a.李四光怎么解開這塊孤零零的巨石之來歷這一謎團的?引導學生認識以下要點:a)李四光思考這個問題想了許多年;讀句子,理解“突兀”。哪個詞說明李四光的執(zhí)著求索的可貴品質?b)長大后到英國學習了地質學,明白冰川可以推動巨大的石頭旅行幾百里甚至上千里。c)李四光回家鄉(xiāng)專門考察了這塊大石頭,終于弄明白這塊大石頭是從遙遠的秦嶺被冰川帶到這里來的。b.對這塊巨石的研究引導他發(fā)現了什么重大成果?c.學到這兒,你覺得李四光是個怎樣的人?孤零零的巨石聯(lián)系著千萬年前地質事件,童年的疑問引發(fā)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發(fā)現的問題蘊含著大價值。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九、十自然段。二、交流讀后感想讀了這篇課文,大家都會有一些感想,寫下你此時心中最真實的想法,和大家交流一下。三、補充故事:關于蘋果落地的故事一個偶然的事件往往能引發(fā)一位科學家思想的閃光。這是1666年夏末一個溫曖的傍晚,在英格蘭林肯郡烏爾斯索普,一個腋下夾著一本書的年輕人走進他母親家的花園里,坐在一棵樹下,開始埋頭讀他的書。當他翻動書頁時,他頭頂的樹枝中有樣東西晃動起來。一只歷史上最著名的蘋果落了下來,打在23歲的伊薩克牛頓的頭上。恰巧在那天,牛頓正苦苦思索著一個問題:是什么力量使月球保持在環(huán)繞地球運行的軌道上,以及使行星保持在其環(huán)繞太陽運行的軌道上?為什么這只打中他腦袋的蘋果會墜落到地上?正是從思考這一問題開始,他找到了這些的答案——萬有引力理論。瓦特與蒸汽機瓦特是蘇格蘭發(fā)明家,他最突出的貢獻是對蒸汽機作了重大的改革,發(fā)明了往復式蒸汽機。為了紀念他,物理學中將他的名字作為功率的單位。童年時代的一天晚上,瓦特在家中喝茶,滾燙的開水剛沖進茶壺,一時還無法喝。瓦特耐心地等待茶涼,他一會兒將茶壺蓋打開,一會兒蓋上。當他蓋上茶壺蓋,無意中把茶壺嘴用手指堵住時,壺中的蒸氣竟把壺蓋頂得“撲撲”直響。蒸氣竟然能將壺蓋頂開,這一現象引起了瓦特的注意,他繼續(xù)擺弄著茶壺。坐在一旁的外祖母覺得小瓦特太無聊了,便加以訓斥。而瓦特一心想著蒸氣的力量,依舊玩著他的茶壺。這次“偶然”的發(fā)現,在瓦特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日后,瓦特以濃厚的興趣投入蒸汽機的研究,不能說與這次的“偶然”發(fā)現毫無關系。四、小結鼓勵:李四光、牛頓、瓦特的發(fā)現離不開勤動腦、善思考。愿我們小朋友們也像這些科學家一樣,有強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問、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開一個個神奇之謎,為國家、為人類作貢獻。五、指導書寫本課生字1、指名或集體認讀生字,同桌交流識字方法2、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學生給生字歸類上大下小:考、秦上小下大:著、藏、究、震2、學生提出難寫字,師范寫3、學生練習,師指導六、作業(yè)自助餐1、做一頁科學家童年故事手抄報2、摘錄名人名言做成書簽3、寫生字:生字只要能記住,寫幾個都行4.制定一份人生理想藍圖白皮書,立下今后要實現的理想,向偉人學習。人教版小學語文三上《奇怪的大石頭》教學設計篇三1、課文中涉及到第四紀冰川活動的許多地質學知識,為了便于學生領會和理解,如果有條件,可以課前布置學生搜集相關的冰川活動資料,也可以根據有關知識制作多媒體課件。還可以搜集有關李四光的材料。2、本課要求會認的字有6個,讀音難點主要有“震”(翹舌音)、“坑、秦、震”(“坑”屬后鼻音、“秦、震”屬前界音)。要注意引導學生在語境中整體認讀或者根據班級學生的姓氏識記“秦”??梢园岩髸懙纳旨性谝黄?,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其結構上的特點,如,“考、秦”為“上大下小”的上下結構,“著、藏、究、震”為“上小下大”的上下結構,然后把重點放在部件比例的大小上,指導臨寫。此外,在寫“紀”時,要注意右邊是“己”不是“已”;“旅”要和“旋”易混,“藏”和“臥”筆順易錯,要注意區(qū)分,不要寫錯。3、本文圍繞奇怪的大石頭是從哪里來的,敘述了幾個與此相關的事件,表現了李四光積極思考、不懈追求的可貴品質。教學中可參照以下步驟進行。⑴初讀課文,目的有二:一是初步了解內容;二是請學生邊讀邊想,自己玩過的捉迷藏與李四光玩的有什么不同,這可以使學生通過比較,盡快進入課文所描述的事件之中,同時引導學生領會李四光是如何在玩中思考的。在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幫助學生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李四光與同學玩捉迷藏對巨石由來產生疑問;向師長請教和去英國留學,才逐漸明白了其中原因;回到家鄉(xiāng)考察,取得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⑵在學生對課文內容有所感知的基礎之上,引導學生細讀課文。為促使學生思考,教師可以提出問題,也可以啟發(fā)學生提出問題,然后在師生、生生的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梢試@“奇怪的大石頭‘怪’在哪里”和“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和解決自己的疑問的”兩個問題展開討論。⑶在解決“奇怪的大石頭‘怪’在哪里”的問題時,應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抓住關鍵詞句展開探討。如,“這塊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孤零零”說明了其中一怪,它是獨立的;“大石頭把他的身影遮得嚴嚴實實的,小伙伴圍著石頭轉來轉去,也找不到他”,說明這塊巨石體積龐大;老師說“這塊石頭恐怕有幾百年的歷史了”,說明時間之久;老師說它是“天上掉下來的隕石”,但李四光又不明白“為什么沒臥進土里去”,并且連父親也不清楚,說明它的由來連大人都弄不清楚,綜合上述幾個方面,說明了此石“真怪”。正是因為大石頭有這樣幾“怪”,李四光才產生了疑問,他是如何思考和解決自己的疑問的呢?首先是因為石頭的“大”,才引起了李四光的興趣,“這么大的一塊石頭,是從哪兒來的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李四光去向老師請教。老師講到了石頭的幾百年的歷史,可是李四光并不知道“是誰把它放在那兒的”,于是老師推測是“天上掉下來的”隕石,李四光按照老師的推測進一步思考,這么大的石頭,要是從天而降,應該砸一個大坑,可是為什么沒有呢?對此,老師和父親都說不清楚,這又進一步表明了石頭的怪──大人也不知道。在教學過程當中,應該引導學生反復誦讀老師與李四光的對話,感受李四光的思考問題的過程。除此之外,學生還應該明確,李四光的可貴之處在于,沒有因為老師和父親都未能解決自己的疑問而放棄求索,“這個問題李四光想了許多年。直到他長大以后到英國學習了地質學,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動巨大的石頭旅行幾百里甚至上千里”?!昂髞?,李四光回到家鄉(xiāng),專門考察了這塊大石頭……他發(fā)現在長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紀冰j?。』顒拥倪z跡……”,可提醒學生注意“許多年、直到、才、專門、考察、發(fā)現”幾個關鍵詞語,理解李四光執(zhí)著探索的可貴品質。學生在結合上下文對上述幾方面內容進行理解、探討、交流的過程當中,一方面要通過課文所描寫的事件,懂得勤于思考、善于動腦,只有執(zhí)著的追求才會取得成功的道理,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另一方面,要了解作者是怎樣把李四光勤于思考、執(zhí)著求索寫具體的。4、教師要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或者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習詞語。如,對于“突?!钡牧私猓ㄟ^上下文,可以知道“突?!痹谶@里指的是巨石,巨石能夠把人的身影擋住,說明它又大又高,可見“突兀”是指山石等物高高地立在一個地方。再如對“嚴嚴實實”的理解,通過上下文,可以知道這個詞語既形容李四光藏得好,不易被人發(fā)現,同時也說明這塊石頭的巨大。5、朗讀,重點指導讀好人物的對話,特別是問話和答話。本文的問話和答話較多,譬如,“是誰把它放在那兒的呢”“也許它就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吧”,“是誰”和“從天上掉下來的”是問話和答話的焦點,在朗讀時應該加重語氣。此外,還應注意關鍵詞語的朗讀。如,“他終于明白了,這塊大石頭是從遙遠的秦嶺被冰川帶到這里來的”,帶點的詞句表明了李四光最終揭開巨石的由來之謎,也應該加重語氣來讀。6、課后的第二、三題,可在教學過程中加以解決。對于學生要交流的感想,主要側重在懂得遇事要勤于思考、善于動腦;只有執(zhí)著的追求才會取得成功的道理兩個方面。學生如能感悟到有關其他方面內容,也要給予肯定。第三題,學生填空后,重點要引導學生體會李四光是怎么提問的。李四光善于動腦筋,善于發(fā)現問題,對別人的解答,不輕信,不盲從,刨根問底,追本窮源,具有不找到正確答案誓不罷休的執(zhí)著精神。除此之外,課后還應該引導學生進行詞句的積累。課后安排的“資料袋”,它展示了與本課內容密切相關的背景資料,在以課文為基礎拓展什么知識與如何拓展兩個方面提供了可借鑒的途徑和方式,為學生深入理解本課內容提供了嶄新的平臺。教師可以此為基礎,繼續(xù)鼓勵、引導學生搜集有關李四光的資料,為本組的“口語交際”訓練做好準備?!緟⒖假Y料】〖李四光〗李四光(1889~1971),中國地質學家。原名仲揆,蒙古族,湖北黃岡人。曾留學日本和英國。早年加入同盟會,參加辛亥革命。曾任北京大學地質系教授、中央研究員地質研究所所長。建國后任地質部部長、中科院副院長、中科院古生物研究所所長、地質力學研究所所長等。中科院地學部委員。195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當選為中國科協(xié)主席,第一至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二至四屆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中共第九屆中央委員。李四光曾從事(ting)科化石和中國第四紀冰川的研究。長期以來,國際上一直充斥著中國內地第四紀元冰川的謬論。1921年,他在太行山東麓和大同盆地首次發(fā)現第四紀冰川遺跡。30年代在長江中下游廬山、黃山、九華山、天目山等地發(fā)現了各類冰蝕、冰磧地形和冰磧物,撰寫了經典名著《冰期之廬山》,劃分了四次冰期和三次間冰期,為中國第四紀冰川學研究奠定了基礎。并得到國內外同行積極評價。40年代考察了川東、鄂西、湘西、桂北和貴州高原等地,發(fā)表了一系列有關論述冰川遺跡和冰期劃分的論著。50年代在北京西山地區(qū)鑒定了多處冰川遺跡,并在60年代初親自規(guī)劃和主持全國的第四紀冰川研究工作。李四光畢生倡導以力學觀點研究地質構造的發(fā)生、發(fā)展及組合的規(guī)律,認為各種構造行跡是地應力活動的結果,建立了“構造體系”的概念,創(chuàng)建了地質力學學派。李四光運用地質力學理論,驅散了“中國貧油論”的迷霧,指導了我國石油地質普查工作,對我國東部油田的發(fā)現,做出了重大貢獻。我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李四光為地震地質和地震預報做了很多開創(chuàng)性工作。李四光在晚年,為我國地熱的開發(fā)和利用也做了很多工作。著有《地球表面形象變遷的主因》《中國北部之ting科》《中國地質學》《冰期之廬山》《地質力學概論》《地震地質》及文集《天文、地質、古生物》等?!嫉刭|學〗研究構成地球的物質和地殼構造,以探討地球的形成和發(fā)展的學科?!急ā皆诟呱交騼蓸O地區(qū),積雪由于自身的壓力變成冰塊(或積雪融化,下滲凍結成冰塊),又因重力作用而沿著地面傾斜方向移動,這種移動的大冰塊叫作冰川?!记貛X〗橫亙于陜西省中部偏南。東西走向。是黃河和長江兩大水系的分水嶺,也是中國地理上南北方分界線的一部分。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奸L江流域〗長江流域指長江干支流的集水范圍,亦即集水面積,通稱流域面積,為180萬平方公里,占中國陸地面積的18.8%。包括15個?。ㄇ嗪?、云南、貴州、四川、甘肅、陜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廣東、福建)2個自治區(qū)(西藏、廣西)1個直轄市(上海)的全部或部分地區(qū)。長江流域的自然分界線,北以巴顏喀拉山、西傾山、岷山、秦嶺、伏牛山、桐柏山、大別山、淮陽丘陵等與黃河和淮河流域為界,南以橫斷山脈的云嶺、大理雞足山、滇中東兩向山嶺、烏蒙山、苗嶺、南嶺等與瀾滄江、元江(紅河)和珠江流域為界;東南以武夷山、石耳山、黃山、天目山等與閩浙水系為界;長江源頭地區(qū)的北部以昆侖山與柴達木盆地內陸水系為界;兩部以可可西里山、烏蘭烏拉山、祖爾肯烏拉山、尕(gǎ)恰迪如崗雪山群與藏北羌塘內陸水系為界;南部以唐古拉山與怒江流域為界;長江三角洲北部,地形平坦,水網密布,與淮河流域難以分界,通常以通揚運河附近的江都至拼茶公路為界;長江三角洲南部以杭嘉湖平原南側丘陵與錢塘江流域為界。長江流域輪廓,像兩端窄、中部寬的菱角,介于東經90°33′至122°25′,北緯24°30′至35°45′之間,東西直距3000公里以上,南北寬度除江源和長江三角洲地區(qū)處,一般均達1000公里左右。因淮河大部分水量也通過大運河匯入長江,從某種意義說,淮河也是長江的一條支流。如加上淮河流域,長江流域的面積則接近200萬平方公里?!嫉谒募o冰川〗約250萬年前至今。在這個時期里,高緯度地區(qū)曾廣泛發(fā)生了多次冰川作用,氣候也異常寒冷,人們將處于這個時代的冰川稱為第四紀冰川?!歼z跡〗古代或舊時代的事物遺留下來的痕跡?!镀婀值拇笫^》教案篇四教學目標1.認識“考、秦”等5個生字。會寫“著、藏”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奇怪、著名、地質學家”等20個詞語。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3.了解童年李四光對大石頭產生的疑問以及他后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與童年的疑問間的關系,認識好奇心在發(fā)明創(chuàng)造中的重要意義。教學重難點了解童年李四光對大石頭產生的疑問以及他后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與童年的疑問間的關系,認識好奇心在發(fā)明創(chuàng)造中的重要意義。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你見過大石頭嗎?(見過)大石頭有什么特點?同學們你見過這樣的一塊大石頭嗎?(出示一塊大石頭)你是否會產生一些疑問?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李四光小時候就對一塊大石頭產生了很大的興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奇怪的大石頭》(板書課題)。齊讀課題。介紹本文主人公——李四光。二。初讀認字同學們,就讓我們和李四光一起來看一看奇怪的大石頭到底是什么樣的?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把課文讀通順。2、檢查預習情況:檢查鞏固生字、新詞著名、藏在后面、孤零零、悄悄、躲閃、隕(yǔn)石、大坑(kēng)、臥進、突兀(wù)、旅行、考察、秦(qín)嶺、流域(yù)、遺(yí)跡、研究、震(zhèn)驚3.解決一些術語詞隕石:大的流星在經過地球大氣層時,沒有完全燒毀墜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質較多或全部為石質的隕星。地質學家:從事地球物質形成和地殼構造研究,以探討地球的形成和發(fā)展的科學家。突兀:高聳。第四紀:地質歷史的最后一個紀。約從距今250萬年前至今。此時高緯度地區(qū)廣泛地發(fā)生了多次冰川作用。冰川:在高山或兩極地區(qū),積雪由于自身的壓力變成冰塊(或積雪融化、下滲凍結成冰塊),又因重力作用而沿著地面傾斜方面移動,這種移動的大冰塊叫做冰川。在地質上的新生代第四紀,氣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許多地方被冰川覆蓋,稱第四紀冰川。秦嶺:橫貫我國中部,東西走向的古老褶皺斷層山脈。我國地理上的南北分解線。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三。老師引導解決讀懂文章必須弄懂的問題。(一).課文講的是李四光小時候的事。小時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們圍著一塊巨石捉迷藏。讓我們到現場去,去看看這是一塊怎樣的巨石,他們是怎樣圍著巨石捉迷藏的。1.請大家各自輕聲朗讀第2自然段,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2.教師板畫石頭(或實物投影儀顯示課文插圖,或電腦多媒體課件顯示巨石),討論:a)這是塊怎樣的石頭?(注意文中的“巨石”、“孤零零”)b)李四光和伙伴們是怎樣圍著石頭捉迷藏的?如果使用電腦多媒體課件的話,繼續(xù)演示李四光圍著大石頭躲閃,大石頭遮住了李四光,小伙伴圍著石頭轉來轉去找不到他的情形,引導學生根據內容描述。3.小伙伴們轉來轉去找不到李四光,咦,這是為什么?(石頭大,便于躲藏這也是原因之一)(二).分角色讀38自然段。時間長了,李四光對這塊大石頭有了疑問。他首先想到的。是問老師,李四光會怎么問?老師怎么答的?李四光又會怎么想?同學們讀讀課文,同桌間演一演。同桌讀、演后挑選學生上臺表演。表演結束后教師問李四光扮演者:“聽了老師的回答,你的疑問解決了嗎?為什么?”李四光又跑去問爸爸,他爸爸也說不清。(三).后來這個疑團有沒有解開,怎么解開的,請大家讀最后兩自然段。讀后討論。a.李四光怎么解開這塊孤零零的巨石之來歷這一謎團的?引導學生認識以下要點:a)李四光思考這個問題想了二十多年;b)長大后到英國學習了地質學,明白冰川可以推動巨大的石頭旅行幾百里甚至上千里。c)李四光回家鄉(xiāng)專門考察了這塊大石頭,終于弄明白這塊大石頭是從遙遠的秦嶺被冰川帶到這里來的。b.對這塊巨石的研究引導他發(fā)現了什么重大成果?四。交流讀后感想1.完整地朗讀課文。2.讀了這篇課文,大家都會有一些感想,請你和大家交流一下。3.小結鼓勵:孤零零的巨石聯(lián)系著千萬年前地質事件,童年的疑問引發(fā)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發(fā)現的問題可能蘊含著大價值。愿我們小朋友們也有強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問、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開一個個神奇之謎,為國家、為人類作貢獻。五。作業(yè)設計:小練筆:我的小發(fā)現《奇怪的大石頭》教案篇五學習目標1.會認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奇怪、著名、地質學家、捉迷藏、悄悄、躲閃、嚴嚴實實、轉來轉去、興趣、平整、推動、旅行、考察、秦嶺、遺跡、研究、成果、震驚”等詞語。2.讀懂課文內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動腦,執(zhí)著求索的可貴品質。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繼續(xù)感悟通過一件事寫一個人的方法。教學重點、難點:引導學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來的過程,領會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問題、提出問題的。教學難點:體會作者是怎樣借助一件事寫出人物特點的。教學過程:1、導入:同學們,進入第二單元的學習以后,我們通過一些平凡的事認識了一些不平凡的人,他們有喜愛灰雀尊重小男孩的列寧,關心少年兒童的大作家高爾基,有從小就講誠信的宋慶齡。今天我們再來認識誰呢?(出示李四光頭像和第一自然段:李四光是著名的地質學家)他為什么能成為著名的地質學家,課文是通過一件什么事告訴我們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進入第七課的學習(讀課題)2、快速讀課文,自學字詞,借助老師的提示,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出示提示:李四光小時候對_______產生了疑問,并跑去問——、——,長大后_______________,終于弄明白了____________的故事。(1)先過字詞關:誰會讀?著名藏在后面悄悄yǔnkēnɡ躲閃隕石大坑臥進推動qínyùyí旅行考察秦嶺流域遺跡zhèn研究震驚(2)這些字哪個筆畫最多?我們一起寫一寫:著藏悄閃坑臥推旅考秦紀遺究震(重點指導“藏”字的筆順,順勢讓學生寫與藏有相同部件的“臥”字,鞏固筆順。)(3)說說講了一件什么事?這件事和他成為地質學家有什么關系呢?讓我們隨著作者的描述到李四光身邊去考察考察他。2、重點探究,學習李四光善于思考,不懈追求的精神。(1)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從這一段的描述中,你考察到了什么?要把目光聚焦到李四光身上,看看小時候的李四光和別人不一樣的是什么?聯(lián)系下文,想一想石頭已經放在這里好幾百年了,到這兒玩捉迷藏的會有誰,曾經還會有誰?(還會有老師、爸爸、爺爺甚至還有比他們更長的一輩人小時候都可能圍著石頭捉過迷藏。)也就是說,曾經圍著這塊石頭玩過的可以說是不計其數,唯獨李四光對大石頭的來歷產生了興趣,看出什么?(板書:李四光善于發(fā)現)誰能讀出來?(2)腦海中有了疑問,李四光又是怎么做的呢?快速讀老師和李四光的對話,用橫線畫出李四光的話,看看你從中體會到什么?誰和我分角色讀?從這段對話中,你又發(fā)現了什么?(發(fā)現李四光很會提問,思維很有邏輯性)(3)那我們就來看看李四光是怎樣提問的。出示:我們來按課文填空,體會李四光是怎么提問題的。“這么重的大石頭從天上掉下來,力量————————。它應該——————————??伤?”填空后,讀讀劃線的部分,看看李四光是怎樣提問的?(不唯師,不唯上,有理有據推理,追根究底探求,讓學生明確提問不是憑空亂想,像李四光這樣的合理分析,才是科學的思維。)那我們再來學著李四光,追問一下老師,應該讀出什么語氣?(老師含糊回答李四光不滿意,所以要讀出著急,追問,思考的語氣)出示,分角色讀:時間長了,他對這塊大石頭發(fā)生了興趣:這么大的一塊石頭,是從哪兒來的呢?李四光跑去問老師,老師想了想,說:“這塊石頭恐怕有幾百年的歷史了,我小的時候它就在那兒了?!笆钦l把它放在那兒的呢?”“聽說天上常常掉下來隕石,也許它就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吧!”“這么重的大石頭從天上掉下來,力量一定非常大。它應該把草地砸一個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為什么沒臥進土里去呢?”“這我可說不上來了?!崩钏墓庥峙苋柊职?,爸爸也說不清楚。(4)大家發(fā)現剛才最后一句:李四光又跑去問爸爸,爸爸也說不清楚。李四光是怎樣問爸爸的,課文為什么沒詳細寫出來?(讓學生明白:問爸爸的過程,因為可能和問老師類似,所以一帶而過,明白敘事時重點內容詳細寫,相似情節(jié)簡略寫的寫作方法。板書:重點內容詳細寫,相似情節(jié)簡略寫)(5)在孩子心目中,老師、爸爸應該是最有學問的人了,連他們都說不清楚的問題,李四光是怎樣做的呢?請同學們讀讀剩下的部分,在最關鍵的幾個詞底下可以點上著重號,看看從這些詞語中你又體會到什么?交流,梳理出李四光的做法,談談自己的體會:1.關于這石頭為什么會在這,李四光想了許多年。2.直到他長大以后到英國學習了地質學,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動巨大的石頭旅行幾百里甚至上千里。3.后來,李四光回到家鄉(xiāng),專門考察了這塊大石頭。4.經過進一步的考察,他發(fā)現在長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紀冰川的遺跡。(引導學生把教學的著力點放在對李四光執(zhí)著探索的精神感悟上。感受李四光的持之以恒、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3、總結全文,習得寫法。同學們,作者通過“奇怪的大石頭”這件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樣的李四光?(善于提問、善于發(fā)現、善于探求)你明白李四光為什么能成為一位著名的地質學家了嗎?像課文中選取的足以能夠表現人物特點的事我們可以稱作是典型的事例,我們本單元就要求大家通過一件事寫一個人,通過本課的學習,對你寫好這件事有什么啟發(fā)?(引導學生明確:要先想好寫誰,想寫這個人的什么特點,哪件事最能表現這個人的這個特點,選擇一件最能表現這個人物特點的典型事例來寫。)敘述事情的時候,本課還有哪些好的做法對你有啟發(fā)?(可引導學生想:為了表現李四光善于思考的特點,作者詳細寫出了李四光和老師的對話,而且還有一點讓學生明白:問爸爸的過程,因為可能和問老師類似,所以一帶而過,明白敘事時重點內容詳細寫,相似情節(jié)簡略寫的寫作方法,讓學生在學文時習得寫法,為下一步自己寫文做好鋪墊。)4、作業(yè)布置:同學們,孤零零的巨石聯(lián)系著千萬年前的地質事件,童年的疑問引發(fā)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發(fā)現的問題可以蘊含著大價值,我們也應該有一顆好奇心,多思考,多發(fā)問,去發(fā)現一個個神奇,今天我們就來個小練筆:我的小發(fā)現。板書:7、奇怪的大石頭李四光善于思考(地質學家)善于提問典型事例善于探求課時篇六師:同學們,在第二組課文的學習中,我們知道了偉大的革命領袖列寧和文學家高爾基的故事,今天我們還要認識一位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李四光,請大家先把課本打開,翻到27頁,我們先來一起看看資料袋,誰能把資料袋中的內容讀給大家聽呢?生1讀資料袋中的內容師:讀得真好,過去呀,外國專家認為我國的地下沒有石油,中國用的石油都是從國外進口的,李四光發(fā)現我國長江流域有大量的第四紀冰川活動的遺跡,證明我國陸地上一定有石油,這項發(fā)現震驚了全世界,使外國專家對中國地質學家刮目相看,可是你們知道嗎,李四光這項研究的成功居然和他童年的一塊大石頭有關,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七課,一齊讀課題生齊讀課題:奇怪的大石頭師:老師想請同學們先自學課文,自學的時候,要注意讀準生字和詞語的音,還要標上自然段序號,最后要把課文讀正確生自學課文師:剛才大家自學得很認真,現在我們一起來讀讀詞語生齊讀詞語:大坑,考察,秦嶺,流域,遺跡,震驚師:請你和同桌同去讀讀這些詞語可以輪流讀,也可以一起讀同桌輪流讀詞語師:我們請大位同學輪流讀這些詞語,其他同學仔細聽他們是否讀得正確三位同學輪流讀詞語師:請來評價一下他們讀得怎么樣師:讓我們一起把這些詞語再讀一讀生再讀詞語師:在這些詞語當中,恐怕有些詞語的意思你們還不明白請大家看大屏幕,仔細,看看你明白了什么?秦嶺——是我國的一條山脈,它在陜西省,在長江流域的北面流域——是一條河流過的地方,課文中的長江流域就是長江和它的支流流過的地方遺跡——是古代事物留下的痕跡,師:大家說得都很好,這幾個詞語都在我們課文當中的`最后一個自然段中,讓我們把最后一段來讀一讀生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師糾正讀音,秦嶺的嶺讀第三聲找到帶有秦嶺的句子一起讀師:同學們,剛才我們讀會了詞語,還弄明白了一些詞語的意思現在請同學們輪流來讀讀課文,看看讀得是否正確師:誰來評價一下他們讀得怎么樣?生評價師:接下來,請大家再去讀讀課文,邊讀邊想,李四光和這塊大石頭之間到底發(fā)生了怎么樣的故事生自讀課文師:誰來說說李四光和這塊大石頭之間到底發(fā)生了怎么樣的故事呢?生1:李四光發(fā)現了這塊大石頭,對它產生了興趣,后來終于弄明白了這塊大石頭的來歷,師:李四光是怎么弄明白大石頭的來歷的呢?生2:李四光是經過多年的研究才弄明白的師:是啊,誰能把這句話連起來說一說呢?生3:課文主要寫了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小時候對一塊石頭產生了疑問,經過多年研究,他終于弄明白了這塊巨石的來歷,師:你說得非常完整,有關于李四光和這塊大石頭之間的故事我們下節(jié)課再來學習,接下來我們還要來寫生字,請大家看大屏幕,著名,捉迷藏,悄悄,躲閃,大坑,臥進去,推動,旅行,考察,秦嶺,第四紀,遺跡,研究,震驚這兒有許多要寫的字組成的詞語,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生齊讀詞語這些紅色的字是今天我們要寫的字,請你仔細看一看,你覺得哪些字在寫的時候是有困難的呢?生1:臥這個字左邊比較難寫,師:是啊,臥這個字左邊筆順特別難,讓老師帶著大家寫一寫,請大家看黑板,師范寫臥寫,師:請大家看清楚左邊部分的筆順,師:讓我們一起來書空一下師:還有誰來說一說吧,生1:藏這個字的中間就藏著臥的左半部分,師:你觀察得很仔細,讓教師再把這個藏寫再寫一寫師范寫藏字師:好,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寫生字吧,每個生字寫兩遍,還要把詞語表中的詞語抄寫一遍,開始吧同學們寫生字師:好,剛才大家寫字非常認真,這節(jié)課我們就上到這兒,這節(jié)課我們就讓到這兒奇怪的大石頭教案篇七教學內容:P25-P27教學目標:1.認識“考、秦”等5個生字。會寫“著、藏”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奇怪、著名、地質學家”等20個詞語。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3.了解童年李四光對大石頭產生的疑問以及他后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與童年的疑問間的關系,認識好奇心在發(fā)明創(chuàng)造中的重要意義。教學重點:認識“考、秦”等5個生字。會寫“著、藏”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奇怪、著名、地質學家”等20個詞語。教學難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針技能考試題及答案
- 疫情反彈面試題及答案
- 全球創(chuàng)新藥研發(fā)企業(yè)研發(fā)能力與競爭格局研究報告
- 死亡音樂測試題及答案
- 小學教師教育教學反思與情感教育的深度整合試題及答案
- 裝備制造業(yè)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中的產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戰(zhàn)略聯(lián)盟構建與實施效果評估報告
- 2025南航招聘面試題庫及答案
- 2025南航招聘空姐面試問題及答案
- 2025護士面試題庫及答案
- 小學教師教育教學反思與家校互動的有效模式探討試題及答案
- 短視頻內容課件
- 素養(yǎng)為本的教學評一體化教學設計核心理念
- 譯林版三年級上冊英語書單詞表
- 康復科并發(fā)癥二次殘疾
- (新版)拖拉機駕駛證科目一知識考試題庫500題(含答案)
- 2025年中考物理一輪復習:物理學與社會發(fā)展 專項練習
- DL∕T 526-2013 備用電源自動投入裝置技術條件
- 2024年北京大興區(qū)九年級初三一模英語試題和答案
- 食品生物化學 知到智慧樹網課答案
- 2024年江蘇國信新豐海上風力發(fā)電有限公司招聘筆試沖刺題(帶答案解析)
- 學術交流英語(學術寫作)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