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實驗報告范文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3D/2A/wKhkGGYRgJKAI35VAAEVmmNy0_s436.jpg)
![霉菌實驗報告范文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3D/2A/wKhkGGYRgJKAI35VAAEVmmNy0_s4362.jpg)
![霉菌實驗報告范文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3D/2A/wKhkGGYRgJKAI35VAAEVmmNy0_s4363.jpg)
![霉菌實驗報告范文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3D/2A/wKhkGGYRgJKAI35VAAEVmmNy0_s4364.jpg)
![霉菌實驗報告范文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3D/2A/wKhkGGYRgJKAI35VAAEVmmNy0_s436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后可任意編輯和復制第第頁霉菌實驗報告范文篇一:探究溫度和濕度對霉菌生活影響--試驗報告
霉菌在相宜的環(huán)境條件下才能生活。環(huán)境中影響霉菌生活的因素分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其中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水、溫度、氧氣、食物種類等;生長在同一塊食物上的霉菌之間的相互影響則屬于生物因素。在這個活動中我們主要探究溫度對霉菌生活的影響。試驗以課外活動形式,由同學在家庭完成?!净顒幽繕恕?/p>
1.嘗試通過探究活動解決問題的過程;
2.學習設計簡潔的表格用以記錄活動中觀看到的現象;
3.練習通過分析試驗數據得出結論的過程,解釋溫度是否影響霉菌的生活?!静牧掀骶摺?/p>
饅頭2塊(或面包)、潔凈的食品袋2個、冰箱?!痉椒ú襟E】
1.提出問題: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響呢2.嘗試對問題做出合理的解釋――作出假設。
你認為影響霉菌生活的是:。3.設計試驗方案進行討論
影響霉菌生活的非生物因素許多,每個試驗通常只討論一個可變因素。本試驗首先探究的可變因素是:。(溫度或濕度)
4.實施試驗并記錄
每天用放大鏡認真觀看兩組食品表面的變化,直至最初長出的霉菌變色。要堅持每天做好觀看和記錄:
留意:(1)你們可以用文字或繪圖的方式記錄試驗現象,也可以配以照片。(2)記錄應真實,并盡可能具體。
海陽中學20xx—20xx學年度第一學期七班級
(4)請用繪圖或照片的方式展現兩組試驗的最終結果。
5.分析試驗現象
檢驗預期與試驗結果是否完全全都,假如存在差異,你們的解釋是:
你們對最終試驗結果的解釋是:
試驗中你們遇到了哪些困難你們是如何克服的
6.你們得出的結論是:【爭論】
1.你們認為選用什么樣的食品簡單長出霉菌
2.你們的試驗方法、試驗結果和其他組的全都嗎
【思索】
1.假如想要“探究不同食品對霉菌生活的影響”,你將如何設計試驗進一步解決這一問題呢
2.你如何設計試驗探究其他條件(如濕度、氧氣等)對霉菌生活的影響
篇二:試驗五霉菌的形態(tài)觀看
一.試驗目的
1.學習并把握觀看霉菌形態(tài)的基本方法,初步了解霉菌的形態(tài)特征及鑒別依據。
2.學習使用目鏡測微尺和鏡臺測微尺在顯微鏡下測定微生物大小的方法。
3.了解血球計數板的構造和使用方法。學習使用血球記數板測定微生物數量的方法。
4.總結并把握細菌、放線菌和霉菌的鑒別方法。
二、試驗原理
1.霉菌定義及用途
霉菌不是真菌分類中的名詞,而是絲狀真菌的統(tǒng)稱。
霉菌在自然界中廣泛分布,與食品的關系親密,是人類在實踐活動中最早利用的一種微生物,如早期進行的醬和醬油的制作等。
霉菌也可以使食品發(fā)生腐敗變質或產生毒素,影響人體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2.霉菌特征
霉菌可產生分支的菌絲體,分基內菌絲和氣生菌絲,氣生菌絲生長到肯定階段分化產生繁殖菌絲,由繁殖菌絲產生孢子。
菌絲體(尤其是繁殖菌絲)及孢子的形態(tài)特征是識別不同種類霉菌的重要依據。霉菌菌絲和孢子的寬度通常比細菌和放線菌粗的多(約3-10um),常是細菌菌體寬度的幾倍至幾十倍。因此,用低倍鏡即可觀看。
3.霉菌的菌落
松:由于霉菌的菌絲較粗較長,菌絲體疏松,因而形成的菌落也比較疏松,呈絨毛狀、棉絮狀或蜘蛛網狀;
大:菌落形態(tài)較大,一般比細菌和放線菌的菌落大幾倍到幾十倍,有時會長滿整個培育皿;
干:外觀干燥,不透亮?????;
挑:菌落與培育基間的連接緊密,不易挑取;
顏色:由于基內菌絲、氣生菌絲、孢子顏色不同,不同的霉菌菌落表面呈現不同的顏色,菌落正反面、邊緣與中心顏色常不全都。
同一種霉菌在不同的培育基上或不同的培育條件下所形成的菌落特征可能有所不同。但同一種霉菌在相同的培育條件下和培育基上所形成的菌落特征相對穩(wěn)定。菌落特征是霉菌鑒定的重要依據之一。
4、霉菌的菌絲形態(tài)
構成霉菌養(yǎng)分體的基本單位是菌絲。菌絲的寬度一般為3-10μm,比放線菌菌絲寬許多倍,其菌可伸長并產生分枝。
很多分枝的菌絲相互交織在一起,稱為菌絲體。
一部分菌絲存在于培育基質中汲取養(yǎng)分,稱為基內菌線或養(yǎng)分菌絲。
另一部分菌絲向空中生長,稱為氣生菌絲。氣生菌絲一部分形成生殖細胞,也有部分氣生菌絲生成生殖細胞的愛護組織或其它組織。
4、霉菌的菌絲
從結構來看,霉菌的菌絲有兩種:
無隔菌絲:低等霉菌如根霉、毛霉等
有隔菌絲:高等霉菌如青霉、曲霉等
菌絲的孢子較大,在低倍鏡下即可清楚觀看到有隔或無隔菌絲和孢子及巨大的孢子囊。
5、霉菌的繁殖方式和繁殖結構
霉菌主要靠形成各種無性孢子和有性孢子進行繁殖。
霉菌的無性孢子:
厚垣孢子
節(jié)孢子
分生孢子
孢囊孢子
6、食品中常見的霉菌
霉菌的種類許多,下面僅介紹一些常見的、與食品有關的菌屬。
(1)根霉菌屬(Rhizopus)
現已發(fā)覺根霉有20多種,根霉有假根和葡匐枝,假根主要起固定和汲取養(yǎng)分的作用。本屬的黑根霉能產生果酸酶,引起果實的腐爛及甘薯的軟腐,能產生反丁稀二酸,也是轉化甾族化合物的重要霉菌。
(2)曲霉菌屬(Aspergillus)
現已發(fā)覺和應用的曲霉菌有100多種,在我國古代已利用曲霉菌制曲、釀酒、制醬等。曲霉菌還可用于制造蛋白酶、檸檬酸等一些有機酸。曲霉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廣,空氣中常常含有曲霉菌的孢子。常引起食品、衣服、皮革等物品的發(fā)霉和腐爛,有的菌株還可產生毒素,例如黃曲霉。曲霉菌具有發(fā)達的菌絲體,菌絲有隔膜,為多細胞菌絲。繁殖方式為無性和有性繁殖。其菌落呈現各種顏色。
(3)青霉菌屬(Penicillium)
青霉菌在自然界的分布也特別廣泛,土壤中經常有大量的青霉菌存在,在水果和糧食上常常發(fā)覺青霉菌,已發(fā)覺大約有幾百種。青霉菌的菌絲體無色或淺色。菌落是深綠色。青霉菌可引起果蔬等的病害,如引起柑桔的病害而造成較大損失。但有些青霉菌能產生有經濟價值的有機酸,如檸檬酸,葡萄糖酸等。在醫(yī)藥上常用的青霉素的產生菌是產黃青霉。
三、試驗內容
(一)試驗材料
1、菌種:培育法培育3~4天的根霉(Rhizopussp.)、青霉(Penicillumsp.)和曲霉(Aspergillussp.)平板。
2、其他物品:乳酸石炭酸溶液、載片、蓋片等。
(二)記錄三種霉菌的菌落特征
2、霉菌個體形態(tài)觀看
直接制片觀看:于干凈載玻片上,滴一滴乳酸石炭酸液于載片中央;用解剖針從霉菌菌落的邊緣處取小量帶有孢子的菌絲置于液滴中,再細心地將菌絲挑散開;然后當心地蓋上蓋玻片,留意不要產生氣泡。置顯微鏡下先用低倍鏡觀看,必要時再換高倍鏡。挑菌和制片時要細心,盡可能保持霉菌自然生長狀態(tài)。加蓋玻片時切勿壓入氣泡,以免影響觀看。
(1)水浸片法觀看(根霉與曲霉)
根霉:加熱至沸騰后觀看
曲霉:直接觀看
其次節(jié)微生物大小的測定
一、試驗原理
微生物細胞的大小是微生物基本的形態(tài)特征,也是分類鑒定的依據之一。微生物大小的測定,需要在顯微鏡下,借助于特別工具—測微尺,包括目鏡測微尺和鏡臺測微尺。
鏡臺測微尺適用于校正目鏡測微尺每個的相對長度。然后,依據微生物細胞相當于目鏡測微尺的個數,即可計算出細胞的實際大小。
試驗程序Ⅰ(測定微生物的大小)
測定的工具:目鏡測微尺鏡臺測微尺
試驗程序Ⅱ(測定微生物的大?。?/p>
目鏡測微尺的校正:在高倍鏡下,看清鏡臺測微尺的刻度后,轉動目鏡,使目鏡測微尺與鏡臺測微尺的刻度平行,移動推動器,使目鏡測微尺的0點與鏡臺測微尺的某一刻度重合,然后,認真查找兩尺其次個完全重合的刻度。計算兩刻度間目鏡測微尺的格數和鏡臺測微尺的格數。由于鏡臺測微尺的刻度每格長10μm,所以可得:
目鏡測微尺每格長度(μm)=(鏡臺測微尺格數×10)/目鏡測微尺格數
留意:校正目鏡測微尺必需針對特定的顯微鏡和附件(特定的接物鏡、接目鏡、鏡筒長度等)進行,而且只能在這特定的狀況下才可重復使用。
菌體大小的測定:取下鏡臺測微尺,將細菌染色標本置于載物臺上,然后在油鏡下用目鏡測微尺測量菌體的長和寬。
操作步驟
1、裝目鏡測微尺
2、校正目鏡測微尺
3、菌絲體大小測定:將觀看的黃曲霉菌絲體直接進行菌絲體大小的測定
4、測定完畢后,取出目鏡測微尺用擦凈紙擦潔凈,放回盒內保存。
第三節(jié)微生物的顯微計數
血球計數板通常是一塊特制的厚載玻片,載玻片上有四條槽而構成三個平臺。中間的平臺較寬,其中間又被一短橫槽而隔成兩半,每個半邊上面各刻有一個方格網。
每個方格網共分九大格,其中間的一大格又稱為計數室,微生物的計數就在此大格中進行。
常用的血球計數板的計數室有兩種規(guī)格的刻度網格。
一種是一個大方格分成16個中方格,而每個中方格又分成25個小方格,即為16×25。
另一種是一個大方格分成25個中方格,而每個中方格又分成16個小方格,即25×16。
但是不管計數室是那種規(guī)格,其計數室的小格數總是相同的,即16×25=25×l6=400(小格)計算
每一個大方格邊長為1mm,則每一大方格面積為1mm2。蓋上蓋玻片后,載玻片計數室與蓋玻片之間的高度為0.1mm,所以每個計數室(大方格)的體積為0.1mm3。
在計數時,通常數五個中方格的總菌數,求得平均值。再乘上16或25就得一大方格中的總菌數。然后再換算成1毫升菌液中的總菌數。
(1ml=1cm3=1,000mm3)
試驗材料
酵母菌懸液
顯微鏡,血球計數板。
蓋玻片,無菌滴管,吸水紙,擦鏡紙,香柏油、鏡頭洗液。
1.取清潔無油的血球計數板,在計數室上面加蓋血蓋片。
2.取酵母菌液,搖勻,用滴管由蓋玻片邊緣滴一小滴,使菌液自行滲入,計數室內不得有氣泡。
3.用10×鏡觀看并將計數室移至視野中央。
4.在10×鏡下計數:計數4個(或5個)中格的平均值,然后求得每個中格的平均值。乘上16(或25)就得出計數區(qū)總菌數,最終再換算到每mL菌液中的含菌數。
5.留意事項:計上不計下,計左不計右。出芽計一半
試驗程序計數步驟:
1.取清潔無油的血球計數板,在計數室上面加蓋玻片。
2.取酵母菌液,搖勻,用滴管由蓋玻片邊緣滴一小滴(不宜過多),使菌液自行滲入,計數室內不得有氣泡。
3.靜置5分鐘后,將血球計數板置于顯微鏡載物臺上,先用低倍鏡找到計數板的大方格網位置。查找時間圈要縮小,光線要偏暗些,并將計數室移至視野中央。
4.在高倍鏡下計數:隨機地計數五個中格內的菌數,然后求得每個中格的平均值。乘上16(或25)就得出一大格中的總菌數,最終再換算到每毫升菌液中的含菌數量。
由于菌體細胞在血球計數板上處于不同的空間位置,要在不同的焦距下才能看到,故觀看時必需不斷調整微調整器,方能數到全部菌體,以免遺漏。
5.計算方法:
酵母菌細胞數/毫升=[(X1+X2+X3+X4+X5)/5]*25(或16)×10×1000×稀釋倍數
6.留意事項。
計數時,為避開重復或遺漏計數,凡是遇到壓在方格線上的菌體,一般以壓在底線和右側線上的菌體計入本格內,遇到有芽體的酵母時,假如芽體和母體同等大時,就按兩個酵母菌體計數。
7.計數完畢后,血球計數板要馬上清洗潔凈,并用吸水紙吸干,最終用擦鏡紙擦潔凈并放回盒。
將顯微計數結果記錄于下表中。T表示五個中方格中的總菌數;D表示菌液稀釋倍數。
篇三:霉菌的形態(tài)觀看
姓名系班級學號組別科目題目霉菌的形態(tài)觀看
同組者:
霉菌的形態(tài)觀看
一.試驗目的
1.把握配制馬鈴薯培育基(PDA)的一般方法。
2.學習并把握觀看霉菌形態(tài)的基本方法。
3.了解并把握四類霉菌(根霉、毛霉、曲霉、青霉)的基本形態(tài)。
二.試驗原理
1.霉菌
霉菌是可產生簡單分枝的菌絲體,其菌絲分基內菌絲和氣生菌絲,氣生菌絲生長到肯定階段分化產生繁殖菌絲,由繁殖菌絲產生孢子。霉菌菌絲體(尤其是繁殖菌絲)及孢子的形態(tài)特征是識別不同種類霉菌的重要依據。
霉菌菌絲和孢子的寬度通常比細菌和放線菌粗得多(約3~10μm),常是細菌菌體寬度的幾倍至幾十倍,因此,用低倍顯微鏡即可觀看。本試驗采納毛霉、青霉,曲霉,根霉四種常見的霉菌作為菌種進行觀看。
2.小室培育法
觀看霉菌的形態(tài)有多種方法,常用的有直接制片觀看法、載玻片培育觀看法和玻璃培育觀看法三種方法,本次試驗采納載玻片培育觀看法(小室培育法)。
用無菌操作將培育基瓊脂薄層置于載玻片上,沿瓊脂邊緣接種后蓋上蓋玻片培育,霉菌即在載玻片和蓋玻片之間的有限空間內沿蓋玻片橫向生長。培育肯定時間后,將載玻片上的培育物置于顯微鏡下觀看。這種方法既可以保持霉菌自然生長狀態(tài),還便于觀看不同發(fā)育期的培育物。
三.試驗器材
1.菌種
曲霉(Aspergillussp.),青霉(Penicilliumsp.),毛霉(Mucorsp.)和根霉(Rhizopussp.)培育48h的馬鈴薯瓊脂(PDA)斜面培育物。
2.培育基及試劑
馬鈴薯瓊脂(PDA),20%甘油(無菌),乙醇。
3.儀器及其它用品
無菌操作臺,解剖刀,鑷子,無菌吸管,U型玻璃棒,一般光學顯微鏡,擦鏡紙,綢布,酒精燈,載玻片,接種針,培育皿等。
四.操作步驟
1.培育基的配制
按附錄所示配方稱取PDA各組分,先將馬鈴薯去皮,切成小塊稱取20g煮沸
姓名系班級學號組別科目題目霉菌的形態(tài)觀看
同組者:
20min,然后先用1層紗布濾去未溶解的固體,再用6層紗布過濾,將濾液體積用無菌水調至100mL,然后再加入糖及瓊脂,加塞后用牛皮紙包好,預備滅菌。
2.培育基及裝置的滅菌
(1)滅菌預備
預備12個平皿,在其中10個平皿皿底鋪一張略小于皿底的圓濾紙片,再放一U形玻棒,其上放一干凈載玻片和三塊蓋玻片,蓋上皿蓋后再與另外2個空平皿一起用牛皮紙包好;在100mL錐形瓶中用甘油配制20%的甘油,加塞包好;最終取2mL移液管兩支并用牛皮紙包好。
(2)滅菌
將上述用牛皮紙包好的儀器與試劑連同配好的PDA培育基一并放入滅菌鍋中110℃滅菌20~30min(由于培育基中有葡萄糖,為防止由于高溫而使糖發(fā)生糊化而變質,滅菌溫度不宜過高)。
3.瓊脂塊制備
分別取已滅菌并溶化冷卻至約50℃的馬鈴薯瓊脂培育基6~7mL注入兩個滅菌空平皿中,使之凝固成薄層。在兩個凝固后的平板背部用記號筆畫下約1×1cm的方格,通過無菌操作,用解剖刀沿畫下的方格線將其切成方形的瓊脂塊。(注:解剖刀使用前應先在酒精中浸泡,然后在酒精燈上灼燒,冷卻后再進行切割操作)
4.接種
在無菌操作臺上,先用鑷子將載玻片放于U型玻璃管上,然后用解剖刀取一小塊兒瓊脂塊,置于載玻片上,用接種環(huán)分別從斜面培育物上挑取很少量的4種菌的孢子,分別接種于培育小室中瓊脂塊的邊緣上,用無菌鑷子將蓋玻片掩蓋在瓊脂塊上。最終用移液管在培育小室中的圓濾紙上加2mL滅菌的20%的甘油(用于保持平皿內的濕度),蓋上皿蓋并貼上標簽,每一種菌接種兩個小室(其中毛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技術轉移中介服務合同官方修訂版
- 2025年度交通安全監(jiān)測與預警系統(tǒng)采購合同
- 2025年度股權質押貸款合同范本(含優(yōu)先回購權條款)
- 2025年度航空航天設備研發(fā)生產擔保合同模板
- 2025年度大廈物業(yè)消防設施檢測與維護服務合同
- 2025年度企業(yè)員工培訓補貼墊付及效益評估合同
- 2025年度股權投資股權質押及退出機制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建筑涂料工程節(jié)能減排技術與產品采購合同
- 2025年個人向公司借款用于設備采購合同書范本
- 2025年度特色零售購銷合同模板大全
- 二零二五版電商企業(yè)兼職財務顧問雇用協議3篇
- 課題申報參考:流視角下社區(qū)生活圈的適老化評價與空間優(yōu)化研究-以沈陽市為例
- 《openEuler操作系統(tǒng)》考試復習題庫(含答案)
- T-CISA 402-2024 涂鍍產品 切口腐蝕試驗方法
- 后勤安全生產
- 項目重點難點分析及解決措施
- 挑戰(zhàn)杯-申報書范本
- 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數學期末測試卷及答案共5套
- 2024-2025學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級上冊期末綜合測試卷
- 2025年九省聯考新高考 語文試卷(含答案解析)
- 第1課《春》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案設計 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