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15(重點填空40題)-2023年中考化學復習(人教版)(解析版)_第1頁
練習15(重點填空40題)-2023年中考化學復習(人教版)(解析版)_第2頁
練習15(重點填空40題)-2023年中考化學復習(人教版)(解析版)_第3頁
練習15(重點填空40題)-2023年中考化學復習(人教版)(解析版)_第4頁
練習15(重點填空40題)-2023年中考化學復習(人教版)(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中考化學??键c專題必殺集訓

專練15(重點填空)

1.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它的內(nèi)容十分豐富。如圖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內(nèi)容,

請回答下列問題:

、族

周盼'IA0

--

ΓH2He

1IIAIIIAIVAVAVIAVDA

1.0084.003

3Li4Be-B-~6~C-~Γδ-~9~Y-10Ne

2F

6.9419.01210.8112.0114.0116.0019.0020.81

11Na12Mg13AI14Si15P16S17Cl18Ar

3

22.9924.3126.9828.0930.9732.0635.4539.95

(1)請從上表中查出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符號。

(2)8號元素和13號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3)X3與Ar的核外電子排布相同,則X3的符號是。

(4)第3周期中屬于金屬元素的是(填一種),其陽離子符號是______________O

(5)不同元素的本質(zhì)區(qū)別是。

(6)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zhì),則下列各組元素具有相似化學性質(zhì)的是

一(填標號)。

A、C和NeB、Be和MgC、Al和SiD、F和Cl

(7)具有相同原子數(shù)和電子數(shù)的分子或離子叫等電子體,下列各組粒子中屬于等電子體的是

(填“字母序號”)。

A、Ne)和。2B、CO?N2C、SO2和CCh

2

【答案】(I)Al(2)AI2O3(3)S-(4)鈉Na,(答案合理即可)(5)質(zhì)子數(shù)不同(6)

BD(7)B

【解析】(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元素,元素符號是:AL(2)8號元素(氧元素)和

13號元素(鋁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鋁,氧化鋁中鋁元素化合價是+3,氧元素化合價是-2,根

據(jù)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可知,氧化鋁化學式為:Abo3。

(3)X2-與Ar的核外電子排布相同,Ar是18號元素,則X、的符號是:S?(4)第三周期中的金

屬元素有鈉、鎂、鋁,鈉原子易失去其最外層的1個電子而形成帶有1個單位正電荷的鈉離子,鎂

原子易失去其最外層的2個電子而形成帶有2個單位正電荷的鎂離子,鋁原子易失去其最外層的3

個電子而形成帶有3個單位正電荷的鋁離子。故填:鈉,Na+(或鎂,Mg?+或鋁,AP+).(5)元素

是質(zhì)子數(shù)(即核電荷數(shù))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不同種元素最本質(zhì)的區(qū)別是:質(zhì)子數(shù)(即核電荷

數(shù))不同。(6)根據(jù)題意,同一族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zhì),Be和Mg、F和CI屬于同一族,化

學性質(zhì)相似。故填:BDo(7)根據(jù)具有相同原子數(shù)和電子數(shù)的分子或離子叫等電子體。A.No和

。2中,電子數(shù)不相等,不是等電子體;B.CO和N?中,原子數(shù)和電子數(shù)都相等,是等電子體;C.SO2

和CO2中,電子數(shù)不相等,不是等電子體。故選B。

2.在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建立聯(lián)系是化學學科的特點。

組成

元素

圖1圖2

(1)物質(zhì)的組成及構成關系如圖1所示,圖中①是,②是,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填字母)。

A.氯化氫是由氫、氯兩種元素組成的

B.氯化氫是由氫氣和氯氣混合而成的

C.氯化氫是由i個氫原子和一個氯原子構成的

(3)圖2是氧、硫、氯三種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①氯原子的結構示意圖中X的數(shù)值是

②氧和硫兩種元素的化學性質(zhì)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們原子的相同。

③氧和氯兩種元素最本質(zhì)的區(qū)別是它們原子中的不同。

【答案】(1)原子分子

(2)A7最外層電子數(shù)質(zhì)子數(shù)

【解析】(1)由圖中所示的關系可知①表示的是原子,②表示的是分子,因為分子是由原子構成,且

水是由分子構成的;(2)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化學式中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shù)字為

一個分子中原子的個數(shù);一個水分子是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的;(3)在原子結構示意圖中,

小圓圈表示原子核,圓圈內(nèi)的數(shù)字表示質(zhì)子數(shù),質(zhì)子數(shù)決定原子的類別,弧線表示電子層,最外層

電子數(shù)決定原子的化學性質(zhì),質(zhì)子數(shù)決定原子的類別;①同一原子中,質(zhì)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核電荷

數(shù),所以x=7;②氧和硫兩種元素的化學性質(zhì)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們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③

氧和氯兩種元素最本質(zhì)的區(qū)別是它們原子中的質(zhì)子數(shù)不同。

3.核電荷數(shù)為1~18的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等信息如下,請回答下列問題:

__1H2He

周期Θ)Θ)

3Li4Be5B6C7N8O9F10Ne

弟一人\

③萬⑨;W小、⑨小\

周期⑨;豌,7⑨;

11Na12Mg13Al14Si15P16S17Cl18Ar

ArK-----7、'z→??

用二

的282a@?84W7

周期砌磷∈18)288

(1)中國科學院等單位聯(lián)合發(fā)布了115號元素的中文名為“鎮(zhèn)”。此元素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為,

該元素屬于元素(填“金屬”或"非金屬”)

(2)已知磷原子的中子數(shù)為16,則磷原子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寫出一條第三周期元素原子的

核外電子排布規(guī)律

(3)下列各組具有相似化學性質(zhì)的元素是(填字母)

ANa,ClBO、SCF、ClDC1、Ar

(4)某粒子的結構示意圖為(+x)28y時,當x-y=8時,該粒子的符號為

【答案】(1)115金屬

(2)31從左到右,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依次增加

(3)BC

(4)S2.

【解析】(1)在原子中,原子序數(shù)=核電荷數(shù),中國科學院等單位聯(lián)合發(fā)布了115號元素的中文名為

“鎮(zhèn)”,故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為115,該元素是金字旁,屬于金屬元素。(2)在原子中,相對原子質(zhì)量=

質(zhì)子數(shù)+中子數(shù),磷原子的中子數(shù)為16,則磷原子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15+16=31,第三周期元素原子

的核外電子排布規(guī)律是從左到右,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依次增加。(3)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則化學

性質(zhì)相似,O和S元素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F(xiàn)和Cl元素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化學性質(zhì)相似,故選BCo

(4)粒子的結構示意圖為Q))8y時,X為核電荷數(shù),y為最外層電子數(shù),電子數(shù)=2+8+y,所

帶電荷數(shù)=x-(2+8+y)=-20可見是-2價的陰離子,故y=8,當x-y=8時,X=16,故粒子的符號為S"

4.(1)用化學用語填空:

①碳元素;

②3個鉀原子;

③4個氮分子;

④鈉離子;

⑤氫氣_______;

⑥標出氧化鈣中鈣元素的化合價.

(2)①3Cu2+中表示離子個數(shù)的數(shù)字是;

②SCh中的“2”表示.

+

【答案】C3K4N2NaH2WO3一個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個氧原子

【解析】(1)①碳元素的符號為C;②3個鉀原子就是在鉀元素符號的前面加上數(shù)字3,符號為:3K;

③4個氮分子就是在氮氣化學式的前面加上數(shù)字4,符號為:4N2;④鈉離子帶有一個單位的正電荷,

符號為:Na+:⑤氫氣的化學式為H2;⑥氧化鈣中鈣元素的化合價為+2,符號為:CaO;(2)①

前面的數(shù)字表示微粒的個數(shù),故3Cu2+中表示離子個數(shù)的數(shù)字是3;②化學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數(shù)字表

示一個分子中該原子的個數(shù),故SCh中的“2”表示一個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個氧原子。

5.將下列物質(zhì)按要求分類:(填序號)

①空氣②氧氣③水蒸氣④高鋅酸鉀⑤鋁⑥海水⑦氮氣⑧冰水混合物⑨過氧化氫溶

液⑩四氧化三鐵

(1)屬于混合物的是0

(2)屬于純凈物的是c

(3)屬于氧化物的是c

(4)屬于單質(zhì)的是。

【答案】(1)①⑥⑨(2)②③?⑤⑦⑧⑩(3)③⑧⑩(4)②⑤⑦

【解析】空氣中含有氮氣、氧氣等物質(zhì),屬于混合物,海水中含有水和氯化鈉等物質(zhì),屬于混合物,

過氧化氫溶液中含有水和過氧化氫,屬于混合物;氧氣、水蒸氣、高鎰酸鉀、鋁、氮氣、冰水混合

物、四氧化三鐵等物質(zhì)都是由一種物質(zhì)組成的,都屬于純凈物;水蒸氣、冰水混合物和四氧化三鐵

等物質(zhì)都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都屬于氧化物;氧氣、鋁和氮氣等物質(zhì)都是由

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都屬于單質(zhì);

6.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節(jié)約水、愛護水”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和責任。

X試劑

D吸附---Al④I--?凈化后的水

圖1圖2

(1)用如圖1所示裝置進行電解水的實驗,a、b兩玻璃管中收集到的氣體質(zhì)量比為一反應的化方

程式為_,該實驗證明水是由一組成的:

(2)飲用硬度過大的水不利于人體鍵康,在生活中可用____區(qū)分硬水和軟水;

(3)如圖2是自來水廠凈化水的主要步驟。有關說法錯誤的是(填字母);

A步驟①中可加入明研作絮凝劑BX試劑可以是活性炭

C步驟④的作用是消毒殺菌D凈化后的水為純凈物

(4)請列舉一例生活中節(jié)約用水的具體做法。

通電

【答案】(1)8:12H2O-2H2↑+O2↑氫元素和氟元素

(2)肥皂水

(3)D

(4)用洗菜水澆花

【解析】(1)電解水產(chǎn)生的氧氣和氫氣的體積比是1:2,從圖中a管產(chǎn)生的氣體少,b管產(chǎn)生的氣

體多,得出a、b兩玻璃管中收集到的氣體體積比為1:2,質(zhì)量比為8:1;水在通電的條件下生成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周0照

氫氣和氧氣,2H2↑+O2↑;水電解時,生成氫氣和氧氣,氫氣是由氫

元素組成,氧氣是由氧氣元素組成,在化學反應中,元素的種類不變,該實驗證明水是由氫元素和

氧元素組成的;(2)水樣加入肥皂水攪拌,泡沫多的是軟水,泡沫少的硬水,生活中用肥皂水區(qū)分

硬水和軟水;(3)A步驟①中可加入明研作絮凝劑,用于懸浮性雜質(zhì)的沉降,故A正確;BX試

劑可以是活性炭,具有吸附性,除去水中的色素和異味;故B正確;C步驟④的作用是消毒殺菌,

故C正確;D凈化后的水為混合物,因為水中還有可溶性雜質(zhì),故D錯誤。故選D;(4)生活中

可以采用“一水多用”來節(jié)約用水,具體做法有用洗菜水澆花等;

7.從空氣中制造“面包

I、人工固氮

(1)1905年,哈伯將氮氣和氫氣在高溫、高壓以及催化條件下首次合成氨氣(NH3),該反應中化合價

降低的元素是O

(2)科學家研制出“TM-LiH”雙催化劑體系,顯著提高在溫和條件下氮氣和氫氣合成氨的效率,原理

示意如下圖:

①保持氨氣化學性質(zhì)的微粒是(填符號)。

②除催化劑外,該反應中不變的微粒有(填符號)。

③你對催化劑的新認識是(寫一點)

II、人工合成尿素

(3)1828年,維勒通過蒸發(fā)氟酸鍍(NH(NO)溶液得到尿素[CO(NH2)2],該過程(填“有”

或“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

(4)將二氧化碳和氨氣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尿素和水,反應中氨氣和尿素的分子數(shù)目之比為。

1∏>人工合成淀粉

(5)中國科學家首次利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C6H∣oθ5)n]0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合成過程中必須添

加的元素是;淀粉中氫、氧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填最簡整數(shù)比)。

【答案】⑴氮元素(或N)

(2)NH3H、N催化劑既可以是反應物也可是生成物(合理即可)

⑶有

(4)2:1

(5)氫元素(或H)I:8

【解析】(1)氮氣和氫氣都是單質(zhì),化合價都是0,氨氣中氫元素常顯+1價,根據(jù)氨氣化學式,計算

氮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即氮元素由0價降低到-3價,故答案為:氮元素(或N);

(2)氨氣是由氨分子構成的,山分子構成的物質(zhì),保持其化學性質(zhì)的微粒是該分子;在化學反應中,

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所以該反應中不變的微粒有筑原子,氮原

子;由圖可知,在反應過程中催化劑參與了反應,所以催化劑既可以是反應物也可是生成物(合理

即可);(3)氟酸筱與尿素不是同一物質(zhì),屬于化學變化,有新物質(zhì)生成,故答案為:有;(4)二氧化

碳和氨氣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尿素和水,根據(jù)化學方程式書寫原則,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一定條件

2NH,+CO2CO(NH2),+H2O,可知,反應中氨氣和尿素的分子數(shù)目之比為:2:1,(5)淀

粉中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參與反應的二氧化碳只有碳、氧兩種元素,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反

應前后原子的種類不變,所以必須添加氫元素(或H);根據(jù)某物質(zhì)中各元素的質(zhì)量比=各個原子的

相對原子質(zhì)量與原子個數(shù)之積的比,則淀粉中氫、氧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IXloMl6x5)=1:8:

8.I.請從下列物質(zhì)中選擇相應的序號填空:

①淀粉②燒堿③熟石灰④小蘇打⑤硝酸鉀

(1)可作復合肥的是一;

(2)可用來治療胃酸過多癥的是;

(3)可用來改良酸性土壤的是一;

(4)米和面中含有的糖類物質(zhì)主要是。

II.根據(jù)所學知識填空:

①以下是某同學的午餐菜譜:A米飯B牛肉C魚D青菜。其中富含蛋白質(zhì)的是一(填序號);

②做菜時加了含鐵強化醬油,其中微量元素鐵可以預防—。

1∏.⑴現(xiàn)有Fe、CU0、稀H2SO4、NaoH溶液、CUSO4溶液、MgSo4溶液六種物質(zhì),兩兩混合后常

溫下共能發(fā)生一個反應,其中屬于復分解反應的有一個。

(2)某同學向AgNO3、Cu(NO3)2>Fe(NO3)2,Mg(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質(zhì)量的鋅粉,充分反應后

過濾,得濾液和濾渣。

①若向濾液中加入少量的鹽酸,發(fā)現(xiàn)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則濾液中一定含有的鹽有一種;

②若向濾渣中加入稀鹽酸,發(fā)現(xiàn)有氣泡產(chǎn)生,則濾渣中一定有;

③若所得濾液為無色,則濾渣中一定有一。

IV,下列A~D是初中化學中的四個實驗裝置,請按要求填空:

(I)A實驗:試管2中產(chǎn)生的氣體是.

(2)B實驗:燒杯③的作用是一;

(3)C實驗:下列操作不妥的是一;

①紅磷要足量;②實驗前夾緊止水夾;③冷卻后再打開止水夾;④用木炭代替紅磷

(4)若用D裝置除去Ch中的水蒸氣,其中的液體試劑為一。

V.A、B、C三種固體物質(zhì)(均不含結晶水)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

(l)t∣°C時,B物質(zhì)的溶解度是g;

(2)可以通過的方法使處于0點狀態(tài)的B溶液變?yōu)镻點狀態(tài)的B溶液;

(3)若將t2℃時三種物質(zhì)的飽和溶液分別降溫到t∣°C,降溫后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最小的是—物質(zhì)的溶液

(填“A”、"B”或"C”)。

【答案】I.⑤④③①

II.BC貧血

III.645Ag,Cu、FeAg?Cu、Fe

N?氫氣或H2對比實驗,證明使酚醐試液變紅的不是空氣④

V.濃硫酸20加水C

【解析】I:(1)硝酸鉀中含有鉀元素和氮元素,常作為復合肥料使用,故填:⑤;(2)小蘇打能

與胃酸中的鹽酸反應,所以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故填:④;(3)氫氧化鈣具有堿性,常用降低土

壤酸性,故填:③;(4)米和面中含有的糖類物質(zhì)主要是淀粉;故填:①。

II:(I)米飯中富含糖類、牛肉和魚中富含蛋白質(zhì)、青菜中富含維生素;故選BC;(2)微量元素鐵

可以預防缺鐵性貧血。

III:利用各種反應的發(fā)生要求可知Fe、CU0、稀H2SO4、NaOH溶液、CUSO4溶液、MgSo4溶液六

種物質(zhì),兩兩組合時:Fe粉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Fe粉和CUSO4溶液反應生成硫酸亞

鐵和銅單質(zhì);氧化銅和稀硫酸生成硫酸銅和水;稀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生成硫酸鈉和水;氫氧化鈉

溶液和硫酸銅溶液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鈉,氫氧化鈉和硫酸鎂溶液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硫酸鈉,

一共6個反應。其中后4個反應符合復分解反應特征。(2)由金屬活動順序表知:鎂>鋅>鐵>銅

>銀,所以加入鋅粉,首先鋅粉和硝酸銀溶液反應,置換出單質(zhì)銀,如果鋅粉足量可以再繼續(xù)和硝

酸銅反應置換出銅,然后再與硝酸亞鐵反應,鋅不會與硝酸鎂反應。①若向濾液中加入少量的鹽酸,

發(fā)現(xiàn)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濾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銀,鋅和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銀,所以濾液中一定

含有的鹽有硝酸鎂、硝酸鋅、硝酸亞鐵、硝酸銅、硝酸銀5種;②若向濾渣中加入稀鹽酸,發(fā)現(xiàn)有

氣泡產(chǎn)生,說明濾渣中一定含有鐵,所以濾渣中一定有鐵、銅、銀;③若所得濾液為無色,濾液中

一定不含硝酸亞鐵和硝酸銅,所以濾渣中一定有銀、銅、鐵。

IV:(1)據(jù)圖可以看出2試管中產(chǎn)生的氣體體積大,是氫氣;(2)燒杯③是想說明酚醐在空氣中不

變色,起到了對比的作用;(3)①紅磷足量能將氧氣全部消耗盡,合理,不符合題意;②實驗前夾

緊止水夾能防止燃燒時溫度升高將瓶中的其他氣體排出瓶,合理,不符合題意;③冷卻后打開止水

夾能測定的準確,合理,不符合題意;④用木炭代替紅磷燃燒生成的是二氧化碳,瓶內(nèi)氣體體積不

變,無法測定,不合理,符合題意;故選④;(4)濃硫酸具有吸水性,能作干燥劑:

V:(1)由溶解度曲線可知:□℃時,B物質(zhì)的溶解度是20g;(2)O點狀態(tài)的B溶液為飽和溶液,

P點狀態(tài)的B溶液為不飽和溶液,可以通過增加溶劑的方法使處于O點狀態(tài)的B溶液變?yōu)镻點狀態(tài)

的B溶液;(3)A、B物質(zhì)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降低,C隨溫度的降低而升高。t2°C時,C物

質(zhì)的溶解度最小,小于A、B物質(zhì)IC時的溶解度,所以將t2*C時三種物質(zhì)的飽和溶液分別降溫到IjC,

C的質(zhì)量分數(shù)不變,降溫后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最小的是C物質(zhì)的溶液。

9.科學家研究一種以乙烯作為還原劑的脫硝(No)原理,其脫硝機理示意圖和反應過程如圖1所

示?反應過程的原理如下:

催化劑?催化劑

②3Ch+6Ne)=—6NO2;③6NO2+2C2HJ'J=4H2O+4CO2+3N2

100?

負載率

HOCO:、N80,

2a0.5%

、b3.0%

c5.0%

d8.0%

20

CU*(NO2)CU*(O2)

—2(xrc3cxrc4(xrcso?C600IC

圖1圖2

請回答下列問題:

(I)該反應過程能減緩_____(填“硝酸”或"硫酸”)型酸雨污染。

(2)反應過程中涉及的氧化物有種。

(3)反應過程使用的催化劑為(填化學符號)。

(4)寫出該脫硝原理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

(5)脫硝率與溫度、負載率(分子篩中催化劑的質(zhì)量分數(shù))的關系如圖2所示。為達到最佳脫硝

率,應采取的條件是。

催化劑

+

【答案】(1)硝酸(2)4(3)Cu(4)6NO+3O2+2C2H43N2+4CO2+4H2O

(5)350℃、負載率3%

【解析】(1)根據(jù)脫硝機理示意圖和反應過程如圖,該反應過程能將氮的氧化物轉化為氮氣,能減

緩硝酸型酸雨污染。(2)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物質(zhì),反應過程中涉及的

氧化物有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二氧化碳和水,共四種氧化物。(3)根據(jù)脫硝機理示意圖和反應過

程如圖,反應過程使用的催化劑為Cu+。(4)圖1可知,在催化劑的作用下,C2H4與NO、Ch反應

催化劑

最終生成N2、CO2、H2O,反應總方程式為:6NO+3O2+2C2H4^=3N2+4CO2+4H2O;(5)由圖

可知,b曲線的最高點處,脫硝率高,負載率低,適宜的溫度,適合條件為350℃、負載率3%;

10.元素的價類圖反映的是元素的化合價與物質(zhì)類別之間的關系。圖1是某同學繪制的碳元素的價

類圖。

碳元素

化合價COHCONaHCO

+42233

I

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dLccU?

I

I

0_______________rI

::

_:1;---------------?

氯化物單質(zhì)氧化物酸b類別

圖1

吻+.M→+I?碳原子

1-----⑦氧原子

甲乙丙丁O氯原子

圖2

(l)a處氫化物為天然氣的主要成分,其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2)b處對應物質(zhì)的類別是。

(3)氧化物中Co有毒而CCh無毒,Co能燃燒而CCh可以滅火,請從微觀的角度解釋它們化學性質(zhì)

不一樣的原因。

(4)煤的主要成分是單質(zhì)碳。圖2是用煤生產(chǎn)水煤氣的反應微觀示意圖。

①該反應為置換反應,則方框丁中物質(zhì)的化學式為,反應中化合價發(fā)生變化的元素為

②反應生成的丙、丁兩種物質(zhì)的質(zhì)量比為

占燃

【答案】⑴CHi+ZO^aCOz+ZHQ

⑵鹽

(3)分子構成不同

(4)H2C##碳元素、H##氫元素14:1

【解析】由第(4)題干和反應前后元素守恒,甲是H2θ,乙是C,丙是CO,「是H2。圖2的化學

高溫

反應方程式為c+Hq—凡+co

(1)天然氣得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空氣中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方程式為

點燃

CH4+20,—CO2+2H2O

(2)b是NaHCO3,由金屬陽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是鹽類。

(3)由分子構成的物質(zhì)中,分子是保持物質(zhì)化學性質(zhì)的最小微粒,故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學性質(zhì)不

同是因為分子構成不同。

(4)有分析可知,丁為H2;C由O價變?yōu)?2價,H山+1價變?yōu)镺價;根據(jù)分析中的化學方程式可得

丙、丁的質(zhì)量比為:(12+16):(1x2)=14:1?

11.碳及其化合物的綜合利用是世界關注的熱點。

⑴認識“碳”

I、石墨與(填寫物質(zhì)名稱)互稱為同素異形體,從石墨中分離出單層石墨片(石墨烯)是

目前人工制得的最薄材料,單層石墨片中碳元素以存在(填“游離態(tài)”或“化合態(tài)”)。

II、CO2與CO的化學性質(zhì)不同,是因為。

(2)“碳”排放

I、煤、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的燃燒會產(chǎn)生大量CO2,過多的CO2排放會導致的環(huán)境問題是

IL提倡“低碳生活'’是當今社會的生活理念,以下建議可行的是0

A.提倡使用共享單車出行B.推廣使用光伏發(fā)電

C.提倡使用可循環(huán)購物袋D.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3)“碳”捕捉

I、加壓水洗法可捕集CCh,是因為壓強增大時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填“增大”“不變”或“減

小”)

II、石灰石循環(huán)法捕集CCh(如下圖所示)

使空氣中C02含量減少的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上述設想的優(yōu)點有(填字母)

A.原料可循環(huán)利用B.有效利用太陽能C.可全天候使用

(4)“碳”轉化

甲烷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兩種可燃性氣體的微觀示意圖如下:

Q催化劑------碳原子

威+?S?=+??,??一氧原子

I、在框內(nèi)補充丙的微觀棋型圖O

n、反應難點之一是破壞甲烷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的穩(wěn)定結構,分為(填微粒名稱)并重新

組合。

in、0.1mol二氧化碳中約含個碳原子(用科學計數(shù)法表示),含氧元素的質(zhì)量為______go

【答案】(1)金剛石游離態(tài)分子構成不同

(2)石油溫室效應ABC

光照

(3)增大CaO+CO2=^=CaCO3AB

400C

⑷叵

氫原子、氧原子、碳原子6.02×10223.2

【解析】(1)1、同種元素組成的不同單質(zhì)互稱為同素異形體,石墨與金剛石互稱為同素異形體;石

墨屬于單質(zhì),單層石墨片中碳元素以游離態(tài)存在,故填:金剛石;游離態(tài)。H、由分子構成的物質(zhì),

分子是保持物質(zhì)化學性質(zhì)的最小微粒,Co2與Co的化學性質(zhì)不同,是因為分子構成不同,故填:

分子構成不同。

(2)1、煤、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的燃燒會產(chǎn)生大量CO?,過多的CCh排放會導致溫室效應,故

填:石油;溫室效應。

II、A.提倡使用共享單車出行,減少汽車尾氣排放,正確。B.推廣使用光伏發(fā)電,減少煤的燃

燒,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正確。C.提倡使用可循環(huán)購物袋,正確。D.合理使用化石燃料,不

是禁止,錯誤。

故選:ABC。

(3)1、加壓水洗法可捕集CO2,是因為壓強增大時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故填:增大。

H、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在光照作用下,在一定溫度下生成碳酸鈣,所以二氧化碳減少,化學方程式

光照

CaO+CO2=^=CaCCh,該方法優(yōu)點原料可循環(huán)利用、有效利用太陽能,但不能全天候使用,因為

400C

光照

需要光照,故填:CaO+CO2CaC‰AB

400Cc

(4)1、反應前2C、4H、20,反應后2C、20,還差4H,故填:

II、甲烷分子、二氧化碳分子分解為碳原子、氫原子、氧原子,并重新組合,故填:氫原子、氧原

子、碳原子。

III、0.1mol二氧化碳中約含0.1molx6.()2χlθ23mor=6.02x1022個碳原子,含氧元素的質(zhì)量為

22

O.lmolx2xl6%i0]=3.2g,故填:6.02×lO;3.2。

12.閱讀下列短文,回答問題:

石墨、石墨烯、碳納米管都是碳單質(zhì)。Imm厚的石墨大約包含300萬層石墨烯。石墨烯具有非同

尋常的導電性,強度能超出鋼鐵數(shù)十倍,有極好的透光性。石墨烯將成為硅的替代品,用來生產(chǎn)超

級計算機和新能源電池。

石墨石墨烯碳納米管

(1)石墨烯可用于制作新能源電池,利用石墨烯的性。

(2)石墨、石墨烯、碳納米管物理性質(zhì)差異較大,原因是。

(3)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zhì)還有(寫一種)。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填字母)。

A.石墨烯與硅的性質(zhì)完全相同

B.石墨烯在常溫下化學性質(zhì)穩(wěn)定

C.Imm厚的石墨大約包含300萬層石墨烯,說明碳原子很小

【答案】(1)導電(2)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3)金剛石或C60(寫一種即可)(4)BC

【解析】(1)石墨烯可用于制作新能源電池,利用石墨烯的導電性;(2)石墨、石墨烯、碳納米管

物理性質(zhì)差異較大,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3)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zhì)有金剛石、C60等;(4)

A、石墨烯由碳原子構成,硅由硅原子構成,原子構成不同,性質(zhì)不會完全相同,不符合題意;B、

石墨烯屬于碳單質(zhì),常溫下,化學性質(zhì)穩(wěn)定,符合題意;C、Imm厚的石墨大約包含300萬層石

墨烯,說明碳原子很小,符合題意。故選BC。

13.碳家族材料在家居生活、工業(yè)生產(chǎn)和國防科技等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

(1)碳單質(zhì)有幾種不同的形式,如金剛石、石墨等,它們的化學性質(zhì)相似,例如都具有

(2)近期化學家首次制造出純碳環(huán)如圖所示,極大地推動分子晶體管的發(fā)展??茖W家在高真空的環(huán)

-2X-2X-2X

境中,操作“氧碳”分子(C24O6),逐步除去其中的“氧”,步驟為:CzQ,C22O4Y最

終得到環(huán)碳分子。

則Y為(填化學式),寫出X的一種用途:。

(3)為減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將其轉化為可燃性氣體,此過程可認為是碳與水的反應,其

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請將其補畫完整O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為O

O一氫原子

φθ8O—氧原子

?^碳原子

反應前反應后

【答案】(1)還原(可燃)

(2)C20O2作燃料

O—氫原子

?箏一??086氧原子

置換

?-碳原子

反應前--------反應后

【解析】(I)碳元素的單質(zhì)都具有可燃性和還原性;(2)由轉化過程可知,去掉2X后的生成物中

少了2個碳原子2個氧原子,則X為CO,Y的化學式為C20O2,X可作還原劑或燃燒;(3)由反應

前后原子種類和個數(shù)不變可知,反應前缺少一個水分子,結構圖為&.該反應為一種單質(zhì)和一

種化合物生成另一種單質(zhì)和另一種化合物,屬于置換反應。

14.完成圖中所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注明反應的基本類型:

①_______②③.______⑷⑤⑥⑦⑻

點燃占燃點燃

【答案】2C+O2-2C0,化合反應C+O2*=WCO2,化合反應2CO+O2-2CO2,化合反

高溫

應Co2+C^2CO,化合反應CO2+Ca(OH)2=CaCO3l+H2O,不屬于基本反應類

高溫?.

型CaCo3CaO+Co2T,分解反應CO2+H2O=H2CO3,化合反應H2CO3=CO2↑+H2O,

分解反應

占燃

【解析】①碳不完全燃燒生成一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2C+C>202CO,該反應符合“多變一”特征,

屬于化合反應;②碳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C+O2=CO2,該反應符合“多變一”

占燃

特征,屬于化合反應;③一氧化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2CO+OZ02CO2,該反應符

合”多變一,,特征,屬于化合反應;④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一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

高溫

CO2+C-2C0,該反應符合“多變一”特征,屬于化合反應;⑤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

鈣和水,化學方程式為CO2+Ca(OH)2=CaCO3J+H2O,該反應不屬于基本反應類型;⑥碳酸鈣在高溫

高溫小

條件下分解產(chǎn)生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CaCO3=CaO+CC>2↑,該反應符合“一變多”特

征,屬丁分解反應;⑦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化學方程式為CO2+H2O=H2CO3,該反應符合“多

變一”特征,屬于化合反應;⑧碳酸受熱分解產(chǎn)生水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H2CO3=CO2T+H2O,

該反應符合“一變多”特征,屬于分解反應;

15.用所學的化學知識回答下列有關二氧化碳的問題:

L傾倒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實險

圖2

⑴如圖1所示,將一小塊干冰(固態(tài)CO2)放進一塑料袋,將袋口扎緊,一段時間后,塑料袋鼓起。

①從物質(zhì)分類看,干冰屬于。

②從物質(zhì)組成看,干冰由___________________元素組成。

③從物質(zhì)變化看,塑料袋鼓起的過程中干冰發(fā)生了(填“物理”或"化學”)變化。

④從分子的角度分析,塑料袋鼓起的原因是。

(2汝口圖2所示實驗,請回答:

①實驗I的現(xiàn)象是—,此現(xiàn)象說明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的—;。

②實驗π的塑料瓶預先集滿二氧化碳氣體,向瓶內(nèi)加入約;體積水,立即旋緊瓶蓋,振蕩,可觀察

到塑料瓶變干癟,其原因是。然后打開瓶蓋,向瓶中滴入石蕊溶液,溶液呈一色,是因為

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了碳酸,這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答案】(1)氧化物(或化合物、純凈物)碳、氧兩種物理二氧化碳分子之間的間隔變大

(2)蠟燭火焰從下到上依次熄滅大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二氧化碳溶于水,瓶內(nèi)氣壓降

低紅CO2+H2O=H2CO3

【解析】(1)①干冰是固態(tài)二氧化碳,屬于純凈物、氧化物、化合物;②從物質(zhì)組成看,干冰由碳元

素和氧元素組成:③塑料袋鼓起下冰升華變成氣態(tài)二氧化碳,無新物質(zhì)生成,屬于物理變化:④從

分子的角度分析,塑料袋鼓起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分子間的間隔變大。

(2)①實驗I的現(xiàn)象是位于下方的蠟燭先熄滅,說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且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

②實驗π的塑料瓶預先集滿二氧化碳氣體,向瓶內(nèi)加入約;體積水,立即旋緊瓶蓋,振蕩,可觀察

到塑料瓶變干癟,其原因是二氧化碳溶于水,瓶內(nèi)氣壓降低。打開瓶蓋,向瓶中滴入石蕊溶液,溶

液呈紅色,是因為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了碳酸,化學方程式為:CO2+H2O=H2CO30

16.燃料的變革。

(1)木柴

柴火灶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其內(nèi)部結構如圖。

從燃燒條件分析,通風口的作用是O柴火灶中的(填序號)可使空氣充分對流,木柴

充分燃燒。

⑵油

詩人陸游曾記載:“書燈惟瓷盞最省油,蜀中有夾瓷盞,一端作小竅,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

可省油之半

①夾瓷盤(如圖)是省油燈,用棉繩做燈芯;上層盞盛油,油燃燒時,化學能轉化為能,使

油溫升高,保持油燈持續(xù)燃燒;下層盛盛水,可(填“吸收”或“放出”)熱量,減少油的揮發(fā),

達到省油目的。

油(上層)

比芯

水(下層)

②“注清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說明下層出的水會減少。對該現(xiàn)象微觀解釋錯誤的是(填標

號).

A.水分子數(shù)目減少B.水分子間隔變大C.水分子受熱分解

(3)化石燃料

①化石燃料中,比較清潔的燃料是。

②石油古稱“滴水《夢溪筆談》中記載:“予知消水之煙可用,試掃其煙為墨,黑光如漆"。"煙”的

主要成分為o

(4)新能源

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將首次實現(xiàn)場館100%清潔能源供電。以下供電沒有使用清潔能源的是

(填標號)。

A.燃煤發(fā)電B.光伏發(fā)電C.風力發(fā)電

【答案】(1)使木材與空氣(或氧氣)充分接觸②④##②③④

⑵熱吸收C

(3)天然氣碳##C

(4)A

【解析】(1)從燃燒條件分析,通風口的作用是使木材與空氣(或氧氣)充分接觸;柴火灶中的煙囪、

通風口、鐵柵都可使空氣充分對流,木柴充分燃燒;

(2)①油燃燒時,化學能轉化為熱能,使油溫升高,保持油燈持續(xù)燃燒;下層盛盛水,可吸收熱量,

減少油的揮發(fā),達到省油目的;②“注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說明下層盞中的水不斷減少,這是

因為水分子在不斷運動,溫度升高,水分子運動速率加快、水分子間的間隔變大,部分水分子運動

到空氣中,水分子數(shù)目減少,而不是水分子受熱分解,故選:C;

(3)①化石燃料有煤、石油、天然氣,比較清潔的燃料是天然氣,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完全燃

燒牛.成二氧化碳和水;②石油古稱“消水《夢溪筆談》中記載:“予知治水之煙可用,試掃其煙為

墨,黑光如漆“?!盁煛钡闹饕煞譃樘迹?/p>

(4)A、燃煤發(fā)電是,熱能轉化為電能,是傳統(tǒng)發(fā)電方式,不屬于新能源發(fā)電;B、光伏發(fā)電是光能轉

化為電能,使用了清潔能源發(fā)電;C、風力發(fā)電是風能轉化為電能,使用了清潔能源發(fā)電;故選:A。

17.2020年是值得我們驕傲的一年,“長征五號”火箭先后將“天問一號”“嫦娥五號”探測器分別送往

火星和月球,“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在萬米深海成功坐底。這些“上天”"入海''的大國重器助力中國夢。

(1)長征五號系列運載火箭俗稱“胖五”,火箭推進器采用液氫、液氧、煤油為推進劑,煤油是石油分

儲的產(chǎn)品,石油屬于(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天間一號”火星探測器應用了世界上目前最輕的金屬結構材料一新型鎂鋰合金,說明該合金具

有的特性,金屬鎂和鋰的化學性質(zhì)不同的原因是其原子的不同。

(3)“嫦娥五號”月球鉆取采樣機構中的關鍵部件——鉆桿及其結構件,是采用碳化硅(SiC)顆粒增強

鋁基材料制成,碳化硅中碳元素的化合價為-4,則硅元素的化合價為o

(4)“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在萬米深海成功坐底?!皧^斗者”號使用的是鋰電池,鋰電池工作時是將

能轉化為電能。

【答案】(1)不可再生

(2)密度小最外層電子數(shù)

(3)+4

(4)化學

【解析】(1)石油屬于化石燃料,屬于不可再生能源;

(2)“天間一號''火星探測器應用了世界上目前最輕的金屬結構材料一新型鎂鋰合金,說明該合金具

有密度小的特性;金屬鎂和鋰的化學性質(zhì)不同的原因是其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不同;

(3)碳化硅中碳元素的化合價為-4,設硅元素的化合價為X,根據(jù)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shù)和為

零,可得:x+(-4)=0,x=+4;

(4)鋰電池工作時是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18.無人機的用途越來越廣泛,可以用于航拍、噴灑農(nóng)藥、巡查、空投等。無人機的最基本組件有

框架、發(fā)動機和螺旋槳、電池、傳感器幾個部分。

圖1圖2

(1)無人機框架選用鋁合金而不選用純鋁,主要原因是鋁合金的硬度和強度純鋁(選填“>”

或“<”),鋁合金屬于材料(填“金屬”或"合成”)。

(2)無人機的動力來源是鋰離子電池,電池在工作過程中的能量轉化是能轉化為電能。

(3)①圖1為鋰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鋰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o

②圖2為鋰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在反應中該原子容易(填"得到”或"失去”)電子形成離

子,寫出鋰離子的符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