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T/CECSXXX-2021
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xié)會標準
鋼結構現(xiàn)場檢測技術標準
Technicalstandardfor
in-situinspectionofsteelstructure
(征求意見稿)
前言
根據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xié)會《關于發(fā)布<2019年第一批協(xié)會標準制訂、修訂計劃>的
通知》(建標協(xié)字[2019]012號)的要求,編制組經過深入調查研究,認真總結實踐經驗,
并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制訂本標準。
本標準共分為11章和5個附錄,主要內容包括:總則、術語和符號、基本規(guī)定、鋼材
力學性能檢測與化學成分分析、焊縫連接質量檢測、緊固件連接質量檢測、尺寸與變形檢測、
外觀質量與損傷檢測、涂裝質量檢測、輕鋼圍護結構質量檢測、結構構件性能檢驗等。
請注意本標準的某些內容可能直接或間接涉及專利。本標準的發(fā)布機構不承擔識別這些
專利的責任。
本標準由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xié)會檢測與試驗專業(yè)委員會歸口管理,由中國建筑科學研
究院有限公司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本標準在使用中如有需要修改或補充之處,請將有
關資料和建議寄送解釋單位(地址:北京市北三環(huán)東路30號;郵政編碼:100013),以供
修訂時參考。
主編單位: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參編單位:
主要起草人:
主要審查人:
目次
1總則...............................................................................................................................................1
2術語和符號...................................................................................................................................2
2.1術語................................................................................................................................2
2.2符號..................................................................................................................................3
3基本規(guī)定.......................................................................................................................................5
3.1檢測分類............................................................................................................................5
3.2檢測工作程序與基本要求................................................................................................5
3.3檢測項目與抽樣方法........................................................................................................8
4鋼材力學性能檢測與化學成分分析.........................................................................................10
4.1一般規(guī)定..........................................................................................................................10
4.2鋼材力學性能檢測..........................................................................................................10
4.3鋼材化學成分分析..........................................................................................................12
5焊縫連接質量檢測.....................................................................................................................13
5.1一般規(guī)定..........................................................................................................................13
5.2焊縫外觀質量檢測..........................................................................................................13
5.3焊縫外觀尺寸檢測..........................................................................................................14
5.4焊縫內部缺陷檢測..........................................................................................................14
6緊固件連接質量檢測.................................................................................................................17
6.1一般規(guī)定..........................................................................................................................17
6.2緊固件性能檢測..............................................................................................................17
6.3緊固件連接質量檢測......................................................................................................19
7尺寸與變形檢測.........................................................................................................................23
7.1一般規(guī)定..........................................................................................................................23
7.2尺寸檢測..........................................................................................................................23
7.3變形檢測..........................................................................................................................24
8外觀質量與損傷檢測.................................................................................................................27
8.1一般規(guī)定..........................................................................................................................27
8.2外觀質量檢測..................................................................................................................27
8.3損傷檢測..........................................................................................................................28
9涂裝質量檢測.............................................................................................................................31
9.1一般規(guī)定..........................................................................................................................31
9.2防腐涂層涂裝質量檢測..................................................................................................31
9.3防火涂料涂裝質量檢測..................................................................................................33
10輕鋼圍護結構檢測...................................................................................................................35
10.1一般規(guī)定........................................................................................................................35
10.2輕鋼圍護結構質量檢測................................................................................................35
10.3金屬屋面的抗風揭檢測................................................................................................36
11結構構件性能檢測...................................................................................................................37
11.1一般規(guī)定........................................................................................................................37
11.2靜力荷載檢驗................................................................................................................37
11.3動力特性檢測................................................................................................................40
附錄A磁粉檢測焊縫表面缺陷...................................................................................................42
附錄B滲透檢測焊縫表面缺陷...................................................................................................46
附錄C超聲檢測焊縫內部缺陷...................................................................................................49
附錄D超聲波檢測高強度螺栓連接副軸力...............................................................................57
附錄E金屬屋面抗風揭性能檢測方法.......................................................................................59
本標準用詞說明...............................................................................................................................63
引用標準名錄...................................................................................................................................64
附:條文說明...................................................................................................................................67
1總則
1.0.1為規(guī)范鋼結構現(xiàn)場檢測工作程序,合理選擇檢測方法,正確評定鋼結構工程質量及結
構性能,保證檢測工作質量,制定本標準。
1.0.2本標準適用于工業(yè)與民用建筑及構筑物的鋼結構現(xiàn)場檢測和評定。
1.0.3鋼結構現(xiàn)場檢測和評定,除應符合本標準的規(guī)定外,尚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
定。
1
2術語和符號
2.1術語
2.1.1鋼結構現(xiàn)場檢測in-situinspectionofsteelstructure
為評定鋼結構工程的質量或鑒定鋼結構的性能,對鋼結構實體所實施的原位檢查、檢驗
和測試工作,以及對從結構實體中取得的樣品所實施的檢驗和測試工作。
2.1.2檢驗批inspectionlot
由檢測項目相同、質量要求和生產工藝等基本相同、環(huán)境條件或損傷程度相近的一定數(shù)
量構件等構成的檢測對象。
2.1.3抽樣檢測samplinginspection
從檢測批中抽取樣本,通過對樣本的檢查、檢驗和測試確定檢驗批質量的檢測方法。
2.1.4測點testingpoint
在檢測區(qū)域內,為取得檢測數(shù)據而布置的檢測點。
2.1.5無損檢測non-destructivetesting
對材料或工件實施的一種不損害其使用性能或用途的檢測方法。
2.1.6目視檢測visualtesting
用眼睛或借助放大鏡直接觀察檢查鋼材和焊縫表面質量的無損檢測方法。
2.1.7磁粉檢測magneticparticletesting
利用缺陷處漏磁場與磁粉的相互作用,根據磁粉在試件表面所形成的磁痕檢測鋼材表面
和近表面缺陷的無損檢測方法。
2.1.8滲透檢測penetranttesting
利用毛細管作用原理,用滲透劑檢測材料表面開口性缺陷的無損檢測方法。
2.1.9超聲檢測ultrasonictesting
利用超聲波在介質中遇到界面反射的性質與其在傳播時產生衰減的規(guī)律,采用超聲波探
傷儀檢測金屬材料或焊縫缺陷的無損檢測方法。
2.1.10射線檢測radiographictesting
利用被檢工件對透入射線的不同吸收,根據射線透照鋼工件所得底片或熒光屏顯示檢
測鋼材或焊縫缺陷的無損檢測方法。
2.1.11焊縫裂紋weldcrack
2
焊縫中原子結合遭到破壞,而導致在新界面上產生縫隙。
2.1.12未焊透lackofpenetration
母材金屬未熔化,焊接金屬未進入母材金屬內而導致接頭根部的缺陷。
2.1.13未熔合lackoffusion
焊接金屬與母材金屬之間或焊接金屬之間未熔化結合在一起的缺陷。
2.1.14焊縫夾渣weldslaginclusion
焊接后殘留在焊縫中的熔渣、金屬氧化物夾雜等。
2.1.15結構動力特性dynamiccharacteristicsofstructure
結構本身所固有的動力性能,包括結構自振頻率、振型、阻尼比等。
2.1.16結構動力響應dynamicresponseofstructure
結構在動力荷載下產生的效應,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動應變、動撓度等參數(shù)。
2.2符號
2.2.1力學參數(shù)
Nv——滑移荷載
P——高強度螺栓設計預拉力值
Tch——高強度螺栓檢查扭矩
σb——鋼材抗拉強度
2.2.2幾何參數(shù)
a——探頭接觸面寬度
As——螺紋應力截面積
d0——孔徑
D——工件直徑
g——探傷面與探頭靴底面之間的間隙
L——長度
ΔL——缺陷指示長度
t——母材或被測物的厚度
β——斜探頭的折射角
2.2.3其他
K——斜探頭的斜率(即tgβ)
3
Ra——表面粗糙度
μ——抗滑移系數(shù)
4
3基本規(guī)定
3.1檢測分類
3.1.1鋼結構現(xiàn)場檢測應分為鋼結構工程質量的檢測和既有鋼結構性能的檢測。
3.1.2當遇有下列情況時,應進行鋼結構工程質量的檢測:
1相關標準規(guī)定或相關行政主管部門要求的檢測;
2在鋼結構材料檢查或施工驗收過程中需了解質量狀況;
3施工質量送樣檢驗或有關方自檢的結果未達到設計要求;
4對工程質量或材料質量有懷疑或爭議;
5建設過程中停工后恢復建設的結構;
6未按規(guī)定進行施工質量驗收的結構;
7工程質量保險要求實施的檢測;
8發(fā)生工程質量或安全事故。
3.1.3當遇有下列情況時,應進行既有鋼結構性能的檢測:
1鋼結構的可靠性鑒定;
2鋼結構的安全性和抗震鑒定;
3鋼結構大修前的鑒定;
4鋼結構改變用途、改造、加層或擴建前的鑒定;
5鋼結構達到設計使用年限要繼續(xù)使用的鑒定;
6鋼結構受到自然災害、環(huán)境侵蝕或其他災害等影響的鑒定;
7發(fā)現(xiàn)緊急情況或有特殊問題的鑒定。
3.1.4鋼結構工程質量的檢測應進行檢測結論的符合性判定。
3.1.5既有鋼結構性能的檢測應為既有鋼結構性能的鑒定提供真實、可靠、有效的數(shù)據和檢
測結論。
3.2檢測工作程序與基本要求
3.2.1鋼結構現(xiàn)場檢測工作宜按圖3.2.1所示程序進行。
5
接受委托
初步調查
制訂檢測方案
確定檢測方案、簽訂檢測合同
確認儀器、設備狀況
現(xiàn)場檢測
補充檢測、復檢
計算分析和結果評價
出具報告
圖3.2.1鋼結構現(xiàn)場檢測工作程序框圖
3.2.2鋼結構現(xiàn)場檢測工作可接受單方委托,當存在質量爭議時宜由當事各方共同委托。
3.2.3初步調查可以采用踏勘現(xiàn)場、搜集和分析有關資料及向有關人員詢問等方法。初步調
查宜包括下列工作內容:
1進一步明確委托方的檢測目的和具體要求;
2收集被檢測鋼結構的設計資料、施工資料和工程地質勘察報告等資料;
3調查被檢測鋼結構現(xiàn)狀、環(huán)境條件、使用期間是否已進行過檢測或維修加固情況以
及用途與荷載等變更情況。
3.2.4鋼結構現(xiàn)場檢測方案宜包括下列主要內容:
1工程或結構概況,主要包括設計依據、結構形式、建筑面積、總層數(shù),設計、施工
及監(jiān)理單位,建造年代等;
2檢測目的或委托方的檢測要求;
3檢測依據,主要包括檢測所依據的標準及有關的技術資料等;
4檢測項目、選用的檢測方法以及檢測的數(shù)量;
5檢測人員和儀器設備情況;
6
6檢測工作進度計劃;
7需要委托方配合的工作;
8檢測中的安全措施;
9檢測中的環(huán)保措施。
3.2.5檢測方案應征求委托方的意見。
3.2.6鋼結構現(xiàn)場檢測所使用的儀器、設備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應有產品合格證、計量檢定機構出具的有效期內的檢定(校準)證書,且檢測時應
處于正常狀態(tài);
2適用范圍和檢測精度應滿足檢測項目的要求。
3.2.7鋼結構現(xiàn)場檢測所使用的檢測試劑應標明生產日期和有效期,并應具有產品合格證和
使用說明書。
3.2.8鋼結構現(xiàn)場檢測工作應由本機構不少于兩名檢測人員承擔,檢測人員應經過培訓取得
上崗資格。從事鋼結構材料和焊縫的無損檢測人員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無損檢測人員資
格鑒定與認證》GB/T9445的有關規(guī)定。
3.2.9現(xiàn)場檢測的測區(qū)和測點應有明晰標注和編號,必要時標注和編號宜保留一定時間。
3.2.10鋼結構現(xiàn)場檢測的原始記錄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人工記錄時,原始數(shù)據和信息宜記錄在專用的記錄紙上;
2儀器自動記錄時,數(shù)據應妥善保存。
3.2.11當發(fā)現(xiàn)抽樣數(shù)量不足時應補充檢測,當發(fā)現(xiàn)檢測數(shù)據出現(xiàn)異常時應復檢,補充檢測
與復檢應有必要的說明。
3.2.12鋼結構現(xiàn)場檢測工作結束后,應及時提出針對由于檢測造成的結構或構件局部損傷
的修補建議。
3.2.13鋼結構工程質量檢測的檢測報告應對所檢測項目作出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或相應驗收
標準規(guī)定的結論;既有鋼結構性能檢測的檢測報告應給出所檢測項目的檢測結論。
3.2.14檢測報告宜包括下列內容:
1委托方名稱;
2工程概況,包括工程名稱、地址、結構類型、建筑面積、建筑年代或檢測時工程的
施工進度、現(xiàn)狀等;
3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及監(jiān)理單位名稱;
4檢測原因、檢測目的、以往檢測情況概述;
7
5檢測項目、檢測方法及依據的標準;
6抽樣方案、檢測數(shù)量與檢測位置;
7檢測日期,報告完成日期;
8檢測項目中的主要分類檢測數(shù)據和匯總結果、檢測結果、檢測結論;
9主檢、審核和批準人員的簽名;
10檢測機構的有效印章。
3.3檢測項目與抽樣方法
3.3.1鋼結構現(xiàn)場檢測應根據委托方的檢測目的和檢測要求確定檢測項目。
3.3.2鋼結構現(xiàn)場檢測宜根據委托方的要求、檢測項目的特點采用全數(shù)檢測或抽樣檢測。抽
樣檢測時,宜采用隨機抽樣或約定抽樣方法。
3.3.3當遇到下列情況之一時,宜采用全數(shù)檢測:
1外觀缺陷或表面損傷的檢查;
2受檢范圍較小或構件數(shù)量較少;
3構件質量狀況差異較大;
4災害發(fā)生后對結構受損情況的識別;
5委托方要求進行全數(shù)檢測。
3.3.4當采用抽樣檢測時,批量檢測可根據檢測項目的實際情況采用計數(shù)抽樣方法、計量抽
樣方法或分層計量抽樣方法進行檢測;當產品標準或相應驗收標準的規(guī)定適用于現(xiàn)場檢測
時,也可按相應規(guī)定確定的抽樣方法進行檢測。
3.3.5在建鋼結構按檢驗批檢測時,抽樣方法及符合性判定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鋼結構工
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GB50205的有關規(guī)定。
3.3.6既有鋼結構計數(shù)抽樣檢測時,檢驗批最小樣本容量宜按表3.3.6的規(guī)定確定。
表3.3.6計數(shù)抽樣檢測的最小樣本容量
檢測批檢測類別和樣本最小容量檢測批檢測類別和樣本最小容量
的容量ABC的容量ABC
~
38223151~280133250
9~15235281~500205080
16~25358501~12003280125
26~5058131201~320050125200
51~90513203201~1000080200315
91~15082032----
注:1表中A、B、C為檢測類別,檢測類別A適用于一般項目施工質量的檢測;檢測類別B
適用于主控項目施工質量的檢測;檢測類別C適用于存在問題較多的鋼結構質量檢測或
8
復檢;
2無特別說明時,樣本單位為構件。
3.3.7既有鋼結構計數(shù)抽樣檢測時,檢驗批的符合性判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主控項目的計數(shù)抽樣檢測,應按表3.3.7-1的規(guī)定進行符合性判定;
2一般項目的計數(shù)抽樣檢測,應按表3.3.7-2的規(guī)定進行符合性判定;
表3.3.7-1主控項目的判定
樣本符合性不符合樣本符合性不符合
容量判定數(shù)判定數(shù)容量判定數(shù)判定數(shù)
2~5018078
8/p>
20232001415
3234≥3152122
5045---
表3.3.7-2一般項目判定
樣本符合性不符合樣本符合性不符合
容量判定數(shù)判定數(shù)容量判定數(shù)判定數(shù)
2~5123278
823501011
1334801415
2056≥1252122
9
4鋼材力學性能檢測與化學成分分析
4.1一般規(guī)定
4.1.1鋼材力學性能檢測與化學成分分析檢測部位應布置在具有代表性的部位,且應避開鋼
結構有可能受切割火焰、焊接等熱影響的部位。
4.1.2當結構所處環(huán)境與原設計要求無明顯變化,未曾發(fā)現(xiàn)材料劣化、損壞現(xiàn)象或跡象時,
同品種、同種構件、同規(guī)格的鋼材可劃分為同一檢驗批;由于損傷、腐蝕及災害等原因可能
造成材料性質發(fā)生改變時,檢驗批劃分時,應考慮致?lián)p條件、損傷程度的同一性。
4.1.3在鋼結構構件上截取鋼材試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截取鋼材時應采取必要措施,確保受檢構件和結構的安全;
2鋼材截取位置宜選在應力較小的部位;
3鋼材試件的尺寸和數(shù)量應滿足試驗方法的要求;
4應記錄取樣的具體位置、樣品的尺寸、構件表面原始狀態(tài)等信息。
4.2鋼材力學性能檢測
4.2.1鋼材的力學性能檢測可分為屈服強度、抗拉強度、伸長率、冷彎性能、沖擊韌性和抗
層狀撕裂等檢測項目。所選檢測項目應根據結構和材料的實際情況及檢測目的確定。
4.2.2當存在下列情況時,應對鋼材進行力學性能檢測:
1鋼材存在分層、層狀撕裂、非金屬夾雜或夾層、明顯偏析等外觀質量缺陷;
2鋼材檢驗資料缺失或對檢驗結果有異議;
3對鋼材質量有懷疑;
4受到災害的影響,為了鑒定災后的結構性能;
5發(fā)生質量或安全事故。
4.2.3鋼材力學性能檢測應優(yōu)先采用現(xiàn)場取樣的方法進行試驗檢測。當有與結構同批的鋼材
時,可以直接對其取樣;當沒有與結構同批的鋼材時,可在結構構件上取樣。當現(xiàn)場在結構
構件上直接取樣難度較大時,也可采用非破損檢測方法檢測鋼材強度。
4.2.4鋼材力學性能檢測用鋼材試件的取樣數(shù)量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屈服強度、抗拉強度和伸長率檢測每檢驗批不應少于1個;
2冷彎性能檢測每檢驗批不應少于3個;
10
3沖擊韌性檢測每檢驗批不應少于3個;
4抗層狀撕裂性能檢測每檢驗批不應少于3個;
5其他性能檢測每檢驗批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的有關規(guī)定。
4.2.5鋼材試件取樣和制樣方法應按照現(xiàn)行國家標準《鋼及鋼產品力學性能試驗取樣位置及
試樣制備》GB/T2975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4.2.6鋼材試件的力學性能試驗方法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屈服強度、抗拉強度和伸長率檢測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金屬材料拉伸試驗第1
部分:室溫試驗方法》GB/T228.1的有關規(guī)定;
2冷彎性能檢測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金屬材料彎曲試驗方法》GB/T232的有關規(guī)
定;
3沖擊韌性檢測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金屬材料夏比擺錘沖擊試驗方法》GB/T229
的有關規(guī)定;
4抗層狀撕裂性能檢測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厚度方向性能鋼板》GB/T5313的有關
規(guī)定;
5其他性能檢測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的有關規(guī)定。
4.2.7鋼材試件力學性能檢測結果應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700、《低合金高
強度結構鋼》GB/T1591、《建筑結構用鋼板》GB/T19879、《厚度方向性能鋼板》GB/T5313
可相應的國家現(xiàn)行標準的有關規(guī)定進行評定。
4.2.8未知牌號鋼材的抗拉力學性能應采用現(xiàn)場取樣的方法進行試驗確定,每個檢驗批不應
少于3個,并應根據試驗結果最小值確定可參考的鋼材牌號。當根據試驗結果無法確定鋼材
牌號時,該檢驗批鋼材的強度設計值可按屈服強度試驗結果最低值的0.85倍確定。
4.2.9鋼材強度的非破損檢測方法可采用擺錘敲入法、里氏硬度法等檢測方法。擺錘敲入法
檢測鋼材強度的檢測設備、檢測數(shù)量、檢測操作及檢測結果應符合現(xiàn)行協(xié)會標準《擺錘敲入
法檢測鋼材強度技術規(guī)程》T/CECS的有關規(guī)定;里氏硬度法檢測鋼材強度的檢測設備、檢
測數(shù)量、檢測操作及檢測結果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結構檢測技術標準》GB/T50344
的有關規(guī)定。
4.2.10用于現(xiàn)場檢測鋼材強度的里氏硬度計宜為D型沖擊裝置,其主要技術指標應符合表
4.2.10的規(guī)定。
表4.2.10D型沖擊裝置的主要技術指標
11
項目技術指標
沖擊體的質量(g)5.5±0.2
標稱沖擊能量(N.mm)11.0
沖擊體球頭直徑(mm)3.0±0.004
球頭頂端碳化鎢球硬度(HV)≥1500
沖擊體的頂端表面粗糙度(μm)≤0.4
使用時環(huán)境溫度(℃)0~40
使用時環(huán)境相對濕度≤90%
4.3鋼材化學成分分析
4.3.1鋼材化學成分分析應采用現(xiàn)場取樣的方法。
4.3.2現(xiàn)場取樣和制樣方法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鋼和鐵化學成分測定用試樣的取樣和制
樣方法》GB/T20066的有關規(guī)定。
4.3.3鋼材化學成分分析的取樣數(shù)量為每檢驗批不應少于1個。
4.3.4鋼材化學成分分析可采用化學分析法、光譜分析法等方法,其操作與測定應符合現(xiàn)行
國家標準《鋼鐵及合金化學分析方法》GB223、《碳素鋼和中低合金鋼多元素含量的測定
火花放電原子發(fā)射光譜法(常規(guī)法)》GB/T4336、《低合金鋼多元素含量的測定電感耦
合等離子體原子發(fā)射光譜法》GB/T20125和《鋼鐵總碳硫含量的測定高頻感應爐燃燒后
紅外吸收法(常規(guī)方法)》GB/T20123等相關標準所對應相應元素含量測定的有關規(guī)定。
4.3.5鋼材化學成分允許偏差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鋼的成品化學成分允許偏差》GB/T222
的有關規(guī)定。
4.3.6鋼材化學成分分析的檢測結果應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700、《低合金
高強度結構鋼》GB/T1591、《合金結構鋼》GB/T3077、《建筑結構用鋼板》GB/T19879、
《耐候結構鋼》GB/T4171和《厚度方向性能鋼板》GB/T5313的規(guī)定進行評定。
12
5焊縫連接質量檢測
5.1一般規(guī)定
5.1.1焊縫連接質量檢測可以分為焊縫外觀質量、焊縫外觀尺寸、焊縫內部缺陷等檢測項目。
5.1.2焊縫連接質量檢測時,檢驗批的劃分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焊縫處數(shù)的計數(shù)方法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工廠制作焊縫長度不大于1000mm時,每條焊縫應為1處;長度大于1000mm時,
以1000mm為基準,每增加300mm焊縫數(shù)量應增加1處;
2)現(xiàn)場安裝焊縫每條焊縫應為1處。
2可按下列方法確定檢驗批:
1)制作焊縫以同一工區(qū)(車間)按300~600處的焊縫數(shù)量組成檢驗批;多層框架結
構可以每節(jié)柱的所有構件組成檢驗批;
2)安裝焊縫以區(qū)段組成檢驗批;多層框架結構以每層(節(jié))的焊縫組成檢驗批。
5.1.3焊縫連接質量檢測前,應清除檢測部位表面的油污、浮銹及其他附著物。
5.1.4焊縫應冷卻至環(huán)境溫度后方可進行焊縫外觀質量與外觀尺寸檢測。焊縫內部缺陷的無
損檢測應在焊縫外觀質量與外觀尺寸檢測合格后進行;對于低合金結構鋼等有延遲裂紋傾向
焊縫的檢測,尚應滿足在施焊24h后進行。
5.1.5焊縫連接抽樣檢測時,抽樣位置應覆蓋結構的關鍵部位、大部分區(qū)域以及不同的焊縫
形式。
5.2焊縫外觀質量檢測
5.2.1焊縫外觀質量包括裂紋、未焊滿、根部收縮、咬邊、電弧擦傷、接頭不良、表面氣孔
和表面夾渣等項目。
5.2.2現(xiàn)場檢測時,宜對受檢范圍內焊縫外觀質量進行全數(shù)檢測;當不具備全數(shù)檢測條件時,
應注明未檢測的構件或區(qū)域。
5.2.3焊縫外觀質量的檢測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外觀質量檢測可采用目視檢測或輔以放大鏡、焊縫量規(guī)和鋼尺檢查;
2目視檢測應在焊縫清理完畢后進行,焊縫及焊縫附近區(qū)域不得有焊渣和飛濺物;
3直接目視檢測時,眼睛與被檢焊縫表面的距離不宜大于600mm,視線與被檢焊縫表
13
面所成的夾角不宜小于30°,并宜從多個角度對工作進行觀察;
4被測焊縫表面的照明亮度不宜低于160lx;當對細小缺陷進行鑒別時,照明亮度不宜
低于540lx。
5.2.4當存在下列情況之一時,應對焊縫進行外觀質量的無損檢測:
1對焊縫有疲勞驗算要求時;
2設計文件或委托方要求進行;
3外觀檢測發(fā)現(xiàn)裂紋時,應對該批中同類焊縫全部進行;
4檢測人員認為有必要進行;
5既有鋼結構的焊縫存在裂紋時進行。
5.2.5焊縫外觀質量的無損檢測方法有滲透檢測、磁粉檢測。對鐵磁性材料表面和近表面缺
陷的檢測,宜選用磁粉檢測;對表面開口性缺陷的檢測,可選用滲透檢測。磁粉檢測焊縫表
面缺陷應符合本標準附錄A的有關規(guī)定。滲透檢測焊縫表面缺陷應符合本標準附錄B的有
關規(guī)定。
5.2.6焊縫外觀質量檢測結果應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GB50205
的有關規(guī)定進行評定。
5.3焊縫外觀尺寸檢測
5.3.1焊縫外觀尺寸包括焊縫長度、焊腳尺寸、焊縫余高和對接焊縫錯邊等項目。
5.3.2按檢驗批檢測時,焊縫外觀尺寸檢測宜采用計數(shù)抽樣檢測方式,檢測數(shù)量和判定規(guī)則
應符合本標準第3.4節(jié)的規(guī)定。
5.3.3焊腳尺寸和焊縫余高檢測時,應沿焊縫長度方向均勻選擇3個測點進行檢測,并取3
個測點的平均值作為檢測結果。對于角焊縫焊腳尺寸檢測,尚應在垂直焊縫長度的2個方向
進行檢測,并取2個方向檢測結果的較小值作為焊腳尺寸檢測結果。
5.3.4鋼結構焊縫外觀尺寸檢測結果的允許偏差應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
收標準》GB50205的有關規(guī)定確定。
5.4焊縫內部缺陷檢測
5.4.1焊縫內部缺陷的檢測,應考慮被檢焊縫的材質、焊接方法、表面狀態(tài)等,預計可能產
生的缺陷種類、形狀、部位和方向等因素。設計要求全熔透的一、二級焊縫應采用超聲波進
行內部缺陷的檢測,對不適合超聲檢測的缺陷,可采用射線檢測。
14
5.4.2按檢驗批檢測時,焊縫內部缺陷宜采用計數(shù)抽樣檢測,檢測數(shù)量應符合本標準第3.4
節(jié)的規(guī)定。
5.4.3根據質量要求,超聲檢測的檢驗等級可按下列規(guī)定劃分為A、B、C三級:
1A級檢驗:采用一種角度探頭在焊縫的單面單側進行檢驗。只對能掃查到的焊縫截
面進行探測。一般可不要求做橫向缺陷的檢驗。母材厚度大于50mm時,不得采用A級檢驗。
2B級檢驗:采用一種角度探頭在焊縫的單面雙側進行檢驗,,當受構件的幾何條件
限制時,應在焊縫單面單側采用兩種角度的探頭(兩角度之差大于15°)進行檢驗;母材
厚度大于100mm時,應采用雙面雙側檢驗,當受構件的幾何條件限制時,可在焊縫的雙面單
側采用兩種角度的探頭(兩角度之差大于15°)進行檢驗。應對整個焊縫截面進行探測。
條件允許時應做橫向缺陷的檢驗。
3C級檢驗:至少應采用兩種角度探頭在焊縫的單面雙側進行檢驗。同時應做兩個掃
查方向和兩種探頭角度的橫向缺陷檢驗。母材厚度大于100mm時,宜采用雙面雙側檢驗。
5.4.4鋼結構焊縫質量的超聲波探傷檢驗等級應根據工件的材質、結構、焊接方法、受力狀
態(tài)選擇,當結構設計和施工無特別規(guī)定時,鋼結構焊縫質量的超聲波探傷檢驗等級宜選用B
級。
5.4.5對于母材厚度不小于8mm、曲率半徑不小于160mm的碳素結構鋼和低合金高強度結構
鋼對接全熔透焊縫,可使用A型脈沖反射法手工超聲波的質量檢測。超聲檢測焊縫內部缺陷
應符合本標準附錄C的有關規(guī)定。
5.4.6對于母材壁厚為4mm~8mm、曲率半徑為60mm~160mm的鋼管對接焊縫與相貫節(jié)點焊
縫的超聲檢測內部缺陷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鋼結構超聲波探傷及質量分級法》JG/T203
的有關規(guī)定。
5.4.7既有鋼結構焊縫的內部缺陷無損檢測時,抽樣檢測結果的判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抽樣檢測的焊縫數(shù)不合格率小于2%時,該批驗收合格;
2抽樣檢測的焊縫數(shù)不合格率大于5%時,該批驗收不合格;
3除本條第5款情況外抽樣檢測的焊縫數(shù)不合格率為2%~5%時,應加倍抽檢,且必
須在原不合格部位兩側的焊縫延長線各增加一處,在所有抽檢焊縫中不合格率不大于3%時,
該批驗收合格,大于3%時,該批驗收不合格;
4批量驗收不合格時,應對該批余下的全部焊縫進行檢測;
5檢測發(fā)現(xiàn)1處裂紋缺陷時,應加倍抽查,在加倍抽檢焊縫中未再檢查出裂紋缺陷時,
該批驗收合格;檢測發(fā)現(xiàn)多于1處裂紋缺陷或加倍抽查又發(fā)現(xiàn)裂紋缺陷時,該批驗收不合格,
15
應對該批余下焊縫的全數(shù)進行檢查。
5.4.8射線檢測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金屬熔化焊焊接接頭射線照相》GB/T3233的有關規(guī)
定,射線照相的質量等級不應低于B級的要求,一級焊縫評定合格等級不應低于Ⅱ級的要
求,二級焊縫評定合格等級不應低于Ⅲ級的要求。
16
6緊固件連接質量檢測
6.1一般規(guī)定
6.1.1緊固件連接質量檢測可以分為普通螺栓、扭剪型高強度螺栓、高強度大六角頭螺栓、
鋼網架螺栓球節(jié)點用高強度螺栓及射釘、自攻釘、拉鉚釘?shù)染o固件性能及連接質量檢測。
6.1.2緊固件連接質量檢測時,檢驗批的劃分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
收標準》GB50205和現(xiàn)行協(xié)會標準《鋼結構高強度螺栓連接的設計、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JGJ
82的有關規(guī)定。
6.1.3緊固件連接質量檢測前,應清除檢測部位表面的油污、浮銹和其他雜物。
6.1.4緊固件連接質量檢測時,有損傷的連接節(jié)點應全數(shù)檢測。
6.2緊固件性能檢測
6.2.1緊固件性能檢測可分為普通螺栓實物最小拉力載荷,高強螺栓連接副的螺栓楔負載、
螺母保證載荷、螺母和墊圈硬度,高強度大六角頭螺栓連接副扭矩系數(shù),扭剪型高強度螺栓
連接副緊固軸力,鋼網架螺栓球節(jié)點用高強度螺栓的拉力載荷,高強度螺栓連接摩擦面的抗
滑移系數(shù)等檢測項目。
6.2.2按檢驗批檢測時,高強度螺栓連接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數(shù)抽樣數(shù)量為每批3組,其他緊
固件性能檢測項目抽樣數(shù)量為每批8套。
6.2.3普通螺栓實物最小拉力載荷的檢測方法和檢測結果的判定規(guī)則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
《緊固件機械性能螺栓、螺釘和螺柱》GB/T3098.1的有關規(guī)定,且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應采用專用卡具將螺栓實物置于拉力試驗機上進行拉力試驗,為避免試件承受橫向
載荷,試驗機的夾具應能自動調正中心,試驗時夾頭張拉的移動速度不應超過25mm/min;
2螺栓實物的抗拉強度應按螺紋應力截面積(As)計算確定,其取值應按現(xiàn)行國家標
準《緊固件機械性能螺栓、螺釘和螺柱》GB/T3098.1的規(guī)定取值;
3進行試驗時,承受拉力載荷的末旋合的螺紋長度應為6倍以上螺距;當試驗拉力達
到現(xiàn)行國家標準《緊固件機械性能螺栓、螺釘和螺柱》GB/T3098.1中規(guī)定的最小拉力載荷
(As·σb)(σb為抗拉強度)時不得斷裂;當超過最小拉力載荷直至拉斷時,斷裂位置應
發(fā)生在桿部或螺紋部分,而不應發(fā)生在螺頭與桿部的交接處。
6.2.4高強螺栓連接副的螺栓楔負載、螺母保證載荷、螺母和墊圈硬度的檢測方法和檢測結
17
果的判定規(guī)則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鋼結構用高強度大六角頭螺栓、大六角螺母、墊圈技術
條件》GB/T1231、《鋼結構用扭剪型高強度螺栓連接副》GB/T3632和《鋼網架螺栓球節(jié)
點用高強度螺栓》GB/T16939的有關規(guī)定。
6.2.5高強度大六角頭螺栓連接副扭矩系數(shù)的檢測方法和檢測結果的判定規(guī)則應符合現(xiàn)行
國家標準《鋼結構用高強度大六角頭螺栓、大六角螺母、墊圈技術條件》GB/T1231的有關
規(guī)定。
6.2.6扭剪型高強度螺栓連接副緊固軸力的檢測方法和檢測結果的判定規(guī)則應符合現(xiàn)行國
家標準《鋼結構用扭剪型高強度螺栓連接副》GB/T3632的有關規(guī)定。
6.2.7鋼網架螺栓球節(jié)點用高強度螺栓的拉力載荷的檢測方法和檢測結果的判定規(guī)則應符
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鋼網架螺栓球節(jié)點用高強度螺栓》GB/T16939的有關規(guī)定。
6.2.8高強螺栓連接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數(shù)的檢測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抗滑移系數(shù)試驗應采用雙摩擦面的二栓拼接的拉力試件(圖6.2.8)。試件與所代表
的鋼結構構件應為同一材質、同批制作、采用同一摩擦面處理工藝和具有相同的表面狀態(tài)(含
有涂層),在同一環(huán)境條件下存放,并應用同批同一性能等級的高強度螺栓連接副。
圖6.2.8抗滑移系數(shù)試件的形式和尺寸
注:2t2≥t1
L—試件總長度;L1—試驗機夾緊長度
試件鋼板的厚度t1、t2應考慮在摩擦面滑移之前,試件鋼板的凈截面始終處于彈性狀態(tài);
寬度b可參照表6.2.8規(guī)定取值。L1應根據試驗機夾具的要求確定。
表6.2.8試件板的寬度(mm)
螺栓直徑d162022242730
板寬b100100105110120120
18
2試驗用的試驗機誤差應在1%以內。試驗用的貼有電阻片的高強度螺栓、壓力傳感
器和電阻應變儀應在試驗前用試驗機進行標定,其誤差應在2%以內。
3緊固高強度螺栓應分初擰、終擰。初擰應達到螺栓預拉力標準值的50%左右。終擰
后,每個螺栓的預拉力值應在0.95P~1.05P(P為高強度螺栓設計預拉力值)范圍內。
4加荷時,應先加10%的抗滑移設計荷載值,停1min后,再平穩(wěn)加荷,加荷速度為
3kN/s~5kN/s。直拉至滑動破壞,測得滑移荷載Nv。
抗滑移系數(shù)μ應根據試驗所測得的滑移荷載Nv和螺栓預拉力P的實測值,按下式計算。
N
V()
m6.2.8
nfPi
i1
式中:Nv——由試驗測得的滑移荷載(kN);
——摩擦面面數(shù),??;
m